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电动汽车充电系统都有哪几种?
一是使用随车携带的便携充电器,电动汽车都会随车配备便携充电器,让车主通过家用电源即可进行充电,主要特点就是方便。但是其充电速度慢的就有些让人发狂,只能作为一种其他的方式,补电使用。
二是家用充电桩。在购买电动汽车时,一般都会随车赠送家用充电桩,并会安排技术人员上门安装调试,这种充电方式充电时间还算可以,会随着车辆品牌型号的不同而有所区别,但是前提是要有一个停车位,并且物业允许你在停车位上安装家用充电桩。
第三种方式是公共充电桩。这种充电方式的优点就是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直流快充和交流慢充,而且也是唯一支持直流快充的地方,但是缺点也很明显,公共充电桩现阶段建设较少,不容易找到,找到后也不容易占到,而且充电费用较高。
第四种充电方式就是换电池。这也是电动汽车最后的绝招,经过专门培训的技术人员,通过全自动或者半自动的技术,可在2-10分钟内更换掉电池,实现电能的补给,从而达到媲美燃油车加油的速度,但是这种方式的缺点也很明显,只能在专业地点,由专业人员操作,且所更换的电池参差不齐,让人担忧。
总体来说,电动汽车的充电方式较为灵活多样,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的选择充电方式,这样既能达到不影响电动汽车的正常使用,又能节省充电费用,经济实惠。
电动汽车充电连接有哪几种:充电设备
电动机的驱动电能来源于车载可充电蓄电池或其他能量储存装置。
大部分车辆直接采用电机驱动,有一部分车辆把电动机装在发动机舱内,也有一部分直接以车轮作为四台电动机的转子,其难点在于电力储存技术。
电动机的驱动电能,本身不排放污染大气的有害气体,即使按所耗电量换算为发电厂的排放,除硫和微粒外,其它污染物也显著减少。
电动汽车还可以充分利用晚间用电低谷时富余的电力充电,使发电设备日夜都能充分利用,大大提高其经济效益。正是这些优点,使电动汽车的研究和应用成为汽车工业的一个“热点”。
类似于手机充电的ICM 阶梯波六段式充电,具有较好的去硫化效果,可对电池首先激活,然后进行维护式快速充电,具有定时、充满报警、电脑快充、密码控制、自识别电压、多重保护、四路输出等功能,配套万能输出接口,可对所有的电动车快速充电。 商场、超市、医院、停车场、小区门口、路边小卖部等公共场所。
汽车充电网络建设模式,在充电设施推进过程中,亟待突破的难题就是充电服务网络布点问题。电力部门依托现有的停车场设施,因地制宜地建设微电网、分布式、综合化的可充、可换全功能充电站,可避免充电模式存在的两个短板:一是充电时间长,二是停车环境有限。
充电标准的发展和争议:
2011年10月,七家美国和德国的重要的汽车公司宣布他们的电动车将试用统一的充电插口标准,这七家公司分别是奥迪、宝马、戴姆勒、福特、通用、保时捷和大众。随后,美国汽车工程师学会(SAE)宣布,该学会已设计出一种可以适用于一级和二级充电标准的插头。三级直流快充可以在15分钟内将你的电动车电池充满电。而二级充电(在美国是110伏电压)情况下,根据车型不同,充电时间大概是4-6个小时。这七家公司达成一致的充电插口标准,还和 SAE 的J1722充电标准相兼容,与欧洲的IEC 62196二类插口也同样兼容。
这七家欧美汽车公司同时一致同意将采用家用电力线网络联盟的HomePlug GP界面技术作为共用的传输规程,这就使得充电将来可融入未来的智能电网。HomePlug电力线联盟由半导体公司、公共设施公司、市场推广公司以及其他类型的公司组成。成员包括各类的国际公司,如思科(Cisco)、法国电信、中国华为等。这些公司共同合作开发、生产以及推广可提升电力网络及连接的新技术和新应用。
Chademo标准直流快速充电站可在30分钟充电至80%。这种快速充电装置显然比普通的二级充电桩更受欢迎,但是其运行需要电网瞬时功率能达到50千瓦,从而引发了电网压力的担忧,所以Chademo标准直流快速充电不是普通家庭充电的解决方案。而SAE充电标准则通过HomePlug GP技术对家庭用电进行合理分配,确保家庭电器不受干扰 。无线输电技术是一种利用无线电技术传输电力能量的技术,各个国家都在开发这种无线充电装置。
电动汽车充电连接有哪几种:技术原理
电机及控制系统
纯电动汽车以电动机代替燃油机,由电机驱动而无需自动变速箱。相对于自动变速箱,电机结构简单、技术成熟、运行可靠。
传统的内燃机能把高效产生转矩时的转速限制在一个窄的范围内,这是为何传统内燃机汽车需要庞大而复杂的变速机构的原因;而电动机可以在相当宽广的速度范围内高效产生转矩,在纯电动车行驶过程中不需要换挡变速装置,操纵方便容易,噪音低。
与混合动力汽车相比,纯电动车使用单一电能源,电控系统大大减少了汽车内部机械传动系统,结构更简化,也降低了机械部件摩擦导致的能量损耗及噪音,节省了汽车内部空间、重量。
电机驱动控制系统是新能源汽车车辆行驶中的主要执行结构,驱动电机及其控制系统是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部件(电池、电机、电控)之一,其驱动特性决定了汽车行驶的主要性能指标,它是电动汽车的重要部件。电动汽车中的燃料电池汽车FCV、混合动力汽车HEV 和纯电动汽车EV 三大类都要用电动机来驱动车轮行驶,选择合适的电动机是提高各类电动汽车性价比的重要因素,因此研发或完善能同时满足车辆行驶过程中的各项性能要求,并具有坚固耐用、造价低、效能高等特点的电动机驱动方式显得极其重要。
纯电动车的动力电池
动力电池是电动汽车的关键技术,决定了它的续行里程和成本。
1)纯电动车所需的动力电池
用于电动车的动力电池应有的功能指标和经济指标包括:(1)安全性;(2)比能量;(3)比功率;(4)寿命;(5)循环价格;(6)能量转换效率。这些因素直接决定了电动车的合用性、经济性。
2)超级电容器
超级电容器的优势是质量比功率高、循环寿命长,弱点是质量比能量低、购置价格贵,但是循环寿命长达50万~100万次,故单次循环价格不高,与铅酸电池、能量型锂离子电池并联可以组成性能优良的动力电源系统。
3)铅酸电池
铅酸电池生产技术成熟,安全性好,价格低廉,废电池易回收再生。近些年来,通过新技术,其比能量低、循环寿命短、充电时发生酸雾、生产中可能有铅污染环境等缺点在不断克服中,各项指标有很大提高,不仅可更好地用作电动自行车和电动摩托车的电源,而且在电动汽车上也能发挥很好的作用。
4)以磷酸铁锂为正极的锂离子电池负极为碳、正极为磷酸铁锂的锂电池综合性能好:安全性较高,不用昂贵的原料,不含有害元素,循环寿命长达2000次,并已克服了电导率低的缺点。能量型电池的质量比能量可达120Wh/kg,与超级电容器并联使用,可以组成性能全面的动力电源。功率型的质量比能量也有70~80Wh/kg,可以单独使用而不必并联超级电容器。
5)以钛酸锂为负极的锂离子电池
钛酸锂在充电-放电中体积变化极小,保证了电机机构稳定和电池的长寿命;钛酸锂电极点位较高(相对于Li+/Li电极为1.5V),在电池充电时可以不生成锂晶枝,保证了电池的高安全性。但也因钛酸锂电极电位较高,即使与电极电位较高的锰酸锂正极配对,电池的电压也仅约2.2V,所以电池的比能量只有约50~60Wh/kg。即使如此,这种电池高安全性,长寿命的突出优点,也是其他电池无可比拟的。
2、国内外电动汽车充电桩的信息管理系统目前做到什么程度了
?
3、汽车充电系统如何解决充电难题?
利用太阳能光伏板将光能转换成电能向电动车充电,增加行驶里程三四十公里不花钱交电费,还能通过逆变器将用不完的电能向各类电器供电使用,提高民众防灾,减灾,救灾和灾难后的恢复能力,节能环保,低碳出行,减低雾霾,省钱省事。
4、中美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困境比较,中国纯电动车困境解决之道在哪里?
电动汽车是 指以车载电源为动力,用电机驱动车轮行驶,符合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各项要求的车辆。电动汽车详细可分为三类:即仅以车载蓄电池(或电容)为动力源的纯电动 汽车,以多个车载动力源提供动力的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截至**主要是指以内燃机及蓄电池)和以燃料电池为动力的燃料电池汽车。
经过**年的努力,特别是过去10多年国家汽车生产 和消费政策的调整,我国汽车产业呈现爆发式增长,我国汽车工业发展为世界瞩目,但在传统燃油汽车领域与发达国家有很大差距,但在新能源汽车上的差距却没有 那么大。特别在电动汽车领域,我国企业在关键的电池技术上获得了突破,具备了率先启动产业化的条件,有实现跨越的机会。电动汽车为我国汽车产业缩短差距、实现跨越提供了难得的重大战略机遇。
我国电动汽车重大科技项目的研发开始于**年,经过两个**年计划的科技攻关以及奥运、世博、“十城千辆”示范平台的应用拉动,中国电动汽车从无到有,技术处于持续进步状态,建立起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电动汽车全产业链技术体系。
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方面,**年我国共生产了 83900辆新能源汽车,相比于**年的17533辆,增长近4倍。截至**已经建成了723座充电站,28000个充电桩。**年**月开始免征新能 源汽车的购置税,截至**月份,一共有将近4万辆新能源汽车享受了这个政策。中国的电动乘用车市场**年全年共销售54473辆,较**年同比增 长208.8%。如果增速不断上升,中国的电动汽车销量可能会超过美国。
据中国产业调研网发布的中国电动汽车行业现状调研分析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9版)显示,经过**年一剑的历程,我国的电动汽车已经开始从研究开发的阶段进入了产业化的阶段,冉冉升起的中国电动汽车产业正在呈现出蓬勃的生机。
5、电动汽车充电系统?
电动汽车充电有两种充电方式及交流充电与直流充电,望采纳。
6、美国对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建设的政策有哪些
上图显示了两三年间美国电动汽车充电站的发展速度以及数目情况,以 2011 年为例,充电站的建设还属于起步阶段,基本上集中在加州的旧金山和洛杉矶两地,而到了 2012 年,东部的纽约、费城和华盛顿沿线开始跟进,五大湖区南部的底特律和芝加哥还有西北部的西雅图和波特兰地区也发展起来了,其余各地也有不同程度的发展。
而到了 2013 年,充电站的发展状况成了燎原之势,以一年三倍多的增长势头达到了约半年前 2 万多家充电站的数目。可以很明显地看出,充电站的密度和人口密度以及经济发展程度密切相关,其中以加州起步最早,普及也最快。而人口相对稀少,工业基础相对薄弱的中部则发展较慢。
对比充电站的数目,美国加油站的数目则要庞大很多,达到了 121000 家,这还是建立在加油站投入比充电站大很多的基础上。从数据上一目了然,电动汽车依然无法撼动传统汽车的主流位置。不过由于充电站安装费用和难度较低,普及速度可以做到更快,许多家庭都可以安装 240 伏的充电设备,部分车型甚至是卖车送充电站(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