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电动新能源 > 34万的新能源汽车

34万的新能源汽车

发布时间:2020-12-13 19:50:51

1、中汽协:11月中国汽车销量277万辆,预测今年汽车销量达2500万辆

12月11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以下简称“中汽协”)发布了11月产销数据。11月,汽车产销同比继续增长,行业形势呈现稳中有进的态势。从市场情况来看,与同期相比,当月汽车销量继续呈现两位数增长,累计销量降幅已收窄至3%以内。其中,当月乘用车继续保持增长,对汽车市场的增长贡献进一步加大,乘用车中SUV、交叉型乘用车继续快速增长。新能源汽车市场表现突出,本月销量呈现大幅度增长,实现本年度第5次刷新当月历史记录,累计销量增速已由负转正。

汽车产销同比继续增长,乘用车增长超过10%

2020年11月,汽车产销延续了增长势头,产销量均创年内新高,分别达到284.7万辆和277万辆,环比增长11.6%和7.6%,同比增长9.7%和12.6%。1-11月,汽车产销2237.2万辆和2247万辆,同比下降3.0%和2.9%,降幅与1-10月相比,分别收窄1.6个百分点和1.8个百分点。

11月,乘用车销量继续保持在200万辆以上规模,销量环比和同比均呈增长。11月,乘用车产销232.9万辆和229.7万辆,也创年内新高,环比增长11.8%和8.9%,同比增长7.5%和11.6%。在乘用车主要品种中,与上月相比,四大类乘用车品种销量均呈增长,基本型乘用车(轿车)增速更快;与上年同期相比,四大类乘用车品种销量呈不同程度增长,运动型多用途乘用车(SUV)和交叉型乘用车销量增速更为明显。

1-11月,乘用车产销1765.1万辆和1779.3万辆,同比下降8.1%和7.6%,降幅比1-10月收窄2.0%和2.3%。在乘用车主要品种中,与上年同期相比,运动型多用途乘用车(SUV)和交叉型乘用车产销均呈小幅下降,其他两大类乘用车品种降幅依然明显。从细分车型来看,SUV和交叉型乘用车好于总体水平,SUV累计销量降幅已收窄至1%以内。其中轿车产销同比分别下降11.8%和11.3%;SUV产销同比分别下降1.2%和0.9%;MPV产销同比分别下降28.6%和26.3%;交叉型乘用车产销同比分别下降3.4%和3%。

第5次刷新当月历史记录,新能源市场表现突出

11月份,新能源汽车实现本年度第5次刷新当月历史记录,累计销量降幅明显收窄。数据显示,11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9.8万辆和20万辆,同比分别增长75.1%和104.9%。其中纯电动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6.4万辆和16.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66.2%和100.5%;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均完成3.3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36.4%和128.9%;燃料电池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88辆和290辆,同比分别增长7.2倍和28倍。

1-11月,新能源汽车生产完成111.9万辆,同比下降0.1%,降幅比1-10月大幅收窄9.1个百分点,销售完成110.9万辆,同比增长3.9%,增速较1-10月已实现由负转正。其中纯电动汽车生产完成89.0万辆,同比下降3.1%,销售完成89.4万辆,同比增长4.4%;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2.8万辆和21.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3.8%和1.8%;燃料电池汽车产销分别完成935辆和948辆,同比分别下降34.4%和29.1%。

在新能源汽车主要品种中,与上月相比,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均呈较快增长;与上年同期相比,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增速均超过60%,其中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同比增速均超过100%。在新能源汽车主要品种中,与上年同期相比,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均呈增长;纯电动汽车产量小幅下降,销量结束下降,呈一定增长。如果能继续保持近几个月的增长势头,今年新能源汽车市场全年的表现将十分可观。

延续上月增长势头,中国品牌乘用车环比、同比双增长

11月,中国品牌乘用车销量环比和同比均延续了上月增长势头,且增幅继续高于全行业。当月共销售95万辆,环比增长9.3%,同比增长17.7%,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41.4%,占有率比上月提升0.2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提升2.1个百分点。与上月相比,美系和法系品牌销量增长较快,其他外国品牌增速略低;与上年同期相比,美系品牌销量呈快速增长,日系小幅增长,德系略有下降,韩系和法系依然呈较快下降。与上月相比,中国品牌SUV市场占有率略有下降,中国品牌轿车和MPV保持增长。

1-11月,中国品牌乘用车共销售670.3万辆,同比下降10.7%,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37.7%,占有率比上年同期下降1.3个百分点。在主要外国品牌中,与上年同期相比,日系、美系和德系销量呈小幅下降,韩系和法系降幅依然明显。1-11月,中国品牌轿车、SUV和MPV市场占有率分别为20.2%、49.1%和68.1%,与上年同期相比,中国品牌轿车市场占有率呈一定增长,中国品牌SUV和MPV依然下降。

汽车渝评

得益于国家和地方政府出台的一系列促进汽车消费的政策,包括增加小客车指标、发放新能源汽车补贴、对汽车以旧换新进行补贴、开展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等,加上各地推出的多种形式的促销活动,较好地释放了汽车市场需求。付炳锋表示,2020年,我国汽车销量有望达到2500万辆,同比降幅或收窄至2%以内,远好于年初预期。其中,乘用车销量全年有望突破2000万辆,商用车销量有望突破500万辆大关。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2、34万预算,没有里程焦虑的新能源汽车——理想ONE是你的首选吗?

目前,受限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不少消费者都有购买一辆新能源汽车的打算,不过目前被提到最多的纯电动车型还无法很好地满足我们多种出行需求。那么我们不妨去了解一下其它的新能源汽车,比如增程式汽车。而国内的市场中也有表现不错的车型,比如理想ONE。

?外观方面,理想ONE的整体外观设计非常的大气、稳重。前脸部分采用大尺寸的进气格栅设计,并且内部可实现开闭,在关闭的状态下能有效地降低风阻。两侧为非常修长的大灯组设计,这也是当前非常流行的设计。底部两侧的通风口设计使车头看上去更为立体。

侧面部分整体显得非常大气,稳重,气势很足。尾部采用了贯穿式的尾灯设计,造型非常个性,辨识度很高,整个尾部看上去也非常的稳重。

尺寸方面,理想ONE的长/宽/高分别为5020/1960/1760mm,轴距为2935mm,定位在中大型SUV。空间方面非常的优秀,同时又有6座和7座版本可以选择。这对于人数较多的家庭来说非常实用。

内饰方面,理想ONE中控采用了四块大屏的搭配,整体看上去非常的震撼。首先中控是三连屏设计,基本上没有其它的东西,同时整体造型比较的规整,看上去非常的简洁、舒服。下面也是一块控制屏,4块大屏各司其职,基本上没有什么实体按键,整个车内的科技氛围非常的足。对于喜欢有科技氛围的车型的朋友来说,这款车还是值得了解。

在舒适性方面,前排侧窗玻璃、第二排玻璃都配备了双层玻璃,这使得车内隔音效果会更好,此外新车还升级为四条米其林PRIMACY静音轮胎,进一步将其优化。

配置方面,全系标配ACC自适应巡航、车道保持、并线辅助、碰撞报警、自动泊车、自动驾驶辅助、自动驻车、上坡辅助、陡坡缓降、360度全景影像、电动尾箱、行车电脑显示屏 、语音控制、手机无线充电等。配置上面非常的丰富。

动力部分,理想ONE搭载的为一套增程式系统,系统综合功率为240KW、综合扭矩530N.m,纯电状态的续航里程为180km,并且为四驱车型。它的工作原理就是电池电量充足时,动力电池驱动电机,提供整车动力,此时发动机不参与工作。当电池电量消耗到一定程度时,发动机启动为电池充电。当电池电量充足时,发动机又停止工作,由电池驱动电机,提供整车驱动。

总的来说,理想ONE的整体表现非常不错,内饰科技感非常足。同时空间非常大,有多种座位版本可供选择,非常适合家庭用车。最后就是它很好地解决了续航问题,是值得了解的一款车。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3、新款的广汽新能源Aion LX,售价22.96-34.96万

大家好,今天给大家介绍的是这款广汽新能源车型 Aion LX,该车也是在近日正式上市,总共推出五款配置版本,售价区间为22.96至34.96万元,作为一款新能源车型,让我们来看一下它的整体方面表现。

在外观的造型设计上,十分具有未来科技感,前脸车头部分,使用一条银色镀铬条与两侧大灯相连,变相性拉宽了车头,大灯为矩阵式的造型设计,点亮之后照明效果出色,下包围采用了点阵式的设计方式,日间行车灯配合着镀铬装饰,让整个车头变得时尚而又动感。

车身侧面整体比例匀称,线条修长,悬浮式的车顶让整车融入现代元素,下方五辐式轮毂造型犀利,提升了整车的运动感,尾灯采用了贯穿式的设计,内部为LED光源,夜间行驶极大的增加了安全性,下包围也是与车头相呼应,同时采用了点缀的设计方式。

内饰部分整体风格与现款保持一致,采用了多种材质进行拼接,其中中间为软质材料,手感十分的舒适,两侧也为累死绒布的材料,档次感浓厚,中控屏与液晶仪表盘连接在一起,并使用了一块曲面屏,为内饰丰富了科技感,界面显示清晰集成了车内多数的实用性功能,在操控上有着十足的便利,方向盘为两项多功能方向盘,在手感方面有一些偏细,挡板为旋钮式的换挡机构,不熟悉的可能要适应一段时间,驾驶位在储物格方面设计的十分丰富,随处可见放置物品的地方。

空间上该车的全车尺寸为4786*1935*1685MM轴距为2920MM,这样的车身尺寸保证了内部空间的布局,后排空间腿部距离有两拳有余,头部空间表现宽裕。整体乘坐舒适性较为不错,而且座椅包裹性很好,填充物特别的柔软,就算是长时间驾驶也可以给予车内乘客很好的行驶体验。

动力方面,该车搭载的是不同的动力选择。最大功率分别是135KW、150KW、300KW。工信部续航分别为520KM、650KM、600KM,中低配为前置单电机,高配版本是前置以及后置的双电机,悬架方面采用的是前麦弗逊独立悬架,后多连杆独立悬架,在配置上搭载有后驻车雷达、360度全景影像、自适应巡航、三种驾驶模式切换、自动驻车、上坡辅助、可开启全景天窗、外后视镜电动调节以及加热等功能。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与34万的新能源汽车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