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9年新能源汽车销量下滑,中国品牌该何去何从?
<
2、2019新能源车企销量排行榜,比亚迪卫冕,爆款车型揭晓
随着2019年新能源补贴退坡,汽车市场进入了由政策推动向市场驱动的过程,受此影响,国内电动车的产销量在下半年大幅下降。那么去年哪些新能源车企的销量名列前茅,又有哪些车型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呢?基于交强险数据,小编在这里为大家一一分析。
去年新能源汽车整体销量918593台,其中纯电动汽车总销量714333台,插电混动汽车总销量204260台。相比于2018年,新能源汽车整体销量下降1.2%,插电混动汽车销量下降8%,而纯电动汽车销量上涨0.9%。由此可见,在政府补贴减少、纯电动汽车售价上调的情况下,纯电动汽车的销量增速放缓。
从上图可以看出,比亚迪在2019年新能源车企销量榜单中排名第一,全年销量共182944台,占新能源整体销量的20%,北汽位列第二,销量84634台,占新能源整体销量9%,吉利位列第三,销量65236台,占新能源整体销量7%。而卫冕的比亚迪又有哪些爆款新能源车型受到消费者青睐呢,销量又如何呢?小编在这里为大家揭晓。
从上图可以看出,去年比亚迪新能源汽车销量冠军为比亚迪e5, 销量达57884台,比亚迪元EV和比亚迪唐DM位列第二、第三名,销量分别为39009台和22002台,比亚迪秦Pro插混和比亚迪秦Pro EV位于第四、第五名,销量分别为11134台和8713台。比亚迪E2、比亚迪宋DM 和比亚迪宋Pro DM势均力敌,销量分别为7142台、6836台和5981台,另外比亚迪唐EV600和比亚迪E1销量相差不大,分别为3360台和3311台,位列第九和第十名。
小结
由此可见,比亚迪新能源汽车2019年交出了漂亮的成绩单,占整个新能源市场份额20%,日前比亚迪公告称,西安市高新区10亿元新能源车推广财政补贴已经到账。这是比亚迪2020年收到的第二笔财政补贴,年内已累计收到财政补贴23.4亿元。这一轮新能源补贴助力,比亚迪会不会迎来新一轮的销量爆发?让我们拭目以待。
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更多新能源汽车相关的行业资讯,欢迎点击右上角的关注,谢谢。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3、2019年新能源乘用车市场销量达106万辆,年内呈前W后U型走势
1月9日,全国乘联会公布新能源乘用车市场最新销量,显示12月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为13.57万辆,同比下降15.1%,环比11月增长73.5%;其中,纯电动乘用车批发量为11.9万辆,同比下降8%,环比增长76%;插混车型当月批发销量为1.5万辆,同比下降50%,环比增长30%。
全国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12月新能源乘用车销量环比拉升,主要是由于车企抓住年末时机增量。”
至此,2019年1-12月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为106万辆,同比增长5.1%。
前“W”后“U”
2019年3月26日,财政部等四部门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与2018年相比,2019年政府对新能源汽车的补贴出现重大变化,主要表现为补贴门槛进一步提高、补贴额度进一步降低、电池技术标准要求进一步提高、电耗补贴调整系数门槛进一步提高、针对纯电续航低于80km的插电混动补贴更加严格。
尽管新政策实施日期为2019年3月26日,但是同2018年类似,设置了3个月的过渡期——2019年3月26日至2019年6月25日为过渡期。
受政策因素影响,车企、经销商3月份开始大力调动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的积极性,一些对新能源汽车有迫切需求的消费者也开始主动求购,提前释放了对新能源汽车的需求。再加上2019年2月受“春节”假期因素影响,销量突陷谷底,3月份经销商工作恢复,2019年上半年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市场呈现“W”型走势。
2019年6月份,新能源市场批发销量为13.4万辆,创同期最佳销量纪录。2019年1-6月的全国新能源乘用车销量为57.7万辆,同比增长65.9%。
(注:数据来自全国乘联会。单位:万辆。)
当时,有不少专家为之叫好,“认为6月新能源乘用车市场虽然进入补贴过渡期,但是各大厂商合力实现新能源批发销量实现13.4万辆,说明新能源乘用车在逐步摆脱对政策的依赖。”
进入2019年下半年,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市场立即陷入低迷状态,6至11月批发销量分别为6.68万辆、7.1万辆、6.5万辆、6.57万辆、7.9万辆,而2018年同期销量为7.2万辆、8.4万辆、9.7万辆、12万辆、13.6万辆。
崔东树认为:“近期限购城市新能源需求放缓,且低线级市场新车需求相对低迷,网约车出租等市场规模扩大较快,但私人消费市场仍有较大压力。”
就当不少人以为2019年12月销量会同样以较低数字结束的时候,各大车企又合力将批发销量推高至13.57万辆。6月至12月,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市场呈现“W型”走势。
2020年或难守百万辆
按照此前规划,我国新能源汽车2019年销量目标为150万辆,2020年达到200万辆。目前来看,已经无法完成任务,中金公司研究报告将2019年新能源汽车整体市场销量预测下调至120万-130万辆,与2018年基本持平。
另一方面,来自公安部交通管理局的数据,截至2019年底,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381万辆,比2018年增加120万辆,增加46.05%。其中纯电动汽车310万辆,占新能源汽车总量的81.19%。新能源汽车增量连续两年超过100万辆,呈快速增长趋势。
其中,2019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344万辆,上半年新增83万辆;而下半年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增长至381万辆,下半年新增保有量仅有37万辆。由此可见,补贴下滑后,私人消费市场的需求也随之快速降温。
(注:数据来自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单位:万辆。)
按照工信部此前预测,202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将突破500万辆,目前距离目标达成仅差119万辆。
但是,2020年政府对新能源汽车的补贴将再次下滑,按照现在2019年下半年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的增长情况,2020年全年保有量或难以突破100万辆。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4、2019年国内插电混动汽车销量排行榜(附大客户数据)
上一篇文章中,小编为大家做了2019年国内纯电动汽车的销量分析,那么关于插电混动汽车的销量又如何呢?下面,小编基于终端交强险数据,为大家做一个深度解析。
2019年国内新能源汽车总销量为918593台,其中纯电动汽车销量714333台,混电动汽车销量204260台,占比22.2%。相对于2018年,去年新能源车型总体销量下降了1.2%,其中纯电动车的销量增长0.9%,插电混动下降8%,最畅销的5款插电混动汽车如下:
从以上数据来看,去年国内销量最好的车型当属宝马5系插电混动汽车,销量达25586台,比亚迪唐DM与大众全新帕萨特插混位列第二、第三名,销量分别为22002台与17531台,荣威ei6和大众途观L插混位列第四、五名,销量分别为15453台和11343台。与纯电动汽车销量榜单不同的是,合资品牌与豪华品牌进入了榜单前五,小编认为,随着合资品牌和豪华品牌越来越多的纯电动汽车上市,相信整个纯电动汽车市场的销售格局将被打破。那么关于以上5款车型有哪些是大客户采购,又有哪些是终端消费者购买呢?小编带大家一探究竟。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除了荣威ei6以外,其他车型主要由终端消费者购买,比亚迪唐DM的终端消费者购买占比达91%。那么剔除大客户购买数据之后,以上这5款车还是不是终端消费者购买最多的车型呢,请大家看以下数据。
从上图大家可以清晰的看到,宝马5系插混依然位列榜单首位,比亚迪唐DM、大众全新帕萨插混的地位也不受影响,只有荣威ei6排在了榜单之外,而比亚迪秦Pro插混跻身榜单,紧随大众途观L插混之后。
小结
2019年插电混动汽车国内销量204260台,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豪华品牌和合资品牌的势头不容小觑,自主品牌中,比亚迪唐DM和比亚迪秦Pro最受到终端消费者的青睐。后续小编将针对2020年市场销量,持续为大家解析,欢迎大家持续关注。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5、中汽协:2019年汽车销量2576.9万辆,同比跌超8%
[ 亿欧导读 ]?2019年12月,与上月相比,汽车产销延续了增长态势。其中,商用车表现明显好于乘用车。乘用车销量依然下降,市场需求下滑态势没有明显改变。
作者丨曾??乐
编辑丨杨雅茹
相较此前的下滑态势,2019年12月的中国汽车市场产销同比跌幅有所收窄,但远未达到回暖这一程度。
1月13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对外发布了上月中国汽车工业产销数据。2019年12月,与上月相比,汽车产销延续了增长态势。其中,商用车表现明显好于乘用车。乘用车销量依然下降,市场需求下滑态势没有明显改变。
从具体数据来看,2019年12月,汽车产销268.3万辆和265.8万辆,环比增长3.5%和8.2%,产量同比增长8.1%,销量同比下降0.1%。1-12月,汽车产销2572.1万辆和2576.9万辆,同比下降7.5%和8.2%,产销降幅比1-11月继续呈小幅收窄,比上年分别扩大3.3个百分点和5.4个百分点。
在车市负增长的同时,新能源汽车销量持续下滑。12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4.9万辆和16.3万辆,同比下降30.3%和27.4%。1-12月,新能源汽车产销124.2万辆和120.6万辆,同比下降2.3%和4.0%。
中汽协会副秘书长陈士华表示,“2019年我国汽车产业面临的压力进一步加大,产销量与行业主要经济效益指标均呈负增长。”受新能源补贴政策大幅退坡影响,自2019年7月起,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持续出现负增长。陈士华认为,“2019年补贴大幅退坡,对生产企业影响很大。从月度产销情况变动趋势看,我国汽车产销状况正逐步趋于好转。”
“在车市下滑情况下,国内车企需要沉下心来思考,研究‘如何生产出满足市场需求的产品’,从而提高品牌竞争力,寻找更好的发展道路。”中汽协会副秘书长师建华如是说。
谈及今年车市销量预期,中汽协会秘书长助理许海东表示,“经过对国内车市的全面评估,我们预计2020年中国汽车市场全年销量约下滑2%。”
(2019年12月汽车生产情况)
(2019年12月汽车销售情况)
(2019年汽车企业库存情况)
在乘用车方面:
12月,乘用车产销218.5万辆和221.3万辆,环比增长1.0%和7.6%,产量同比增长6.4%,销量下降0.9%。在乘用车主要品种中,与上月相比,多功能乘用车(MPV)产量小幅下降,销量呈较快增长,其他三大类品种产销均呈增长,其中交叉型乘用车增速更为明显;与上年同期相比,基本型乘用车(轿车)产销略有下降,交叉型乘用车产量略降,销量微增,运动型多用途乘用车(SUV)产销保持增长,其中产量增速更为明显,多功能乘用车(MPV)产销依然呈较快下降。
1-12月,乘用车产销2136万辆和2144.4万辆,同比下降9.2%和9.6%。在乘用车主要品种中,与上年同期相比,四大类乘用车品种产销均呈下降,多功能乘用车(MPV)降幅最为明显。
(乘用车月度销量)
(乘用车月度销量增长率)
(2019年乘用车分车型销量)
在新能源汽车方面:
12月,新能源汽车产销环比呈较快增长,同比降幅依然明显。12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4.9万辆和16.3万辆,环比增长36.0%和71.4%,同比下降30.3%和27.4%。在新能源汽车主要品种中,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环比均呈快速增长,同比依然下降。
1-12月,新能源汽车产销124.2万辆和120.6万辆,同比下降2.3%和4.0%。在新能源汽车主要品种中,纯电动汽车产量同比略有增长,销量小幅下降,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均呈明显下降。
(新能源汽车月度销量)
(2019年1-12月新能源汽车销量构成)
在自主品牌和其他车系销量方面:
12月,中国品牌乘用车市场占有率比上月明显增长。共销售92.9万辆,环比增长15.2%,同比下降5.2%,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42%,占有率比上月增长2.8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下降1.9个百分点。
在外国品牌中,与上月相比,韩系品牌销量增长明显,美系增速略低,其他外国品牌呈小幅下降;与上年同期相比,德系销量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日系微增,其他外国品牌均呈下降,法系和美系品牌降幅依然明显。12月,中国品牌轿车、SUV和MPV市场占有率分别为22.6%、53.7%和79.2%,比上月均呈增长,其中轿车和MPV增长更明显。
(12月中国品牌乘用车销量与市场份额统计)
1-12月,中国品牌乘用车共销售840.7万辆,同比下降15.8%,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39.2%,占有率比上年同期下降2.9个百分点。
(2019年中国品牌乘用车销量与市场份额统计)
(中国品牌乘用车市场份额及变化趋势)
在外国品牌中,与上年同期相比,日系和德系品牌乘用车销量增速略有减缓,韩系品牌结束增长呈一定下降,美系和法系品牌降幅有所扩大。1-12月,中国品牌轿车、SUV和MPV市场占有率分别为19.9%、52.6%和75.3%,与上年同期相比,轿车结束增长,呈一定下降,SUV降幅明显扩大,MPV降幅有所收窄。
(乘用车各系别市场份额比较)
在各大汽车品牌销量方面:
1-12月,销量排名前十位的轿车生产企业共销售758.7万辆,占轿车销售总量的73.6%。在销量排名前十位的轿车生产企业中,与上年同期相比,北京奔驰和广汽丰田销量呈较快增长,广汽本田、一汽丰田和东风有限(本部)增速略低,其他五家企业均呈下降。
1-12月,销量排名前十位的SUV生产企业共销售548.3万辆,占SUV销售总量的58.6%。在销量排名前十位的SUV生产企业中,与上年同期相比,一汽大众销量增速最为显著,奇瑞汽车和上汽大众也呈较快增长,东风本田和长安汽车增速略低,其他五家企业呈一定下降。
1-12月,销量排名前十位的MPV生产企业共销售122.8万辆,占MPV销售总量的88.7%。在销量排名前十位的MPV生产企业中,与上年同期相比,上汽大通和广汽乘用车销量增速明显,上汽通用略有增长,其他七家企业均呈下降。
(1-12月中国市场销量前十名的汽车企业)
在动力电池方面:
12月,我国动力电池产量共计6.2GWh,同比下降22.9%,环比下降31.4%。其中三元电池产量4.8GWh,占总产量77.8%,同比下降0.7%,环比下降10.2%;磷酸铁锂电池产量1.2GWh,占总产量19.0%,同比下降57.2%,环比下降67.4%。
1-12月,我国动力电池产量累计85.4GWh,同比累计增长21.0%。其中三元电池产量累计55.1GWh,占总产量64.6%,同比累计增长40.8%;磷酸铁锂电池产量累计27.7GWh,占总产量32.4%,同比累计下降1.2%。
(按材料类型划分的动力电池产量)
2019年12月,我国动力电池装车量共计9.7GWh,同比下降27.4%,环比上升54.4%,年底有一定幅度冲量表现,但热度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三元电池、磷酸铁锂电池装车量分别为4.8GWh和4.7GWh,同比分别下降28.2%和22.6%,12月份二者装车比例基本持平。
(2017-2019年我国动力电池月度装车量数据)
2019年12月,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共计56家动力电池企业实现装车配套,较11月份增加4家。排名前3家、前5家、前10家动力电池企业动力电池装车量分别为6.8GWh、7.7GWh和8.6GWh,占总装车量比分别为70.0%、79.3%和89.0%,仍保持高位。
2019年1-12月,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共计79家动力电池企业实现装车配套,排名前3家、前5家、前10家动力电池企业动力电池装车量分别为45.6GWh、49.2GWh和54.7GWh,占总装车量比分别为73.4%、79.1%和87.9%。
(2019年12月我国动力电池企业装车量排名)
在充电基础设施方面:
截至2019年底,联盟内成员单位总计上报公共类充电桩51.6万台,其中交流充电桩30.1万台、直流充电桩21.5万台、交直流一体充电桩488台。2019年12月较2019年11月公共类充电桩增加2.1万台,2019年12月同比增长55.9% 。
2019年月均新增公共类充电桩约1.5万台, 2018年月均新增公共类充电桩0.98万台,增速提高53%,公共类充电桩增速加快。从数据上能看出,公共类充电桩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还处于高速发展阶段,整个行业保持增长的态势。
(2019年公共充电基础设施整体情况)
其中,广东、江苏、北京、上海、山东、浙江、安徽、河北、湖北、福建TOP10地区建设的公共充电基础设施占比达73.9%。
(2019年各省份公共充电桩总量TOP10)
(2019年各省份充电站总量及TOP10)
截止到2019年底,全国充电运营企业所运营充电桩数量超过1万台的共有8家,分别为:特来电运营14.8万台、星星充电运营12.0万台、国家电网运营8.8万台、云快充运营4.0万台、依威能源运营2.5万台、上汽安悦运营1.8万台、中国普天运营1.4万台、深圳车电网运营1.3万台。这8家运营商占总量的90.2%,其余的运营商占总量的9.8%。
(2019年全国规模化运营商)
编辑:杨雅茹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6、中汽协:2019年汽车销量下降8.2% 新能源市场迎十年首降
2019年中国汽车市场先后经历了寒潮蔓延、国五国六切换观望期、新能源补贴退坡、传统淡季等的侵袭。如今,在业内一片哀鸿中,2019年车市成绩单终于出炉。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以下简称“中汽协”)发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12月中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68.3万辆和265.8万辆,环比增长3.5%和8.2%。产量同比增长8.1%,销量同比下降0.1%;2019年我国汽车产销累计分别完成2572.1万辆和2576.9万辆,虽然同比仍下降7.5%和8.2%,但产销量继续蝉联全球第一。
中汽协副秘书长陈士华表示:“2019年下半年以来,我国汽车产销虽呈现降幅逐渐收窄的走势,但在国内市场消费需求不足、国六标准带来的技术升级压力、新能源补贴大幅下降等因素的影响下,市场总体回升幅度有限。而这些影响因素短期内仍将存在,因此行业将继续承压,企业分化也将更加明显。”
乘用车降幅领跑大盘
作为汽车市场增长的主要动力,12月乘用车市场降幅较上月继续缩小,但情势依旧不容乐观,2019年全年乘用车产销量降幅更是大于市场整体。
具体来看,12月乘用车产销量分别完成218.5万辆和221.3万辆,环比增长1%和7.6%。产量同比增长6.4%,销量同比下降0.9%;2019年全年,乘用车累计产销量分别完成2136万辆和2144.4万辆,同比下降9.2%和9.6%。
在乘用车四大品类中,与2019年11月相比,四大类品种销量均呈增长。其中,多功能乘用车(MPV)和交叉型乘用车增速更为明显,分别达19.9%和34.6%。;与2018年同期相比,运动型多用途乘用车(SUV)和交叉型乘用车销量略有增长,其他品种依然下降,多功能乘用车(MPV)降幅更为显著。
2019年1-12月,四大类乘用车品种销量同比继续呈现下降趋势。其中,轿车下降10.7%、SUV下降6.3%、MPV下降20.2%、交叉型乘用车下降11.7%。
对此,陈士华表示:“2019年12月乘用车市场出现增长是由于双十二、圣诞节以及部分地区车展期间的促销活动刺激消费者购车,消费潜力在一定程度上得到释放。此外,2020年春节比往年提前,从而带动销售旺季提前到来,也使得四季度总体表现好于全年。”
新能源市场迎负增长
自2019年6月补贴新政开始实施后,此前高歌猛进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也开始降温。从7月开始,新能源汽车销量迅速回落遭遇“五连跌”。而12月及全年销量出炉后,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也出现了自2009年大力推广新能源以来首次负增长。
数据显示,2019年12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4.9万辆和16.3万辆,同比下降30.3%和27.4%。1-12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24.2万辆和120.6万辆,同比下降2.3%和4%。
在新能源汽车主要品种中,纯电动汽车累计产销同比分别增长10.8%和5.9%,增速略高于行业。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累计产销分别完成21.4万辆和22.6万辆,同比下降22.9%和14.7%,降幅有所扩大。
陈士华认为,2019年补贴大幅退坡对于生产企业来说影响较大,目前新能源行业的整体利润率较低,企业为了研发新产品投入很大,导致整个行业很难通过新能源车来盈利。他表示:“受新能源汽车受补贴退坡影响,2019年下半年呈现大幅下降态势。希望国家继续支持新能源汽车发展,下一步可从税收、使用环节便利性等方面对新能源汽车产业做政策支持。”
此前,在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0)上,工信部部长苗圩表示,202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不会再进一步的退坡。随后,工信部相关负责人对苗圩的表态进一步解释称,“今年的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将保持相对稳定,不会大幅退坡”。这意味着,2020年新能源的补贴退坡将在一定程度上“放缓”,将对新能源市场发展提供助力。
中国品牌进入洗牌期
在车市整体大环境不景气、竞争进一步加剧的背景下,中国品牌的市场份额进一步下降,表现也愈发低迷。
数据显示,2019年12月中国品牌乘用车销量为92.9万辆,同比下降5.2%,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42%,占有率同比下降1.9%;1-12月,中国品牌乘用车累计销量为840.7万辆,同比下降15.8%。市场份额为39.2%,下降2.9个百分点,这也是2006年至今,中国品牌所占市场份额最低的一年。
具体车型来看,2019年,中国品牌轿车累计销量为204.6万辆,同比下降15.2%,占轿车总销量19.9%,同比下降1.1个百分点;中国品牌SUV销量为492万辆,同比下降15%,占SUV市场份额的52.6%,同比下降5.4个百分点;中国品牌MPV销量为104.1万辆,同比下降21.6%,占MPV总销量的75.3%,同比下降1.3个百分点。
从车企来看,上汽集团以累计销量197.6万辆销量夺得中国品牌乘用车销量冠军,吉利汽车、长城汽车汽车则分别以136.7万辆、91.1万辆紧随其后。值得关注的是,在排名前15的中国品牌车企中,仅有2家车企保持销量同比正增长。
“目前的市场确实整体低迷,尤其是对于一些品牌力较弱、且缺乏核心竞争力的自主品牌来讲,确实是不小的挑战。”在中汽协秘书长助理许海东看来,车市大环境不好,头部自主车企能够通过战略调整保住一定的市场份额,但一些缺乏竞争力的中小企业会面临很大的市场风险。
对于中国品牌的前景,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师建华师建华认为:“前些年中国品牌发展的好,主要由于三四线城市的硬性需求高、消费层级多,加上SUV市场红利,很多企业抓住了机会。对于中国品牌来说,转型升级是一个痛苦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头部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逐步提升,与合资企业间的差距正在不断缩小。对未来而言,市场竞争虽然激烈,但中国品牌的市场份额还是能够稳定在一定程度,甚至是上升。”
总的来说,在车市持续下行的大背景下,2019年汽车市场大幅下跌已成事实。对于2020年市场预期,中汽协分析认为:“2020年宏观经济仍将保持稳定增长,中国汽车产业仍将延续恢复向好、持续调整、总体稳定的发展态势。预计总体呈现2%的负增长,而新能源市场将保持和目前持平或者微增长的态势。”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7、2019年有哪些新能源车型的销量非常火爆呢?
面临着补贴退坡的困境,今年新能源汽车市场整体处于销量下行状态。但仍然有一些车型取得了很好的销量,而且也赢得了不错的口碑。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盘点一下,2019年有哪些续航和口碑都很好的新能源车型呢?
首先要提到的是北汽新能源EU5。作为EU系列的主打车型,这款紧凑型纯电动汽车续航里程可以达到416千米,快充时间仅为0.5小时,完全可以满足日常的使用需要。动力方面搭载的是一台最大功率为160kW的永磁同步电机,峰值扭矩为300牛米,最高车速可达155km/h。另外这款车型配置完善,即便是低配版车型也搭载了360度全景影像,定速巡航,自动驻车,上坡辅助等功能,能够给驾驶者带来极大的方便。
其次要提到的是广汽新能源Aion LX。作为一款纯电动SUV,广汽新能源Aion LX车身长宽高分别为4786*1935*1685毫米,轴距为2920毫米,空间表现宽敞优越。另外这款车型可以提供多个版本的续航,最大续航里程可以达到650千米,在等价车型当中实属难得。配置方面,整车搭载了360度全景影像,前后驻车雷达,自动驻车,上坡辅助等功能,而且还有可开启的全景天窗。汽车内部大面积使用仿皮材料,质感也得到了较大的提升,科技感和档次感并存。
最后要提到的是荣威Ei5。这款车型刚刚上市就受到了一致的好评,10万左右的售价在新能源市场中很有竞争力。荣威Ei5属于紧凑型纯电动汽车,车身长度为4544毫米,轴距为2665毫米,空间相对比较宽敞,座椅调节幅度大,非常适合家庭出行。最重要的是它的车身结构为旅行车,所以舒适性较强。动力方面搭载了一台最大功率为85kW的电动机,峰值扭矩为255牛米,加速推背感很强,能带来极大的驾驶乐趣。
综合来看,上述的三款都属于性价比高而且比较实用的车型,不管是商务出行还是家庭使用都非常合适,也正是因为如此才赢得了良好的口碑和销量。对于想要在2020年之前选购汽车的朋友,这三款可以作为一个不错的参考。
本文为汽车观察家原创,如有抄袭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运营人员:博洋)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8、2019年,新能源汽车市场,都有哪些大变化?
时间总是过得特别快,2019年就这么匆匆过去了,车企这会儿基本都在忙着盘点2019年的销量,估计过段时间就会一一公布,不过结合2019年市场的销量情况,其实已经可以做出一定的判断,氢云链也对新能源车市场做出了自己的总结,看看在这大变局的背后,谁才是大赢家吧!
新能源车消费愈发向上
在汽车消费的起步阶段,消费者对车的要求还仅限于代步,所以对车的要求不是很高,而且对价格异常敏感,正如我国汽车市场刚起步的时候,都是依靠一些10万元以内的车型保持增量,新能源车市场也不例外。
2018年,我国的新能源车冠军还是北汽新能源EC系列,全年销售了近10万辆,并带领北汽新能源拿下了纯电动车销量冠军,其它微型电动车,例如奇瑞小蚂蚁,江淮iEV等也有上佳表现,在整个新能源车销量中占了很大的比重。
到了2019年,新能源消费者逐渐向上,微型电动车市场份额大幅滑落,虽然还有很大的销量,但难以跟2018年相提并论,销量冠军也变成了北汽新能源的EU5,这是一款紧凑型轿车,补贴售价已经超过了10万元,同时还有搭载了达尔文系统的中控屏幕。此外,另一款畅销车型比亚迪元EV,定位于小型SUV,也比微型电动车要高出了一个级别,可见新能源消费市场在向上,至于2020年会不会上升到一个更高级别的车型,就一起期待一下吧!
合资车企纷纷加入战场
2018年,在我国销售的合资新能源车型还不是很多,比较出名的有帕萨特 PHEV和宝马530Le等,销量也不错,但是因为车型太多,在总体销量中,占比还是比较小。
2019年,越来越多的合资车企推出了新能源车型,例如丰田的卡罗拉/雷凌双擎E+,福特领界EV和别克微蓝等,在全年销量变动不大的情况下,合资品牌的新能源车销量占比正在逐渐提高,自主品牌需要警惕。
续航里程再次增
2018年,大部分纯电动车型的综合续航里程都在300公里左右,400公里都不多见,500公里似乎只有特斯拉。2019年伊始,我们就看到了很多车企发布续航长达400公里的车型,例如荣威Ei5和北汽新能源EX5等。
随后,广汽新能源Aion S和几何A等几款车型上市,又把国产电动车带进了500公里俱乐部,到了年末,广汽新能源Aion LX和爱驰U5上市,完成了对600公里的跨越,甚至超过了特斯拉MODEL X。以至于到了年末,要是一辆新车续航不到400公里,你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一辆新车,再仔细想想,其实续航500公里的车型,价格也不是很贵嘛!
而在2020年,有一些即将发布的车型都已经开始预告,自己的综合续航可以达到700公里了呢!
综合以上三点,其实我们可以得到一些结论,未来车企推出的新能源车要想卖得好,就必须往上面三个方向走,定位要高,品牌形象要好,续航一定要长。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9、2019年新能源汽车销量下滑,自主品牌该何去何从?
伴随着2019年新能源汽车销量的下探,尤其是在合资品牌集中发力新能源汽车市场后,中国品牌还能不能扛得住,又该何去何从呢?小编觉得,自主品牌在新能源汽车市场还是有很多天然优势的,同时,伴随着充电等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善,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潜力还是非常大的,具体分析如下。
立足强有力的产品,走出属于自己的品牌向上之路
吉利推出领克品牌,同时也独立了新能源汽车事业部-吉利新能源,并发布了旗下首款纯电动轿车-吉利几何A;广汽新能源的布局则更加稳健,发布的首款纯电动汽车Aion S在刚刚过去的12月,累计销量已经突破了8000台,同时,去年下半年发布的广汽Aion LX续航里程更是达到了650公里,创下了自主品牌纯电动汽车续航里程的最高纪录。北汽新能源旗下最畅销的车型也是从北汽EC系列转变为了北汽EU系列,都是品牌向上的最直接的体现。
相对于燃油车,技术门槛相对较低
对于国内自主品牌而言,想要在燃油汽车市场,超越合资品牌,难度还是非常大的。但是相对于燃油驱动系统的复杂程度,纯电动汽车或者插电混动汽车,整体的技术门槛相对于较低,三电技术的突破,很多也都是控制芯片技术的突破,电池储能技术的突破也是行业的难题。这也是为什么国内很多自主品牌选择新能源车型作为弯道超车的主要原因。当下,不管是插电混动市场,还是纯电市场,绝大多数新能源汽车的保有量都是来自于自主品牌,绝大多数消费者已经开始接受并且认可自主品牌的新能源车型。例如,比亚迪、吉利新能源、广汽新能源等,市场口碑都是不错的。
国家和地方政策的大力扶持
前几年,自主品牌的新能源业务,能够获得这么大的发展, 肯定是离不开地方和国家的大力扶持。虽然补贴会慢慢退坡,但可以预见的是,国家和地方肯定会在其他方面继续大力支持自主品牌,例如,新能源汽车创新类基金支持,各类建设项目审批支持,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支持等。
小结
不论是前期的新能源技术和产品的布局,还是国家和地方的政策扶持,自主新能源汽车品牌立足强有力的产品,走出属于自己的品牌向上之路,未来新能源汽车市场,自主品牌还是会有很强竞争力的。
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更多新能源汽车相关的行业资讯,欢迎点击右上角的关注,谢谢。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