1、10月全球新能源:中国品牌开始“绝地反击”
10月,卷土重来的第二波疫情愈演愈烈,因此一个月前创下历史最高纪录的欧洲新能源销量回落至146,606辆。幸而,此时另一大主要的新能源市场——中国继续恢复,弥补了前者的损失,这才让10月全球新能源销量得以保持在较高的水平。
根据EV Sale的统计数据,10月全球新能源乘用车市场共计售出341,531辆,同比增长127%。虽然,10月销量略低于9月,但EV Sale指出这一增幅是该细分市场8年以来的最高单月纪录。
之所以会如此,很大程度是得益于去年同期的低基数,和今年欧洲市场爆发以及中国市场的恢复。
众所周知,去年6月底大幅退坡的新能源补贴新政和7月1日中国部分省市开始国六排放标准的相继实施,让中国的新能源销量急转直下,其中又以10月的跌幅最大为45.3%——几近腰斩,销量仅为65,567辆。作为彼时全球最大的新能源市场,中国的动荡必然直接影响着全球新能源的表现,于是去年10月后者的销量仅为14.9万辆,为今年的增长提供较大的优势。
原本因今年将实施更严苛的二氧化碳排放,欧洲车企就加大了对新能源市场的投放。年初的疫情后,为了弥补汽车行业遭受的损失,不少欧洲国家都颁布了针对汽车行业,尤其是新能源车型的购车补贴政策,极大地刺激了汽车消费,加速了欧洲新能源的发展进程。今年下半年欧洲新能源销量连续4个月增幅超100%,就是最好的证明。
与此同时,中国市场也因低基数和地方政府、国家层面的支持政策得以恢复。EV Sale的数据显示,10月中国的新能源销量同比增长120%至147,000辆。无论是销量还是增幅,这都是今年内中国市场的最佳表现,也让其重新夺回了第一大新能源市场的头衔。
五菱 宏光MINI EV已攀升至全球第三
从10月全球新能源销量榜单来看,五菱宏光MINI EV继续带来惊喜,并且是双重的。
一则,10月该车销量再创新高为20,631辆,牢牢守住单月全球能源销量亚军之位,并且与冠军特斯拉Model 3之间的差距仅为2,000余辆。
看上起有些出乎意料,但实际上又理所应当。
由于价格低、续航里程也不错,还赶上了中国新能源市场复苏的热潮,自上市以来五菱宏光MINI EV的销量直线上升,并且从9月开始其在中国的零售销量就超过特斯拉Model 3。或许有人会问,既然如此,那么有朝一日前者是否在全球榜单上超过后者呢?
的确,有这种可能,不过这要基于两大条件之上:非季度末的月份和MINI EV销量继续上扬。在非季度末的交付淡季,尤其是季度的第1个月,受生产和运输的影响,特斯拉绝大多数海外市场的销量都相对较少,比如10月在欧洲大陆上Model 3就只交付了896辆,这会成为五菱宏光MINI EV实现超越的有利因素。
在此基础上,MINI EV的销量还要持续增加才行,如果停留在2万辆出头的水平,其大概率还是无法赢过Model 3。
不过,未来这种“翻身”的可能性会越来越小。因为随着中国工厂开始向海外运输生产的Model 3,以及未来德国工厂的竣工和投产,特斯拉交付受到的限制会越来越少。
视线回到MINI EV上,其带来的第二重惊喜是,凭借着上市以来的优秀表现,特别是10月突破2万辆,今年该车型的总销量已达52,672辆,跃居前10个月全球新能源销量第三。这是自去年年底北汽EU系列和比亚迪元败下阵之后,中国的新能源车型终于再次出现在三甲之中。
且由于目前MINI EV与雷诺Zoe之间的差距仅为21,452辆,只要接下来的2个月MINI EV继续保持2万辆左右的水平,那么年底时其甚至可能会再向前一步,获得年度亚军之位。实际上,这种可能性非常大。因为今年内Zoe的最高单月销量也不过11,267辆,加上当前其最主要市场——欧洲因疫情导致多国再次启动防疫措施,销量将只减不增。
再从其他车型的表现来看,在单月TOP5中大众ID.3的表现最为出众,10月其终于交出了首个5位数销量——10,584辆。这些全部来自于欧洲市场,并该车是10月欧洲新能源市场的冠军,其中荷兰和挪威均为销量第一,分别获得2,789辆和2,475辆,在欧洲最大的市场——德国则因2,646辆成为电动车市场的亚军。
根据10月EV Sale欧洲销量,上市仅两个月的ID.3总销量为20,337辆,虽然依旧没能进入全球总销量榜单中,但只要接下来2个月其保证六七千辆以上的销量,那么今年内进入榜单完全没有问题。EV Sale则称,11月该车就该进入畅销车型榜单之中。
而在前10个月的TOP 20中,又以欧拉黑猫(更名前为R1)和奇瑞eQ让人较为惊喜。继9月凭借着5,141辆的纪录再次回归榜单后,10月该车的销量再创新高达6,269辆,这使得其排名跃升至第17名。继欧拉黑猫之后,10月又一款中国新能源车——奇瑞eQ进入榜单,这也得益于10月其取得了今年以来的最高单月成绩4,745辆。
上汽通用五菱超过大众奔驰
与车型销量榜变化相应的是,前10个月品牌销量TOP 20的榜单也发生了一些改变,其中最明显的就是上汽通用五菱上升至第6、今年内长城的首次出现和福特的下滑。
正如一个月前所预料那般,由于五菱宏光MINI EV继续高歌猛进,和宝骏E系列销量的不断上扬,10月上汽通用五菱收获26,907辆——甚至超过了车型众多的大众、比亚迪和奔驰,在品牌中排名上升5个名次,将拥有前10个月销量亚军车型的雷诺甩在身后,实现了一场十分漂亮的逆袭。
而且按照中国新能源市场年底将继续上扬的趋势,未来上汽通用五菱的销量还会稳居在2万辆之上,那么其位次也还将持续上升。
尽管,6月以来奔驰也在不断刷新着自己的单月最高纪录,10月收获了首个2万辆以上的成绩,但和背靠全球最大市场的上汽通用五菱相比,现阶段奔驰依旧不占优势。因此,11月上汽通用五菱大概率就会超过奔驰位列前5。
而由于旗下欧拉黑猫和白猫的不断走强,10月长城亦取得今年内的最佳成绩——8,115辆,并再次回到品牌榜单之中。
其实,因欧拉黑猫(当时还称为欧拉R1)销量尚可,以及旗下其他新能源车型的共同努力,2019年全年长城都在品牌TOP 20中榜上有名。
然而,今年上半年受中国新能源市场“退烧”和疫情的影响,长城欧拉的表现一直平平,因此也未能再次上榜。庆幸的是,在今年下半年市场恢复之后,黑猫的销量迅速提升,加上全新车型欧拉白猫的加盟,长城的新能源销量才稳步提高,终于在10月得以“重见天日”。这也让全球新能源品牌销量前20中国阵营的数量再次回到6个。
在10月的榜单中,一边是上汽通用五菱和长城的欣喜,另一边则是福特的落寞。
虽然,自今年6月进入品牌榜单以来,福特的排名一直处于榜单后端,但10月却是其的最差次。而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其最为倚重的电动车型福特Kuga/Escape PHEV销量出现明显的下滑,10月该车已跌出畅销车型名单。
?
这样明显的下滑主要是由于此前因电池问题,该车在欧洲发生了四起着火事件,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销售工作被直接叫停,现有车主也被要求不要使用纯电模式或者充电。根据相关报道,截止11月初福特召回了多达2.7万辆该车型。因此,在失去Kuga的支撑之后,10月福特新能源的销量仅为761辆。
即便福特认为,随着事故根本原因的确定,该车型的生产和销售将很快得到恢复。但不得不承认的是由于此次事故的发生,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其销量必然将继续受到影响,而这会导致福特也从品牌榜单中悄然消失。
文/康琴
---------------------------------------------------------------------------
【微信搜索“汽车公社”、“一句话点评”关注微信公众号,或登录《每日汽车》新闻网了解更多行业资讯。】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2、中国的汽车都有哪些牌子?
1 上海汽车工业(集团)(合资品牌和自主品牌有上海通用、上海大众、上汽通用五菱、上汽依维柯、上海申沃、名爵、荣威)。
2 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东风、东风日产、东风神龙、东风本田、东风乘龙、东风霸龙、东风龙卡、东风风行、东风小康)。
3 中国第一汽车集团(一汽解放、一汽轿车、一汽大众、一汽丰田、一汽马自达、红旗轿车、通用红塔、一汽海马、一汽奔腾)。
4 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国内较早地方汽车工业之一,品牌有北京牌、北京Jeep,切诺基、北京现代、北汽福田、北京奔驰)。
5 广州汽车工业集团(广汽本田、广汽丰田、传祺、广汽客车、广州五十铃等品牌,广州市政府国有资产授权经营企业集团)。
6 长安汽车(集团)(拥有长安、哈飞、昌河、陆风等自主汽车品牌,并与福特、铃木、马自达、标致雪铁龙等建有合资品牌)。
7 中国重型汽车集团(全国最大的重型汽车生产基地,中国第一辆重型载重汽车黄河的制造者,国内重卡行业质量较好的企业)。
8 华晨汽车集团(旗下有自主品牌中华轿车、华晨金杯和合资品牌华晨宝马,我国汽车工业民族自主品牌的主力品牌)。
9 奇瑞汽车有限公司(拥有长安、哈飞、昌河、陆风等自主汽车品牌,并与福特、铃木、马自达、标致雪铁龙等建有合资品牌)。
10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 (旗下拥有江淮汽车、安凯客车品牌,国家汽车整车出口基地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中国企业500强)。
3、福特 蒙迪欧新能源 AUTO EV 随后EV 是什么意思?
autoev是纯电动汽车自动空调,自己调节温度的,可以打开或关闭。
4、最近挺想入手一辆新能源车的,想问问大家广本VE-1和福特领界EV该怎么选?
我比较在意具体车型在功能上面的表现,广本VE-1搭载了一台永磁同步电机,电机最大功率120kW、峰值扭矩280N·m,提供4种驾驶模式可供选择。而领界EV在续航及动力的表现和广本VE-1是比较接近的,电机功率、电池类型、电池容量方面几乎一致。但由于领界EV车身尺寸和车重更大,所以在电池容量近乎相同的情况下续航里程偏低,百公里能耗较高,所以这样来看的话,我觉得广本VE-1可能更兼具性价比(毕竟,广本VE-1在空间上的把控也是不错的。)
5、汽车的种类有哪些
货车又称为载货汽车、载重汽车、卡车。主要用来运送各种货物或牵引全挂车。货车按载重量(1.8吨、6吨、14吨)可分为微型、轻型、中型、重型四种。
越野汽车 主要用于非公路上载运人员和货物或牵引设备,一般为全轴驱动。按驱动型式可分为4×4、6×6、8×8几种。
自卸汽车指货箱能自动倾翻的载货汽车。自卸汽车有向后倾卸的和左右后三个方向均可倾卸的两种。
牵引汽车专门或主要用来牵引的车辆。可分为全挂牵引车和半挂牵引车。
(5)福特有新能源汽车扩展资料:
新能源汽车是指除汽油、柴油发动机之外所有其它能源汽车.包括燃料电池汽车、混合动力汽车、氢能源动力汽车和太阳能汽车等。其废气排放量比较低。
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现有超过400万辆液化石油气汽车,100多万辆天然气汽车。目前中国市场上在售的新能源汽车多是混合动力汽车和纯电动汽车。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公告定义,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
6、福特F-150纯电版渲染图曝光!纯电皮卡即将三分天下
随着国内皮卡政策的不断松动,皮卡慢慢走近我们的视线,这对皮卡迷来说绝版对是一件好事,权其中经典的皮卡有福特猛禽、丰田坦途等,当然也少不了我们国内皮卡标杆长城炮,不得不说一句,皮卡的春天到来了!
而近日神奇的海外媒体曝光了一组全新福特F-150纯电版渲染图,新车预计将在2022年正式发布。
纯电版外观方面依然延续了普通燃油版设计,只不过细节方面进行了优化升级。分体式大灯组加入了贯穿式LED灯带,点亮后辨识度极高。而超大尺寸的进气格栅采用了封闭式设计,以彰显自己新能源汽车的身份。相比燃油版来说,这个外观少了几分狂野,但是多了几分精致。
分体式大灯组特写
侧面依然延续了传统皮卡造型,毕竟皮卡就是多功能汽车,再怎么设计依然要讲究实用性。
新车动力使用了双电机驱动,最大功率将超过燃油版EcoBoost V6发动机动力参数,性能还是非常强劲的,未来主要竞争对手锁定为通用悍马纯电皮卡跟特斯拉Cybertruck,根据福特猛禽在美国的地位,我想福特猛禽纯电版车型还是非常有市场的。问题来了,福特猛禽跟悍马纯电您喜欢谁呢?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7、深度:全向解读福特领界EV电动汽车技术亮点
2019年8月,江铃福特领界EV正式上市了,作为福特品牌在新能源汽车市场投放的第一台新能源汽车,新车共推出两款车型,补贴后售价区间为18.28-20.68万元。作为合资品牌的电动SUV,福特领界EV的车身尺寸为4570*1936*1674mm,轴距达到了2716mm的电动SUV,在细分车型中并无任何对手的存在。
领界EV的外观内装设计调性延续了燃油版的风格,车辆前部依旧采用了目前福特六边形进气格栅的家族式语言风格,不过EV版本采用的是全封闭的中网。车身侧面线条很具有冲击力,并且福特领界EV车型专门匹配了18寸低风阻的铝合金轮毂,用来降低电耗。
内装最抢眼的应该是新能源汽车比较热衷的旋钮式换挡装置,整体设计和燃油版车型差别不大,两块液晶屏幕构成了福特领界EV智能互联系统,能够显示非常详细的数据信息。
与“造车新势力”喜欢弄一块巨大尺寸的触摸屏并取消尽可能多的物理按键不同,福特领界EV在设定合适尺寸的显示屏幕同时,保留了使用频率最多的空调、音响、自动泊车、能量回收以及“HOME”按键,便于驾驶员行驶中安全、快速且准确的操控。
在驾驶员用多功能显示屏中,可以进行多种风格的调节。无论哪种风格,都具备显示能量输出/回收、车速、电池SOC、电动机转速、能量回收级别、驾驶模式以及电压和电流输出状态等较为重要的行车信息。
其中,掌握好驾驶模式(ECO/SPORT)、能量回收级别(1、2、3)、驱动电机转速(表显0-15000转/分,实际最高转速12000转/分)等数据之间的关联,有诸如提高行车效率降低百公里综合电耗。
另外通过手机互联App,车主还可以在手机端对车辆进行定位、远程控制空调、检查剩余电量、查看剩余充电时间、查找附近充电桩、远程查看并控制充电情况。
在福特领界EV的中央显示屏的一级目录中,采用横向”滑屏“的动作展开二级子目录,可以对正副驾驶员座椅进行加热控制,直接调节空调系统出风模式、温度和风量,并直接进入”全车影像“二级目录。
既可以在中央显示屏的一级目录中选择虚拟的“快捷键”进入“全车影像”二级目录,也可以在切入R挡时自动调取。根据实时车辆位置和周边障碍物的距离,可以显示车头或车尾向前的3D状态,也可以手动选择更直观的2D显示状态。
由于摄像头清晰度较高,无论静态还是动态显示效果都由于同级别的主流的传统车和新能源车。
在中央显示屏的诸多二级子页面中,可以获取关键的行车数据。用柱状表格和数字显示,过去的100公里的行车电耗、 实时的SOC值、续航里程和总行驶里程。在同一二级页面的车辆信息显示系统中,可以读取车辆胎压状态、行驶模式等信息。
福特领界EV在智能驾驶和互联系统方面配置也比较齐全。领界EV搭载前碰撞预警、泊车辅助系统、盲点监测、车道偏离预警、智能远光灯控制及交通标志识别等驾驶辅助功能,并配备飞鱼车载互联系统。
福特领界EV在底部装配了一组几乎完全“镶嵌”进车身焊接的动力电池总成,因此牺牲了一定车内的空间。然而通过笔者的实测,整体空间舒适性还是不错,特别是全景天窗起到了一定的帮助。福特领界EV的轴距为2716mm,使得后排乘客的腿部空间有着较为充裕的表现。遗憾的是后排座椅稍微偏短,并且中间有一定幅度隆起。
上图为福特领界EV底部特写(从车尾向车头方向拍摄)1。带有副车架的多连杆独立悬架(转向节采用铝合金材质),中置的动力电池被塑料护板“立体”包裹。
上图为福特领界EV底部特写(从车头向车尾方向拍摄)2。前副车架及散热器下护板呈圆弧过渡,与中置的动力电池总成下护板“无缝连接”,具备倒流降低风阻的功能。
在随后的操控和续航测试中,外部温度处于8-18摄氏度。以10摄氏度为分界点,低于10摄氏度开启驾驶舱空调制暖系统(24摄氏度、2挡出风量)反之则关闭。以满电状态出发,选取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城区联络线以及拥堵路况和爬坡的盘山道。
在城市工况测试中,福特领界EV设定为ECO状态(黄色箭头)、能量回收设定1级(红色箭头)、开启驾驶舱空调制热模式、车速保持在60-70公里/小时,驱动电机转速维持在约3000转/分。
备注:由于在行驶中胎压监测系统提示,左后轮压力有些高,黄色警示灯在组合仪表常亮
在多弯道和坡道的山路,福特领界EV设定为SPORT状态,能量回收设定1级、关闭驾驶舱空调制热模式、驱动电机扭矩输出成最大状态,完成超越前车和上坡动作干脆。
本着测试车辆状态为主,续航里程为辅的状态驾驶福特领界EV,最终行驶296.3公里、续航里程为37公里。在总行驶的296.3公里的续航里程中,开启驾驶舱空调制热模式行驶里程约为70公里。比对续航里程360公里的官方设定,福特领界EV的续航表现相对相同价位的德系合资品牌车型优势显著。
上图为福特领界EV动力舱细节特写1(护板拆卸后的状态)。
蓝色箭头:OBC控制模块
红色箭头:DCDC+PDU“2合1”高压配电系统
绿色箭头:驱动电机控制模块
黄色箭头:铝合金悬置
近距离目测,福特领界EV电驱动系统采用分散式布局,DCDC和PDU进行了“2合1”总成华、单独设定的OBC模块由FOMOCO即福特汽车提供(疑似借用蒙迪欧PHEV相同分系统)、最大输出功率120千瓦的驱动电机由博格华纳提供。承载OBC控制模块、驱动电机控制模块和DCDC+PDU“2合1”控制总成的托架及悬置,最大程度的采用多种工艺加工而成的铝合金材质,用来换取更好的轻量化设定。
上图为福特领界EV动力舱细节特写2(护板拆卸后的状态)。
黄色箭头:驾驶舱空调制热系统循环管路补液壶(45kPa)
绿色箭头:动力电池液态热管理循环系统的补液壶(45kPa)
黄色箭头:驱动电机、电机控制系统、OBC和DCDC+PDU“2合1”控制总成共用的循环管路补液壶(45kPa)
绿色区域:驾驶舱空调制热系统控制模块(PTC-1)
蓝色区域:动力电池液态热管理系统的低温预热控制模块(PTC-2)
福特领界EV具备完整的动力电池液态热管理系统,将低温预热和高温散热循环管路分开设定,并且将低温预热温度需求不同的驾驶舱控制制热系统和电池低温预热系统,由2组不同功率的PTC模块控制。
在副驾驶员一侧的防火墙,设定了1组用于动力电池高温散热的水冷板控制模块(蓝色箭头)。在这组可以进行‘冷交换’的控制模块,一端用于动力电池循环出来的冷却液导入“热量”(绿色箭头);一端用于电动压缩机循环出来的制冷剂导入“冷量”(黄色箭头),进过冷却后的冷却液再循环如动力电池为电芯进行高温散热伺服。
需要注意的是在整套防火墙,都铺设了隔热、防火的保温材料。这是笔者首次见到包括国产品牌与合资品牌车型,首次应用这种降低能耗的功能。
被铝合金托架支撑、设定在OBC、DCDC+PDU“2合1”控制模组下端,根据热功耗效率又花了PTU-2(红色箭头)和PTU-1(绿色箭头)布放顺序。
上图为在开启驾驶舱空调制热模式后,PTC-1模组加热冷却液使得补液壶内表面温度升高至22.摄氏度;动力电池液态热管理循环管路补液壶表面温度处于15-18摄氏度范围。
笔者有话说:
以合资品牌身份进入到2020年中国新能源市场的福特领界EV,首要竞争对手并不是同价位的国产品牌,而是合资品牌。扣除补贴后18万元、续航360公里、完整的动力电池液态热管理系统、足够大的空间和有效的“智能驾驶”配置,与上汽通用微蓝-6技术状态相同,比续航270公里、动力电池采用被动风冷散热的大众高尔夫EV、奥迪Q2-eTron更具竞争优势。
当然,在与其他一些品牌服务上门不同的地方,福特领界EV上市时发布了最多包含7大权益的大管家服务包,其中售价最高的臻享版服务包提供了不限次数代客充电、不限电量免费充电、不限次数免费取送车、1次免费保养、7天免费代步车、不限次数免费道路救援、24G免费流量,能够尽可能的提高消费者用车的便利性和舒适性。
文/新能源情报分析网宋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8、扭矩狂飙续航减少,福特电动“野马”发布,硬刚特斯拉
在美国几大传统车企中,福特拥抱新能源转型是最积极的,也是最破釜沉舟的一个,它没有另立门户开创新产品序列,而是启用最能代表福特精神的“Mustang”品牌,在另一层面也证明了福特对进军新能源领域的决心。福特推出的首款车型便是一款中型SUV定位的 Mustang Mach-E,而这款车的出现也直指特斯拉全新中型SUV MODEL Y。面对MODEL Y Performance高性能全轮驱动版3.7秒的“破百”时间,福特在发布了Mustang Mach-E GT之后,于日前发布了一款性能更加进阶的Mustang Mach-E GT Performance Edition。
对于此前发布的Mustang Mach-E GT而言,其性能相比普通版车型已进一步提升,不过Mustang Mach-E GT Performance Edition更加激进,其电机最大功率上升到358千瓦,峰值扭矩860牛·米,相比Mustang Mach-E GT分别提升16千瓦和30牛·米,0-100公里/小时加速时间在3.5秒左右,实现了对特斯拉MODEL Y Performance高性能全轮驱动版3.7秒“破百”时间的超越。
虽然动力输出得到提升,但该车继续匹配一组容量为88千瓦时电池组,由于电机输出功率和扭矩增加,导致该车续航里程有所降低,其EPA(美国环保署)测试标准下续航里程为378公里,对比来看,Mustang Mach-E GT EPA续航里程为402公里,Mach-E长续航版最高续航里程为483公里。
伴随性能提升,视觉层面的升级必不可少。其中,新车配有红色喷涂Brembo制动卡钳,轮辋尺寸为20英寸,表面为拉丝+内部熏黑处理。此外,新车车内配备福特Performance座椅和ActiveX灰色内饰,中控台上也出现了Performance Edition拉花。
编辑点评:
不辱Mustang之名显然是福特给自己立下的一道新能源军令状,在其他几家美系传统车企还没有真正纯电车型落地的时候,福特这次显然走在了前面。不过在未来,福特首要对手无疑是特斯拉,无论在本国本土还是中国市场。2021年,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投产的MODEL Y将上市,按照计划,福特Mustang Mach-E也将引入国内, 此时海外品牌中型纯电SUV的争夺才算正式开战。面对特斯拉以国产身份在性价比方面的优势,福特如何定位Mustang Mach-E无疑是重中之重,与特斯拉拼价格还是主打“野马”的高性能情怀?这点值得思考。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9、汽车中控显示屏黑屏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1、 按触摸屏上的按钮无反应,不能实现控制,这是触摸屏出现“漂移”现象。
解决方法:请重新进入触频设置页面进行触摸范围校正。
2、 触摸屏有显示,按钮按下去有反应,但是不能实现控制。
解决方法:恢复出厂设置
3、 触摸屏RFID与主机程序中设定的RFID不一致。
解决方法:通过电脑维修
4、 无线接收器的ID与主机程序中设定的ID不一致。
解决方法:通过电脑维修
5、 无线接收器的距离超出了距离。
解决方法:去4s店维修
(9)福特有新能源汽车扩展资料;
中控锁的无线遥控功能最大优点是:不管白天黑夜,无需探明锁孔,可以远距离、方便地进行开锁(开门)和闭锁(锁门)。
遥控的基本原理:从车主身边发出微弱的电波,由汽车天线接收该电波信号,经电子控制器ECU识别信号代码,再由该系统的执行器(电动机或电磁经理圈)执行启/闭锁的动作。该系统主要由发射机和接收机两在部分组成。
1、发射机:由发射开关、发射天线(键板)、集成电路等组成。在键板上与信号发送电路组成一体。从识别代码存储回路到FSK调制回路,由于采用单芯片集成电路而使何种小型化,在电路的相反一侧装有揿钮型的锂电池。
发射频率按照使用国的电波善进行选择,一般可使用27、40、62MHz频带。发射开关每按揿钮一次进行一次信号发送。
2、接收机:发射机利用FM调制发出识别代码,通过汽车的FM天线进行接收,并利用分配器进入接收机ECU的FM高频增幅处理器进行解调,与被解调节器的识别代码进行比较;如果是正确的代码,就输入控制电路并使执行器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