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电动新能源 > 新能源汽车生产政策

新能源汽车生产政策

发布时间:2020-12-06 03:19:39

1、新能源电动汽车的国家政策

新能源电动汽车的国家政策:当前国家对新能源汽车消费端的支持总的来说可概括为金钱补贴、税费减免、牌照路权三个方面。

从2018年2月12日起实施,2月12日至6月11日为过渡期。过渡期期间上牌的新能源乘用车、新能源客车按照此前对应标准的0.7倍补贴,新能源货车和专用车按0.4倍补贴,燃料电池汽车补贴标准不变。

从2018年起将新能源汽车地方购置补贴资金逐渐转为支持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新能源汽车使用和运营等环节。实施好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购置补贴等财税优惠政策,加强城市停车场和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建设。

纳入中央财政补贴范围的新能源汽车车型应是符合要求的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重点加大政府机关、公共机构、公交等领域新能源汽车推广力度。补助对象。补助对象是消费者,消费者按销售价格扣减补贴后支付。

资金拨付。中央财政将补贴资金拨付给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实行按季预拨,年度清算。生产企业在产品销售后,每季度末向企业注册所在地的财政、科技部门提交补贴资金预拨申请,当地财政、科技部门审核后逐级上报至财政部、科技部。四部委组织审核后向有关企业预拨补贴资金。年度终了后,根据核查结果进行补贴资金清算。

(1)新能源汽车生产政策扩展资料:

新能源汽车补贴标准是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加强节能减排工作的部署和要求,中央财政安排专项资金,支持开展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

(二)新能源乘用车技术要求

1. 纯电动乘用车30分钟最高车速不低于100km/h。

2. 纯电动乘用车动力电池系统的质量能量密度不低于90Wh/kg,对高于120Wh/kg的按1.1倍给予补贴。

3. 纯电动乘用车产品,按整车整备质量(m)不同,工况条件下百公里耗电量(Y)应满足以下要求:m≤1000kg时,Y≤0.014×m+0.5;1000<m≤1600kg时, Y≤0.012×m+2.5;m>1600kg时,Y≤0.005×m+13.7。

新能源乘用车、插电式混合动力(含增程式)乘用车推广应用补贴标准如下:

2、新能源汽车到底有哪些税收政策优惠?

1、财政部对混合动力汽车的补贴按照节油率分为五档补贴标准,最高每辆车补贴5万元;纯电动汽车每辆可补贴6万元;燃料电池汽车每辆补贴25万元。

2、十米以上城市公交客车另有标准,其中混合动力汽车分为使用铅酸电池和使用镍氢电池、锂离子电池两类,最高补贴额分别为8万元/辆和42万元/辆;纯电动汽车补贴标准为50万元/辆;燃料电池汽车的补贴标准最高为60万元/辆。

3、2010年6月,财政部等多部委联合发布《关于开展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的通知》,中央财政对试点城市私人购买、登记注册和使用的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和纯电动乘用车给予一次性补贴。

4、补贴标准根据动力电池组能量确定,对满足支持条件的新能源汽车,按3000元/千瓦时给予补贴。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每辆最高补贴5万元,纯电动乘用车每辆最高补贴6万元。

5、明确自2012年1月1日起,对节约能源的车船减半征收车船税;对使用新能源的车船免征车船税.这是车船税法及其实施条例新增的税收优惠政策.为了贯彻落实这项税收政策,现将有关问题解读如下。

6、自2012年1月1日起,对节约能源的车船,减半征收车船税。通知第六条明确,所称节能汽车,是指以内燃机为主要动力系统、综合工况燃料消耗量优于下一阶段目标值的汽车。

7、在北京的购车摇号政策中,示范应用新能源小客车指标单独配置,享受单独摇号。

(2)新能源汽车生产政策扩展资料:

财政部、科技部等四部委联合为13个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城市授牌,并明确了政府将通过补贴消费者,做大市场的模式鼓励企业生产、研发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此举将推动我国发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迈上新台阶。

试点推广,即以财政政策鼓励在公交、出租、公务、环卫和邮政等公共服务领域率先推广使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中央财政对有关公共服务领域示范推广单位购买和使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给予一次性补助,地方财政对相关配套设施建设及维护保养也将给予补助。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财政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确认了补贴标准和补贴范围。此外,示范推广单位必须采取招标方式择优采购,并确定车型、数量、价格以及售后服务等。

3、新能源汽车政策对产业有什么影响?

双积分政策即将发布、燃油车退出时间表已在研究……政策利好频吹,令新能源汽车产业再度迎来市场的炙热目光。9月11日,以锂电池、充电桩、整车制造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板块领涨市场,多氟多、赢合科技、盐湖股份、成飞集成、安凯客车等众多产业链公司更是集体涨停。

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经过此前多年发展,已经拥有技术积累和资源储备的新能源汽车产业正迎来更大的发展机遇,在此重要的时间关口,双积分、燃油车退出等政策呼之欲出,将进一步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更好、更快地发展。“借此趋势、各方发力,我国有望实现从汽车大国向汽车强国的转变。”

多重利好助推产业持续高增长

9月9日,在2017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泰达)国际论坛上,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表示,当前,许多国家纷纷调整发展战略,已经制订了停止生产销售传统能源汽车的时间表。目前工信部已启动了相关研究,将会同相关部门制订我国的时间表。

汽车产业专家认为:“当下我国仍然以燃油车为主,短期内实现禁售燃油车的可能性比较小。但从一些国家发布的禁售时间表看,我国停售传统燃油车或许只是时间问题。随着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备,结合国家政策对产业的支持,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已经不可逆转。”

与此同时,双积分政策也呼之欲出。从今年开始,新能源汽车补贴额度下降20%,到2020年之后将不再享受补贴。为更好推动产业的发展,今年6月份,工信部起草了《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并行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积分比例的制定在一定程度上给新能源乘用车的发展设定了较高的增速。

根据双积分征求意见稿,2018年度至2020年度,乘用车企业的新能源汽车积分比例要求分别为8%、10%、12%。2020年度以后的新能源汽车积分比例要求,由工信部另行制定。

比亚迪内部相关人士对记者表示,新能源汽车补贴是阶段性政策,从目前看到2020年将终止,而双积分政策则建立起一个长效机制,让高油耗燃油汽车企业通过购买积分的形式补贴新能源汽车企业,降低新能源汽车成本并加速产业规模化。

针对新能源积分政策,比亚迪表示,根据目前的政策和未来销售预期测算,2018年比亚迪将产生大量的新能源积分,其对外销售获得的收益或对集团盈利产生较大贡献。

9月11日,中汽协统计信息网发布的数据显示,8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7.2万辆和6.8万辆,同比分别增长67.3%和76.3%。今年1至8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34.6万辆和32.0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33.5%和30.2%。

整车企业下半年加速扩产

不论是传统燃油车的禁售,还是双积分管理办法即将出台,都让国内外车企在战略上做出了相应的调整。从之前大众联手江淮、戴姆勒战略投资北汽新能源,到上个月福特方面对外宣布要和众泰汽车“在一起”生产纯电动车,在政策的推动下,车企加速对市场新能源汽车的投放。

记者采访多家上市车企了解到,在政策的驱动下,公司下半年有望迎来更强劲的增长势头。

江淮汽车8月份产销数据显示,公司当月纯电动乘用车产销量分别为2743辆、2603辆,分别同比增长84.34%、101.94%。1至8月累计销售纯电动乘用车14474辆,同比增长20.20%。

“我们加大了投入,成立了新能源营销公司;江淮大众新能源汽车合资公司即将成立;公司此前募投的新能源汽车项目明年也将有新的产品出来。今年全年预计公司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到两万辆左右。”江淮汽车董秘办人士告诉记者。

作为新能源汽车产销大户,今年1至8月,上汽集团旗下上汽乘用车分公司累计产销量分别达到32.62万辆、31.14万辆,分别同比增长106.44%、98.54%,其中新能源和互联网产品继续保持了强势的增长。上汽相关人士透露,预计公司今年下半年新能源汽车销量还将加速增长。

长城汽车证券办相关人士对记者表示:“公司这两年加大投入研发新能源汽车产品。从现在的趋势来看,未来将是以纯电动汽车为主,公司将以插电混动产品作为一个短暂的过渡,后期会大力开发纯电动车型。今年年底公司将推出首款插电式混动SUV,预计下半年销售会有所增长。”

今年7月,长城汽车与河北御捷签署合资框架协议,公司以增资入股方式获得河北御捷25%的股权。公司表示,投资入股河北御捷,其平均燃料消耗量正积分将全部直接转让给公司,降低公司平均油耗水平;同时,河北御捷取得的新能源汽车正积分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向公司出售,使公司能够更好完成国家对新能源汽车积分的考核要求。

4、如何一次性通过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准入审查要求

根据《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定》第五条 申请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准入的,应当符合以下条件:

(一)符合国家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章和汽车产业发展政策及宏观调控政策的要求。

(二)申请人是已取得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准入的汽车生产企业,或者是已按照国家有关投资管理规定完成投资项目手续的新建汽车生产企业。

汽车生产企业跨产品类别生产新能源汽车的,也应当按照国家有关投资管理规定完成投资项目手续。

(三)具备生产新能源汽车产品所必需的设计开发能力、生产能力、产品生产一致性保证能力、售后服务及产品安全保障能力,符合《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准入审查要求》(见附件1,以下简称《准入审查要求》)。

具备工业和信息化部规定条件的大型汽车企业集团,在企业集团统一规划、统一管理、承担相应监管责任的前提下,其下属企业(包括下属子公司及分公司)的准入条件予以简化,适用《企业集团下属企业的准入审查要求》。

(四)符合相同类别的常规汽车生产企业准入管理规则。

《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定》全文地址:http://www.miit.gov.cn/n1146295/n1146557/n1146624/c5462995/content.html

5、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是什么?

“具体补贴标准为:对本省企业生产销售以及省外企业在贵州省区域内推广应用的符合有关安全性、动力性、维护保障等要求的新能源汽车产品,按中央财政补助标准的50%给予跟进补助。中央财政和本省财政补助总额不超过车辆销售价格的60%。除中央补助外,本省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所需补助资金按属地原则..

6、有多少国产新能源车制造商能在补贴政策撤销后存活下来?

日前,工信部对外宣布将在2020年前,分阶段退出新能源车补贴,并且将推出取消补贴后的替代措施。而商用车方面也将会采取类似乘用车的双积分运营规则,通过硬性指标来保证商用车企业持续为社会生产新能源车。

根据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2018年会公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达到79.4万辆和77.7万辆,同比增长53.8%和53.3%,创历史新高。新能源汽车对2017年汽车总产量的贡献率提高至2.74%,中汽协预计,2018年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销量将超过100万辆。

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在谈到2020年后新能源汽车补贴将全面取消的话题时表示,补贴政策的调整并不会采取“一刀切”的方式,而是将分段平稳退出,也就是逐年递减。而在新能源汽车补贴完全终止后。届时也会出台相应的替代措施。其实近几年来,新能源汽车的补贴力度一直呈逐年缩水的趋势,包括车企和配件供应商在内的新能源行业早有预感,但具体是何时取消补贴一直没有确切信息,而此次工信部的表态则解决了一直以来的疑惑。

如果新能源补贴在2020年后取消,主机厂生产、研发新能源车的热情必然会有所减退,而为了防止车企在没有补贴的环境下放弃新能源车,工信部早已制定了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利用政策捆绑的方式强制要求各企业持续输出新能源产品。相比要求严格的乘用车领域,一直处在“散养”阶段的新能源商用车企的未来也并不乐观。苗圩在会议上同时指出,在未来一段时间里,工信部将加快商用车领域的积分管理制度,这意味着在没有补贴的情况下,商用车企业将与乘用车企业受到同样的制约——没有补贴照样要做新能源车,产量达不到连燃油车也不允许生产。随着政策的下达,车企所面临的压力不言而喻,对于刚刚成长起来的新能源产业,之前在没有足够销量支持的情况下,各品牌的新能源市场一直靠着“吃补贴”的方式勉强维持,而一旦没有补贴这份资金的输入,此类产品未来的存活空间势必将进一步缩减。

7、国家对新能源汽车制造企业有什么税收方面的优惠政策么?

继日前明确在北京等13个城市开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工作后,财政部进一步发文确认了中央财政对购置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给予补贴的对象和标准,其中购车补贴标准最高的为最大电功率比50%以上的燃料电池公交客车,每辆车可获60万元的推广补助。
燃料电池车补贴最高
财政部、科技部此前决定,在北京、上海、重庆、长春、大连、杭州、济南、武汉、深圳、合肥、长沙、昆明、南昌等13个城市开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工作,以财政政策鼓励在公交、出租、公务、环卫和邮政等公共服务领域率先推广使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对推广使用单位购买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给予补助。
其中,中央财政重点对购置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给予一次性定额补助,地方财政重点对相关配套设施建设及维护保养给予补助。
财政部日前发文明确了补助资金来源,中央财政将从节能减排专项资金中安排部分资金,支持国家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
此次财政支持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主要指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补助标准主要依据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和同类传统汽车的基础差价,并适当考虑规模效应、技术进步等因素确定。
具体来看,乘用车和轻型商用车中,混合动力汽车按照节油率分为五档补贴标准,最高每辆车补贴5万元;纯电动汽车每辆可补贴6万元;燃料电池汽车每辆补贴25万元。
十米以上城市公交客车另有标准,其中混合动力汽车分为使用铅酸电池和使用镍氢电池、锂离子电池两类,最高补贴额分别为8万元/辆和42万元/辆;纯电动汽车补贴标准为50万元/辆;燃料电池汽车的补贴标准最高为60万元/辆。
据福田汽车有关人士透露,目前传统公交客车根据不同配置的每台售价在30万元至80万元之间,混合动力客车的售价为100-150万元左右;根据平均购车补贴30万元计算,混合动力客车的实际售价为70万-120万元之间,与传统客车的高端配置价格相当。
新能源客车将率先受益
财政部通知还指出,示范推广单位必须采取招标方式择优采购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并确定示范推广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车型、数量、价格以及售后服务等。
新能源公交客车需求主要来自各级政府,相关上市公司受到政策推动,有望在2年左右的时间内产生实际收益,而新能源乘用车仅处于初步发展阶段,产业化和产生实际业绩仍有待时日。
新能源客车将在国家“十城千辆”计划的推动下加快产业化。其中福田汽车在新能源客车开发领域较为领先,且福田汽车地处北京,此前已获得北京公交公司承诺2009年800辆混合动力客车和底盘的订单,优势较为明显。
另外,财政部还发文规定,补贴车型必须纳入《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应用工程推荐车型目录》。其中混合动力乘用车和轻型商务车与同类传统车型相比节油率必须达到5%以上,混合动力客车节油率必须达到10%以上。
零部件方面,生产企业对动力蓄电池等关键零部件必须提供不低于3年或15万公里的质保期限。汽车生产企业和动力蓄电池等关键零部件生产企业必须具备一定的产能规模。
参见:http://hi.baidu.com/macchinetta/blog/item/151011caeeba7781c91768ed.html


与新能源汽车生产政策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