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吉利汽车11月新车销量达15万辆,同比增长5%
12月7日,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HK.0175)公布2020年11月销量数据。数据显示,吉利汽车11月总销量为150,517辆,环比增长约7%、同比增长约5%。至此,吉利汽车1-11月总销量为1,166,015辆,已完成132万辆年度销量目标的88%。
吉利汽车产品阵营;图片来源:吉利汽车
具体来看,11月中吉利汽车轿车、运动型多用途车及多用途汽车分别销售54,940辆、92,992辆及2,585辆。其中,领克汽车11月销量为22,798辆,环比增长约4%、同比增长约61%,连续八个月获得双增长,连续五个月刷新领克品牌历史最高月销量纪录。
在新能源领域,几何A、几何C、帝豪EV、帝豪GSe等新能源及电气化产品,11月总销量为6,829辆。海外出口方面,11月出口量同比增长超过两倍至11,769辆。
2020年,时值我国“十三五”收官之年,“十四五”也将开启,未来15年汽车发展规划已于近期应声落地。先是《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2.0》,后是《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从产业、国家政策层面明确提出至2025年我国新能源新车销量将占总销量20%的目标,再次坚定我国汽车电气化发展方向不动摇。
在此大环境下,吉利汽车电气化加速前行。目前,吉利控股集团已在节能环保、电气化与新能源等相关领域,形成“高效燃油动力”和“多元化新能源”两大并行节能减排路线。具体而言,吉利的新能源策略是纯电和混动并行,混动技术是短期内满足国家排放要求,以及成本效益的首选。
11月21日,戴姆勒股份公司与吉利控股集团联合宣布,拟共同开发混合动力系统解决方案,以打造规模效应、提高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按照规划,吉利第二代混动产品将于明年正式推向市场。
纯电动方面,今年9月23日,吉利控股集团正式对外发布其经过四年多的时间、超过180亿元持续投资研发的浩瀚SEA智能进化体验架构,该架构涵盖A-E细分市场的智能电动汽车,能够缩短模型开发周期超过50%。同日发布的还有首款基于浩瀚架构打造的纯电轿跑ZERO concept,并宣布该款概念车将于2021年正式上市。
领克 ZERO concept;图片来源:吉利汽车
基于对浩瀚SEA架构的看好,瑞银发布研究报告,将吉利汽车(0175.HK)目标价由20港元上调25%至25港元。该行认为,吉利汽车的的传统业务在市场复苏后迎来升级周期,新的智能架构也在同步进行,同时是汽车市场大浪淘沙,吉利汽车每年5-6款新车的推出节奏,有望进一步获得市场份额。
而事实上,2021年的吉利汽车也将不只是ZERO concept量产版的上市。根据吉利汽车官方透露,2021年将是其产品大年,吉利汽车全面迈入架构造车时代,吉利品牌明年将推出基于CMA架构的全新SUV车型和另一款轿车,以及数款改款车型。领克品牌方面,除了领克ZERO概念车,基于SPA全球架构打造的首款领克车型也将亮相。
吉利CMA架构下产品阵营;图片来源:吉利汽车
面向未来,领克还将在2022年亚运会期间的核心区域,以完全自动驾驶的方式为大会提供智能出行服务。从而不断以新产品、新技术给其用户带来更新更优质体验,以进一步巩固、扩张其市场占有率。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2、电动汽车的销量上,北汽与吉利的电动汽车对比那个更强?
这个自然是北汽新能源汽车要强一些,2018年北汽新能源全年的销量就多达十五万多辆,而2018年的吉利新能源累计销量还不到七万辆,差距实在太大。而且北汽新能源已经连续6年蝉联中国纯电动汽车销量第一了,这都是源于北汽的电动汽车在续航、动力、通过性和安全性上良好的用户口碑。
3、吉利汽车 2025年 有什么新能源汽车的 战略
多了去了
吉利正在逐步过渡阶段,吉利的混动、插电混动、甲醇燃料都在实验阶段,2025之前都可以量产的
4、2019年新能源车企销量,广汽新能源超额,吉利比亚迪超过7成
趁着这段时间不能出门,氢云链特地统计了2019年新能源车企的销量、以及他们的目标完成度。结果发现,在传统车企中,仅有一个车企完成了自己的销量目标,既不是新能源车的引领者比亚迪,也不是燃油车销量冠军吉利汽车,而是旗下仅有3款新能源车在售的广汽新能源。
依靠耗费巨资打造的GEP2.0纯电动平台,广汽新能源在2019年推出了Aion S这款国产精品轿车,得到了消费者的支持,上市后销量一直在不断增长,12月的销量更是突破了8000台,2019年销量占到了广汽新能源总销量的77%,同时也很受运营公司的欢迎。
年底,广汽新能源又推出了Aion LX这款纯电中型SUV,跟比亚迪唐EV和蔚来ES6等车型展开竞争,可见广汽新能源已经不满足于20万元以内的中端消费市场,也有向上突破的决心。
除此之外,目标完成度最高的是新能源引领者比亚迪,2019年共售出了22.95台新车,但这个成绩并不足惜,因为2019年比亚迪的产品阵营更加丰富,不仅推出了唐EV和全新的宋Pro新能源,而且也在中低端市场布局了e网系列车型,却并没有取得预期效果,销量相比2018年,还略有下降。可见,比亚迪的品牌形象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强势。
北汽新能源也面临着和比亚迪相同的问题,就是推出了多款新车,却并没有出现爆款车型,反而因为生产线的增加,而产生了相应的成本。然后是燃油车销量冠军吉利汽车,品牌旗下主要以插电混动车型为主,虽然在2019年取得了超过7万台的好成绩,但插电混动车型在2020年的市场份额或许会进一步降低,在没有竞争力更强的纯电动车型动推出的情况下,吉利如何取得更大的突破,会是今年的一个看点。
然后是主打微型电动车的奇瑞、江淮和欧拉汽车,他们的目标完成度都没有超过50%,在新能源车消费市场逐渐升级的情况下,这些车企如何面对更加挑剔的消费者,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如果不能在竞争激烈的A级车市场取得突破,在2020年很有可能会掉队。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5、吉利的新能源汽车中哪款车的性价比最高?
▶吉利帝豪EV500补贴后售价13.58-15.98万
▶吉利帝豪GSe补贴后售价11.98-15.98万元
▶两车综合最高续航分别为500km和450km
最近,吉利旗下纯电动紧凑级车帝豪EV500正式上市,这款车是帝豪EV450的改款车型,这次共推出三种配置,补贴后售价区间为13.58-15.98万元,而且这款车的两种动力版本对应的综合续航里程分别500km和400km。
造型上它有吉利帝豪一贯的特征,延续了老款车型大气简洁的设计风格,前脸车标非常有辨识度,其它车身细节跟老款车型保持一致。
它的侧面腰线同样也是前低后高的设计,营造出了俯冲式的视觉效果。此外,它与老款车型的尺寸也保持一致,轴距依然是2650mm。
这款车的内饰设计跟老款车型保持一致,配置方面,像基本的蓝牙电话、语音控制、App远程控制等功能都有搭载,中控大屏也是8英寸。在安全配置上,ESP车身稳定系统、EBD制动力分配系统、TCS牵引力控制系统、能量回收控制、智能胎压监测等主被动安全系统皆有配备。
动力则是这款车最大的亮点,虽然动力系统跟老款车型相同,同样都是最大马力163马力的永磁同步电机,但电池容量却有61.9kWh和51.9kWh两种版本,分别对应的NEDC综合续航里程为500km和400km。而且吉利官方还表示,这款车的能耗降低到了13kWh/100km(百公里耗电13度)。
同时,它具备放电功能,可以通过车内的220V电源接口给笔记本电脑、照明灯供电,非常人性化。
值得一提的是,吉利旗下又一款新能源车型帝豪GSe也正式上市了,这次它推出5款车型,补贴后售价区间为11.98-15.98万元,其NEDC续航里程由老款车型的353km提升至了450km。
6、吉利新能源车
价格贵,电桩还没全面普及,但是以后发展长远
7、27家车企1月销量一览:自主品牌渐回暖,新能源车企持续走跌
截至2月16日晚,一汽集团、上汽集团、广汽集团、长安汽车、长城汽车、吉利汽车、比亚迪以及日产、沃尔沃、马自达等车企陆续公布了其各自2020年1月份产销数据。从数据来看,即便深受春节、疫情影响,整体产销数据并不乐观,但这其中仍有闪光点的存在,如一汽、上汽、广汽及长安汽车等品牌自主乘用车销量回暖明显,增幅成功为正。但同时,新能源汽车普遍下滑的态势依然不容忽视,比亚迪新能源、北汽新能源以及江淮新能源均持续下滑。具体情况如下:
一、上汽集团:合资仍下滑,自主品牌渐向暖
日前,上汽集团发布了1月产销报告。数据显示,1月,该企业1月份共生产汽车41.9万辆,同比下滑32.7%;售出汽车40万辆,同比下滑34.6%。由于2020年春节提前,1月实际工作日较2019年1月同期少了5天,因此产销量的下滑并非不可理解。不过,据乘联会所公布数据显示,1月我国乘用车市场产销量分别同比下滑29%、21.5%,上汽集团的销量表现低于市场整体表现。
图片来源:上汽集团产销公告
具体来看,合资车企上汽大众、上汽通用在1月份跌幅分别达到了40.5%、30.5%,不过就两者接下来的规划来看,2020年都将是其各自的产品大年,尽管开局不利,但相信在接下来的产品攻势下,或逐步扭转局势。
上汽通用五菱1月销量为7.8万辆,同比下滑51.1%,成为上汽集团内部销量下滑幅度最大的企业。尽管销量表现不佳,上汽通用五菱却通过援产口罩持续霸屏,据了解,日前该企业已获得医疗器械经营许可并通过专业检验,其援产的第一批口罩已经下线。
相比起合资企业,上汽乘用车表现堪称优秀,1月共售出新车6万辆,与去年同期持平,在春节提前,工作日减少的背景下取得如此成绩殊为不易。
二、广汽集团:广汽乘用车同比增长5.3%
日前,广汽集团发布了1月产销报告。数据显示,1月,广汽集团受春节、疫情影响,产销量分别达下滑24.3%、15.9%,至13.8万辆、17.6万辆,整体表现略优于整体市场表现。
图片来源:广汽集团产销公告
不过,该集团旗下包括广汽本田、广汽丰田、广汽菲克等合资品牌,均表现比较疲软。具体数据来看,广汽菲克1月份销量仅为0.2万辆,同比下降77.6%;广汽三菱销量为0.8万辆,同比下降31.6%;广汽本田销量为6.2万辆,同比减少16.1%;广汽丰田销量6.8万辆,同比下降15.2%。而广汽乘用车则是该集团下唯一保持正增长的企业,1月销量为3.6万辆,实现同比增长5.3%。
三、长安汽车:长安福特回暖明显,1月销量同比增长4.2%
2月14日晚,长安汽车官方发布1月产销数据。数据显示,2020年1月,长安汽车产量为12.4万辆,同比下降13.7%;销量为13.5万辆,同比下降4.6%,整体表现略优于整体市场表现。
图片来源:长安汽车产销公告
尽管挑战重重,长安系中国品牌汽车依然交出了10.4万辆的成绩。当中,乘用车销量8万辆,逆势增长1.8%。而长安第二乘用品牌欧尚在1月同样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单月销售1.9万辆,同比增长48.4%。
合资品牌方面,此次长安福特的表现可圈可点。得益于2019年系列积极调整后,长安福特从去年12月开始呈现回暖迹象,1月实现销售1.5万辆新车,较去年同期增长4.2%。不过,另一合资品牌马自达的表现却依然不甚理想,1月销量0.9万辆,同比下滑27.8%。
四、长城汽车:1月销8.03万辆,同比降28.16%
2月12日,长城汽车发布1月份产销快报。总体来看全线品牌均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滑,仅出口市场出现了增长。具体数据显示,长城汽车1月份的产销量分别达到了7.7万辆、8万辆,同比分别下降31.8%、28.2%。此外,长城汽车1月出口0.4万辆,同比增长18.4%。
图片来源:长城汽车产销公告
具体来看,哈弗品牌1月份的销量为5.9万辆,同比下滑31.8%。作为长城汽车的高端品牌,WEY品牌1月销量为0.6万辆,较去年同期的1万辆出现了37.1%的下滑。而作为长城汽车的新能源汽车品牌,欧拉R1和iQ两款车型1月销量总计为0.1万辆,同比下滑了65.7%。
五、吉利汽车:1月销量同比下滑29%,但市占率再增高
2月13日,吉利汽车公布其2020年1月销量数据。数据显示,吉利汽车1月销量达11.2万辆,较去年同期减少约29%,环比去年12月份减少约14%,已完成吉利汽车2020年销量目标141万辆的8%。
图片来源:吉利汽车
具体来看,吉利汽车SUV、轿车、MPV等全品类车型均有稳定表现,其中 SUV产品1月共销售6.9万辆,在当月总销量中占比62%,而博越、帝豪、帝豪GS、缤越4款车依然保持月销万辆的市场表现;轿车方面,轿车产品1月共销售4.2万辆,占当月总销量37%;吉利新能源及电气化则共销售0.5万辆;另,对外出口0.2万辆,同比去年同期下滑67.7%。
领克方面,其1月累计销售0.9万辆新车,至此,领克产品投放市场两年来累计销量已达25.7万辆。
六、比亚迪: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同比下滑74.9%
2月10日晚,比亚迪官方公布最新销量成绩,数据显示,比亚迪1月销量共计2.5万辆,较去年同期的4.4万辆同比下降42.7%。
图片来源:比亚迪产销公告
具体来看,比亚迪1月份在燃油车领域表现较好,销量1.8万辆,较去年的1.5万辆同比增长18.3%;其中,轿车和SUV销量分别为0.4万辆和1.2万辆,分别同比上涨3.6%和108.1%。
而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却下滑明显,直接影响了比亚迪1月份的总成绩。数据显示,比亚迪1月份的新能源汽车销量0.7万辆,较去年的2.9万辆同比下降75.1%;其中在乘用车领域,纯电动汽车销量0.5万辆,同比下降68.3%;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销量0.2万辆,同比下滑84.1%。
七、北汽新能源:1月销量同比下滑55.5%
受春节、疫情影响,车市整体向下,而新能源汽车方面,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显示,1月新能源汽车乘用车的整体销量为3.9万辆,同比下降54.5%。
图片来源:北汽蓝谷产销公告
其中,据北汽蓝谷日前发布的2020年1月产销量公告来看,北汽新能源1月产量为0.2万辆,同比增长1028.2%,但是终端销售仅为0.2万辆,和去年同期相比下滑55.5%,市场表现略低于新能源汽车整体市场表现。
八、江淮汽车:1月轿车销量逆势增长26.8%
2月13日晚间,江淮汽车发布1月产销快报。数据显示,1月份其产量为3.8万辆,同比下滑31.1%;实现销量3.7万辆,同比下降30.2%。其中,纯电动乘用车销量仅为0.2万辆,同比下降64.1%。
图片来源:江淮汽车产销公告
乘用车方面,整体板块共实现销售1.3万辆,同比下滑40.5%。其中SUV车型销量下降幅度最为明显,1月销量为0.4万辆,同比下降70.4%;MPV车型1月销量为0.4万辆,同比下降21.1%;轿车1月销量为0.5万辆,同比上涨26.8%。
九、一汽集团:1月销35.2万辆新车,同比增长18.2%
从一汽集团官方获悉,今年1月,一汽集团整体销量为35.3万辆,同比增长18.2%。
具体来看,一汽奔腾官方数据显示,截止1月22日销售1.39万辆,同比增长60.4%。根据规划,奔腾2020年将加快布局S和E系列两大产品线,继2019年完成11.4万辆的销量后,2020年将挑战年销20万辆的目标;红旗品牌则在过去一个月中实现销售1.3万辆新车,同比增长142.7%,实现其20万辆年销目标的6%。
合资品牌方面,整体生产新车20万辆,销售新车26.1万辆。其中,一汽-大众生产新车14万辆,销售新车18.5万辆;一汽丰田生产新车6万辆,销售新车7.6万辆。
此外,据盖世汽车了解,一汽集团已于2月10日复工复产,其表示,将在一季度努力增加产能,力争把疫情带来的影响降到最低。
十、沃尔沃:中国市场同比下滑16.2%
2月4日,沃尔沃汽车公布了其1月份全球新车销量。数据显示,在过去1个月中,沃尔沃汽车在全球范围内共售出4.6万辆新车,同比下跌约9.7%。尽管1月销量出现了下跌,但是沃尔沃汽车对于2020全年销量依然有信心实现增长。
在中国市场,沃尔沃汽车的月度销量同比下滑16.2%,为1万辆。2019年,中国新车销量再次下滑,但是沃尔沃汽车的销量依然实现了逆市增长。不曾料想,2020年车市却以一场战“疫”开始。
为减轻疫情对经销商带来的压力,沃尔沃汽车宣布放宽业绩考核,也不设定2月销售目标,成为第一家为经销商提供补贴的企业。此外,沃尔沃汽车还将直接为经销商工作人员提供超千万人民币的人员补贴,最小化疫情对经销商人员收入的影响。与此同时,沃尔沃汽车还为车主提供上门保养、维修等服务,并对符合条件的车主延长享受延长保修权益至2020年4月30日。
十一、日产汽车:豪华品牌英菲尼迪逆势涨4.3%
近日,日产汽车正式对外发布1月份在华销量。统计显示,在春节假期和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下,日产今年1月份共售出新车11.8万辆,同比下滑11.8%。
东风日产、东风启辰、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以及郑州日产的销量在经历连续四个月的反弹后,均在冰冷的现实面前开始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
具体而言,东风汽车有限旗下乘用车事业板块(包括东风日产和东风启辰)1月的销量为10.1万辆,同比下降10.9%。其中,东风日产销量(包括进口车型在内的日产品牌车型)为9.2万辆,同比下降8.1%;东风启辰则由于市场基盘较薄弱加上正处于战略深度调整的当口,因此仅取得了0.9万辆的成绩,同比下滑了32.1%。
而旗下豪华品牌东风英菲尼迪1月销量0.3万辆,同比获得4.3%的增长。目前英菲尼迪在售的国产车型有豪华中型轿车Q50L和豪华中型SUV全新QX50,两款车型也占到品牌在华销量的近90%,虽然单车销量基数仍不大,但市场表现正逐渐回暖,对于英菲尼迪来讲是一个良好的信号。
十二、马自达:一汽马自达1月销量同比增长7.5%
2月5日,马自达(中国)发布了2020年1月马自达品牌在中国市场的销售业绩(零售)。数据显示,在过去一个月中,马自达共销售2.1万辆新车,同比下滑8.2%。其中,两大合资车企一汽马自达、长安马自达分别实现销售0.8万辆、1.3万辆,同比增长7.5%、-15.2%。
关于接下来的规划来看,长安马自达将国产全新车型CX-30,作为长安马自达2020年的全新重磅车型,上市后有望提振长安马自达整体销量。
十三、蔚来汽车:整体交付1598辆 日均交付同比增22%
2月10日,蔚来汽车正式公布2020年1月交付数据。受春节假期和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蔚来汽车1月整体交付1598辆,同比下跌11.5%,环比下跌近半。当中, ES6交付1493辆, ES8交付105辆。截止目前,蔚来汽车已累计交付33511辆。
对于1月的销量表现,蔚来汽车表示,受假期和疫情影响,今年1月相比去年同期减少5天。以此来看,1月蔚来的日均交付量接近100辆,相比去年同期的82辆提升22%。另据透露,截至2020年1月31日,蔚来已在全国开设83家门店,其中包括22家蔚来中心和61家蔚来空间,销售网络已经覆盖全国59座城市。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8、吉利2019全年销量超目标 12月新能源销量近万辆
1月6日,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吉利汽车”)公布销量数据显示,公司2019年12月销量为130036辆,较去年同比增长约39%,环比减少约9%,其中,新能源和电气化汽车销量为9900辆。累计来看,2019年全年,吉利汽车总销量达到1361560辆,较上年同比减少约9%,目前已超越全年136万辆的销量目标。
根据公告,在2019年12月已销售新能源和电气化汽车中,星越、缤越、嘉际占总销量约73%。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