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3年国考行测资料分析134题
这里的意思应该是两年比重的差
能把题干和选项发一下吗,这样也看不出来
2、国考行测:资料分析?
2020国考即将到来,掌握一些资料分析常考知识点的小技巧是必须的。增长率可以说是资料分析必考的考点之一,除了常规考法之外,也会有不一样的考法即考察混合增长率。今天中公教育专家就给大家介绍求解混合增长率的技巧,希望给大家一些启发。
一、知识铺垫
整体增长率介于部分增长率之间,且靠近基期值较大的那一个。
【例题1】2013年二季度,我国税收月收入同比增速逐步提高,分别为7.9%、8.3%和12.9%。截至2013年6月,全国税收总收入完成59260.61亿元,同比增长7.9%,较上年同期回落1.9个百分点。
问题:2013年第一季度我国税收总收入同比增速低于7.9%。(判断正误)
【中公解析】正确。考查混合增速,第二季度中每月增速均不低于7.9%,可知第二季度增速高于7.9%,而上半年整体增速为7.9%,整体增速介于一二季度增速之间,可知第一季度增速低于7.9%,该说法正确。
二、具体应用
【例题2】2017年1~2月,全国造船完工936万载重吨,同比增长123%;承接新船订单221万载重吨,同比增长133%。2月末,手持船舶订单9207万载重吨,同比下降22.6%,比2016年末下降7.6%。
2017年1~2月,全国完工出口船907万载重吨,同比增长127%;承接出口船订单191万载重吨,同比增长122%。2月末,手持出口船订单8406万载重吨,同比下降25.9%。
2017年1~2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全国完工进口船同比增长大于123%
B. 全国承接出口船订单同比增长大于133%
C. 全国手持出口船订单同比下降大于22.6%
D. 全国承接出口船订单同比增长小于133%
【中公解析】答案B。题干出现的三个统计指标,全国的值都分成出口与进口这两个部分,根据整体增长率介于部分增长率之间。可以得出:2017年1~2月,全国完工进口船同比增长应该小于123%,全国承接出口船订单同比增长大于133%,全国手持出口船订单同比下降小于22.6%,故答案B正确。
【例题3】2013年3月末,主要金融机构及小型农村金融机构、外资银行人民币房地产贷款余额12.98万亿元,同比增长16.4%。地产开发贷款余额1.04万亿元,同比增长21.4%。房产开发贷款余额3.2万亿元,同比增长12.3%。个人购房贷款余额8.57万亿元,同比增长17.4%。保障性住房开发贷款余额6140亿元,同比增长42.4%。
问:2013年3月末,房地产开发余额同比增速为:
A.14.4% B.12.3% C.19.3% D.21.4%
【中公解析】答案A。由题意可知,2013年3月末,地产开发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1.4%,房产开发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2.3%,因此可知房地产开发余额同比增速一定介于12.3%和21.4%之间,可以排除B和D。进一步分析其基期值,2012年3月末,地产开发贷款余额为万亿小于房产开发贷款余额的
万亿,因此整体增长率即房地产开发余额同比增速应当更偏向12.3%,故选项A正确。
混合增长率在资料分析中考的还是比较多的,但是这种考点并不难,通过以上的讲解大家就能掌握一些技巧。希望大家勤加练习做题总结类似答题技巧,加油!
3、行测资料分析答题技巧?
1、做题技巧
做题技巧其实也可以称为做题时的注意事项。在做资料分析这个模块时,很多学生觉得进展十分缓慢,可能一道题目就需要计算好几分钟,一次考试共有20-25道题目,根本无法完成。其实这是由于考生没有掌握必要的做题技巧所造成的。
做题技巧一:从不需要大量计算的地方着手。
资料分析题,并不是要求考生精确的把题目要求的答案算出来,而是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选对尽可能多的题目。
【例】关于2009年4月份乘用车销量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轿车销量比上年同期增加了20万辆以上
B.SUV意外车型销量占乘用车总销量比重比上月有所下降
C.MPV车型当时不受市场追捧
D。同比增长率最高的是交叉型乘用车二、
【解析】题目四个选项中,只有A项需要比较复杂的计算,而其余三项都能直接从资料中得到直接验证,因此A项实际上无需计算,都可以将正确答案选出来。但很多同学在做题时,在A项花费了大量的时间。
在一次考试中,资料分析模块大致有40%的题目是不需要计算的,所以,一定紧紧抓住一点。资料分析的出发点是“分析”而不是计算。
做题技巧二:先易后难
“先易后难”并非仅仅只是一种做题“技巧”,更多的是一种完成行测试题的“思想”。行测考试并不是要求考生把所有题目全部做对,而是在限定的时间内选择尽可能多的正确选项。因此,“先易后难”,从最简单的部分着手便是完成整个行测试卷的一种“灵魂思想”。这一点,在资料分析中体现得尤为明显。
关于资料分析题中的难易程度,有以下几个基本标准:(1)题干短的题优先于题干长的题;(2)不需要计算的题优先于需要计算的题;(3)单个计算题优先于多个计算题,单个表述判定题优先于多个表述判定题;(4)容易找到原文信息的题优先于不容易找到原文信息的题。
2、速算技巧
做资料分析时,主要目的是将正确选项选出来,而不是把最终结果计算出来,因此,必须掌握一些基本的速算技巧,而不是一味地计算,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把根据选项的要求,要注意观察选项设置的特征,有些选项设置只要求算出第一位的数字,选项设置如A1.6,B2.6,C3.6,D4.6则只需要求第一位数字。
通常来说,在资料分析的考试中,经常用到的速算技巧包括估算法、直除法、倒除法、差分法、化同法、凑整法,等等。
对于上述的做题技巧和速算技巧,考生要在备考复习的过程中逐步积累,逐步提高,最重要的达到熟能生巧的程度,只有这样,才能在考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4、行测资料分析的三个重要的步骤是什么?
1、做题技巧
做题技巧其实也可以称为做题时的注意事项。在做资料分析这个模块时,很多学生觉得进展十分缓慢,可能一道题目就需要计算好几分钟,一次考试共有20-25道题目,根本无法完成。其实这是由于考生没有掌握必要的做题技巧所造成的。
做题技巧一:从不需要大量计算的地方着手。
资料分析题,并不是要求考生精确的把题目要求的答案算出来,而是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选对尽可能多的题目。
【例】关于2009年4月份乘用车销量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轿车销量比上年同期增加了20万辆以上
B.SUV意外车型销量占乘用车总销量比重比上月有所下降
C.MPV车型当时不受市场追捧
D。同比增长率最高的是交叉型乘用车二、
【解析】题目四个选项中,只有A项需要比较复杂的计算,而其余三项都能直接从资料中得到直接验证,因此A项实际上无需计算,都可以将正确答案选出来。但很多同学在做题时,在A项花费了大量的时间。
在一次考试中,资料分析模块大致有40%的题目是不需要计算的,所以,一定紧紧抓住一点。资料分析的出发点是“分析”而不是计算。
做题技巧二:先易后难
“先易后难”并非仅仅只是一种做题“技巧”,更多的是一种完成行测试题的“思想”。行测考试并不是要求考生把所有题目全部做对,而是在限定的时间内选择尽可能多的正确选项。因此,“先易后难”,从最简单的部分着手便是完成整个行测试卷的一种“灵魂思想”。这一点,在资料分析中体现得尤为明显。
关于资料分析题中的难易程度,有以下几个基本标准:(1)题干短的题优先于题干长的题;(2)不需要计算的题优先于需要计算的题;(3)单个计算题优先于多个计算题,单个表述判定题优先于多个表述判定题;(4)容易找到原文信息的题优先于不容易找到原文信息的题。
2、速算技巧
做资料分析时,主要目的是将正确选项选出来,而不是把最终结果计算出来,因此,必须掌握一些基本的速算技巧,而不是一味地计算,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把根据选项的要求,要注意观察选项设置的特征,有些选项设置只要求算出第一位的数字,选项设置如A1.6,B2.6,C3.6,D4.6则只需要求第一位数字。
通常来说,在资料分析的考试中,经常用到的速算技巧包括估算法、直除法、倒除法、差分法、化同法、凑整法,等等。
对于上述的做题技巧和速算技巧,考生要在备考复习的过程中逐步积累,逐步提高,最重要的达到熟能生巧的程度,只有这样,才能在考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5、公务员考试行测,资料分析,都有哪些坑
1.时间陷阱
这类题目往往给出与原文相近的时间、日期,并在选项中给出与原文的数据以混淆视听,扰乱考生视线。
【例题】2014年我国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13312亿元,比上年增长12.4%,同比下降2.6个百分点。
问题:2012年我国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为多少亿元?
A.10299 B.13312 C.11843 D.12159
【陷阱解析】时间陷阱。材料给出的是2014年的数据,题目求的是2012年的量,考查求隔年的量。考生往往由于大意可能会计算2013年的量,从而误选成成C,正确答案为A。解法:,选择最接近的A选项。
【支招】时间陷阱是资料分析中最常见的陷阱之一。考生遇到这种题目时应本着小心谨慎的态度,答案直接显示在题干中的情况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不可抱着捡了现成便宜的心理,草草作答。对于题干中出现的多个时间或者有百分点的情况,一定弄清楚题目所求的时间,不可掉以轻心。
2.单位陷阱
在资料分析题目中,常会出现一些单位混用的情况,如千米与里,公顷与亩,万与亿,吨与千克,;材料中给出某个单位,但在题干或选项中使用的却是另一个单位,这即是单位陷阱。
【例题】2013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130551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7.3%,增速比1~11月份回落3.5个百分点,比2012年提高15.5个百分点;其中,住宅销售面增长17.5%,办公楼销售面积增长27.9%,商业营业用房销售面积增长9.1%。商品房销售额 81428亿元,增长26.3%,增速比1~11 月份回落4.4个百分点,比2012年提高16.3个百分点;其中,住宅销售额增长26.6%,办公楼销售额增长35.1%,商业营业用房销售额增长18.3%。
问题:2011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约为多少亿平方米?
A.92000 B.109000 C.9.8 D.10.9
【陷阱解析】单位陷阱。材料给出的单位是万平方米,问题的单位是亿平方米,正确答案为D,学生如果没有看准单位很容易误选B选项。解法:有题干知,2012年增长率为17.3%-15.5%=1.8%,则所求为:万平方米,即10.9亿平方米,只有D项符合。
【支招】在题目中出现单位时,尤其是有关平均量的考点时,需要换算单位时,考生要谨记对单位之间进行换算,避免出现计算正确了但是答案却选择错误这种局面。
3.相对数陷阱
相对数是指有关联的两个数的比值,在资料分析中常以百分数的形式进行考察,比如比重,增长率等。
【例题2016年江苏省考真题】某市统计局在针对噪音扰民的一次调查中,当问及受访市民对哪一类噪音反感时,选择社区广场舞活动噪音的占8.6%,比选择居民社区宠物狗叫声的低2.9个百分点。当被问及是否支持广场舞活动时,12.8%的受访市民表示无所谓或者不知道,12.0%的受访者表示反对,其他为支持者。在支持的市民中,当被问及支持的主要原因(多选)时,不同年龄段受访者的回答如下图所示。
问题:100.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此次调査中的16.3%的中年受访者认为广场舞等活动可以通过规范管理克服
B.此次调查的受访者中,青年所占比例高于中年和老年
C.和中心城区的老年人相比,非中心城区的中年人对广场舞更着迷
D.在反对广场舞等活动的非中心城区受访者中,选择“音乐没有愉悦感,难以忍受”的比例高于其他区域
【陷阱解析】相对数陷阱。这道题应该有一部分学生会误选A项,而且还会盲目认为一定是对的,这不是表格中直接给出的数据吗,很放心的选了A,其他不看了。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选项。对于D项,大家应该不难理解,不赘述了。我们来看一下A错哪里了?我们读一下表格的标题:“支持广场舞等活动的受访市民选择各主要原因的比例”,A选项是问的此次调查中的16.3%,所以相对数16.3%的相对应的整体不同,一个是总调查的人数,一个是调查中支持广场舞等活动的人数,所以A不对。
【支招】在题目中出现比重等相对数时,一定要区分好相对数的分子与分母,是哪个量相对于哪个量而言,不要粗心大意 正确选项,错选其他选项。
行测备考
6、关于行测资料分析的一个题目
,,你连68题目都没拍,不过从你的解析中看出来,大概是问,12年的三个产业占比情内况容吧,
首先题目给了13年的,也从第66题算出了13年总体的增速是12.5%,而13年第一产业的增速才3.7%,
明显这么下去,第一产业总的占比量会越来越小啊,所以上一年的第一产业占比量,肯定大于下一年也就是13年的第一产业占比量,
而13年第一产业占比量是1.3%,所以12年的第一产业占比量肯定大于1.3%,
剩下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也是这么个道理,明白了?
7、2018公务员考试行测资料分析怎么使用首数法?
一、什么是首数法
通过确定运算结果的首位数字来确定选项,具体应用时,不局限于首数字,可以拓展为首第2位,甚至首第3位数字。
二、应用环境
适用于一步除法运算,且选项的首位或者第2、3位数字各不相同。
三、方法操作
分子不变,分母根据选项最小差距进行合理取舍,若选项最小差距>10%,则分母取前两位有效数字;若选项最小差距<10%,则分母取前三位有效数字。
四、方法应用
【例1】7653/1.283=( )
A.3959 B.4558C.5065D.6728
【答案】D。华图解析:判断选项最小差距>10%,所以分母保留两位有效数字。原式≈7653÷1.3=5XXX,只有C符合。
【例2】51 .42/(1+31.24%) =( ) +
A.25 B.32 C.41 D.56
【答案】B。华图解析:原式≈42.51÷1.31=3X,应选择B。
【例3】2427.7/8768.5=( )
A.17.5% B.22.2% C.27.7% D.38.3%
【答案】C。华图解析:原式≈ 2427.7/8770≈27.X%,只有C 项足。
【例4】1828/8065=( )
A.22.7% B.24.6% C.26.5% D.29.1%
【答案】A。华图解析:原式≈ 1828/8070=22.X%,选择A 项。
【例5】 54544/(1+25.4%) =( )
A.43500 B.43800 C.44100 D.44500
【答案】A。华图解析:原式≈ 54544/1.25=436XX,计算结果偏大,选择A 项。
8、公务员考试行测的资料分析题,计算数额都比较大。比如1062/1116*(1+8%/1+3.4%)
首先要化成一个分式,也就是尽量只做一步除法运算,毕竟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乘法运回算比除法运算简单答
1062/1116*(1+8%/1+3.4%)=(1062*(1+8%))/(1116*(1+3.4%)),然后再做适当的估算约分,
望能采纳
9、2019行测资料分析现期平均数比较类例题解析
【2019国考行测备考指南】:
平均数基本公式:平均数=总量/总份数=数据之和/数据个数=分子/分母
为了讨论方便,接下来的内容中我们假定分子,分母的现期量分别为A,B,增长率分别为a%,b%。
解资料分析中的现期平均数关键点:只要找到分子,分母的现期量A,B即可。现期平均数=分子的现期量/分母的现期量=A/B。
接下来,我们将举例分析资料分析中的比价类现期平均数题目:
【例3】
2005-2010年某市证券行业主要经济数据
年份 上市公司(家) 证券营业部(家) 股民资金开
户数(万户) 股票、基金交易量(亿元) 期货交易量(亿元)
2005 17 45 70.07 1154.14 375.47
2006 18 44 71.89 2955.93 926.00
2007 18 72 201.95 25170.63 2763.35
2008 18 46 132.17 9676.99 5320.27
2009 19 60 119.70 21293.60 10662.76
2010 26 72 139.05 19709.81 28550.28
2005—2010年股票、基金交易的户均交易量最大的是哪个年份( )
A.2007 B.2008
C.2009 D.2010
【答案】C
【解析】传统的比较类问题,利用分数的性质以及首位直除。比较类问题,首先看选项,由选项可知题干涉及07,08,09,10四年,故不需看05,06年。07,08,09,10四年的户均交易量分别为 、 、 、 。求的是户均交易量最大,首先从分子最大的入手,07年的分子最大,但分母也是最大,无法排除选项;再从分母最小的入手,09年分母最小,分子大于08,10年的分子,故09年高于08,10,排除B,D。接下来比较07,09年的,估算,首位直除,07年的首位为1,09年的首位也是1,但接近于2了,故2009年最大。因此,答案选择C选项。
解题技巧:分数的性质以及首位直除是解决传统比较类问题的主要方法。比较类问题,首先看选项(不需要的数据不看),其次看能否用分数的性质排除一些选项,最后估算,首位直除(量级相同)锁定答案。
公务员之路,从华图起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