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车企扎堆印度,寻找小型电动汽车新市场
国内车市降温,海外市场正在成为中国车企发展的突破口和重要方向。
在正在举办的第15届印度德里国际车展上,长城汽车宣布正式进军印度市场。按照规划,2021年,长城汽车将在印度投放哈弗全系SUV产品和长城纯电动车(EV)。
而早在2016年,长城汽车在印度班加罗尔的研发中心便已开始运营,目前印籍研发人员已经达到150人,主要从事新能源和自动驾驶软件的开发;2019年2月,长城汽车在印度投资设立了子公司;2020年1月,长城汽车和通用汽车就收购通用汽车印度塔里冈工厂达成协议,该项收购预计2020年下半年完成。届时,长城汽车将借印度工厂辐射中东、非洲市场。
“2017~2018年印度市场上SUV的增长率是其他乘用车的7倍,几乎所有的厂商都增加了SUV车型。”中国汽车工业咨询委员会主任安庆衡指出,印度汽车产业具备很多优势,比如制造业所需的基础设施、低成本的劳动力、印度汽车工业的软件优势和正在成长的中产阶级等。据世界汽车业专业调研公司FOURIN预测,印度汽车产量到2022年将达到700万辆、到2030年将达到1190万辆。与此同时,该国销量到2022年将达到580万辆、到2030年将突破1000万辆大关。依托稳定的经济增长形势和年轻人口较多的红利,印度很可能继中国之后成为今后全球最大的成长型市场。
印度城市科学咨询公司董事总经理阿米特·考希克则在接受外媒采访时表示:“较低的汽车普及率和本国市场规模的缩小,为中国汽车制造商在印度提供了一个绝佳的机会。在规模经济的背景下,中国汽车制造商有能力挑战市场领先者的统治地位,而且它们已经拥有的电动汽车技术优势很契合印度政府成为全球主要电气化基地的愿景。”
不过,自2018年秋季以来,印度汽车市场面临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印度经济增长和贷款放缓,加上汽车保险费、税收等的上涨,使不少消费者消费信心不足,这也使印度车市出现了5年来的首次下跌。据印度汽车网站Autopunditz批发数据(不含豪华品牌)显示,2019年印度乘用车总销量为293.6万辆,同比下跌12.4%,这也是印度乘用车近20年来跌幅最大的年份。
此外,目前印度市场销售的车型多为可靠、低廉的小型车,排名前四的车企为玛鲁蒂铃木、现代、马恒达和塔塔,其占据了约80%的市场份额,其中铃木占比最大。而小型SUV正在成为印度汽车市场的发展趋势,以2019年12月的销量为例,紧凑型SUV销量达3.4万辆,同比增长了70%。
而尽管印度汽车普及率较低具备发展潜力,但由于低价小型车占据了较大市场份额,加上印度车市放缓,这使一些老牌车企业务有所缩水。在2017年,通用汽车缩减其印度业务,并停止在当地销售汽车,暂停投资计划。福特也在印度停止了独立业务,选择成为合资公司来共同运营汽车业务。“中国车企进军印度恰逢其时。目前存在竞争空白,一些老牌车企可能需要几年才能向印度市场投放新产品。”汽车行业咨询公司LMC Automotive分析师阿马尔·马斯特在接受外媒采访时表示。
除了长城汽车外,上汽、比亚迪、北汽福田等此前已在印度市场有所布局。其中,上汽在2019年投产后,3个月就收到了3.1万辆订单。而据外媒报道,长安汽车最近也正在印度寻找生产基地,并考虑是否在印度建立电动汽车电池组装厂,为以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做准备。此外,海马汽车也宣告开启印度等新兴市场的战略布局。
印度小型车受宠,未来电动汽车也有可能集中于这一市场。当前,我国已取消对续驶里程在150公里以下新能源汽车的补贴,小型电动汽车销量大幅下滑,产品急需寻找替代市场。
“印度汽车市场目前发展状况相当于中国汽车市场2002年前后的状况,正处于普及阶段,因此价格低廉是第一要素。出于成本因素,美系、欧系车价格较贵或者压根没有价格低廉的,所以在印度表现较为疲软。相比之下,中国车企在小型车细分市场以及性价比方面具备优势,在印度发展是一个较好的机会。”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秘书长罗磊对第一汽车频道记者表示,但对于电动车市场而言,印度处于起步阶段,市场份额较小,而由于印度小型车受宠,未来电动汽车也有可能集中于这一市场。此外,有分析认为,当前我国已取消对低续驶里程新能源汽车的补贴,小型电动汽车销量大幅下滑,产品急需寻找替代市场。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2、印度汽车销售暴跌,为什么突然出现这种情况?
根据印度汽车制造协会(Society of Indian Automobile Manufacturers)的数据,8月份印度乘用车销量同比暴跌41%,仅销售11.5万辆。这是连续5个月印度乘用车销量同比跌幅达到2位数,也是近20年以来最大连续跌幅。
数据上,印度最大的汽车制造商玛鲁蒂铃木(Maruti Suzuki)8月份销量同比下滑36%,现代汽车销量同比下降16%,本田汽车销量同比下滑51%!而本土的塔塔汽车也好不到哪里去,58%的暴跌,让汽车行业陷入恐惧。丰田和现代已经部分停产,因为库存积压,继续生产无疑是不明智的。除了乘用车之外的汽车行业也依旧低迷,行业低迷已经造成了33万印度汽车行业从业者失业。
原因主要如下:
第一,流动性紧缩,这主要是由于印度的影子银行体系在近一年以来违约频现。汽车行业和流动性密切相关。流动性紧缩这个词听起来分外高大上,其实就是市场上没那么多钱。那消费能不下滑吗?而近一年以来,印度银子银行的违约导致能借贷给购车者的钱紧缩,根据金融时报报道,印度市场上大约一半的乘用车购车者的车贷来自影子银行机构。
第二,印度经济本身增速下滑。印度19年第二季度GDP增速仅为5%,是6年来最低。汽车消费不是必需品,替代品是很多的。当大家对未来感到乐观的时候,宁愿借钱也愿意买汽车这样的消费品。当人们对未来不确定的时候,这些非必需品销量下滑是符合逻辑的。
第三,印度政府对汽车行业安全和环保标准的提高。就是对汽车排放标准更高了,对刹车系统要求更高等等。很多人说是因为印度政府大力支持新能源车,导致传统汽车行业销量下滑。印度市场新能源车的市场占比低到可怜,更不谈相关充电配套了,这个就算有影响,也是极其细微的影响。
3、印度汽车市场是怎样的状态?
根据印度汽车制造商协会的数据,2019年印度乘用车市场的销量为181万辆,同比下滑19%。一方面,在经济增长疲软以及更严苛的排放标准的影响之下,印度乘用车市场出现了大幅下滑;另一方面,印度乘用车市场目前的绝对销量还很低。
不过,业内仍然看好印度汽车市场的前景,原因在于印度有着超过13亿的人口,并且未来经济发展状况有望好转。在巨大的人口红利的推动之下,印度汽车市场未来的发展潜力巨大。这也是为什么众多自主品牌选择进入印度市场的原因。
从印度乘用车市场的现状来看,呈现出了很明显的品牌集中度,玛鲁蒂铃木居于绝对的统治地位,销量几乎是排名第二的塔塔汽车的三倍。像丰田、现代、福特等全球“大厂”,在印度市场的表现也只能用“还行”的形容。这主要是印度当前的经济状况所决定的,这一点从印度的热销车型就能看出。
2019年,印度汽车市场排名前十的车型分别为马鲁蒂铃木奥拓、马鲁蒂铃木Dzire、马鲁蒂铃木SWIFT(雨燕)、马鲁蒂铃木Baleno、马鲁蒂铃木Wagon R、马鲁蒂铃木 Vitara Brezza(维特拉)、现代Elite i20、马鲁蒂铃木Eeco、现代 Grand i10、现代 Creta(ix25)。不难发现,印度的热销车几乎全是小微型产品,全球热销的紧凑型、中型产品在印度卖得都很差,这是国民经济状况所决定的。
但是,这一情况正在改变,2019年,在印度乘用车市场下滑了19%的情况之下,SUV逆势增长了5%,马鲁蒂铃木 Vitara Brezza、现代Creta两款小型SUV也进入了前十榜单之中。很明显,多功能用途的SUV产品正在印度市场崛起。
综合来看,印度乘用车市场有很大的发展潜力,目前处于品牌高度集中的状态,同时小微型车是绝对的主流,但SUV正在崛起。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4、印度汽车市场遭遇重创,现代起亚、铃木为什么还在死守?
全球增长最快的印度汽车行业今年二季度同比下滑百分比更是超过两位数,这是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印度汽车市场降幅最大的一次。
截至7月,乘用车销量已连续9个月下滑,一些汽车制造商的销量近几个月同比降幅超过30%。为重振对印度GDP贡献率达7%的汽车行业,在当地时间8月7日,包括玛鲁蒂铃木、现代汽车、丰田汽车、斯柯达、马恒达和塔塔汽车等汽车企业高管与印度政府官员讨论了当前行业面临的困境。
汽车高管要求政府为报废旧车提供激励措施,称此举将有助于提振新车销量;并敦促政府官员重新考虑提高汽车注册费的提议,因此举将损害消费者需求。一位消息人士称,印度汽车行业高管敦促政府将汽车和汽车零部件的税率从28%下降至18%,并寻求使银行降低贷款利率、放宽贷款条件。高管们还要求政府放慢电动汽车计划的实施步伐。
消息人士称,尽管汽车行业希望转向清洁燃料技术,但这一激进举措将推迟消费者的购买决定,因为消费者担心汽油车未来可能会被禁止上路。
印度重工业部长Arvind Sawant出席了此次会议,其表示已经听到了汽车行业的担忧,但在做出任何决定之前需要更多的会议讨论。“我们还未立即给出任何解决办法,但已经听取了他们的意见,并将很快想出解决办法。”
最后的阵地
已经退守印度的铃木汽车在8月5日公布了2020财年第一财季(2019年4月~6月)财报。从财务数据来看,铃木汽车的运营情况并不理想。报告期内,铃木汽车的净销售额为9075亿日元(约合人民币605亿元),同比减少8%;营业利润为626亿日元(约合人民币42亿元),同比大降46%;净利润更是出现腰斩,同比大跌53%至405亿日元(约合人民币27亿元)。
铃木汽车方面表示,业绩大跌主要是因为日本和印度两大市场销量同时下滑。在日本,由于铃木汽车改善了车辆检测系统,导致国内产量下降;而在印度,是因为当地汽车需求量出现下滑。
在相继放弃美国和中国市场后,铃木汽车加大了对印度市场的投入,其在印度市场的在售车型多达13款,甚至针对印度路况给予了特供车待遇。然而现实证明,一直专注于小型车的铃木汽车在印度并没有因此缓解颓势。截至今年7月份,玛鲁蒂铃木(铃木汽车在印合资公司)已连续6个月销量负增长,其中7月在印销量为10.9万辆,同比大跌33.5%。
虽然目前印度市场危机四伏,但包括铃木、现代起亚等车企纷纷失守中国、美国两大市场,所以仍愿意把全球增长最快的印度汽车行业当做成其最后的一块阵地。
5、印度力推电动汽车发展,中国汽车厂商机会来了吗
中国汽车企业的现状:中国汽车产业的国际化,尤其是自主品牌汽车的国际化是发展的必由之路。中国汽车产业已进入国际化进程,1.从资本市场看,中国汽车行业与国际上各大汽车及零部件制造商相继建立了800多家合资企业,累计资本约960亿美元,占全国汽车工业资本总额的50%左右。今后几年,随着中外合资企业的发展,合作领域还将扩大。2.从技术市场看,中国的入世和市场的更加开放,为汽车工业提供了多种技术创新的途径。在过去成千项引进技术的基础上,通过委托设计、联合设计、合作开发以及集成创新等多种方式,使先进技术能够通过各种渠道进入中国汽车技术市场。同时,通过海外设立技术公司,我们的技术已走向世界。3.从产品市场看,近几年,国际著名的汽车零部件集团相继在中国加大了采购力度和建立采购基地。在全球排名前100位的零部件供应商中,有70%以上已经在中国开展业务,采购金额逐年递增。新世纪的近六年,中国汽车工业迈向国际化的步伐进一步加快。“十五”期间,我国进口汽车70万辆,出口40万辆,到2005年,进口金额由2001年的47亿增加到154亿美元;出口额由2001年的2.7亿增加到200亿美元,实现了出口大于进口。中国汽车产品市场开始与国际市场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近六年中,汽车行业不断通过合资、合作以及并购、上市等多种形式提高了行业的总体水平和企业的竞争力,企业实现资本国际化和投资主体多元化的步伐不断加快。日本的丰田、本田、日产、韩国的现代、欧洲的宝马及戴克等大汽车集团都是在新世纪近六年间进入中国的;东风汽车集团在境外实现上市;上汽、南汽已经开始国外并购;奇瑞、吉利、长城、宇通、金龙等自主品牌的集团在海外设厂的计划在实施中。在汽车服务贸易领域,特别是在汽车金融领域,一批批独资及中外合资的公司已经开始运营。国际化将成为汽车产业发展的新动力。中国要跟上世界汽车市场国际化的步伐,就要在更广泛的领域里探讨,汲取世界各国的发展经验,并不断拓展与世界同行的交流领域。汽车产业国际化是积累的过程,国际化要立足本国和自主品牌!中国在全球汽车产业格局中地位加速提升,地位明显呈上升趋势。一项统计表明,09年前5个月,中国汽车生产累计增幅高出10个百分点,结束了2008年下半年以来的低增长局面,可以看出中国汽车产业经历了一个从下降通道中急速拉升产量的过程,这正是信心恢复带来的结果。展望2009年全年,中国经济增长明显快于全球经济,扩大内需的积极财政刺激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加上中国汽车市场消费正处于成长阶段,使得汽车消费需求巨大而持久。预计2009年全年中国汽车销量同比增长8%至10%,汽车销量达到1,013万至1,030万辆。在市场回暖和政策利好的刺激下,自主品牌汽车发展经过2008年的短暂调整,2009年一季度得到了显著提升。统计显示,2009年一季度自主品牌轿车共销售42.59万辆,占轿车销售总量的30%。这种提升不仅是在销售量和质量方面,而且体现在安全性能上。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公布的2008年测试结果表明,自主品牌汽车的安全带提示装置、安全气囊、气帘的应用逐步提高,过去只有在高级车使用的安全装置出现在10万元以下级别的自主品牌车型中。在新能源汽车领域,自主品牌企业经过多年努力,在纯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初步具备了产业化推广的条件。近些年的合资合作使国内汽车企业积累了经验、技术、人才和资金。奇瑞、吉利等企业实现了从完全模仿到正向开发再到自主创新的跨越;一汽、上汽、东风三大轿车支柱企业近几年逐步加强力量开发自主品牌。中国汽车工业的自主创新已经从单项技术和产品创新向集成创新和创新能力建设方面发展。这份“汽车蓝皮书”指出,近年来,中国新能源汽车研究取得了长足进展。随着汽车动力电池技术的突破,中国电动汽车迎来了加快发展的机遇,纯电动汽车、充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和普通型混合动力汽车的发展已提上日程。
6、印度汽车销量遭遇20年来最大跌幅,全球第四大汽车市场真的“熄火”了吗?
由于经济进一步放缓,印度7月汽车总销量大跌36%,这个被认为是全球最有前景的汽车市场遭遇了近20年来最严重的业绩下滑。
就在去年,印度的汽车市场还被认为要取代德国和日本,成为世界第三大汽车市场。目前,就汽车销量而言,印度已取代德国成为全球第四大汽车市场。但上述糟糕的数据正如印度金融集团Ambit的汽车分析师班纳吉(Basudeb Banerjee)所说,在过去的20年里,印度汽车从未面临如此糟糕的境况。
汽车市场出现如此严重的低迷,再加上消费者从购买私人汽车转向其他替代选择,这让不少分析师开始质疑这种需求疲软是周期性的,或者象征着更大范围的趋势转变。
印度工业生产的急剧下滑已成为全球经济加剧放缓中最值得警惕的症状。汽车业的下行趋势反映了消费者对经济的信心减弱。目前,印度经济增幅已放缓至2014年来的低点,失业率则升至45年高位。2019年第一季度,印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降至5.8%。
此外,影子银行的危机引发了流动性紧缩,扼杀了消费者需求和商业扩张。根据Capital Economics的数据,约有40%的新车贷款来自这些影子银行,这意味着汽车生产商的日子会尤其难过。
与此同时,印度政府仍在推动一项富有雄心的战略,以加速电动汽车的生产和使用,这增加了汽车制造商的担忧。
印度汽车制造商协会总干事马图尔(Vishnu Mathur)表示,汽车销售疲软已经迫使制造商暂时减产或关闭工厂,目前导致该行业至少1.5万人失业。“截至最后一次统计,印度的汽车行业共损失1.5万个工作岗位,裁员主要发生在设备供应部门,”马图尔称其中大多是临时工,“到目前为止,已经有300多家汽车经销商关闭。”他认为,汽车业发展放缓将对印度经济产生进一步负面效应,因为该行业贡献了印度近一半的制造业GDP,并提供了3700万个工作岗位。
虽然汽车业问题已经箭在弦上,但杰恩认为,他并不相信政府愿意将汽车税率从28%降到18%,因为这会令其财政收入蒙受巨大损失。他称:“政府几乎没有可用空间来实施任何快速的减税。总之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是不太可能的。”
除汽车销售外,从银行贷款需求到基础设施部门产出等多数经济指标都显示疲软。印度政府官员在上周五(9日)表示,印度正在计划出台刺激经济的措施,预计将公布关于推动汽车和住房领域需求的方案。这将和央行提供的货币刺激措施共同作用,今年印度央行为了刺激需求已经降息四次。
印度汽车制造商协会表示,汽车销量预计会从下个月开始的印度假日季开始回升,但政府方面的支持如果延迟,将阻碍销售持续重新增长。
7、印度新能源汽车环境如何?
现在的新能源汽车有多种,包括包括燃气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纯电动汽车、液化石油气汽车、氢能源动力汽车、混合动力汽车、太阳能汽车等。
新能源汽车的优点:
1、节约燃油能源。一般是用天然气、石油气、氢气、电力作为动力。
2、减少废气排放,有效的保护环境。电动汽车不产生尾气,没有污染。氢能源汽车尾气是水,对环境没有污染。
3、效率高。一般新能源汽车采用新技术,新结构,使它的效率更高。
4、噪声低。
8、印度车市连月下滑,为什么印度人不买车了?
在国内市场还在经历车市寒冬的阵痛时,作为我们的邻居,未来全球第三大经济体的印度,已经开始出现崩盘的迹象了,他们的车市寒冬相比国内来说更为严峻。
根据印度的8月销量来看,印度8月乘用车为11.6万辆,同比2018年8月份同比下滑41%,这是继7月份下滑31%之后的又一次暴跌,且下滑的幅度在不断扩大。在此前,印度车市就开始呈现下滑趋势,印度的最大两家车企玛鲁蒂·铃木和塔塔汽车纷纷做出调整,玛鲁蒂·铃木上半年缩产10%,而塔塔在8月份已经减产52%。
汽车产业是很多国家的支柱性产业,在印度同样不例外,作为印度的经济增长引擎之一,汽车产业出现变故,那么预示着印度的经济也会受到牵扯,连续10个月的销量下滑,让印度的汽车制造蒙受巨大的打击,根据印度统计的数据,因为车市寒冬,有超过60%从事汽车行业或者周边业务的合同工会失业,受波及人数初步统计在35万人左右。
很多印度的学者对于印度车市崩溃视为多种因素共同影响,主要和政策和经济发展相关。不过,对于印度市场的崩溃的原因众多,我们这里不便过多的评价与深究。中国车市如今同样陷入车市寒冬已久,看完印度的崩盘,不免有一些兔死狐悲的感觉。
中国市场的“车市寒冬”已经持续一年多了,从2018下半年开始,到如今2019年即将过完,中国车市也未有任何的改变,即便是金九银十这种旺季,依然也没能掩饰疲软的销量,也就仅仅在国六之前的月份,销量出现一定的反弹,但是那种反弹是建立在史无前例的终端促销之上,过了那个月,销量迅速回落。
9、印度汽车需求量很大,为什么汽车销量却很惨淡?
由于经济进一步放缓,印度7月汽车总销量大跌36%,这个被认为是全球最有前景的汽车市场遭遇了近20年来最严重的业绩下滑。
印度汽车市场近一年都来十分惨淡,不仅销量连续9个月下跌,且最近连续4个月销售额同比下跌超过20%,这一情况在7月进一步下挫。根据印度汽车制造商协会刚刚出炉的数据,其中7月印度乘用车销量下滑31%,为近20年来的最大跌幅。
就在去年,印度的汽车市场还被认为要取代德国和日本,成为世界第三大汽车市场。目前,就汽车销量而言,印度已取代德国成为全球第四大汽车市场。但上述糟糕的数据正如印度金融集团Ambit的汽车分析师班纳吉(Basudeb Banerjee)所说,在过去的20年里,印度汽车从未面临如此糟糕的境况。数据显示,印度汽车7月销量同比下降36%至12.29万辆,其中卡车和公共销量减少了26%,创下2014年2月以来最大跌幅。几乎所有在印度设厂的汽车制造商都在7月出现销量下滑的情况,其中也包括塔塔和马恒达等本地重量级车企以及丰田和本田等跨国公司。受此影响,许多企业决定减产。
汽车市场出现如此严重的低迷,再加上消费者从购买私人汽车转向其他替代选择,这让不少分析师开始质疑这种需求疲软是周期性的,或者象征着更大范围的趋势转变。
10、电动车进入印度的分析报告
其次是里子。整车的结构很简单,基本单元就是车架、塑件、减震、电池、控制器、电机。车架的质量尤为关键,很多用户不太在意车架的品质,因为这部分很难观察到。但是车架的品质直接决定了整车的安全性能,以下为大家提供几种验证车架的方法。首先观察车辆塑件里面的车架的焊接水平,如果有出现假焊、脱焊的情况,说明车架的品质不够理想。其次观察车架是否有生锈的痕迹,因为车架为了防止生锈需要一个称之为电泳的工艺,很多车架厂商为了控制成本,只是简单喷黑漆而没有电泳,如果新车即有生锈的问题,那说明车架电泳品质有异常。最后试车,高速行驶然后紧急刹车,看车架是否出现左右晃动,如果晃动很厉害,说明车架质量不过关,存在安全隐患。因为电动车市场鱼龙混杂,车架又是隐藏在车辆内部无法直接检查,因此很多厂商对车架品质的控制并不严格。挑选到好的车架,对整车十分重要。还有一个简单的方法,如果整车去掉电池,可以托起试试重量,越重说明整车的用料越扎实,安全性能较好的可能性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