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电动车背后的资本盛宴:宝能之后,恒大来了;戴森之后,苹果来了
不知是因为电动车拉低了造车门槛,还是新能源产业确实有利可图,这些年来,做房地产的、搞互联网的,甚至一些做手机和电吹风的企业,都已纷纷重资进入汽车业。
在传统车企向电动化转型、跨行业企业的持续布局之下,新能源汽车的赛道已经变得十分拥挤。
这些天,“恒大研发团队亮相”、“恒驰1路跑视频曝光”等消息,持续充斥在各大新闻媒体平台,引起广泛的热议。
与此同时,苹果造车的消息也再次浮出水面,让我们这些“局外人”看的眼花缭乱。
根据外媒消息,苹果正在与台积电合作研发自动驾驶芯片。而且,苹果将在美国设厂制造汽车,生产计划、初步技术、产品参数已经基本确定,目前已经开始与汽车电子供应商展开初步的合作洽谈,预计2024年到2025年推出“苹果牌”(?Apple Car)汽车。
听到这样的消息,一些刚刚还在抱怨AirPods Max售价过高的人,已经转过头来开始为特斯拉担忧了!
其实对于苹果造车这件事,既不是苹果的心血来潮,也不是媒体的捕风捉影。
早在2014年,苹果发布Carplay车载软件的时候,就已经传出了苹果想要打造智能汽车的消息。
到了2015年,无人驾驶项目"泰坦计划"流出,同时也有消息称,苹果正在从特斯拉、克莱斯勒、大众等全球车企中广聚贤才,一度让很多人觉得“苹果造车”这件事已经是“板上钉钉”。
只是后来的几年间,这套自动驾驶系统并没有真正落地,自动驾驶部门也曝出了裁员的消息,“苹果造车”的消息也就渐渐淡出了大家的视野。
但是让大家没有想到的是,其实苹果从2017年开始,就在不断申请有关汽车方面的专利,至今正式获得的汽车相关专利甚至已经超过100项。
基于这些消息或许可以判断,“苹果汽车”这次是要“玩真的了”。
传统车企想要制造一部燃油车,或多或少会受困于发动机和变速箱上的技术壁垒。
但随着汽车电动化的到来,成熟的供应链已经让电动车在技术获取上十分容易:电动车的电池、电机和电控系统在市场上都能找到相对成熟的解决方案。
而新造车中的特斯拉,这些年之所以能够做得风生水起,凭借的就是自己在软件的上的实力,这样的优势不仅使其在新造车企业中遥遥领先,就连奋起直追的传统车企也不是轻易就能赶上。
如果苹果这个强大的对手进入市场,很可能会成为特斯拉迄今为止需要面对最强大的对手。
而两家品牌的竞争核心,也会集中在软件和无人驾驶领域。
从技术层面看,尽管特斯拉和苹果都具备自研软件的实力,但苹果的生态系统相比特斯拉显然更有优势。
从手机到平板,从电脑到各类终端,把全球消费者都很习惯的iOS、OS移植到汽车上,接受程度显然更高。
只是在“软件定义汽车”的时代到来之后,也许对于苹果来说,按照其一贯的思路,电动车不过是其软件生态中的一个承载平台罢了,真正研发重点还是会放在软实力上?。
如果你看完了上面的一段就会明白,如今的汽车制造已经不同以往,变速箱和发动机的匹配验证作为汽车研发中最重要的一环,很可能将不再占用过多的研发精力,因为电动车几乎所有的配套零件都能在市场中轻松找到。
而对于新造车企业来说,这个硬件平台也会慢慢变得不再那么重要,其中的系统和软件才是未来竞争的关键。
所以从这一点来说,无论是房地产“跨界”造车,还是车企“跨界”盖房,这本身只是商业的投资行为,没有必要因为资本属性定义产品优劣。
但是从宝能和恒大在造车上的发展路线来看,他们的核心策略依然是把摊子铺大,以期从中获得规模效益,但在产品上却同质化严重,依然缺乏值得称道的亮点。
试想一下,未来生产的电动车由于没有了发动机这个庞然大物,设计上更加灵活,市场上的新车一定会越来越好看,而且空间利用率相比传统燃油车也会更高;另外随着电池技术取得突破,续航里程以及充换电的问题也将得到很好地解决,“里程焦虑”?已不在。
到了那个时候,电动车会不会已经变成和今天手机市场一样,拼的就是软件以及核心技术呢?
而一些只有车壳和电池的汽车产品,在系统无法与时俱进的情况下,不就成了今天的老年机了么。
如果抛开品牌、销售渠道这些市场层面的因素,造车真的成了一件有钱就能干的事情。
尽管从全球来看,新能源汽车的占比相对传统燃油车来说还微不足道,但巨大的市场潜力不得不让传统车企捏上一把汗。
如何在新老能源交接的时候做好品牌的过渡,眼下已经成了摆在传统车企面前的大问题。
不过要想调转船头,发展新能源,对一些发展了上百年的传统车企来说也是难上加难,吃惯了技术市场红利的人,怎么能受得了“再创业”苦呢。
综合来看,传统车企正在面对百年未遇的巨大挑战。?而对一些新造车企业来说,只要方向对了,机会就来了!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2、苹果手机供应商进军电动车市场 富士康推出电动车平台
苹果iPhone的供应商富士康,也是全球最大的电子元件制造商,也开始了进军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步伐。近期,富士康展示了可满足多种类型和尺寸电动车开发的柔性架构MIH。这一开放式平台,可满足不同汽车制造商的造车需求。
其实,富士康除了代工苹果产品之外,一直是重要的全球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以及制造设备提供商。富士康的客户中不乏全球知名企业,包括特斯拉、宝马以及FCA等。此次MIH平台的发布,一方面展示了其研发实力,也为新造车企业降低了一些研发成本。
平台架构的开发,往往需要巨大的投入,而富士康为小企业节省了这一成本。富士康希望能够成为电动汽车行业的Android,让MIH成为通用的平台系统。MIH与现有的平台不同,电池可以覆盖整个底盘,不仅布置在前后轴之间。富士康希望到2027年,能够占据电动车市场10%的份额。此外富士康还宣称将在2024年推出自己的固态电池。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3、佛山苹果公馆没有电动车自行车停放处?
这个可以问一下当地的保安,看看这些电动车自行车是停放在哪里的,应该是有的吧。
4、中国现今有哪些高科技领先于世界?
超级稻研究
超级稻研究再上新台阶,审定优质超级稻新品种百余项;水稻功能基因组取得新进展,获得一大批具有重要农艺性状的功能基因,研究水平处于国际领先。
载人航天圆遨游太空之梦
2003年10月15日9时整,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将中国第一名航天员送上太空。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也是发展中国家第一个能够独立开展载人活动的国家!
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发现新粒子
2006年1月6日,在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上分析粲粒子J/ψ衰变到1个光子和3个介子的过程中,北京谱仪国际合作组观测到一个新粒子。该新粒子质量约为1835兆电子伏特,寿命约为10~23秒,人类的正常知觉根本无法感受到它的存在。有关专家指出,如果发现普通夸克模型以外的新型粒子,将改变人类对物质结构和自然界的认识。
青藏铁路实现全线通车
2006年7月1日,经过10多万筑路大军历时5年的艰苦奋战,破解了千年冻土、高寒缺氧、生态脆弱三大世界性工程技术难题,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青藏铁路全线建成通车,创造了世界铁路建设史上的一大奇迹,开启了人类客运火车穿梭“世界屋脊”的新纪元。
三峡大坝百项科技成果达国际先进水平
三峡坝建成,使我国的水利科技创新成果达200余项,近30项达到国际领先水平,100多项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近30项水利水电类科技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
高温气冷实验堆研究处于世界先进水平
10兆瓦高温气冷实验堆实现72小时满功率发电运行,使中国模块化高温气冷堆的研究与建造技术处于世界先进水平,为研发第四代核能系统创造了有利条件。
高性能计算机关键技术的突破
曙光4000A高性能计算机的研制成功,使中国成为继美国、日本之后第三个能制造和应用十万亿次级商用高性能计算机的国家。
5、如果手机分别代表某种车,那小米是什么车?
那么小米应该是摩托车,因为小米手机的发展速度很快,就像摩托车一样的速度,小米的价格实惠,每个人都买得起。
6、考各位一个经济学的问题: 为什么一部小小的苹果手机的价格会和一辆重达400斤的电动车的价格一样贵?
题主你是买给孩子的,安全性能最重要,不用纠结哈。售后啥的确实会比网上买的方便哒
我做过淘宝,也做过工厂的商务。大一些的牌子你看着那些价格差异是正常的。其实大部分都是正品,只是不同的经销商进价成本或销售成本不一样,还有些是不遵守价格市场导致的。有些厂家会有专门的控价组,对网上乱价进行管控。不然广大经销商打价格战利润何在。然后对低价乱市的产品声称是水货(不过我指的只是我了解的一部分,肯定有一些真的是便宜没好货的)
7、未来汽车电动化程度越来越高,那汽修行业将何去何从?
汽车未来的科技可以说是有无限种可能的,以后汽车方面的精密偶像会越来越多。越来越精细。现在使用电车载电脑。就可以查询汽车上面任何部件的损耗情况。我个人觉得这都是人。慢慢制造出来的。而且我觉得,以后虽然说用到人进行拆装的机会会少。
但是修理厂以后也会变成电子修理厂,小一些的精密偶件还是需要人工进行。操作或者直接操作电脑进行修车,电脑根据汽车的车载电脑的反应来进行相应的智能修车。就像我们的手机一样,刚出手机的时候是属于那种九宫格后来慢慢出了诺基亚5320就变成了智能化手机。后来慢慢出了苹果。才有了智能手机。后来大家才慢慢接受了现在科技给我们带来的快乐。
现在还有了纯电动汽车和混合电动汽车,还有了智能驾驶系统,像这样就感觉进入了半智能时代。慢慢以后汽车也会进入全智能时代。就像特斯拉。卖的就是科技,走的就是无人驾驶。玩儿的就是潮流前线。这就是大势所趋。虽说以后用人的地方我觉得可能会很少。但维修人员将单独使用计算机操作。
我还是比较期待以后的,像以后这种非常野的修理厂会越来越少。逐渐会被非常专业的修理厂所代替,不仅是四s店的专业修理厂,个人的智能修理厂。就像我们现在智能洗车一样,把车开进去骑车,系统就自动将我们的车洗好吹干。电子修车也是把车开进去。我们下车车主自己进行。电脑一键操作,后续只交给智能修理厂即可。这样的话。也不用人。也不用修理工,只是电脑帮你自己。换价。到时候电脑屏幕会出现哪些地方出现了问题?问你是否维修确认之后付钱就可以开走了。这样的话是不是非常方便,而且又节约了人力和物力?一个修理家可以有十个修理位置。这十个修理位置只需要有一个人就可以了。完完全全的纯智能时代。
8、中国最好的工业设计公司是哪个?
Ree=设计中激情+理性锐意工业设计有限公司,是一家创造型品牌整合的优质设计服务商专!专业从事交通属工具(汽车、摩托车、电动车、自行车、沙滩车)设计研发!商业设计部位于“人间天堂”的苏州市昆山创意产业园。现已成为苏州大学工业设计学院创意实习基地,并聘请该院苗海清教授为我司名誉总监。2011年与中国色彩研究协会筹办意研究室。我们始终以国际化视野为创新理念,东方传统文化为底蕴,依托苏州大学设计学院、中国色彩流行协会,并每年定期与荷兰、德国及国内知名设计大师交流学习,始终保持着设计行业做前沿的创意思维。2010年,锐意设计的出口运动车系列获得欧洲IF*佳创意奖!!2011年,台北自行车设计赛暨台北国际自行车展览,两岸设计师团队协作入围奖!……我们将持续将这种理念引入中国市场,摆脱MadeInChinaIsMeToo的仿照&公模格局。锐意服务涵盖款型创新&概念设计、金属&塑胶产品结构设计、OEM出口客户外观产品整合、油泥模型展示、CNC手板样品制作、配色&贴花设计等
9、商业分析能力是怎样炼成的?
真正强大的商业分析能力是这样的:广西某民营医院老板老K原来钱赚的挺舒坦,突然开了一家竞争对手医院,请了三线明星代言,投放了大量户外广告,医院装修得富丽堂皇,服务人员服装、服务像空姐。这家医院一开,老k的业绩掉了20%。他潜伏到对手医院做探子,观察地点、面积评估租金成本,观察医务人员、服务人员人数、职位配置算出工资成本,调查对手投的广告算出推广成本,经过一系列调研算出对手的保本价格是一个项目6800元。对方现在的定价是7800元,于是他把价格降到6600元,这个价格他有利润,对方会亏,因为他判断对方在“环境,人员配置上过高”,广西有很大一部分“追求性价比”的顾客。他专门针对对手改了广告内容,推广话术,调整了广告媒体,6600活动一推出,果然业绩开始止损回升。
我认为这才叫商业分析能力,盈利亏损、生死存亡就在一个或几个决策之间。对于创业者来说,这不是什么“让人着迷”的品质,哪有功夫去想迷人不迷人,这是惊涛骇浪中自救上岸的能力。
每个人都可以在朋友圈谈论商业。转发马云“新零售”的讲话,做个总结,转发薛之谦的H5,预测新媒体内容营销趋势,在企业当个经理,高管,和一些一线品牌合作,感觉自己很专业,很懂商业。但是,如果脱离公司体系,你试试看,你能卖得动什么?你对商业真的懂吗?
衡量商业分析能力的标准,不是比赛谁能妙语连珠,连续抛出新颖有趣的观点。而是比谁生意做得好,企业赚钱多,能持续地健康赚钱。
如果你同意这个标准。我想告诉你,锻炼这个能力最好的方法不是看书看帖子。
非得你自己去做一回生意不可。
生意不用大,倒卖些家乡的特产,什么海鲜,蜜汁鸡翅,还可以做微信公众号代运营,或者自己做一个自媒体大号,根据你的才能和优势来定。
在这个过程中,你一定要花钱,花钱进货,花一些钱投放广告,雇几个兼职员工,正儿八经地做一回生意,可能会亏个几百、几千元钱,但是你会对商业有全新的认识。
评论马云,评论王健林谁不会?等你要把自己银行卡上的钱掏出来投资,一切都变了,那是你的血汗钱,你一分钱都不想亏。你开始认真和紧张起来,有一种压迫感逼你去思考商业的本质。光是准备做生意的思考过程,就能让你商业思维提高几个档次。
不信,我来陪你走一遍。
首先你要选产品
你一定希望产品很好卖,那么首要原则是顺应趋势,不要和他作对。
消费升级就是很明显的趋势。中产阶级的队伍在壮大,信息面在拓宽,健康有品质的产品越卖越好,廉价有害的产品份额在萎缩。
同样卖5元钱的饮料,豆浆好还是奶茶好?
肯定是卖豆浆。5元钱决定了只能用奶精勾兑奶茶,越来越多人不喜欢这种有害健康的物质。你去看看娃哈哈、康师傅这几年的财报,惨不忍睹。
老龄化也是一个明显的趋势。
随着我国人民平均寿命的延长,以及生育率的下降,再来看一组体现变化的数据:中国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1982年为4.9%,1990年为5.6%,2000年为7.1%,2010年为8.9%,2014年为10.1%,中国的老龄化正呈加速度上升状态。据世界卫生组织预测,到2050年,中国将有35%的人口
10、特斯拉值得买吗?
如果降到位,特斯拉值得买。
大关,降幅达23%。
29.905万的裸车价格,免征购置税26465元,交一点上牌费用、车船使用税、保险费,预计到手价格不到31万。虽然离马斯克曾宣称的“将比进口车售价低三分之一左右”有点远,但这个价格确实相当有竞争力。
竞争力首先要看跟谁比
2018年中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2.4万元,城镇居民3.6万元。2018年美国人均收入中位数为3.3万美元,按照最新的汇率差不多是22.8万元人民币。Model3在美国的售价是3.999万美元,换算成人民币29万元不到,与国产特斯拉价格基本持平。
以起板价与国产特斯拉差不多的宝马3系为例,后者到手价至少要34万。在上海、杭州、广州、深圳、成都五个城市,购买特斯拉还可以享受新能源汽车无需竞拍直接上牌的福利,这又省了1.3万到8.9万。
这么算下来,特斯拉还是划算的。
其次,划不划算还要看使用成本
我们以行驶10万公里为例,来为特斯拉Model3和宝马3系的使用成本做一个简单的计算。
特斯拉Model 3的官方介绍显示,如果使用家庭充电桩,每100公里花费7.5元电费。如果使用特斯拉自建的“超级充电桩”,每100公里需要36元。因此10万公里总花费在0.75万至3.6万元之间。再算一下保养成本。特斯拉目前实行的是整车4-8年保修,保养按需,据一些车主估算,每2万公里一次保养0.3万元,10万公里保养总费用在1.5万元左右。总计不超过5.1万元。
如果一辆宝马3系每百公里油耗10L,按照今日上海油价8.1元来算,每100公里需要油费81元。假设今后的5年油价保持稳定,10万公里总花费8.1万元。“爱卡汽车”网站估计保养费用为2.1万元。总计10.2万元。
按照这个比较理想化的算法(不考虑修理或替换零件等),使用成本特斯拉model3只有宝马3系的一半。
当然特斯拉不是没有缺憾,电动车因为电池寿命的原因,贬值速度很快。在二手车平台上,一辆2017年至今行驶3.4万公里的宝马3系售价22.8万元,大约是新车的六成价格。同样是三年车龄行驶3万公里的特斯拉Model S卖39万,只有新车的五成价格。
特斯拉与ABB们的正面交锋
购买特斯拉真正的顾虑,其实并不在于金钱成本:小区内要有地方安装充电桩,充电站排队、充电要等几小时,长途出行要小心翼翼规划路径,寒冷的北方冬天里程要打八折,电池保修只保证70%续航……
来看看降价前Model 3和ABB竞品车型在中国的销售对比:从交强险的数据来看,2019年1-11月全国Model 3上牌数2.91万辆,奥迪A4、宝马3系和奔驰C级合计39.7万辆,销量比例为0.073。北京、上海、广东的比值是最高的,分别为0.31、0.24、0.14,但依然远低于美国(1.5)和欧洲(0.4)的均值。
即使如今提车价降到了30万这一豪车入门线,北上广的消费者思考的可能还是“同样的价格,买特斯拉,还是买奔驰宝马?”
当特斯拉降到25万元,那时至少对一线城市的中产消费者来说,问题可能就变成了:“是买一辆特斯拉,还是一辆燃油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