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电动新能源 > 苹果概念电动汽车

苹果概念电动汽车

发布时间:2020-12-22 00:15:30

1、考各位一个经济学的问题: 为什么一部小小的苹果手机的价格会和一辆重达400斤的电动车的价格一样贵?

题主你是买给孩子的,安全性能最重要,不用纠结哈。售后啥的确实会比网上买的方便哒
我做过淘宝,也做过工厂的商务。大一些的牌子你看着那些价格差异是正常的。其实大部分都是正品,只是不同的经销商进价成本或销售成本不一样,还有些是不遵守价格市场导致的。有些厂家会有专门的控价组,对网上乱价进行管控。不然广大经销商打价格战利润何在。然后对低价乱市的产品声称是水货(不过我指的只是我了解的一部分,肯定有一些真的是便宜没好货的)

2、电动车背后的资本盛宴:宝能之后,恒大来了;戴森之后,苹果来了

不知是因为电动车拉低了造车门槛,还是新能源产业确实有利可图,这些年来,做房地产的、搞互联网的,甚至一些做手机和电吹风的企业,都已纷纷重资进入汽车业。

在传统车企向电动化转型、跨行业企业的持续布局之下,新能源汽车的赛道已经变得十分拥挤。

这些天,“恒大研发团队亮相”、“恒驰1路跑视频曝光”等消息,持续充斥在各大新闻媒体平台,引起广泛的热议。

与此同时,苹果造车的消息也再次浮出水面,让我们这些“局外人”看的眼花缭乱。

根据外媒消息,苹果正在与台积电合作研发自动驾驶芯片。而且,苹果将在美国设厂制造汽车,生产计划、初步技术、产品参数已经基本确定,目前已经开始与汽车电子供应商展开初步的合作洽谈,预计2024年到2025年推出“苹果牌”(?Apple Car)汽车。

听到这样的消息,一些刚刚还在抱怨AirPods Max售价过高的人,已经转过头来开始为特斯拉担忧了!

其实对于苹果造车这件事,既不是苹果的心血来潮,也不是媒体的捕风捉影。

早在2014年,苹果发布Carplay车载软件的时候,就已经传出了苹果想要打造智能汽车的消息。

到了2015年,无人驾驶项目"泰坦计划"流出,同时也有消息称,苹果正在从特斯拉、克莱斯勒、大众等全球车企中广聚贤才,一度让很多人觉得“苹果造车”这件事已经是“板上钉钉”。

只是后来的几年间,这套自动驾驶系统并没有真正落地,自动驾驶部门也曝出了裁员的消息,“苹果造车”的消息也就渐渐淡出了大家的视野。

但是让大家没有想到的是,其实苹果从2017年开始,就在不断申请有关汽车方面的专利,至今正式获得的汽车相关专利甚至已经超过100项。

基于这些消息或许可以判断,“苹果汽车”这次是要“玩真的了”。

传统车企想要制造一部燃油车,或多或少会受困于发动机和变速箱上的技术壁垒。

但随着汽车电动化的到来,成熟的供应链已经让电动车在技术获取上十分容易:电动车的电池、电机和电控系统在市场上都能找到相对成熟的解决方案。

而新造车中的特斯拉,这些年之所以能够做得风生水起,凭借的就是自己在软件的上的实力,这样的优势不仅使其在新造车企业中遥遥领先,就连奋起直追的传统车企也不是轻易就能赶上。

如果苹果这个强大的对手进入市场,很可能会成为特斯拉迄今为止需要面对最强大的对手。

而两家品牌的竞争核心,也会集中在软件和无人驾驶领域。

从技术层面看,尽管特斯拉和苹果都具备自研软件的实力,但苹果的生态系统相比特斯拉显然更有优势。

从手机到平板,从电脑到各类终端,把全球消费者都很习惯的iOS、OS移植到汽车上,接受程度显然更高。

只是在“软件定义汽车”的时代到来之后,也许对于苹果来说,按照其一贯的思路,电动车不过是其软件生态中的一个承载平台罢了,真正研发重点还是会放在软实力上?。

如果你看完了上面的一段就会明白,如今的汽车制造已经不同以往,变速箱和发动机的匹配验证作为汽车研发中最重要的一环,很可能将不再占用过多的研发精力,因为电动车几乎所有的配套零件都能在市场中轻松找到。

而对于新造车企业来说,这个硬件平台也会慢慢变得不再那么重要,其中的系统和软件才是未来竞争的关键。

所以从这一点来说,无论是房地产“跨界”造车,还是车企“跨界”盖房,这本身只是商业的投资行为,没有必要因为资本属性定义产品优劣。

但是从宝能和恒大在造车上的发展路线来看,他们的核心策略依然是把摊子铺大,以期从中获得规模效益,但在产品上却同质化严重,依然缺乏值得称道的亮点。

试想一下,未来生产的电动车由于没有了发动机这个庞然大物,设计上更加灵活,市场上的新车一定会越来越好看,而且空间利用率相比传统燃油车也会更高;另外随着电池技术取得突破,续航里程以及充换电的问题也将得到很好地解决,“里程焦虑”?已不在。

到了那个时候,电动车会不会已经变成和今天手机市场一样,拼的就是软件以及核心技术呢?

而一些只有车壳和电池的汽车产品,在系统无法与时俱进的情况下,不就成了今天的老年机了么。

如果抛开品牌、销售渠道这些市场层面的因素,造车真的成了一件有钱就能干的事情。

尽管从全球来看,新能源汽车的占比相对传统燃油车来说还微不足道,但巨大的市场潜力不得不让传统车企捏上一把汗。

如何在新老能源交接的时候做好品牌的过渡,眼下已经成了摆在传统车企面前的大问题。

不过要想调转船头,发展新能源,对一些发展了上百年的传统车企来说也是难上加难,吃惯了技术市场红利的人,怎么能受得了“再创业”苦呢。

综合来看,传统车企正在面对百年未遇的巨大挑战。?而对一些新造车企业来说,只要方向对了,机会就来了!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3、佛山苹果公馆没有电动车自行车停放处?

这个可以问一下当地的保安,看看这些电动车自行车是停放在哪里的,应该是有的吧。

4、做电动汽车领域的Android 生产iPhone的富士康推出EV平台

车家号的网友,大家好!今天选车网为您带来富士康EV开放平台的最新消息,请点击关注选车网,第一时间了解最新的汽车资讯。

 

日前,选车君从相关渠道获悉,富士康在其HHTD 20活动中推出了全新的纯电动汽车EV开放平台,该平台将与其他公司共享,而目前电气化转型相对落后的FCA集团已经向富士康抛出了橄榄枝。

 

与我们熟知的传统汽车模块化平台一样,富士康推出的纯电动汽车平台也十分灵活,该平台可生产两厢车、轿车、SUV和MPV等各种车型,并且可以支撑2750mm至3100mm的各种轴距的车型。除此之外,前驱、后驱、四驱等各种驱动形式的汽车均可在该平台进行生产。

 

在性能方面,富士康将推出装配容量分别为93 kWh、100 kWh和116kWh三种电池组的车型,并且该平台已经规划好了装配的电机功率,所有车型的前置可装载95kW、150kW和200kW的电动机;而后置可装载150kW、200kW、240kW和340kW的电动机。此外,该平台出产的车辆将支持OTA远程升级以及不同级别的自动驾驶辅助。富士康表示,如果特斯拉是电动汽车领域的iPhone,他们希望成为电动汽车领域的Android。

 

选车君观点:如今模块化汽车平台生产已经成为一种十分成熟的汽车制造模式,也是各个汽车主机厂的研发重点。富士康作为一个传统的电子科技公司,此次推出电动汽车模块化平台着实让人感到有些意外,也非常期待该平台的实际表现。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5、苹果手机供应商进军电动车市场 富士康推出电动车平台

苹果iPhone的供应商富士康,也是全球最大的电子元件制造商,也开始了进军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步伐。近期,富士康展示了可满足多种类型和尺寸电动车开发的柔性架构MIH。这一开放式平台,可满足不同汽车制造商的造车需求。

其实,富士康除了代工苹果产品之外,一直是重要的全球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以及制造设备提供商。富士康的客户中不乏全球知名企业,包括特斯拉、宝马以及FCA等。此次MIH平台的发布,一方面展示了其研发实力,也为新造车企业降低了一些研发成本。

平台架构的开发,往往需要巨大的投入,而富士康为小企业节省了这一成本。富士康希望能够成为电动汽车行业的Android,让MIH成为通用的平台系统。MIH与现有的平台不同,电池可以覆盖整个底盘,不仅布置在前后轴之间。富士康希望到2027年,能够占据电动车市场10%的份额。此外富士康还宣称将在2024年推出自己的固态电池。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与苹果概念电动汽车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