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人目前在从事生产新能源汽车里的,控制板,电池包这些,很多东西不懂,特别是电路图,想在这里找些师傅
你可以先自学下面的内容试试:如何看懂电路图http://wenku.baidu.com/view/9949b54cf7ec4afe04a1df88.html从零开始学电路基础工程师应该掌握的20个模拟电路http://wenku.baidu.com/view/0425e7f9aef8941ea76e0526.html
2、对于新能源汽车电池推出的换电模式,真的实用吗?
新能源汽车采取换电模式是过渡期的辅助方式,不具备推广价值。
新能源汽车有纯电动和插电式混动两类,混动车电池组容量小充电时间很短,纯电续航只是为满足日常短途通勤代步,长途驾驶以混合动力输出为主;而混动运行模式包括HEV油电混合以及REEV增程式混动,两种不同模式能实现的油耗已经非常低,对于长途通勤频率不高的家用汽车而言并不亟需换电服务,或者说PHEV和REEV正是替代换电模式的最理想类型。
电动汽车最大的问题是续航里程偏短,家用代步能够满足但是长途驾驶总会有里程焦虑,长续航的一线品牌电动汽车平均每经过4个服务区也要考虑充电;然而充电影响的只是路线规划,在进入服务区后是选择充电还是换电并没有本质区别,因为快充技术的进步速度非常快,30分钟充满80%基本是行业标准。
而换电无非是让几乎相同的时间达到100%,然而车辆每次都要开上举升机、拆卸掉固定动辄数百公斤重的电池包,然后在紧固和拆卸以及插装,在频繁的操作中是否会影响车辆的可靠性,是否会增加意外情况的发生。
其次换电后的100%是否能保证续航里程与原车相同,不同内阻情况的电池组在容量相当的前提下,有些能续航400公里、有些还不能突破300公里,因为内阻增大后SOC低于40%左右会出现快速耗电;
所以新能源汽车的换电只适合某个车企自行推广,说白了就是车主服务而已;真正解决电动汽车续航的一定是无线充电,甚至可以是高铁模式的搭线充电。
新方案提及的无线充电已经在规划中,曾经的新能源汽车地补会从 补车转型为补桩补路,无限充电道路一旦普及,电动汽车在驶入高速时不仅不耗电而且会缓速补充电能,充电道路有多长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就有多长。
3、一款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研发过程是什么?
经过 20 余年的发展,我国新能源汽车实现从科研、产业化到市场推广的“三级”转变。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累计产量已超 280 万辆,推广规模居于世界首位。车辆类型上,乘用车、商用车分别占总产量约 70.4%、29.6%;动力类型上,以纯电动为主,占总产量约 78.5%,插电式混合动力约 21.5%。区域分布上,主要集中在京津冀、长三角及珠三角 地区,广东、上海、北京、山东、浙江保有量位列全国前 5 位。
我国动力蓄电池累计配套量超过131GWh,产业规模位居世界第一。配套类型上,磷酸铁锂、三元电池分别占比约 54%、40%。纯电动乘用车、商用车中三元电池配套占比分别约 71%、17%,磷酸铁锂电池配套占比分别约 23%、78%;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中三元、磷酸铁锂电池配套占比分别约 53%、33%。外形设计上,方形、圆柱形、软包占比约 78.7%、20.6%、0.7%。
随着动力蓄电池需求量的快速上升,原材料行业投资规模快速扩大。正极材料、负极材料、隔膜及电解液行业龙头企业在市场占有率和技术研发方面优势明显,行业集中度较高。2017 年,我国正极材料产量达 32.3 万吨,磷酸铁锂产 量为 6 万吨,负极材料产量达 14.6 万吨,隔膜销量 13.6 亿 平方米,电解液产量为 10.2 万吨。
动力蓄电池大量退役后,未经妥善的处置和进行价值最大化利用,将威胁公共安全,造成难以逆转的环境污染,并浪费宝贵的有价金属资源。
从安全层面来看,废旧动力蓄电池处置不当存在一定安全隐患。一是触电隐患。新能源汽车的动力蓄电池额定电压较高,人员在缺乏防护措施情况下接触易造成触电事故。二是燃爆隐患。电池在出现内部或外部短路情况下,正负极会产生大电流导致高热,引起正负极燃烧。三是腐蚀隐患。电解液为有机易挥发性液体,与空气中水分反应产生白色有腐蚀性和刺激性的氟化氢烟雾。
从环境层面来看,废旧动力蓄电池对生态环境和人身健康均有威胁。一是重金属污染。电池正极材料中含镍、钴等重金属,不经专业回收处理会造成重金属污染。二是电解液污染。电解液溶质LiPF6属有毒物质且易潮解,会造成氟污染,溶剂会造成水污染。
从资源层面来看,镍氢、锂离子动力蓄电池因正极材料不同,分别含有锂、镍、钴、锰及稀土等金属,动力蓄电池产业对于锂、镍、钴等资源需求旺盛。随着动力蓄电池累计配套量的不断增加,电池中这些资源如未有效回收利用,将直接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
1. 退役现状
从现有退役电池数量、种类及分布地区情况来看,相对比较集中。“十城千辆工程”推广期间生产的新能源汽车共计产生退役动力蓄电池(以下简称“退役电池”)约1.22GWh;退役电池主要集中在深圳、合肥、北京等新能源汽车推广力度较大的城市。
从企业回收情况来看,当前回收的动力蓄电池中,以研发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旧动力蓄电池为主,新能源汽车退役电池较少,主要来源于研发试验和生产制造产生的废旧动力蓄电池。
从综合利用经济性方面看,三元电池和磷酸铁锂电池互有优势。梯次利用方面,磷酸铁锂电池更适于梯次利用。再生利用方面,企业再生利用收益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易受退役电池数量、原材料市场行情及企业管理水平等因素影响。
从用户移交退役电池情况来看,市场上存在电池生产企业、回收利用企业、租赁企业及保险公司等多主体回收处理退役电池的情况。例如,深圳市退役的大部分动力蓄电池交由电池生产企业回收存储,用于梯次利用研究;北京新能源公交车动力蓄电池主要采取租赁方式,退役后交由北京电力公司用于梯次利用储能产品研究或回收利用企业处理。
4、电池租赁、换电等车电分离的消费方式真的是一手好牌吗?
任何一种商业模式的出现背后肯定是有其一定道理的。如新能源汽车电池租赁、车电分离、换电等消费模式的出现,背后的原因也是显而易见的,就是厂家在想尽一切办法试图打消用户对于纯电动汽车动力电池使用寿命,续航里程焦虑等,同时降低购车门槛,促进新能源汽车的销量。现阶段,换电站的建设基本都是新能源品牌的单点行为。不论是电池租赁、换电还是车电分离,现阶段都会遇到的一些发展瓶颈,最终导致无法普及。
换电技术并没有相应的国家标准出台,导致不同的新能源车型底盘和电池型号都不同,所以,目前来看,换电还是无法形成一定的规模效应,更多的只是新能源主机厂自身的行为。同时,换电中心的建设成本要远远大于充电站的建设。同时,换电中心也会存在动力电池仓储的成本,整体运营成本也会大幅增加。所以,现阶段,一些换电中心为了降低综合运营成本,也在摸索充换储一体化的解决方案,即一个换电中心,可以具有三重功能:充电、换电和储能,这样就可以充分利用仓储动力电池的价值,同时也让用户多一个充电的选择。
根据国内某知名咨询机构的调研结果显示,绝大多数用户并不太接受换电的这种模式,主要原因还是担忧会换到不好的动力电池,同时,对于换电存在的安全隐患也会有一定的担忧。蔚来为了打消用户疑虑,采用了车电分离的方式(但电池产权还是归属用户),效果也并没有很好。
根据某运营公司给出的数据显示,答案貌似是否定的。某运营公司共有公交车、出租车、物流车2500辆,还有800多根快充桩、两座换电站;据该运营公司统计,对于可换电的出租车来说,虽然换电能节省时间,但平时在站内,大部分驾驶员还是更倾向于充电,只有紧急用车的情况下才会选择换电。
5、北汽新能源启动车电价值分离商业模式有何意义?
北汽集团麾下的北汽新能源7月5日在北京正式发布面向私人市场的车电价值分离商业模式。这是中国新能源汽车在共享经济领域探索更高维度共享形式和内涵的举动,与燃油车相比,车电价值分离商业模式极具成本优势。
在车电价值分离商业模式下,消费者购买纯电动整车后,电池产权将由电池管理公司回购,消费者以租赁方式获得电池使用权。
据介绍,新模式将实现对私人市场的电池梯次利用,深入挖掘电池全生命周期的价值,促进能源的可循环使用。新模式采用统一的电池管理方案,更有利于电池回收和后续价值开发。全部电池将由换电站统一管理、定期保养,从而达到延缓电池衰减、增强安全可靠性的效果。
与此同时,北汽新能源将对其所掌握的换电技术面向全产业链实现开放共享。。
对于各界关注的换电站,北汽新能源也将面向社会实现开放共享。在此商业模式下,建设一座换电站只需4小时,设备占地面积仅为67.5平方米,不足5个车位面积,每日最高能服务私家车300辆。
北汽新能源公司总经理郑刚表示,启动车电价值分离模式是北汽“开放共享战略”推进过程中的阶段性成果。
业内认为,车电价值分离商业模式的启航,意味着中国新能源汽车开放共享取得阶段性成果。该模式不但可促进纯电动车的推广、加速绿色出行方式的普及,同时也为世界交通出行的转型升级提供中国方案,推动纯电动汽车真正代替燃油车,成为民众出行的优先选项。
6、新能源汽车的换电池模式可靠吗、可行性怎么样?
一换电模式确实是解决新能源汽车续航问题的最理想途径,在电池储能以及充能技术未能实现颠覆性突破前,换电模式确实是解决新能源汽车续航问题的最理想途径,毕竟很多消费者对于购买新能源车的顾虑都集中于充电条件不够便捷,尤其是对于那些没有固定车尾的消费者,每次都去充电站充电,不但耗费时间,而且就北方冬天这个气温,就算坐在车内,怕也要冻得鼻涕直流。
而通过换电模式,可以将漫长的充电过程和电动车运行相分离,充电过程由换电站负责,换电过程仅需要数分钟,使得新能源的充能速度可以与传统燃油车相媲美,大大提高的运行效率。与此同时,电池的集中管理,可以更加便于管理和调度,有效降低电池的充电成本。
二尽管在理想情况下,换电模式具有诸多优势,但结合实际使用情况,仍然会发现很多问题与缺点,例如,换电模式的顺利运行需要换电站储备大量的电池,并要时刻保持电池的满电状态,这大大增加了换电站的投资建设以及运行成本。电池更换中的拔插也会造成额外的机械磨损,有可能对电池的性能造成损伤。
区别于充电,新能源车换电是指采用更换整个电池的方式,恢复新能源汽车能量的运行模式,就理想状态而言,电池在换电站进行大规模的统一充电,在新能源车主需要能源补给时,只需要前往换电站进行电池更换,耗时几分钟就可让爱车重焕活力。
7、新能源汽车电池属于什么行业?
其实新能源汽车电池也是属于新能源,这个行业在这个新能源的这个大系里面的初始端。因为汽车最终究归于蓄电池,所以说这个属于这个整个新能源行业里面属于前端的行业,希望以上意见能够帮助到你,仅供参考谢谢!
8、分析新能源汽车电池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方向?
你好。新能源的发展方向。往智能化发展。电池开发目前没有最好的方式,可能会被其他新能源代替
9、新能源汽车电池推出的换电模式到底有什么用?
区别于充电,新能源车换电是指采用更换整个电池的方式,恢复新能源汽车能量的运行模式,就理想状态而言,电池在换电站进行大规模的统一充电,在新能源车主需要能源补给时,只需要前往换电站进行电池更换,耗时几分钟就可让爱车重焕活力,确实是一种不错的发展思路,但我国是否具备全面推广换电模式的条件与环境,确实也值得我们思考与讨论,毕竟任何一种新型商业模式的兴起与壮大除了需要大规模的用户群体,发展环境同样至关重要,那么新能源车换电到底靠不靠谱,且听老王来分析!
换电服务,究竟靠不靠谱?
1、换电模式确实是解决新能源汽车续航问题的最理想途径
在电池储能以及充能技术未能实现颠覆性突破前,换电模式确实是解决新能源汽车续航问题的最理想途径,毕竟很多消费者对于购买新能源车的顾虑都集中于充电条件不够便捷,尤其是对于那些没有固定车尾的消费者,每次都去充电站充电,不但耗费时间,而且就北方冬天这个气温,就算坐在车内,怕也要冻得鼻涕直流。而通过换电模式,可以将漫长的充电过程和电动车运行相分离,充电过程由换电站负责,换电过程仅需要数分钟,使得新能源的充能速度可以与传统燃油车相媲美,大大提高的运行效率。与此同时,电池的集中管理,可以更加便于管理和调度,有效降低电池的充电成本。
换电模式始于tesl
新能源出租车已经开始应用换电模式
2、换电模式的缺点有哪些?
尽管在理想情况下,换电模式具有诸多优势,但结合实际使用情况,仍然会发现很多问题与缺点,例如,换电模式的顺利运行需要换电站储备大量的电池,并要时刻保持电池的满电状态,这大大增加了换电站的投资建设以及运行成本。电池更换中的拔插也会造成额外的机械磨损,有可能对电池的性能造成损伤。
额外电池储备增加投资成本
3、换电模式的前景如何?
总体上来讲,老王对于换电模式的近期发展,是不看好的,一方面是因为电池缺乏统一标准,单靠主机厂投资建设的仅针对本品牌车型的换电站,在覆盖度上,根本无法满足用户需求,电池技术作为新能源主机厂以及电池供应商的核心技术,在短期内难以实现资源共享,换电站的兼容性问题无法得到根本解决。另一方面,则是换电模式下电池的归属问题,我国共享经济的发展来看,不排除有一些消费者会拿老旧的电池去换电站更换较新的电池,而这也是新车或者准新车车主们的顾虑,谁为电池的损耗买单,这是一个非常难以界定的问题,对于首次提出换电构想并付诸于实际的新能源汽车行业领头羊特斯拉,通过缴纳押金的方式,要求换电服务接受者未来更换回自己的电池或许是个不错的办法,但相较于50美元的押金,一块崭新的电池往往更具有吸引力,美国社会的强自律性下,这种方式或许可行,但在初尝共享经济的我国,换电站最后只能剩下一把无处安放的押金以及诸多状态不够好的电池。也正是因为如上两个原因,老王是不看好换电模式的近期发展的。
10、如何看待新能源汽车的车电分离销售模式?
我觉得这也是一种挺好的销售模式,不过也需要他们的技术水平很高才行。对于纯电动汽车车电分离的销售模式,我觉得是很合理的。众所周知,一辆纯电动汽车上成本最贵的就是电池组,大概占整车成本的40%左右。在电动汽车使用3~5年后随着电池损耗,其使用的价值空间为20%~30%,即便是最后卖掉车辆,这块电池的回购价值约仅为10%。也就是用户实际使用电池的价值大约只有30-40%,60%左右的电池成本被浪费了。所以如果能够把电池浪费的成本转嫁到车企身上,对于车主来说自然是最好的,这就是车电分离的销售模式能够实现的契机。
对于目前的新能源汽车来说,销量受限的很大一个因素就在于汽车电池。与燃油车型不同的是,新能源汽车无法避免电池容量衰减的问题,一般来说电池在使用3-5年之后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容量衰减,这也导致新能源汽车的保值率比较低的原因。
首先,针对新能源汽车的车主来说,这样的销售模式可以降低购车成本和买车的压力。在购车时减去电池的成本,花费就比较少了。这样的销售模式还可以间接的促进新能源汽车二手市场的发展,形成市场化和规模化。
而后,这种销售模式还可以大大的提高新能源汽车的安全性,打消用户的安全顾虑。之前出现的一些汽车电池自燃事件让很多消费者失去了信心,其实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用户自己缺乏相关的知识和技术,无法对电池进行有效的保养和维护。
综上来看,车电分离的销售模式无论是对于车企还是对于车主,都是非常好的一个措施,但目前最大的难题就是车企布局换电服务站的成本太高,而且想要做到高覆盖率比较困难,这就需要有大量的社会企业加入才能尽快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