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电动新能源 > 2020年新能源汽车汽车销量预测

2020年新能源汽车汽车销量预测

发布时间:2020-12-03 09:24:01

1、新能源车销量哪家强?2020年上半年全球市场排行

【EV视界报道】特斯拉Model 3和Model Y第二季度末的交付高峰,推动全球新能源乘用车6月销量达到了近23万辆,尽管同比下降22%,但却创造了过去18个月来的第三高水平和今年的最佳月度成绩,这为下半年的市场复苏奠定了扭转局面的基调。 

全球汽车市场的状况依旧没有复苏好转迹象,今年上半年累计销量下降28%,明显高于新能源汽车16%的同比降幅。新能源汽车市场份额升至2.9%,高于去年上半年2.5%的水平。 

从车型分布看,6月,纯电动汽车(BEV)市场份额下降了31%,插电式混合动力车(PHEV)则恢复正增长,销量回升了14%,二者市场占比相对保持稳定在68%和32%。

特斯拉成为今年上半年的最大赢家。得益于中国市场的巨大贡献,特斯拉Model 3位居销量排行榜首,达到142346辆,领先排名第二位的雷诺Zoe三倍之多,不过这款法国掀背车的销量也首次突破了五位数,增至37154辆。

日产聆风和大众e-Golf分列第四和第五位,上半年销量分别为23867辆和21165辆。

比亚迪秦EV超越宝马5系插电式混合动力升至第5位,也是唯一一款进入前五的中国电动车型。

在销量前20名车型中,只有3款是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大众帕萨特PHEV上升一位至第10名,这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中国市场。

广汽新能源Aion S排名第11位,交付14516辆,比去年同期提升了5位。

宝骏E系列和特斯拉Model Y这两款新车取代了丰田普锐斯PHEV和沃尔沃XC60 PHEV。

起亚Niro EV攀升至第16位,归功于6月份创纪录交付3015辆,而特斯拉Model X则受益于季度末交车高潮,跃升了4个位置,来到第15位。 

展望下半年,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新冠疫情和经济危机的严重性,新能源汽车市场预计能够比整体汽车市场更好地度过风暴,提升市场份额。

在6月份,特斯拉Model Y凭借7500辆的交付量闯进单月销量前三,下半年预计Model Y将继续晋升,预计可能在9月登上领奖台,成为特斯拉的又一销量助推剂。

从全球各大车企上半年的新能源汽车销量规模看,第二季度末大批交车推动特斯拉销量达到了179050辆的高点,创出三项纪录。大众汽车共交付62414辆,登上亚军位置。

失去了银牌的宝马受到了排名第四的比亚迪紧追不舍,两家制造商之间的销量只差1401辆,。

最大的惊喜是沃尔沃,这家瑞典汽车制造商共交付36594辆,跃升至第7位,与去年的第16位形成鲜明对比。

排名上升的汽车制造商还有梅赛德斯奔驰,在一个月内上升了两个位置来到第11位,销量达到创纪录的8784辆。

在缺席4年之后,由于销量创出4516辆新高,福特汽车重新进入前20名榜单。

以下是全球各细分市场领先新能源车型:

微型车-上汽宝骏E系列(13673辆),去年的优胜者再次名列前茅。

小型车-雷诺Zoe(37154辆),销量几乎是标致208 EV的3倍,正在重复冠军人气。

紧凑型车-日产聆风(23867辆),大众e-Golf和ID.3,可能是其最大威胁。

中型车-特斯拉Model 3(142346辆),独步全球,无人能及。

全尺寸车-宝马5系差点混合动力(20586辆),像去年一样,销量是Model S的2倍。

SUV-现代Kona EV(19286辆),起亚Niro EV兄弟紧随其后。

越野车-三菱欧蓝德PHEV(18531辆),以往的常胜将军将被特斯拉Model Y取代。

豪华SUV-奥迪e-tron(17592辆),今年特斯拉Model X的最强对手。

MPV-雪佛兰Bolt(11496辆),销量增长有点慢。

LCV-雷诺Kangoo EV(4177辆),今年必须密切注意韩国现代Porter EV和起亚Bongo EV,以及中国电动货车的挑战。

跑车-宝马i8(557辆),永恒的超跑冠军。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2、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排名(2020年2月):中国品牌无一进入前十

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排名(2020年2月):特斯拉重回榜首,中国品牌无一进入前十

本文节选自《新能源汽车周报》电子版,该报告由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会员服务部与汽车纵横杂志社联合编辑,如需查看完整报告,欢迎垂询!

近日,EV Sales网站公布了全球新能源乘用车的销量数据。2020年2月,全球共售出11.62万辆新能源乘用车,同比增长16%,止跌回升,结束了连续7个月的下滑。2020年1-2月,全球新能源乘用车累计销量为26.86万辆,小幅增长2%。

分企业来看,2020年2月,特斯拉重回全球销量冠军宝座,以1.63万辆的成绩夺得全球销量第一桂冠,远超其他企业;而宝马在上月险胜特斯拉后,本月迅速被其反超,跌落至第二名,销量仅为特斯拉的一半。1-2月,特斯拉和宝马全球累计销量均超过2万辆,而其他企业差距明显;尤其是中国品牌企业,因疫情影响,排名均下滑,前两月累销仅上汽进入前十,2月份单月则无一进入前十。

分品牌/车型来看,2020年2月特斯拉Model 3售出1.37万辆新车,是所有单一车型中唯一一款过万的车型,仍然高居榜首;而1-2月的累计销量也是特斯拉Model 3最高,且是唯一一款累销超过2万辆的车型。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3、2020年10月份新能源汽车销量排行榜前十,五菱第一。

2020年10月份新能抄源汽车销量排行榜

10月份中,国民神车五菱 宏光MINI EV 凭借23762台的销量夺得榜单第一的位置,较上月销量增长3000多台领先第二的特斯拉Model 3 万台以上,作为自主车型却有此傲人战绩。

排在第三位是欧拉黑猫,10月份总计销量6269台,较上月增长1000余台,环比增长21.94%。

上两款自主车型虽然销量非常好,但是都是低级别车型,入门价格低,不能直接与特斯拉车型做比较。随着特斯拉几次官降后,自主同级别车型价格不再有优势可言,关注度最高的小鹏P7竟然都没有进入前十的榜单中,只有BYD的汉EV可以拿来较量一下了。BYD 汉EV 10月份总计销量5055台,环比增长39.49%,如果终端销售没有加价的话销量还会再进一步。

虽然没有进入榜单中,还是说下小鹏P7的销量,10月份销量是2104台。

全部榜单如下:

全文完,下期出新能源车型全部榜单。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4、2020年10月新能源销量现“井喷”,多款车型销量创新高!

2019年月,随着新能源补贴进一步退坡和整个车市的下行,中国新能源经历了近一年的大幅下滑。

从2020年7月起,新能源汽车销量终于恢复正增长,且增长势头明显,并在9月份实现了同比增长67.7%。

据悉,在刚刚过去的10月份,多家新能源企业销量创造有史以来新高,“金九银十”在新能源市场成色十足。

11月2日,位于造车新势力头部阵营的蔚来、理想、小鹏纷纷发布了10月销售数据,三家新势力10月销量均创史上最佳。

10月份,蔚来汽车共交付新车5055台,同比增长超100%,创品牌单月交付数新高,并自今年3月以来连续第8个月实现同比增长。并且这也是蔚来月度交付数首次突破5000台,也是中国高端汽车品牌月销量首次突破5000台。

同样,理想汽车也于2日公布了10月交付数据。 理想ONE在10月交付3692辆,连续三个月刷新单月交付量纪录。2020年1月至10月,理想ONE已累计交付21852辆。

小鹏汽车方面,在小鹏P7的带领下,10月单月总交付量达到3,040台,同比增长229%,连续两个月达到3000台以上。其中,小鹏P7交付2104台,势头良好!

相对于造车新势力的攻城拔寨,传统车企近几个月显得有点低调。不过伴随着更加有竞争力的产品相继上市,销量也取得了不错的结果。

作为上汽荣威全新R标旗下的首款产品,荣威ER6在10月份销量达到了1124辆,一举成为15-20万级纯电轿车细分市场销量王,彰显了“国家队”级选手的实力。

据悉,R汽车采用了全新的零售服务模式,R-Super Center城市旗舰店、R-Center城市中心店、R-Store城市超市、R-Station等网络生态渠道正在全国范围内加速落成,R标旗下所有车型直营交付,全国统一标准、统一服务、统一价格。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5、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排名(2020年6月):特斯拉没有悬念

本文节选来自《新能源汽车周自报》电子版,该报告由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会员服务部与汽车纵横杂志社联合编辑,如需查看完整报告,欢迎垂询!

近日,EV Sales网站公布了全球新能源乘用车的销量数据。2020年6月,全球新能源乘用车销量达22.99万辆,环比上涨59.0%,同比下降13.1%,但下滑幅度有所收窄。2020年1-6月,全球新能源乘用车累计销量为94.71万辆。

分企业来看,2020年6月,得益于在中国本地生产车型的继续放量,特斯拉一骑绝尘,以4.98万辆的成绩夺得全球销量第一桂冠,远超其他企业。1-6月,特斯拉全球累计销量为17.91万辆,相当于第二名大众的近三倍,而其他企业更是差距明显。

分品牌/车型来看,2020年6月特斯拉Model 3售出3.59万辆新车,高居榜首,其中中国市场贡献了41.7%的份额;而1-6月的累计销量也是特斯拉Model 3最高,且是唯一一款累销超过10万辆的车型;排名第二的雷诺ZOE累计销量仅为3.72万辆,不及Model 3的零头。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6、为刺激新能源汽车销量 我国或延长补贴至2020年后

近几日,据外媒消息称,中国可能将会延长新能源汽车方面的补贴至2020年以后,只在刺激和振兴新能源汽车的销量。该知情人士表示,新能源汽车自去年补贴退坡之后就出现了首次下滑,并至今销量不振。因此,中国政府或考虑适当延长新能源汽车补贴,同时,知情人士还表示,目前,延长补贴的讨论还处在初期,不能保证延长。

目前,按照国家四部委在2017年发布的《关于调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来看,中国新能源汽车的补贴应该是到2020年底将完全取消。而上述知情人士还表示,如果补贴确定延长到今年以后,还不清楚补贴何时会被取消。

公开资料显示,我国从2010年就开始进行了补贴试点,很快在2013年就面向全国推广 ,可以说到今年为止,我国对于推广和发展新能源汽车的补贴已经持续了10年之久,时间长、力度大。然而,也正是因为我国持续大力度的补贴,也滋生了一些不思进取的车企、甚至出现了个别利用国家政策来骗补的所谓新能源车企。

因此,新能源汽车产业需要健康发展,补贴退坡是大势所趋。这不仅能够倒逼企业向核心竞争力发展,还让补贴导向让位于市场导向和创新导向,实现新能源市场的优胜略汰。 不过,进入调整期后的新能源销量也由此来了个大“跳水”。

去年7月1日开始,我国新能源补贴正式退坡,此后随之而来的,就是新能源汽车的销量跳水般的逐月下跌,后几个月跌幅甚至都超过40%。根据中汽协数据统计,2019年全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为120.6万辆, 同比下降4%,出现了近十年来首次同比下跌。

而进入今年后,新能源汽车的销量仍然是萎靡不振。根据中汽协数据显示,今年1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预计分别完成4.0万辆和4.4万辆,同比分别下降55.4%和54.4%,而其中,乘用车产销预计完成3.5万辆和3.9万辆,更是分别下降56.3%和54.5%

尽管,1月的销量或多或少受到新冠肺炎的影响,但专家也表示,新冠肺炎的高峰期至1月下旬才到来,对于车市1月的影响并不十分严重。而新能源汽车的销量真正持续“跳水”的最大原因,就是补贴的退坡。

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万钢

因此,对于补贴退坡了力度,部分专家也有了新的观点。在今年1月的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议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万钢就建议道:“2019年中央和地方财政退坡已经超过了70%,到2020年底现在也就是一年的时间了,我们觉得不要再制定中间的补贴政策,也不要对补贴的产品、技术指标再做新的调整,要让企业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退补以后的产品规划和研发工作,更加满足市场的要求”。

此外,在今年1月20日,工信部部长苗圩也在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正面回答了补贴退坡的问题。苗圩讲到:“我们要会同有关部门研究促进汽车消费的政策措施,进一步研究和评估新能源汽车补贴的政策。”同时他就表示:“今年我们正在研究,退坡的政策可能要平缓一些。”

结语

综上所述,不论是从新能源汽车自去年7月1日补贴退坡后,持续“跳水”的销量现状而言,还是肆意扩散的至今仍未平息的疫情对于新能源汽车的负面影响来看,新能源汽车补贴的延长都还是有很大可能的。当然,不论延长多久,补贴终究会完全退出,因此,车企还是应该完成由补贴导向向市场导向、创新导向的转型,才不至于始终被补贴左右了销量。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7、2020预计增加22.5万个燃油车指标 新能源汽车销量有所下降

易车讯日前,我们从相关渠道获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等联合发布了《新能源汽车蓝皮书: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报告(2020)》,蓝皮书指出,新能源汽车发展自去年下半年以来并不乐观,为提振汽车消费市场,有效对冲疫情影响,2020年预计将增加约22.5万个燃油车指标。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2019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120.6万辆,占全球总销量的53%,产销规模连续五年居全球首位,广东省则居国内首位,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超20%。

从蓝皮书中可以看到,2019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首次出现产销同比下滑,全年产销同比分别下降2.3%和4.0%,自去年下半年市场出现加速下滑态势,综合原因分析,其下滑是由于受宏观经济下行、竞争优势不足、政策退坡幅度加大、燃油车促消等多重因素叠加的结果。

而今年更是特殊的一年,受新冠疫情影响,产业发展环境进一步恶化,1至5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9.5万辆和28.9万辆,同比分别下降39.7%和38.7%,相对的是为提振汽车消费市场,今年以来,广州、深圳、天津等地纷纷增加燃油车增量指标数量,据初步统计,2020年预计将增加约22.5万个燃油车指标。

8、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排名(2020年4月):大众、比亚迪追赶特斯拉

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排名(2020年4月):三家车企过万,大众、比亚迪追赶特斯拉
本文节选自《新能源汽车周报》电子版,该报告由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会员服务部与汽车纵横杂志社联合编辑,如需查看完整报告,欢迎垂询!
近日,EV Sales网站公布了全球新能源乘用车的销量数据。2020年4月,全球共售出11.03万辆新能源乘用车,同比下降30%。2020年1-4月,全球新能源乘用车累计销量为57.07万辆,下降12%。
分企业来看,2020年4月,特斯拉以1.48万辆的成绩夺得全球销量第一桂冠;其次,大众、比亚迪也均超过了万辆。1-4月,特斯拉全球累计销量已超过了10万辆,达到10.32万辆,其他企业差距明显。
分品牌/车型来看,2020年4月特斯拉Model 3售出1.18万辆新车,是所有单一车型中唯一一款过万的车型,仍然高居榜首;而1-4月的累计销量也是特斯拉Model 3最高,且是唯一一款累销超过8万辆的车型;排名第二的雷诺ZOE累计销量仅为2.28万辆,与Model 3相差6万辆之多。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9、7月全球新能源车市:中国销量逼近十万排第一,德国同比暴涨302%

根据中汽协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下滑44%至33.5万辆,而欧洲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长52%,为40.33万辆。也就是说,今年上半年欧洲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超过了中国。要知道,在此之前,无论是销量还是保有量,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都是稳居全球第一。

而7月份,随着疫情影响逐渐减小,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回暖,销量迎来年内的首次增长,虽然增幅相较于欧洲很多国家很小,但销量已经超出第二名一倍还要多。今天我们就来看看疫情尾声的7月,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表现如何。

中国:老大地位不动摇,7月销量逼近十万

根据中汽协的消息,7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0万辆和9.8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5.6%和19.3%,为今年以来的首次增长。在这其中,纯电动汽车销售7.8万辆,同比增长24.2%;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销售1.9万辆,同比增长2.7%。随着新能源汽车补贴延期两年的新政出台以来,新能源汽车市场进入第二季度以来销量下滑趋势逐渐收窄。

德国:7月销量3.6万坐稳第二,302%同比增长率全场第一

在欧洲新能源市场,7月份最大的亮点就在德国,302%的增长率成为欧洲市场增长幅度最大的国家,其单月销量达到了3.6万辆,创造新的销量纪录,仅次于中国,排在第二名。其中纯电动汽车销量同比增长182%,达到近1.7辆;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销量同比飙升485%,达到约1.9万辆。

根据数据显示,德国新能源汽车普及率同比增长8.6%,达11.4%,创历史新高。在德国,7月销量最好的是雷诺Zoe,销量2851辆;其次是大众e-Golf,销量为2633辆。值得注意的是,雷诺Zoe在法国也非常吃香,共售出3834辆,虽不及6月份创纪录的6011辆,但仍高于近几个月的平均水平。

另外,法国和英国7月份新能源汽车市场增长率也非常高,分别达到了298%和286.8%。其中,法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份额从去年同期的2.5%上升至9.5%,英国则是占据近9%的市场份额。

挪威:每卖10台新车就有6台是新能源,市场份额高达68.4%

挪威是全球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最高的国家之一,7月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长51%至6686辆,约占挪威当月新车总销量的68.4%。其中纯电动车销量为4,408辆,同比提升25.5%,市场份额为45.1%;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销量为2,278辆,同比提升142%,市场份额为23.3%。

也就是说:在挪威,每卖出10台车,就有6台车是新能源汽车,其中4台纯电动、2台插电混动。

写到最后:随着全球疫情逐渐得到控制,各个国家的新能源汽车销量都出现不同程度的增长,中国虽然还是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但随着欧洲各国的重视程度升级,伴随着鼓励政策和巨额罚款,今年的增长率尤为恐怖。

动力电池大佬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前段时间就公开表达担忧:"我自己预测,今年整个欧洲的电动汽车销量将超过中国,而中国全球第一大电动汽车市场的地位将被欧洲抢走。"根据中汽协副总工程师许海东预计, 2020年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全年销量将达到110万辆。中国能不能守住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冠军位,我们拭目以待吧。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10、2021或是新能源车市爆发期,比亚迪将大幅上调销量目标

对于新能源汽车产业而言,2020是充满艰辛却又不甘平凡的一年,这一年新冠突发,新能源汽车销量几经腰斩;同在这一年合资新能源发力、造车新势力在资本市场收获颇丰,传统自主新能源车企则在危与机中纷纷谋变求生。

比亚迪产品规划及汽车新技术研究院院长杨冬生

在日前召开的2020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上,比亚迪产品规划及汽车新技术研究院院长杨冬生在接受媒体专访时就表达了其对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的诸多见解,同时透露了比亚迪最新的产品规划及新技术储备。以下是本次采访要点梳理。

新能源车市越来越健康,2021或迎真正爆点

问:您如何看待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当前的发展局势?在您看来,与特斯拉、大众等合资新能源车企相比,以比亚迪为代表的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的优势在哪儿?未来最大的竞争力是什么?

杨冬生:整体来看,今年新能源汽车的总销量比去年要少,主要是受疫情影响对公销量大幅下滑,今年大家很少出差,新能源汽车在网约车这块儿基本没有订单。但值得欣慰的是,新能源私家车全面起来了,这说明市场端对新能源汽车的认识发生了变化,这对产业是重大利好。私家车的销量是可持续的,所以未来新能源汽车市场会越来越健康。

对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我认为一定是众人滑浆,光靠比亚迪一家去搅动燃油车市场很难,需要特斯拉、小鹏等企业一起发力,让买二三十万燃油车的消费者转向新能源车,发挥联动效应。

问:在30-50万的纯电动汽车市场,宝马、奔驰目前都出了一些高端车型,这个对中国市场有没有一些冲击?

杨冬生:奔驰、宝马推出纯电动车型,他们一定要聚焦,一定要专注,而且要有所改变,例如在营销模式上或是在功能上要有所改变。我认为高端品牌推出纯电动车,对新能源汽车市场来说是加法,对市场是有所帮助的而不是冲击。

问:最近比亚迪在资本市场的表现非常好,同时造车新势力蔚来、理想、小鹏在美股的表现也不错,您觉得比亚迪相对于造车新势力而言,咱们的定位是什么?从车企的角度来看,我们跟造车新势力应该有哪些差异化的竞争?

杨冬生:现在造车新势力真正活下来的有3-4家,他们的成功对于新能源市场而言是一个加法,在此也非常祝贺他们。他们的营销、自动驾驶这些方面值得我们学习,同时他们现在也更加接受传统车企的整车、底盘等核心技术,我相信未来我们应该是双方共赢的。因为新能源汽车市场目前的市场份额占比还不到2%,国家规划2025年占比要达到20%,那时候至少是500万辆,今年不到100万辆,所以市场空间很大。

问:您认为大概什么时候新能源汽车销量能达到五百万辆的规模?

杨冬生:目前国家规划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年销量实现500万辆,这个目标肯定会实现,最近国家发布了很多对新能源汽车支持政策,同时来自市场端的需求也在增大,所以我们认为2025年这个目标肯定会实现。

问:截至今年10底,比亚迪累计销售新车31.7万辆,已经达到今年的销量目标。对于明年的销量计划,比亚迪有没有官方预期?

杨冬生:我们对明年的预期比较乐观,这个数字目前还在评估,预期增加量会比较多。我们内部判断,明年可能是新能源市场真正的爆发点,因为企业的新能源车型准备到位了,消费者的认知也到位了。

继续深耕中高端新能源,电池业务明年大批量对外供货

问:今年五菱宏光MINI EV卖得特别火,10月销量达到两万多台,而比亚迪卖得最好的是定位中高端的旗舰车型汉,面对此,比亚迪后续在产品上会不会做新的调整和规划?

杨冬生:这个问题挺好的,我们看到五菱宏光MINI EV销量更好的其实是三四线城市,这些地方充电基本不是问题,同时这里的消费者对于早期的低速电动车较为认可,为宏光MINI EV的进入培育了很好的市场。

但是任何企业的精力都是有限的,企业需要聚焦,对比亚迪而言,短期内还没有既做高端又做低端的规划,我们更多的还是想深耕一下中高端新能源车,把产品做好,把品牌基石打好。目前汉的售价已经接近30万元,补贴之后是28万元,这款车型聚焦了比亚迪多年的造车经验,是我们这么多年经验积累融合的体现,我们更多想聚焦于中高端。

问:今年疫情对全球供应链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冲击和改变,从比亚迪自身角度而言,您认为中国汽车企业在保障供应链的稳定和安全时有没有一些应对举措或前瞻布局?

杨冬生:我们在供应链安全上一直有做储备,比亚迪最早造新能源汽车的时候没有全球供应链,电机、电池、电控都是我们自己造的,包括2009年做IGBT也是预判将来半导体是瓶颈。我们会继续加大芯片、功率半导体等方面的研发投入,包括碳化硅、MCU,这些都是全球供应链卡脖子的产品。

另外,我们的零部件也向全球供应,例如IGBT、电池等已经实现了市场化和对外供应,我们对外开放自己做的产品,也采购其他公司的产品,已经很好地形成了和供应链之间的合作和互相信任。

问:从整个零部件供应体系来看,比亚迪的电池业务完全独立出来对外市场化,现在的进展怎么样?

杨冬生:目前几个产业板块都走向了市场化,走的最早的是半导体,预计最晚明年会上市,基本上资本方已经完成了认购。接着应该是电池,目前电池还没有大批量供货,因为最快也要两年,所以从明年开始电池会陆续对外大批量供货。再接着是零部件,电机、电控已经对外实现了供货,但是比亚迪内部的份额占比较大,所以它的上市比较困难,因为有要求对外供货比例大于40%才能上市。

问:关于前瞻性技术,很多企业都有自己的前瞻性研究部,比亚迪透露的信息比较少,前文这方面有没有什么计划?

杨冬生:比亚迪对外界透露的时候就是产品快量产的时候,像我们的智能座舱3.0已经发布了,后面会陆续推出智能驾驶辅助或是架构,基本上我们发布到量产的时间差不多都是在半年,长一点也就是一年,国内品牌一般节奏上不会那么超前。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与2020年新能源汽车汽车销量预测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