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电动新能源 > 比亚迪新能源汽车估值

比亚迪新能源汽车估值

发布时间:2020-12-18 17:26:17

1、纯电动车销量暴涨,比亚迪拿下2019年新能源车销量冠军

在新年开始没多久,很多车企就拿出了自己2019年的成绩单。当然,看成绩也有个惯例,就是先看之前成绩好的那个车企,例如新能源汽车引领者比亚迪,2019年共销售了新能源车219353辆,比起2018年的227152辆略有下降,果然入日中天的比亚迪,也在这次车市寒冬中受到了影响,相比其它车企,这个跌幅并不算大,但是有以下几点值得注意。

插电混动车型销售下滑明显

众所周知,比亚迪能取得今天的成绩,除去自身强大的电池技术之外,也是通过秦DM和唐DM两款车型一战成名,最让消费者血脉喷张的就是强劲的加速性能,这也为后续的比亚迪车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可是在2019年,比亚迪的插电混动车型却遭遇了滑铁卢,全年只卖出了72168辆新车,相比2018年,同比下滑了41.75%,虽然也有大环境的影响。但作为新能源车的引领者,比亚迪的这个表现毫无疑问会让人感到有那么一丝丝失望,更让人担心的是,插电混动车型销量下滑也是因为受到了合资品牌的冲击,例如去年上市的卡罗拉/雷凌双擎E+等,证明了比亚迪在品牌上,跟合资车企还是有着一定的差距。

更为致命的是,比亚迪并没有为高端消费市场打造更有竞争力的产品,通过宝马530Le的优异表现,其实可以发现,消费者对高端插电混动车型的需求,非常的强烈,而且并没有太多的车型可选,这是比亚迪的一个良机。

纯电动车型销量上升并不足喜

相比于2018年,比亚迪2019年售出了147185辆纯电动车型,同比增长了42.53%,是个不小的进步,但是从整体来看,纯电车型销量的增幅其并不足喜,因为2019年比亚迪发布了大量的纯电动车型,其中e网系列的车型更是下探到了10万以内,这本该是一个对提升销量非常有利的细分市场,但从销量上可以看出,比亚迪的这一策略,并没有太大的效果,反而很有可能会让自身的品牌形象降低,影响到唐和秦等车型的销量,是个比较大的隐患。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2、如何评价比亚迪在新能源车研发费用上的投入?

比亚迪新能源车之所以能够取得这么高的市场占有率,与比亚迪公司领先的技术是密不可分的,如果你看过比亚迪2018年比亚迪年报的话,应该可以看到,2018年比亚迪公司研发投入高达85.36亿元,同比上升36.22%,占全年营收比例为6.56%。这样大手笔的研发费用支出在A股上市公司凤毛麟角,正因为如此,比亚迪新能源车才能在国家新能源补贴退坡的不利形势下却逆势上扬。

3、比亚迪市值冲破5000亿,蔚来超越通用宝马

在全球整车企业中,比亚迪市值仅次于特斯拉、丰田、大众位居第四,蔚来排名第六。

文丨左茂轩

A股首家市值突破5000亿的车企诞生。

11月5日,比亚迪(002594.SZ)尾盘涨停,报收184.83元,市值达到5042.4亿元。和年初的每股47.98元相比,比亚迪的累计涨幅已经高达285%。

目前,比亚迪是全球市值第四高的车企,正在缩小与大众集团之间的差距。截至智库君发稿,大众汽车市值约为700亿欧元(约合人民币5458亿元),前两位分别是特斯拉(市值3990.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6万亿元)与丰田(市值187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2万亿元)。

近来,新能源汽车整车板块个股涨势强劲。除了比亚迪之外,中概股造车新势力三强蔚来(NIO)、理想汽车(LI)、小鹏汽车(XPEV),也在不断刷新自身记录。

美国时间11月4日收盘,蔚来涨6.23%至37.71美元,市值达到508.7亿美元,超越通用,全球车企市值排名第六。理想汽车报收25.31美元,上涨5.24%,小鹏汽车则大涨23.32%至27.39美元。目前,理想、小鹏的市值分别为211.7亿美元和197.1亿美元。

增长的势头还在延续。截至智库君发稿,美东时间11月5日盘前,蔚来、理想、小鹏分别涨4.14%、6.84%、9.64%。

中国新能源车企市值高涨,得益于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重新恢复快速增长,其中上述头部企业在过去的十月都保持着不错的增势。

根据各家车企最新公布的销量数据,今年10月,比亚迪新能源汽车销量回暖明显,当月销售2.32万辆,同比大涨84.75%。蔚来、理想不断刷新交付记录,蔚来10月交付量到5055辆,这是其首次单月突破5000辆大关;理想汽车同样创下自今年以来的最好单月销量成绩,交付量为3692辆,全年累计交付2.18万辆。小鹏汽车也因为P7的交付恢复增长的势头,10月交付量为3040辆,同比增长229%。但是,小鹏汽车交付量较9月有所下滑,和蔚来ES8、ES6、EC6和理想ONE相比,P7所处的细分市场竞争更为激烈,P7的市场潜力有待进一步接受考验。

此外,本周一,《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的出炉,对未来几年的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定下了发展基调,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占比为20%。目前,国内新能源汽车新车占比不足5%,未来五年,新能源汽车产业将迎来规模快速增长。这让外界对头部新能源汽车企业的未来前景看好,推动了投资者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相关个股的热情。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4、e5(2019年产、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多少钱?

E5比亚迪新能源汽车指导价19.59-24.98万

5、比亚迪2019业绩快报|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致净利润下跌超40%

3月31日,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002594.SZ,下称“比亚迪”)发布了公司2019年的业绩快报,数据显示,公司营业总收入为1277.39亿元,比上年略低1.78%,但归于上市公司的净利润只有16.12亿元,同比出现42.03%的下滑。

对于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大幅下滑的原因,财报指出主要是由于行业政策变化,及本期研发费用上升所致。

根据介绍,比亚迪的主营业务主要包括汽车、手机部件及组装和二次充电电池及光伏业务。

汽车业务方面,2019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迎来有史以来补贴降幅最大的一年,补贴退坡及部分地区提前切换国六标准拖累新能源汽车行业首次出现产量及销量均同比下降,比亚迪尽管没有逃脱下滑的命运,但好在销量依然位居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前列。

具体而言,通过密集的新产品发布,比亚迪王朝系列新能源汽车巩固了行业地位,并实现两个车型——「元EV」、「唐DM」分别位列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前五名,并推出了全新的e系列——这一全新的细分市场产品,并推出了e1、e2和e3三款新车,共公司贡献了新的增长点;在深耕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同时,比亚迪于2019年7月推出了宋的全新迭代产品「宋Pro」,该车型在上市后取得了了连续数月销量破万并持续攀升好成绩。只是受老车型退市和整体市场下滑影响,年内集团燃油汽车销量亦有所下滑。

需要指出的是,比亚迪与丰田汽车公司已就成立纯电动车研发公司签订合资协议,对于该合资合作,比亚迪的解读为“通过与丰田的合作,将综合提升产 品研发能力及品质控制能力,进一步巩固电动汽车的核心技术,助力打开了集团 零部件的海外供应,实现集团的长足发展”。

对于手机及零部件业务,就两句话,第一句,除金属部件业务收入及盈利出现下滑外,比亚迪在移动终端的其他市场均实现不同程度增长;第二句是:汽车智能系统作为新型智能产品业务,实现业务快速扩张。

对于二次充电电池及光伏业务,比亚迪二次充电电池主要包括锂离子电池和镍电池产品,广泛应用于各种便 携式电子设备。年内集团旗下传统电池业务实现稳定增长,市场份额持续提升。 此外,光伏市场于年内有较为明显的回暖,给集团光伏业务带来一定增长。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6、比亚迪2019年全年销量超45万辆 新能源车贡献一半

近日,行车视线从官方获悉,比亚迪汽车2019年全系车型新车销量为451246辆。其中,12月单月销量为40797辆,燃油车销量同比增长30.9%。同样在2019年,比亚迪新能源车新车销量为219353辆,其中EV车型实现同比增长42.5%。根据规划,比亚迪品牌还将在年内正式推出全新汉家族车型,促进销量继续增长。

细分车型上,比亚迪唐2019年全年新车销量为76741辆,同比增长23.6%,上市以来累计销量超过了20万辆。而比亚迪宋家族,2019年全年新车销量为177174辆,12月单月新车销量为23297辆同比增长26.4%。比亚迪宋Pro在7-12月新车销量为92051辆,连续五个月销量破万。

比亚迪宋MAX,2019年全年销量为68175辆,上市以来累计销量达到了23万辆。秦家族全年销量为62189辆,累计销量超过23万辆。全新秦的推出,11-12月销量达到10750辆。家族小型SUV元,去年累计销量61900辆,EV车型销量同比增长了73.4%。

此外,比亚迪e系列2019年销量为22422辆,单e2在9-12月新车销量为7319辆。而根据规划,比亚迪还将在2020年正式推出品牌全新汉家族,更进一步丰富产品矩阵。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7、比亚迪负重前行,负债680亿,揭开了新能源车的遮羞布

目前时间各国的环保理念更强了,除了传统的燃油车外,都在大力推广新能源车,以便应对更严格的排放法规,贯彻巴黎协定的具体内容,各国纷纷响应,给出了燃油车禁售表,其中以欧洲和中国最为积极,许多车企都在大力研发新能源车,电动车离我们越来越近了。随着特斯拉在上海建厂,股票大涨说明了新能源电动车大有可为,事实真的如此?

这两年国内对于新能源汽车加入了大量的补贴,销量也是立杆见影,各大车企生产新能源车的积极性非常高,而随着政府取消了补贴后,国内电动车一片哀嚎,销量接连下滑,根据乘联会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10月份新能源车累计销量94.7万辆,环比下跌5.9%,同比下跌45.6%,在6月份政府取消补贴后已经4个月出现了下跌,并且下跌正呈现出逐步增大,断崖式的下跌,“所谓的新能源车是趋势”只不过是“自欺欺人”罢了,在取消补贴后都显露出了庐山真面目 。

一个更大的危机开始显现,比亚迪作为国内新能源车“领导者”,销量下滑最为严重,也可以看出新能源车热销的假象,通过比亚迪公布的销量来看,截止11月比亚迪累计售出新车440450台,而去年销量500028辆,不仅不能完成65万辆的销量目标,就连去年的销量都很难达到。众所周知比亚迪最近两年新能源车增长势头强劲,其新能车销量以及超过了一般以上,然而影响其销量的也是新能源车型,正所谓“成也风云,败也风云”。

由于补贴政策的取消,首当其冲的还是比亚迪唐DM、比亚迪元EV等车型,销量下滑均达到了40%以上,在为了应对取消补贴后车型的价格优势,在2019年比亚迪着落与开发e系列全新电动车,在有补贴政策时,比亚迪的热销车型都在15-30万,而e系列可以进一步拉低售价,主打10万元区间的纯电动车。从去年e系列上市以来,在短短几个月时间里先后发布了e1、e2、e3、e4等几款车型,然而销量却仅有2411辆,想要e系列拯救销量也是于事无补。

然而更大的危机还不止于此,比亚迪在11月发行高达100亿的的公司债券,用于公司运营,从2019年来看比亚迪同通过发行债券以及借款共抽错了680亿元。680亿对于比亚迪来说是什么概念,2018年比亚迪的全年净利润也不过27.68亿元,属于是负重前行,而比亚迪只不过是电动汽车的缩影,在过度依赖政府补贴后产生的副作用,也正是说明了新能源电动车的热销只不过是一个假象而已。

新能源电动车也开始了新一轮的洗牌,是一场技术的较量,电动车的发展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目前从国内来看,无论是新能源车的技术还是基础配套设施不够完善,消费者购买意愿不高,特别是电池续航能力,以及使用过程中的充电问题,只有把这些解决了电动车才会被大家所接受。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8、比亚迪的新能源汽车要多少钱?

2014年比亚迪新能源汽车e6正式在北京上市,而在此前,比亚迪e6已经入选首批北京市示范应用新能源小客车生产企业及产品目录,获准进京。

和e6分为豪华版和精英版,豪华版售价30.98万元,精英版售价33万元,根据北京推广新能源汽车政策,北京的消费者可以在享受新能源车单独摇号政策外,还可以获得北京市和国家各自5.7万元的补贴,总计11.4万元。

9、比亚迪2019年度财报:净利润创五年新低,痛失全球新能源车销冠

“有点受伤。”

3月31日晚间,比亚迪发布2019年度业绩快报,该公司当期实现营业收入1277.39亿元,同比下降1.7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6.12亿元,同比下降42.03%。

无论是营业收入还是净利润,均比上一年有所下滑。对于净利润下滑的原因,比亚迪方面表示,主要是行业、政策变化及本期研发费用上升影响所致。

 

净利下降42.03%

 

一直引以为傲的新能源汽车,没能成为救命稻草。

扉旅汽车查阅数据显示,2019年,比亚迪实现汽车销量46.14万辆,同比下滑11.39%。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为22.95万辆,同比下滑7.39%。全年销量低于预期,完成2019年65万辆销量目标的70.98%。

值得注意的是,2019年上半年,比亚迪的净利润增速还高达203.6%,但自第三季度以来,各方面数据出现了较大幅度下降,引致全年营收出现亏损。

 

 

“这与新能源汽车市场急转直下密不可分。”

比亚迪内部人士称,受宏观经济形势影响,去年汽车行业整体市场需求依然疲弱,叠加燃油汽车价格体系变化的冲击及新能源汽车补贴大幅退坡的影响,新能源汽车行业销量不及预期,比亚迪新能源汽车业务盈利因此有一定幅度的下滑。

2019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迎来有史以来补贴降幅最大的一年,整个行业都直接暴露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之下。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受新能源补贴退坡影响,去年下半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呈现大幅下降态势。2019年全年,新能源汽车销量为120.6万辆,同比下降4%,为近10年来首次同比下降。

作为中国最大的新能源车生产商,比亚迪固然会在退坡潮中首当其冲。

市场下行,销量下滑。这一年,比亚迪不仅尝到下滑的滋味,还“痛失”了全球新能源车销冠。

扉旅汽车查阅数据显示:2019年,特斯拉以36.75万辆的成绩反超比亚迪,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销冠,这是比亚迪自2016年以来,新能源汽车销量首次低于特斯拉。

 

 

事实上,新能源汽车的赛道上,早已布满了 “抢夺者”。

据不完全统计,2019年,约有50多家车企共推出130多款新能源车型。同时,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日渐成熟,造车新势力的产品开始批量投放市场,跨国车企也在步步紧逼,昔日的“蓝海”已演变为“红海”。

2020年,突如其来的疫情黑天鹅事件,更是让“寒冷中”的车市,急速“冰封”。

有幸的是,政策及时给了市场一剂强心针。

为提振汽车消费,2020年3月11日,工信部宣布2020年新能源汽车补贴不会再大幅退坡;3月31日晚,国务院宣布将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和免征购置税政策延长2年。

对于 “受伤”的比亚迪,这无疑是一个利好消息。

 

打响反击战

 

事实上,比亚迪也在自谋出路。

进入2020年,比亚迪动作不断,变得有点忙。

 

 

先是,一口气成立了五家“弗迪公司”,几乎涵盖了新能源汽车生产制造和研发的所有业务,可谓将自身所有核心产业链(电池、电控、电驱)进行了“垂直整合”,每家都代表着比亚迪在零部件细分市场的竞争力与公司对未来的发展规划。

“一个完整的汽车零部件配套体系”,比亚迪不再是自产自供的一家汽车企业,它给自己正式加上了供应商标签。

紧接着,比亚迪与丰田汽车的合资公司正式成立,双方各持合资公司50%股权,共同开发动力电池、轿车和低底盘SUV纯电动汽车。

丰田将借助比亚迪技术发力纯电动汽车市场,而比亚迪将获得丰田的品牌背书,并有机会学习其管理能力。这一“联盟”的迅速落地,让不少车企开始紧张了起来。

不过,对市场上“杀伤力”最大的,还是“刀片电池”的正式出鞘。

 

 

“要将‘自燃’从电动汽车的字典里抹去。”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在发布会现场,发出了这样的豪言壮语。

据扉旅汽车了解,“刀片电池”本身并不是电池材料的创新,而是通过增大电芯的长度,把电池做成扁平的形状。由于电池单体看起来像刀片,故称为“刀片电池”。

这样的电池可以阵列的形式插入到电池包里,提高电池组的能量密度。

按照比亚迪的说法,该刀片电池采用了无模组电池成组方式,将电池包整体空间利用率由过去的40%,提升到了60%,因此体积能量密度比过去增加了50%。

据悉,磷酸铁锂电池能量密度仅为三元锂电池的80%左右,但是通过改造结构的方法,比亚迪解决了过去磷酸铁锂电池能量密度不及三元锂电池的问题。

同时,由于刀片电池的表面积更大,散热性能更好。

总而言之,刀片电池的优点是具有三元锂电池的高能量密度,又同时具有磷酸铁锂电池的安全性。

 

 

“这可以倒逼整个新能源汽车行业做出改变”。王传福对刀片电池很自信。

不过,市场上的质疑声却不断。有动力电池专家指出,刀片电池不是从材料上的突破,只是从电池结构设计上创新,可能会提高电池包之后的效率,比如提高电池包体积能量密集和质量能量密度,但对单体能量密度提高是没有太大意义的。

理想汽车CEO李想也曾在微博中表示,由于磷酸铁锂电池在低温环境下表现不佳,因此刀片电池最适合的还是中低端的纯电动车及南方的运营车辆

事实上,比亚迪的这把“刀”已经飞了很久,能否一战成名,市场才是最终的“检验者”。

根据公司披露,即将上市的新车比亚迪“汉”,将是首款搭载磷酸铁锂“刀片电池”的车型,而该车综合工况下的续航里程将达到605公里。

“想和别人竞争,还要走别人走过的路,那就是自寻死路。所以,必须你打你的,我打我的。”?王传福说道。

电动车市场上的好戏,或刚刚拉开帷幕。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10、比亚迪半导体完成A+轮融资 估值超百亿

6月15日,比亚迪发布关于控股子公司引入战略投资者的公告,旗下控股子公司比亚迪半导体完成A+轮融资。
本轮投资者合计增资人民币8亿元,其中人民币3202.11万元计入比亚迪半导体新增注册资本,人民币7.68亿元计入比亚迪半导体资本公积。本轮投资者合计将取得比亚迪半导体增资扩股后7.84%股权。本次增资扩股完成后,目标公司注册资本为人民币4.08亿元。
本次增资扩股事项完成后,比亚迪持有比亚迪半导体72.3%股权,比亚迪半导体仍纳入比亚迪合并报表范围。
比亚迪于2020年4月中旬宣布比亚迪半导体重组并拟引入战略投资者。5月下旬,比亚迪半导体即完成A轮19亿元融资,首轮投资方涵盖红杉资本中国基金、中金资本、国投创新红杉资本、Himalaya Capital等多家国内外知名投资机构。
此次A+轮8亿元融资的投资方则涵盖韩国SK集团、小米集团、招银国际、联想集团、中信产业基金、ARM、中芯国际、上汽产投、北汽产投、深圳华强、蓝海华腾、英威腾等战略投资者。
两轮投资后,比亚迪半导体在投前估值75亿元的基础上,合计估值已达102亿元。后续,比亚迪半导体仍将积极推进分拆上市相关工作,尽快形成具体方案,以搭建独立的资本市场运作平台,完善公司独立性。
目前,比亚迪半导体主要业务覆盖功率半导体、智能控制IC、智能传感器及光电半导体的研发、生产及销售,拥有包含芯片设计、晶圆制造、封装测试和下游应用在内的一体化经营全产业链。其中,作为电动车“CPU”的车规级IGBT(Insulated Gate Bipolar Transisto:绝缘栅双极晶体管)是比亚迪半导体的核心业务。比亚迪半导体也是国内最大的IDM车规级IGBT厂商,产品覆盖乘用车领域与商用车领域,累计装车量稳居国内厂商第一。
比亚迪半导体的分拆上市,是比亚迪子公司独立市场化的“开局之作”,对于比亚迪开放供应体系并加速汽车供应链市场化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比亚迪方面表示,分拆上市将有助于比亚迪半导体实现产业链上下游进一步拓展,丰富第三方客户资源;多渠道实现产能扩张,加速业务发展;比亚迪半导体将以车规级半导体为核心,同步推动工业、消费等领域的半导体发展。
快速完成两轮引战融资,也显示出国内外资本市场对比亚迪半导体发展前景的信心。未来,随着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的扩大,新能源汽车厂商对IGBT的需求仍会持续增长,强劲的市场需求将对包括比亚迪半导体在内的新能源供应链企业形成利好。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与比亚迪新能源汽车估值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