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电动新能源 > 新能源汽车新闻网最新消息

新能源汽车新闻网最新消息

发布时间:2020-12-17 01:57:11

1、思考:疫情过后,新能源汽车市场真会迎来爆发期吗?

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确实对人们的生产生活造成了很大影响,汽车行业自然也不能例外。受到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影响,很多车企选择延期复工复产,线下经销商店面也没能正常营业,而直接导致的就是销量下滑。根据乘联会2月19日公布的销量数据显示,2019年2月份上半月销量大幅度下滑,下降幅度同比达到约92%,新能源汽车同样也不例外。那么疫情过后,新能源汽车市场会迎来爆发期吗?文青认为会的。

之所以在疫情结束过后,新能源汽车市场会迎来爆发期,和目前我国汽车保有量以及政策性支持有很大的关系。根据世界银行发布的2019年全球20个主要国家千人汽车拥有量数据上来看,我国每1000人拥有车辆173台,位居第17名。而美国每千人拥有837台,日本每千人拥有591台,澳大利亚每千人拥有747台。所以从汽车保有量上来看,我国仍然存在着较大的需求。再加上受到疫情影响,消费者的购车受到抑制,那么疫情结束后会在一定程度上遇到爆发。

除此之外,我国对新能源汽车的支持依然较大。从2019年3月份发布的补贴政策上不难看出,虽然提高了门槛,降低了补贴金额,但是加大了对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而截止到2019年12月份,我国公共充电桩和私人充电桩之和也达到了约121.9万台。充电桩规模的扩大,提高了消费者用车便捷性。另外,早在1月份工信部相关负责人就表示,2020年的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将会放缓,而这也会促进新能源汽车的销量。

最后,在2月20日举行的网上新闻发布会上,商务部市场运行司副司长王斌称,商务部将会同相关部门研究出台进一步稳定汽车消费的政策,并鼓励各地出台促进新能源汽车消费、增加传统汽车限购指标,从而尽可能促进汽车消费,而这些都是利好政策。

总结:所以不论是从整体市场需求还是从政策层面上来看,在疫情过后,新能源汽车市场都会迎来一个爆发期。不知大家是怎么认为的呢?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2、新能源车补贴不会大幅下滑;蔚来12月交付又创新高 | E 周要闻

?PART 1 一周指数

PART 2 一周新闻

①?2020 年新能源汽车补贴不会大幅退坡

1 月 11 日下午,在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高层论坛上,苗圩部长表示,「2020 年 7 月 1 日新能源汽车补贴不再进一步退坡」。此话一出,震动了整个新能源汽车界。

事后记者问:「在今天下午的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高层论坛上,苗圩部长表示,2020 年 7 月 1 日新能源汽车补贴不再进一步退坡,能否对此详细解释?」

工业和信息化部相关司局负责人回答道:「在百人会论坛期间,很多企业问到,今年7月1日左右财政补贴是否还会像去年那样退坡,年底是否完全退出。针对这一企业普遍关注的问题,苗圩部长在会上作了回应,为稳定市场预期,保障产业健康持续发展,今年的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将保持相对稳定,不会大幅退坡,希望行业企业坚定发展信心,加大创新力度,提升产品品质,加强市场开拓,共同推动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快评:2019 年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后,销量五连跌,车市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打击,整个大环境都充满着悲观的声音。在我朋友圈中,小鹏、蔚来等品牌销售都在发布「补贴倒计时,2020 年恐怕再次滑坡」的消息。

而百人会论坛上的消息发布后,可以说给车企们吃了一颗定心丸,目前好好做产品才是大家需要思考的问题。2020 年来了,新的一轮角逐即将展开,留给各大车企施展拳脚的空间大了不少,就看谁能赢到最后。

②?索尼发布新车 Vision-S

在今年 CES 上,索尼发布了一款名为 Vision-S 的电动概念轿车。这款车由索尼联合众多厂商打造,包括英伟达、高通、采埃孚、博世、黑莓、麦格纳等。据 The Verge 报道,Vision-S 内外拥有 33 种不同的传感器(包括 CMOS 和 ToF),还配备有 360 Reality Audio 音响等。

根据官网公布的参数:车身长宽高分别为 4895*1900*1450 mm,轴距为 3000 mm。动力方面,其将搭载两台 200 kW 电机,驱动方式为双电机四驱。0-100 km/h 加速时间为 4.8 s,最高时速可达 240 km/h,整车质量为 2350 kg。

快评:索尼 Vision-S 发布后,一时间在汽车圈和科技圈引起了热烈的讨论。从日本市场现状来看,在新能源汽车方面,丰田主要以混动车型为主;本田推出本田 e 仅是为了遵守排放法规;而日产虽然较为重视新能源车型,但其王牌车型——LEAF 的竞争力开始初见端倪,往智能化方向发展成为了日产要思考的问题。

在此背景下,索尼出手新能源汽车领域具有一定的可行性。而即使索尼造不出车来,如今 ADAS 硬件和车载娱乐部件需求日益旺盛,索尼也在 Vision-S 上展示了这两个方面的优势,如果未来再加强做好这两点,那么也不会亏到哪里去。

③?蔚来 2019 年?12 月新车交付量创新高

1 月 6 日,蔚来正式公布了 2019 年12 月交付和 2019 全年交付总数量。其中蔚来 2019 年 12 月交付新车 3170?辆,环比增长 25%,创 2019 年全年新高。

另外,蔚来 2019 年全年累计交付数量为 20565 辆,其中 ES8 为 9132 辆, ES6 为 11433 辆。而 2018 年到 2019 年,蔚来全品牌累计交付 31913 台。其中 ES8 为 20480 辆,ES6 为 11433 辆。

快评:在 2019 年 12 月的销量中,蔚来 ES6 仍然占据着主要销量,据中汽中心数据资源中心零售数据,ES6 在 12 月的上险数为 2547 辆,该数据再次证明了这款车型的成功。另外,ES6 在 12 月的上险数排到了主流豪华中型 SUV 的第 10 名。而新的一年来临后,蔚来 ES6 能否取得更大的成功,让我们一起拭目以待。

④?国产特斯拉?Model 3?正式对外交付

1 月 7 日,中国制造特斯拉 Model 3 正式对外交付。仪式上,10?位车主从Elon Musk 手中接过钥匙,开心的 Elon 在现场还跳起了舞。仅仅一年时间,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就完成了从开工建设到生产交付,用「中国速度」创造了行业记录,Elon Musk 也表示「没有中国政府,就没有现在的超级工厂」。而除了国产 Model 3 正式对外交付以外,中国制造 Model Y 项目也正式启动。

快评:2020 年 1 月 7 日,这对于特斯拉是历史性的一天,也是历史性的一年。国产特斯拉在中国迈出了重要一步,正式开启了颠覆中国传统汽车市场的征程。

看向国产 Model 3,其售价已打入 30 万以内,这意味着其将与传统豪华品牌展开竞争,比如 BBA 等品牌。而相对于国产 Model 3,大家是会坚定地选择同级别的宝马 3 系、奥迪 A4L、还是奔驰 C 级?以前可能想都不用想,但现在恐怕大多数人都会选择比较一下。如果是你,你会怎么选择?

⑤?吉利与梅赛德斯成立新公司

1 月 8 日,吉利与梅赛德斯奔驰正式成立 smart 品牌全球合资公司——智马达汽车有限公司。该公司全球总部设在中国宁波杭州湾新区,在中国及德国分别设立营销中心。注册资金 54 亿元人民币,双方将各出资 27 亿元人民币,梅赛德斯-奔驰股份公司主要以 smart 品牌出资的形式获取相应股份。

双方将在研发、制造和供应链等领域发挥协同效应,致力于将 smart 打造成为高端电动智能汽车品牌。全新一代纯电动 smart 由梅赛德斯-奔驰负责设计,吉利负责工程研发。新车将在中国全新工厂生产,2022 年投放市场并销往全球。

另外,在 2019 法兰克福车展上,smart 正式发布了新款 smart EQ fortwo 和 smart EQ forfour 两款车型。两款新车均搭载了容量为 17.6 kWh 的动力电池组,NEDC 续航里程为 159 km。动力方面,两车均搭载了最大功率 60kW,峰值扭矩为 160 N·m 的永磁同步电机。

快评:智马达的成立,标志着 smart 品牌即将国产。从 smart 目前在国内销售的两款燃油车来看,其售价区间大概在 12 万到 20?万之间。如果全新一代纯电动 smart 国产的话,那么将有可能下探到 10?万以下的价格区间,而目前 10?万以内的这种纯电动微型车销量也十分可观,如果真是这样,那么纯电动的 smart 还是很有机会的。

不过,话说全新纯电 smart 续航只有 159 km 是不是有些尴尬了??毕竟小牛在 CES 上发布的 TQi 电动三轮车的续航里程可是有 200 km。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3、为什么总能看到电动汽车出事故的新闻?

这应该归结到我国电动汽车发展过程中的激进吧,那些老年代步车之类的说实话都属于不正规车辆,要买新能源车就要买欧拉iQ这样的,大品牌、高技术,驾乘也更放心。

4、2020年前新能源车补贴将会分阶段退出是真的吗?

在20日举行的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2018年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在谈到2020年后新能源汽车补贴将取消时表示,补贴政策调整将分段平稳退出,并将有替代措施。

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 苗圩:我们将在2020年底全面退出政府对新能源汽车补贴,这是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在这方面大家担心补贴的政策会调整,实际上这个调整是势在必行的。如果我们都堆到2020年底一次性调整,还不如分段释放调整的压力。

苗圩表示,国家已经出台了《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并行管理办法》,来应对2020年后政府补贴退出以后,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市场化补贴机制。

同时还将进一步完善新能源汽车的金融信贷、保险、租赁、二手车交易等营销和服务体系,加快建立市场化的积分交易平台,提供多种交易方式功能。研究制定积分经济管理的措施,激活积分交易市场。还将提前研究发布2020年后新能源汽车积分比例的要求,加快建立商用车积分管理制度。

5、今年新能源汽车补贴不会再退坡了?

大家都知道,新能源汽车之所以取得如此大的成就,和政策性的补贴有很大的关系。在2019年3月26日,新能源汽车新的补贴政策发布,补贴金额再度下滑。与此同时《关于进一步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发布,明确了2020年补贴退坡到位。不过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在新闻发布上表示,目前工信部正在研究补贴退坡的政策,可能要平缓一些。那么今年新能源汽车补贴不会再退坡了吗?文青认为其实不然。

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确实推动了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不过2019年3月份新发布的补贴政策,降低了补贴金额,过渡期结束之后新能源汽车销量出现下滑的态势。而且在过去2019年,新能源汽车总销量约为120.6万台,同比下滑约4%,所以很多车企更加希望在2020年新能源汽车的补贴不再退坡。不过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的表述不难看出,在2020年补贴会放缓,但也并不代表不会退坡。

因为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在发展过程中已经出现了一些补贴依赖症。也就是部分车企过度依赖于补贴,导致产品的竞争力不强,而这点也深受消费者所诟病。另外需要注意的是,除了新能源汽车本身技术方面的问题之外,相关配套设施同样需要完善。因为截止到2019年12月份,我国公共运营充电桩和私人充电桩之和约121.9万台,虽然增长幅度喜人,但是与纯电动汽车尤其是新能源汽车总量相比,仍然有较大的差距。

所以,今年新能源汽车补贴是放缓而并非不再退坡。对于新能源汽车来说,更好的进入市场,在技术支撑下由市场进行调节才能够推动行业的进步。不知大家是怎么认为的呢?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6、新能源汽车2月销量暴跌,下半年能回暖吗?

受到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影响,新能源汽车在2月份销量出现大幅度下滑。根据中汽协公布数据显示,2月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了28.5万台和31万台,环比均下降约83.9%。而在1~2月份,产销分别完成的204.8万台和224 23.8万台,产销同比分别下降约45.8%和42%。新能源汽车2月销量暴跌,下半年能回暖吗?文青认为可以。

政策引导,扩大汽车消费

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对整体汽车市场均造成了一定的影响,而扩大消费是对冲疫情的主要着力点之一。商务部举行新闻发布会明确表示,将会同相关部门研究制定进一步稳定汽车消费的政策措施,减轻疫情对汽车消费影响。同时鼓励各地根据形势变化,因地制宜的出台促进新能源汽车消费的相关举措。

其实早在这之前的1月20日新闻发布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就表示,工业和信息化部将会同有关部门进一步研究和评估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而且今年补贴“退坡”政策可能会平缓一些。新能源汽车补贴放缓,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刺激行业的发展,回暖自然有可能。

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消费潜力依然存在

其实经过近些年的不断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市场规模已经在不断的扩大。以过去的2019年为例,截止到2019年12月份,我国公共充电桩和私人充电桩之和已经达到了约121.9万台,充电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提高了消费者的用车便捷性。另外,虽然疫情影响之下汽车销量有所下滑,但是我国的人均汽车保有量依然较低,消费潜力依然存在。而从这个方面上来看,疫情结束后新源汽车销量也会回暖。

技术不断提升,新能源汽车生产成本下滑

对于目前的新能源汽车来说,消费者对售价也有所诟病,而导致售价较高的主要原因就是生产成本较高。不过经过近些年技术的不断提升,生产成本已经有了大幅度的下滑。以过去的2019年的动力电池为例,磷酸铁锂电池在能量密度140Wh/kg左右为前提的情况下,报价可低至0.8元/Wh左右,三元锂离子电池价格区间则为0.8-1.2元/Wh。

写在最后

正是由于政策上不断引导,扩大汽车消费、我国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和技术提升生产成本下降,所以虽然二月份新能源汽车销量暴跌,但是后半年也会回暖。不知大家是怎么认为的呢?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7、新能源汽车难以发展?国内众多车企已有应对措施

近两年国内的汽车市场下滑确实让很多人“战战兢兢”,原本以为传统汽车市场经济的下滑,是因为新能源汽车的冲击,但是,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同样不理想。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中国汽车市场在2019度的总销量为2576.9,同比下滑8.2%,而新能源汽车总销量为120.6万,同比负增长4%。

对于新能源汽车市场,直到今时今日为止,还是有很多媒体、汽车组织对其表示看好,风风火火的各类新能源电动新车发布、刺激市场销量的补贴、国产下线的特斯拉等,似乎国内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一片大好,而给这片假象的背后,才是新能源市场目前的本质.

在我看来,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还是局限于电池充电技术成熟度的担忧、电池质量更换成本的恐惧、多起自燃事件的安全隐患等,而政府对新能源的补贴力度的减少,让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心存迟疑。那到底是我们中国消费者“己人忧天”?还是新能源,也就是现在的“电动爹”本身就还不能真正在市场独当一面呢?

在美国市场同样不看好的电动车

其实展望整个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新能源汽车确实也还不能成为汽车市场主力。在美国汽车市场上,据官方数据显示,新能源汽车在美国的销量是全部汽车销量的1%,这样的占比,几乎是少之又少。尽管去年特斯拉Model 3交付客户的数字相当可观,但对于整个体量而言,简直是杯水车薪。在特斯拉的“老家”尚且如此,就目前来看,在全球范围内还有比其更能代表新能源电动车的品牌吗?

其实为了刺激新能源电动车在美国市场的销量,美国政府决定针对购买新能源汽车的车主进行税收免抵7500美金,即折合人民币4.82万元。在美国市场上,新能源汽车的保有量和使用率不足,依旧是客观的现象,如今美国总统特朗普已经决议推出此项刺激计划,但是这个计划真的有用吗?

在过去几年,我们中国市场就一直依靠政府补贴来刺激消费者市场,补贴尚未退坡的时候,新能源汽车市场也确实是一片大好,也这是在那些时候,共享电动车成为了一片红海,众多车企纷纷投入生产电动车,共享电动车的运营,造成车企在新能源汽车销量激增、共享电动车的运营也做到了推广、车企也收获了大量的补贴,而消费者就是在“神仙打架”的时候,被新能源电动车的新闻笼罩,引导我们的消费者去信任、去接触,这早在就上世纪诞生的“新兴技术”。

美国要加速对新能源的研发

再看回美国市场,其实补贴就像是一块“狗皮膏药”,只是治标不治本的政策方法,真正重要的,还是新能源电动车的技术要更加完善,消费者收获到不错的用户体验,才会去真正认可、接纳新能源电动车。美国那边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除了7500美金的补贴之外,还有一份致力于推动美国新能源制造和基础建设相关的法案,也被同时提出。

该法案将提升在新能源汽车制造、增加相关就业岗位、改善空气质量以及发展低排放或者零排放车型和电动车充电网络的建设,同时美国政府将在2021年和2022年每年投入20亿美金用于高科技能源的研发,其中,一部分钱还将鼓励新用户对于个人充电桩的安装和全国充电网络的扩大。据悉该项法案正在被审议。

其实上述的法案要点,也是我们国内可以借鉴、或进行更优化后实施的。新能源车推广的本意是环保,但是我们国内的发电,仍然是通过烧煤为主要手段,而且电动车电池的处理也是一大问题,虽说曾经有人猜测是为了保护我们中国的石油资源,所以才推广电动车,不过不管怎么说,在对于环保的处理上,新能源电动车确实是针对环保出行迈进的一大步,而这方面还不是我们能够真正能够去操心的,而在新能源电动车的推广上,还是高科技能源的研发和充电网络的扩大。

国内车企以“技术”为舟前行

其实我们的消费者不是不愿意接受新能源电动车,只是希望新能源汽车能够在技术上更完善,而且电池组的安全保障也要到位,在今年的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上,就已经有很多车企表示做好了充足的技术储备,力求完善新能源汽车。

比亚迪的王牌,“刀片电池”:在百人会论坛上,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传福介绍,比亚迪磷酸铁锂“刀片电池”将于今年3月正式量产。和传统磷酸铁锂电池相比,刀片电池体积比能量密度提升了50%,具有高安全、长寿命等特点,整车寿命可达百万公里以上。王传福还透露,“刀片电池”搭载的第一款车型是比亚迪“汉”,这款车将于今年6月上市,续航达到600公里。

北汽集团的储备,CTP、换电模式:北京汽车集团总经理张夕勇介绍了北汽新能源的战略布局,动力电池技术方面,北汽和宁德时代合作开发了全球首款CTP无模组电池技术;智能网联领域,北汽联合华为技术构建了1873戴维森实验室,将ICT技术与智能网联汽车相结合,提升新能源汽车的智能水平,而且北汽通过换电模式,破解里程焦虑;以车电分离模式,投入消费市场,预计可能将新能源汽车的购车成本降低40%。

江淮汽车,将现有技术开拓:据江淮汽车党委书记、董事长安进介绍,目前,江淮在高比能小容量的18650和21700三元电芯上取得突破,实现了单个电芯爆炸整车不失火,解决了热失控安全问题,成熟可靠。另外,江淮坚持连续攻关磷酸铁锂电池技术,开发出圆柱形磷酸铁锂电池与液冷技术,实现百万公里长寿命,解决出租运营使用问题。

最后

据中汽协副秘书长陈士华称:“目前,新能源汽车整体的行业利润率还比较低,行业盈利是很难。2019年新能源汽车补贴的退坡,将使得多数新能源汽车企业处于亏损状况,这也说明新能源汽车产业仍然是需要国家给予支持的,还不能完全走上市场化。”虽然上述的车企中都已经有了应对2020年的方法,不过归根到底也只是提升销量的手段,对于如何盈利,新能源车企如何“过冬”,仍然要看2020年的表现,特斯拉国产下线虽然发挥出了“鲶鱼效应”,但是同样在渔网内的“沙丁鱼”,又真的能坚持到上岸的时刻吗?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8、重磅!新能源汽车补贴有望持续至年底 不会大幅退坡

1月11日,2020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上,工信部部长苗圩一句“今年7月新能源汽车补贴不会退坡”激起千层浪,引起巨大反响。

当日稍晚时候,工信部新闻处人士澄清称苗圩的说法是口误,2020年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尚未最后确定,但可以肯定的是,“将保持相对稳定,不会出现大幅退坡”。而按照原有政策,新能源汽车补贴将于2020年完全取消。

工信部的这番发言,无疑给处于寒冬中的新能源车企带来一丝温暖,给连降6个月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注入一剂强心针。受此影响,1月13日新能源汽车概念早盘集体走强,比亚迪开盘涨停。

若工信部方面所言属实,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将至少维持到2020年年底,悬念在于,今年的补贴力度将有哪些变化?补贴时间将会延长至什么时候?

补贴退坡 新能源车销量连降6个月

2019年是中国汽车工业史上最艰难的一年,全国汽车市场在2018年下滑2.8%的基础上加速下行,根据1月13日中汽协最新公布的数据,全年跌幅达到8.2%。

纵使全国车市冰冻三尺,但若论波动最大的细分市场,非新能源汽车莫属。

2019年整个上半年,新能源汽车市场都保持相对稳定的增长,6月份产销仍分别增长56.3%和80.0%,1-6月累计产销分别增长48.5%和49.6%。

但从7月开始,新能源车市开始调转势头转升为降,而且跌势不断加大,全年新能源汽车销量下滑4.0%,而2017、2018年均有50%左右的涨幅。

2017年三部委印发的《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提出,到2020年,国内新能源车年产销达到200万辆,中汽协对2019年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预期为160万辆,但全年下来的实际销量却仅为120.6万辆。

为什么十年来发展如日中天的新能源汽车行业,突然遭遇变故?

除去宏观经济低迷对汽车消费产生抑制作用之外,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是关键因素。

中国从2015年开始一跃成为全球最大新能源汽车市场,这个成绩完全是靠行政干预,用强大的扶持政策培育多年催生出来的。在市场达到一定量级之后,补贴开始逐步退坡,而2019年是退坡幅度最大的一年。

2019年6月26日起,新能源汽车国家补贴标准降低约50%,地方补贴直接取消,整体退坡幅度接近75%。受此政策影响,新能源汽车销量从7月份开始止升下跌,且连降六个月。

政府救市:今年补贴不会大幅退坡

靠购车补贴培育起来的新能源汽车行业,虽大却不强,当市场到达一定规模,“断奶”势在必行。

按照原有计划,购车补贴将在2020年完全取消,到今年6月底,一众新能源车企将正式“断奶”,财政补贴将转向用车方面,即用于支持充电、加氢等基础设施和配套运营服务。

这是一个水到渠成的过程,有利于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真正做大做强。

但在购车补贴大幅退坡的过程中,恰逢十年一遇的车市寒冬,加上国五国六排放标准2019年7月起切换,多重打击下,新能源汽车市场立即溃不成军。新能源车企、机构、专家纷纷呼吁延长补贴时间,给予市场一个缓冲期。

“补贴退坡后,新能源汽车销量已连续下滑5个月,确实是不能再退了。”科技部部长万钢也在电动车百人会上发出感慨:“2020年底前,新能源汽车财政补贴不要再退了,补贴的技术标准也不要再变了,给企业留出时间去做技术升级和创新吧。”

苗圩在随后的发言中表示,2020年7月1日,新能源汽车补贴不再进一步退坡。但随后工信部相关负责人解释称,苗圩的说法是口误,可以肯定的是,“今年的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将保持相对稳定,不会大幅退坡”。

按照这个说法,现行的新能源汽车补贴方案在2020年7月1日以后不会出现较大调整,而且有望维持至年底,这对一泻千里的新能源车市来说是个好消息。

事实上,在2019年国补腰斩、地补退出后,我国的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已低于欧洲各国。英、法、德针对纯电动车的补贴额度调整较为温和。德国打算提高给予新能源汽车消费者的补贴,幅度达50%。法国确定延续购置补贴至2022年,并提升总补贴预算,目标是到2022年新能源车销量较2017年提升5倍。

中国与主要欧洲国家新能源车财税激励政策统计

(资料来源:ACEA,中金公司研究部)

根据工信部近日发布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征求意见稿)提出,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占比达到25%左右,若按2025年新车销量3000万辆计算,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将达750万辆。

补贴时间延长无疑可以缓解车企当下的“断奶”压力,但长期来看,要在2025年实现750万辆的市场规模,仅靠政策驱动肯定不行。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与新能源汽车新闻网最新消息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