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北汽新能源汽车厂商出什么事了
1.没有听说。2.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汽新能源”)创立于2009年,是由世界500强企业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发起并控股,是我国首家独立运营、首个获得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首家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首批试点国有企业员工持股改革的新能源汽车企业。
2、接任者不是刘宇,何章翔暂代经理,北汽蓝谷人事风波平息
6月 18日,继马仿列离职10天后,北汽蓝谷终于宣布新任总经理,由副经理何章翔代行经理职责。之前,消息称北京现代常务副总经理刘宇将接替马仿列一职,并未如期而至。
从公告消息来看,北汽蓝谷新能源为更好保证公司生产经营正常运行,经公司九届十六次董事会审议决议,在未正式聘任新任经理期间,由副经理何章翔代行经理职责。董事会将尽快完成新任经理的选聘工作。
从公告可以看出,何章翔应该是暂代职务,是新任总经理到任前的过渡人物,这也不能排除刘宇在程序上尚未得到审批的可能。
何章翔,现任职务:北汽蓝谷副总经理
。2005年至2013年,任南汽集团涂装生产部部长;
2013年至2017年,任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整车事业本部副本部长兼北汽(镇江)汽车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
2017年至今,任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常务副总经理。
“老马”无奈自辞
6月8日,马仿列自2014年加入北汽新能源,先后担任副总经理、集团管理部职责等,后接任郑刚上任总经理,从上任到离职还不到一年半时间,对于一个即将退休的人来说,肯定不想给留下遗憾,可见其中无奈意味。北汽新能源回应称“就是个人原因,临近退休,继续以专家顾问身份留任。”,这跟郑刚当时离职,原因出奇一致。
2014年3月,马仿列入职北汽新能源,时任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分管经营工作;
2017年3月,马仿列任职北汽集团,主持新能源汽车管理部日常工作,主导编制了北汽集团“引领2025”全面新能源化发展战略;
2019年2月,在北汽新能源发展的新阶段,马仿列担任北汽新能源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同时担任北汽蓝谷党委副书记、经理,建成启用了新能源汽车试验中心,主导推进事业部制改革。
“老马”成背锅
虽然官方消息称马仿列是因个人原因离任,但是出于五连降风口,总要有人承担业绩不佳责任。
2019年,马仿列接任北汽新能源总经理以来,一直处于销量下滑、盈利难解等转型阵痛中,后补贴时代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个人车主份额增加,细分市场竞争愈发激烈,产品品质问题成为消费者购车的重要参考。
2019年,北汽新能源全年销量15.06万辆,总体销量处于领先地位,但是未完成22万辆的年销量目标。
2020年,北汽新能源5月销量仅2106辆,同比暴跌76.6%。前五月累计销量11692辆,同比暴跌70.09%。5月份,新能源汽车销量出现两位数增长,在各品牌处于复苏阶段时,北汽新能源明显被动了。而关于北汽蓝谷更多信息却是,自有资金去购买机构性存款。
人事变动风波只是暂时平息,北汽新能源能都抓住机遇,迎难而上?众所周知,北汽新能源今年继续在品牌高端化上进行实践,北京汽车合并为BEIJING品牌后的落地、高端新能源子品牌ARCFOX的首秀以及“换电模式”的扩张及转型,三张牌能否打成“王牌”尚未可知。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3、北汽新能源——一个最不像国企的国企
文/张锴
受新能源补贴政策大幅退坡影响,2019年新能源市场依旧已惨淡收场。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最新产销数据显示,2019年,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24.2万辆和120.6万辆,同比分别下降2.3%和4%。
纵然“寒风凛冽”,但北汽新能源依旧交出了一张满意的答卷。据数据显示,2019年,北汽新能源销售150600辆,高居榜眼,而在纯电动领域更是继续蝉联国内第一的位置。
与此同时,伴随着这份亮眼的成绩单下北汽新能源也走过了自己的第十个年头。这十年,北汽新能源的发展史,也是整个行业发展的缩影。
或许正是因为北汽新能源稳扎稳打的进程之下,下一个十年,它依旧充满看点。1月15日,北汽新能源在北京亦创国际会展举行了“十进制,新出发”主题战略发布会。在发布会现场,北汽新能源党委副书记、总经理马仿列发布了北汽新能源“2029计划”,这意味着,北汽新能源又将向下一个十年发起总攻。
在说正事之前,先插播一条小插曲。
既然是赶在年前举办活动,就必定会与一些应景的新花样。这不,在活动开始之前,暖心的北汽新能源为在场的媒体老师们精心设计可一项抽奖环节,大奖竟然有北汽新能源超跑ARCFOX GT车模一份哦!
虽然在笔者的字典里,“运气”二字早已封存了许久,但毕竟这可是一份厚礼啊!笔者的侥幸心理还是冒了出来......
只可惜...
不说了,说多了都是眼泪,我们还是言归正传以缓解尴尬。
十年磨一剑
首先,在这样的时刻,我们有必要回望它的来时路,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看清它的未来。
自2009年成立以来,北汽新能源首先选择了以电动化为突破口,以科技创新为核心,以全新的造车理念打造全新的平台、全新的研发流程、全新的制造工艺和全新的销售服务网络模式,可以说,北汽新能源走出了一条新能源领域的“北汽道路”。
而回顾北汽新能源这10年的发展史,其从首个股份制改革的新能源车企,到中国新能源汽车第一股;从首张新能源生产资质牌照,到全球顶级高端智能工厂破土动工;从EV系列首车下线,到ARCFOX破界而生;从市场破冰的电动十君子,到产销纯电动车50万辆……十年来,可以说,北汽新能源创造了中国新能源汽车的一个又一个第一。
另外,在北汽新能源现阶段的发展规划上,其党委副书记、总经理马仿列在也自信的表示:“北汽新能源仍在不断深化与戴姆勒、麦格纳、法雷奥、西门子等全球优秀企业的合资合作,与华为、滴滴、百度等新兴产业链巨头紧密联手,建立起面向未来的产业共同体,营造跨越式发展的大格局。”
时过境迁,转眼间,这匹“黑马”已经驰骋了10年。当然,经过了10年的塑造,如今的北汽新能源已经不能再称之为“黑马”了。
下一个十年的使命
只要学过生物的人们都是知道,世界上各种各样的生物都处于一直在不断进化的过程中,并且生物的进化就是一个优胜劣汰的竞争性生长。这个道理放在如今日益严峻的新能源市场尤为合适。
对于北汽新能源而言,其眼下的硕果,也并非是真的成功,它或许只是其在翻越一座大山之前的一颗顽石。而这正是北汽新能源在这片红海“战场”不能停歇的理由。
对此,北汽新能源党委副书记、总经理马仿列在会上发布了北汽新能源“2029计划”,提出了“一个目标,两大路径,三大举措,四大体系”的路线图,谋定下一个10年。
所谓“一个目标”,是坚持“一个卫蓝梦,两个世界级”的企业愿景;而“两大路径”,是打造行业命运共同体和全面参与国际竞争。三大举措,则是指构建数字化研发能力,丰富电动化与智能网联化深度融合的新能源汽车产品型谱,打造AI工厂、实现C2M的个性化生产。
面向未来十年,北汽新能源立足中国市场现状及自身资源禀赋,勾画出全新蓝图,开创“卫蓝之旅2.0”新时代。而这正是建立在10年“北汽人”的努力成果之上。回望这10年,北汽新能源愁过、哭过、也笑过,而曾经的选择和坚持,也终将成为其下一刻的荣耀。这就是北汽新能源,一个最不像国企的国企。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4、请问北汽新能源车和北京汽车是什么关系?
北汽新能源是由世界500强企业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发起并控股,联合北京工业发展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北京国有资本经营管理中心、北京电子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共同设立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平台
5、北汽新能源年产能再增12万辆,旗舰轿车即将投产
今年是北汽新能源开创卫蓝之旅2.0时代的第一年,根据规划,北汽新能源将在接下来的十年中,丰富电动化与智能网联化深度融合的新能源汽车产品,打造3个以上电动汽车专属平台,开发10余款新能源汽车产品系列,40余款全新产品,这些产品离不开产能的支撑。
网上车市获悉,北汽新能源北京高端智能生态工厂规划12万辆年产能,一期建成后年产5万辆新能源乘用车,2022年将投产价格区间为19-26万元的全新旗舰轿车。据北汽集团副总经理蒋自力此前表示,北汽新能源高端智能工厂项目工作正有序进行。
北汽新能源产品线包括EX(SUV)、EU(轿车)、EC(跨界车)和LITE(微型车)四大系列,在新能源车市场下行的2019年,EU系列占整体销量近80%,稳居新能源车销量榜首。不得不提到的是,北汽新能源中、高端产品销量占比提升至90%,品牌溢价能力得以提升,向上发展取得较大突破,这也为北汽新能源品牌、产品高端化打下基础。
北汽新能源高端智能生态工厂项目,实际上是采育工厂搬迁至北京市经济技术开发区,重建并扩大生产规模。该生产基地主要生产代号为C71KB的新能源乘用车和A级轿车。据环评文件显示,C71KB定位主流B级轿车,车长近5m,是BEIJING汽车未来的旗舰产品。
从目前来看,北京新能源拥有北京采育、青岛莱西、河北黄骅、江苏常州四大生产基地。其中,北京采育基地为试生产基地,此次高端智能工厂项目即由采育基地改扩建而来;青岛莱西基地定位为经济型新能源乘用车生产基地;黄骅基地规划定位为经济型纯电动汽车生产基地;江苏常州基地规划定位为中高端新能源乘用车生产基地。
此外,北汽新能源还投资4.6976亿元对黄骅生产基地产能进行扩充,根据规划该项目将于今年10月份投入运行。此次产能扩充项目完成后,该基地将具备15万辆的新能源车生产能力。
需要指出的是,加上镇江基地(生产ARCFOX品牌车型),北汽新能源总体规划产能将超过100万辆/年。不过北京高端智能生产工厂项目和ARCFOX品牌有所不同,ARCFOX品牌尽管定位高端,但是由北汽与麦格纳合资创立,生产基地位于江苏省镇江市,而此次高端生态工厂完全由北汽新能源自主把控。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6、北京现代中方常务副总刘宇或接替马仿列出任北汽新能源总经理
6月10日,EV视界获悉,北京现代中方常务副总经理刘宇将调往北汽蓝谷(600733),即将接替马仿列出任北汽蓝谷董事、经理,以及北京新能源总经理等职务。
据公开资料显示,刘宇从2008年至今曾先后在北京现代、北汽自主品牌、北京汽车销售公司担任要职,2018年7月,时任北京汽车副总裁、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采购中心主任的刘宇,接任北京现代常务副总经理一职务。
6月8日,北汽蓝谷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600733)发布公告称,董事会于近日收到公司董事、经理马仿列的书面辞职申请。马仿列因个人身体及年龄等原因向董事会提出辞去北汽蓝谷经理、第九届董事会董事和第九届董事会提名委员会委员职务。辞职后,马仿列将继续在北汽蓝谷其他岗位工作,辞职报告自送达董事会之日起生效。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7、北汽蓝谷董事、经理马仿列因个人原因辞职
买车网(Buycar.cn)获悉,6月8日,北汽蓝谷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北汽蓝谷)发布公告称,由于个人身体及年龄等原因,马仿列已向北汽蓝谷董事会提出辞去董事、经理的申请,且不再担任北汽新能源党委副书记、总经理职务,并获得批准。继任者相关信息尚未公布。
据北汽蓝谷董事会披露,马仿列今年已60岁,临近退休,加上长期高负荷运转和工作强度,近期身体健康状态不佳。出于对干部的关心和爱护,北汽蓝谷董事会同意了马仿列的辞职申请,并将以专家顾问身份留任。
资料显示,马仿列拥有多年汽车行业从业经历,并对新能源汽车行业有丰富经验。其于2014年初开始担任北汽新能源副总经理,分管经营工作;2017年开始马仿列担任北汽集团新能源汽车管理部副部长,主导编制了北汽集团“引领2025”全面新能源化发展战略,打造了集团新能源业务战略体系;2019年2月,马仿列担任北汽蓝谷党委副书记、经理,通过一系列产品的推出以及战略的制定,2019年北汽新能源连续第七年成为国内纯电动乘用车市场销量第一。
2020年以来,受疫情影响北汽新能源销量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滑。数据显示,4月北汽新能源仅出售新车586辆,同比下降88.3%。1-4月,其累计销量为9586辆,同比下降64.1%。
根据北汽新能源“2029计划”,未来品牌将打造3个以上电动汽车专属平台,并开发10余款新能源汽车产品系列、40余款全新产品,实现L4-L5级自动驾驶,智能网联汽车销售超过50%,满足人们生活出行各种场景需求。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8、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的公司架构
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金 20亿元 ,股份结构为:
目前,北汽新能源已与大洋电机、普莱德电池、爱思开电池等多家公司展开了战略合作,并与美国Atieva公司签订了股权认购协议,成为后者的第一大股东。
9、北京汽车与北汽新能源合并是为了什么?
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北汽集团正在迎来重大调整。
北汽新能源将与北京汽车合并重组,并启用全新“BEIJING”品牌,新品牌将启用全新标志替代原有车标,同时生产燃油汽车与新能源汽车。新标志已经在此前正式上市的北汽智达X3上开始正式使用。
而绅宝品牌已基本完成其历史使命,将退出舞台。一个全新的北京汽车开始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绅宝的使命
绅宝是北京汽车通过收购欧美汽车先进成套技术打造的自主品牌。
2009年,北汽出资2亿美元从美国通用手中收购了瑞典萨博汽车公司相关知识产权。其中包括三大整车平台:2400、2900和Epsilon平台,两款涡轮增压发动机(2.0T2.3T);两款手动变速箱(F25、F35)和四大体系:开发体系、质量保证体系、供应商管理体系、制造体系。
绅宝通过吸收萨博技术,推出绅宝D50、D20等明星车型。2016年,北汽绅宝累计销量达22.45万台达到了巅峰时刻。
可以说,绅宝的建立,使北汽集团自主品牌乘用车,完成了从无到有的进步,并占据了一定的市场份额。
然而,随着汽车市场的变化,绅宝品牌也呈现出一定的发展瓶颈。其所依托的十年前收购的萨博技术已经没有什么发展空间。绅宝品牌初期为了迅速拓展市场而使出的低价战略也使品牌向上的难度加大。
当断则断,为了实现北汽自主事业的高质量发展,抛弃绅宝,打造一个全新的北京汽车成为北汽在全新发展阶段中一件不得不做的事情。
新能源先锋
2014年,北汽新能源独立,成为独立的新能源汽车公司。这在新能源汽车尚处于萌芽阶段时,成为传统汽车企业中最大胆和最成功的决定。
北汽新能源独立运营,独立销售网络之后,实现了纯电动汽车销量的突破性发展,迅速成为国内纯电动汽车销量冠军。为北汽集团的新能源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18年,北汽新能源如愿成为第一家在国内独立上市的新能源汽车公司。
在北京市为北汽制定的“高、新、特”转型战略中,北汽新能源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今年上半年,北汽新能源累计销量65159辆,同比增长21.57%。其中,EU5分别以16389辆和47439辆的成绩,夺得6月份及上半年的纯电动汽车、新能源汽车市场双料冠军。
然而,面对新能源市场上,越来越多的玩家入场。北汽新能源的优势逐渐开始减弱。
在全新的阶段,仅以纯电动技术发展的北汽新能源如何能够继续领跑,也正是北汽集团需要重新思考的问题。
合并早现端倪
2018年9月,北汽高层在公开场合透露,北汽集团正在考虑建立“北汽新能源联合舰队”,将电动车、混动、油车力量整合,聚焦发力。北京汽车、北汽新能源两家公司将逐步开放销售授权。彼时,北京汽车与北汽新能源的合并事宜初见端倪。
今年7月26日,北汽智达X3上市,从这款车开始,北京汽车将焕新品牌标识,使用全新的“BEIJING”标,这也意味着绅宝品牌将正式退出历史舞台。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总裁陈宏良认为,新的“BEIJING”更加年轻、时尚、大气,自信,这是北京汽车拥抱年轻消费者群体的一个重要举措。
根据北汽集团的整体规划,到2025年将全面停止生产和销售燃油车。这意味着北京汽车将全面转型新能源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