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月全球新能源车市:中国销量逼近十万排第一,德国同比暴涨302%
根据中汽协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下滑44%至33.5万辆,而欧洲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长52%,为40.33万辆。也就是说,今年上半年欧洲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超过了中国。要知道,在此之前,无论是销量还是保有量,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都是稳居全球第一。
而7月份,随着疫情影响逐渐减小,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回暖,销量迎来年内的首次增长,虽然增幅相较于欧洲很多国家很小,但销量已经超出第二名一倍还要多。今天我们就来看看疫情尾声的7月,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表现如何。
中国:老大地位不动摇,7月销量逼近十万
根据中汽协的消息,7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0万辆和9.8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5.6%和19.3%,为今年以来的首次增长。在这其中,纯电动汽车销售7.8万辆,同比增长24.2%;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销售1.9万辆,同比增长2.7%。随着新能源汽车补贴延期两年的新政出台以来,新能源汽车市场进入第二季度以来销量下滑趋势逐渐收窄。
德国:7月销量3.6万坐稳第二,302%同比增长率全场第一
在欧洲新能源市场,7月份最大的亮点就在德国,302%的增长率成为欧洲市场增长幅度最大的国家,其单月销量达到了3.6万辆,创造新的销量纪录,仅次于中国,排在第二名。其中纯电动汽车销量同比增长182%,达到近1.7辆;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销量同比飙升485%,达到约1.9万辆。
根据数据显示,德国新能源汽车普及率同比增长8.6%,达11.4%,创历史新高。在德国,7月销量最好的是雷诺Zoe,销量2851辆;其次是大众e-Golf,销量为2633辆。值得注意的是,雷诺Zoe在法国也非常吃香,共售出3834辆,虽不及6月份创纪录的6011辆,但仍高于近几个月的平均水平。
另外,法国和英国7月份新能源汽车市场增长率也非常高,分别达到了298%和286.8%。其中,法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份额从去年同期的2.5%上升至9.5%,英国则是占据近9%的市场份额。
挪威:每卖10台新车就有6台是新能源,市场份额高达68.4%
挪威是全球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最高的国家之一,7月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长51%至6686辆,约占挪威当月新车总销量的68.4%。其中纯电动车销量为4,408辆,同比提升25.5%,市场份额为45.1%;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销量为2,278辆,同比提升142%,市场份额为23.3%。
也就是说:在挪威,每卖出10台车,就有6台车是新能源汽车,其中4台纯电动、2台插电混动。
写到最后:随着全球疫情逐渐得到控制,各个国家的新能源汽车销量都出现不同程度的增长,中国虽然还是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但随着欧洲各国的重视程度升级,伴随着鼓励政策和巨额罚款,今年的增长率尤为恐怖。
动力电池大佬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前段时间就公开表达担忧:"我自己预测,今年整个欧洲的电动汽车销量将超过中国,而中国全球第一大电动汽车市场的地位将被欧洲抢走。"根据中汽协副总工程师许海东预计, 2020年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全年销量将达到110万辆。中国能不能守住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冠军位,我们拭目以待吧。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2、宝马领衔,续航500公里以上!7月份最值得期待的3款新能源汽车
一转眼,2020年已经过去了一半,随着疫情不断的好转,全国各地都已经铆足了劲要大干一番事业,特别是对于车市来说,5、6月汽车的整体销量应该都是向上发展的。
如果你上半年没有买车,特别是在一线城市受制于摇号等压力,考虑选购一辆新能源汽车的,那么7月不妨看看这3款车型,因为大头觉得它们的上市无疑会给整个新能源汽车市场再添一把火。
第一款:广汽新能源埃安S
续航里程:460km、510km
上市时间:7月2日
提到埃安S大家并不陌生了,早在去年4月份便上市了,而就在昨日,2020款广汽新能源Aion S正式上市,新车共推出460/510公里两种续航版本,总共7款车型,补贴后售价为13.98-20.58万元。
对比2019款车型,2020款新车在续航、科技、服务三方面进行了升级。特别是在续航方面,2020款Aion S增加了续航里程为460公里的魅580和炫580车型。
外观方面,大头发现新款埃安S在外观与内饰方面的变化并没有改变太多,对比之家,只是在部分细节上做了一些处理。
配置方面,2020款新车相比2019款还是做了部分功能的升级,如标配可开启式全景天窗、倒车影像、 6扬声器 、 PM2.5滤芯和远程一键杀毒等配置;
动力方面,依旧搭载最大功率135千瓦,峰值扭矩300牛·米的电机,并提供460km、510km两个续航版本;
第二款:比亚迪 汉EV
续航里程:605km
上市时间:7月10日
虽然在此之前,已经有过很多比亚迪 汉EV的报道,包括大头在深圳的街头也拍到过汉EV的路试照片,对于这款外观犀利,特别是搭载比亚迪最新研发的刀片电池技术的新能源汽车还是有很多人期待的,这一点在刚刚闭幕的粤港澳大湾区车展上就亲眼见证了。.
根据目前公开的信息显示,动力方面,汉EV两驱版本搭载222匹马力的前驱动电机;而四驱版则在两驱的基础上增加了一台272匹马力的后驱动电机,在两个电机的加持下,比亚迪汉四驱纯电版本的百公里加速时间仅为3.9秒,这加速简直堪比超跑。
在续航里程方面,汉EV两驱版本搭载76.9度的磷酸铁锂刀片电池,可以提供605km的续航,而四驱车型的续航里程则也能达到550km。
第三款:宝马iX3
续航里程:500km
上市时间:7月13日
在德系豪华品牌BBA中,作为电动化战略相对落后的宝马,在今年似乎也加快了步伐,特别是在中国生产的宝马iX3也即将上市。虽然是一款“油改电”车型,但也看到了宝马在尝试在纯电动车型上的改变。
外观方面,宝马iX3同宝马X3在设计上基本保持一致,只不过前进气格栅换成了封闭式,当然,为了体现新能源汽车的身份,在一些细节上做了特殊的标识。
动力方面,iX3搭载了宝马第五代eDrive系统,其驱动电机拥有286匹马力,而电池则采用了宁德时代的NCM811电池,NEDC综合工况续航达到500公里,这续航里程相比奔驰的EQC来说也要高出不少了。
总结
如果经常关注新能源汽车的朋友,其实对这3款车型并不陌生,特别是想广汽新能源Aion S和比亚迪 汉这2款车,一个经常能在新能源销量排行榜前十中找到,一个经常成为舆论媒体关注的焦点。因此,在7月份的新能源汽车市场,这3款车的相继上市,无疑将会是给整个新能源汽车市场添一把大火,而对于您如何选择,就看您自己的预算了~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3、新能源补贴政策导致国产Model 3涨价 专家认为7月后必降价
中国网汽车4月24日讯(记者 王芳)昨日,财政部等四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简称《通知》)。今日记者就从特斯拉中国官网获悉,国产版Model 3两款车型上涨了补贴后售价。其中,国产Model 3标准续航升级版最终购买价格从29.905万元上涨至30.355万元,上涨了4500元。国产Model 3长续航版最终购买价格从33.905万元上涨至34.405万元,上涨了5000元。两款车型补贴前售价未发生变动。
特斯拉销售人员对此表示:Model 3实际上并没有“涨价”,30.355万元和34.405万元的价格均为补贴后售价,消费者最终购买价格上涨是因为在最新的补贴政策下补贴金额减少所致。
《通知》明确,新能源乘用车补贴前售价须在30万元以下(含30万元),为鼓励“换电”新型商业模式发展,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换电模式”车辆不受此规定。此外,《通知》表示:2020年4月23日至2020年7月22日为过渡期。过渡期期间,符合2019年技术指标要求但不符合2020年技术指标要求的销售上牌车辆,按照2019年标准的0.5倍补贴,符合2020年技术指标要求的销售上牌车辆按2020年标准补贴。补贴车辆限价规定过渡期后开始执行。
记者发现,特斯拉国产Model 3两款车型此次涨价后售价均在30万元以上,且因其不支持换电,因此这两款车型价格如不下调或将在今年7月22日后无法再继续享受新能源补贴。
崔东树:新能源补贴政策对产业重大利好
对此,记者采访到了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对于新能源补贴政策中明确指出“新能源乘用车补贴前售价须在30万元以下(含30万元)”,他认为:“这对于新能源车的发展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前期部分高端的新能源车,比如说宝马5系的插电混动和特斯拉纯电动等国产车型价格偏高,并不属于普通促进消费的领域,如果强行补贴带来的补贴的效率偏低,不利于加速推动新能源车与传统车的价格并轨。”此外,他表示:该政策是“很好的导向型政策。首先是提升补贴效率,补贴主流产品,对豪华高溢价产品减少补贴。同时有利于新能源车的提升产品价格竞争力。”
对于新能源汽车产业来说,崔东树认为《通知》是产业的重大利好,补贴的效果应该是相对明显的。政策中明确“4月23日至2020年7月22日为过渡期”,崔东树表示:“今年4-6月份的量难以得到一个有效的提升,6月份之后,整个新能源车辆会得到一个相应较大的提升。”
全国工商联汽车经销商商会会长李金勇对此表示:“《通知》最大的利好是2020-2022年三年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敲定。原来我们每年发布新能源补贴政策,其实对行业发展非常不利。一般来说,车企调整产品结构最少需要半年时间,而补贴政策标准每年都在变化,让大家有些无所适从。”此外,他称:“之前补贴政策变化频繁,企业为了拿补贴,会有大量上牌车低价涌入市场,造成市场价格混乱,也影响新车销售。实际上,这也是去年下半年新能源汽车销量连续下滑的重要原因。”
对于《通知》中的30万元补贴门槛,崔东树表示:30万元补贴门槛有利于新能源车的补贴效率更高,同时促进新能源车的整个国产化水平,进一步提升优化国产产业链供应,对整个新专车发展都有很好的促进。
他谈到:目前特斯拉中国工厂生产Model 3的零部件国产化率为30%,预计2020年底将实现零部件100%国产化。Model 3国产化的全面提速,叠加Model Y的逐步投产,中国汽配企业有望入围特斯拉体系而充分受益。这对企业降低售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同时也能实现更好的技术外溢,使相关国内企业能够获得更好的新技术、低成本零部件。
崔东树告诉记者:这类似于苹果产业链一样,通过产业链的国产化使整个中国的新能源车制造水平大幅提升,产量规模进一步提升,促进行业进一步发展。
特斯拉现在涨价可以多赚点钱?
就在昨日新能源补贴政策发布后,有不少观点认为,特斯拉将会调低其售价。理想汽车CEO李想在微博表示:“30万的门槛估计是为了限制特斯拉而设计的,但是却给了特斯拉降价的理由和必要性,标准版可以把价格拉到30万,补贴后27万多。最后补贴也给特斯拉了,而价格下降又会打击20-40万售价的国产车。”
对于特斯拉内年价格走向,小鹏汽车CEO何小鹏判断国产model3长续航版年内补贴后会降价到27.75万。“涨价是暂时的,年内降价仍是大概率事件。”
业内人士对此表示:“到今年7月份,补贴过渡期后新政正式实施,特斯拉到时候很可能会再宣布降价。目前特斯拉产品供不应求,现在涨价可以多赚点钱。”
据了解,Model 3在中国上市一年半以来已经历了多次官方调价。崔东树表示:目前调高售价也体现特斯拉的成本相对比较实在,产品价格促销弹性小,有利于消费者购买。不过,他预计:后期Model 3的售价必然会下探。
而对于不少网友认为的“三个月过渡期后或将带来特斯拉一波抢购风潮”的预测,李金勇认为其“可能性不大。”“对于30万以上的车型来说,一两万的拉动作用不会太明显,而且特斯拉是按照订单制生产的,就算抢购也赶不上补贴了。”于此同时,他同样表示,未来特斯拉部分车型或将下调至30万元以内,从而获得补贴。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4、7月新能源市场销量约为8.7万辆,同比环比双增长
新能源乘用车市场整体表现
7月新能源市场销量约为8.7万辆,环比增长8.9%,同比暴增160.4%,主要由于去年同期补贴大幅退坡后销量腰斩;2020年1-7月累计销量39.6万辆,累计同比下滑35.5%。7月纯电动销量约7万辆,环比增长11.5%;插电混动销量约1.7万辆,环比下滑0.6%。
纯电动市场厂商销量排名
7月,纯电动市场前10厂商市场份额约为75.7%;特斯拉(中国) 占据榜首,上汽通用五菱月销破万,超越比亚迪排名第二。
插电混动市场厂商销量排名
7月,插混市场销量前10厂商市场份额约89.4%。华晨宝马稳居首位,理想超越比亚迪和上汽大众位居第二。
新能源乘用车市场销量Top 10城市
7月,前10城市销量占比为51.2%;限牌城市销量排名靠前,北上广深稳居前四,上海已连续多月位居销量榜首;苏州排名上升2位,跻身第十。由于去年同期基数偏低,前10城市销量同比均有较大幅度增长。
新能源技术大事件
7月24日前后,奥迪和海格电气计划开展“双向充电”创新研究项目,主要目的是将电动汽车纳入家庭电网,从而提高电网稳定性、降低电费,并为气候保护作出贡献。
新能源企业大事件
7月3日,戴姆勒宣布,梅赛德斯-奔驰与中国电池制造商孚能科技(赣州)股份有限公司建立深远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同时战略投资9.045亿元,入股孚能科技,未来将持有约3%的股份。
行业政策
*附2020年9-10月重点新能源新车上市预告
本文作者系广州威尔森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转载或引用请注明出处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5、新能源汽车长期存放7个月能买吗?
这个得看一下生产日期,如果是新车的话,存放几个月也是可以购买的,当然,电池的容量会受到一点影响,主要看对方对电池的保养情况,最主要还是看价格。
6、7月将上市的4款重磅新能源车款,朗逸纯电为什么才278km续航?
北汽新能源EC5前脸采用了封闭式的前进气格栅,下包围也更符合家族设计。前大灯造型比较简单,内部结构清晰,整体造型更加精致。新车尾部设计的较为平淡,尾灯的造型和前大灯类似,都呈现出简约大气的风格。
朗逸电动版上市后主要对手竞争包括自主品牌的几何A、广汽新能源Aion S、比亚迪秦Pro EV等车型。不过从续航表现看,朗逸电动版并不占优势,278km的续航只有这些竞品的50%-60%,或许未来朗逸纯电动更多的是供应到上汽大众投资的共享出行公司等B端客户。
新车整体采用了黑色与红色的内饰撞色搭配,其中控台采用较为平直的线条,搭配三辐式多功能方向盘、多边形的空调出风口、全液晶仪表以及10.1中控液晶屏(搭载Dilink系统),并在空调出风口以及挡把周围加以镀铬装饰进行装饰,让新车看上去十分年轻。
动力方面,比亚迪e2将采用e平台技术,在轻量化方面做了很多功课,采用了能量密度达160Wh/kg的三元锂电池,并使用高集成度全新电驱动系统,最终使该车的整备质量达到1250kg,相比同级别的纯电车型更为轻盈。
7、最低不足7万,这10款2019年热门的新能源车型,你不来看看?
笔者做了一个简单统计,2019年国内上市的新能源车型中,仅仅纯电动车型就有近250款新车。其中,既有改款车型,也有全新首发车型;既有自主品牌,也有合资车企;既有在传统燃油版基础上“油改电”,也有专为电动车研发的电动平台系列车型……在这个庞大的新能源家族中,笔者从市场表现、关注度、话题性等各方面选取了这10款新能源“热门”车型。
01
红旗E-HS3:这款紧凑型SUV只是红旗进军纯电领域的“开胃菜”
在当红一代的红旗旗下,E-HS3算是一个特立独行的存在。它不仅是红旗旗下唯一的一款纯电车型,也是唯一的一款紧凑型SUV。
作为一款纯电紧凑型SUV,红旗直接“跳跃”过最受消费者欢迎的燃油版紧凑型SUV,这是为何?首先,根据红旗的规划,未来会着重发展新能源车,到2025年新能源车型将达到15款,占比乘用车型40%,在紧凑型SUV这个更大的市场才能创造更大的销量;其次,燃油版紧凑型SUV市场竞争非常激烈,红旗选择避其锋芒,直接推出纯电版,显然更明智;其三,在紧凑型SUV之外的主流车型市场,红旗已经有H5、HS5、HS7等热销车型,红旗自然不希望再在此细分市场推出纯电版,跟自己抢市场份额。因此,从这个角度看,E-HS3算得上是一款红旗向纯电动车市场试水的战略车型。
02
长安E-Pro:更运动,更大胆,也更富有驾驶激情
就在上个月,长安旗下的新能源车E-Pro上市,这是一款基于长安CS15全新推出的纯电小型SUV。虽然从整体轮廓上看,E-Pro还有不少CS15的影子,但从细节上看,E-Pro更灵动、用色更大胆、内饰也更运动简洁。
而从动力数据上看,E-Pro最大功率为120kW,最大扭矩245N·m,续航410公里等,这些数据都比CS15EV表现出色,这点也在价格上得以体现。如果是年轻消费者,或许大多数人会多花一两万元换取一台颜值更高、更运动的E-Pro吧!
03
宋Pro新能源:为比亚迪贡献了半壁江山
如果仅仅从动力数据上看,宋EV版或许不如唐EV版表现得那么出色,但由于宋Pro的全新上市,笔者更倾向于这款新车。而且,宋Pro EV版可比唐EV版少约8万-14万元呢!
从市场表现看,2019年7月上市首月半个月销量就达5500辆(此数据包括宋Pro燃油版与新能源版),之后一路上扬,截至11月份已接近2万辆。2019年1-11月的累计销量已达60413辆。目前在11月份这款车销量已经占比比亚迪45.31%的份额。可见这款车的综合实力表现不俗。
04
欧拉R1:最适合送给你心中的女神
欧拉凭借小巧的车身和可爱的造型颇受女性消费者欢迎,甚至为此还专门推出一款女神版。
欧拉是依靠长城汽车成长起来的新能源车品牌,凭借长城的背书,推向市场之初就得到了大家的认可。这点从其销量可以看出2019年1-11月累计销量以26195辆获得新能源销量榜第8,足以见得其出色的综合实力。
05
特斯拉Model3:全球新能源车销量榜第一
在电动车领域,特斯拉就是神一般的存在,Model3就是其销量担当。
Model 3作为特斯拉的入门版车型,是大家最容易接近的“神车”。如今随着国产Model 3越来越临近正式上市,大家对Model 3给予了更多关注的同时,其价格”波动“也牵动人心,引发一波波热议。
06
蔚来ES8:最高62.4万,价格比老款贵不少
蔚来这个品牌一直不缺少话题,无论是最高达148万美元的超跑EP9,还是它对打造高端新能源车的执着。
ES8凭借出色的续航表现和动力性能,得到不少年轻消费者的支持。相较2018款,刚刚上市的2020款ES8在续航方面得到了不小提升——最高续航从425公里提升到580公里;但由于换装了电机,新车百公里加速从4.4秒变为4.9秒,这一点让不少人感到有点小遗憾。
此外,变化最大的还有售价。其实上一代ES8的44.8万-50.6万元售价着实不低,但新款在老款基础上,将最高售价提升到62.4万元。不知在续航和售价、性能之间,消费者会如何选呢?
07
荣威Ei5:自主品牌中唯一的纯电旅行车
其实荣威旗下的新能源车并不少,为何单单选了荣威Ei5这款车呢?原因有二:其一,荣威Ei5是目前国内市场少有的旅行车,而且是自主品牌中唯一的纯电旅行车;其二,荣威Ei5常常霸占新能源车销量排行榜。从2019年前11个月销量数据看,以25090辆位列新能源车排行榜第9——相较去年同比增长10.5%。这在整体车市下滑的情况,还能保持如此强劲的增势,实在难能可贵。
08
几何A:未来几何?
几何A是吉利的新能源车品牌几何旗下的首款车型,上市之初就凭借颇具科幻感的外观、内饰获得年轻消费者的喜爱。
而且,在笔者看来,除了其“几何”元素点缀的中控台外,那块几乎贯穿前后的玻璃车顶尤其令人印象深刻。
从动力数据上看,这款车最大功率为120kW,最大扭矩为250N·m,百公里加速为8.8秒。作为一款紧凑级轿车,这个成绩并不能算十分出众,但参考15-19万元的售价,也完全在可接受范围之内。
09
微蓝:“微蓝”车身,温婉形象
正如微蓝这个别致的名字一样,作为别克旗下第一款国产的纯电动车型,微蓝有着非常好看的外观设计,也有着给人温婉感觉的“微蓝”色车身。
在2019年,微蓝历经了两轮上市,目前有6款在售车型。可以看得出来,作为合资车企中少有的推出纯电的品牌,别克也希望早一步抢滩国内新能源车市场。虽然目前从市场表现看,微蓝销量还属于低调的起步期,但凭借良好产品力,也许这款车的攻势未必像外表那么”温婉“。
10
腾势X:看得见的“Mercedes-Benz”
如果仅仅从目前市场表现而言,腾势真不算是个销量出色的车型。但由于腾势这个品牌有比亚迪和奔驰两大车企的支持,让它的一举一动都颇受大家关注。
2019年11月,自腾势2012年亮相首款车型腾势后,腾势品牌逮住2019年的尾巴终于推出了全新车型腾势X。与首款车型腾势不一样的是,腾势X能看到更多奔驰元素,如“Mercedes-Benz”铭牌、内饰风格、线条运用等。
从动力数据上看,腾势X百公里加速可达4.6秒,续航可达520公里,还有四驱版本可选。而且31.98-35.78万元的售价也相对比较让人容易接受。这么看来,腾势X或许会在2020年开启的新时代里有一个好的市场表现吧!
编者按:如果我有30万,就选一款微蓝和一款长安E-Pro,一款代步,一款买菜。你会怎么选?
关注车业杂谈车家号,互动将有机会赢取精美小礼品哦!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8、我在2017年7月24日切换到新能源电车摇号,请问要哪一年能排到?
看你排号是多少,北京每年是54000个购车指标,明年2月26日发放2019年的54000个购车,你排号在54000,明年就可以买车。
9、2020年7月1日新能源汽车补贴不会继续退坡
1月11日下午,在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0)的分论坛上,工信部部长苗圩表示,2020年7月1日,新能源汽车补贴不会进一步退坡。
苗圩表示,2019年12月,我国新能源的销量已经恢复到退坡以前的销量,补贴退坡的负面影响正在减弱。去年7月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此前也有传言称今年新能源汽车补贴将进一步退坡。但苗圩在论坛上表示,今年新能源汽车补贴不会进一步退坡。
此外,苗圩也透露,争取上半年完成2035规划的制定和发布,并完成有机的衔接。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10、1-7月汽车累计销量同比下降12.7% 新能源汽车面临考验
近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的重点企业旬报情况显示,7月汽车行业销量预估完成208万辆,环比下降9.6%,同比增长14.9%;细分车型来看,乘用车同比增长5.3%,商用车同比增长59.6%。数据显示,1-7月汽车行业累计销量预估完成1234万辆,同比下降12.7%;细分车型来看,乘用车同比下降18.6%,商用车同比增长14.3%。
车市的持续下行,使每一个车企都面对着巨大的压力与挑战。在乘联会统计的70余家车企中,有41家呈现下降,其中降幅超过50%的达15家。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数据显示,7月份,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为62.7%,较上月上升5.9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上升0.5个百分点,库存预警指数位于荣枯线之上。与此同时,市场需求指数、平均日销量指数、从业人员指数、经营状况指数环比下降。
值得关注的是,7月全国乘用车市场生产150.4万台,同比18年7月下降10.9%,环比6月下降3.8%;零售148.5万台,同比下降5.0%,环比下降15.9%,1-7月狭义乘用车零售下降8.8%,7月零售同比增速好于年累计增速。乘联会公布的7月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为62.7%,较上月上升5.9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上升0.5个百分点,库存预警指数位于荣枯线之上。
而从细分市场来看,在消费升级及增换购比例逐渐加大的利好下,豪华市场整体上升态势良好,主要一线豪华品牌ABB的热销车型在疫情影响逐渐消除后,迎来理想增长;此外,沃尔沃和凯迪拉克等二线豪华品牌也有不错表现,推动豪华细分持续大幅增长,为细分带来可观的增长贡献。
其中,国产豪华车市场方面,抢占市场份额、扩大销量仍然是各大品牌的主要目标,7月国产豪华车市场价格指数环比下降0.3%;进口豪华市场价格指数环比上涨0.2%。
在合资品牌方面,7月整体合资市场价格有所下降,价格指数环比下降0.5%。为进一步争夺市场,合资品牌轿车及SUV车型价格均不断下探,一方面合资轿车以价换量,另一方面合资SUV“入门级”车型布局不断完善,刺激消费需求。
而自主品牌在合资品牌下压的影响下,生存空间被无限压迫。其中,轿车的车型投放或迭代力度不断减小,更多精力转移到SUV阵营,但随着合资品牌SUV产品布局的完善和价格下探,自主品牌又将迎来极大考验。2020年上半年,排在前五的自主品牌分别为吉利、长安、哈弗、比亚迪以及荣威,相比2019年,长安实现了对哈弗的反超,而宝骏则跌出了前五,被荣威后来居上。
新能源汽车方面,由于6月份补贴退坡在即,厂商促销力度加大,刺激需求释放。在此背景下,7月份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销量6.88万台,同比下降4.2%,环比6月份下降48%。受补贴退坡的影响,大部分新能源车企的销量都受到了影响。随着补贴的进一步下降,新能源车企将面临更为严峻的考验。
分品牌来看,7月份,南北大众和上汽通用依然霸占前三席,但是除了一汽大众小幅度上涨外,上汽大众和上汽通用或停滞不前,或降幅明显。吉利汽车以9万余台的单月销量超过东风日产,位列这一榜单第四位;而昔日排名靠前的广汽本田,本月则无缘入围前十。
另外,在排名前15位的车企中,除了排名第四的吉利外,中国品牌销量占据四席。虽然近一年多来中国品牌市场份额有所下降,不少车企在逆势中呈现上扬的态势。其中上汽乘用车、长安汽车和长城汽车,相比吉利单月同比23.1%的下滑,中国品牌都出现不同程度的增长,其中长城汽车以15.6%的增幅实现逆势上扬。
文章来源: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