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电动新能源 >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报告2013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报告2013

发布时间:2020-12-23 16:59:59

1、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把发展新能源汽车列入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之中。某班以“新

(1)①我国传统汽车和新能源汽车销量逐年增加,但新能源汽车在汽车总销量中所占比重低。②新能源汽车销量有所增加,是因为与传统汽车相比能耗低、二氧化碳排放量小;在汽车总销量中所占比重低,是因为在价格、续航里程方面不占优势。
(2)①国家:加强宏观调控,通过财政和税收实行激励和扶持措施,推动新能源汽车的消费需求,促进新能源汽车的技术研发和产品结构优化升级,为新能源汽车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②企业: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降低成本;开展国际化经营,培育国际知名品牌。③消费者:进一步转变消费观念,倡导求实消费和绿色消费。

2、太阳能光伏发电的趋势如何?

太阳能光伏发电的趋势很好。

太阳能光伏发电在不远的将来会占据世界能源消费的重要席位,不但要替代部分常规能源,而且将成为世界能源供应的主体。

预计到2030年,可再生能源在总能源结构中将占到30%以上,而太阳能光伏发电在世界总电力供应中的占比也将达到10%以上。

(2)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报告2013扩展资料:

太阳能光伏发电的特点:

太阳能光伏发电是根据光生伏特效应原理,利用太阳电池将太阳光能直接转化为电能。不论是独立使用还是并网发电,光伏发电系统主要由太阳电池板(组件)、控制器和逆变器三大部分组成,它们主要由电子元器件构成,但不涉及机械部件。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由太阳能电池组、太阳能控制器、蓄电池(组)组成。如输出电源为交流220V或110V,还需要配置逆变器。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应用非常广泛,光伏系统应用的基本形式可分为两大类:独立发电系统和并网发电系统。

3、新能源汽车蓝皮书: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报告(2015) 百度网盘谁有

可以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
《2015-2020年 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在我国,新能源汽车一直占据着相当重要而又特殊的地位。之所以说其重要,在于随着能源、环境等问题的加剧,新能源汽车发展在很大程度即使不成为未来的主流方向,也将是主流方向之一。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到2015年年销量要占据汽车市场总销量的20%,其中中国品牌新能源汽车市场额度要达到80%以上。从这一目标来看,新能源汽车大有脱离左向发展的“阳春白雪”、走向向右大众化的“下里巴人”的趋势。

纵使中国算不上世界上最热衷于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国度,抑或中国的新能源汽车技术也国际上也并不算的领先,但是中国却绝对是世界上最关注新能源汽车的国度之一,是世界上最为支持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国度之一。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首都超越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新能源汽车市场。
近年来,由于中国政策上对于新能源汽车的大力支持以及诸多利好措施的高强度支持,使得市场对新能源汽车的接受度大为提升,中国新能源汽车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成果。所谓事实胜于雄辩,我们且来看近三年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情况。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为1.75万辆,同比增长39.7%,销量为1.76万辆,同比增长37.9%。2014年我国新能源汽车生产78499辆,销售74763辆,同比增长分别为3.5倍和3.2倍。今年1-9月,我国新能源汽车累计生产144284辆,销售136733辆,同比分别增长2倍和2.3倍。这意味着,2015年前三季度,中国新能源汽车的产销基本各相当于2013年和2014年全产销总和的2倍。显然,中国新能源汽车从2013年到2015年,实现了销量实现了跨越式增长。可以说,我国新能源汽车用近3年的时间在销量上实现飞跃。

在我国新能源汽车推广的过程中,国家政策一直起着保驾护航的重要作用,甚至在某种程度起着关键的作用。在当前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政策可以起着引导、推动的作用,但是最终决定前景的将是市场的接受度。在这种情况,就需要中国品牌车别不断提升自身实力、竞争力,打造出成熟市场接受和认可的产品,还要不断突破电池和续航里程的限制。毕竟,当前新能源汽车相比燃油车的低性价比,以及里程限制、充电难等问题,让新能源汽车在市场大规模推广方面,还是存在着诸多不利因素。

4、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分析报告

受益于政策的优惠等因素的影响,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从2014年开始快速发展,新能源汽车产量与销量实现了跨越式发展。2019年,由于受到政策补贴下滑与大批量国五燃油车的抛售等因素的影响,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与销量首次出现下滑趋势。但是,北汽EU系列凭借着智能交互、续航里程等突出优势在市场上备受好评,2019年销量突破十万辆。

新能源汽车产销首次出现下滑 纯电动乘用车仍是主流

近年来,由于受到政策支持等因素的影响,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得到迅速发展。2014-2018年我国能源汽车产销逐年增长,2015年产销增速达到300%以上;随后仍以50%以上的增速发展。2019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首次出现了下滑的现象,产销量分别为124.2万辆和120.6万辆,分别同比下降2.20%和3.98%。



在新能源汽车的销量构成中,纯电动乘用车仍占据半壁江山,2019年约为69.3%;而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和纯电动商用车占比分别为18.8%和11.4%;插电式混合动力商用车销量占比仅为0.5%。



北汽EU系列成为新能源领域的“销量王”

虽然2019年新能源汽车产销均出现了下滑的现象,但北汽EU系列仍取得较好的销量成绩,2019年销量达到11.09万辆,是销量排名第二的比亚迪元新能源汽车的两倍左右。北汽EU系列凭借着智能交互、续航里程等方面的突出表现,备受终端市场的好评,在北京、上海、杭州、广州和深圳等限购城市首购用户调研中,EU5购车用户满意度高达73%。



补贴减少和国五燃油车的抛售是行业产销下降的主要原因

近年来,我国内充电基础设施逐步完善,且成为全球建设公共充电设备最快的国家之一,2016年公共充电设备建设量是2015年的3倍;随后几年也以50%左右的增速建设公共充电设备。但2019年新能源汽车产销均首次出现了负增长的情况,其主要原因是2019年我国大大缩减了对新能源汽车的政策补贴,以及2019年大批量国五燃油车的抛售间接打压了新能源汽车的销量。





——以上数据来源及分析请参考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5、新能源二手车保值率到底如何????

新能源汽车的保值率相当低,且远低于普通燃油车。
一般来说,汽车的保值率跟汽车车型、品牌、成色有关,但作为新能源车
来讲,影响其保值率最大的还是电池。也是因为电池的影响,注定了新能源车的保值率不可能会高到哪里去。首先是电池的寿命问题。新能源汽车的电池跟我们用的手机电池差不多,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是会不断衰减的,一个使用寿命并不久的产品很难做到保值。其次,新能源汽车的电池衰减跟传统燃油车的机械磨损又截然不同。因为,电池属于化学物品,其衰减程度是难以用控制和衡量。举个例子,假如一辆纯电汽车的电池寿命为5年,你开了两年半,你能跟别人说我这车你买去还能开两年半吗?不能,因为现在电池状态到底如何,几乎没有能评定。最后就是跟电池技术有关。新能源汽车作为一个新兴的产物,就目前来说技术并不完善,就这意味着它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举个例子,你现在买一款纯电汽车,实际续航300km,基本上算是很高了,但你保证两年后这个续航里程还处于领先水平吗?说不定到时候的新能源汽车续航都超过1000km了。随着电池技术的快速发展,老技术的新能源汽车势必会迅速贬值。

6、电动车比燃油车还便宜,你会买吗?

文/腾马丁博士

车图腾出品,转载请注明出处

●?●?●

要说纯电动汽车的痛点,“里程焦虑”和“价格高昂”首当其冲。

前者“里程焦虑”近年来提升明显,部分量产纯电动车型NEDC 续航里程已经达到了600公里,小鹏P7部分车型的续航里程甚至已经达到了706km。

相比之下,纯电动汽车高昂的售价也在逐步下降。受制于动力电池的高成本,电动汽车的售价要比同级别传统燃油车贵不少,定价高出许多,以至于在政府大幅补贴之下,价格仍居于高位。

贵,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纯电动汽车的普及。

那么,如果纯电动汽车的终端售价与同级别传统燃油车基本相当,甚至还要比后者售价更低,你会考虑买一辆节能环保的纯电动汽车吗?

日前,美国彭博社(BloombergNEF)发布报告预测,到2023年,动力电池的价格将跌至100美元/千瓦时的门槛。

这是什么概念呢?我们来看一组数据。2010年,锂离子电池价格(从电池组整体来看)为1100美元/千瓦时,到了2019年,报价已经降到了156美元/千瓦时,降幅高达87%。2020年预计仍会下降13%。

传导至新能源乘用车上,这一利好将大幅拉低电动车的制造成本,使其拥有与燃油车一样价格竞争力,增加普及率。

▍降价之路

这里有一个非常有代表性的例子——宏光MINI EV。

作为一款代步车,五菱 宏光MINIEV上市后,人气一直居高不下,销量节节攀升,11月销量达33,094辆,位列新能源汽车第一名,取胜的关键即为超低的价格。有意思的是,为了定位低价,该车部分款型甚至没有安全气囊和空调。最终的结果是它成功了,甚至成了一种现象级产品。

于是厂商们看到了“价格”对于用户的诱惑。我们不妨做一个大胆的假设,如果A级纯电动汽车、B级纯电动汽车的售价甚至比传统燃油车还低,用户会果断入手吗?

根据能源研究公司BloombergNEF(新能源财经)的最新报告,每千瓦时100美元的价格点是不少电动车市场领域专家期望的一个核心指标,这预示着电动车价格与同类燃油车的价格开始相匹配。

三种主流锂离子电池分别是镍锰钴(NMC)、镍钴铝(NCA)和磷酸铁(LFP)电池,今年LFP电池已经跌破100美元/千瓦时的门槛。彭博社预计2020年平均电池成本为137美元/千瓦时,到2023年将达到100美元/千瓦时,到了2030年,电池组的平均价格或将达到58美元/kWh。

不过现在的汽车市场,电动车的价格仍然比燃油车高。只是因为现在各个国家/地区有政府补贴政策,以及电动车的日常使用成本比燃油车低很多,才使得电动车看起来与燃油车的经济性相当。如果到时候国家政策上依旧有相关的补贴,那么电动汽车会比燃油车更便宜。

分析动力电池价格一路走低的原因,技术进步和规模效应首当其冲。

据了解,2018年全球锂离子电池产能达107GWh,而预计2030年可达到1.3TWh,同比增长11倍左右,产能的大幅增加形成规模效应,锂离子电池成本的降低也是必然。

从2012年到2020年,电池的平均价格下降了82%。数据显示,通过扩大产能,到2023年,电池成本将减低86%(十年周期),跌至100美元/kWh的门槛。

不仅电池自身的成本将会降低,众多厂商也都在不断研发各项电池封装技术,也会降低动力电池包的生产成本。

比如,此前一度火热的比亚迪刀片电池就摒弃了圆柱形结构,采用CTP技术将电池单体的形状改变,不需要模组这样的中间结构,可以直接布置在电池包内。特斯拉和宁德时代也表示将研发“更高一级”的CTC技术。相比于CTP,CTC技术可以进一步节省模组等材料,同时减少底盘的设计程序。马斯克表示:采用了CTC技术后,可以节省370个零部件,为车身减重10%,并将每千瓦时的电池成本降低7%。

▍动力电池鏖战

在决定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的动力电池市场,目前全球格局又如何呢?今年9月,彭博新能源财经发布的2020年锂离子电池供应链排名显示,中日韩排名全球前三。

彭博新能源财经表示,中国电池产业之所以大获成功,一方面受国内高达72GWh的庞大电池需求的推动;另一方面,中国掌控了全球80%的电池金属精炼产能、77%的电芯产能和60%的关键原材料产能。

相比之下,日韩两国在电池和四大关键原材料制造方面优势明显,但是在电池金属精炼和开采方面的影响力不及中国。与中国相比,日韩两国可通过环境和 RII(监管、创新和基础设施)的优势弥补原材料供应链的劣势。

彭博新能源财经储能研究负责人表示:"过去十年,中国重金扶持电池供应链发展,辅之以激励政策,现今占据行业主导地位实属意料之中。例如中国电池制造商宁德时代,从默默无闻到世界领先仅用了不到十年。未来十年,欧洲和美国会试图打造各自的电池行业先锋, 对在两地新增电池产能的亚洲电池大厂发起挑战。”

宏观来看,目前中日韩三国的电池产业链发展的各项关键指标优于欧美国家。不过在未来几年,欧美等国的锂电池产业链将快速发展。

根据预测,到2025年,中国和日本仍然将是电池产业的头两位玩家,中国在电芯及关键原材料、市场需求等领域仍然占据全球首位。不过,尽管在电芯和原材料等领域排名将超越日本仅次于中国,但韩国的锂电池供应链排名会大幅下跌到第8位,美国和瑞典则会跃居到第三和第四,并且,共有5个欧洲国家进入产业链全球排名前十。

写在最后:

抛开价格谈汽车的使用价值,就是耍流氓。价格降到位,纯电动汽车它不香吗?在电动汽车不断发展的今天,无论是电池本身还是其封装技术的研究都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相信未来,随着电池成本的不断降低,电动汽车的售价将直接与燃油车竞争,加速汽车产业整体电动化步伐,留给还未上车的厂商时间不多了。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与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报告2013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