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华为会进军新能源汽车行业吗?做通讯的能玩转汽车吗?
华为手机市场占有率很高,有些新开发的手机售价完全超越了苹果手机的旗舰机,足以说明华为手机的实力,但是华为老总说并不打算进军汽车行业,做一行就做最顶级的
2、比亚迪研发7nm芯片和7nm光刻机,能取代富士康吗?
比亚迪可以抢占富士康的市场,未来甚至不排除被取代,但这与研发7NM芯片和光刻机无关。
很多人把富士康和台积电搞混淆了,生产芯片的那个公司是台积电,目前台积电是全球最大的芯片晶圆代工企业,也是技术最先进的芯片生产企业,现在已经可以量产生5NM芯片,正在研发3NM芯片,包括苹果、高通、华为等公司的高端芯片都是由台积电代工的。
而富士康,只不过是个代工厂,生产的是手机组装,虽然富士康看到了芯片产业的前景,看到了芯片未来的巨大潜力,但富士康做的只是手机千种零部件的加工和组装,并没有设计芯片的能力,也没有芯片晶圆代工的能力。
而比亚迪是国内的汽车公司,近年来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同时在锂电池业务上也成了领军企业,还有比亚迪电子,对手机及各种结构件进行代工,这部分业务,比亚迪是与富士康可以竞争的,除了比亚迪,还在立讯精密也正在壮大,所以对于富士康这样并没有真正核心不可替代的公司,被取代也不是没有可能的。
但这与7NM芯片无关,比亚迪也没有芯片设计力,也没有芯片晶圆代工能力,只不过是一个代工厂而已,国内最大的芯片设计公司是华为海思,最大的晶圆代工企业是中芯国际,而中芯国际去年刚刚量产14NM,现在7NM才能够试产,和台积电的差距还是明显的,而且如果中芯国际被限制,也无法为华为生产芯片。
专注半导体业务的中芯国际用了几十年时间,才发展到现在的水平。而比亚迪要想重新进入半导体,并且一下子就开始研发7NM芯片,要想赶上台积电,短期内是不可能的事情。况且,就算是比亚迪做晶圆代工,用最快的速度就赶上了中芯国际,研制出7NM工艺,比亚迪也没有高端的EUV光刻机用于生产。
目前高端的EUV光刻机是荷兰ASML公司生产的,包括台积电也没有生产高端光刻机的能力,台积电和三星都是从ASML公司购买光刻机,这是因为光刻机是全球很多个国家共同的结晶,由数万个零部件构成,依靠单一公司要想直接做出高端EUV光刻机难度是非常高的,我国最先进的光刻机生产企业是上海微电子,用了近20年时间,现在也只能做出70NM的光刻机。
所以说,比亚迪想研发出7NM的芯片和光刻机,不是没有可能,但需要巨大的资金投入和长期的研究积累,而比亚迪还有其他业务,不可能将所有资源都投入到半导体产业中。我国的半导体产业要想获得全面的发展,需要整个产业链中的所有公司和中科院等相关科院机构共同协作,才能推动芯片产业尽快实现自主化。
3、有人说吉利汽车就是下一个华为,对此你怎么看?
我认为说的挺好,但是绝对不只是一家会成为华为,很多车商都会变成华为,不过吉利确实是这几年做的还是很不错的,有些朋友真的换成了吉利品牌,吉利从一开始买配置送车,变成了买车带配置,因为吉利一开始坐车,真的是配置里面的装饰都非常好看,就是性能不太好,小物件整得特别多,能想到的都装到车里了,而且价格那是最便宜的,不过慢慢发展到如今,可以说大有长进。
吉利这点时间迎合政策一直在做新能源方面的事情,也就是一直在建立换电站,这个换电站顾名思义,就是把我们的汽车电瓶取下来再安装上,这样汽车就电了。这是在解决新能源的问题,这个相当于换了快电瓶,就和我们汽车加油的是一个道理,看现场的视频,把车开过去,电瓶在底盘上面,直接有下方的装备,给我们把电瓶卸下来,然后把新电瓶在装上,这一套的动作全部都是机器完成的,吉利自己的换电站,这个还是比较不错的,当各车商们为了拿补贴,一直建造新能源汽车的情况下,吉利是想办法解决新能源的问题,还是比较有良心的厂家。
吉利这些年越来越好,往国产车的头把交椅慢慢走去,但是并不是一家独大,国产车里比亚迪同样是不错的厂商,比亚迪自己做的是刀片电池,也就是说更加轻便,而我个人更觉得,如果两个厂商合作一下,比如说系能源电池坐车4小块,大小相当于一个充电宝,这样的话我们汽车没电了,有时间就可以自行去换电池,一块电池没电了可以单独的换,如果嫌弃汽车充电宝太大了,可以分割成6小块电池,电池没电了也可以拿回自己的家里,进行快速给充电宝进行充电,充电宝可以直接插入到汽车里面,充电和放电比较容易。
而且我们都知道南方的城市雨水大,我们可以把充电宝的位置涉及到汽车的驾驶室里面,比如说我们现在主驾驶旁边的T字区域,可以放到中间的箱子里,走的时候拔出来一块,回家充电回来了在把充电宝插进去,这样的话就又能解决新能源的问题了,也可以直接去电池的换电站直接更换,最好大家学一学沃尔沃,把技术都贡献出来,大家一起进步,所有的国产车都用一种通用的电池,如果大家各造各的,我是比亚迪就不能去吉利的换电站,这样其实更加的浪费资源,属于各自为战,大家如果把现有的技术共享,说不定就有更好的方法解决新能源的问题。
吉利确实口碑这几年比较好,我相信其他的国产车商也在往华为这个方向走,都想成为行业的佼佼者,谁又不想呢,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4、华为造新能源汽车了吗
应该是已经开始了,你可以看一下这个华为要造电动车 第一台“华为汽车”已曝光
5、在众多新能源品牌中,ARCFOX和小鹏哪个品牌更好呢? 望大家能够详细告知,谢谢了
ARCFOX有着智能电动汽车来领源导者之称,肯定是ARCFOX品牌更好了。ARCFOX是一款追求极致性能与创新设计的高端智能新能源汽车品牌,通过聚合戴姆勒、麦格纳、华为等全球顶级资源,打造了全球首个商业搭载5G技术的平台——IMC智能模块标准架构,其实力可见一斑。除了IMC智能模块构架,ARCFOX还拥有领先全球的华为5G技术加持,和赶超TESLA水平的自动驾驶水平,这简直是“汽车界的华为”了,在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中占据了不可小觑的地位。谢谢你,如果你有这方面的问题的话,您可以随时询问我
6、华为手机概念股有哪些
大富科技、华星创业、盛路通信、亚洲光学、利达光电等。
1、大富科技
深圳市大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成立于2001年,是全球领先的移动通信基站射频器件、结构件生产服务商,被认定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深圳市市级企业技术中心、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股票代码:300134.SZ。
2014年4月4日,大富科技承认与特斯拉的合作关系,并预计2014年订单不超过1.9亿元。
2、盛路通信
盛路通信公司是一家专门从事各类通信天线、微波器件设备研发和生产的民营高科技企业,也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通信设备制造商之一,国内领先的天线、射频设备及器件的生产基地,产品主要为天线、射频有源设备、射频无源器件等1500多个品种。
公司拥有一个大型微波暗室和五个标准微波屏蔽室,并配备有100多台安捷伦的先进测量仪器仪表、多套三阶互调测试系统和近远场天线方向图测试系统;环境实验室拥有盐雾、振动、高低温恒温恒湿、紫外线耐气候、淋雨等全套实验设备。
3、华星创业
华星创业,前身华星有限成立于2003年6月5日,注册资本50万元。2008年7月17日,经股东会批准,华星有限以截至2008年5月31日经审计的净资产4,431.46万元折合成股份有限公司3,000万股,整体变更为华星创业。
2008年7月24日,公司在杭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办理工商变更登记,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注册号3301
0800
0004
579,法定代表人程小彦,注册资本3,000万元。
4、亚洲光学
亚洲光学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81年。早期与日本合作研磨镜片,现生产多种高科技光电产品,如光学镜头、光学薄膜元件、显微镜零组件、照相机器材、激光测距仪等。
1995年成功开发另一项新产品
─
雷射测距仪(透过POWERLINK(B.V.I)在菲律宾投资SCOPRO子公司生产瞄准器产品),至98年又透过Asia(B.V.I)转投资东莞信泰,开始生产光学镜片、相机之组装及加工,正式发挥台湾接单、大陆生产之分工优势,目前则是积极跨入DWDM领域。
5、利达光电
利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著名、国际知名的光学元组件制造企业。主要经营范围:光学零件、光学薄膜产品、光学镜头、光学引擎、光学辅料、光电仪器及相关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和售后服务。
产品应用领域:数字投影机、数字高清大屏幕投影电视、数码相机、DVD、航空航天探测等高精度光学系统。
7、观察:长城推高端纯电动品牌,吉利加码混动技术
经过20多年的高速发展,我国已成为全球最重要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从2012年到2018年,我国新能源汽车的产量由1.26万辆增长到127.05万辆,新能源汽车销量由1.28万辆增长到125.62万辆,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114.80%。虽然在2019年和2020年上半年受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退坡和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出现一定程度的下行,但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中长期增长趋势没有发生改变。
2020年7月,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单月产销量同比增速已由负转正,并已连续4个月保持同比正增长。11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达到19.8万辆和20万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1-11月,新能源汽车产销111.9万辆和110.9万辆,销量同比增长3.9%,结束了下降趋势。
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供应链的逐步成熟、新能源汽车产品的逐步成熟、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认识加深、使用环境的逐步优化和改进,不少车企对明年新能源汽车市场充满信心,吉利、长城等企业已经加码新能源汽车。
长城汽车欲推全新高端电动车品牌
近日,关于长城全新高端电动汽车品牌"SL项目"流言盛传,且长城汽车对该项目的股权架构运作也正在进行中。
12月10日,据知情人士透露,长城汽车计划推出全新智能电动汽车独立品牌,该项目内部代号为"SL",未来将主打高端新能源汽车市场,与蔚来、岚图等直接对标。同日,"哈弗汽车科技"更名为上海 "沙龙智行", 经营范围新增了新能源汽车整车销售、汽车新车销售、新能源汽车换电设施销售等多项内容,其控股股东变更为:长城汽车副总裁兼数字化执行官、仙豆智能创始人兼CEO李鹏,这预示着长城汽车 "SL"项目已定名为"沙龙智行"。
众所周知,长城汽车新能源汽车以欧拉品牌为载体,立志于成为中国的MINI和smart。主打复古造型,产品基于正向研发的ME纯电动平台设计,分为iQ系列和R系列两个产品阵列,分别适应日常使用生活场景与短途使用生活场景。与欧拉品牌同步发布的还有旗下的共享出行品牌——"欧拉出行"。它将开展长短租、分时租赁和网约车业务。
长城汽车"SL项目"是全新智能电动汽车品牌的代号,品牌暂时命名为"沙龙汽车",总部将设在上海,将由李鹏担任法人和董事长,使用长城工厂代工,首款车型是SUV,首款新车续航里程有可能会达到800-1000公里,将应用长城蜂巢电池的最新技术。该项目或将采用多元化的融资结构,接下来或将引入外部投资者,这也是自主车企打造高端智能电动品牌在模式上的一种新趋势。
车市观察:我国新能源汽车经过多年发展,在关键技术上有所突破,产业链日趋成熟,规模化推广正逐步展开,并随着技术进步,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生产成本逐步降低。今年东风汽车推出岚图、上汽联合阿里打造"智己汽车"、长安联合华为打造纯电动等纷纷加码新能源项目,长城顺势推出"SL项目",主打高端新能源市场,也是顺应市场发展需求。除此之外,长城汽车和宝马集团合资成立光束汽车项目,主要生产MINI品牌纯电动汽车,未来长城在新能源汽车市场会有一番作为。
吉利汽车:打造全球领先"全面混动"系统
12月10日,在中国内燃机工业协会乘用车动力总成专业委员会上,吉利汽车(00175)集团CEO、总裁安聪慧表示吉利汽车正在研发全新一代混合动力系统,且混动专用发动机热效率将超过市场上所有在售产品。吉利汽车的新能源策略是纯电和混动并行,其认为,混动技术是短期内满足国家排放要求,以及成本效益的首选。
据悉,目前吉利控股集团已在节能环保、电气化与新能源等相关领域,形成"高效燃油动力"和"多元化新能源"两大并行节能减排路线。吉利已经拥有了完整的动力总成开发能力,成功开发3代动力总成产品,均位列行业领先水平。在新能源领域,吉利拥有核心专利技术超过百项,包括新能源-48V、新能源-HEV、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电机、电子电气架构等,打造底层架构技术,实现了真正100%自主研发的中国新能源技术体系和解决方案。
下一步,吉利将与戴姆勒合作开发下一代高端混合动力系统,合作双方都将高效动力系统技术视为当下汽车工业转型的核心之一,该领域的技术将加速向零排放出行转型。
车市观察:今年新《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明确指出以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含增程式)汽车、燃料电池汽车为"三纵"路线,布局整车技术创新链。可以预见,混动汽车将为一个新的发力点,比亚迪发布了新骁云-插混专用1.5L高效发动机,也是专为DM-i混动技术打造,热效率高达43%,轻松满足"国六b"排放标准。
吉利今年9月发布全新纯电动架构——SEA架构正式推出,全力推进以浩瀚SEA为核心支撑的电动化进程。吉利混合动力产品主要涵盖48V BSG高性能动力、HEV、PHEV等混动方案,混合动力产品已经在14款车型上搭载,并且输出海外,应用在欧洲及其它海外地区高端车型上。
相信,会有更多车企加码混动和新能源汽车市场,新一轮较量即将到来。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8、华为鸿蒙系统终于曝光:首发于新能源汽车!
此前有消息指出华为将进入汽车行业,有人以为华为要造车,真实情况是华为不会造车,而是将聚焦ICT技术,帮助车企造好车。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去年也多次表示,华为不造车,而是使能“造好”车、造“好车”。现在华为的鸿蒙车机系统终于被曝光了。
据近日微博截图消息,奇瑞新能源汽车在宣传奇瑞新能源S61汽车时表示,奇瑞新能源S61配备了全球领先的鸿蒙车机系统及L2.99级别自动驾驶辅助系统,还有人脸识别+疲劳驾驶监控等为驾驶者保驾护航。
值得一提的是,这里奇瑞特别提到了鸿蒙车机系统,不过可能是华为官方还未正式发布,不久之后,奇瑞新能源汽车已经将该微博删除。
随着汽车智能化的发展,新能源汽车对车机系统的要求和依赖也越来越高,但目前在汽车市场上,关于车机系统大多是出自车企自己研发的系统,实用性也相对一般,而选择与华为这样的科技巨头的合作,也能够大大提升车机系统的实用性。这无疑是国产操作系统发展史上一个重要里程碑,对于华为鸿蒙系统的推广也是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目前与华为合作将搭载鸿蒙系统的车企不只是奇瑞新能源,还包括吉利汽车。除了车机系统的合作,目前,华为已经与多家头部主机厂达成合作,共同推动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其中包括广汽、上汽、雪铁龙、一汽、长城、东风、威马等车企。
此次奇瑞宣传的S61车型是一款纯电动车型,而S61是该车型生产代号,最终命名为eQ5,预计将在上半年上市销售。根据车型定位该车为紧凑型SUV,基于奇瑞新能源LFS纯电动铝平台打造,并且车标将启用新的独立logo设计。
鸿蒙操作系统是华为去年在华为开发者大会上公布的全新操作系统,面向5G万物互联时代。这是一款基于微内核的全场景分布式OS。根据华为官方的计划,鸿蒙系统将被应用于智能穿戴设备、国产创新PC、车机应用等,必要的时候甚至能用于智能手机。据电动知家了解,鸿蒙系统的程序框架为多用户程序框架,基础服务包括多RunTime、通用系统服务、lot设备专有服务、分布式数据管理、虚拟外设、UI&图形与分布式软总线,内核为Linux内核、鸿蒙微内核与LiteOS。
另外,华为还专门在去年5月29日成立了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来执行面向智能网联汽车的战略。华为将致力于打造一个MDC智能驾驶平台、一个智能座舱平台和一个智能电动平台。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9、新能源汽车和5G时代 ARCFOX极狐&华为将带来什么的新车?
在最近出台的“十四五”规划,5G移动网络和新能源汽车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而在此前,华为造车屡屡被科技和汽车网站媒体提及,实际上连苹果也被提及造车,而且切入点均为5G移动网络和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汽车的真正兴起时间并不长,和从3G时代起步的移动网络一样新潮,那么最新的新能源汽车和华为5G融合在一起,将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变化?
华为是否造车在10月30日的2020华为年度旗舰新品发布会有了明确答案,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总裁王军在发布会现场正式回应,并明确表示,“华为不造车,要帮企业造‘好车’”。华为利用5G技术、芯片的算力、智能驾驶的研发优势等,成为其他车企的供应商,而华为入局汽车最典型的例子之一就是ARCFOX极狐。
ARCFOX极狐和华为成立了戴维森1873实验室,共同寻找如何让软件定义汽车的解决方案。ARCFOX极狐提供新能源整车,而华为提供华为智选车载智慧屏等终端产品、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并且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成立为品牌--HI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品牌。HI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品牌的HI是全栈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包括智能座舱、智能驾驶、智能网联、智能电动、智能车云,以及激光雷达等整套零部件,帮助车厂快速开发智能汽车。
ARCFOX极狐的下一款车型或许就是ARCFOX与华为联合研发的下一代车型,并且是全球首款完整搭载智能汽车解决方案的车型。而在10月24日,ARCFOX极狐打造的首款量产车型--ARCFOX αT正式上市,这款新车定位越级的中型SUV。
外观方面,ARCFOX αT延续了之前概念车的整体轮廓,但也有一些地方进行了修改,采用全封闭式前格栅的设计,搭配折角的LED灯带,以及造型犀利的下包围两侧导风槽,前脸极具视觉冲击力;其车身侧面硕大的D柱极具辨识度,车尾的出风口与车头的导风槽相呼应,采用贯穿式尾灯组和无排气设计,显得较为简洁。
内饰方面,ARCFOX αT的设计布局简洁,十分科幻,包括中控台中央的20.3英寸的4K多媒体显示屏、12.3英寸液晶仪表盘、10.1英寸多功能触控屏和8英寸风挡抬头显示,科技感十分出众。在豪华舒适性方面,新车配备了高档的NAPPA真皮材质包裹的座椅、哈曼音响系统、超大全景天窗、智慧空气环境管理等,为大空间的车内提升了豪华氛围。
动力方面,ARCFOX αT普通版车型搭载一套单电机的前驱动力系统,由西门子、法雷奥、博格华纳等国际公司提供配件,其最大功率为218马力,峰值扭矩360牛·米;电池由韩国SK制造的电池组,容量分别是67kWh和93.6KWh,NEDC工况的续航里程为480km和653km。此外,该车还推出了一款四驱性能版车型,其NEDC续航里程为600km,前、后电机的最大功率均为218马力,峰值扭矩360牛·米,综合最大功率为435马力,综合峰值扭矩为720牛·米。
不难看出,ARCFOX极狐推出的首款量产车型在新能源汽车当中,具有相当强的产品竞争力。而ARCFOX极狐下一代车型,能否继续成为高端智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新引领,我们拭目以待。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