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电动新能源 > 新能源汽车五项措施

新能源汽车五项措施

发布时间:2020-12-14 20:18:41

1、国家在发展新能源汽车方面都做了哪些措施?

一是不需要摇号,只需要申请排队即可。大家都知道北京燃油汽车指标是多么难获得,这个是有命中概率的,有些人甚至3-4年都没有摇到;然而,根据《北京市小客车数量调控暂行规定实施细则(2013年修订)》要求,新能源汽车指标只需要申请排队即可,可以确定的是你100%可以命中,只是时间长短的问题,最长可能也就是2年。
二是购车有补贴且用车成本相对较低。购车补贴情况请出门左走,看这里(现在申请新能源小客车指标后购买电动汽车还能享受的补贴有多少);用车成本将在以后给大家做出对比,请大家关注小编,尽情关注。
三是不需要再考虑被限行。根据《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工作日高峰时段区域限行交通管理措施的通告》(京政发〔2017〕12号)要求,纯电动小客车在工作日高峰时段区域不限行。这对于汽车出行每天都是刚需的朋友来说,无疑是最好不过的利好政策了。

2、为缓解充电焦虑,各新能源车企都有哪些措施?

为什么不买电动车?理由很简单,续航短、充电困难。实际上,国内电动车的充电体验确实不怎么好,充电桩难找、充电桩损坏、燃油车占位等乱象层出不穷。如果给电动车加电就像给燃油车加油那般便捷的话,也许就没有那么多消费者对电动车嗤之以鼻了!为此,很多电动车企在推出新产品的同时,不忘往充电技术研发上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以缓解用户的充电焦虑,进而带来更好的产品、服务体验。

为缓解充电焦虑,新能源车企都有各自的措施。

虽然国内目前很多新能源车企还未推出专门充电服务,但基本都做到了“买车送家庭挂壁式充电桩+包安装”的服务。只不过这类交流充电桩功率一般较小,充电速度慢,对于生活节奏较快的都市用户而言,无异于杯水车薪。

因此,部分新能源车企开始往电池快充技术方面发力。一方面,对缓解电动车续航短,充电慢的压力能起到实质性帮助;另一方面,优质的充电服务能为产品实力乃至品牌形象加分。

缓解充电焦虑,“三巨头”特斯拉,蔚来、小鹏领跑。

特斯拉超级充电站作为电动车行业里的大咖,特斯拉是第一个提出结合目的地、快速充电桩与家庭充电桩打造超级充电站的企业。

小鹏汽车超级充电站小鹏汽车,作为国内造车新势力里面过得还算顺心的“风流人物”,是最早推出超级充电站服务的企业。目前,小鹏汽车已投入运营的超级充电站近70座,主要分布在北京、上海、广州、武汉等一二线城市。

蔚来超级充电站早些年,蔚来对自家的换电站模式是非常看好,公司高层甚至放出“加电比加油更方便”的豪言,认为无需打造自家品牌的快充生态。

3、八项行动五大举措,广西将这样推广新能源汽车,柳州汽车迎新春!

今天(12月31日)上午,广西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攻坚行动新闻发布会在南宁召开。

从发布会现场获悉,自2015年以来,自治区党委、政府把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工作作为缓解能源紧张和解决环境污染的重要举措,作为促进广西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和消费升级的具体行动。特别是2019年9月4日,自治区政府在柳州召开全区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现场经验交流会,提出从2019年10月起至2020年底在全区范围内开展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攻坚行动,力争用一年多时间实现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翻番,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基本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进入到全国先进行列的目标任务。

据统计,截至2019年9月30日攻坚行动开始之前,全区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为73203辆;全区已建成充电桩6948个、充电插座16563个;已接入自治区级电动汽车充电服务平台南网八桂充,并向社会公众提供服务的充电运营商26个,终端充电桩2400多个。

资料图。

近年来,在全区各界的努力下,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远未能满足社会需求。为此,自治区政府提出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攻坚行动的总体目标:

到2020年底,全区新能源汽车保有量比攻坚行动前增长100%,达到14.6万辆以上;

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占汽车总保有量的比例从攻坚行动前的1.1%提高到2.5%左右,增长1.25倍;

增量汽车电动化率增长100%以上,即从攻坚行动前的6%提高到12%以上;

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充电便利性大幅提升,全区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进入全国先进行列。

资料图。

为完成上述总体目标任务,攻坚行动方案中提出了八项行动:

一是专用停车位建设行动。由各市、县政府主导,挖掘城市富余空间资源,临时增设增量新能源汽车专用停车位。

二是充电设施建设行动。要求各市按适度超前原则,制定充电设施建设专项规划或方案,有针对性地开展充电桩、充电插座等充电设施建设,在城市主城区合理规划建设快慢充互补的公共充电站。

三是审批提速行动。对新能源汽车推广项目的规划审批釆取容缺审批、一站受理、一站备案方式,提高办事效率;提速建筑设计审批,加强建筑设计事前审查,综合考虑新能源车消防安全要求,合理划定充电设施建设和专用停车区域;对用于营运的新能源汽车按照相关规定,简化程序,优先审批、优先批复营运路线、优先过户。

四是执法便民行动。主要包括改进规划执法、改进城市综合执法、改进交通执法、改进消防执法、加强价格执法等。

五是示范单位建设行动,打造新能源汽车应用示范点、公务用车示范、城市公交运营示范、城市物流运营示范。

六是绿色小区创建行动,倡导绿色节能,组织开展“绿色小区”评比。

七是共享绿色出行行动,向社会公众提供新能源共享汽车服务,重点在居民小区、工业园区、商圈、学校、医院、交通枢纽等区域设置新能源共享汽车租赁网点。

八是企业服务行动,组织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完善新能源汽车全生命周期各项体系;组织将新能源专用汽车提供给环卫、园林、市政、物流、工程企业等部门试用;鼓励和支持注册地在广西的汽车生产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力度,不断提升新能源汽车产品功能和质量。

为保障攻坚行动的任务目标能够顺利完成,攻坚行动方案制定了五项保障措施。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建立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厅际联席会议制度,负责统筹协调全区推广工作,研究解决重大问题。

二是强化责任落实,明确设区市政府的主体责任,市政府一把手作为第一责任人,要亲自部署、亲自检查,确保各项工作有部署、有措施、有经费、有人抓、有成效。

三是加大财政扶持,自治区财政安排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专项扶持资金,重点在充电基础设施“短板”建设和配套运营服务等方面给予扶持。

四是强化工作考核,组织专门力量,加强对各市、各部门工作推进情况的督促检查,并建立月报及“红黑榜”工作机制。

五是强化宣传引导,向社会公众普及新能源汽车基本知识,宣传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政策,提高全社会对新能源汽车的认知度和接受度。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4、新能源汽车维护作业中最重要的安全措施是什么?

使用高压安全工具(如绝缘衣,绝缘手套)

严格准确按照安全操作流程进行断电操作

熟练使用高压检测

5、如何促进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

迄今为止,我国针对新能源汽车产业已经出台了多项强力的支持措施。在消费者购置新能源汽车继续免征购置税、实行双积分管理、购车摇号以及一些地方开展的新能源汽车免停车费、过路费等政策的推动下,新能源产业的发展驶上了快车道。

一方面是政策强力推动,另一方面补贴也在逐渐调整。6月12日,新的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开始正式实施。根据财政部等4个部门此前公布的方案,纯电动车续航150-300公里车型补贴分别下调约20%-50%不等,低于150公里续航的车型将不再享有补贴。

有专家表示,这也意味着一大批技术水平落后的纯电动车企获得国家补贴的额度将大幅减少。新政实施将有效避免行业低水平的盲目扩张,而最终没有技术含量的新能源汽车企业将会被加速淘汰。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有关负责人表示,新的补贴政策可能暂时会对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速形成一定影响,但总体来看有利于新能源汽车产品升级和技术高端化,促进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良性发展。

6、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宝马公司会有何措施?

宝马不会开发电动车的专有平台

告别了2019,新的一年已经过去一个月了,根据外媒报导,现在很多汽车公司都在推动新产品的开发,当然,新能源汽车自燃是众多厂家想要完成的一个目标,但是宝马ceo齐普策(oliver Zipse)却对外表示不会针对电动车开发专有平台,宝马这么大的品牌,早已有平台既可支持电动汽车,又可以支持传统燃油汽车,依靠这些平台,宝马公司完完全全是可以 和电动汽车公司竞争的。

宝马不会在影响用户在驾乘体验上做任何的妥协

根据外媒报道,宝马高管从前就表明了,宝马公司已经和一些汽车公司从车载计算平台方面合作需求和研究开发,同时对旗下的很多工厂实行了重组,调节产能,以及调节人工合理分配等措施,从而保障公司顺利有序的发展下去,然而为了完成新能源汽车的这个战略目标,发展电动汽车所需要花费的人力,物力,财力,都是非常大的,在这方面的话,宝马当然是不会落后,它旗下生产的宝马一系列产品都成了畅销车型,很受大众的喜爱,自然研发电动车也是不可缺少的,这部宝马纯电动车自然而然就产生了,据外媒报导,宝马高管同样表明宝马不会在影响用户驾乘体验上做任何的妥协,现在的平台也可以符合这些要求,即将会应用到旗下主力混动、电动车型。

宝马的25计划

根据经济观察报:宝马公司那时制定了一个25计划,不过现在的经济形势比较严峻,不确定的因素的很多,宝马也许会由于各种因素偏离这个方向,虽然宝马现在仍然坚持比较保守的投资方法。 所生产的的电动汽车都是符合欧盟电动车的标准的,也为了促进电动车行业的发展,据路透社报道,宝马明年开始将在中国生产电动汽车,来满足中国对汽车制造商严格的反污染配额需求。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与新能源汽车五项措施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