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计划在 2025 年完成转型 DS 将成为仅生产新能源车型的品牌
从相关渠道获悉,法国 PSA 集团旗下的 DS 品牌计划在 2025 年完成转型,将成为仅生产纯电动和 PHEV 插电式混动车型的汽车制造商,而即将到来的新旗舰 DS 9?便是一个开始。
预计在 2020 年内,新旗舰轿车 DS 9 有望由合资公司长安谛艾士国产,预计仅提供三种不同动力规格的 PHEV 插电混动车型。到 2022 年,DS 还将推出新一代紧凑型轿车,以便更好的参与竞争。除此之外,DS 7 Crossback、DS 9 以及未来即将上市的 DS 4,都会大规模的推出搭载 PHEV 插电式混合动力的车型。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2、未来的新能源如何?德国与法国为此也是下了血本
欧洲的蓝图:随着汽车行业的不断发展,目前新能源汽车也是不断的占据现在汽车市场的份额,新能源汽车也成为了未来汽车市场的大势所趋。而我国的新能源是走在世界的前列,我国的电池制造商宁德时代也在德国建造了电池工厂。而近日,有外媒报道,德国与法国已经制定了一套关于电池工厂的蓝图。 目前两国也是计划在欧洲共同的推动一项总投资高达50亿欧元(约合人民币383亿元)的新能源电池项目,总产能也约为48gwh。
宁德时代锂电池的领头羊:不仅如此德国的经济与能源部也是发布了声明,很大的程度上展现出了欧盟的各国计划与亚洲竞争对手一较高下的决心。他们还认为特斯拉目前在电动车的领域已是占据北美地区的主导地位,远远的超过其他竞争对手。 不过在锂电池方面来看的话,我国的锂电池的“领头羊”宁德时代已然已经占据了全球电池市场的主导地位。这个也是法国和德国作为汽车生产大国想要和我国在这方面一决高下的一个原因。
欧洲的壮志雄心:而且随着全球气候不断变暖的问题,目前欧洲各国政府也都是打算收紧汽车尾气排放标准,并且一定程度上去限制生产及再回收过程中的碳排放量,对于这一个行动也是十分的有可能对这些来自亚洲的电池产品推广造成一定的阻碍。 值得一提的是. 德国经济与能源部长peter Altmaier也是早在去年的时候就已经放出豪言:欧洲的电池电芯可不是中国产的便宜货能够媲美的。对于这个言论还是有着许多的网友表示不服气的。
目前的情况:近日也有外媒报道称,德国也在呼吁欧洲的电池制造商们和汽车制造商们成立一个企业的联盟,以便于满足电动汽车电池预期增长的需求,则也算是真正的与目前占据电池主导地位的亚洲电池生产商展开竞争。 . 还有外媒报道,根据目前的情况,到2025年的时候德国的电动车销量或将达到700万辆的程度,欧盟的电池电芯市场的市值也将高达2500亿欧元(约合人民币1.9万亿元)的高度,而对于这个报道,具体情况还得看之后欧洲方面的表现,不过按照现在的趋势来看,亚洲的优势还是更大的,毕竟领先的优势还是十分的巨大。宁德时代不断发展:而作为中国的最大的电池厂商之一,我们的宁德时代也是不断的在发展进步中,在接下宝马的高价电池大单后,也是在欧洲建立起了的第一家的海外电池工厂,地址也是选在了德国的图林根州。 而宁德时代就目前的形式表示,他们也是正在就向巴斯夫公司提供更多原材料进行谈判,而且该公司计划投资4亿欧元(4.57亿美元)在欧洲建造电池的生产工厂。
大家认为这次欧洲推50亿欧元电池的项目吗,是否能够在未来的欧洲占据主导地位呢?
"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3、法国用户确认产自中国 特斯拉开始向欧洲出口国产Model 3
易车讯 日前,我们从海外媒体获悉,特斯拉已经开始向欧洲市场出口由上版海超级工厂生产的Model 3,一个位于权法国的特斯拉车主的账单上也表明了其订购的Model 3的产地。
特斯拉Model 3标准续航升级版在法国售价为4.66万欧元(约合人民币36.6万元),这其中包括了8267欧元(约合人民币6.49万元)的税。同时国产特斯拉Model 3已经开始使用由宁德时代供货的磷酸铁锂电池。
10月19日,特斯拉官方表示,来自上海超级工厂的Model 3,即将登陆欧洲。中国制造的高品质新能源汽车,正在走向全球。
2020年10月,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正式启动整车出口业务。出口车辆为Model 3标准续航升级版,与供应中国市场的车型保持一致,出口国家包括德国、法国、意大利、瑞士等十余个欧洲国家。
特斯拉拥有美国加州弗里蒙特、内华达、纽约、中国上海四大生产基地,目前德国柏林、美国德州奥斯汀的两大生产基地也在建设中。
4、欧洲最严排放法规实施 法国1月新车销量下滑13% 电动车大涨
车东西
编 |?James
车东西2月6日消息,据外媒欧洲汽车新闻(Automotive News Europe)报道,随着欧盟和法国开始实施更加严格的二氧化碳排放法规,法国1月的新车注册量比去年同期下降13.4%,新注册车辆共13.4万辆,较去年12月下降7.7万辆。
根据欧盟最新规定,2020年欧盟国家内销售的新车中,95%的车辆平均二氧化碳排放需要低于95克/公里。到2021年,欧盟国家内销售的新车平均二氧化碳排放都要低于95克/公里。因此,在新规开始施行之前,2019年12月,法国新车销售量同比增长了28%。
此外,根据法国汽车制造商协会CCFA公布的数据,1月份,法国纯电、混动和插混汽车的销量猛增,新车平均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也从12月的113克/公里下降至96克/公里。
一、欧盟最严排放法规施行 电动车销量猛增
根据2019年欧盟通过的决议,2020年欧盟国家新购买的轿车中,95%的车辆平均二氧化碳排放需要低于95克/公里。到2021年,欧盟国家新购买轿车平均二氧化碳排放都要低于95克/公里。如果车企的新车年注册量低于30万辆,可以暂时不用履行这一规定。
在新规开始施行之前,2019年12月,法国新车销量同比增长28%。车企希望在新规开始施行之前尽快销售二氧化碳排放较高的汽车。
此外,从今年1月1日开始,新车购买者需要为二氧化碳排放超过110克/公里的车辆缴纳一定费用,此前对汽车二氧化碳排放限额是117克/公里。因此,目前会有更多汽车需要缴纳这笔罚款。
欧盟对高污染车辆的罚款也有所提高。最低罚款从原来的35欧元(约合268元人民币)提高到50欧元(约合383元人民币)。如果车辆二氧化碳排放量更高,罚款也会不断增高。目前,最高罚款也从原来的1.05万欧元(约合8.04万元人民币)提升到了2万欧元(约合15.32万元人民币)。
欧盟正式实施二氧化碳排放标准后,今年1月的22个法国汽车销售日中,共有134230辆新车注册,较2019年12月下降77000辆。
不过,统计数据显示,虽然1月法国新车销量整体下滑,但新能源车的市场份额却有所上升。
今年1月,法国纯电动车总销量为10952辆,市场份额达到8.2%。而2019年,纯电动车的市场份额只有1.8%。雷诺纯电动车ZOE成为上月法国第三畅销的汽车。
此外,其他新能源车的受欢迎程度也在不断上升。插混汽车在1月的销量也有所提高,目前市场份额为2.8%,而2019年插混汽车的市场份额只有0.8%。
整体来看,2019年,法国混合动力汽车(HEV)的市场份额只有5.7%,而目前市场份额已经增长到了11.4%。
二、燃油车企集体受挫?销量增长车型屈指可数
欧盟严格的排放法规导致燃油车销量受影响,今年1月各大车企在法国的销量数据都很不好看。
今年1月,部分在法国销售的汽车品牌出现销量大幅下滑的情况。其中,铃木销量同比下降了44%,奔驰销量同比下降了43%,雷诺旗下的Dacia销量同比下降了39%,MINI销量同比下降了37%。
▲法国汽车制造商协会CCFA公布的1月各品牌销量和同比销量比较
不过,也有部分车型的销量快速增长。例如PSA集团旗下的DS品牌,1月的销量同比增长了40%。此外,日产在今年1月的销量也同比增长了29%。分析认为,这是由于DS推出了新车DS 3 Crossback越野,日产也推出了Juke的越野车型。
尽管DS品牌销量大幅增长,但其他法国汽车品牌的销量全都有所下降。PSA集团整体销量同比下降5.9%,旗下品牌标致销量同比下降1.4%,雪铁龙销量同比下降11%,欧宝销量则同比下降了27%。
雷诺旗下的雷诺汽车和Dacia销量同比下降17%,其中雷诺汽车销量同比下降9.4%。
法国以外车企的销量也出现下滑的情况。大众集团销量同比下降17%,虽然旗下西亚特汽车销量同比增长16%,斯柯销量同比增长5.9%,但也难以抵消大众汽车同比30%的销量下滑和奥迪同比12%的销量下滑。
此外,沃尔沃汽车销量同比下降了51%。菲亚特汽车销量同比下降36%;福特汽车销量同比下降33%。
在亚洲汽车品牌中,今年1月丰田汽车销量同比增长16%,现代汽车销量同比下降3.7%,起亚汽车销量同比下降13%。
根据不同汽车类型比较销量,今年1月,除小型轿车销量同比下降13%以外,轻型商用车销量同比下降9.3%,工业用车销量同比下降12%。
结语:更严格的排放标准推动新能源车普及 改变未来出行方式
1月份法国新车销量下滑,其中部分原因是人们12月购车欲望高涨,希望在最后关头购买更高排放的车型。但从销售数据中也能发现,1月新能源车的市场份额达到历史新高,法国消费者对新能源车的认可度也在不断提高。
近年来,除了欧盟国家提高了汽车二氧化碳排放标准,其他国家也在不断跟进。相信更严格的环保标准会让我们生活的环境越来越好。同时,新能源车的不断普及也能更新人们的出行方式和出行体验。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5、欧洲七大车企砸1000亿欧,要终结百年历史的燃油车时代!
2020年12月,包括斯堪尼亚、戴姆勒、曼恩、沃尔沃、DAF、依维柯和雷诺组成的欧洲卡车制造商联盟,签署了协议共同承诺,将在2040年淘汰传统柴油卡车的销售,重点发展氢能源、电池技术和清洁燃料。
这个协议比原计划整整提前了10年,在投入方面,斯堪尼亚首席执行官Henrik Henriksson表示,卡车行业将在新技术上投入约500至1000亿欧元。这意味着,有着百年历史的燃油机,在两大应用市场之一的卡车领域也逐渐被淘汰。
在另一大应用市场的乘用车领域,特斯拉凭借着一己之力,将乘用车带进了新能源时代(蓄电池),当然,这也离不开各国政府的支持,包括中国政府坚定在新能源领域超过2万亿的投入。乘用车进入新能源时代的趋势,已经不可逆转,燃油机将渐渐失去这个最大的市场。
燃油车时代被终结,当然离不开政府的推手。英国表示将在2035年之前停止销售包括混动在内的汽油与柴油新车,并将就试图终止柴油卡车的使用进行探讨。在中国,2019年海南省宣布从2030年开始全面禁售燃油车,成为中国第一个提出清洁能源化目标并给出时间表的省份。
百年历史的燃油车时代,即将走向终结。
01?百年燃油机走到尽头
1876年,德国人Nicolaus August Ouo和Langen合作制造的四冲程煤气机,热效率达到了6%(现在内燃机热效率超过40%),是Lenoir制造的煤气机的4倍,被业内公认为世界第一台真正意义的内燃机。
从此,人类社会走上了依靠内燃机提供动力的时代,包括乘用车、重卡、轮船、飞机等人类出行的工具,都依赖使用石油的内燃机。石油,也成为了现代工业的血液,成为了不可或缺的战略资源。
但是,人类追求新能源的步伐,从未停止。是的,电动车其实也发明超过100年,在1881年,法国工程师Gustave Trouvé,制造了一台用铅酸电池作为动力的三轮车。但由于电池技术的原因,在经济性上比不上内燃机而没有得到大规模应用。
到了2020年,走过了超过120年历史的燃油机时代,似乎有着明确的走到尽头的时间表。当然,这个替代的过程是漫长的。在这个替代的过程,蓄电池驱动的方式在乘用车领域,已经一马当先了。
纯电动车企特斯拉的年销量今年应该在50万辆左右,成为了乘用车市场不可忽视的力量。在特斯拉的影响下,全球乘用车车企在电动化领域,都制定了非常激进的规划,并且大量推出纯电动车企。
以大众为首的欧洲乘用车车企,更是计划在电动化领域千亿欧元级别的资金,并且计划推出百款级别的车型。大众纯电动平台MEB的车型已经开始量产,ID.3甚至坐上了欧洲纯电动车企第一的宝座。在中国市场,大众也计划推出大量的纯电动车型。
在乘用车市场,虽然现在体量最大的还是燃油车,但是,趋势已经是不可逆了。在卡车领域,随着欧洲七大车企达成合作,似乎也走向的尽头。
02?氢燃料Or纯电动
根据欧洲卡车联盟的计划,是希望用氢燃料、电池技术和清洁燃料来替代燃油机。也就是说,目前,还没有明确采用哪种技术。氢燃料电池,在乘用车领域也有应用,以日本丰田为首,推出了氢燃料电池汽车Mirai,当销量已经远远不及纯电动汽车了。
氢燃料的问题在于,制氢、运氢、加氢的过程,以及其使用成本和安全性的问题。就目前全球乘用车车企的计划来看,氢燃料电池已经是失去这个市场了。重卡等载重车辆市场,被认为是氢燃料最后的市场。但美国氢燃料重卡初创公司Nikola,则被指是在造假,并且失去了通用汽车的战略投资。
同时,纯电动也在往这些市场渗透,特斯拉推出了重卡Semi已经有两年了,但是,仍旧没有批量交付。究其原因,可能是目前的电池技术在载重领域的性价比还不高,大量的能量消耗在自身负重上(庞大的电池组)。
在载重的矿车、港口卡车领域,也有不少的公司在耕耘,希望将其电动化,如中国初创公司博雷顿。和氢燃料相比,由于电池在体量更大的乘用车市场得到应用,其规模化效应,大大降低了成本和提高了技术,产业规模效应形成,相比之下,氢燃料电池尚未形成产业规模。
目前,欧洲卡车车企确定了放弃燃油车,但是,在氢燃料还是纯电动领域尚未作出决策。相信,在电池技术的进步、充电技术的进步下,氢燃料电池的空间可能会越来越小。一方面的产业规模尚未形成造成的经济性不高,另一方面,氢燃料的安全性问题也是堪忧。
不管怎么样,有着百年历史的燃油车,在失去了乘用车市场后,也即将失去卡车市场,可能在轮船、飞机领域还会有应用。当然了,未来可能是一个平衡的市场,完全替代的可能性在于,人类是否成功将核聚变商业化,这样,人类使用能源进入新纪元。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6、10月欧洲新能源车继续狂飙
前几日欧洲主要国家都发布了10月汽车的销量,总体来看10月主要欧洲国家的新能源汽车数据真的很不错(德国4.8万,法国2万和英国1.7万台),要不是法国和德国因为疫情有所调整,今年整个欧洲估计能拉到120万台的量级。主要的8个国家的销量为11.94万台,预估欧洲这个月会超过14.74万。
图1?主要欧洲国家10月份新能源汽车销量
10月欧洲主要国家的销售数据
相比上个月的13.8万台,这个月挪威、荷兰等国都有一定程度的下降,不过由于10月份欧洲特斯拉无车可卖,因此我们可以理解为这个下降的空缺主要是特斯拉销量拉掉所导致的,其他车企的销量都保持了相对的稳定。
图2 主要8个欧洲国家的新能源汽车销量
具体来看,德国超过4.8万台,英国超过1.7万台,法国2万台,瑞典0.83万台、挪威 0.78万台和荷兰0.72万台,意大利也超过了0.64万台,这个基数相比上个月总体还是比较让人满意的。2020年最后为了避免碳排罚款,欧洲主要的汽车销售潜力大的市场都开始进入冲刺阶段,开始全方位加速电气化的进程。
表1?10月主要欧洲国家的新能源汽车销量
如果分PHEV和BEV来看,BEV的市场为6.2万台,PHEV市场为5.87万台;德国市场上的BEV需求继续增加到2.48万台,法国和英国有1万台,其他市场的BEV的需求并不持续。总体来看,这波供给还是德系车企在推动,里面ID.3的交付是占了不少增量的。
图3?10月欧洲BEV市场概览
由于目前很多车企的BEV产品还没准备好,为了碳排的考虑,欧洲车企在10月PHEV的量继续增加,主要的市场以德国为首,法国也是首次出现PHEV销售上1万台的情况。
图4?10月欧洲PHEV市场概览
从目前的数据来看,10月德系新能源汽车的量上得比较快。欧洲随着48V的快速上量,混动这个细分品类数据也在快速上量,意大利的数据主要是来自FCA旗下12V微车的Hybrid方案,现在主要的国家有快4万台的量,这个渗透速度非常快。
图5?10月欧洲混合动力汽车市场概览
小结:近期新能源板块和整个汽车板块都在一个大周期上面开始往上飙数据,真的是非常强的业绩、前景驱动下的快速狂飙。当然我的理解,还是在汽车行业变革的大冲击下,传统车企要经历一场非常大的“除旧迎新”,现在资本都对新造车领域和电池产业链期待特别高。
图|网络及相关截图
作者简介:朱玉龙,资深电动汽车三电系统和汽车电子工程师,著有《汽车电子硬件设计》。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7、欧洲新能源汽车发展不力,到底谁应该背锅?
上周六的法兰克福车展有点乱,成千上万人在车展展馆周边游行,他们举着“Make Love Not CO2的标语”,抗议汽车产业排放二氧化碳。
汽车很明显是此次抗议的目标,抗议者们在大众、宝马、戴姆勒和丰田等公司高管的肖像上用排气管替代他们的性器官。他们要求车企们停止销售排放大户SUV车型。2017年,由于SUV车型销量的快速上涨,欧洲连续10年走低的新车CO2排放量逆转上扬,全行业CO2排放量上升2克,达到120.4克/公里。
德国总理默克尔召集气候内阁,要求减少德国运输和供暖行业的排放量。“在过去的50年里,德国的风暴,炎热和洪水增加了三倍,”默克尔周六在她的每周播客中说道。 “我们必须采取行动。”
欧盟的措施更激进且简单粗暴。今年4月,欧盟议会规定到2030年新车排放量将大幅减少37.5%。这意味着汽车行业必须将其排放量平均削减至平均60克/公里,要么减排、要么罚款。据测算,如果该行业在2021年仍然处于2018年的水平,它将承担近400亿美元的罚款。
而汽车厂商显然也很委屈。此次法兰克福车展期间,参展车企们扎堆推出新能源车型,以应对排放要求、未来新能源汽车发展趋势和消费者对新能源车型的需求。
汽车企业觉得新能源发展不力的锅,不应该自己背。车企认为消费者已经可以在经销商处选择满足自己需求的新能源产品了,但欧洲范围内政府对新能源产业支持不足,配套设施和政策确实才是问题所在。
PSA集团CEO塔瓦雷斯在法兰克福车期间指出,“在经销商处拥有电动汽车是不够的”。他呼吁采取全社会要全方面配合,包括充电基础设施的大量增加和有意义的财政激励措施。
客观数据也许能证明车企的观点。一方面,欧洲新能源车型销量占比仅有1.5%,且其中一半车型为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因为PHEV车型可以不那么依赖充电桩。另一方面,在充电桩设施普遍缺失的国家(每公里充电桩数少于1),新能源车型销量占比低于1%。
汽车企业预测,到2030年,欧洲需要230万个充电桩才能满足需求。但目前整个欧盟还不到14.5万个充电桩。其中四分之三位于欧盟28个国家中的4个国家——德国、英国、法国和荷兰。
中国政府在新能源产业领域的扶持力度显然要强于欧洲。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8月,全国公共充电桩和私人充电桩总计保有量为108万台,同比增长67.8%。得益于充电桩数量的大幅增长,中国纯电动车型销量占比达75%,3倍于插电式混合动力。
8、美英法日德各生产了什么汽车?
美英法来日德各生产自了汽车品牌有,美国福特,通用,雪佛兰,水星,克莱斯勒,道奇,JEEP,英国劳斯莱斯,宾利,路虎,捷豹,法国标致,雪铁龙,雷诺,日本的丰田,本田,日产,马自达,斯巴鲁,铃木,三菱,大发等,德国是奔驰,宝马,大众,奥迪,保时捷等。
9、全世界四大历史最悠久的汽车制造商是哪四个?
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四家汽车制造商是:奔驰、福特、大众、斯柯达。
1、奔驰
这一享誉全球的德国汽车品牌成立于1900年,总部位于斯图加特,由卡尔-奔驰(Karl Benz)和戈特利布-戴姆勒(Gottlieb Daimler)共同创立。梅赛德斯-奔驰以其高品质、高性能的汽车产品而闻名。除了高端豪华轿车,梅赛德斯-奔驰还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公共汽车和重型卡车制造商。
2、福特
福特是世界著名的汽车品牌。它是福特汽车公司旗下众多品牌之一。该公司和品牌名称“福特”都来自创始人亨利福特的姓氏。福特汽车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制造商之一。它成立于1903年,拥有福特和林肯汽车品牌,总部位于密歇根州迪尔伯恩。
3、大众
大众,台湾翻译为福斯,香港和澳门翻译成大众或福斯,马新翻译为大众,意思是“人民的汽车”,它通常被称为“大众汽车”。大众汽车是一家总部位于德国沃尔夫斯堡的汽车制造商,是世界四大汽车制造商之一的大众汽车集团的核心公司。
4、斯柯达
斯柯达(Skoda)是德国大众汽车的经典品牌之一,总部位于捷克共和国姆拉达·博莱斯拉夫,是世界上四大老牌汽车制造商之一。
捷克工业高度发达,化工、机械等许多工业在捷克共和国历史悠久,其中汽车工业占捷克共和国的4%。捷克共和国有两个汽车工厂,斯柯达和塔特拉,4%的国内实验室人员为他们服务。与捷克共和国复杂的历史相似,斯柯达在10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多次战争、政变和兼并。
(9)法国新能源汽车生产扩展资料:
中国知名的汽车集团:
1、中国一汽
投资额:“十二五”规划投资98亿元,获科技部“863”计划最新项目的7.2亿元研发经费。
投资落实情况:中国一汽发布“蓝途战略”,计划推出13款乘用车和3款商用车共计16款新能源车。一汽还在“十二五”规划中强调了新能源汽车发展战略,将以强混客车、强混中高级及以上轿车、插电式中级轿车和纯电动经济型轿车为主打商品,重点突破包括动力电机、必须电子化的关键零部件等60项核心技术。
研发部门:一汽技术中心下设的电动汽车研发部。
2、中国长安:
投资额:100亿元。
据中国长安汽车集团董事长徐留平介绍,该集团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路径是“十年三步走”:到2012年将在新能源汽车上重点投资10亿元,全力推动纯电驱动汽车研发和产业化能力提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销售占有率达到20%;到2015年,实现综合实力基本达到国内一流。
投资落实情况:长安汽车已掌握了整车系统集成和标定匹配、一体化专用发动机设计等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获得纯电动、PLUG-IN、混合动力技术专利144项,其中发明专利52项。在混合动力领域,长安汽车已掌握中度混合动力的关键技术及控制策略。
长安汽车集团A股增发计划是长安实现产业升级,加速推进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前期步骤。在未来几年内,长安将陆续投入100亿元用于科技创新,加速推进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坚持按照混合动力、纯电动、燃料电池三头并进的模式,加快推进新能源汽车和自主研发产品的战略升级。
研发部门:长安集团下设的重庆长安新能源汽车公司
3、东风集团:
投资额:30亿元
投资落实情况:未来5年,东风将投入30亿元用于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研发和产业化,预计2012年、2013年有产品面世,包括混合动力汽车及纯电动汽车。到2015年,东风混合动力汽车保有量将达到10万辆,具备纯电动汽车的产业化条件并形成5万辆的产销规模。
研发部门:东风集团下设的东风电动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4、上汽集团:
投资额:120亿元
投资落实情况:从2010年开始,上汽集团累计投入孵化费用7.9亿元。2010年,荣威750中混项目按计划投放市场,顺利达到20%节油率的挑战目标;荣威550插电强混项目已完成整车安全性能验证和碰撞试验,进入功能样车试制阶段;2012年,荣威550插电式强混轿车将上市。
纯电动小车项目已进入模拟样车开发阶段;上汽自行开发的荣威350EV样车、E1和荣威350V2G纯电动概念车还分别参加了世界电动车大会和上海世博会的展演。
同时,在新能源关键零部件产业链建设上,电池系统的合资公司已承接起上汽插电强混项目和电动车项目的部分开发工作;新能源汽车电机研发合作项目也已正式签约,集成式起动机、发电机、驱动电机和电力电子等关键零部件项目正在按计划推进。
研发部门:上汽集团新能源汽车事业部。
参考资料:网络-中国四大汽车集团
参考资料:网络-奔驰
参考资料:网络-福特
参考资料:网络-大众
参考资料:网络-斯柯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