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智能电动车推荐?
推荐试试猛犸电动车,整车升级、防盗都做得很智能,还可以一键自检.
2、拜腾智能电动汽车和传统汽车有什么区别?
首先拜腾是一款电动汽车,因此是靠电池续航的,但很多人就会担心电池的续航问题,这一点完全不用担心,车子将提供两个版本的电池和续航选择:后驱版本采用 71kwh 的电池组,续航为 400 公里;四驱版本采用 95kwh 的电池组,续航可达 520 公里。另外说一下内饰方面,车内配有1.25m的全面屏以及触控式的方向盘,可以进行手势控制,语音控制等轻松操作,如果想具体了解,本月在南京会有路演活动,完全可以去现场看一看的。
3、智能电动车有哪些?哪个比较好呢?
70迈电动车就蛮智能的,它是市面上第一款搭载小爱同学的电动车,行车记录、主动追踪、被动监控、APP定位这些都是有的,感兴趣可以等6月份到天猫以及京东旗舰店购买看看。
4、智能电动汽车,能不能救通用?
近日,乘联会发布了5月份乘用车产销数据,而在销量排行榜中,大家惊奇地发现,上汽通用竟然以13.6万辆的成绩,排在了上汽大众之前,位列所有车企中的第二位。
但是,和自己相比,这实在算不上一个好成绩。毕竟三款新车发布+声势浩大的打折优惠,为了促进销量,上汽通用几乎已经用上了所有的办法。但13.6万辆的销量和去年同期相比,还是下降了3.6%。而在销量排名前十位的车企中,除了师出同门的上汽大众外,其他8家无一例外都实现了销量的同比增长。其中原本就遥遥领先的一汽-大众,在5月仍然实现了同比36.5%的上升。
而就在销量发布的前几天,通用中国公司总裁柏历也接受了上任以来的第一次公开访问。虽然是老生常谈,但柏历仍然以通用中国领头人的身份再次宣告:外部环境不会影响市场的投资与战略。通用汽车对中国市场的长期承诺始终不变,不断加大未来的投入。
很显然,对于已经逐渐从中美以外其他市场退出的通用来说,继续加码中国市场和继续加速电气化转型,已是其当下唯一的出路。
资金流或已逼近红线
在美国疫情持续蔓延近4个月后,通用终于要顶不住了。
5月中旬,通用旗下自动驾驶汽车部门Cruise将正式裁员的消息不胫而走。据路透社随后的报道,Cruise此次裁员的范围是其位于加州激光雷达工程的一个团队,涉及产品开发、设计和招聘等业务,裁员人数为140人。而这140人也占到了Cruise员工总数的8%。
虽然裁员与关闭工厂对于近两年的通用而言,近乎已是“常规操作”:2015年放弃俄罗斯市场,宣布停止在印度尼西亚生产汽车;2017年将欧宝和通用金融欧洲业务出售给PSA集团,将南非业务出售给五十铃,在印度停售;2018年关闭韩国群山组装厂;2019年总公司裁员14000人,关闭7家工厂;2020年将泰国工厂出售长城汽车,并停止在泰国出售雪佛兰品牌……但这些重组与整合的背后,全都是为了自动驾驶业务而做出的让步。
自2016年收购Cruise以来,通用便为这家公司的发展付出了最大程度的努力。玛丽·博拉上任通用CEO后,她便将通用未来的命运压在了中美市场和电动化、自动驾驶之上。
因此,这些年无论怎样进行整合与裁员,通用都从未打过Cruise的主意。在近几年全球销量逐渐下滑的情况下,通用也从没停止为Cruise投入资金。即使因疫情而面临停产和财务紧缺的双重威胁,2020年初通用还是表示未来五年将在自动技术和电动汽车方面投入200亿美元。甚至在宣布裁员的一周前,玛丽·博拉还表示通用对Cruise的承诺是“不会动摇的”,并会坚持壮大这项业务。
5月6日,通用汽车发布2020年第一季度财报。数据显示,第一季度通用的净收入为327亿美元,同比下降6.2%,净利润为3亿美元,大幅下降86.7%。截至第一季度末,通用的流动性资金为334亿美元,但其中有160亿美元为银行贷款。同时在前三个月,通用还延长了36亿美元的三年循环信贷协议,以及与通用汽车金融业务共享的20亿美元的一年循环信贷协议。而就在财报发出的第二天,通用再次发行40亿美元的优先无担保票据,最早到2023年到期。
借款、发债、延长还款,为了保存现金流,通用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就增加了200亿美元的债务。
但不容乐观的是,这样的状况显然还要持续一段时间。进入2020年以来,由于疫情的肆虐,通用在全球市场的销量持续下滑。第一季度,其在全球的销量为150万辆,同比下滑22.4%,在中国市场的销量更是下滑了43%。
智能化赛道:平台和软件优势明显
曾经靠着别克、雪佛兰和凯迪拉克这三大品牌,在中国躺着挣钱的通用,完全没有注意到外部市场的变化。由于近几年中国新能源市场的快速崛起,很多车企都看中了这块市场,在中国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而通用却只用一款凯迪拉克CT6插电混动版草草应付市场,直到2019年下半年,首款纯电动汽车别克微蓝才姗姗来迟,而这时,中国新能源汽车的风口已经不再。况且此时的中国车市已经趋于成熟,自主品牌的实力已不同往昔,尤其在新能源产品上。
在燃油车产品方面,通用又是一家十分坚持自我的公司。作为土生土长的美国车企,通用所生产的产品大多只适合美国市场,例如车型普遍较大,油耗高,且配置较低,这样的特点在油价低,喜欢大排量的美国市场十分受欢迎,但把这些产品原封不动地搬到全球市场时,必然会出现问题。例如,在更看重油耗的日本、更注重工艺的欧洲,以及更想要耐用性的非洲,通用的产品基本没有市场,这也是为什么自2015年起,通用开始逐步缩小其市场范围,最终只保留下了中国和美国两大市场。
为了活下去,如今的通用只能将全部身家都压在电动化与智能化的转型之上。
今年3月,通用全力打造的第三代全球电动车平台终于亮相了,这让人们看到了通用再次崛起的可能。
对于第三代全球电动平台的优势,通用方面告诉第一电动网,核心就在于Ultium电池还有模块化的驱动系统。由于Ultium电池的电芯在竖直方向和水平方向上均可排布,电池能量储存与整车布局能够得到很大程度的提升,而且能够覆盖各级别车型,包括皮卡及性能车。换言之,在这款平台上打造出的纯电动汽车,能够更好进行重心的分布,同时改善驾驶和操作性能。而电芯通过垂直或水平方向的堆叠,在节省空间的同时,也减少了80%的线束。
更重要的是,Ultium电池模组安装好后,电池管理系统能够用上电芯的相关信息,如果电池需要维修或者迭代,那么现有模组可以直接进行更换或升级,对于未来模组的再利用十分有利。
Ultium电池系统还可以将电池能力从50 kWh拓展到200 kWh,400V下配置200kW的快充能力,800V下350kW的快充能力,充满电的情况下3秒便可实现0到60 mph的加速。在续航方面也可提升至400英里(约644公里)或更长距离。
另外在化学配方上也有进步,采用了Nickel Cobalt Manganese Aluminum (NCMA,镍钴锰铝),电池中钴的含量较少了70%以上,再加上通用目前与LG化学建立的电池合资工厂正在进行中,预计年产能将超过30千兆瓦时,随着规模的扩大,通用预计能够将电池成本降低至100 美元/ kWh以下。
同时,通用提出了19种不同的电池和驱动单元配置,能够最大程度地降低设计复杂性和零件数量,大大降低制造的复杂性。而且从目前通用与本田进行的合作来看,通用的第三代电动平台也像大众MEB平台一样,可以实现合作共享。
不得不说,这一次向电动化转型,通用第三代电动平台还是很有竞争力的。尤其和大众MEB平台相比,甚至在某些技术路线上还更加有优势。电气化资深工程师朱玉龙告诉第一电动网,虽然技术路线并不决定平台的好坏,但通用第三代电动平台和大众MEB平台在本质上没有什么区别。但在他曾经的文章中可以看到,在某些方面,他认为通用第三代电动平台甚至要比MEB平台更具灵活性。
而另一位行业内人士也曾表示,MEB平台算是大众的一次仓促上马,通用在电动化领域的积累不是大众可比的。通用原本的短板在变速箱和油耗,强项在内饰隔音车身刚性,电动汽车完美避开通用原有短板。通用在电动化走得这么犹豫主要还是供应链掌控度的问题,不是技术问题。
的确,正如上述所言,通用在电动化方面的速度确实有缓慢。根据此前的计划,搭载着第三代电动平台的凯迪拉克Lyriq和电动悍马将于4月21日和5月20日亮相,但由于疫情的原因,目前这两款车型的面世时间都被推后了一些。按照这样的进程,在中国生产的首款纯电车型凯迪拉克Lyriq,或许最早也要等到2021年上半年。而根据通用此前表示,预计在2025年前实现年产100万辆纯电动汽车,这也比大众的计划晚了将近3年时间。
凯迪拉克Lyriq
不过,比起目前全球第一的大众集团,通用也并不是没有杀手锏,例如一直困扰着大众集团的软件问题,在通用这里可能便不是个问题。毕竟如上文所说,这些年通用最看重的就是Cruise的发展。
由于通用近年来的大力投入,Cruise目前已经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全电动自动驾驶汽车车队。而在三年前,特斯拉推出Autopilot自动驾驶系统时,通用也曾推出过一个名为Super Cruise的自主驾驶辅助系统。但与激进的特斯拉不同,由于更注重安全性和可靠性,Super Cruise只能用于通用汽车及其合作伙伴使用激光雷达测绘的道路,因此该系统只能在高速公路上使用。但一旦Super Cruise开始工作,驾驶员便不必将手放在方向盘上,只用面部识别来确保眼睛和注意力始终在路上即可。
而最近,通用表示,比Super Cruise更进一步的Ultra Cruise正在研发之中,目的是将此前Super Cruise用于高速公路的场景推广到城市街道中。据通用汽车负责全球供应链的执行副总裁道格·帕克斯介绍,打造Ultra Cruise系统的目的是全领域、全时间的运行,Ultra Cruise将能够在城市街道上运行,并对高速公路行驶功能进行改进(例如变道和在出口匝道上运行),而这项技术的成功将比特斯拉Autopilot系统更具可靠性和安全性。
就在最近,有外媒报道,Cruise还收购了德国毫米波雷达供应商Astyx,计划自己研发和生产传感器,而如果这项研发能够成功,那么未来通用在智能驾驶方面的优势或许还将再上一个台阶。
由此可见,虽然比大众的首款产品要晚上半年左右,但手握绝对的软件优势,未来通用的电动产品应该不会在大众之下。而正如玛丽·博拉自己所言,在下一个市场,通用真正的对手与追赶目标,还是与其有着很深渊源的特斯拉。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5、智能电动汽车有什么功能?
拜腾汽车,真心蛮不错的。特别是SUV BYTON M-Byte概念车,明年年底就可以量产上市了,它可是具备L3级自动驾驶能力的,要知道现在市面上的大多数都还只停留在L1、L2的阶段。车内还配有1.25m的全面屏以及触控式的方向盘,支持语音控制、面部识别、手势控制等人车交互式操控模式,让你在开车的时候更轻松地掌握控制你的车。听说它的功能还不止这些,题主想要详细了解的话这个月可以去南京拜腾路演活动,亲自体验下哦。
6、智能电动汽车什么牌子好?
要是问我智能电动汽车什么牌子好,我推荐拜腾哦。它的第一款概念车明年年底就会上市,量产上市的车子是具备L3级自动驾驶能力。还提供多种人车交互方式,包括语音控制、面部识别、手势控制等,你可以用那个49英寸超大全面共享屏发邮件、订餐厅、看电影,这款车还可以刷脸开车门,对于记性不好的朋友来说简直太友好。而且外观方面是超级有设计感的流线型车身,隐藏式的把书和天线设计,对极简星人也是超级友好的了,看到瞬间爱上。
7、电动汽车的好处
最好的一点 :使用性价比高,电费的成本是油费的十分之一。同时,与终端用户相比,纯电动汽车综合使用成本低也是吸引很多人购买纯电动汽车的主要原因。

8、智能电动车排名?
我心目中第一是猛犸(颜值在线),第二是速珂(不过价格高),第三是小牛
9、现在都流行智能的电动汽车,北汽与比亚迪的电动汽车对比谁更强?
北汽新能源的电池以三元锂电为主,其技术来源于韩国SK公司。锂电池虽然拥有更高的能量密度和更好的低温性能,但在稳定性和安全性上还存在不稳定因素。
而做电池出身的比亚迪则坚持自主研发,采用技术相对成熟的磷酸铁锂动力电池,安全性高,即使高温状态也能正常运行,由于不含重金属,绿色环保,生产过程也更加清洁、不易形成污染,可回收。

而在未来发展方向上,磷酸铁锂电池的能量密度提高空间几乎达到饱和状态,而三元锂电还有技术升级的空间,其稳定性不好的缺陷也会逐步被弱化。比亚迪动力电池在过去一直是自产自用的封闭生产运营模式,目前汽车动力电池占到纯电动车制造成本的三分之一左右。正是由于自产动力电池,比亚迪在纯电动车上享有着巨大的性价比优势。
当然,比亚迪也没有死守磷酸铁锂技术路线,2017年,比亚迪动力电池的总共产能为16GWh,其中磷酸铁锂电池占9GWh,三元(参数|图片)锂电池占7GWh。比亚迪为了扩充产能,也在青海新建了18GWh的三元电池生产基地,预计2019年中旬正式投产。

从数据上来看,2017年新能源乘用车三元锂电池装机占比为76%,专用车这一占比为69%,而新能源客车多达90%的份额都被磷酸铁锂所占据。
三元锂能量密度高、能为车辆提供更远续航已经是业界共识,并且到2017年,三元锂电池成组售价已经降至最低1.4元/Wh~1.5元/Wh,与磷酸铁锂基本持平。

在不同的新能源车型上,采用的动力电池技术路线已经开始出现了分化并且固定下来。总体而言,这个趋势是新能源乘用车偏向三元锂,而新能源客车使用磷酸铁锂,新能源专用车(货车)也比较倾向于使用三元锂。
磷酸铁锂动力电池在高温安全与碰撞、穿刺安全上,要远远高于三元锂电池,对于要大量载人、涉及到公共安全的大客车来说,安全性能的优先度要远远高于续航里程。并且,由于三元锂电池需要钢制外壳和更复杂的冷却系统保护,因此组成电池系统后,能量密度并未将磷酸铁锂甩开太远。只是在理论能量密度上,三元锂有更大的开发空间。
国内在电机、电控领域的自主化程度仍远落后于电池,部分电机电控核心组件如IGBT芯片等仍不具备完全自主生产能力。
10、新能源纯电动汽车有哪些牌子?
一、特斯拉(Tesla)
特斯拉(Tesla),2003年成立,全球新能源电动汽车引领者,也是全球第一家采用锂离子动力电池的电动汽车公司,美国著名的纯电动车制造商。

目前旗下新能源电动车型有Roadster、Model X、Model S、Model 3、Model Y、Semi。
二、比亚迪
比亚迪,创立于1995年,是一家纯中国汽车品牌,全球新能源客车引领者、国内新能源汽车领域引领者,高新技术企业,在汽车领域,凭借技术研发和创新实力,比亚迪已经掌握电池、电机、电控等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

目前新能源电动车型有:宋、元、秦、唐、e-SEED GT(汉)、E1、E5、E6、K9等。

三、腾势
腾势新能源,2010年成立,深圳腾势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简称“腾势汽车”)是由中国新能源汽车领军企业比亚迪与世界豪华车和商用车制造巨头德国戴姆勒共同设立的合资企业。

目前新能源电动车型只有一款:腾势500。

四、日产
日产(NISSAN ),是日本的一家汽车制造商,始创于1914年,是日本三大汽车制造商之一,2010年推出首款纯电动车——聆风。

目前新能源电动车型有:LEAF聆风、e-NV200、轩逸纯电、楼兰等。

五、北汽新能源
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汽新能源”),2009年成立,是由世界500强企业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发起并控股,行业影响力品牌,电动汽车十大品牌。

目前新能源电动车型有:EX5、EX3、EU5、EX360、EC3、EC220、EU快换版、EU驾培版。
六、理想智造
理想智造,2015年成立,汽车之家创始人李想所创立的新能源汽车品牌,2018年10月10日,车和家发布智能电动车品牌“理想智造”,2019年4月10日首款增程式电动车——理想智造ONE正式开启预定。

七、小鹏汽车
小鹏汽车,2014年由何小鹏、夏珩、何涛三位联合创始人共同创立,总部位于广州,是中国第一梯队智能汽车设计及制造商,广州橙行智动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旗下的互联网新能源电动汽车品牌。

目前新能源电动车型有:P7和G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