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0最新汽车销量排行榜出炉!这些车竟卖得最火!
从力帆破产、众泰破产、华晨破产我们可以看到今年车企们的日子是不怎么好过,今年已接近尾声,也意味着车市的旺季要来临了,那么汽车销量会不会有所回温呢?一起来看看。
<动图来源于网络>
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汽车市场研究分会(乘联会)最新零售销量数据统计,11月份国内狭义乘用车市场销量达208.1万辆,同比增长8.0%,环比增长4.5%;1-11月累计销量1700.2万辆,累计增速-8.3%,轿车、SUV、MPV和新能源汽车各销量榜单如下:
轿车销量排行榜
2020年11月轿车销量排行榜
11月份轿车销量100.6万辆,同比增长8.3%,环比增长6.2%;累计销量818.2万辆,同比下降10.3%。?销量排名前三的是轩逸、新朗逸和 新宝来,具体榜单如下:
2020年1-11月轿车累计销量排行榜
2020年累计销量排名前三是:轩逸、新朗逸和卡罗拉,具体榜单如下:
SUV销量排行榜
2020年11月SUV销量排行榜
11月份SUV销量96.4万辆,同比增长9.3%,环比增长2.8%;累计销量786.8万辆,同比下降3.7%。排名前三的是:哈弗H6、长安CS75和本田CR-V,具体榜单如下:
2020年1-11月SUV累计销量排行榜
2020年累计销量排名前三的是:哈弗H6、长安CS75和本田CR-V,具体榜单如下:
MPV销量排行榜
2020年11月MPV销量排行榜
11月份MPV销量11.2万辆,同比下降4.1%,环比增长4.5%;累计销量95.2万辆,同比下降23.4%。排名前三的是:五菱宏光、别克GL8和凯捷,具体榜单如下:
2020年1-11月MPV累计销量排行榜
2020年累计销量排名前三的是:五菱宏光、别克GL8和风行,具体榜单如下:
新能源乘用车销量排行榜
2020年11月新能源乘用车销量排行榜
11月份新能源狭义乘用车销量17.1万辆,同比增长139.2%,环比增长28.2%;累计销量90.5万辆,同比下降2.9%。排名前三的是:五菱宏光?MINI EV、特斯拉Model 3和欧拉 R1,详细榜单如下:
2020年11月新能源乘用车销量排行榜
2020年新能源乘用车累计销量排名前三的是:特斯拉Model 3、宏光MINI和埃安(Aion S),具体榜单如下:
(来源:乘联会官网)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2、新能源汽车热销排行榜?
基于EV Sales博客提供的数据,对2019年全球市场电动汽车(乘用车,包含纯电动车EV和插电式混动动力车PHEV)销量进行统计,结果如下:
1、特斯拉model 3
Model3不采用铝制车身,所以车身尺寸将缩水20%来抵消因重量增加而对续航的影响。Model3预计续航里程在320公里左右。
特斯拉的第四款车型Model3发布,续航346km,破百时间小于6秒。
2、北汽EU系列
北汽EU系列是北汽旗下的一款新能源汽车,沿用了绅宝D50的设计,并在前格栅、尾标等处增加了蓝色装饰条进行装饰。
动力方面,EU260搭载一台最大功率100kW的电动机,峰值扭矩260Nm,最高车速140km/h。官方数据显示,该车的续航里程可以超过260km,等速行驶状态下可以达到350km。
3、日产聆风
日产聆风为五门五座掀背轿车,由层叠式紧凑型锂离子电池驱动,在完全充电情况下可实现160公里以上的巡航里程。
采用200伏家用交流电,大约需要8小时可以将电池充满;而10分钟的快速充电,便可提供其行驶50公里的用电量,日产聆风将于2010年底于欧美以及日本市场上市,2011年进入中国市场
4、比亚迪元/S2EV
比亚迪元/S2EV是比亚迪e系列的第二款车型,同时也是e系列的首款SUV车型,带来专业UP、安全UP、优享UP、外型UP、智能UP“5UP全能”。比亚迪元/S2EV采用的是BYD高防护电池,特殊包装工艺,经受火烧、短路、撞击、高温、挤压、过充等极端测试点。
5、上海五菱宝骏/E系列
上海五菱宝骏/E系列主要为宝骏E100。宝骏E100是上汽通用五菱旗下宝骏品牌首款新能源汽车。宝骏E100车身长宽高尺寸分2488/1506/1670mm,轴距1600mm,转弯半径仅为3.7m,整备质量为840kg。
3、11月份新能源汽车销量排名出炉:宏光MINIEV夺冠,欧拉黑猫爆发!
导读:根据乘联会方面获悉,年11月份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排名出炉,根据榜单显示, 宏光MINIEV毫无悬念的夺得榜首,而特斯拉Model 3屈居第二,其11月份销量突破2万大关,而欧拉黑猫、比亚迪汉EV和奇瑞eQ都排名前五,另外埃安S、理想ONE、全新秦EV、威马EX5和比亚迪唐DM位居前十,它们的11月份销量都突破了3千大关。11月份新能源汽车销量排名出炉:宏光MINIEV大放异彩,欧拉黑猫爆发!
首先来看下11月份新能源汽车销量排名前三的车型,分别是宏光MINIEV、特斯拉Model 3和欧拉黑猫,其中上汽通用五菱新推出的宏光MINIEV车型,其11月份销量再次爆发,单月售出33094辆,而特斯拉Model 3屈居第二位,其11月份销量也是表现不俗,单月售出21604辆,排名第三的是欧拉黑猫,欧拉黑猫的表现还是挺令人意外的,其11月份销量高达9463辆,同比大增372.9%!
其次来看下11月份新能源汽车销量排名4-6位的车型,分别是比亚迪汉EV、奇瑞eQ和埃安Aion S,比亚迪汉EV也是一款新车型,但其销量表现却非常出色,比亚迪汉EV的11月份销量高达7482辆。奇瑞eQ也是表现突出,11月份销量高达6456辆,同比大增246.9%。排名第六的是埃安Aion S,其11月份销量为5084辆,同比去年有所下滑。
再者,来看下11月份新能源汽车销量排名7-10位的车型,分别是理想ONE、全新秦EV、威马EX5和比亚迪唐DM,其中理想ONE和比亚迪全新秦EV都表现不错,11月份销量在4千以上,而比亚迪秦EV同比去年同期暴增151.6%。另外,威马EX5和比亚迪唐DM也都是入榜前十,它们的11月份销量都在3千以上,而且同比去年都实现了翻倍增长。
最后,再来看下1-11月份累计销量排名前十的新能源汽车,其中1-5名分别是特斯拉Model 3、宏光MINIEV、埃安Aion S、比亚迪全新秦EV和欧拉黑猫,特斯拉Model 3稳居榜首,1-11月份累计销量突破10万大关,宏光MINIEV屈居第二,仅上市几个月就已经突破了7万大关。而6-10名分别是奇瑞eQ、理想ONE、蔚来ES6、宝马5系 PHEV和宝骏E100。对于11月份新能源汽车销量排名,宏光MINIEV大放异彩,欧拉黑猫爆发,怎么看呢?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4、11月国产新能源乘用车排名:高端轿车成为新竞争热点
综合最新媒体报道和乘联会发布的数据,2020年11月全国新能源乘用车销售17.07万辆,同比增加139.2%。全国新能源乘用车销量仍保持高速增长。在企业方面,上汽通用五菱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再次大幅攀升,销量领先比亚迪汽车超过1万辆。同时,蔚来汽车、理想汽车两大造车新势力企业在本月均进入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前10强。
比亚迪汉整体销量破万辆
在进入销量前10的车型中,不久前推出的比亚迪汉EV值得关注。比亚迪汉EV是一款定位于C级的车型,补贴后售价为22.98万至27.95万。尽管定位较高,比亚迪汉EV在11月却仍卖出了7482辆,销量排名第4。此外,插电混动的比亚迪汉DM在11月也销售了2623辆。比亚迪汉在11月实际售出在万辆以上,销量仅次于特斯拉Model 3。在国内,比亚迪汉是唯一一款有望挑战Model 3市场地位的轿车车型。
11月新能源车型销量排名
除比亚迪汉外,小鹏P7是另一款重量级的国产高端电动车型。11月,小鹏P7销售2732辆辆。尽管销售绝对数量与比亚迪汉、Model 3有一定差距,但作为新势力车型,小鹏P7上市的表现还是相当不错的。可以说Model 3、比亚迪汉、小鹏P7这三款车的比拼,一定程度上引导了新能源车市场的走向。
在新势力方面,月销量超过2000辆的造车新势力车型还有 理想ONE、威马EX5、蔚来ES6。11月,理想ONE销售4646辆,仍然是造车新势力企业中最热销的车型;威马EX5则售出3018辆,同比大增174.6%;蔚来ES6售出2386辆。值得注意的是,蔚来ES6在11月同比增长仅15.4%。尽管蔚来汽车仍然是国内销量最高的汽车企业,蔚来ES6、蔚来ES8等主力车型销量在11月并没有太大突破。
上汽通用五菱本月凭借宏光MINI EV热销继续霸榜。11月,上汽通用五菱销售37271辆,同比增长437.9%。在销量方面,上汽通用五菱领先比亚迪汽车超过1万辆。在新能源乘用车领域,上汽通用五菱领先全面依靠微型纯电动车。这款车的成功,不只是便宜,还有抓住代步车定位的优势,但使用体验方面,也引起一些争议。
在车型方面,宏光MINI EV仍然是销量最高的新能源乘用车型。11月,宏光MINI销售33094辆,较上月增加约1.3万辆。此外,Model 3也在11月销量破万。11月,Model 3销售21604辆,较上月环比增加近80%。
特斯拉中国销量环比增长近80%
除上汽通用五菱外,比亚迪汽车、特斯拉中国11月销量突破2万辆。其中,比亚迪汽车销售25919辆,同比增长143.5%;特斯拉中国销售21604辆。值得注意的是,特斯拉中国10月售出销量12143辆。11月,特斯拉中国销量环比增长近80%。
11月新能源汽车生产厂商排名
在传统汽车企业方面,长城汽车、奇瑞汽车、广汽传祺、吉利汽车、上汽乘用车进入销量前10名。其中,长城汽车11月新能源乘用车销量突破万辆。11月,长城汽车销售11592辆,同比增长高达414.7%。在销量来源上,长城汽车新能源车型销量也主要来自于欧拉,自从产品系列改为“猫系”命名,欧拉的销量也快速增长。
理想汽车首次进入新能源乘用车企业前10强
在新能源乘用车领域,造车新势力是一支重要力量。11月,理想汽车首次挺进新能源乘用车企业前10强。11月,理想汽车销售4646辆,月度销量排名第9。除理想汽车外,蔚来汽车11月再次进入销量前10强。11月,蔚来汽车销售5291辆,同比增长109.3%,蔚来目前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三款量产车型齐头并进。除理想汽车外,蔚来汽车外,小鹏汽车、威马汽车11月销量都突破3000辆。11月,小鹏汽车销售4224辆,威马汽车销售3018辆,同比增长174.6%。在新势力中,合众和零跑这两个浙江企业,销量分别达到2122和2032台,体现出了一定潜力。刚上市不久的天际ME7,数据还未纳入统计中。
与造车新势力、自主品牌在新能源领域快速推进不同,合资企业乘用车新能源销量增速仍然相对较慢。除上汽通用五菱外,11月销量突破3000辆的企业仅有一汽大众、上汽大众两家,分别排名第12、13位。11月,一汽大众销售3628辆,同比增长248.5%;上汽大众销售3278辆,同比增长37.7%。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5、9月份轿车、SUV、新能源等车型销量排行榜,你想了解的都在这里
9月份各个车型销量排行榜单已经正式发布了,下面我们来看一下上个月整体的销量情况到底如何呢?
轿车榜
轩逸和 朗逸仍然是轿车榜前两名,可以说是常客了。但是,这个月的销量轩逸比朗逸要高很多,差距拉大。
不得不说,轩逸新款老款共同销售的策略很成功,老款价格便宜主打性价比,新款时尚主打颜值,着实给了消费者更大的选择空间。
SUV榜
长城哈弗H6一如既往地稳坐第一名的位置,不过本田CRV这个月销量确实高,要比以往月份高很多,跃居第二名了。
不过,国产SUV车型还是挺争气的,4款车型打入前十名。
MPV榜
五菱宏光和别克GL8仍然是“一骑绝尘”的领先,五菱主打家用性价比,别克GL8主打商务舒适性,地位毋庸置疑。
新能源汽车榜
宏光MINI确实是一匹黑马,刚上市第二个月就到了第一名的位置,不得不说五菱确实是国民好车,车不但很好而且价格不贵。
特斯拉作为电动汽车的领头羊,这次屈居第二了,不过销量仍然是后面车型所不能及的,这次进一步下调价格,下个月销量估计会猛增一大截。
豪华汽车品牌榜
豪华汽车品牌还是BBA的天下,二线豪华品牌与一线销量差距还是非常大的,品牌效应影响力不容小觑。
也不得不说,奥迪降价促销的策略非常成功。
以上就是9月份各个车型的销量情况及简单分析,供大家参考。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6、新能源车10月销量排行榜公布:第一名太厉害了 比亚迪大赢家
日前,乘联会公布了10月份国内新能源车销量排名情况。
按照乘联会的说法,10月份新能源狭义乘用车销量13.4万辆,同比增长112.0%,环比增长21.0%;累计销量73.5万辆,同比下降9.1%。
具体到车型方面,本月五菱宏光MINI以20631辆的成绩排名第一;特斯拉Model 3以12143辆的成绩排名第二; 欧拉R1则以6269辆的成绩排名第三。
4-10名依次是比亚迪汉EV、奇瑞eQ、埃安S、比亚迪唐DM、理想ONE、秦EV以及科莱威。
从销量榜单来看,9月份五菱宏光MINI销量逆袭特斯拉Motel 3并非偶然,因为本月五菱宏光MINI依然稳居第一,而且建立起了巨大的优势。
不过五菱宏光MINI拿下第一含金量并不算高,毕竟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它更像是一台解决日常代步的低速电动车。
榜单中真正含金量高的是比亚迪汉EV,一辆售价25万左右的中大型新能源轿车能够取得超过5000辆的月销量,这样的成绩可以说是足够优秀了。
此外,比亚迪唐DM在10月份的销量也堪称优秀,3718辆的成绩甚至超过了理想ONE,秦EV在10月份的销量也达到了3526辆。可以说,比亚迪是10月新能源车型销量榜中最大的赢家。
年度累计来看,Model 3依然是国内销量最好的新能源车,五菱宏光MINI紧随其后,埃安S则排名第三。
4-10名依次是秦EV、欧拉R1、奇瑞eQ、蔚来ES6、理想ONE、北汽EU系列以及宝骏E100。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7、五菱宏光MINI EV开了挂 2020年10月份纯电动车型销量排行榜
2020年10月份新能源车型销量已经出炉啦,本篇我们盘点一下卖的最好的纯电动车型,在这其中五菱 宏光MINI EV一骑绝尘高居第一。
排名第一的是五菱宏光MINI EV,这台车上市也就仅仅3个月,但在10月销量已经达到了20631辆,遥遥领先于第二名的特斯拉Model 3,当然这两款车型的价格并不在一个级别上,宏光MINI EV指导价2.88万元起,这价格比有些质量难以保证的老年代步车还要实惠,还有厂家的质保,这就是他的优势,另外顶配版本在上海等限牌区域还能享受到免费牌照,这又争取到了很大的份额,除了政策优势之外,这台车本身做的还不错是重要原因,可爱的设计,4座布局等等对于日常使用来说还是可以的,并没有太多廉价的感觉。
这款车可以说很好的解决了很多人的痛点——代步,中国大部分城市交通普遍存在的拥堵、限行、停车难、油费高等出行问题,这台车恰恰满足了广大消费者对实用便捷出行工具的真实需求,至少是个遮风挡雨合法上路的车。
特斯拉Model3 10月份的终端销量达到了12143辆排名第二,对于一台指导价超过20万元的新能源车型来说,这样的成绩可谓是相当强势了,要知道豪华品牌中级车本月销量最好的奥迪A4L也就是超过1.4万辆,因此BBA最大的敌人并不是二线豪华品牌,而是足以革命的特斯拉。
Model3从刚国产到现在价格一探再探,目前的价格是使用了国产宁德时代电池之后的价格,不到25万元的价格买一台特斯拉,还是很有吸引力的,毕竟特斯拉的保有量是目前新能源车型当中最多的,保值率也是相对来说最好的,超过460公里的续航能力无论是城市代步还是短途出行都足够了,所以使用层面并没有太多续航焦虑问题。
本月排名第三的是欧拉黑猫,欧拉旗下产品目前的关注度还是相当高的,黑猫10月份销量达到了6269辆,黑猫全系共有4款车型,补贴后售价区间为6.98-8.48万元,价格不贵,设计挺时尚,续航也不错,黑猫采用了双圆灯和封闭式前格栅的设计,下部进气口和LED日行灯也都是圆角矩形的元素,圆润风格令它看上去十分可爱。内饰的设计比较的简洁,大量的圆形元素,很明显是走可爱风。
性能层面,入门的三款车型搭载最大功率48马力,峰值扭矩125N·m的电机;顶配车型将配备最大功率61马力,峰值扭矩130N·m的电机。续航方面,有三个版本,对应的NEDC综合续航里程分为301km、351km以及405km。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8、11月份新能源销量排行榜 宏光NIMI超3万辆 欧拉R1增长373%
来自乘联会的消息,11月新能源汽车销量快报新鲜出炉,11月份新能源狭义乘用车销量17.1万辆,同比增长139.2%,环比增长28.2%,;累计销量90.5万辆,同比下滑2.9%。11月份新能源汽车销量全面爆发,同比增长翻倍还多,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春天来了。
具体车型方面,五菱宏光MINI夺取新能源销量排行榜第1名,再创销量新高,10月份超2万辆,11月份超3万辆,具体销量为33094辆,这样的销量让宏光MINI再次获得五菱“神车”的称号。
排行榜第2名特斯拉Model 3也迎来销量新高,10月超1万辆,11月特斯拉Model 3销量为21604辆,特斯拉Model 3一方面减配和连续官降“割韭菜”,另一方面又销量暴涨,根本无法理解消费市场的变化,消费者需要什么样的新能源汽车呢?
第3名又是一辆A00级新能源小车, 欧拉R1销量为9463辆,同比增长372.9%,成为新能源汽车市场销量同比增长最多的车型。欧拉作为长城旗下新能源品牌,前期也是默默无闻,勉强可以过日子的节奏,但随着新能源汽车热销,加上欧拉推出各种白猫、黑猫、好猫等自带流量的车型名字,欧拉汽车突然崛起,是市场给了欧拉汽车机会,同时欧拉汽车也抓住了机会,销量提升也属正常。
比亚迪汽车成为新能源销量排行榜的佼佼者,3款车型入围排行榜,比亚迪汉 EV最为抢眼,销量为7482辆排在第4名;全新秦 EV销量为4081辆,排在第8名,同比增长151.6%;比亚迪唐 DM销量为3007辆,同比增长193.1%。
比亚迪新能源汽车板块2020年上半年全部下滑,燃油车板块开始微增长,作为一家主要以新能源汽车为主的车企,新能源板块销量下滑很不正常,好在比亚迪·汉上市后销量开始恢复,11月份迎来大暴涨,期待接下来的市场表现。
新势力造车方面,理想ONE以4646辆排在第7名,理想汽车在经历了“断轴”召回风波之后,销量反而上涨了,并没有受到很大影响;威马EX5以3018辆排在第9名,同比增长174.6%,同样威马汽车“自燃”召回对销量影响也不太大。可见中国消费者对于知错能改的新势力造车还是很包容的态度,新势力造车需要认真对待这一现状,造车更需要有十足的诚意,不然就太对不起消费者了。
新能源汽车销量排行榜唯一同比下滑的车型是埃安Aion S,11月销量为5084辆,同比下滑8.2%,在新能源汽车市场大好的11月份,埃安Aion S出现下滑现象,很不正常。
写在最后,新能源汽车销量排行榜中,除去特斯拉Model 3全部为自主品牌,很庆幸自主品牌在新能源领域很强势,不过销量高的主要为新能源A00级小车,10万元以下的售价,例如宏光MINI、欧拉R1、奇瑞eQ,当然也有比亚迪·汉,售价可以媲美特斯拉Model 3,不过也就仅此一辆入围排行榜。因此,中国新能源车企要看到差距,差异化全面发展才有机会突围。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9、国内乘用车销量排行榜(2020年10月):纯电动车首次进入前十
导 读
2020年10月,乘用车销量保持在200万辆以上规模,再创年内新高,同比增速依然高于上月。当月共销售211万辆,环比增长0.8%,同比增长9.3%。在乘用车主要品种中,与上月相比,基本型乘用车(轿车)销量略有下降,其他三大类乘用车品种均呈增长;与上年同期相比,多功能乘用车(MPV)销量有所下降,其他三大类品种保持增长,交叉型乘用车增速依然最为显著。
1-10月,乘用车共销售1549.5万辆,同比下降9.9%,降幅比1-9月收窄2.5个百分点。在乘用车主要品种中,四大类乘用车品种销量降幅同比均延续了收窄态势,其中运动型多用途乘用车(SUV)和交叉型乘用车降幅已收窄至5%以下,总体表现好于其他乘用车品种。
轿车销量TOP10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分析,2020年10月,销量排名前十位的轿车品牌依次为:轩逸、朗逸、宝来、速腾、英朗、卡罗拉、雅阁、五菱 宏光MINI EV、思域和帝豪。与上月相比,卡罗拉销量呈较快下降,思域、轩逸和宝来降幅略低,其他品牌均呈增长,其中五菱宏光MINI EV增速更为明显。10月,上述十个品牌共销售32.78万辆,占轿车销售总量的34.64%。
另外,分企业情况来看,2020年10月,销量排名前十位的轿车生产企业依次为:一汽-大众、上汽通用、上汽大众、东风日产、广汽丰田、广汽本田、吉利汽车、一汽丰田、上汽通用五菱和上汽乘用车。与上月相比,一汽丰田、广汽丰田和上汽大众销量呈较快下降,东风日产和一汽-大众降幅略低,其他企业均呈增长,其中上汽乘用车增速更为明显。10月,上述十家企业共销售66.83万辆,占轿车销售总量的70.62%。
SUV销量TOP10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分析,2020年10月,销量排名前十位的SUV品牌依次是:哈弗H6、长安CS75、本田CR-V、博越、探岳、逍客、途观、哈弗M6、昂科威和奇骏。与上月相比,奇骏和本田CR-V销量有所下降,其他品牌呈一定增长,其中逍客和哈弗H6增速最为显著。10月,上述十个品牌共销售24.80万辆,占SUV销售总量的24.75%。
另外,分企业情况来看,2020年10月,销量排名前十位的SUV生产企业依次是:长城汽车、吉利汽车、长安汽车、一汽-大众、奇瑞汽车、上汽大众、东风本田、东风日产、上汽通用和广汽本田。与上月相比,东风本田、上汽大众、广汽本田和一汽-大众销量有所下降,其他六家企业各有增长,奇瑞和长城增速更快。10月,上述十家企业共销售65.16万辆,占SUV销售总量的65.04%。
MPV销量TOP10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分析,2020年10月,销量排名前十位的MPV品牌依次是:五菱宏光、别克GL8、艾力绅、宝骏730、菱智、宝骏RM-5、传祺GM8、传祺GM6、奥德赛和荣威iMAX8。与上月相比,菱智和传祺GM6销量均呈下降,其他品牌呈不同程度增长,其中荣威iMAX8、宝骏RM-5和传祺GM8增速尤为迅猛。10月,上述十个品牌共销售8.86万辆,占MPV销售总量的72.01%。
另外,分企业情况来看,2020年10月,销量排名前十位的MPV生产企业依次是:上汽通用五菱、上汽通用、广汽乘用车、东风柳汽、东风本田、上汽大通、广汽本田、上汽大众、上汽乘用车和吉利汽车。与上月相比,上汽大众和东风柳汽销量下降明显,上汽通用略有下降,其他企业均呈增长。10月,上述十家企业共销售10.85万辆,占MPV销售总量的88.23%。
注:更多数据信息,敬请持续关注!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10、新能源销量翻倍 车企排名有变数 | 数评11月车市
撰文|张传宇?编辑|路由社
“金九银十”之后,中国车市会走向何方?
因为中国农历春节和节前集中消费的缘故,向来以公历为运行时间标尺的汽车市场,往往会在春节前迎来一波市场的“小阳春”。
于是,夹在9、10月与春节之间的11、12月,也会在企业冲刺年度销量目标、中国消费者特定消费习惯的双重作用下,呈现出更为复杂多变的面貌。
值得一提的是,后疫情时代的2020年广州车展,也以超出行业预期的存在感,一定程度上给11月中国车市的销量走势增加了变数。
11月的中国车市运行情况到底如何?其中又蕴含着哪些看点呢?在12月的年终销量靴子落地之前,让我们一探究竟吧。
连续5个月增长8%的背后
首先,11月的车市迎来后疫情时代的再次反弹。
昨天出炉的乘联会销量数据显示,2020年11月,狭义乘用车市场产量数据为227.8 万辆,同比增长8.0%,环比增加11.6%;批发销量226.3 万辆,同比增速为11.3%,环比增速是9.2%。
此外,狭义乘用车零售销量达到了208.1万辆,同比去年增长8.0%,环比增长了4.5%,实现了连续5个月8%左右的增速,也再次刷新了近两年连续高增速的记录。
具体来看,狭义乘用车批发销量同比增速,也是自2018年4月份以来连续低迷了31个月之后,首次再度实现双位数同比增长。而且,产量、批发量同比涨幅扩大,批发量、零售量同比超过预期,表明“金九银十”的传统汽车热销季后,汽车消费旺季并没有在高位进行月度回调,终端消费需求在持续强势回暖,行业景气复苏态势进一步强化。
再来看各细分车型市场。
数据显示,11月,轿车、SUV、MPV三大细分市场,批发销量分别为104.7万辆、108.7万辆和 12.9万辆,同比增长分别为 8.2%,7.5%和-11.4%。其中,轿车、SUV 市场的月度销量,连续五个月实现同比正增长,而MPV市场销量的降幅自九月、十月的基础上有所扩大。
具体分析来看,11月,在SUV细分市场,B级SUV车型的销量,同比去年11月增长了32%,A级SUV车型同比增速则达到了10%。在这背后,大众、丰田等合资SUV车型走势较强,自主品牌阵营,长安、长城等品牌的SUV车型表现突出,但自主品牌的SUV生产量,同比还是下降了10%。
在轿车市场,豪华品牌的带动效应依旧明显。其中,B级轿车销量在11月同比增长了16%,C级轿车同比更是增加了30%,同期A轿车则同比下滑了4%。
对于MPV市场而言,高端和入门市场仍然是其中最大的玩家。尽管在北京车展,自主与合资品牌展示了诸多MPV新车型,但这些新车11月尚未迎来正式上市,对于市场的搅动作用也不可避免地要被延后。
三大品类市场的异动背后,也透露出品牌阵营的不同走势。
11月,豪华车市场零售销量同比增长27%,环比10月增长5%,继续保持强势增长特征,消费升级的高端换购需求依旧旺盛。同期,主流合资品牌零售销量同比只增长3%,但是环比10月增长了1%。其中,日系、美系品牌份额持续走强,同比市场份额增加了3个百分点。
回到自主品牌阵营。
11月,自主品牌的传统强势阵地———SUV市场的下滑,揭开了自主品牌销量发展的困境。
自2018年11月以来,自主品牌的市场份额已经连续20个月同比下降。11月,自主品牌零售销量同比增长9%,环比10月增长9%,整体市场份额为39.1%,处于历年来的谷底状态,仅好于2019年同期,同比市场份额只增长了0.4%。
岁末车企排名仍有悬念
作为全年销量统计的倒数第二个月,11月的销量情况,很大程度上为全年车企销量的最终排名进行了彩排。只是,在具体品牌阵营中,名次的角逐仍然充满了变数。
先看销量总排名榜单。
11 月,在车企零售销量榜中,一汽-大众、上汽大众仍稳居排行榜前两名。自主品牌表现较强,在前十中占据4个席位。入围车企相比10月没有太多变化。
从榜单来看,上汽通用、长安汽车、长城汽车、上汽通用五菱等车企均实现较强的增长,上汽大众则延续两位数下滑的态势。出人意料的是,吉利汽车11月也出现了销量同比下滑的情况。
具体来看,一汽-大众与上汽大众之间的销量差距正在不断扩大。数据显示,一汽-大众11月零售销量为22.3万辆,同比增长7.9%;而上汽大众再次下挫超过10%,11月零售销量同比下滑23.4%至15.1万辆。2020年,上汽大众的月销量已经连续下滑了11个月。
可见,虽然中国汽车市场已经走上反弹、回暖的快车道,但是上汽大众却在逆市场趋势而动。背后的原因,路由社已经在《阵痛之年,上汽大众何以反弹?》一文中做了详细分析。如今,在产品投放小年,上汽大众或许将延续下滑的状态,直到触底反弹。
或许,帕萨特在中保研最新一次碰撞中的好成绩,能够短期内刺激销量的回暖。但是,前不久曝出的“芯片短缺”的“黑天鹅”事件,仍然为南北大众尤其是上汽大众的后续销量蒙上了一层阴影。
此外,“缺芯”事件还将影响到年度合资车企最终的排名。11月,上汽通用狭义乘用车零售量为14.5万辆,同比增长13.2%。从数据看,上汽通用与上汽大众之间的差距正在不断缩小。距离最终排名还有12月一个月销量的距离,两者孰胜孰负还有很大变数。
对于日系合资品牌而言,2020年更像是产品加大投放、更新,等待2021年持续增长的一年。此前,路由社已经详细梳理过丰田、本田、日产在2020年的产品动作,从2020年月度同比增长速度看,2021年日系将持续挤压美系和自主品牌的市场份额。但是,这其中并不包括后进的小众日系品牌。
2015-2020年,自主品牌的市占率排名
再来看自主品牌阵营,虽然11月自主品牌销量同比增长9%,低于行业平均增速,但自主品牌龙头车企销量远超行业平均增速。预计,未来头部自主车企市场份额将进一步提高。
其中,长城汽车、长安汽车、上汽通用五菱的销量增速分别为24.3%、36.8%、18.5%。这三家销量的高增长主要受益于爆款车型的放量:比如长城汽车得益于H6车型的稳定增长,大狗等车型的增量;长安汽车的UNI系列车型,已经取得月销过万辆的成绩;上汽通用五菱则通过分拆品牌、持续投放新车,最终抵消了年初的弱势,在年底最终回归正增长。
如上文所述,11月的自主品牌阵营,最让人意外的当属吉利汽车。在素来以冲刺年度销量目标为导向的11月,吉利汽车同比下滑0.9%,或许让很多人难于理解。
路由社认为,2020年,吉利汽车也处于产品切换的周期内,原先的车型都会转向基于BMA、CMA等平台开发,部分老款车型的销量不可避免受到了一些冲击;而且,吉利汽车在新能源领域的车型研发与销量表现,一直不温不火,这也成为整体销量下滑的原因之一。不过,距离全年132万辆的销量目标,吉利汽车仅有15.4万辆的差距,这一数字在12月完成或许不是难题。
另一方面,二线豪华品牌阵营,同样面临着与合资、自主品牌一样纠结的排名问题。
数据显示,11月份,凯迪拉克品牌完成销量24,307辆,同比增长45%;1-11月累计销售202,483辆,同比增长4%。同期,雷克萨斯品牌终端销量为20,632台,同比增长6.8%;1-11月,雷克萨斯累计销量达到了202,647辆,同比增长12.4%。
从月度销量看,凯迪拉克依旧十分强势,但雷克萨斯凭借前11个月积累下来的优势实现反超,累计销量暂时领先。不过,如果凯迪拉克12月的销量进一步扩张,依旧有望保住头名位置。
此外,一汽红旗在11月共售出2.5万辆新车,同比增长100%。1-11月,一汽红旗累计销量为17.82万辆,同比增长102%,屈居凯迪拉克、雷克萨斯之后,超过了沃尔沃汽车。
2020年,尽管一汽红旗还无法向二线豪华品牌头名发起最后的冲击,但是下半年H9的上市,已经为一汽红旗提供了不错的上升势头。加上最新上市的E-HS9,一汽红旗或将在2021年实现对上述两家车企的超越,位列BBA之后。
新能源市场高低双双走强
11月,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销量,已经实现连续两月同比倍增。
乘联会数据显示,11月,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18.0万辆,同比增长127.9%,环比增长 25.0%。其中,纯电动批发销量15.0万辆,同比增长122.3%;插电混动销量为3.0万辆,同比增长160.0%。
11月,电动车高低两端强势增长趋势明显。其中,A00级车销量4.8万,份额提升到纯电动的32.0%。B级车占比23.0%,同比增长较强。价格分布范围的数据也体现了这一点,11月,EV车型的主要销量集中在5-15万、25-30万这两个价格区间,两者合计销量占比达到了69%。
这背后,主要是特斯拉Model 3和宏光MINI EV的销量拉动。数据显示,11月,宏光MINI EV的销量达到了33,094辆,特斯拉Model 3则取得了21,604辆的成绩。
对比车型数量分布和销量分布,EV车型25-30万的价格区间内,车型数量明显少于销量数值,这就表明特斯拉以Model 3单一爆款车型,拉动了整个区间的增长。另一方面,则反映出这一市场竞品的缺失。
从数据看,比亚迪汉EV已经走出前期交付的低迷,在11月销售了7,483辆,而其他造车新势力的轿车及SUV产品,尚未形成较强的竞争力。
同理,EV车型在15-20万区间销量数值明显低于车型数量,这就表明该价位区间EV车型竞争力不及其他价格区间,也侧面导致了新能源市场高低两端强势增长的局面。而这一区间正是自主品牌、合资品牌初期产品投放的区间,说明产业亟待升级转型。
再看新能源车企的数据。
11 月,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前三名分别为上汽通用五菱(3.6万辆)、比亚迪(2.6万辆)、特斯拉中国(2.2万辆),三家车企合计占到了11月新能源车总销量的 46.5%。
此外,上汽乘用车新能源车型实现月销超13,000辆,广汽埃安则凭借Aion S车型取得了超过50,00辆的月度销量,而奇瑞和长城汽车在11月的新能源汽车销量都超过了6,000辆,但都集中于A00级车和A0级车市场。
同期,蔚来、理想、威马、小鹏、合众、零跑等新势力车企表现同样优秀。
其中,蔚来11月累计交付5,291辆,同比增长了109.3%。分车型看,蔚来ES8交付1,387辆,蔚来ES6交付2,386辆,蔚来EC6交付1,515辆,实现了车型的均衡增长。
此外,小鹏汽车在11月累计交付了4,224辆,创下了2020年单月销量最高记录,同比增幅高达342%,环比增长了38.9%。而且小鹏P7单月累计交付达到了2,732辆,环比增长了30%。同期,理想ONE在11月累计交付数据为4,646辆,相比10月环比增长25.8%。
路由社认为,伴随北京增加放号2万张新能源车指标、上海恐慌性抢购新能源车的势头,以及企业销售目标的最终达成,12月的新能源车市有望持续实现高增长。
从更长期的视角来看,在各级城市中,目前,新能源车渗透率呈现“限牌限行>限牌>限行>其他”的明显特点。后续,新能源汽车的推广会从有路权牌照优势的一线、新一线城市开始,随着差异化车型的不断推出,逐步渗透到二、三线城市,以及四、五线城市。
值得关注的是,特斯拉中国当下的销量,目前仍然主要集中在限牌限购城市,后续随着Model 3车型价格的下探和国产ModelY车型的推出,特斯拉中国在限牌限购及三四线城市的销量,有望再次拓展,从而对其他新能源车企和传统自主品牌,形成更大的市场挤压。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