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电动新能源 > 新能源汽车对铜

新能源汽车对铜

发布时间:2020-12-18 04:53:58

1、新能源汽车用的蓄电池到底是什么类型的铜箔

既然是蓄电池,应该是以铅为主铅酸蓄电池,也可能有铜网做阴板的铅酸蓄电池,但好像现在还没有。

2、纳米材料有什么应用

在日常生活中,纳米技术应用的领域有哪些你不知道

纳米研究在创造成千种新材料方面非常成功,但是分子自我组成有用的物体或是建造微型纳米机器方面仍只是设想而已。决定单个原子行为的定律与主导大型材料的定律不同。这一领域的科学家必须首先了解纳米材料的特性,并充分利用其特性开展具体的活动。比如,以煤或石墨形式存在的碳元素结块不带电或光学性质,但是微型碳纳米管具有这些特性。碳纳米管的这些独特性质对于增强轻型自行车零部件的特性非常有用。但是,目前尚不清楚工程师对于更加精确地操作不同元素的单个原子所能取得多大程度的成功。

NNI的资金投入收到了成效:已经批准了2000~3000种人造纳米材料用于新产品。但是蜂拥而上寻找纳米技术的新用途时,我们是否忽视了其中存在的风险?许多分析人士怀疑其中有些纳米材料可能具有毒性,但是这些材料并没有经过严格测试,比如美国联邦药品管理局(FDA)要求药品在出售之前必须获得许可证。FDA对于新药测试的规定是世界上最严格的。一种新药开发和获得批准需要7~10年时间,花费达5亿美元。对于每一种纳米材料也作相似的规定可能会减缓甚至中断大部分的纳米技术研究。只有一小部分开发出来的纳米材料有足够大的市场能承担得住如此巨大的测试费用。

FDA的确要求纳米技术必须经过基本的毒性分析。是否我们应当更为谨慎地采取更多预防性措施,并要求对纳米材料对健康的影响进行更多的测试。还是说纳米技术的潜在好处需要我们加速这一领域的研究?如果我们不等上20~30年看看到底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又怎么能知道如何解决潜在的风险?要有多少例的癌症、肺病以及精神疾病才能证明目前对纳米材料的健康风险所进行的测试是不够的?对纳米材料进行更为严格的测试很困难,因为难以确定这种材料会加工成食物还是药物,还是不会用来吃的东西,人一旦吃下去,到底有没有害。比如说,FDA一直很担心几十年来一些产品被标榜为食物补充品,从而不用像药品一样需要成本很高的测试,但是这些产品可能也是有害的。

可以假设的是,如果防水织物的涂层是有毒的纳米材料,随着衣物的老化涂层可能会气化,从而可能被人体吸入。此外,有些材料在转化为纳米粒子时会改变性质,就像水在不同温度下可能会变成晶体、液体或蒸汽。再比如,如果你摄入了一点银,它会经过身体的系统不会造成伤害。在印度,银箔用来装饰甜点,可以当作食物服用,但是在美国不允许将银作为食物,因为银盐,以及与其他分子在一起的含银化合物是有毒的。使问题更加复杂化的是,其他的银盐以及银纳米粒子是反微生物的,经常用于作为医疗装置的涂层,比如伤口敷料,甚至用在洗衣机中以阻止致病微生物的生长。随着越来越多的致病性疾病演变为对抗生素免疫,银纳米粒子的抗菌特征将变得更加重要。但多数人无法清楚是否或者是在什么条件下,银纳米粒子可能与其他分子结合形成有毒的化合物。

太阳能电池或电池中采用的纳米材料是不可摄入的,但重点应当是在装置的使用寿命结束后废物的产生和废物处理问题。生命周期分析是用于确定一个大型项目的影响或新材料应用的指标之一。对于风险分析和环境影响分析非常认真的执行者,会努力控制偏见对其研究结果客观性造成的不利影响。一篇好的报告应当注意那些目前仍不知道的,要么是因为没有或不能开展必要的研究,要么是因为各种行动造成的结果太复杂,无法进行分析。在最好的情况下,在决策过程中考虑的各个问题可以通过风险分析和成本效益分析进行说明。在具备很多具体条件约束的背景下,认真的分析可以相当准确地反映实际情况。报告将充满表明客观性的数字和图表。当然,环境影响报告和风险分析也可以包含许多价值判断,什么更重要、什么不那么重要,以及导致研究结果产生偏见的其他主观因素。

在加速发展和长期风险之间进行权衡,往往加速发展会获胜。特别是在风险尚不确定,预计的利益巨大的情况下尤为如此。公众健康和环境风险加大是其中的权衡取舍之一。在产生和储存能量的纳米技术创新发展过程中,仍然有很多机会成本。全球气候变化和对清洁能源的迫切需求都是紧急事项,政府有必要对市场效益低的工业产品的发展提供补贴。政策制定者格外注重潜在的好处,希望通过创新和规模化生产,将最终使太阳能和风力发电成本与其他非可再生的能源相比具有竞争力。尚无证据表明能很快实现这一目标。清洁能源的成本会下降,但是下降的速度可能在未来几十年里不会低于煤电的成本。

同时,机会会失之交臂,因为额外的钱都花在了资助清洁能源,本来这笔钱可以用来资助其他的社会发展需要。政策制定者对于因为全球变暖应当放缓发展的观点持不同的态度。因此,我们并没有有效的方法对各种能源选择做出综合的权衡。清洁能源的倡导者认为对各种能源进行成本比较是一种误导。煤、石油和天然气的生产商和供应商并不为他们的产品造成的环境和公众健康损失负责。他们提出对煤炭和化石燃料征收碳税,以弥补社会成本,实现公平竞争。但到目前为止,政客们对于如何应对碳排放税实施可能遭到的抵制并没有多少兴趣。对于很多政客而言,特别是那些所代表的选区拥有很强的石油工业,抵制碳税是否认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理由。

3、新能源汽车电机用的扁铜线分为几种?

作为电动汽车三大件中的动力系统,电机在电动汽车中的地位无疑是举足轻重的,它的表现还直接决定了电动汽车的性能,所以对于驱动电机的选择就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市面上比较流行的电动汽车电机主要有三类,一是无刷直流电动机,二是交流异步电动机,三是永磁同步电动机等等。根据电动机的驱动原理,下面新能君为大家介绍一下常见的四种驱动电机。

一、曾经的主流:直流电动机


法拉第及其发明的直流电机

凭借着控制装置简单、成本较低等特点,在电动汽车发展早期,直流电动机成为了很多电动车制造厂的首选方案。但同时直流电动机的本身的缺点也非常突出,首先电刷和机械换向器等组成了其自身较为复杂的机械结构,同时还制约了它的过载能力和电机转速。


而且在长时间高速大负荷下运行时,换向器表面还会有火花的情况出现,以上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到整车性能。随着碳刷的磨损,如果不及时进行保养维护,电动机的可靠性和寿命都会有所降低,目前的电动汽车已经将直流电机基本淘汰。

二、忧喜参半:交流异步电动机


特斯拉及其发明的感应电机

交流异步电机是当今工业中主流电机之一,它也叫感应电机,它同样拥有结构简单,耐用可靠,维修方便等优点。说起感应电机就必须提到其发明者特斯拉,一般其定子铁心上埋有三相交流绕组,转子由铁心和短接的笼型绕组组成,当定子绕组中通以三相交流电时,将产生一合成的空间同步旋转磁场,切割转子绕组,从而在转子笼型绕组中生成电流,该电流又会受到磁场的作用而产生电磁力,驱动转子旋转。因为其定、转子之间没有相互接触的机械部件,所以结构上较为简单,加上免去了磨损部件,运行也更加可靠。与直流电动机相比,交流异步电机的功率更高,质量还轻了二分之一左右。


但在高转情况下电机的转子会出现发热严重等问题,为了保证电机的冷却,异步电机还需要配备冷却系统,这也导致了成本偏高。另外运行时还需要变频器提供额外的无功功率来建立磁场,故与稀土永磁电机和开关磁阻电机相比,异步电机的效率和功率密度偏低。所以,目前新款的特斯拉Model 3已经改用永磁同步电机作为驱动电机了。

 三、综合性能优异:永磁同步电机


按电动机定子绕组的电流波形的不同,可分无刷直流电机和永磁同步电机两种类型,这两种电机在结构和工作原理上大体相同,转子都是永磁体,减少了励磁所带来的损耗,定子上安装有绕组通过交流电来产生转矩,所以冷却相对容易。由于这类电机不需要安装电刷和机械换向结构,工作时不会产生换向火花,运行安全可靠,维修方便,能量利用率较高。

相比于交流异步电机的控制系统,永磁式电动机的控制系统更加简单。但是由于受限于永磁材料的限制,在高温、震动和过流等极端条件下,转子永磁体会产生退磁现象,所以在相对复杂的工作条件下,永磁式电机容易发生损坏,加上永磁材料高价和稀土资源的紧缺,导致了整个电机及其控制系统成本较高。

四、未来发展的大方向:开关磁阻电机


相比于其它类型的驱动电机, 开关磁阻电机是一种新型电机,其只有在定子侧装有简单的集中绕组,转子上并没有绕组,所以结构相对较为简单。定子和转子均为硅钢片叠压而成的双凸极结构,具有结构简单坚固、可靠性高、质量轻、成本低、效率高、易于维修等优点,很适合作为电动汽车的驱动电机使用。


开关磁阻电机的缺点在于有转矩波动大、需要位置检测器,控制系统复杂,对直流电源会产生很大的脉冲电流等缺点。其次开关磁阻电动机为双凸极结构,不可避免地存在转矩波动,噪声等问题。

总结:中国是世界上稀土永磁材料储量最具丰富的国家,而对于体积相对较小的新能源乘用车来说,目前国内大多数车企还是采用功耗较低、制造成本较高的永磁同步电机为主。而其中具备自主研发电机能力的仅有北汽新能源、比亚迪汽车、蔚来汽车三家,不少企业只能依赖供应商模式。不过随着新能源车爆发式的增长,市场对于新型的具有高性能、安全可靠、低成本的电机产品的需求将不断增长,未来具备电机自研能力的企业将会越来越多,让我们拭目以待一下吧。

4、新能源车用铜多少?

2018年1月11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公布了2017年全年产销数据。我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901.5万辆和2887.9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3.2%和3%,低于上年同期11.3和10.6个百分点。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同期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为79.4万辆和77.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53.8%和53.3%。

在石油资源日渐枯竭以及全球气候环境不断恶化的背景下,发展新能源汽车受到了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2015年以前,以美国、日本、德国为代表的发达工业化国家分别制定了完善的鼓励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产业政策,极大地促进了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

国际方面,新能源汽车在全球范围内已进入快速发展期,各国主要汽车生产厂商陆续发布了未来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发展规划。从规划看,未来新能源汽车产销将达到570-820万辆,将占其整体销量的15——25%。 国内方面,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受到了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2016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已超越美国,跃居世界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初期培育阶段已经完成。2017年4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印发了《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的通知:计划到2020年,新能源汽车年产销达到200万辆;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占汽车产销20%以上(当前国内汽车复合增长率为3%,考虑到汽车购置税优惠政策和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影响,下调未来汽车复合增长率为2.5%,预计2025年国内汽车产量3550万辆,折合新能源汽车710万辆)。

目前全球5年汽车产量复合增长率为2%,2025年产量或在1.09亿万辆,按15%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算,到2025年全球新能源汽车产量或将达到1600万辆。 用铜需求方面来看,新能源汽车单车用铜量远高于传统汽车,目前混合动力电池需要用铜60公斤/辆,纯电动至少需要用铜83公斤/辆(其中电动巴士的铜使用量介于224-369公斤/辆,纯电动新能源汽车用铜量暂按100公斤/辆计算)。从国内2017年全年新能源汽车产销数据来看,纯电式占比82%,混合式占比18%,未来纯电动车发展优于混合动力,未来比例或小幅提升至85:15。

由此我们估算,2020年国内新能源汽车用铜量为:(200*0.85*100+200*0.15*60)/1000=18万吨,2025年为:(710*0.85*100+710*0.15*100)/1000=66万吨,而2017年国内新能源汽车用铜量为:(80*0.8*100+80*0.2*60)=7万吨。此外,据金瑞期货数据统计,2017年国内汽车用铜约71万吨,2020年将增加至94万吨,至2025年汽车用铜预计将增加至132万吨。 此外,电动汽车的充电设施是另一需求来源。此前某铜生产商表示,“根据国家规划,到2020年,将新增集中式充换电站超过1.2万座、分散式充电桩超过480万个。据相关机构估算,或将带动铜消费至少8万吨。”

总体来看,2017年中国精炼铜消费约1200万吨,汽车用铜消费占比不大,约6%,新能源汽车消费占比不足1%(约为0.7%),未来5年新能源汽车用铜将累计带来100多万吨消费增量,相比每年1200万吨的消费量而言并不高。但未来新能源汽车用铜量复合增速高达30%,伴随着新能源汽车的逐步发展,预计到2025年汽车用铜消费占比小幅提升至9%,而新能源汽车用铜消费占比大幅提升至5%左右。这对未来铜市的需求存在潜在增量。

5、“新能源汽车用紫铜插针零件的冷挤压技术”这句话怎么理解

我的理解是,冷挤压成形的话压头(凸模)应该是实心的吧,你说的是凹模吧,经常被撑破么?那有两种路子,一是材料入手,硬态紫铜变形抗力很大,你可以先退火下,二是从模具来说,最简单的,增大凹模的厚度,或者做个包套,其次呢增大流入口的斜度,改善润滑条件,提高型腔内表面粗糙度

6、新能源汽车充电时,6平方多股铜线7千瓦32A电线发热、靠近2p40A空气防漏电开关处发烫,为什么?

按照7KW的话,标准的6平方铜线是没有问题的,不知你说的发热到什么程度,有点热量属于正常;不过,应该测量一下发热时候的电流,再次确认一下,是否超过32A很多?
2P40A空开紧固处重新处理一下,免得有接触不良嫌疑。

7、2.5的细铜线可给新能源汽车充电吗?

2.5的细铜线,2.5×5=12.5A,通电电流可以达到12.5安培,是可以给新能源汽车充电的。

8、目前有哪些设备厂的设备是可以做新能源汽车铜铝复合极柱的摩擦焊接的?

铜铝复合极柱的摩擦焊接机,现在行业公认德国的最好,但也最贵,韩国的机器占有率最多,价格280万,接下来就是台湾机器,焊接机器的稳定很重要,生产过程的把控也很重要,我们厂里现有两台台湾机器,稳定性OK,我们有严格的质量把控方案,我们厂里可以做,我们在嘉兴

9、水暖炕都有哪些品牌?那个品牌最好?

现在水暖炕主机抄生产技术越来越成袭熟,不再像前几年那样故障率很高。水暖炕现在是一个大趋势,睡在上面确实很舒服,不干燥不上火,也没有漏电的安全隐患。当然每家生产的水暖炕主机品质都是不一样的,要说哪家做的最好,我觉得厂家的实力是很重要的,首先要看这个厂家有没有研发实力,产品是否做的国标品质,朋友家安装的三阳瑞特水暖炕,说是实力大厂家,产品都通过了CQC,你可以了解了解


与新能源汽车对铜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