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越来越多人后悔买新能源汽车,为什么还是有很多人买?
从理论上来说,越来越多的人后悔买新能源车,没有什么毛病。这句话因为新能源车销售越多,持不同意见的人肯定会越多。
中国贫困人口多是因为总人口多,所以只要基数一旦放大,某种概率性的偏差引起的,绝对数量肯定是会扩大。
我们国家认可的新能源车只有两种,一种是纯电的汽车,还有一种是插电的混动汽车。
很多车主因为是开惯了燃油车,对于电动车的一些特性不是特别了解,当然这些特性是电动车固有的,而引起这些特性的,主要是电池的能量密度太小。
所以可能开惯了燃油车的车主,一旦换到纯电车上,有相当的不适应。
现在纯电新能源车一般的都可以达到300公里左右的续航里程,前提是不要开空调,如果夏天开空调的话,这个数值会下降大概20%。
但是在冬季的话稍微有一点麻烦,因为低温会引起电池性能下降,续航里程会降低一些。
中国以长江为界分南北!目前新能源车的销售在南方比较好,就是因为南方的气温高,尤其是在冬季。
在北方极冷的天气,空调无法打开,会使用电热辅助加热。在这种情况下,新能源车的续航里程会急剧的降低,尤其是纯电的续航里程大概会降低到一半。
只有纯电的汽车续航里程能够达到700公里以上的时候,在北方才会普及。
所以建议开惯了燃油车的车主,一开始不要上手纯电的车,先搞一部插电混动的车玩一玩。
对于绝大部分工薪阶层用于城市内的通勤,纯电的车,是有一定的优势。
除了可以享受国家绿牌补贴以外,综合消耗确实比纯燃油汽车要低。
如果车主的预算足够的话,可以买一部日系的油电混动车。虽然这种车在国内不属于国家定义上的新能源车不能上绿牌,但是故障比较少,油耗非常低。雷克萨斯的油耗可以低到三毛钱。
电动机的启动速度快,功率密度高,而且磨损要小,从长远的发展来看,必然取代内燃机作为汽车的动力输出。
所以可能北方买纯电能源车的车主确实会有相当大一部分人会后悔,主要就是因为能源车对标燃油车油箱的电池仍然以18650(就是手机充电宝的电池)串联为主。
18650电池一个就是不安全,还有一个就是能量密度仍然偏低。比亚迪目前推出了刀片电池,特斯拉也有新的电池计划,但是这都不是最终的目标。
除此之外,新能源车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充电时间太长。
而且这个问题可能在将来也不会解决,即使超级电池问世。这主要是和充电的电流特性有关的。
目前家用的民用电压都是220伏的,10千瓦的放电功率需要的电流是46安培。按照通常的计算,一平方毫米的铜电线能过10安培的电流,46安培就需要4.6平方毫米的铜电线。这样的电线连同外面的绝缘层,大概有半个手指这么粗。按照这个充电功率,给电动车的电池充50度的电也需要5个小时。
目前普通充电桩的充电速度大概是一个小时左右。高速充电桩可以把时间压缩到20~30分钟。但是继续压缩时间就面临着需要提高电压的问题,还有电池本身是化学电池,充电要引起化学变化这个反应需要时间。
而且随着续航里程的增加,电池容量加大,这个时间又会被拉长。所以,化学能电池,哪怕是锂电,充电时间很难压缩到和燃油车加油的时间相比。
新能源车最最终极的目标应该是超级电容加上电动机。只有超级电容问世,才可以在一分钟之内充满电。
这个目标实现可能还要十几年,但是最终应该是能够完成的。
除此以外,无线充电技术可以为新能源车的续航提供一个想象空间,因为不需要有线连接,可以边行驶边充电。
如果走到这一步,需要相当的政策调整。
所以,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北方地区不适合纯电的新能源车。纯电动汽车开习惯了,其操控性能远不是燃油车所能够比拟的,所以新能源车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2、新能源汽车明明更省钱,那为何很多人还是不敢购买?
新能源已然是市场大趋势,发展了这么多年,当年观望的人还在观望,从账面上看起来新能源确实很省钱,毕竟大家都是在都市中看见加油站就头疼的人。但是它身上的问题却让人觉得弊大于利,小艾通过数据分析,多数不买新能源的人,都是看透了以下几个问题。
续航里程不便利我们买车的初衷首先是方便,在这个基础上才考虑省钱,如果只是为了省钱,不买车显然更好。如果在节省燃油的情况下,出门反而处处受阻,这个麻烦是每天都会伴随车主的。买车时销售说的几百公里续航,1年后还能剩下三分之二就算是非常幸运了,春天和秋天还好,夏天和冬天,因为车身的电量连正常行驶都是问题,何谈开空调享受呢?目前我国市场像样的纯电动车价格不下10万,还不算高端,见证过许多绝望后,大家也就不再期待这个新事物,甚至发展成了不信任。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不是所有群体都受众上海北京等城市的车主因为受到限行影响,买一辆新能源天天开出门怡然自得,但是对于二线以下的车主来说,就算喜欢纯电动车也要考虑生活是否方便。很多城市还没有遍布充电桩,走在路上没了电只能周而复始的找拖车,能够接受年轻事物的年轻人都不想吃苦,时间也很宝贵,在路上这样的事遇到几次就烦了。想把车卖出去的时候才发现,原来它的保值率低得可怜,拥有了一辆新能源,无异于给自己制造麻烦,跑不动、卖不了、开不起。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电池质量良莠不齐,信誉已有危机优秀如特斯拉维权问题都不断,更何况是普通车企,前些年,市场大帮哄生产新能源,虚标、骗补等负面问题铺设在大家眼前,每一个会思考的人都会犹豫,这十几万甚至几十万到底能不能花出价值。每辆用来城市代步的燃油车每年油费平均为4000元,新能源开四五年后电池更换费用为五六万甚至更多(目前除比亚迪外,没有确切质保的品牌),加油4年1万2,充电4年四五万,横向对比的账目一算,怎能让人不护好钱包。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新能源至今在很多人眼中还是个“假命题”,不能开空调,不敢上高速,汽车所能带给生活的便利削减一半,偏偏这个新事物又不便宜,车企技术有待改进,价格有待下浮,这都是品牌们当下面临的根本问题,只有让车主真正感受到切身利益,才能拥有销量和口碑。基础没有打好,结果如此也不足为奇。大家不敢买是因为内心深处有隐忧,对车主的遭遇有太多听闻,计算过后,还是觉得自己目前配不上栖身“绿色出行,最新能源”的行列。更有甚者直接说,新能源不一定是电,也可以是氢气,只是目前车企们还没有转换的技术,只能用充电桩来武装,这句话可谓是一语道破“遮羞布”!
3、现在购买新能源汽车是不是一个好的选择?
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因为新能源汽车存在一定的优势,并且价格也是非常实惠的。
4、停产的新能源汽车能不能买
停产的新能源汽车,个人是不建议考虑的,因为这类车型已经停产,要考虑车子后续的维修保养是否能够找到配件的问题
5、新能源车值不值得买?
目前我国以比亚迪为代表的大多数新能源电动车几乎全部采用磷酸铁锂电池,这种电池在进入冬季后,低温环境下会出现电量缩减、活性下降等问题,尤其在东北地区,衰减程度甚至会达到50%。
问题根本原因在于:低温环境下电池内阻升高,电池的循环能力变低,锂离子扩散速度变慢,最终导致电池放电功率下降的现象。
理论上当温度达到零下20时禁止给锂电池充电,不然会对电池造成永久性损坏。而采用三元锂电池的特斯拉也有同样的问题,因此特斯拉专家给出的建议是:当车辆停车时也要一直处于插电状态,这样可以使电池加热系统工作,提高充电温度,保证低温状态下电池能够正常充电。
实际上电池的标准工作温度为25,温度每下降1,电容量就会下降1%。也就是说,当您所在地区的最低气温达到零下15时,其电量会缩减40%。也就导致了特斯拉molde s在充满400公里的电后,实际只能行驶200-250公里的问题。
案例1
1月6日,阿蛮一大早发现小区里的一辆某品牌的新能源汽车正在被拽上一辆拖车。很显然,这辆电动车是在有电的情况下车主才能把车开回小区的,结果放了一晚上没电了,车主无奈叫来了救援。
一向被看作是“未来”的电动车,却被一辆柴油拖车拖走,这是否有些讽刺?然而这几天北京的夜间最低气温也才零下5左右,如果是在最低气温接近30的东北会是什么情况?
案例2
某天小编打车,正巧打到一辆某品牌的新能源电动出租车,上车后便与司机师傅聊起这辆车来,当问及这辆电动车续航够不够用的时候,司机师傅回答:“完全不够用,而且每次充电都要一个多小时,每天要充好几次,不仅找充电桩要浪费很多时间和路程,而且还耽误拉活儿”。
“有一次拉完活儿回家,距离家还有2公里,电量显示还可以行驶35公里,心想肯定够用了!结果谁成想开了一会儿就没电了,把自个撂路边了,最后只能叫了救援”。
案例3
阿蛮有个朋友,由于全家老小齐上阵都长年摇不到号,最后买了一辆当地产的某品牌新能源电动车;这位朋友家住大兴,处于南5环和南6环之间的位置,上班在中关村,每天开车往返要70公里左右,而他所买的这辆车按照厂家公布的最大续航里程150公里计算,每天上下班足够用了,而且还有富余。
可实际续航里程只有100公里出头,根本达不到厂家宣称的150公里,而这100公里的续航还是在不使用任何用电器的情况下,进入冬季后他每天开车不敢开暖风,遇到堵车总是提心吊胆,稍不留神就回不了家,最后这位朋友只能每天开着这辆电动车到地铁站,然后坐地铁上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