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电动新能源 > 2017年新能源汽车销量中汽协

2017年新能源汽车销量中汽协

发布时间:2020-12-11 07:03:11

1、中汽协叶盛基:今年新能源汽车产销有望达到甚至超过去年水平。

中汽协叶盛基:今年新能源汽车产销有望达到甚至超过去年水平。

2、中汽协:2019年汽车销量下降8.2% 新能源市场迎十年首降

2019年中国汽车市场先后经历了寒潮蔓延、国五国六切换观望期、新能源补贴退坡、传统淡季等的侵袭。如今,在业内一片哀鸿中,2019年车市成绩单终于出炉。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以下简称“中汽协”)发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12月中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68.3万辆和265.8万辆,环比增长3.5%和8.2%。产量同比增长8.1%,销量同比下降0.1%;2019年我国汽车产销累计分别完成2572.1万辆和2576.9万辆,虽然同比仍下降7.5%和8.2%,但产销量继续蝉联全球第一。

中汽协副秘书长陈士华表示:“2019年下半年以来,我国汽车产销虽呈现降幅逐渐收窄的走势,但在国内市场消费需求不足、国六标准带来的技术升级压力、新能源补贴大幅下降等因素的影响下,市场总体回升幅度有限。而这些影响因素短期内仍将存在,因此行业将继续承压,企业分化也将更加明显。”

乘用车降幅领跑大盘

作为汽车市场增长的主要动力,12月乘用车市场降幅较上月继续缩小,但情势依旧不容乐观,2019年全年乘用车产销量降幅更是大于市场整体。

具体来看,12月乘用车产销量分别完成218.5万辆和221.3万辆,环比增长1%和7.6%。产量同比增长6.4%,销量同比下降0.9%;2019年全年,乘用车累计产销量分别完成2136万辆和2144.4万辆,同比下降9.2%和9.6%。

在乘用车四大品类中,与2019年11月相比,四大类品种销量均呈增长。其中,多功能乘用车(MPV)和交叉型乘用车增速更为明显,分别达19.9%和34.6%。;与2018年同期相比,运动型多用途乘用车(SUV)和交叉型乘用车销量略有增长,其他品种依然下降,多功能乘用车(MPV)降幅更为显著。

2019年1-12月,四大类乘用车品种销量同比继续呈现下降趋势。其中,轿车下降10.7%、SUV下降6.3%、MPV下降20.2%、交叉型乘用车下降11.7%。

对此,陈士华表示:“2019年12月乘用车市场出现增长是由于双十二、圣诞节以及部分地区车展期间的促销活动刺激消费者购车,消费潜力在一定程度上得到释放。此外,2020年春节比往年提前,从而带动销售旺季提前到来,也使得四季度总体表现好于全年。”

新能源市场迎负增长

自2019年6月补贴新政开始实施后,此前高歌猛进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也开始降温。从7月开始,新能源汽车销量迅速回落遭遇“五连跌”。而12月及全年销量出炉后,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也出现了自2009年大力推广新能源以来首次负增长。

数据显示,2019年12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4.9万辆和16.3万辆,同比下降30.3%和27.4%。1-12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24.2万辆和120.6万辆,同比下降2.3%和4%。

在新能源汽车主要品种中,纯电动汽车累计产销同比分别增长10.8%和5.9%,增速略高于行业。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累计产销分别完成21.4万辆和22.6万辆,同比下降22.9%和14.7%,降幅有所扩大。

陈士华认为,2019年补贴大幅退坡对于生产企业来说影响较大,目前新能源行业的整体利润率较低,企业为了研发新产品投入很大,导致整个行业很难通过新能源车来盈利。他表示:“受新能源汽车受补贴退坡影响,2019年下半年呈现大幅下降态势。希望国家继续支持新能源汽车发展,下一步可从税收、使用环节便利性等方面对新能源汽车产业做政策支持。”

此前,在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0)上,工信部部长苗圩表示,202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不会再进一步的退坡。随后,工信部相关负责人对苗圩的表态进一步解释称,“今年的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将保持相对稳定,不会大幅退坡”。这意味着,2020年新能源的补贴退坡将在一定程度上“放缓”,将对新能源市场发展提供助力。

中国品牌进入洗牌期

在车市整体大环境不景气、竞争进一步加剧的背景下,中国品牌的市场份额进一步下降,表现也愈发低迷。

数据显示,2019年12月中国品牌乘用车销量为92.9万辆,同比下降5.2%,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42%,占有率同比下降1.9%;1-12月,中国品牌乘用车累计销量为840.7万辆,同比下降15.8%。市场份额为39.2%,下降2.9个百分点,这也是2006年至今,中国品牌所占市场份额最低的一年。

具体车型来看,2019年,中国品牌轿车累计销量为204.6万辆,同比下降15.2%,占轿车总销量19.9%,同比下降1.1个百分点;中国品牌SUV销量为492万辆,同比下降15%,占SUV市场份额的52.6%,同比下降5.4个百分点;中国品牌MPV销量为104.1万辆,同比下降21.6%,占MPV总销量的75.3%,同比下降1.3个百分点。

从车企来看,上汽集团以累计销量197.6万辆销量夺得中国品牌乘用车销量冠军,吉利汽车、长城汽车汽车则分别以136.7万辆、91.1万辆紧随其后。值得关注的是,在排名前15的中国品牌车企中,仅有2家车企保持销量同比正增长。

“目前的市场确实整体低迷,尤其是对于一些品牌力较弱、且缺乏核心竞争力的自主品牌来讲,确实是不小的挑战。”在中汽协秘书长助理许海东看来,车市大环境不好,头部自主车企能够通过战略调整保住一定的市场份额,但一些缺乏竞争力的中小企业会面临很大的市场风险。

对于中国品牌的前景,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师建华师建华认为:“前些年中国品牌发展的好,主要由于三四线城市的硬性需求高、消费层级多,加上SUV市场红利,很多企业抓住了机会。对于中国品牌来说,转型升级是一个痛苦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头部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逐步提升,与合资企业间的差距正在不断缩小。对未来而言,市场竞争虽然激烈,但中国品牌的市场份额还是能够稳定在一定程度,甚至是上升。”

总的来说,在车市持续下行的大背景下,2019年汽车市场大幅下跌已成事实。对于2020年市场预期,中汽协分析认为:“2020年宏观经济仍将保持稳定增长,中国汽车产业仍将延续恢复向好、持续调整、总体稳定的发展态势。预计总体呈现2%的负增长,而新能源市场将保持和目前持平或者微增长的态势。”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3、2018新能源销量直线上升,汽车总销量却不容乐观,下滑在哪儿

目前来看,国家还是力推这个行业的,而且油价不是又涨了!所以新能源会很可观。

4、中汽协:2019年新能源汽车销量120.6万辆 产销均呈现负增长

1月13日,中汽协发布2019年12月中国汽车市场产销数据。12月整体汽车市场销量依旧呈现出下滑趋势,但产销状况正逐步趋于好转。2019年全年产销量与行业主要经济效益指标均呈现负增长。

从细分市场来看,2019年12月乘用车市场、新能源汽车市场销量依旧呈现下降趋势,但商用车市场以及出口市场保持着增长态势。其中新能源汽车市场连续6个月呈现下滑趋势,但降幅呈现收窄趋势,销量呈现年尾上扬趋势,12月新能源汽车销量降幅为27.4%。

据中汽协数据显示,2019年12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4.9万辆和16.3万辆,与上个月相比分别增长36%和71.4%,同比下降30.3%和27.4%。在新能源汽车主要品类方面,纯电动乘用车、插电式混动乘用车、纯电动商用车销量都呈现出不同程度的下滑。

2019年全年,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为124.2万辆和120.6万辆,同比分别下降2.3%和4%。其中,纯电动汽车累计生产102万辆,同比增长3.4%,销售完成97.2万辆,同比下降1.2%,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2万辆和23.2万辆,同比分别下降22.5%和14.5%,燃料电池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833辆和2737辆,同比分别增长85.5%和79.2%。

针对2019年新能源汽车负增长,中汽协指出,2019补贴大幅退坡,对生产企业影响很大,整个行业处于亏损状况,很难通过新能源汽车盈利。去年下半年,新能源汽车产销呈现大幅下降态势。

在新能源乘用车方面,2019年12月新能源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11.2万辆和12.5万辆,环比分别增长27.1%和64%,同比下降32.6%和24.5%,依旧呈现下降趋势。2019年新能源乘用车累计产销分别为109.1万辆和10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和0.7%,这也是新能源汽车市场中唯一实现增长的细分市场。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新能源乘用车实现增长主要得益于纯电动汽车产销上扬,2019年全年纯电动乘用车产销分别为87.7万辆和83.4万辆,同比增长分别为10.8%和5.9%。

在新能源商用车方面,2019年12月产销分别完成3.7万辆和3.8万辆,与上个月相比分别增长72.6%和101.2%,同比分别下降22.1%和35.3%。其中纯电动商用车产销分别为3.4万辆和3.5万辆,同比下降25.2%和38.1%。2019年新能源商用车累计产销分别为15万辆和14.6万辆,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下降25.1%和28.3%。

2019年,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572.1万辆和2576.9万辆,产销量同比分别下降7.5%和8.2%,产销量降幅比上年分别扩大4.2和5.4个百分点。产销量继续蝉联全球第一。

针对2020年汽车市场走势,中汽协指出,2020年宏观经济仍将保持稳定增长,中国汽车产业仍将延续恢复向好、持续调整、总体稳定的发展态势。

2019年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2136万辆和2144.4万辆,产销量同比下降9.2%和9.6%。占汽车产销比重分别达到83%和83.2%,分别低于2018年产销比重的3.4和1.2个百分点。

商用车市场方面,2019年全年商用车产销分别达到436万辆432.4万辆,产量同比增长1.9%,销量同比下降1.1%,产销数据好于乘用车市场。中汽协指出,商用车市场好于乘用车主要是因为基建投资回升、国3排放汽车淘汰、新能源物流车快速发展、治超加严等利好因素。

对于2020年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中汽协副秘书长陈士华指出,希望国家下一步继续支持新能源车发展,但不可能继续大幅财政补贴,而是通过税收、使用环节等政策予以引导。消费者对新能源车的认可度没得到确认,对2020年新能源汽车谨慎乐观。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5、中汽协发布1月销量数据:同比大降20.2 新能源车同比大降54.5%

2月13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了1月份汽车产销数据,1月汽车销量194.1万辆,环比下降27.0%,同比下降18.0%。

其中,1月乘用车销量161.4万辆,环比下降27.1%,同比下降20.2%。

新能源汽车则仅实现 销量4.4万辆,同比大降54.5%。其中,新能源乘用车仅实现 销量3.9万辆,同比大降54.5%;新能源商用车实现销量0.5万辆,同比大降51.7%。

今年年初,中汽协会预测2020年总体市场会出现2%的下降。但考虑到疫情的影响,中汽协表示全年市场不容乐观。

从已经公布销量的车企来看,大多数车企一月销量都出现了同比大幅,即使是强劲的丰田,1月份销量也同比下滑1.2%,实现销量14.53万辆,日产1月份共售出新车11.81万辆,同比下滑幅度达到了11.8%。马自达1月在华销售新车2.09万辆,相比去年同期也有着8.23个百分点的下滑。

自主品牌里长城也于2月12日发布了销量,1月销售新车80,261辆,而2019年1月销量则为111714辆,同比下滑28%。比亚迪1月总销量25173辆,同比下降42.68%。其 中1月新能源汽车销量7133辆,同比下降75.12%。

其他 车企销量还未公布,但由于春节假期和疫情的影响,预计1-2月车企销量都不容乐观。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6、对话中汽协:新能源市场被注入强心剂,更利于量到质的飞跃

日前,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相关负责人在接受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规划》等政府出台的文件为当前相对低迷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注入了强心剂,更有深度的建议和举措有利于新能源汽车市场从量到质的飞跃。”
新京报:近期,壮大新能源产业的文件频发,你认为这背后释放了怎样的信号,我国新能源汽车是否会迈入新的发展阶段?文件频发背后有怎样的意义?
中汽协:最近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文件频发,例如2020年10月20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主要是坚定我国发展纯电驱动技术路线,同时为下一阶段新能源汽车发展,指引了大方向。
在过去十年里,我国新能源汽车主要是探索和快速发展期,到下一阶段,汽车将在“新能源”的概念引领下,从过去单纯的交通出行工具,变成像手机一样的移动智能终端,同时兼具V2X储能单元的能力,形成与能源、交通、通讯的有机结合。政府出台的这些文件,旨在为目前相对较为低迷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注入强有力的针剂,为新能源汽车产业下一步健康快速发展,提供指南针和方向标。
新京报:《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相对于老规划和之前的政策思路最大的变化在哪?这些变化有利于谁?
中汽协:在最近发布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里,相较于老规划,主要体现在:第一,2035规划去掉了之前重点强调的“新四化”---即电动化、网络化、智能化、共享化中的“共享化”,更强调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是汽车产业的发展潮流和趋势。
第二,明确了新能源汽车产业生态,从过去的零部件、整车研发生产及营销服务企业直接的“链式关系”,逐步演变成汽车、能源、交通、信息通信等多领域多主体参与的“网状生态”。
第三,强调了以市场为主导的发展方向,坚定了政府在技术路线、生产服务体系方面的“放管服”,但会加强新能源汽车财税类和非财税类扶持政策,同时强化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坚持国际合作,打造国际合作新平台,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和价值链体系。
第四,相较于之前的政策,对新能源汽车未来15年指出了清晰的发展目标。例如2025年纯电动乘用车新车平均电耗降至12.0千瓦时/百公里,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达到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20%左右,高度自动驾驶汽车实现限定区域和特定场景商业化应用,充换电服务便利性显著提高等发展愿景等。
第五是强调深化品牌建设和安全保障体系建设。
第六是对行业协会、创新中心等行业组织推进各类创新服务平台共建共享,提高技术转移、信息服务、人才培训、项目融资、国际交流等公共服务支撑能力提出要求,突出了行业协会作为企业与政府“桥梁”的重要性。
这些内容的提出,对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本身,包括未来与能源、交通、信息通信等的深度融合,从上游到下游,从未来多领域多主体的网状合作,都是利好信号。
新京报:2012年国务院发布实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这一阶段我国新能源汽车以政策驱动发展,你认为在经历数年的发展,当前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进入了什么样的阶段?是否能够恢复到市场驱动发展层面?
中汽协: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早期,是经过我们多方探讨和论证的。一开始大家对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始终抱有怀疑的态度,毕竟从过去传统内燃机到电动化的转变,对技术、标准、市场接纳度、国际竞争等一系列的要求,都是横在发展新能源汽车面前的拦路虎。
但是我们为了解决能源危机,环境污染,实现弯道超车,必须坚定走这条路,所以我们政府出台了包括《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还有财税补贴优惠等政策,引领市场朝这个方向前进。
大家也看到了,从2013年开始,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态势非常迅猛,过去五年里,产销量和保有量一直位居世界第一。但是政策主导不会是持续性的,毕竟新能源汽车产业就像孩童,早期搀扶前行,后面必须脱手让其自主奔跑,才能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弯道超车”。所以在新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里,我们重点提出了深化行业管理改革,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同时加强行业协会等组织协调作用,恢复到市场驱动的发展层面。
新京报:更加开放的市场,是否会增加自主品牌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压力?
中汽协:压力是必然的,所谓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我们非常希望自主品牌在压力下,拿出好的产品,市场是一个开放的市场,就像前几天进博会上,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各国要携手致力于推动合作共赢,合作共担,合作共治的共同开放,同时也表态我国将秉承开放、合作、团结、共赢的信念,让中国市场成为世界的市场。我们目前也是希望以同样的态度看待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发展。
新京报:《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提出,202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力明显增强,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达到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20%左右。而此前在征求意见稿中,这一数值是25%。你认为这样调整的原因是什么?当前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渗透率是5%,该如何衡量2025年实现20%渗透率的难度?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是否已经开始从量到质的转变?车企将面临怎样的困难?该如何应对?
中汽协:2019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分别完成了2572.1万辆和2576.9万辆,仅以两千万辆的基数来说,希望达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25%的目标,需要每年产销量500万辆。但是考虑到疫情的影响,整个国际形势大环境导致的经济低迷,我们希望以更加谨慎但乐观积极的态度,看待整个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完成20%渗透率的指标。
目前面对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和市场竞争加剧,车企确实面临转折的阵痛期,但是不仅仅是主机厂的单方努力,还需要各方的协同,就像手机从诺基亚板砖时代向智能手机的转变一样,消费者对首次购置成本、充电便捷性、续航里程、智能网联提升、二手车回收、整车安全性等的期望,需要我们车企从生态环境到商业模式,多方联动,拿出更加有深度的建议和举措,才能完成新能源汽车市场从量到质的飞跃。
新京报:在规划发布之前,《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也正式发布,提出2035年实现节能汽车与新能源汽车各占一半的目标,对于车企的要求会有什么样的改变?
从技术路径上来看,《新规划》提到以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含增程式)汽车、燃料电池汽车为“三纵”,你认为在未来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技术路径会是什么样的?
中汽协:首先,我们要分清楚节能汽车与新能源汽车的差别。节能汽车是以内燃机为主要动力系统,综合工况燃料消耗量优于下一阶段目标值,且处于同类产品领先水平的汽车,目的是为了在现行内燃机为主要驱动状况下,实现节能减排,这同新能源汽车一样,是解决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的另一个途径,但是本质上还是以内燃机为主。
我们不可能一下子摒弃目前的传统燃油车存量市场,但在此消彼长的过程中,不能一味地放任传统燃油车对环境和资源和危害,因此我们应该做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同时积极改进节能的技术发展。
从技术路径来看,目前的新能源汽车主要是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含增程式)汽车、燃料电池汽车三个部分,其中,纯电动汽车是主要的发展方向,插电式混合动力(含增程式)汽车是在这个进程中的一个重要辅助,燃料电池汽车将在特定的细分领域,例如中重型卡车等,有很好的发展空间。
新京报:从配套设施来看,当前制约纯电动汽车发展的主要因素是充电问题,《规划》鼓励充换电发展,你认为哪种模式更为适合纯电动汽车的发展?目前行业电池标准不统一是否会制约换电模式的发展,你认为换电模式的主要难度在哪?未来前景如何?
中汽协:在完善基础设施体系里,我们重点提出了加快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不能单一地说哪种模式更适合纯电动汽车发展,而应该说,在不同的场景下哪种模式更实用,例如居民区等场景应该以慢充为主,快充为辅,但在高速和城乡等公共领域,应该以快充为主,有些特殊需求的领域无线充电也会成为一个方向,而对于出租车、网约车等有快速补电需求的,应该推行换电。目前针对行业电池标准不统一,制约换电模式发展的问题,我们认为,第一在保险的认定上,第二在两张票问题上,第三在政策支持上,第四在标准统一上,我们协会在11月11日召开了相关会议,接下来会推进相关工作。解决和保障下一步换电市场的有序发展。
新京报: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门槛对于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而言你认为意味着什么?是否会造成产能过剩的情况?车企都在加速布局,你预判未来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格局将会是什么样的?
中汽协:产能的增加不一定与销量的增加直接画等号,我们放宽市场准入,实施包容审慎监管,是希望鼓励有能力,有想法,有干劲,有作为的企业,加入到这个市场中来,为消费者提供更多、更优的选择,消费者是理性消费,随着技术的提升,商业模式的创新,新能源汽车市场逐步解决了消费者首次购置成本、充电便捷性、续航里程、智能网联提升、二手车回收、整车安全性等的要求,将会对消费端是一个巨大的刺激。
目前包括国内外多家车企,都在布局新能源汽车市场,但是往长远来看,技术不达标,没有创新意识,不能做到开放心胸合作共赢的企业,将在竞争中死去,届时,这个竞争在白热化褪去后,将迎来稳定的市场格局。
新京报记者 王琳琳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7、中汽协:2019年全国汽车销量下降8.2%,新能源汽车销量下降4%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官方网站周一(1月13日)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全国汽车产销量在2019年的降幅进一步扩大。

数据显示,去年中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572.1万辆和2576.9万辆,产销量继续蝉联全球第一。但从同比情况来看,去年的产销量分别下降7.5%和8.2%。相较2018年,上述降幅分别扩大4.2和5.4个百分点。

中汽协认为,汽车行业转型升级、中美经贸摩擦、环保标准切换及新能源补贴退坡等因素令行业承受了较大压力,是造成产销量降幅扩大的主因。在上述考察期间,中国汽车产销量与行业主要经济效益指标均呈现负增长。

值得注意的是,乘用车同期产销量降幅大于汽车总体情况。2019年,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2136万辆和2144.4万辆,产销量同比分别下降9.2%和9.6%。占汽车产销比重分别达到83%和83.2%,分别低于上年产销量比重的3.4和1.2个百分点。

其中,轿车产销量同比分别下降10.9%和10.7%;SUV产销量同比分别下降6%和6.3%;MPV产销量同比分别下降18.1%和20.2%;交叉型乘用车产销量同比分别下降4.3%和11.7%。

与此同时,商用车产销表现则优于乘用车。2019年,商用车产销分别完成436万辆和432.4万辆,产量同比增长1.9%,销量下降1.1%。

另一方面,新能源汽车产销也继2018年之后持续下降。去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24.2万辆和120.6万辆,同比分别下降2.3%和4.0%。其中纯电动汽车生产完成102万辆,同比增长3.4%;销售完成97.2万辆,同比下降1.2%;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2.0万辆和23.2万辆,同比分别下降22.5%和14.5%;燃料电池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833辆和2737辆,同比分别增长85.5%和79.2%。

中汽协副秘书长陈士华称,2019补贴大幅退坡,对生产企业影响很大,整个行业处于亏损状况,很难通过新能源汽车盈利。去年下半年,新能源汽车产销呈现大幅下降态势。

陈士华表示,希望国家下一步继续支持新能源车发展,但不可能继续大幅财政补贴,而是通过税收、使用环节等政策予以引导。消费者对新能源车的认可度没得到确认,对2020年新能源汽车谨慎乐观。

去年,中国自主品牌乘用车在市场所占份额同样经历了同比下滑,SUV车型依然是自主品牌用以与国际竞争对手抗衡的主要产品类型。

中期协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品牌乘用车共销售840.7万辆,同比下降15.8%,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39.2%,比上年同期下降2.9个百分点;其中:中国品牌轿车销售204.6万辆,同比下降15.2%,占轿车销售总量的19.9%,比上年同期下降1.1个百分点;中国品牌SUV销售492万辆,同比下降15%,占SUV销售总量的52.6%,比上年同期下降5.4个百分点;中国品牌MPV销售104.1万辆,同比下降21.6%,占MPV销售总量的75.3%,比上年同期下降1.3个百分点。

然而,中国重点企业集团在销量方面的集中度得到了提高。2019年1-12月,汽车销量排名前十位的企业集团销量合计为2329.4万辆,同比下降6.7%,高于行业增速1.5个百分点。占汽车销售总量的90.4%,高于上年同期1.5个百分点。

此外,中国汽车出口量较2018年同比1.6%,至102.4万辆。其中乘用车出口72.5万辆,同比下降4.3%;商用车出口29.9万辆,同比增长5.7%。

中汽协总结认为,中国汽车工业在过去一年间所经历的调整产生了积极效应,下半年表现出较强的自我恢复能力,行业总体保持在合理区间。同时,汽车行业的发展质量也得到了提高。

从2019年月度产销情况变动趋势看,中国汽车产销状况正逐步趋于好转。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8、中汽协:9月新能源汽车销售13.8万辆 同比增长67.7%

10月13日,中汽协发布了2020年9月汽车行业产销情况。

9月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52.4万辆和256.5万辆,环比分别增长19.1%和17.4%,同比分别增长14.1%和12.8%。

截至9月份,我国汽车产销量已经连续6个月呈现增长态势,其中销量已经连续5个月保持10%以上的增速。

新能源汽车方面,市场回升的表现更好。

9月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完成13.6万辆和13.8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8.0%和67.7%,产销量双双刷新了9月的历史记录。

具体来看,纯电动汽车9月份产销量分别为10.7万辆和11.2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0.0%和71.5%;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9月产销量分别为2.9万辆和2.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89.5%和53.9%;燃料电池汽车9月产销分别完成3辆和1辆,同比分别下降97.6%和99.2%。

从数据可以看出,作为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主力产品,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产销量都有大幅增长,增幅超过整个汽车行业的增长速度。不过燃料电池汽车的整体表现仍比较低迷,还需要一段时间才能让行业回暖。

今年1-9月份,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已分别完成73.8万辆和73.4万辆,同比分别下降18.7%和17.7%。其中,纯电动汽车产销量分别完成56.8万辆和57.9万辆,同比分别下降22.9%和18.6%;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量分别完成17万辆和15.4万辆,同比分别下降0.4%和13.9%;燃料电池汽车产销量分别完成570辆和579辆,同比分别下降56.7%和53.7%。

从目前趋势来看,随着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市场的回升,整个新能源汽车市场与上一年同期相比降幅已经有明显收窄。如果能继续保持近几个月的增长势头,今年新能源汽车市场全年的表现有望与去年持平。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9、2019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出炉,特斯拉制霸,中国车企表现强势

2019年对于中国新能源车市来讲,最终成绩单并不好看。受国内车市寒冬影响,首次出现了下跌。据中汽协数据显示,2019年全年,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共计120.6万辆,同比下滑4.0%。其中纯电动汽车销量97.2万辆,同比下降1.2%;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销量23.2万辆,同比下降14.5%;燃料电池汽车销量2737辆,同比增长79.2%。

但放眼全球市场,新能源汽车板块的整体趋势还是不错的。据EV Sales最新数据显示,2019年全球销售新能源汽车约221万辆,同比增长10%。其中纯电动汽车占比新能源汽车整体销量的74%;插电式混合动力占比26%,市场份额从2.1%提升至2.5%。

从车企看,排名前五的车企新能源汽车销量均突破10万辆,特斯拉依然是新能源汽车领域的一霸,以超过36万辆的销量稳居榜首。值得注意的是,紧随特斯拉之后的是三家中国车企,它们分别是比亚迪、北汽新能源、上汽集团。除此之外,吉利也超过了现代和丰田,排在第八名的位置。由此可见,中国不仅是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也是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的制造国。

而从车型方面看,特斯拉翻盘之作Model 3销量一举突破30万辆大关,以绝对优势霸居榜首。紧随其后的是仅有的另一款年销量突破10万辆的新能源车型——北汽EU系列。除了北汽EU系列,同样来自中国车企的比亚迪元EV/S2 EV、宝骏E系列也进入了TOP10行列,分别排在第四名和第五名的位置。

还有比较值得关注的是宝马和现代。

宝马近年来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发力有目共睹,不过其主要重心几乎都放在插电混动车型上。宝马2019年全年新能源汽车销量接近13万辆,可以说是紧咬上汽集团,同时宝马5系新能源以及宝马i3也双双进入新能源热销车型TOP10行列,分别排在第六名和第十名的位置。

而现代则是2019年新能源汽车领域不容忽视的黑马,不但销量突破7万辆紧跟在吉利后面,还有销量突破4万辆的现代KONA新能源这样的热销爆款存在。

小结

纵观2019年全球新能源车市,大盘增长10%、插电混合动力汽车市场份额上升、特斯拉销量市值双飙升,充分说明了未来新能汽车领域的几个趋势。

首先是新能源汽车未来整体走向还是健康向上的,超过200万辆的销量体量还能有一成的增长量,充分说明其发展潜力。其次是作为过渡产品的插电混动车型还将持续存在很长时间,未来各国禁售燃油车后的主要替代品将会是它们。最后,纯电动汽车板块未来几年内还是很难有车企能超越特斯拉。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与2017年新能源汽车销量中汽协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