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排名(2020年6月):特斯拉没有悬念
本文节选来自《新能源汽车周自报》电子版,该报告由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会员服务部与汽车纵横杂志社联合编辑,如需查看完整报告,欢迎垂询!
近日,EV Sales网站公布了全球新能源乘用车的销量数据。2020年6月,全球新能源乘用车销量达22.99万辆,环比上涨59.0%,同比下降13.1%,但下滑幅度有所收窄。2020年1-6月,全球新能源乘用车累计销量为94.71万辆。
分企业来看,2020年6月,得益于在中国本地生产车型的继续放量,特斯拉一骑绝尘,以4.98万辆的成绩夺得全球销量第一桂冠,远超其他企业。1-6月,特斯拉全球累计销量为17.91万辆,相当于第二名大众的近三倍,而其他企业更是差距明显。


分品牌/车型来看,2020年6月特斯拉Model 3售出3.59万辆新车,高居榜首,其中中国市场贡献了41.7%的份额;而1-6月的累计销量也是特斯拉Model 3最高,且是唯一一款累销超过10万辆的车型;排名第二的雷诺ZOE累计销量仅为3.72万辆,不及Model 3的零头。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2、占我国新能源车销量17% 国产Model 3六月销量猛增
[汽车之家?新能源]? 日前,我们从乘联会获悉,特斯拉中国制造Model 3在2020年6月份的销量达到14954辆,相比5月份的11095辆,销量增长了近35%,达到历史新高。据乘联会统计,6月份我国新能源乘用车销量为8.65万辆。以此数据计算,特斯拉仅国产Model 3一款车型在我国6月的新能源车销量占比就达到了约17%。

目前特斯拉在上海超级工厂仅生产Model 3一款车型,其中标准续航后驱升级版的补贴后售价为27.155万元,长续航后驱版的补贴后售价为34.405万元,相比此前销售的进口版本车型在售价方面均有大幅降低。

根据特斯拉的规划,未来Model 3 Performance高性能全轮驱动版也将在上海超级工厂排产,其定价为41.98万元。此外,目前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正在完成二期工程的扩建,当扩建完成后将会开始量产Model Y车型,预计2021年上半年交付。以上两款车型的量产或将继续扩大特斯拉在中国的市场表现,汽车之家也将持续关注。(消息来源:乘联会;文/汽车之家 胡永彬)
3、6月新能源乘用车上牌量:特斯拉创新高,蔚来ES6累计上险破万

根据交强险上险量数据,2020年6月国产新能源乘用车上险数为7.74万辆,同比下跌59.32%。6月纯电动车上险6万辆,占比77.8%,出租租赁市场上险量仅占总量的13.3%,个人用户占比达71.2%,基本维持了上月水平。

纯电动轿车市场,特斯拉国产Model 3再创新高,呈现出断崖式领先。6月Model 3的个人上险13,314辆,占比达88.9%。个人上险中,上海市以2,790辆上险排名第一,占比21%。北京和深圳市的个人上险量紧随其后,分别上险1,808辆1,651辆,与上海市一起贡献了Model 3 46.9%的个人上险。

6月插混市场共有1.7万辆车辆上险,轿车方面,宝马5系以2,676量上险量蝉联冠军,环比增长17.1%。使用权上均为非运营使用,其中个人用户占比为81.7%且主要上险城市为深圳、成都、上海和杭州市。
目前来看,这一细分领域合资品牌车型依然较为强势,自主品牌只有荣威ei6与比亚迪秦上榜。但荣威ei6主要依靠出租租赁市场支撑,1,346辆上险中,出租租赁占比达78%。

纯电动SUV/MPV方面,冠军依然来自蔚来ES6,目前其累计上险量突破一万辆大关。使用性质上看,全部为非营运使用,个人用户占比87%,主要上险城市来自上海和北京,个人用户分别上险332辆和314辆。
排名第二的车型来自本田思铭X-NV ,根据乘联会的批发销量数据,5月该车型销量暴增,6月保持了上涨势头,上险量上也跟上了其批发销量的增长速度,1,582辆的单月上险数超过了前5个月的上险量总和。其上险量中,86.7%来自个人上险,北京和武汉是主要上险城市。近期,思铭X-NV在多地都在降价促销,较高的降价幅度达到7万元,这或许是该车型近两月销量大幅拉升的主因。

插混SUV/MPV方面,理想ONE和比亚迪宋DM上险量破千,两款车型均为非运营使用,个人上险占比分别为85.2%和97.2%。
理想ONE的个人用户上险地区来自北京、深圳和广州,分别上险170辆、170辆和142辆,比亚迪宋DM的个人用户则以深圳市为主,占比达57.3%。

6月造车新势力方面,国产特斯拉Model 3的优势已无需多言,紧随其后的蔚来ES6与理想ONE表现也较为平稳。
值得注意的是,蔚来ES8的上险量与其批发销量一样,在6月突破了一千辆,创下了今年单月上险量的新高。
小鹏P7在6月的上险量环比上涨87.3%,依然还未形成大规模交付。由于小鹏P7的规模化交付是从6月28日才开始,因此现在还不好判断市场的反应,对于小鹏P7在7月的销量表现,我们也将持续关注。

从车企角度来看,特斯拉凭借一款车型毫无悬念摘得冠军。排名第二的比亚迪共有14款车型有上险量录入,其中,比亚迪秦EV、比亚迪E2和比亚迪宋DM为主力支撑车型,分别贡献了24.0%、16.5%和12.1%的上险量。6月比亚迪的出租租赁上险共计1,859辆,占比亚迪总上险的21.6%,其中比亚迪秦EV和比亚迪E3分别上险805辆和372辆。
6月排名第三的车企来自上汽通用五菱,其个人上险占比达88.2%。从6月开始,宝骏E300和宏光mini开始交付,分别上险489辆和439辆。与宝骏系列其他车型相同,宝骏E300交付最多的城市依然来自柳州;宏光mini目前以单位上险为主,占比达62.6%,主要来自济南和青岛等城市。

6月城市上险量排名中,上海蝉联第一,其中个人上险6,573辆,占比达73.6%。6月最受上海个人消费者喜欢的车型依然是特斯拉Model 3,共上险了2,790辆,领先排名第二的蔚来ES6近2,500辆。

北京市场6月个人市场上险5,631辆,上险排名TOP3的车型为特斯拉Model 3、比亚迪秦EV和蔚来ES6,分别上险1,808辆、373辆和314辆。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4、2017年6月新能源汽车销量什么时候公布
估计中下旬就会公布,再耐心等等吧
5、北汽新能源的陷落:大额采购需求大减,6月销量暴跌近9成
随着国内新能源汽车补贴的退坡,以及在整个国内汽车市场需求下滑的前提下,很多自主品牌已经被迫走向边缘化甚至是破产倒闭,这两种趋势,让那些之前在新能源汽车相对火热的时候,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加码的自主品牌受到了非常沉重的打击,加上今年一季度国内汽车市场停摆式的下滑,让很多类似的车企在销量上受到了严重影响,很多车企在第二季度国内乘用车市场出现回暖的情况下,销量依然难以起势,比亚迪和北汽新能源就是典型的例子。

6月份,比亚迪销量为3.37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为1.41万辆,同比下滑46.7%,但是比亚迪的燃油乘用车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增长,6月份销量为1.96万辆,同比大增61%,我们看到,比亚迪比较尴尬的地方在于,相对看重的新能源汽车销量大跌,而出现销量大涨的燃油车绝对销量实在太低,其中比亚迪宋Pro一款车就占据了其中绝大多数的销量!

对北汽新能源来说,作为曾经的新能源头部车企,今年整体的销量表现就很一般,到了6月份份,依然没有任何回暖的迹象,6月份,北汽新能源的产销量分别为1409辆和3008辆,同比降低76.5%和88.5%;上半年累计产销量分别为8453辆和14700辆,同比下滑24.67%和77.44%,整体下滑幅度还是相当大的。而从绝对销量上来看,去年6月份,光北汽EU系列的销量就高达1.79万辆,成为自主品牌轿车的销量头名,如今北汽新能源在6月份的总销量只有3008辆,销量崩塌的程度可见一斑。

当然从细分产品销量上来看,6月份北汽EU5依然是北汽新能源的当家车型,当月销量为2000辆,位列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榜第十位。当然除了特斯拉依然相当强势之外,其他的电动车整体销量也都很一般,在后新能源补贴时代,国产电动车受到的冲击是全方位的。

但是在我们看来,对于北汽新能源而言,如今销量暴跌,主要问题可能还是出在了网约车、出租车等出行领域的集中采购大幅度减少。我们知道,在个人和家庭消费领域,北汽新能源的出货量是非常少的,我们在马路上看到的北汽电动车,基本上车门位置都有各个出行公司的标识和拉花,很少能看到车门干干净净的家庭用车。而在去年,很多出行公司采购了北汽新能源的电动车,比如去年3月份,北汽新能源一次便向京桔交付EU5一共一万辆,2019年全年向京桔交付20000辆出电动车作为网约车使用,所以北汽新能源的销量,主要还是靠出行行业的集中采购撑起来的。

不过进入2020年,网约车行业的风口似乎也要过去了,上半年,我们关注的很多网约车企业和平台,都没有什么大的动作,去年一些已经公开宣布进军出行市场的主机厂,在今年上半年严峻的市场环境下,基本上也处在偃旗息鼓中,这对于本身已经将目标客户群放在网约车、出行行业的北汽新能源而言,打击无疑是巨大的。
而在个人消费市场,很明显,不管是北汽新能源,还是其他自主品牌厂商,包括造车新势力,在销量方面都是没有办法和国产Model 3抗衡的,我们看到,6月份国产Model 3的销量高达14954辆,接近1.5万辆的销量,基本上全部都是个人和家庭用户购买,而且很明显,国产Model 3从来没有将竞争对手定位在这些国产电动车上,但是这些国产电动车却在Model 3的持续降价下,天然地受到了影响。对于个人和家庭用户,如果有选择,选择北汽新能源电动车的几率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小的,这可能是在后补贴时代,国产电动车面对特斯拉这种大佬级的厂商和产品,不得不面对的困顿!

作为曾经的国内新能源头部品牌,北汽新能源如今销量惨淡,在相关行业处在低迷状态的情况下,北汽新能源显然难以独善其身,尤其是在个人和家庭消费领域难以打开局面,是北汽新能源销量暴跌,或者说短期内难以起势的原因所在,北汽新能源能不能扛过今年国产新能源汽车的寒冬,现在看来,情况很不明朗!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6、6月销量又涨了,但为何专家说全年销量还得跌?
[汽车之家 行业]??日前,中国汽车市场上半年销量成绩单正式出炉。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公布的数据,2020年6月,中国汽车产销量分别为232.5万辆和230万辆,较2019年同期分别上涨22.5%和11.6%,连续第3个月实现同比上涨。但由于疫情的缘故,2020年上半年中国汽车市场累计产销量均未能实现同比正增长,分别达到1011.2万辆和1025.7万辆,同比下滑16.8%和16.9%;
中汽协表示,4、5、6月份中国车市销量连续上涨,得益于各地方政府以及相关部门相继推出的刺激性消费政策。但从长期看来,中汽协对2020年全年车市表现持有谨慎乐观态度,该协会预测,如果形势乐观,中国车市2020年全年销量将下滑10%,如果各方面形势不乐观,中国车市销量最高将下滑20%。

在乘用车领域,6月中国车市销量为176.4万辆,环比上涨5.4%,同比上涨1.8%,连续第二个月摆脱下滑困境;2020年上半年,中国车市总共售出乘用车787.3万辆,同比下滑22.4%。而商用车依旧是中国车市同比增长的最大助力,6月销量为53.6万辆,同比增长63.1%;2020年上半年累计销量为238.4万辆,同比增长8.6%。
虽然整体销量不断上扬,但中国品牌乘用车市场表现却不甚理想。根据数据,6月中国品牌乘用车共销售59万辆,同比下滑11.6%,增长势头为之一顿。在市场占有率上,中国品牌的表现同样在下滑,6月销量占乘用车总销量33.5%,相比去年同期下滑5个百分点。

在新能源汽车领域,6月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表现有所回暖,但相比去年同期水平依旧有所下滑。根据数据,6月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为10.2万辆和10.4万辆,同比分别下滑25%和33.1%。其中纯电动乘用车产销量分别达到6.7万辆和7.2万辆,同比分别下滑35.2%和39.3%;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产销量分别达到2.3万辆和2万辆,产量同比增长17.8%,销量同比下滑7.3%。(文/汽车之家 陈灿)
7、新能源车销量哪家强?2020年上半年全球市场排行
【EV视界报道】特斯拉Model 3和Model Y第二季度末的交付高峰,推动全球新能源乘用车6月销量达到了近23万辆,尽管同比下降22%,但却创造了过去18个月来的第三高水平和今年的最佳月度成绩,这为下半年的市场复苏奠定了扭转局面的基调。
全球汽车市场的状况依旧没有复苏好转迹象,今年上半年累计销量下降28%,明显高于新能源汽车16%的同比降幅。新能源汽车市场份额升至2.9%,高于去年上半年2.5%的水平。
从车型分布看,6月,纯电动汽车(BEV)市场份额下降了31%,插电式混合动力车(PHEV)则恢复正增长,销量回升了14%,二者市场占比相对保持稳定在68%和32%。

特斯拉成为今年上半年的最大赢家。得益于中国市场的巨大贡献,特斯拉Model 3位居销量排行榜首,达到142346辆,领先排名第二位的雷诺Zoe三倍之多,不过这款法国掀背车的销量也首次突破了五位数,增至37154辆。
日产聆风和大众e-Golf分列第四和第五位,上半年销量分别为23867辆和21165辆。

比亚迪秦EV超越宝马5系插电式混合动力升至第5位,也是唯一一款进入前五的中国电动车型。
在销量前20名车型中,只有3款是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大众帕萨特PHEV上升一位至第10名,这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中国市场。
广汽新能源Aion S排名第11位,交付14516辆,比去年同期提升了5位。

宝骏E系列和特斯拉Model Y这两款新车取代了丰田普锐斯PHEV和沃尔沃XC60 PHEV。
起亚Niro EV攀升至第16位,归功于6月份创纪录交付3015辆,而特斯拉Model X则受益于季度末交车高潮,跃升了4个位置,来到第15位。
展望下半年,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新冠疫情和经济危机的严重性,新能源汽车市场预计能够比整体汽车市场更好地度过风暴,提升市场份额。
在6月份,特斯拉Model Y凭借7500辆的交付量闯进单月销量前三,下半年预计Model Y将继续晋升,预计可能在9月登上领奖台,成为特斯拉的又一销量助推剂。

从全球各大车企上半年的新能源汽车销量规模看,第二季度末大批交车推动特斯拉销量达到了179050辆的高点,创出三项纪录。大众汽车共交付62414辆,登上亚军位置。

失去了银牌的宝马受到了排名第四的比亚迪紧追不舍,两家制造商之间的销量只差1401辆,。
最大的惊喜是沃尔沃,这家瑞典汽车制造商共交付36594辆,跃升至第7位,与去年的第16位形成鲜明对比。
排名上升的汽车制造商还有梅赛德斯奔驰,在一个月内上升了两个位置来到第11位,销量达到创纪录的8784辆。
在缺席4年之后,由于销量创出4516辆新高,福特汽车重新进入前20名榜单。
以下是全球各细分市场领先新能源车型:
微型车-上汽宝骏E系列(13673辆),去年的优胜者再次名列前茅。

小型车-雷诺Zoe(37154辆),销量几乎是标致208 EV的3倍,正在重复冠军人气。

紧凑型车-日产聆风(23867辆),大众e-Golf和ID.3,可能是其最大威胁。
中型车-特斯拉Model 3(142346辆),独步全球,无人能及。
全尺寸车-宝马5系差点混合动力(20586辆),像去年一样,销量是Model S的2倍。
SUV-现代Kona EV(19286辆),起亚Niro EV兄弟紧随其后。

越野车-三菱欧蓝德PHEV(18531辆),以往的常胜将军将被特斯拉Model Y取代。
豪华SUV-奥迪e-tron(17592辆),今年特斯拉Model X的最强对手。

MPV-雪佛兰Bolt(11496辆),销量增长有点慢。
LCV-雷诺Kangoo EV(4177辆),今年必须密切注意韩国现代Porter EV和起亚Bongo EV,以及中国电动货车的挑战。
跑车-宝马i8(557辆),永恒的超跑冠军。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8、6月新能源汽车销量榜公布!市场正朝着两个极端发展
进入7月份,意味着各大车企将迎来年中大考,上半年的汽车销量数据相继出炉。根据乘联会最新数据显示,2020年6月厂家批发销量170万辆,同比增长0.9%,环比增长3.7%,这已经是连续两个月的同比正增长了。可见随着此前因疫情被压抑的消费刚需逐渐释放,乘用车市场销量的V型反弹也是如期而至,未来车市总体趋势向好。
不过,在新能源乘用车领域就显得没那么乐观了,6月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8.56万辆,虽然环比增长20.1%,但较去年同期却呈大幅下降趋势,同比下降34.9%。上半年新能源汽车总销量为32.86万辆,同比下滑近4成。


特斯拉称霸,传统新能源后劲不足
特斯拉Model 3在5月称霸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之后,6月继续高歌猛进,单月销量达14954辆,在纯电动市场销量份额23%,拿下了接近四分之一的市场份额,与第二名的比亚迪秦 EV拉开较大的差距,Model 3上半年的累计销量也达到了45754辆。

此前,随着最新的新能源补贴政策公布,阴晴不定的Model 3让不少意向车主都进入了持币观望状态,对其销量产生一定的影响。但随着目前Model 3的入门价调至了补贴范围以内,消费者自然是放开手来购买,其销量也出现持续暴涨,可见,国产后的Model 3对于中国消费者来讲极具吸引力。
目前,国产特斯拉Model 3已提供了标准续航升级版、长续航版、高性能版三种车型,续航最高668km,百公里加速时间最快3.4秒。可以预见,随着产能的进一步扩大,特斯拉Model 3未来仍会继续呈增长的趋势。

在Model 3之后,是来自传统新能源阵营的比亚迪全新秦EV以及广汽新能源埃安S,两款车6月销量分别为4106辆和3000辆,而上半年销量则分别为20588辆和17516辆。值得一提的是,比亚迪新能源板块已连续12个月下滑,其中,今年1-6月销量为60677辆,同比下降58.34%。
而作为曾经的国内新能源市场的老霸主,北汽新能源EU系列6月销量再度下跌,单月销量仅2000辆,同比下滑88.8%,上半年销量也同比下跌76.8%。至此北汽新能源已经连续8个月处于下滑状态,从同比增长133.5%到下滑76.8%。
高端化趋势明显
很多人说特斯拉的国产是国内新能源车企发展的最大阻力,但归根到底,这更反映了国内新能源车的高端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同时也是新补贴政策下的必然方向。
事实上,电动车的高端化从2018年就已开始,当年新版新能源补贴政策实施,定位中高端的车型开始入局。到了2019年上半年,更多小型SUV和A级车成为市场主流。比亚迪的王朝系列以及北汽新能源EU系列等车型开始霸占销量榜前列。

而另一方面,纯电动出租网约车市场成为了国内新能源车企霸榜的捷径。不过在今年上半年疫情的影响下,这些车企也损失了大量订单和销量。这也是为什么尽管疫情过后,新能源市场呈现出明显的销量“断层”现象。
从今年3月开始,我们可以看到不仅是特斯拉,还有上汽通用、华晨宝马、上汽通用五菱、一汽大众等合资车企纷纷上榜,独资与合资在新能源领域的竞争力逐渐显现,这将会是未来新能源市场高端化路上的强有力的增长点。
两大关键词:新势力、A00
造车新势力一直是新能源市场上备受关注的点,在6月销量榜中,新势力阵营就只剩下蔚来ES6这一款车型了。不过从上半年销量来看,理想ONE也算是今年表现较为突出的新势力成员,近几月的单月销量基本稳定在2000辆左右,6月销量为1891辆。

值得一提的是,在新能源中大型SUV的细分市场中,理想ONE的累积销量可谓领先了对手一大截,其中包括雷克萨斯RX 450h、蔚来ES8、特斯拉Model X等等。随着理想年内扩增60家门店的计划逐步推进,销量上有望继续稳中带涨。
从6月新能源销量榜上我们还可以看到,尽管补贴门槛大幅提高,A00级微型电动车市场不断缩水。但事实上如今不少车企都在加大A00级电动车市场的投入,奇瑞eQ、欧拉R1等主打小而美的车型依然榜上有名,而且其中主打低端廉价的科莱威也再度进入6月销量榜前十。

A00级微型电动车替代高端老年代步车市场的效果逐步体现,而且未来共享出行领域对微型电动车的需求加大,A00级电动车市场一度被认为有望重返辉煌。

从上半年各大新能源车企的销量表现可以看到,未来新能源汽车消费市场正趋于两个极端,一是由特斯拉霸榜、合资新能源发力、新势力的持续增长所反映的高端化需求增长。另一方面则是共享经济的不断深化,以及新能源汽车向广大城镇以及农村市场扩展,A00级电动车市场备受关注。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9、6月车市保持恢复性增长,豪华品牌创新高,新能源环比增20.1%
近日,乘联会发布6月全国乘用车市场分析。数据显示,6月乘用车市场零售达到165.4万辆,环比增长2.9%,连续4个月零售环比增长,同比下降6.2%。1-6月,全国乘用车市场累计零售770万辆,同比累计下降23%。上半年,车市销量的V型走势明显,乘用车市场正处于回暖状态,下半年市场有望惯性平稳走强。

在一系列消费政策拉动下,6月市场回暖效果良好。具体品类来看,SUV仍是车市增长的、主力,6月共销售76.6万辆,同比和环比增长均超1%;1-6月累计销量达到356.7万辆,同比下滑16.6%,但明显跑赢大盘。轿车市场表现一般,6月销量为79.9万辆,环比增长4.0%,同比下滑9.8%;1-6月累计销售370.4万辆,同比下降25.3%,但依旧是市场份额最高的品类。MPV表现依旧低迷,6月销量销量8.9万辆,环比上涨5.2%,同比下滑26.9%,1-6月累计销量43.3万辆,下滑幅度扩大至38.5%。

新能源汽车方面,6月新能源乘用车销量8.56万辆,同比下降34.9%,环比增长20.1%。其中插电混动销量1.77万辆,同比下降11%,环比上涨了20.5%,其中宝马5系和理想ONE销量分别为2438辆和1834辆。纯电动的批发销量6.7万辆,同比下降40%。6月电动车高端化趋势明显,A级及以下电动车同比下降56%,B级及以上电动车同比增长8倍。其中,6月特斯拉在中国销售了14954辆国产Model 3,在纯电动市场销量份额23%,而下半年特斯拉国产Model 3还将提供宁德时代的磷酸铁锂电池版本,届时车辆的起售价格会进一步下探,Model 3的竞争力还会增强。
上半年,纯电动出租网约车市场受到疫情的较大影响,因此A级纯电动市场受影响较大,预计下半年出租网约车市场会有一定恢复。另外,去年下半年新能源国补滑坡后,新能源车基数较低,也是促进下半年同比增长的有力因素。
今年6月,狭义乘用车零售销量排名前三的企业仍是一汽-大众、上汽大众和上汽通用,其中一汽-大众6月销售17.9万辆,同比增长1.9%;上汽大众销售14.5万辆,同比下滑6.8%;上汽通用销售12.7万辆,同比减少5.2%。东风日产销量11.1万辆,位列第四;而一汽丰田、广汽丰田、广汽本田、东风本田则占据七到十名。自主车企方面,吉利月销10.6万辆,同比大涨25.3%,排名第五;长安汽车同比增长25%,达到8.1万辆,排名第六;长城还没有正式发布数据,因此没有放入榜单中。

随着车市下行压力下的竞争加剧,高端品牌车型的价格下压趋势进一步突显,而自主品牌出现了两极分化的局面,头部全面受压,弱势被市场淘汰出局。数据显示,豪华品牌销售均价从2017年的35万元下降到33.5万元,合资品牌的均价从13.8万降到13.5万,自主品牌新车在性价比提升的同时,交易均价从2017年的8万元,上升到2020年的9.3万元。豪华与合资车双重下压,使自主品牌失去原有的价格优势,生存空间被进一步挤压。
从各个细分市场表现来看,6月豪华车零售同比增长27%,环比增长9%,市场份额达到14.9%的历史新高;批发销量达到24万台,同比增长29%,环比5月增长2%。其中轿车增长4%,SUV下滑1%。消费升级的高端换购需求和豪华车型促销价格下探,让更多的消费者抛开同级合资品牌,直接进入豪华阵营。主流合资品牌在6月份的销量同比下滑了7%,环比增长3%;批发销量同比增长4%至92万台,表现相对平稳。而自主品牌6月份的零售同比下滑了16%,环比5月持平,市场份额32%,创出了近年来的新低;批发销量达到55万台,同比下降2%,环比增长2%。就同比增幅来看,自主品牌相对较弱。
另外,合资市场中,以日系和德系为首的竞争仍在加剧,6月日系品牌零售份额25.9%,低于德系品牌的27%;但日系批发份额达到26.4%,高于德系的25.9%,日系主力品牌全面走强。

随着疫情的好转,汽车生产情况快速回暖。6月份,我国乘用车产量为174.0万辆,同比增长13.1%。1-6月累计生产了745.9万辆,同比下滑了23.1%。6月豪华车生产同比增长37%,目前欧洲汽车零部件的供应链逐步复产,供应链断链风险基本消除。
6月厂家批发销量170.0万辆,同比增长0.9%,环比增长3.7%,连续两个月的批发正增长。1-6月累计批发销量766.0万辆,同比下降22.9%,同比减少了222万辆。
库存方面,6月厂家库存增加了3.9万台,渠道库存增加了0.7万台,二季度经销商库存持续小幅补充。
7月份车市的表现如何?
由于去年车市国六排放的实施,经销商低价促销造成区域价格混乱,导致7月销量偏低,今年下半年刚需进一步释放,加上多种促消费政策的持续推进,预计会有不错的开端。
乘联会也表示,7月,将会迎来今年工作日最多的月份,有利于产销继续恢复。受疫情影响,海外游大部分转为国内自驾游,新购与换购的需求近期也会凸显。此外,7月初是高考季,高考后购车、换车出游也是部分家庭的新选择,这也会刺激车市。加上成都车展等因素的影响,预计下半年车市将会继续走强。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10、6月新能源汽车保值率:豪华品牌残值领先
7月1日,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和精真估联合发布《6月中国汽车保值率研究报告》显示,豪华品牌新能源车型残值领先,特斯拉几乎垄断了纯电动二手车市场,其他电动车二手车处于“有价无市”状态。
地方补贴带动汽车消费
作为国家支柱产业,疫情之时,汽车行业持续得到政策支持,例如购置税减免、增值税减免、限牌政策放松等。
除此之外,地方性刺激政策也频发,如6月10日,深圳对外发布《深圳市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促进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若干措施的通知》,主要围绕放宽申请条件、扩大增购范围、给予财政补贴、提供停车优惠等方面,进一步推动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其中针对新能源补贴最高可达4万元。
重庆商务委也印发了《关于鼓励汽车更新换代消费的通知》,在规定的要求售出和报废就车辆,并按指定要求新购车辆,每辆给予2000元市级财政资金补助,以电子消费券形式兑现发放”,鼓励汽车更新换代消费。有效拉动了汽车消费市场回升。这类地方政策对刺激新车消费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新车降价会影响二手车销量,一定程度上对保值率也会带来影响。
线上车源量:异地流通受限,线上车源回落
二手车源与新车置换相辅相承。在“促消费”的基调之下,二手车市场已经恢复到去年同等的量级。但一个负面因素是六月疫情有所反复,跨区域流通受限。既包括人员的流动,也包括商品的流动。小规模的个体车商面临生存压力。由于二手车同城交易存在“分流新车销量”的副作用,因此异地流通是二手车市场的必由之路。

新能源车市场消费限制逐步破除
随着深圳、北京等地宣布追加新能源指标数量,限购情况有所缓解。新能源汽车逐步由“政策导向”转为“市场导向”,市场更加健康。
长期来看,国内汽车市场须要“两条腿走路”,即新能源车与燃油车并重,C端市场与B端客户并重。

纯电动车的保值率提升来源于两方面:首先是消费者对于电动车的接受程度提高,政策和厂商的大力推广收到效果。消费者从最初的“质疑”转变为“排队”竞购。
另一方面,电动车的续航里程提升,产品性能取得飞跃。插电混动车型残值下降较快。由于比亚迪秦、荣威eRX5等车系已经换代,新车终端价已经开始影响二手车价格。

豪华品牌新能源车型残值领先
特斯拉一定程度上垄断了纯电动二手车,而其他电动车的二手车交易量很低,处于“有价无市”的状态。部分车源已经由厂商按“同品牌置换”的方式回收。插电混动车辆当中,豪华品牌有明显的优势,除了宝马起步较早,奔驰、凯迪拉克的插电混动车型也已经进入二手市场流通。这些车型的残值中,很大一部分是“品牌加成”。

所谓保值率,就是指某个品牌/车型在使用一段时期后,将其售出的交易价格与新车指导价格的比值。它受车龄、里程、车况、品牌知名度、市场占有率、保养费用、季节、区域以及市场环境等诸多因素影响,是衡量车辆价值衰减快慢的重要指标。

本报告基础数据来源于精真估海量车辆数据源,并通过智能估值计算及市场行情分析等多重因素得出保值率参考数据,对汽车行业的发展具有参考和指导意义。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