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电动新能源 > 温度对新能源汽车电池的影响

温度对新能源汽车电池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0-12-23 09:53:39

1、新能源汽车在冬天续航里程为什会回"缩水"以及如何应对?

进入寒冷的冬季,为了御寒不得不换上厚重的衣物。当然除了人之外,生活在北方的车主也开始忙碌起来,换机油、换防冻液、换玻璃水、换轮胎,对于自己的爱车做好过冬的准备。
但是上面只是传统汽油车,汽车中还有一种比较特殊的车型,就是我们所说的新能源车型,特别是纯电动,在冬季会发生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就是续航变短,在南方这种顾忌比较少,但是北方一些温度偏低的城市,对新能源车型就是种硬伤。
那真的没有好的解决办法了吗?生活在北方的我们是不是就买不了新能源汽车了吗?我说句实话,续航变短这事还真避免不了,但是通过一些特殊手段可以使续航里程相对变长,下面大聪就给各位说几点办法。
首先我们要了解为什么续航里程会变短,其最根本的就原因就是电池的放电功率下降,现在的三元锂电池是趋势,当温度变低时,电池中的电解液会变的粘稠,电池中的内阻会增加,导致锂离子的运动速度变慢,对新能源车的续航里程影响很大,但是这种现象只是温度变低的物理现象,气温回升时就会恢复正常,不会对电池造成严重的伤害。
说到底还是温度的原因,究竟该如何应对呢?
一、电池保养
为了应对寒冷的冬季,电池保养还是有必要来一次的,电池对温度的要求比较苛刻,为了预防在冬季出现意外,只需要给电池组和电机进行一些常规的检查,并保持其清洁,花不了多少时间和金钱。
二、充电
因为温度低,汽车中的表显续航里程变“虚”,开过电动车的都知道,表显的续航里程跟实际的续航路程有一些差距,冬季时差距会更大,由于电池活性降低,充电的时间也会变慢,所以有必要适当的延长下充电时间,保证电池处于满电状态。
三、停放
现在这个温度,只要不违法违章,不耽误别人,可以随意停放,但是一旦进入冬天,电动车还是建议停放在地下车库,或者室内停车场,原理很简单,就是让电池所处的环境温度变高,增加电池活性。
四、热车
出行时低速行驶热车,大概2~3分钟左右,目的是让电机、电池、和车上的电器元件提升温度,这样做既能减少耗电量,又能避免电器元件的损坏,不止是低温,我们正常环境下行驶,如果条件允许,也要提前低速行驶热车,耽误不了多少时间,又没有坏处。
五、驾驶习惯
其实驾驶习惯对新能源汽车的续航里程有一定影响,平缓的驾驶可以帮助车主延长续航里程。新能源汽车一般都配有制动能回收功能,合理掌握电门力度,车辆可以回收更多的电量。新能源车在起步上坡时,尽量避免猛踩加速,形成瞬间大电流放电,从而损害电池极板的物理性能,起步加速要柔和,最好能匀速行驶。
学会以上五点,会相应延长电动车的续航里程,也对电池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另外出门前要做好里程规划,尽量不要冒险去试探电动车的里程,冬季低温对续航里程的影响比较大,大聪曾经用了一台江淮iEV5测试了一下,这台车的官方续航里程是240KM,其实也就能跑200KM左右,我是全程开空调,匀速正常行驶,加晚高峰堵了大概40分钟,12月份的北京这辆车只跑了97公里。
冬季即将来临,大聪没什么送给各位,只能送给大家一些用车的办法,在冬季给自己的爱车多一点关怀,即使不用也要勤充电,勤保养,勤检查,勤启动,合理放置车辆。确认过眼神,你就是他要找的人!

2、新能源汽车在冬天气温低的环境下,需不需要热车?

需要热车,原因如下:
发动机的理想工作温度一般在90度以上,太高太低都不好,汽车上面不是有一个水温表嘛,那个可以反映发动机的温度。冬天因为外面温度较低,发动机需要运转一会儿才能达到理想的工作温度,因此需要热车。
低温启动发动机如果立即起步可能导致以下问题:由于混合比不均匀,发动机输出动力不足;低温时,雾化不充分的燃油不能充分燃烧,容易形成积炭;部分汽油没有雾化,会沿缸壁直接流入曲轴箱与机油混合,降低机油品质。
【热车方法】热车是件有讲究的事情。通常来说,刚启动的汽车怠速相当高,汽车启动后不要马上行驶,让车在自然怠速的情况下直至水温开始上升,怠速恢复到正常水平后再起步行车。心急的车主不要以为踩油门可以让预热时间缩短,相反,这样做不仅费油,对发动机的损害也是极大的。当然,原地热车的时间也不是越长越好,长时间热车,发动机做无用功、浪费燃料还不利于环保。一般情况下,中低档车以能够正常怠速运转为宜,通常从高怠速状态降至800rpm左右基本就可以行驶了。对于一些在说明书上有特别提示的车,也可以采用在发动机启动约三十秒至四十秒钟后,以中等速度慢慢上路,等温度指针升起后再加速的方法来热车。这里需要特别说明一下的是,如果是没有出磨合期的新车,要特别注意热车的方法,不然所造成的损失将是无法挽回的。如果说明书上没有特别注明的话,最好还是咨询一下厂商。

3、冬季新能源汽车续航里程为什会不稳定?

冬季相比于其它季节,最大的区别就是外界环境温度低。造成冬季新能源汽车续航里程不稳定的主要原因就是低温。低温环境下,传统的燃油汽车也会出现油耗上升的情况。可以说低温对于目前市面上的所有车型能耗都是有影响的。但影响最大的,还是纯电动汽车。




在冬天使用过电动汽车的车友都会发现: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会下降很多,充电速度变慢等情况。这让很多电动车主谈“冬”色变。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情况的出现?下文我们一起来分析解答这个问题。
电动汽车冬季续航下降的原因之一:动力电池低温衰减



目前的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大多是三元锂电池。在冬天,由于受到低温影响。动力电池的化学分子活性会降低,会导致化学反应变慢。这些变化在动力电池身上的直接表现就是:充电速度会变慢,续航里程会减少。外部温度在零下10度左右,动力电池就能够衰减30%的续航里程。而且温度越低,衰减 的越多。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低温衰减现象。




电动汽车冬季续航下降的原因之二:空调,和其它加热系统的使用
冬天开车,为了舒适度。大多数人都会把车上的空调打开,有方向盘加热,座椅加热功能的也都通通开启。这些加热设备的使用,也是冬天电动汽车的耗电大户。因为这些设备的额外耗电,续航能力当然是要下降的。虽能下降的幅度只是10%左右,但再加上低温衰减的影响。实际的续航里程可能要达到40%到50%了。
电动汽车冬季续航下降的原因之三:动力电池的预热损耗
各大车企为了应对低温衰减问题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最常见的就是给动力电池组加装加热系统,以提高温度的方式来增强动力电池的化学反应活性。这样的方式是要消耗动力电池的电量的,虽能比例不多,但也是额外损耗了。
以上几点就是电动汽车在冬天续航能力大大下降的主要原因。在冬天使用电动汽车的时候,要尽量“保温”。“保温”方法如下:
1:尽量不要室外停车,冬天室外的温度和室内的温度相差很大。如果条件允许的话,最好是在室内停车。
2:不要在室外露天充电,温度低,充电效率会降低,还有可能会对电池造成损伤。如果条件允许可以选择在室内充电,或温度较高的时段充电。
3:空调温度不要设置太高,这样可以省电。开车时宁愿多穿件衣服也要降低一点温度的设定。
4:要勤通电,尽量多的保障动力电池的电量,续航才能更多一些。
总结:冬天使用电动汽车一定要考虑到电池衰减续航下降的情况,合理安排好自己的用车需求。对于远距离的出行,最好是选择其它车型代步,避免半路抛锚的尴尬。

4、新能源汽车的电能回收跟气温有关系吗?

新能源汽车能量回收。跟汽车温度没有关系。新能源汽车能量回收。主要在刹车。减速。滑行。这时侯电动机。就变成了发电机。对动力电池。进行充电。也就是能量回收。

5、新能源汽车当动力电池的温度过低时,是否能够完成充电?

在低温条件下,动力电池部分材料性能会严重影响,使用寿命降低,因为大部分车辆动力电池是锂电池,随着温度降低,电池中的金属锂会产生沉淀现象,不在和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石墨负极的动力与热力特性进一步变差,

6、新能源汽车的电池组要怎么确保工作温度?

?

7、新能源汽车冬天续航里程下降多少

你好,这个要根据车型以及电池的年限来看的,一般的话新车大概会下降百分之十几左右

8、新能源汽车如何确保电池模组的温度和隔热?

电池包热管理复的重要性:制温度是影响锂离子电池安全、性能和寿命的重要因素。温度过高时,电池会加速衰老;温度过低时,电池的性能会明显衰减,同时也会加速衰老;极端高温会对电池造成不可逆的损伤,严重时甚至会破坏电池。之前给人设计的动力电池都使用广州绿原的德耐隆Telite产品

9、请问新能源汽车行使时间长,电池温度高了会自燃吗?

电动汽车发生自燃事故,其最根本的原因之一为电池热失控。

电池热失控定义:指电池内部出现放热连锁反应引起电池温升速率急剧变化的过热现象。电池的热失控在宏观上主要表现为冒烟、起火燃烧以及爆炸。

电池热失控的诱因:机械电气诱因(碰撞、针刺、挤压、电解液泄漏)、电化学诱因(内短路、过充电、过放电、浸水(电解水反应))、热诱因(电池包内接触电阻变大引起局部热集中、电池包温度过高(环境着火)、温控效果达不到要求)。D60EV电池包在开发过程中,通过电池相关安全测试标准(如GB/T 31485, GB/T 31467.3),可大幅减少甚至避免热失控事故的发生。

这个是2011-2018的90起的分布统计,机率上看不算太大。自己多注意点,持续升温的话考虑更换吧。


与温度对新能源汽车电池的影响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