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电动新能源 > 电动汽车家年后取代燃油车

电动汽车家年后取代燃油车

发布时间:2020-12-03 08:50:26

1、在未来,燃油车会被电动车取代吗?

家用充电桩是省钱的,如果是快充,也不便宜,在+上效率问题。如果全部替换,短期不可能,那样不符合发展,因为效率大大增加了。

2、为什么说电动汽车必将取代燃油车?

一、环保角度

环保的问题,可以从节能和减排两方面说起,混淆的说,容易纠缠不清。首先说节能。节能就要从能源利用效率角度分析。

普通汽车按照发动机类型不同可分为柴油汽车和汽油汽车,根据相关数据统计,从原油开采到提炼出燃油的效率约为87%,从炼油厂运输到加油站过程中消耗损失5%,柴油和汽油发动机燃油效率分别约为35%和20%,最终柴油和汽油汽车的全周期能源效率分别为28.9%和16.5%。

而在发电行业,历年来我国燃煤机组发电量占总发电量的70%以上,所以,电动汽车的电能主要来自于煤炭。据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统计,2010年我国6000kW以上火电机组的供电煤耗为333g/(kW˙h),范围略粗,不影响结论,供电效率为36.9%,全国平均供电线损率为6.5%。假设燃煤发电前煤的开采、运输、洗选等过程的效率为90%,则燃煤发电下电动汽车全周期能源效率约为25.2%。

二、成本角度

结合电动汽车和燃油汽车的使用特点,二者在使用成本上的区别主要来自一次成本、能源成本、维保成本和商业保险,其他使用成本可认为基本一致。

一次成本。燃油版吉利帝豪最高配的市场价为10.08万元,电动版市场价为22.88万元(不考虑购车补贴),考虑电动汽车享受国家的免购置税政策以及1.6排量以下燃油汽车购置税减半政策,车企免费安装充电桩,5年后两者的残值不同。

3、电动汽车发展到现在,我们能期待它取代燃油车吗?

先来看看一组关于新能源汽车的数据,2017年新能源汽车的产销量接近80万辆,占汽车总产量的2.7%;据分析,202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的产量将超过200万辆,而预计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将占总销量的比例将超过20%,这意味着新能源汽车占有率将逐步扩大,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所以,电动汽车取代燃油汽车是有可能的,只是时间问题。续航里程是纯电动汽车最具核心的问题之一,以往电动车续航短,充电频繁,使得很多消费者不敢为其买单,所以这一点一直以来都是各大电动厂家相继竞争的项目之一,随着技术的研发与落实,这几年国内主流电动车续航里程数值得到了明显提升,从200公里到500公里,再到现在突破700公里。小鹏汽车第二款智能车量产新势力P7,日前公布了续航里程,NEDC标准工况下可达706公里,成功超越特斯拉、比亚迪等品牌,成为目前国内续航最长的电动车。这个新的续航里程又为电动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助力,依我的观点来看,在未来,电动汽车或将会取代燃油车,燃油车使用的是不可再生能源,使用时间有限,因此,新能源将成为未来汽车行业的主导还是可期待的。

4、长期来看,电动汽车会全面取代燃油汽车吗

新能源车取代燃油汽车看来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实际上是这样吗?不是。欧洲部分国家虽然公布了停售燃油车时间表,但是包括英国、法国、德国等国在内,这个时间表其实只是部分政府官员的表态,而且未经议会批准,或者未出台具有法律约束力的议案,暂时还不具备强制力。而我国工信部长辛国斌的讲话也只是一种表态。

依我的观点来看,电动汽车会部分取代燃油汽车,但不会完全取代,至少在近几十年内不会,除非有颠覆性的电动汽车技术出现。别说取代,电动汽车的普及目前还不具备充足的条件,现在说取代,未免为时过早。

如果要普及电动汽车,首先要满足以下三个条件:

清洁电力全面替代燃油和燃煤发电。目前的清洁电力来源有水电、风电、太阳能电、核电,潮汐能发电尚在研究之中,但问题是,这些清洁电力不足以支撑当下国内居民生活和工业用电,而且这些清洁电力受自然环境影响的作用很大,不稳定,因此,尚需燃油和燃煤发电。

电动车的续航里程能与传统燃油车相提并论。现在市场上的动车大多功率不够,开起来不说提心吊胆那感觉与普通汽车比起来也是差很远。改善驾驶体验需要车企付出更多的研发成本。

健全配套设施。只有随时随地找到充电的地方并能在短时间内充满电,开电动车才不会有后顾之忧。要满足这两点,铺天盖地搞充电桩是不行的,效率低浪费钱。目前来看电动车需要在两个方面进行革命,一是极速充电技术,一是可换电池。

5、电动汽车真能取代燃油车吗?

如果电池技术没有改革那么电动车就很难取代燃油车,内燃机有百年历史岂是一朝一夕就被电动车轻易取代?历史有多少想要取代内燃机的都莫名其妙没了。
电动车想要彻底取代燃油车必须在续航与充电这方面下手,不然电动车还是会保持现在这种不上不下的地位。

6、新能源汽车会取代燃油车吗?

只能说新能源汽车是未来发展的一个趋势,中国国土面积大,新能源汽车的续航里程还是有限的,但是燃油汽车就不会受到行驶里程的限制!

7、电动汽车何时能够取代燃油汽车?

长期来看,电动汽车是否一定会彻底取代燃油汽车?说这个问题就要先讨论一下动力。首先对于动力系统而言,分为内燃机驱动,电机驱动,和电机内燃机协同驱动三个种类。在动力系统这一点上我认为电气化的趋势是十分明朗的,电机作为动力输出单元,相对内燃机有如下几个优势:成本优势:同一最大输出功率水平下,电机本身的成本非常低,这也是特斯拉性能爆棚但售价相对于性能车较低的原因。
所以用电动机作为峰值功率输出,纯电动力系统是较低的效率优势:电机在输出过程中,单在这个过程中效率变化不大并且非常高(90%左右),非常适合频繁启停的任务要求。保养、寿命优势:优质电机的保养间隔时间在30,000小时左右,与内燃机有数量级上的差别。我们来看看整车结构、体积优势:同样输出功率下,电机体积非常小,并且可以实现轮毂附近布局的形式,将整个传动系统极度简化,换句话说,奥迪花了几十年引以为傲的quattro四驱系统,在电机车中是一个程序升级就能解决的问题。其实能看出来电动系统的平台和传统汽车的平台构建逻辑是非常不同的,电动力系统的结构可以相对简化,所以在传统汽车平台上替换电机,是会牺牲一部分优越性的。
控制、安全优势:首先电机的反应速度极快,电信号能够直接转化到机械信号,而传统汽车的启动加速停止每一环都有一个控制误差的Loop,紧急情况下反应就慢了。还有就是,自动驾驶或者程序辅助驾驶难度更大,在电机动力系统的控制与反馈就非常灵敏,为了达到安全标准和反应速度,汽油车的自动驾驶反应速度不可避免地会收机械系统拖累,现在做自动驾驶的也基本上是电车,所以电动力系统跟自动驾驶是相辅相成的。纯电池电动汽吹了一段特斯拉,但我认为特斯拉整体发展的方向就是有待考量,电机动力系统优势明显,但电池电动车(BEV)市场驱动力低下。
在这个部分,既然是趋势预测,自然有各种不同考虑的方面,个人更偏向于工程和市场驱动力方向来分析这个问题。电动机确实有非常多的好处,但是它有一个极大的命门,就是电池储能的能量密度极低,但是电池的成本下滑已经达到了瓶颈期,很多人疑惑换电池模式为什么不可行,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贵,哪怕是最大规模优化能力最强的电池厂商,电池的成本也在$300/kwh左右,特斯拉相同配置的型号15kwh的容量增加在终端售价最少提高$8500, 在$567/kwh。(转载)

8、新能源汽车会逐步取代燃油汽车吗

新能源这两年算是发展的十分顺利,不少车企也纷纷投入其中。按理说,新能源的污染少、还有一定的购车补贴,这优势还是比较多的。不说别的,光续航就是一个大问题,一场春运揭开新能源遮盖的弊端。

1.续航短,充电频

其实,大家之所以购买新能源车,无非也就是为了能省钱、省油,同时也践行越来越倡导的环保理念,但到头来却发现自己还是掉入了不少坑。

之前有车主表示自己购买的是比亚迪纯电动车,当初买车价格的确是不贵,杂七杂八的省下来,也是能少花将近1万块。刚买回家也没感觉不好,但开了没两天吧,就发现这续航是个大问题,虽说就上下班使用,但也要一天一充电。

2.“无处安放”的电池

如果说单单是续航短,这倒是也能理解。之前据网友称比亚迪宋换了次电池,就花费了5万多,而特斯拉这种豪车更是要15~18万左右。

电池报废怎么处理,不属保修范围的损坏需要多少钱更换,电池到底怎样安放处理,才能真正践行“环保”之行。买了新能源电动车,还多了一个电池千万别坏的担心。

相比之下,同样配置的混合动力比汽油车贵几万块。

“国六”燃油标准已经到来,“国六”排放标准也将在2019年7月1日正式实施。“国六”标准发布后,中国油品标准已成为世界最严标准之一。汽车的燃油质量和排放标准会越来越高,对环境的影响也将进一步减小。新能源车还是传统汽车,依然会在购车人心中的天平上,起落权衡。


与电动汽车家年后取代燃油车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