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电动新能源 > 日本新能源汽车专利

日本新能源汽车专利

发布时间:2020-12-17 01:55:17

1、河南盛世新能源汽车获的国家发放的专利证书了吗?

河南盛世鑫源汽车后的国家发放的专利证书是他的,现在比较流行新能源,他已经发放证书。

2、比亚迪新能源汽车自己专利的电池是?

没记错的话应该是磷酸铁锂电池。

3、突破日系混动技术壁垒,长城汽车油耗降至4.6L/100km,比肩两田

长城汽车把油耗搞到了4.6L/100km!

30周年的长城,给自己送上了三份大礼——柠檬、坦克、咖啡智能,分别对应的是全球化高智能模块化技术平台、全球化智能专业越野平台、面向未来出行的智能系统。

其中,作为全球化高智能模块化技术平台,柠檬平台历时5年,耗资200亿打造,着眼于未来10年拥有高效燃油/混动/混电动/氢能四种动力方案,包括4款高效燃油/3款混动专用发动机。

临近年尾,长城汽车柠檬平台再次憋出一个大招——柠檬混动DHT。这是一种高度集成的、高效能、多模油电混动系统,采用双电机混联混动技术,该项技术可适用于HEV和PHEV两种动力形式,涵盖三套动力总成,并支持各级别车型搭载。

柠檬混动DHT到底有何优势、与日系两田混动技术有何不同、对自主品牌混动领域的发展有何影响,这三个问题在本文可以找到。

柠檬混动DHT是由1.5L/1.5T混动专用发动机、定轴式变速箱、集成DCDC、GM/TM双电机,以及双电机控制器组成的"七合一"的油电混合系统,并可实现EV、串联、并联和能量回收等多种工作模式,具有高度集成、高效能、多模油电混动三大特点。

柠檬混动DHT可分为HEV(油电混动)和PHEV(插电混动)两种混动形式,可支持不同级别车型的灵活搭配。具体细分的话,HEV主打城区路况超低油耗以及中高速路况瞬时加速能力,动力系统综合效率可达50%以上。

其中,1.5L混动专用发动机+DHT100动力系统功率为140kW,用在A级SUV综合油耗低至4.6L/100km;而1.5T混动专用发动+DHT130动力系统功率可达180kW,用在 B级SUV上,经过实测,相比于燃油产品,节油率可达35~50%,0-100km/h加速时间大幅缩短1.5s,仅为7.5s,实现了油耗与动力的双双取胜。

笔者猜测,第三代哈弗H6和哈弗大狗是基于长城柠檬平台打造,在试驾车中也是第三代哈弗H6,这两款车有望先推出混动版。

另外,PHEV有"1.5T +DHT130+P4"四驱动力总成,采用了更大容量电池(最大支持搭载45kWh电的电池),系统功率也达到了320KW。据了解,搭载该动力系统的车型百公里加速时间仅为5.2秒,纯电续航里程或将突破200km,未来将应用在更高级别车型上。

一直以来,提及油电混动我们都会想到丰田的THS和本田的i-MMD,在中国市场乃至全世界,日系两田的油电混动都非常优秀,堪称业内标杆。由于THS和i-MMD的两种油电混动系统极为优秀,导致后来者无法超越(无法找到比它俩更好的解决方案),长城柠檬混动DHT有何过人之处?

相比丰田的THS混动系统,从工作模式来看,长城柠檬混动DHT是比较接近于本田的i-MMD混动系统,但前者的表现要显得更优。

长城柠檬混动DHT发动机直驱部分变成了两个档位,多了一套换挡机构,显然是更强调发动机的直驱能力与发动机直驱的时机选择,主要体现在动力系统的综合效率输出。

换言之:长城柠檬混动DHT会给发动机更多的主角表现(直接驱动车轮的机会),而非在大多数时候都充当配角(通过驱动发电电机发电,再由驱动电机驱动车轮),它的优势不仅仅是动力表现会更强,由于减少了损耗,油耗表现也会更加可观。

据长城官方的说法,这套混动系统是三年前就开始研发的,完全由长城汽车独立自主设计、研发,具备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累计拥有专利199项,其中核心专利80项。

按照这个说法,说明长城汽车是规避了日系两田的混动技术专利,通过另辟蹊径的方式实现了HEV技术的突破。

自主品牌虽然在新能源领域发展较好,纯电动、插电混动都走在了行业的前列,但在油电混动(HEV)领域依然还处于一个"待起步"的状态。

长城汽车发布柠檬混动DHT技术,可以说是实现国产品牌在油电混动领域从无到有的突破,这也会带动其它有实力的自主品牌加速研发,进而带动整个自主品牌实现技术向上、品牌向上。

对于长城汽车来说,手里无疑是又多了一张王牌,等到这张王牌打出来的时候,中国油电混动市场很可能会被改变,换句话说,油电混动不再是丰田和本田的天下,长城汽车会进来分一杯美羹。当然,前提是长城柠檬混动DHT的实际表现要真的如发布会所说的一样或者更好。

同时,长城汽车虽然销量高,综合口碑好,但油耗一直偏高,柠檬混动DHT技术全面导入燃油车的时候,将会把此前的劣势全部转为最亮眼的优势,帮助旗下产品销量持续走高。

另外,今年10月份,由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指导,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牵头组织编制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正式发布,明确提及至2035年,传统能源动力乘用车将全部转为混合动力车型,混合动力车型与新能源汽车(纯电动车、插电混动车型、燃料电池车)年销售量各占50%,从而实现汽车产业的全面电动化转型。

长城柠檬混动DHT也有了政策保障,甚至可以说,在未来15年内,混动技术都是非常吃香的。

随着长城柠檬混动DHT的发布,旗下柠檬平台车型也将会陆陆续续导入该技术,全面提升旗下产品市场竞争力。

当然,技术飞速提升的长城,正是当前自主品牌向上发展的一个缩影。此时的自主品牌已经不是仅靠高颜值设计、丰富的配置表单来提升品牌实力,而是转向核心技术的研发实力,通过硬核、超前的技术来实现品牌向上。今天的自主品牌,应该值得我们竖起大拇指点赞!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4、新能源技术的发展必须打造核心技术吗?

据报道,随着新能源汽车技术的逐渐成熟,核心技术知识产权在全球日益激烈的竞争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报道称,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等机构联合发布的《中国汽车产业知识产权发展报告2016》数据显示:全球新能源汽车领域专利申请量整体呈上升趋势,专利申请大国主要为传统的汽车大国和汽车新兴市场国家。

截至2015年12月31日,排名前五位的国家依次是美国、日本、中国、德国和韩国,五国申请量占全球申请量的75%,对比新能源汽车强国,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专利后发劣势依然显现,急需甄别、补齐产业专利短板,夯实汽车强国建设的专利根基。

分析人士表示,我国专利申请存在“大而不强,多而不优”等问题,专利申请质量不高,核心专利持有率低,国内核心专利申请大部分被国外企业所掌握;国内企业专利申请较为零散,尚未形成技术布局优势,未来存在专利壁垒和侵权风险的可能性较高。

5、能找到新能源汽车的申请专利数量吗

一共找到2859项

具体分析情况见图

6、新能源汽车充一次电能跑多远

一次完全充电只能行驶100-200公里左右。

新能源汽车是指除汽油、柴油发动机之外所有其它能源汽车.包括燃料电池汽车、混合动力汽车、氢能源动力汽车和太阳能汽车等。其废气排放量比较低。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现有超过400万辆液化石油气汽车,100多万辆天然气汽车。

(6)日本新能源汽车专利扩展资料:

新能源汽车包括纯电动汽车、增程式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氢发动机汽车、其他新能源汽车等。

氢发动机汽车是以氢发动机为动力源的汽车。一般发动机使用的燃料是柴油或汽油,氢发动机使用的燃料是气体氢。氢发动机汽车是一种真正实现零排放的交通工具,排放出的是纯净水,其具有无污染、零排放、储量丰富等优势。

在充电方式中,新能源汽车充电主要有三种模式,一种为桩式充电,一种为架式充电,另外一种就是无线充电。前两种模式对于场地的要求较高,这也是新能源汽车推广遇到的主要难题之一,而无线充电则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难题。

参考资料:新能源汽车里程-网络

7、新能源汽车专业前景分析?

新能源汽车具有低能耗、轻污染等传统燃油汽车不可比拟的优点,可以改善能源紧缺与环境污染等问题,所以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新能源汽车行业的研发,并作为中国战略新兴产业和“中国制造2025”的重点领域。近年来新能源汽车在政府大力持续的扶持引领下取得了突出的成绩。
一、新能源汽车发展潜力大,市场前景广阔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和保有量近3年连续名列世界第一,产业总体保持较快增长。据相关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表现惊人,生产79.4万辆,销售77.7万辆,同比增长53.8%和53.3%,分别占燃油汽车产销量的2.74%和2.69%,高于2016年同期产销量占比1.21%和1.61%。截至2017年年底,新能源汽车保有量153万辆,占总汽车保有总量2.17亿辆的0.7%。可以看出,近年中国新能源汽车总体保持较快发展,2017年成绩更加突出;但与传统汽车行业发展状况相比,市场占有率仍然很低,但增长趋势显著。
二、新能源汽车技术研发进展快,发展潜力大
中国从“十五规划”开始发展新能源汽车,组织实施了“十五期间国家电动汽车重大科技专项”,重点开发汽车整车技术和关键零部件技术,期间推出了26项国家标准,累计796项国内外专利,经过多年努力,中国在电动汽车研发方面取得了巨大进展。公共平台技术方面,建立了新能源汽车标准体系和整车、电池、电机测试平台。整车技术方面,实现了纯电动汽车续航、可靠性、安全性等方面的提高。燃料电池轿车采用“电—电混合”动力系统平台技术方案,实现了燃料电池城市客车在燃料电池和蓄电池混合动力、电动化底盘、整车控制等三大系统的应用和在燃料电池耐久性、氢气安全性、整车燃料经济性等三大技术领域均取得重要突破。
三、新能源汽车政府扶持力度大,市场创新能力强
新能源汽车生产技术水平低、市场空间小、投资风险大、技术研发期长、投资回报慢,在产业发展初期,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扶持。在整车生产、推广、充电设施建设和动力电池研发和运营方面持续获得政府帮助。2010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将新能源汽车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重点培育发展,2014年接连出台一系列配套补贴优惠政策,这些政策以车辆购置补贴为主,包括车辆购置税减免、政府和公共机构采购、扶持性电价、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支持等,对新能源汽车行业进行全方位扶持。2016年中国政府颁布相关政策共277项。2017年政府又颁发多项政策支持新能源汽车发展,如关于《调整汽车贷款有关政策的通知》。


与日本新能源汽车专利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