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电动车在中国很常见,在为什么日本却很少有人骑?
因为在中国一辆电动车的价格比较便宜,而且还会经常搞一些促销活动,但是在日本电动车的价格却不是这样。不仅价格昂贵,在骑电动车的时候还需要交纳很多保证金,这些保证的费用在当地可以买一辆小车了。除此之外,在日本很多地方也是不能随便骑电动车的。
我们都知道日本是一个岛国,土地面积比较少,所以在日本经常会发生一些自然灾害,也会经常发生台风。所以在环境再恶劣的环境中,人们骑电动车也不是特别安全,如果一旦遇到一些突发状况,也会在对人们造成很大损害。除此之外,虽然日本允许人们骑电动车,但是还要办一些相应的牌照。
虽然电动车比较方便,也很便宜,但是在日本想要买一辆电动车,加起来的费用也不便宜,所以还不如直接买一辆汽车。其实在刚开始的时候,在最初的时候,日本也是推行过电动车,但是因为预算太高,或者一些其它原因慢慢不再实行。那么在中国,很多人不愿意骑电动车,就是为了节省费用,还能非常便捷快速。但是由于国家不一样,日本的电动车不仅不便宜,而且价格很昂贵,也不安全,所以很多日本人表示就算买了也没有很大用处。
所以大家在去日本旅游的时候,如果很少看到有人骑电动车也不要惊讶,因为在日本骑电瓶车的费用比较高,而且安全也得不到保证。
2、为什么日本几乎没有电动车,而中国却随处可见
因为中国电动汽车国家有补贴。
在电池技术没有突破的情况下,发展电动汽车都是骗子。
3、日本中小企业为什么发力中国纯电动车市场?
据7月31日报道,瞄准纯电动汽车(EV)在中国的普及,日本的中小企业正加速扩大中国业务。在排放规定和燃效标准愈发严格的中国,以当地企业为中心,各车企纷纷推出纯电动汽车。纯电动汽车存在的续航距离等技术课题还比较多,想解决这些问题的需求强烈。拥有高技术实力的日本中小企业将挑战开拓中国市场。
开发赛车用零部件的日本大阪的繁原制作所2017年接到了中国10家汽车相关企业关于设计和试制纯电动汽车用变速箱的业务委托。繁原制作所从事制造对精度要求很高的赛车用零部件,其设计和加工能力被中国相关企业看好。
纯电动汽车用变速箱受到中国企业关注的契机是该公司参加的纯电动汽车比赛。变速箱是调节发动机的动力,并高效传递给车轮的部件。对靠马达驱动的纯电动汽车来说并非必需品,不过“配备的话能削减马达和电池尺寸,燃效也能改善10%以上”(繁原社长)。对存在续航距离课题的小型车和商用车也有效。
试制1台变速箱的销售额仅几百万日元左右。繁原社长打算“为相关技术申请专利,从而进行授权销售”,计划将其培养成新的收益源。该公司还在开发纯电动汽车专用的新变速机构。
日本埼玉县羽生市从事铝铸件业务的田岛轻金属2017年内将与中国当地企业成立合资公司。计划2019年10月在辽宁省建设工厂。该公司擅长将熔化的金属注入砂模制造零部件的“砂模铸造”技术,打算承接纯电动汽车零部件试制品制造订单。
安装纯电动汽车用电池和马达的壳体需要实现符合车辆设计的形状、密封性及散热性,每辆车要制作200多个试制品。电池封装企业等要求实现适合多品种少量生产和精密加工的铝铸件的呼声很高。不过,据说能在中国当地提供精密“模具”的企业很少。
进驻中国市场的日本中小企业已经出现了扩大了业务的事例。田中贵金属工业正面向汽车供应电装部件开关使用的贵金属。从2016年底开始从浙江省的工厂供货部件,从2018年开始将把产量翻番。
被称为车载继电器的电装部件的开关需要具备在温度变化和振动等使用环境恶劣的车内也能长期使用的耐久性。纯电动汽车的电装部件也会增加,因此将扩大面向当地零部件企业等的供货。
2016年中国纯电动汽车销量达到24万辆,规模占全球市场的半壁江山。中国政府作为环保政策的一环对环保车推行优惠政策,为销量扩大提供了支撑。另外,2018年还将强制要求车企销售一定数量的纯电动车等环保车。电池和马达等相关零部件的需求也在大幅增长。
另外中国还将强化乘用车的燃效限制,预计到2020年将采取和发达国家同等程度的严格标准。受政府一系列动作的影响,纯电动车的销售今后仍会继续增长。据东京的调查公司富士经济预测,到2025年纯电动车在中国的销量将达到86.8万辆,增至2016年的3倍以上。负责向整车供应零部件的当地厂家正在崛起,但也面临着许多技术和质量上的难题。以10年为单位来使用的汽车相关零部件在性能上的要求非常严格,涉足门槛较高。
另一方面,对于日本各零部件厂商来说,许多企业都在陆续涉足中国纯电动车市场,因此不受既有交易关系的羁绊,可以自由开拓。这也是吸引力之一。
4、“燃油车”时代终结?日本将禁售燃油车,日系汽车全体转电动车?
据报道,日本已决定紧随欧洲大部分国家和地区的步伐,计划在2035年之前禁止销售传统燃油汽车,彻底转向混合动力或纯电动车型。并且到2050年,日本将把碳排放降至零,而相关计划的细节部分,还得专家讨论后决定。
这一计划的实施,也就意味着日本汽车制造商、尤其是丰田等拥有更多研发资源的大型车企,未来在电气化转型方面将有更大的技术和研发空间,在这方面的竞争也会日趋激烈。
而随着政策的逐步落实,整个汽车产业链都将受到影响。从电池续航能力的提升,到汽车零部件的转变,再到相关系统的健全,日本很多大型车企可能寻求的是全产业的变革尽可能掌握在手中,甚至是做到在技术上的领先。
对于一些没有能力兼顾汽车制造全部细节的企业来说,他们的选择就是和另外的企业合作。其中就包括三菱汽车。
三菱汽车的负责人曾就表示,鉴于政府对零碳排放的坚持及加速淘汰传统燃油车的相关决定,三菱方面将继续坚持与日产和雷诺两家盟友的技术联合,在技术资产共享的基础上谋求下一阶段的市场生存。
根据日媒报道,日本经济产业省正着手讨论关于引进温室气体排放限额交易制度的方案,最快或将于今年下半年确认,以倒逼制造商制定更高比例的电气化车型销售比例目标。
而此前,日本各大车企就做出了相应的针对措施。就比如日产来说,他们已经将2023年国内销售电气化车型的占比由最先的约30%提高到60%,本田则希望在2030年左右实现全球销售车型的三分之二都是电气化产品。
而这些变革也有可能影响汽车行业的就业情况。据调查,当前日本从事汽车相关行业的人口为542万人,但电气化车型的零部件数量只占传统燃油车的一半左右。也就是说,这很有可能减少相关行业的从业人数。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原创文章,转载需授权
-The End-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5、为什么日本的科技发达,但却没有推出纯电动的汽车
1
6、大家感觉电动汽车有前途吗?还是日本的氢燃料汽车有前途?
关于新能源汽车,一直以来,业内普遍就有两种看法:纯电动车(BEV)和氢燃料池车(FCEV),这两种车很有点意思,一方的优点则是另一方的缺点,那么相对比的话,谁更有前景呢?
从目前来看,以中国为首的电动汽车发展迅猛,在全球大力倡导新能源的趋势下,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我国从汽车大国转变为汽车强国的一大机遇。我国现已成为全球第一大电动汽车市场,除了国内的自主企业和初创车企纷纷加入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制造,国外的汽车巨头在本土转型发展电动汽车的同时,也开始布局中国市场。
同时,以提倡氢能源为主的美国、日本、韩国、欧盟等国家和地区的氢能技术也已经进入了系统实施阶段,尤其是日本。根据日本新能源及产业开发机构最新制定的目标,日本的氢燃料电池汽车的续航里程有望延长到目前的1.5倍,到2040年,日本的氢燃料电池车型的保有量有望从现在的2000辆增加到300~600万辆。此外,包括英国政府在内的很多国家也开始制定了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计划,英国计划在2030年前使氢燃料电池车保有量达到160万辆,并在2050年之前使其市场占有率达到30%~50%。
由于氢的能量密度相当高,比汽油高出两倍还多,所以氢燃料电池车的续航里程相当给力,比如丰田的Mirai续航里程可以达到700公里,而此前丰田发布的Fine-Comfort Ride概念车,续航里程更是高达一千公里,这是纯电动车目前无法企及的。
另外,纯电动车一般快充30分钟可充满80%的电量,虽然未来还有提升空间,但是受限于物理定律,能达到什么水平还很难预料,而氢燃料电池车加氢就快多了,三五分钟就能加满,效率和传统燃油车没什么区别。
不仅如此,氢燃料电池车的氢在燃烧之后只会产生水,而且燃料电池没有回收的问题,可以说是环保车的终极形态。纯电动车依赖于充电,而这个电能的来源是有区别的,是传统的火电,还是其它形式?除此之外,纯电动车的废旧电池的回收也是个大问题。所以在环保方面,氢燃料电池车也有明显优势。
但是在生产和技术成本上,由于氢燃料电池车的技术和结构十分复杂,因此,目前生产一辆廉价的氢燃料电池车还是非常遥远的事情,而相比之下,纯电动车的造价就便宜多了,而且未来随着电池价格的走低,其生产成本还会进一步降低。
从目前技术发展和实用化水平看,纯电动汽车虽然性能上不占优势,但是实用性和普及性上是领先于氢燃料电池车的,但今后谁能真正领先新能源汽车领域,还要看最终技术进步和实用化的最终比拼结果,如同手机和共享单车的普及过程类似。
7、日本很发达,但是马路上不见电动车,这是为什么?
因为日本人不太喜欢骑电瓶车,他们觉得电瓶车的性能远远不如摩托车和汽车,所以他们宁愿选择摩托车或者是自行车,也不愿意选择电瓶车,而且在日本城市当中的公共交通比较发达,随时可以乘坐地铁到任何地方,根本不需要靠电瓶车,而我国大多数城市和农村之间的交通还没有那么发达,所以说电瓶车是一个很实惠灵活的交通工具,也不像汽车那样费油。随着现在经济的迅速发展,我们的生活条件也变得越来越好,一有空大家就想着出去旅游,并且目的地也从国内开始慢慢的玩到了国外,而日本作为我们的邻国,也是一座非常热门的旅游目的地,很多人来到日本旅游,都不禁感叹日本的环境非常干净,老百姓素质也很高,并且还发现一个奇怪的地方,那就是日本的城市当中很少看到电瓶车,一般都是汽车为主,要不就是自行车。
日本之所以电瓶车比较少,第一个原因那就是日本城市的公共交通非常发达,无论是大城市还是小城市,地铁与轻轨都是相当密集的,所以人们出行不用担心什么问题,而国内的城市不一样,有地铁的毕竟是少数,大多数城市和乡村之间的交通依然还是以公交车为主,所以老百姓宁愿开电瓶车,电瓶车比起公交车也比较方便,而且日本也不禁止摩托车,所以说他们对于电瓶车来说,更多的日本人喜欢摩托车。
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我们的电瓶车比汽车便宜很多,要知道国内大多数人还是买不起汽车的,有私家车的毕竟是少数人家,所以大家都会选择价格实惠的电瓶车,而且电瓶车不需要加油,开起来也比较轻巧,不用担心停车的问题,但是日本不一样,日本人生活富裕,买汽车相对来说压力不是那么大,并且在日本他们比较注重体验车的性能,电瓶车毕竟只是代步工具,论性能远远不如摩托车和汽车,他们宁愿骑自行车锻炼,也不愿意去买电瓶车。
8、电动汽车电池的发展
纯电动汽车用蓄电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锂电池,其次为铅酸电池、镍氢电池和钠电池等。从世界范围内的专利申请的总量来看,日本拥有的纯电动汽车用蓄电池及其管理系统相关专利申请数量最多。从日本国内的专利申请量来看,超过90%的专利申请也来自日本申请人。无论是从世界专利申请的拥有量角度,还是从日本专利申请中日本申请人所占的份额角度,日本在纯电动汽车用蓄电池及其管理系统领域都是实力最强者,掌控着绝大部分专利技术。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汽车生产和消费国,美国纯电动汽车用蓄电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锂电池,锂电池相关专利数量占动力电池专利数量的70%以上,其次为铅酸电池、镍氢电池、空气电池和钠电池等。从世界范围内的专利申请的总量来看,截至2010年6月,美国的纯电动汽车用蓄电池及其管理系统相关专利申请数量位于日本之后,排名第二。从美国国内的专利申请量来看,在和纯电动汽车用蓄电池及其管理系统有关的专利申请中,来自日本申请人的专利最多,接近总量的60%,而来自美国申请人的专利申请数量次于日本。 纯电动汽车用蓄电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锂电池,其次为铅酸电池、镍氢电池、钠电池和空气电池等。从世界范围内的专利申请的总量来看,截至2010年6月,德国的纯电动汽车用蓄电池及其管理系统相关专利申请数量居世界排名第6位,与排名首位的日本专利数量相差很大,仅占日本申请量的11%。从德国国内的专利申请量来看,德国申请人持有的专利约占总量的43%,高于排名第二的日本。在全球范围来看,德国在纯电动汽车用蓄电池及其管理系统领域的技术实力远不及日本,但是在本国范围内,德国拥有较强的技术优势,专利拥有量高于日本。
欧洲知名咨询公司罗兰贝格于2013年6月7日在上海发布的一份报告称,全球电动汽车的制造前景不甚乐观,但中国除外。
该报告通过将七大主要汽车制造国德国、法国、意大利、美国、日本、中国、韩国的电动汽车市场加以比较,从技术、产业发展以及市场发展等方面详细分析各国电动汽车行业发展现状。
报告指出,生产电动汽车带来的利润空间远远不及生产传统汽车,这种成本偏高而获益有限的情况,加上预期未来几年内油价趋于稳定,使电动汽车的成本劣势愈加明显。但在上述七国中,只有中国对电动汽车产业的投入没有下降。罗兰贝格合伙人沈军表示,中国的电动汽车市场从长期来看仍会保持向上发展的势头 中日韩三国继续占据主要市场,2012年三国电池市场占有率分别为37%,28%和33%,其中中国所占比率最大,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了电动汽车的发展。 电池快充寿命衰减惊人盲目建站风险大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标准出台后,部分试点城市的“再补贴”政策也随即出台,新能源汽车消费正逐步启动。面对广阔的市场前景,国家电网、南方电网、中海油、中石化等巨头纷纷跑马圈地,各地掀起一股兴建充电站的风潮。上海漕溪、深圳龙岗、成都石羊、唐山南湖、延安、郑州、南宁等地已经建成、在建或近期将开建大量的充电站,其中上海计划在三年内达到5000个充电桩的规模;长春计划三年内建成15个充电站和5000个充电桩……电池尺寸、充电接口是否统一?电池质量能否过关?快速充电对电池的损害究竟有多大?等一系列问题开始暴露出来。
当前我国电动汽车电池技术发展很快,但存在两个明显缺点。电动汽车电池的第一个缺点就是缺乏深层次技术,比如电池的化学问题、物理问题、温度问题、结构问题等,在这些方面我们研发还不够,没有能够建立数学模型把这些问题搞清楚。另一个缺点是缺乏评价体系,虽然现在我国部分电动车运行很好,但缺乏好的评价系统。比如电池的安全性怎么样,在高温、低温环境下能不能正常工作,这些都没有一个好的评价。
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稠密的国家,电动汽车市场潜力巨大,与电动汽车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不小差距。所以我们必须追上发达国家电动汽车研发的步伐,从电源、集成电路、电源板块等方面进行认真研发,齐心协力把电池产业做大做强。我国汽车用动力电池已开始由研发进入到产业化阶段,并出现了加快发展的势头。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研发产品的主要性能已居国际先进水平,但需要解决一些薄弱环节。目前国产车用动力电池已显示出了较明显的成本优势,部分企业能量型动力电池成本仅是日、美企业的一半左右,这就意味着,我国电动汽车的商业化有条件加速推进,并以成本优势实现大规模出口。 全球动力电池产业目前面临技术制约和成本制约,只有当动力电池性能得到改善、成本大幅降低、规模化应用之后,才能带动其他较为成熟的环节的大力发展。因此动力电池是电动汽车产业链中最具投资价值的环节,最有可能获得超额收益,其他如电机和电控系统环节有较为成熟技术和市场基础,竞争者众多,可能只能获得平均收益。
9、日本的电动车为什么很少不像中国这么普及
你说的“电动车”是“电动自行车”吧?
日本也有“电动自行车”,但那绝对是和国内的“电动车”是两码事,那个是真的“自行车”,电动部分只是提供辅助动力,给上桥上坡“加把力”,前进主要还是靠踩。
究其原因,如果外部动力到一定程度,按照日本的法律,那是属于“机动车”了(中国的电动车属于“非机动车”),车体结构强度等等和自行车完全不同,关键是骑行必须要有驾照带安全头盔,从这点来说,中国的“电动车”在日本是不允许上路的,这里多说一句,在中国街头常常可以看到的“平衡车”也不允许上路。
解释下,“不允许上路”是指不允许在道路上行驶,在公司厂房,在自己家院子里随意。
如果是“电动汽车”日本也在推广和中国差不多,“油电混合动力汽车”比中国做的更好。
10、日本发展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的项目是?
当前,日本汽车厂家正在加紧开发燃料电池汽车.各有关厂家表示,要争取在2003年将这种回新型环保答汽车投放市场. 从环保角度来看,燃料电池汽车属于第三代环保汽车.第一代环保汽车是电动汽车,其动力来自蓄电池.电动汽车的优点是干净,无污染.缺点是蓄电池蓄电量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