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电动新能源 > 中国新能源汽车供应链

中国新能源汽车供应链

发布时间:2020-12-07 13:58:31

1、驱动电机:全年装机124万台,同比下降7%

根据此前中汽协发布的数据,2019年12月,全国新能源汽车产量为14.9万辆,同比下降30.3%。全年来看,2019年,新能源汽车总计产量为124.2万辆,同比下降2.3%。

为新能源汽车提供配套的驱动电机市场继续出现年尾上翘走势,但依然在2018年的走势线之下。

根据工信部整车出厂合格证数据核算,2019年12月,我国新能源汽车配套驱动电机装机量为160662台,环比继续上涨44%,同比下降34%。累计来看,2019年全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配套驱动电机装机量超过124万台,同比上一年度下降7%。

12月数据来看,为新能源客车及专用车配套的电机市场份额继续扩大,分别增至12%和15%,为新能源乘用车配套的电机市场虽依旧占据主导市场,但份额进一步下滑至73%。

新能源客车及专用车配套电机市场表现突出,12月装机量均出现环比翻番增长。

电机类型来看,永磁同步电机主导地位进一步加强,12月占据99%的市场份额。搭载异步电机的主要车型,除蔚来ES6、ES8和奔驰EQC之外,12月还新增了北汽Smart和金康赛力斯SF5。

为新能源乘用车提供配套的电机供应商来看,12月共有62家电机生产企业实现装机配套,较之11月继续增加3家。

Top 10排名来看,北汽新能源夺回冠军位置,比亚迪继续占据亚军席位,11月冠军华域汽车下滑至第三名。创驱新能源超越日本电产位居第四。

外资供应商方面,依然只有日本电产和大众汽车进入前十。除北汽新能源、比亚迪和大众汽车,其余Top 10企业均为第三方电机供应商。

奇瑞新能源由于主力配套车型eQ1产量的大幅下滑,名次跌出前十。

配套车企车型来看,北汽新能源为旗下9款车型提供电机配套,当家花旦北汽EU5电机装机量近万台。其次为北汽EC3,装机量达2950台。其余车型装机量均不足千台。

比亚迪为旗下17款车型以及东风柳州汽车景逸S50EV和野马C10E提供电机配套。与上月相比,自家车型增加4款,分别为腾势X、宋EV、e6及宋MAX EV。装机量来看,e5为12月装机量最高车型,达2602台,其余超过千台的车型还包括e2、秦EV和唐。

11月冠军华域汽车继续为上汽系9款车型提供电机配套,别克Velite6依然为装机量最高的车型,达5694台。荣威eRX5 MAX和荣威Ei5的电机装机量也超过千台。

Top 10之外,刚刚完成首批交付的国产特斯拉Model 3装机量为928台。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2、新能源汽车教学设备有哪些供应商啊?举几个比较好的

新能源汽车是现在比较火的一种车型了,教学设备的话我学校使用的是风向标教育资源的设备,大赛指定产品都有他们,我觉得比较不错!

3、新能源车出厂时带电池吗?新能源车电池是车辆制造商生产的吗?还是电池供应商生产的?

新能源电动车。他们的电池是由电池厂商专供的。他们主要是上面汽车为主,不是说生产电池的。而且原车所带的电池比后配的要耐用很多。

4、电动车电池十大品牌

电动车电池品牌:旭派、星恒电源、超威电池、海宝牌电池、天能电池

1、旭派:领先的新能源产品供应商,高品质电动车电池领导品牌,三大电动车电池供应商之一,是专业从事蓄电池研发、制造、销售和服务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旭派始终秉承质量,诚信,服务,发展的经营理念,保持全球新能源产品供应商的持续领先地位。

2、星恒电源民用动力锂电池的产品可满足电动自行车、电动工具和电动汽车等行业的应用。公司为电动自行车和电动工具行业提供标准化动力锂电池产品和系统的解决方案,目前是欧洲电动自行车领域第二大电池供应商,也占据了中国锂电电动自行车中高端市场。

3、超威技术创新的动力,源于行业一流的创新平台和国际化人才团队。以项目为基础,与全球新能源技术领域6位知名院士和20多位专家教授形成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培养和引进3名“国千计划”专家,柯克博士领衔的“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系统创新团队”入选浙江省首批领军型创新团队。企业研究院先后获得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国家认可实验室、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省级院士工作站等创新平台资质。

4、海宝牌电池:经过上海自行车二厂与“海宝”人的通力合作和技术创新开发,中国诞生了第一辆电动车和第一块电动车电池——海宝牌电池。正是由于海宝电池技术开拓的引领示范效应,几年后,其它品牌的含镉电动车电池才相继进入市场。

5、天能集团是中国新能源电池龙头企业。集团成立于1986年。经过28年的发展,集团现已发展成为以电动车环保动力电池制造为主,集锂离子电池,风能、太阳能储能电池以及再生铅资源回收、循环利用等新能源的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实业集团。2007年,天能动力以中国动力电池第一股在香港主板成功上市。


与中国新能源汽车供应链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