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电动新能源 > 新能源汽车发展历史

新能源汽车发展历史

发布时间:2020-08-08 03:16:12

1、对比现阶段比较出名的三家新能源汽车公司并简述公司的发展历史?

比亚迪是一家中国汽车品牌,创立于1995年,主要生产商务轿车和家用轿车和电池。由20多人的规模起步,2003年成长为全球第二大充电电池生产商,同年组建比亚迪汽车,比亚迪汽车遵循自主研发、自主生产、自主品牌的发展路线,矢志打造真正物美价廉的国民用车,产品的设计既汲取国际潮流的先进理念,又符合中国文化的审美观念,[1]2017年11月8日,比亚迪入选时代影响力·中国商业案例TOP30。[2]2019年12月,比亚迪入选2019中国品牌强国盛典榜样100品牌。[3]2019年12月18日,人民日报发布中国品牌发展指数100榜单,比亚迪排名第24位。

2、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历史?

1.在2001年,新能源汽车研究项目被列入国家“十五”期间的“863”重大科技课题,并规划了以汽油车为起点,向氢动力车目标挺进的战略。“十一五”以来,我国提出“节能和新能源汽车”战略,政府高度关注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和产业化,新能源汽车成功步入我国市场。

02
2.在2009年,密集的扶持政策出台背景下,我国新能源汽车驶入快速发展轨道。虽然新能源汽车在中国汽车市场的比重依然微乎其微,但它在中国商用车市场上的增长潜力已开始释放。相比在乘用车市场的冷遇,“新能源汽车”在中国商用车市场已开始迅猛增长。

03
3.在2010年,我国正加大对新能源汽车的扶持力度, 6月1日起,国家在上海、长春、深圳、杭州、合肥等5个城市启动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工作。7月,国家将十城千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城市由20个增至25个。选择5个城市进行对私人购买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给予补贴试点。新能源汽车正进入全面政策扶持阶段。首批进入补贴名单的车就包括北汽新能源EV系列,包括北汽新能源EV150,EV160。

04
4.在未来的五年内新能源汽车开始进入产业化阶段,在全社会推广新能源城市客车、混合动力轿车、小型电动车。目前还出现了很多新能源出租车,例如可以应用换电模式的北汽新能源EU220,就是一款非常适合出租用途的新能源汽车。

05
5.我们预测从今天开始的未来五年内,新能源汽车将逐步革新,并逐渐代替常规汽车,并也可能衍生出除电热能混合使用的新能源汽车外,诞生压缩空气新能源汽车或者太阳能新能源汽车等新兴环保汽车,实现能源的充分利用以及环境友好发展原则。

3、汽车的发展历史

汽车历史

二十世纪之前

十五世纪时达芬奇在未确认的时代,设计出一辆发条驱动的车辆

1620年,意大利人布兰卡发明“反击涡轮式蒸汽轮机”,用以带动轮车。

1649年,德意志的表匠汉斯‧郝丘,根据达芬奇的设计,做出一辆用发条驱动的车子。

1670年,荷兰的物理学家惠更斯用火药在汽缸内燃烧,热能膨胀推动活塞运动,形成了现代“内燃机”的工作原理。

1672年耶稣会修士南怀仁曾设计一个用蒸汽作为动力来源的车,给当时中国的康熙帝,是一个65公分长的玩具车,无法载人或司机,不确定设计的车辆后来是否制作成功,这可能是最早设计的汽车。

1766年,英国发明家詹姆斯·瓦特改进了蒸汽机,拉开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序幕。

1769年,法国陆军工程师尼古拉·约瑟夫·居纽(Nicolas-Joseph Cugnot)制造出第一辆蒸汽机驱动的汽车。由于试车时转向系统失灵,撞到般圣奴兵工厂的墙壁上粉身碎骨,这是世界上第一起机动车事故。

1771年,尼古拉·约瑟夫·居纽改进了蒸汽汽车,时速可达9.5公里,牵引4至5吨的货物。

1794年,英国人斯垂特首次提出把燃料和空气混合制成混合气体以供燃烧的构想。

1796年,意大利科学家沃尔兹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蓄电池,这项发明为汽车的诞生和发展带来了历史性的转折。

1801年,法国人菲利普·勒朋提出煤气机原理。

1803年,英国工程师理查·特里维西克采用新型高压蒸汽机,可乘坐8人,在行驶中平均时速13公里,从此,用蒸汽机驱动的汽车开始在实际中应用。

1838年,英国发明家亨纳特发明了世界第一台内燃机点火装置,该项发明被世人称之为“世界汽车发展史上的一场革命”。

1842年,美国人查理·固特异发明了硫化橡胶轮胎。

1859年,法国物理学家普兰特发明了铅蓄电池,为汽车的用电创造了条件,被称之为“意义深远的发明”。

1860年,法国电器工程师艾蒂安·雷诺制成了第一部用电火花点燃煤气的煤气机。

1862年,法国工程师艾蒂安·雷诺发明以天然气为原料的二冲程卧式内燃机。罗沙士发表了四冲程理论。

1867年,德国工程师尼考罗斯·奥托(1832--1891)研制成功世界上第一台往复活塞式四冲程煤气发动机。

1876年,奥托制成了单缸卧式、压缩比为2.5的3千瓦内燃机。

1885年,这是真正的现代汽车诞生的时刻。这一年德国工程师卡尔·本茨在曼海姆制造成一辆装有0.85马力汽油机的三轮车。这一辆装有内燃动力机的汽车被认为才是世界上真正的第一辆汽车,因为它是真正以汽油为动力源的第一辆汽车,而不是蒸汽机。

1886年,曼海姆专利局批准卡尔·本茨为其在1885年研制成功的三轮汽车申请的专利,这一天被大多数人称为现代汽车诞生日。次年德国人戈特利布·戴姆勒制成世界上第一辆四轮汽车。之后奥托放弃自己所获得的四冲程发动机专利,任何人都可根据需要随意制作。

1886年1月29日,卡尔·本茨取得世界第一项汽车引擎专利。同年7月,世界第一部四轮汽车正式贩售。

1888年,法国自行车商人埃米尔·罗杰获得卡尔·本茨的许可,开始生产商用汽车。

1893年,鲁道夫·狄塞尔也制成了一台柴油四冲程发动机,即世界首台柴油机。空气在压缩行程中被活塞剧烈压缩而产生高温,之后燃料被喷入气缸,随即发生自燃。

1895年,卡尔·本茨推出了第一款客车Benz-Omnibus,首次提供载客服务。

1899年,路易·雷诺量产其第一台四门房车,同年取得涡轮增压的专利。英国首次把马克沁机枪装上汽车上。

二十世纪

在十九世纪末时汽车和摩托车在转动系统开始定型,而以内燃机燃烧石油制品的液体燃料中的汽油和柴油成为主流,但当时的汽车仍然是用手工业方式的制造,虽然已经由标准化的部件组成的量产车,但实际上汽车的产量仍很少。

汽车在实际上被定位为高端的奢侈品,但当时的所谓奢侈并不算很豪华,但只有富裕人士才买得起个人或家庭用的轿车。

亨利·福特在二十世纪头数年开始试制出一种可以大量生产低价出售的汽车,经六次创业失败后,福特汽车终于在1908年成功把福特T型车放到装配线上生产降低售价,又以分期付款进一步普及化了,而且品质甚至优于当时一些手工业制的高价车,因为它可以在烂地上行驶而不发生故障或意外。

福特主义不只是影响了汽车制造业,更是影响到各行各业犹其是广义的制造业,这使到T型车和福特汽车带领了美国和世界的经济和文化发展,甚至改变了人的生活方式。

因为即使不会或不能驾驶汽车的人群,仍然可以乘搭公共汽车。并直接或间接受惠于军车 、货车、特种车、工程车辆等其他汽车,所以汽车实际变成了日用品和有取代人畜动力的车辆的趋势 。

而T型车的成功也促成了现时所谓的新能源汽车,实际上是在内燃机之外的动力系统没落,而加油站也不再提供汽油和柴油之外的燃料。

重大事件列表

1902年第一部军用装甲车Motor War Car在英国问世服役。

1903年,挪威工程师埃吉迪乌斯·艾林制成了一台燃气涡轮发动机,这是首台能靠燃烧产生的动力对外做功的燃气涡轮发动机,因此他也被称作燃气涡轮发动机之父。

1908年福特T型车问世,成为第一种普及化的轿车,使汽车从奢侈品升格为日用品了。

1922年,博世开发出了机械喷射装置。

1929年,德国工程师菲力斯·汪克尔获得了转子发动机的专利,这种特殊的活塞式发动机因此被广泛称作汪克尔发动机,但是发动机的成品直到1950年代才出现。

1930年代,英国人弗兰克·惠特尔和德国人汉斯·冯·奥海恩各自取得了涡轮喷气发动机的专利,而被认为是喷气发动机的发明人。

1997年丰田普锐斯开始发售,成为第一种量产的混合动力汽车,并开始复兴电动车了。

新世纪

因为进入二十一世纪才仅十多年故标致性的事件不多。而最重要的是人工智能和环保成为了新汽车的发展方向。

2001年首种混合动力电动车丰田普锐斯商业推出国际市场。

2009年首种纯电动车三菱iMiEV电动汽车量产推出市面。

2012年无人驾驶汽车进行路面实际试验。

2013年美国部分州通过自动驾驶汽车行驶法例。

2017年英国、法国、德国、挪威四国宣告在限期于2040年后,禁止出售使用汽油和柴油的轿车。

(3)新能源汽车发展历史扩展资料:

汽车或称机动车(英式英语:car;美式英语:automobile;美国口语:auto),即本身具有动力得以驱动,不须依轨道或电缆,得以动力行驶之车辆。广义来说,具有两轮或以上以原动机行驶之车辆,便可称为汽车;狭义来说,仅指四轮以上以原动机行使之车辆为汽车(亦是生活中所说之汽车)。

虽然,长久以来学术各界对“谁是第一位汽车发明者”皆有不同的看法及论述,未有完全一致性的看法,但是,绝大部分学者皆将德国工程师卡尔·本茨视为第一位发明者。奔驰制造了三轮汽车以后,戈特利布·戴姆勒首先制造四轮汽车,美国人亨利·福特首先大量生产平价汽车,是使汽车得以普及化的人。


分类

汽车的分类方式并无定论,若依使用性质区分,一般分为客车、货车、客货两用车(或称厢形车)及特种车。其中特种车种类繁多,包括警察车、消防车、救护车、工程车、吊车、礼车、教练车、残障用特制车、洒水车、邮车、垃圾车、清扫车、水肥车、囚车及灵车等。

若依所用燃料分类,则分为汽油车、柴油车、电动车、氢气车、油电混合车及瓦斯车、能源车等。

4、、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历史,有什么感想,感受和感悟,不少于100字?

第一阶段:19世纪中期,1881年,第一辆使用铅酸电池的电动汽车出现
燃油汽车出现之前,纯电动汽车早就开始应用。1900年,欧美出售的4200辆汽车中,40%是蒸汽机车,38%是电动汽车,剩下的22%才是燃油汽车。当时燃油车还在用外燃机技术,开起来噪音大,而且冒着黑烟,对于欧洲上层消费者来讲并不是首选。原来燃油车也有黑历史!
第二阶段:20世纪初期,内燃机的发展,让纯电动汽车退出市场。
随着发动机技术发展,启动机的发明以及生产技术的提高,燃油车在这一阶段形成了绝对的优势。再对比电动汽车的充电的不便性,这一阶段纯电汽车退出了汽车市场。
(20世纪初的燃油车)
第三阶段:20世纪60年代,石油危机使人们又重新重视纯电动汽车
此时欧洲已经进入工业化中期,由于石油危机的出现,人们开始反思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使人们重新审视纯电动汽车。受到资本的推动,在那十几年里,电动汽车的驱动技术有了较大的发展,纯电动汽车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小型电动汽车开始占据固定的市场,如高尔夫球场代步车。
第四阶段:20世纪90年代,电池技术的滞后,使用电动汽车制造商改变发展方向
这一阶段由于电池技术发展滞后,没有重大的突破,使电动汽车制造商面临巨大的挑战。汽车制造商在市场压力下,开始研发混合动力汽车,以克服电池和续航里程短的问题。

5、说一说你都了解那些国家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过程?

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威胁主要来自替代品的威胁、跨国厂商技术优势的威胁和寻租活动的威胁。

在替代品的威胁方面,目前我国传统汽车产业处于快速成长期,行业利润率较高,对新能源汽车的需求并不迫切,除少数厂商外,国内汽车企业发展新能源汽车的意愿也不高。

跨国汽车厂商在新能源汽车技术上相对成熟,其中部分厂商已经有较为成熟的产品可以投放中国市场,国内汽车企业可能在竞争中出于不利地位,加剧跨国汽车厂商对中国汽车产业的垄断。

由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需要政策的大力扶持和大量的资金投入,国家政策和相应的优惠措施如补贴、减税等可能会引发汽车厂商的寻租活动,导致国家的优惠政策和资金投入无法有效的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

6、新能源客车的发展历程

1、19世纪90年代美国人制造出世界上第一辆纯电动(新能源)汽车。

2、20世纪30年代中期结束了早期的纯电动汽车生产而进入燃油汽车的黄金时期。

3、2001年,我国确立“十五”国家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电动汽车重大专项项目,明确了我国的电动汽车战略发展基本原则。

4、2006年我国纯动力电动汽车功能样车已经实现。

(6)新能源汽车发展历史扩展资料

新能源客车的发展问题:

1、充电基础设施仍然是发展的短板。我国现在车桩比只有3.5:1,随着新能源汽车数量的持续增长,充电基础设施结构性供给不足的问题日益凸显,整体规模仍显滞后

2、核心技术还需要进一步突破。从动力电池来看,高端产品与国外的差距不大,但产业整体创新能力还不够强。

3、后市场流通服务体系还有待健全。在售后服务方面,不同品牌新能源汽车的质保内容参差不齐,电池以旧换新的政策也不相同,售后服务配套体系滞后,对培育消费市场也有一定的负面影响。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新能源客车

7、中国汽车发展历史

中国汽车工业发展进入新阶段中国汽车工业发展我认为大致可以分成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中国汽车工业1953诞生到1978年改革开放前。初步奠定了汽车工业发展的基础。汽车产品从无到有。第二个阶段,1978年到20世纪末。中国汽车工业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形成了完整的汽车工业体系。从载重汽车到轿车,开始全面发展。这一阶段是我国汽车工业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转型期。这一时期的特点是:商用汽车发展迅速,商用汽车产品系列逐步完整,生产能力逐步提高。具有了一定的自主开发能力。重型汽车、轻型汽车的不足得到改变。轿车生产奠定了基本格局和基础。我国汽车工业生产体系进一步得到完善。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政府经济管理体制的改革,企业自主发展、自主经营,大企业集团对汽车工业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大。汽车工业企业逐步摆脱了计划经济体制下存在的严重的行政管理的束缚。政府通过产业政策对汽车工业进行宏观管理。通过引进技术、合资经营,使中国汽车工业产品水平有了较大提高。摸索了对外合作、合资的经验。第三个阶段,进入21世纪以后。中国汽车工业在中国加入WTO后,进入了一个市场规模、生产规模迅速扩大;全面融入世界汽车工业体.

8、关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史是分为哪几个部分?

1.电动汽车诞生。1834年英国人Thomas Davenport 发明的第一辆蓄电池汽车是世界上最早
的电动汽车。到了20世纪初,美国汽车市场上电动汽车、内燃机汽车和蒸汽机汽车各占三分

之一的份额,1910 年,随着内燃机汽车开始采用大规模流水线生产,成本大幅降低,而电

动汽车由于续航里程短、充电站等基础设施不完善,使得电动汽车一度退出市场。

2.电动汽车重获重视。进入20世纪60年代,美国政府由于数千万辆汽车对城市空气的严重污
染,重新对电动汽车加以重视。20世纪70年代初,欧佩克石油禁运危机之后,汽油价格一路

飙升,西方对电动汽车的兴趣也愈加浓厚。政府对电动汽车研发增加拨款,各地纷纷建立研

发基地,导致了第二轮电动汽车研发高潮的到来。

3.混合动力等其它车型的发展。随着人们对可持续发展认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知名公司投
入到混合动力和纯电动汽车的研发上面。随着混合动力汽车车型的不断增多,产销规模的逐

渐增大,许多车型表现出了良好的节能与环保性能,这标志着混合动力汽车市场已经成熟。

国外汽车厂商于1965年设计出了世界上首款氢能汽车,中国也在1980年成功地造出了第一辆

氢能汽车。

4.纯电动车市场化发展。1994年1月,当时世界上最好的电动车进入测试阶段。4年之后,技
术上逐渐成熟的电动车进入了试运行阶段。到1996年美国已经开始制造并销售电动汽车。这

是一家大型制造公司用现代化批量生产的方式推出的第一款电动汽车。2008年11月,纯电动

汽车迎来新的春天。包括欧美和中国在内的主要汽车市场国家纷纷将纯电动汽车列为未来发

展的主导方向。

9、新能源汽车发展背景是什么?

第一次变革发生在18 世纪60 年代,以蒸汽机技术诞生为主要标志,是煤和蒸汽机使人类社会生产力获得极大的提升,开创了人类的工业经济和工业文明,从而引发了欧洲工业革命,使欧洲各国成为当时的世界经济强国。

而第二变革发生在19 世纪70 年代,石油和内燃机替代了煤和蒸汽机,使世界经济结构由轻工业主导向重工业转变,同时也促成了美国的经济腾飞,并把人类带入了基于石油的经济体系与物质繁荣。

今天,人类再次来到了交通能源动力系统变革的十字路口,第三次变革将是以电力和动力电池(包括燃料电池)替代石油和内燃机。

将人类带入清洁能源时代,我们大胆的预测,第三次交通能源动力系统的变革将带动亚洲经济的腾飞,使亚洲取代美国成为世界经济的发动机。

在能源和环保的压力下,新能源汽车无疑将成为未来汽车的发展方向。

到2030年,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将节约石油7306万吨、替代石油9100万吨,节约和替代石油共16406万吨,相当于将汽车石油需求削减41%。届时,生物燃料、燃料电池在汽车石油替代中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结合中国的能源资源状况和国际汽车技术的发展趋势,预计到2025年后,中国普通汽油车占乘用车的保有量将仅占50%左右,而先进柴油车、燃气汽车、生物燃料汽车等新能源汽车将迅猛发展。

(9)新能源汽车发展历史扩展资料:

新能源汽车安全隐患不容忽视

截至2018年底,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已达261万辆。在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快速增长的同时,新能源汽车安全事故引发了人们的担忧。

数据表明,从2016年1月到2018年12月,我国新能源汽车起火事故共发生了59起。其中,新能源乘用车起火33起,新能源商用车起火26起。 

新能源汽车发生燃烧主要有以下四种场景:充电过程中燃烧、电池行驶或放置过程中引发的燃烧、碰撞翻车引发的燃烧、涉水引发的燃烧,而充电过程或充电结束后产生燃烧的情况最多。


与新能源汽车发展历史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