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工信部:2021年新能源汽车销量或达180万辆
易车讯 近日,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工信沙龙”上,工信部表示,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到130万辆,增幅接近8%。而2021年,新能源汽车销量有望增加30%以上,达到180万辆。
此外,目前相关部门正在酝酿明年的新能源汽车下乡工作计划,促进农村绿色出行和消费升级。此外,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和示范应用的管理规范也正修订完善,以进一步推动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协同发展。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叶盛基当天表示,今年新能源汽车的销量超出预期,其中新能源汽车下乡起到很好的拉动作用。近30家企业的60多款车加入新能源汽车下乡,据初步估算,拉动整个新能源汽车市场销量接近20万辆。工信部装备工业一司汽车发展处副处长马春生透露,明年的工作计划正在制定中,以进一步推动新能源汽车下乡,助力美丽乡村建设,促进农村绿色出行和消费升级。
在新能源汽车充电问题上,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副秘书长侯福深表示,中短期来看仍然是一个以慢充为主、快充包括换电在内作为补充的体系。到2025年,慢充的充电桩端口预计有望达到1300万端以上,包括私人用户的自有桩以及公共桩,公共快充80万端。换电站去年年底是300座,2025年有望增长10倍,达到3000座。
2、中汽协:2020年10月新能源汽车产销破16万辆
11月11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简称“中汽协”)发布2020年10月汽车工业经济运行情况。数据显示,今年10月,我国汽车产销分别达到255.2万辆和257.3万辆,环比增长0.9%和0.1%,同比增长11.0%和12.5%。可见,尽管受国庆和中秋双节假期影响,10月有效工作日有所减少,但汽车市场需求依然延续了快速增长势头,当月产销环比和同比均保持增长。
图片来源:中汽协
图片来源:中汽协
值得关注的是,10月新能源汽车市场表现突出,销量达16万辆,同比大增104.5%。中汽协方面表示,从行业发展态势看,随着消费信心的持续回升,叠加“双十一”、车展以及新能源汽车下乡等活动的拉动,市场需求的恢复仍将保持稳中向好的态势。
图片来源:中汽协
图片来源:中汽协
数据显示,10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双双超过16万辆,创单月历史新高,环比和同比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分别达到16.7万辆和16.0万辆,环比增长19.6%和13.9%,同比增长69.7%和104.5%。
1-10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91.4万辆和90.1万辆,同比分别下降9.2%和7.1%,降幅较1-9月大幅收窄9.5和10.6个百分点。其中纯电动汽车产销均完成71.9万辆,同比分别下降12.2%和6.9%;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9.5万辆和18.1万辆,产量同比增长4.6%,销量同比下降7.4%;燃料电池汽车产销分别完成647辆和658辆,同比分别下降53.5%和50.4%。可见在新能源汽车主要品种中,纯电动汽车产销降幅较1-9月已有了明显收窄;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量结束下降,开始呈现小幅增长。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3、2020年新能源汽车产销将达200万辆吗?
据报道,在日前举行的“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18)”上,中国工程院负责人表示,中国新能源汽车的良好势头并非个例,预计到2020年产销将达到200万辆。
报道称,目前全世界的新能源汽车都取得了一个很大的发展,已经成为全球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标志……比较引人注目的,比如说挪威,去年一年就卖了54000多辆,比上一年增加了25%以上;日本的电动汽车也增加了8万多辆。
中国汽车的销量按照中汽协的统计达到77.7万辆,占新车销售比例的2.69%,全球新能源汽车累积销售已经突破了340万辆。其中在中国行驶的电动汽车超过了50%,就是说我们用实实在在的行动为节能减碳、为应对气候变化做出了贡献。
交通运输部在城市公交、出租汽车、物流配送过程里面优先推广新能源汽车,曾制定了2020年能达到30万辆的“小目标”,实际上,到2017年年底,这个目标已经实现了;最新提出的目标是到2020年在交通运输领域应用新能源汽车将达到60万辆。
希望新能源汽车可以快速发展!
4、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连续五年全球第一,新能源汽车有什么优点?
新能源汽车的优点有很多,不然不会卖的这么火。毕竟市场优胜劣汰,一个产品如果没有它的特色,是不可能长久的。
新能源汽车很多都是纯电动的,用电源作为驱动能量。这样的车子比燃油车更加的经济环保。如果只是代步上下班的时候使用。对我们工薪阶层来说,还是很有诱惑力的。毕竟每个月都可以省下三四百的油钱。如果有专门的停车位,可以叫厂家给你的车位那里安装一个充电桩,这样每个月只要出点电费。而且起步的时候也特别快,个人觉得基本都会比普通的燃油车起步快一点。国家为了保护环境,为了以后得可持续发展,对于这种纯电动的汽车基本购车都会有补贴。因为有政府的扶持,很多新能源汽车的车牌基本都是不限号的。不像在大城市,因为买燃油车摇不到车牌而只能放弃了购买。
还有的新能源汽车,是混合动力模式的,当你有电的时候,可以用电能作为能量驱动。等电源消耗的差不多以后就切换成燃油模式驱动,可以一边行驶一边给你电池蓄电。新能源汽车因为动力的不同,驱动起来很流畅,开起来的时候声音特别的小,不会像燃油车,在你猛踩油门的时候,发动机会发出很吵的声音,车身有时候还会有明显的抖动。不过因为蓄电池的关系,新能源汽车不适合远行,上高速的话万一开到没电的时候,好多的高速服务器都是没有充电桩的。对于车子的保养,新能源汽车也比较方便,主要看看蓄电池的问题基本就差不多了。不像燃油车,每次小保养都需要更换机油滤芯,还有各种坑人的机油类型叫你挑选。
新能源汽车也有很多种类型,以及它的可持续发展,在科技日新月异的时代里,总有一天它会取代燃油车。
5、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连续三年居世界首位的原因?
主要原因有:
经过一段时间发展,我国新能源汽车在技术水平、企业实力和配套环境上,都取得了长足进步。
企业的实力明显增强。
在配套环境上,我国充电网络建设稳步推进。
当前我国互联网造车的新业态十分活跃。
经过一段时间发展,我国新能源汽车在技术水平、企业实力和配套环境上,都取得了长足进步。苗圩在总结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最新进展时谈到,我国新能源汽车技术水平显著提升。乘用车主流车型的续驶里程已达到300公里以上,与国际先进水平同步。领先企业的动力电池单体能量密度大幅提高,价格持续下降。
与此同时,企业的实力明显增强。骨干整车企业都已建立完善的新能源汽车正向开发体系,新能源整车、动力电池骨干企业研发投入占比达到了8%以上,高于行业世界平均水平。
在配套环境上,我国充电网络建设稳步推进。公共场所、居民小区、单位内部、高速公路等主要场所覆盖率大幅提升,截至2017年底,全国共建成公共桩21.4万个,同比增长了51%,保有量居全球首位。
不仅如此,当前我国互联网造车的新业态十分活跃。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理事长陈清泰表示,这是我国有别于欧美汽车大国的特点和优势,给汽车业注入新的基因,带来新的理念、技术和商业模式,把握了电动化汽车互联网智能化和未来出行的方向。如今,这些企业的产品已亮相市场。
6、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连续五年全球第一,未来新能源车会取代燃油车吗?
我国的新能源汽车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无论是生产数量还是销售数量都连续五年高居全球第一。从这样的发展速度来看,未来新能源汽车很有可能会取代燃油车。
但是我认为短时间内新能源汽车取代燃油车还有一定的难度。
新能源汽车是时代下的产物。因为石油一种非可再生能源受到了很多国家的保护,为了防止石油资源过快枯竭,各国已经开始推进新能源汽车。可是新能源汽车是以电能驱动为主,而这些电能有很多也是火石发电,同样消耗了煤炭等不可再生能源。所以日后是否以发展电能为主的新能源车还有待商榷。
单从新能源汽车和燃油车相比,新能源汽车还是有超越燃油车可能的。
首先,从车辆外观上来看,新能源汽车的外观设计语言跟传统的燃油汽车大不相同。新能源汽车前脸大部分采用了封闭式进气格栅设计,整个前脸的造型更加时尚,更加具有未来感。而且新能源汽车为了减低风阻,提高车辆的续航能力,整体的车身设计流线性更好,给人的视觉效果更强一些。
而且从驾驶体验上来看,新能源汽车的加速能力要完爆传统汽车。在现有市场上来看,有多款电动车型百公里加速能力都在四秒左右,并且市场售价仅仅在20~30万左右。而同样加速能力的燃油汽车价格大部分在百万级别。使用相对低廉的价格购买到性能强大的新能源汽车成为了很多车主的选择。
不过,新能源汽车想要彻底超越燃油汽车,还需要在产品配套上努力。作为一个新能源汽车车主,最糟心的就是充电问题。毕竟每家每户有充电桩的现象是不现实的,所以要大力发展公共充电桩。只有各项配套成熟了,新能源汽车才能真正的有所发展。
7、工信部:今年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将达130万辆,远超预测
(文/张钰翊)12月11日,工信部装备工业一司汽车发展处二级调研员白华在版2021中国汽车市场发展权预测峰会上表示, 预计今年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将达到130万辆,远远高出年初预测水平。
尽管今年上半年由于疫情冲击,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出现一定幅度的下滑,但由于下半年疫情得以控制,加之国家和地方都出台了不少促进新能源汽车消费的利好政策,下半年新能源汽车市场回暖明显。
就最近的11月而言,据乘联会数据显示,今年11月,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18万辆,同比增长128.6%,环比10月增长24.8%。也就是说,今年11月新能源汽车市场销量出现了一个爆发式的增长。
随着双积分政策的深入推进和严格实施,在即将到来的2021年里,新能源汽车的市场需求仍有较大提升空间,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合资品牌入局新能源汽车市场,车友头条预计,明年的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还将出现超出预期的增长。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8、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连续三年稳居世界第一是真的吗?
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规模持续扩大,政策稳步推进。日前在京召开的2018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上,工信部部长苗圩表示,2017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79.4万辆,销量77.7万辆,产量占比达到了汽车总产量的2.7%,连续三年居世界首位。
经过一段时间发展,我国新能源汽车在技术水平、企业实力和配套环境上,都取得了长足进步。苗圩在总结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最新进展时谈到,我国新能源汽车技术水平显著提升。乘用车主流车型的续驶里程已达到300公里以上,与国际先进水平同步。领先企业的动力电池单体能量密度大幅提高,价格持续下降。
与此同时,企业的实力明显增强。骨干整车企业都已建立完善的新能源汽车正向开发体系,新能源整车、动力电池骨干企业研发投入占比达到了8%以上,高于行业世界平均水平。
9、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翻倍 中汽协发布10月汽车产销数据
11月11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举办例行发布会,通报了10月汽车产销情况。受益于扩大内需战略以及各项促进消费政策持续发力等因素,总体来看,汽车市场需求不减,产销形势总体向好,10月汽车产销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累积汽车产销降幅已收窄5%以内。值得一提的是,新能源市场表现突出,本月销量呈现大幅度增长,实现本年度第4次刷新当月历史记录,累计销量降幅明显收窄。
数据显示,10月产销量分别为255.2万辆和257.3万辆,环比分别增长0.9%和0.1%,同比分别增长11.0%和12.5%。产销已连续7个月呈现增长,其中销量已连续六个月增速保持在10%以上。
1-10月,汽车总体产销分别为1951.9万辆和1969.9万辆,同比下降4.6%和4.7%,降幅继1-9月继续收窄。
10月汽车生产情况
10月汽车销售情况
在乘用车领域,10月产销量分别为208.4万辆和211.0万辆,环比分别增长1.6%和0.8%,同比分别增长7.3%和9.3%。具体车型来看,除MPV车型外,轿车、SUV、交叉型乘用车产销同比均呈增长。
1-10月总量来看,乘用车产销分别为1531.6万辆和1549.5万辆,同分别下降10.1%和9.9%,但降幅比1-9月收窄2.3个百分点和2.5个百分点。具体车型来看,SUV和交叉型乘用车好于总体水平,其中轿车产销同比分别下降14.1%和13.6%;SUV产销同比分别下降2.7%和3.1%;MPV产销同比分别下降31.2%和29.5%;交叉型乘用车产销同比分别下降5.9%和4.6%。
3年来乘用车销量变化
从国别车系来看,10月中国品牌乘用车共销售86.9万辆,同比增长12.4%。在市场占有率上,同比上升1.1个百分点。
1-10月总量来看,中国品牌乘用车销量为575.2万辆,同比下降14.1%。在市场占有率上,1-10月销量占乘用车总销量37.1,相比上年同期下滑1.8个百分点。
在商用车领域,10月产销分别为46.8万辆和46.4万辆,环比分别下降2.2%和2.8%,同比分别增长30.9%和30.1%。细分车型来看,客车、货车呈现增长,其中货车产销量今年第7次刷新了当月的历史记录。
1-10月,商用车产销分别为420.3万辆和420.4万辆,同比增长22.5%和20.9%。其中客车产销同比分别下降5.2%和6.6%;货车产销同比增长25.7%和24.1%。
10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6.7万辆和1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69.7%和104.5%,其单月产销第四次刷新了当月历史记录。从细分能源类型来看,纯电动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4.1万辆和13.3万辆,同比分别增长72.4%和115.4%;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6万辆和2.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56.7%和63.7%;燃料电池汽车产销分别完成77辆和79辆,同比分别增长1.3%和4.0%。
10月新能源汽车生产情况
今年1-10月,新能源汽车产销91.4万辆和90.1万辆,同比分别下降9.2%和7.1%,降幅比1-9月大幅收窄。在新能源汽车主要品种中,其中纯电动汽车产销均完成71.9万辆,同比分别下降12.2%和6.9%;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9.5万辆和18.1万辆,产量同比增长4.6%,销量同比下降7.4%;燃料电池汽车产销分别完成647辆和658辆,同比分别下降53.5%和50.4%。
10月新能源汽车销售情况
在出口方面,10月汽车出口10.9万辆,环比增长10.1%,同比增长25.7%。今年1-10月,汽车企业出口72.8万辆,同比下降12.7%。
重点企业集团市场集中度下降。1-10月,汽车销量排名前十位的企业(集团)共销售1763.5万辆,占汽车销售总量的89.5%,低于上年同期0.3个百分点。
对于汽车行业未来发展态势研判,中汽协总工程师许海东表示,随着消费信心持续回升,叠加双十一、车展及新能源汽车下乡等活动,市场需求恢复保持稳中向好态势。前10个月累计产销量降幅已收窄至5%以内,全年汽车销量降幅同样有望控制在5%以内。
不过中汽协也提醒,当前,国际环境仍然复杂严峻,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因素较多,国内疫情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压力依然不小,这也将对进一步巩固市场需求带来一定风险。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