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电动新能源 > 新能源小汽车的盈利模式

新能源小汽车的盈利模式

发布时间:2020-12-21 23:12:35

1、新能源汽车的充电桩靠什么盈利?谢谢。

充电桩利润来源基本上都来自于三方面,一是来自于硬件的盈利,一是政府补贴,还有充电服务费。”星星充电总经理苏浩曾经说。虽然盈利方向很明确,但事实上,包括硬件盈利和充电服务费,对于利润的贡献都非常小。

一、充电桩的定义及功能:

充电桩其功能类似于加油站里面的加油机,可以固定在地面或墙壁,安装于公共建筑(公共楼宇、商场、公共停车场等)和居民小区停车场或充电站内,可以根据不同的电压等级为各种型号的电动汽车充电。

二、充电桩的实现方式:

1、充电桩的输入端与交流电网直接连接,输出端都装有充电插头用于为电动汽车充电。

2、充电桩一般提供常规充电和快速充电两种充电方式,使用特定的充电卡在充电桩提供的人机交互操作界面上刷卡使用,进行相应的充电方式、充电时间、费用数据打印等操作,充电桩显示屏能显示充电量、费用、充电时间等数据。

三、充电桩的种类介绍:

充电桩可分为直流充电桩,交流充电桩和交直流一体充电桩。

四、充电桩的建设要求:

充电桩作为电网配用电侧的电动汽车充电桩,其结构的特殊性决定了自动化通信系统的特点是被测点多且分散、覆盖面广、通信距离短。并且随着城市的发展,网络拓扑要求具有灵活性和扩展性的结构,因此,电动汽车充电桩通信方式的选择应考虑如下问题:

(1) 通信的可靠性——通信系统要长期经受恶劣环境和较强的电磁干扰或噪音干扰的考验,并保持通信的畅通。

(2) 建设费用——在满足可靠性的前提下,综合考虑建设费用及长期使用和维护的费用。

(3) 双向通信——不仅能实现信息量的上传,还要实现控制量的下达。

(4) 多业务的数据传输速率——随着以后终端业务量的不断增长,主站到子站、子站到终端之间通信对实现多业务的数据传输速率要求越来越高。

(5) 通信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由于充电桩具有控制点面多、面广和分散的特点,要求采用标准的通信协议,随着“ALL IP”网络技术趋势的发展以及电力运营业务的不断增长,需要考虑基于IP的业务承载,同时要求便于安装施工、调试、运行、维护。

2、新能源货车租赁公司靠什么赢利?

把自己的车租给自己的员工,然后给员工找资源货物拉,从中你就可以赚取租车钱也可以赚取货物钱。

3、现在投资电动汽车充电站到底赚不赚钱?

充电桩“千亿级蓝海”市场已成行业共识,对于充电桩投资,市场上早已呈现出一副多姿多彩的景象,至于能否盈利,按照当前的市场环境来说,还需要有一个靠谱的商业模式来保证充电桩市场逐步向前,省小二通过实地勘察及专业的数据分析,围绕城市中心区域,采用大众“共同筹建”的模式,进行实地建设充电站,普通人100元即可参与,门槛低,之后通过指定企业运营,溢价回购,将与用户同享回报。省小二的创新建桩模式,从投入成本及建设风险上看,对各方来说都有所降低,也能更快地收回成本,挺不错的。

4、新能源灶具的商业模式right是什么意思?

也就是说新能源灶具的商业模式是对的。

5、太阳能光伏发电的趋势如何?

太阳能光伏发电的趋势很好。

太阳能光伏发电在不远的将来会占据世界能源消费的重要席位,不但要替代部分常规能源,而且将成为世界能源供应的主体。

预计到2030年,可再生能源在总能源结构中将占到30%以上,而太阳能光伏发电在世界总电力供应中的占比也将达到10%以上。

(5)新能源小汽车的盈利模式扩展资料:

太阳能光伏发电的特点:

太阳能光伏发电是根据光生伏特效应原理,利用太阳电池将太阳光能直接转化为电能。不论是独立使用还是并网发电,光伏发电系统主要由太阳电池板(组件)、控制器和逆变器三大部分组成,它们主要由电子元器件构成,但不涉及机械部件。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由太阳能电池组、太阳能控制器、蓄电池(组)组成。如输出电源为交流220V或110V,还需要配置逆变器。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应用非常广泛,光伏系统应用的基本形式可分为两大类:独立发电系统和并网发电系统。

6、新能源灶具商业模式是什么?

新能源灶具商业模式是什么?现在的新能源是社会的需要,因为可以避免雾霾的发生

7、商业分析能力是怎样炼成的?

真正强大的商业分析能力是这样的:广西某民营医院老板老K原来钱赚的挺舒坦,突然开了一家竞争对手医院,请了三线明星代言,投放了大量户外广告,医院装修得富丽堂皇,服务人员服装、服务像空姐。这家医院一开,老k的业绩掉了20%。他潜伏到对手医院做探子,观察地点、面积评估租金成本,观察医务人员、服务人员人数、职位配置算出工资成本,调查对手投的广告算出推广成本,经过一系列调研算出对手的保本价格是一个项目6800元。对方现在的定价是7800元,于是他把价格降到6600元,这个价格他有利润,对方会亏,因为他判断对方在“环境,人员配置上过高”,广西有很大一部分“追求性价比”的顾客。他专门针对对手改了广告内容,推广话术,调整了广告媒体,6600活动一推出,果然业绩开始止损回升。

我认为这才叫商业分析能力,盈利亏损、生死存亡就在一个或几个决策之间。对于创业者来说,这不是什么“让人着迷”的品质,哪有功夫去想迷人不迷人,这是惊涛骇浪中自救上岸的能力。

每个人都可以在朋友圈谈论商业。转发马云“新零售”的讲话,做个总结,转发薛之谦的H5,预测新媒体内容营销趋势,在企业当个经理,高管,和一些一线品牌合作,感觉自己很专业,很懂商业。但是,如果脱离公司体系,你试试看,你能卖得动什么?你对商业真的懂吗?

衡量商业分析能力的标准,不是比赛谁能妙语连珠,连续抛出新颖有趣的观点。而是比谁生意做得好,企业赚钱多,能持续地健康赚钱。

如果你同意这个标准。我想告诉你,锻炼这个能力最好的方法不是看书看帖子。

非得你自己去做一回生意不可。

生意不用大,倒卖些家乡的特产,什么海鲜,蜜汁鸡翅,还可以做微信公众号代运营,或者自己做一个自媒体大号,根据你的才能和优势来定。

在这个过程中,你一定要花钱,花钱进货,花一些钱投放广告,雇几个兼职员工,正儿八经地做一回生意,可能会亏个几百、几千元钱,但是你会对商业有全新的认识。

评论马云,评论王健林谁不会?等你要把自己银行卡上的钱掏出来投资,一切都变了,那是你的血汗钱,你一分钱都不想亏。你开始认真和紧张起来,有一种压迫感逼你去思考商业的本质。光是准备做生意的思考过程,就能让你商业思维提高几个档次。

不信,我来陪你走一遍。

首先你要选产品

你一定希望产品很好卖,那么首要原则是顺应趋势,不要和他作对。

消费升级就是很明显的趋势。中产阶级的队伍在壮大,信息面在拓宽,健康有品质的产品越卖越好,廉价有害的产品份额在萎缩。

同样卖5元钱的饮料,豆浆好还是奶茶好?

肯定是卖豆浆。5元钱决定了只能用奶精勾兑奶茶,越来越多人不喜欢这种有害健康的物质。你去看看娃哈哈、康师傅这几年的财报,惨不忍睹。

老龄化也是一个明显的趋势。

随着我国人民平均寿命的延长,以及生育率的下降,再来看一组体现变化的数据:中国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1982年为4.9%,1990年为5.6%,2000年为7.1%,2010年为8.9%,2014年为10.1%,中国的老龄化正呈加速度上升状态。据世界卫生组织预测,到2050年,中国将有35%的人口

8、北汽新能源启动车电价值分离商业模式有何意义?

北汽集团麾下的北汽新能源7月5日在北京正式发布面向私人市场的车电价值分离商业模式。这是中国新能源汽车在共享经济领域探索更高维度共享形式和内涵的举动,与燃油车相比,车电价值分离商业模式极具成本优势。

在车电价值分离商业模式下,消费者购买纯电动整车后,电池产权将由电池管理公司回购,消费者以租赁方式获得电池使用权。

据介绍,新模式将实现对私人市场的电池梯次利用,深入挖掘电池全生命周期的价值,促进能源的可循环使用。新模式采用统一的电池管理方案,更有利于电池回收和后续价值开发。全部电池将由换电站统一管理、定期保养,从而达到延缓电池衰减、增强安全可靠性的效果。

与此同时,北汽新能源将对其所掌握的换电技术面向全产业链实现开放共享。。

对于各界关注的换电站,北汽新能源也将面向社会实现开放共享。在此商业模式下,建设一座换电站只需4小时,设备占地面积仅为67.5平方米,不足5个车位面积,每日最高能服务私家车300辆。

北汽新能源公司总经理郑刚表示,启动车电价值分离模式是北汽“开放共享战略”推进过程中的阶段性成果。

业内认为,车电价值分离商业模式的启航,意味着中国新能源汽车开放共享取得阶段性成果。该模式不但可促进纯电动车的推广、加速绿色出行方式的普及,同时也为世界交通出行的转型升级提供中国方案,推动纯电动汽车真正代替燃油车,成为民众出行的优先选项。

9、共享汽车一般能开多久

以广州地区为例,电动汽车的最大续航里程为150公里。

如今大部分的共享汽车,尤其是广州地区的共享汽车都是新能源电动汽车。电动汽车的最大续航里程为150公里,可解决中短途的出行需求。尤其是可以满足城市接驳交通的需求。但是对于长途出行来讲,共享汽车的续航能力就显得有些吃力。

而且,一部分租到手的共享汽车并非充满电的,在驾驶的沿途也很少发现充电桩。这在推行绿色出行的同时,也给共享汽车的推广带来了不小的挑战。尤其是刚还回来的汽车又被新的用户租走,大家似乎更乐意选择这种方式来解决“出行难”、“出行贵”的问题。


北京、上海、广州、深圳、佛山、中山等地共享汽车正在入驻越来越多的省内和国内城市,就在共享单车成为一种流行趋势的同时,共享汽车也正在悄然地融入生活当中。虽然共享汽车的发展在国内仍处于萌芽和起步阶段,但不可否认,这样的新生事物确实正在一点点地改变着生活。

(9)新能源小汽车的盈利模式扩展资料:

毋庸置疑的是,传统车企与互联网等科技企业联手布局共享出行,能借助科技力量促进汽车智能化发展,也能通过共组的共享出行公司有望实现出行数据共享,进一步为车企的汽车网联化、智能化提供数据支持。

同时,阿里、腾讯和苏宁作为互联网和零售业龙头公司,其强大的导流能力将为共享出行业务的发展提供保障。这正是当前“散户”一般的共享汽车平台无法比拟的产业优势。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共享汽车问题多:租车点少 续航能力待提高

10、电动运营车市场萎缩 企业探索生存之道

[汽车之家 行业]? 上半年疫情不仅对私人市场造成极大影响,出租网约车也受到了明显冲击。相对于下半年私人市场的恢复,运营车辆则没有那么大的转变。12月18日,在第二届新能源汽车商业化大会的圆桌论坛上,围绕“出租网约场景”话题,建元资本董事长王炜作为主持人,与北汽营销公司副总经理卜红升、曹操出行北京公司总经理刘志永、云度新能源汽车副总裁苗凤高、云快充联合创始人兼副总经理朱海涛进行了探讨。

◆网约车/出租车生态现状

卜红升:2018、2019年是新能源网约车爆发期,2018年上牌量达14.3万,2019年达25万辆。两年时间增长了约40万辆,导致整个市场处于阶段性饱和状态。由于市场的调整,各地政府纷纷出台对非合规车辆的管理措施,再加上平台针对配额的限制,鼓励经营性租赁来限制融资租赁,有效控制了市场的非理性发展和白热化竞争。

今年受到疫情影响,用户出行的频率减少,导致2020年上半年出行率同比下降了约50%以上,一些平台只保持了20%左右的订单。网约车销量也同比下滑了65%。

从未来发展趋势来看,网约车市场依然很有潜力。一是人们的出行习惯在逐渐改变;第二,政府的引导和行业的发展,以及电动车在运营领域的优势,都会带来好的前景。今年本身又是一个蓝天计划的收官年,各地政府规划的新能源指标到了最后节点,包括出租车也会在未来2-3年内将进入电动化的快速通道。

刘志永:结合曹操出行2020年的运营情况来看,全生命周期的运营成本能比油车节省16-20万的费用。今年曹操出行从原来的自营模式转变成承包车辆的模式,直接让20多个城市实现盈亏平衡,未来会在承包模式上加大转型力度。

从政策层面来看,济南、东莞、深圳、山西等地在网约、出租层面大力全面地推行新能源汽车。从基础建设来讲,全国现在已经有将近122万根充电桩,404个城市都有基础建设,对网约车基础设施上有新的支持。

『曹操出行』

苗凤高:云度利用当地政府的资源,在福建地市做了个性化出行的模式——电动微出行,把网约车、出租车、微公交整合在一起,在当地形成了一个比较好实现盈利的样板。有计划在福建省其他地方推广,进行复制。

2019年的时候只要是网约车,找资方提供资金配套还是非常容易的,今年很明显的变化是,只要是网约车,很多资金方都不太愿意接这个事情。除了疫情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影响原因是残值问题,没有形成相对完整的游戏规则,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

朱海涛:云快充聚合了国内很多中小运营商的充电场站,从数据来看,在2020年初时全网充电量基本上在20%左右,到今年7、8月时,存量市场已经逐步恢复,到9月时,一些城市、区域的增量市场已经开始显现。充电作为新能源汽车生态当中的一环,可以说“春江水暖鸭先知”,车辆的销售量可能会有滞后效应,但是充电量能非常及时地反映新能源市场的活跃程度,能够直观体现出网约、出租行业对于新能源充电行业的带动影响。

◆定制化车型成趋势

卜红升:我们也在关注比亚迪和滴滴合作的D1车型,它基于平台提供一些数字化技术,来不断满足后排乘客乘坐的舒适性。未来的商业逻辑,不仅仅是车的革新,还包括车辆销售、车辆租赁、二手车残值等多个维度的革新。

『比亚迪与滴滴联合推出的定制网约车D1』

刘志永:家是一个空间,办公室也是一个空间,在路上的时间也是一个空间。从出租车到网约车,再到现在的D1,都是围绕用户做一些服务的升级。吉利网约车未来也会往这个方向挖掘,打造未来针对于用户端的新能源化的定制车型。看D1未来的规划,到5年、10后之后,可能要完全实现无人驾驶,整个司机成本直接就砍掉了,想象未来车内有咖啡,司机变成车内服务员给倒咖啡等都是有可能的。

苗凤高:比亚迪与滴滴的合作,滴滴的海量大数据是真的应用起来了,对于一个主机厂从业人员的触动还是很大。行业里一直在提,从汽车制造商向出行服务商转变,这个产品是迈出了真正的第一步。D1解决了几个问题。通过数据的集成、技术的降本,真正把成本优惠传递给终端的司机与消费者。另外,通过海量数据了解用户日常的习惯,在产品功能配置上做相应的改进,就是把C2M模式落到实处。

◆出行场景的补能模式之“争”

卜红升:无论是充电还是换电,都有存在的必要,最重要的是结合什么样的使用场景来使用。北汽在出租车领域推行换电模式,累计完成了137座换电站的建设,为了满足北京出租车置换要求,到明年年底要建成220-250座换电站。北汽在2021年将面向网约车市场推出换电车型,针对全国换电站的网络布局,逐渐推动出租、网约两个体系换电车型的导入,将有2-3万辆的市场规划。

首先考虑到效率问题,最早一代场站换电约3分钟,从入位到出位大约5分钟,目前整个过程能缩短至90秒,大约等同于加油的时间。另外,在换电站里是通过慢充来进行电池的补能,可以将电池使用寿命提高接近一倍,正常的电池循环1500次,在换电站慢充的话可达到2000-3000次。去年统计数据中75%的热失效发生在快充过程中,无论是安全性、效率、电池梯次利用与电池价值管理上,换电模式都提供了很多支撑。车电分离逻辑如果正式成立,由金融机构承担未来的电池租金成本,网约车客户买车的成本跟燃油车一样,但是运营成本低于燃油车的三分之一以上,会给产业带来本质的变化。

『北汽换电』

苗凤高:换电应该是在特定的场景、特定的区域,能够提供更好的服务。充电的模式,当前有非常大的体量和布局,实际上司机充电花费的时间不见得比换电更长,因为换电网点数量以及地理位置相对不够完善,导致司机花时间在路上、花时间等。充电对C端客户、部分B端用户来讲,已经满足了用车的需求。

刘志永:要考虑在车辆里程(成本)和充换电效率之间选取一个平衡点,例如太原是全国第一个出租车全部电动化的城市,基础充电设施完善。在太原这样的城市,司机月收入达到五六千块已是可观,从车辆成本、基础建设、司机成本来看,一个较低续航里程的车型在太原可以运转,但是放在北上广深等城市就难了。

朱海涛:在出租、网约车的细分场景,其实没有充电换电之争,而应该是长期共存、相互融合。其核心要素一个是场地,一个是电力。目前云快充已经对接了80%国内充电设备主流型号,目前在运营的已经有超过3000个充电场站,终端超过6万个。充电行业目前的利用率水平在10%上下,希望后续跟进换电运营,把很多的容量、场地拿出来一起做,形成合作共赢。

◆分时租赁是否会逐渐退出?

卜红升:分时租赁行业的规范化与客户消费习惯在不断提升改善,但是企业收益仍然有很大障碍,也就是说投入车辆成本、人员运营管理、以及对车辆的清洁充电成本,都非常高。最起码到目前为止,北汽做分时租赁还没有真正实现盈利。这个行业增速会非常慢,大家首先要在创造一些收益或者能够打平的市场进一步投入;用户消费习惯培养还需要一定的时间和周期;对车辆运行成本与收费标准还要做进一步调整。

苗凤高:分时租赁其实跟过去的共享单车有点类似,一方面资本的推动,导致行业没有真正沉下心去,把模式走到相对能够实现盈利的阶段。最关键的点还是这个模式其实走在了市场的前面,等到自动驾驶技术发展和市场推广发展到一定阶段,共享出行才会再度火起来。

王炜:用了这么多钱和社会资源所沉淀下来的分时租赁,考虑在特殊场景里使用起来,存量资产是低效,要用合理的方式变现更大的价值。例如支撑深度试驾,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家厂商,能够支持一个潜客到门店去深度试驾一两天,因为风险很大。但试驾对于店面传统营销很重要,二次进店成交率能拉得很高。建元资本正在考虑做这件事。

第二个场景是代步。比如私人车辆在送修的时候,并不是报销一个费用就完事了。有时候用户是真正需要一辆车,但市场上还缺乏这种代步车服务。运营起来也是十几万辆的车队规模,把分时租赁的存量资产变成经营性资产。


与新能源小汽车的盈利模式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