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电动新能源 > 10月新能源汽车销量上汽荣威

10月新能源汽车销量上汽荣威

发布时间:2020-12-25 12:36:03

1、上汽乘用车新能源车型10月销量13646辆 同比增长196.3%

财经网汽车讯?上汽乘用车公布10月新能源销量数据。

 11月16日,财经网汽车从上汽乘用车方面了解到,10月份,上汽乘用新能源车型销量达13646辆,环比大涨96.6%、同比大涨196.3%。

近日,国务院正式发布《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上海等城市也相继出台地方性法规,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再迎政策利好。同时,卓有成效的疫情防控态势和就业形势的总体稳定也带动了汽车消费市场的复苏。

有分析人士认为,随着年底和春节假期的临近,国内新能源车市的热销态势还将持续一段时间。

10月份,荣威品牌新能源汽车销售8037辆,环比涨122.4%。其中,“插电混动互联网SUV”荣威eRX5环比增幅126.4%,“插电混动智联网硬核中型SUV”荣威RX5 eMAX环比增幅257.1%。上汽荣威于9月底重磅推出了“插电混动新国潮智联网SUV”荣威RX5 ePLUS和“插电混动天幕智能座驾”荣威ei6 MAX,最大功率224kW、最大扭矩480N·m。荣威ei6 MAX上市首月销量近千辆,荣威RX5 ePLUS连续两天销量超过100辆。

作为全新高端纯电品牌R汽车旗下首款纯电旗舰轿车ER6,10月,该车销量达1124辆。该车拥有同级唯一620km续航、15分钟充电200km的充电速度、12.2kWh同级最低百公里电耗。

MG品牌新能源车型10月环比增68.5%。第三代MG6 PHEV订单增长明显,限行政策出来后4天,上海地区新增意向订单环比增长达376.82%。海外市场,“首款满足欧洲标准的纯电动SUV”MG EZS热销环比涨36%、同比涨幅45%。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2、杨晓东拆分荣威,上汽第三品牌或落空

随着荣威新能源汽车专属车标浮出水面,可能意味着上汽集团不会再推出新能源汽车品牌。

荣威双标5月亮相

在近日的上汽设计国际挑战赛上,上汽乘用车副总经理俞经民终于确认荣威品牌将推出双标。他表示,全新的“R标”将是中高端新能源汽车的专属商标。传统的“狮标”在设计上似乎也有所变动,在RX5 PLUS的最新官方图片上,“狮标”的双狮改为灰白色,底色则改为黑色,整体样式和比例都有所变化。

“双商标并不是双品牌,而是一品牌两个商标。”上汽荣威对中车网表示:“具体信息我们会在5月10日的中囯品牌日发布。”

此前有消息称,因为前几年新能源汽车投资火爆,上汽很可能推出一个立足高端的新能源汽车品牌。

早在2006年上汽收购罗浮后,就传出上汽有意借机恢复因合资品牌兴起而被雪藏的“上海”牌轿车。在2009年上海国际车展上,上汽曾展出两款“上海”牌新能源车。此后,“上海”牌更是在2012和2013年连续出现在工信部的新车名录上。上汽集团的相关人士也一度对外界表示:“上海”牌已经列入上汽集团乘用车的产品规划中,但目前尚处于规划阶段,关于该品牌恢复量产的相关信息将在有确切复产计划后公布。

“上汽想在目前的品牌基础上推出更高端的品牌应该是他们一直以来的想法。”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对中车网表示。然而,从此次荣威确认双商标来看,不论是恢复“上海”牌还是再创新品牌似乎短期内都已无可能,上汽会将更多的资源和精力放在现有自主品牌的塑造上。

品牌向上不如产品向上

首先,荣威的规模和品牌影响力已经今非昔比。去年,荣威销量已经达到42万台。2016年上市的荣威RX5更是成为了销量爆款。

其次,在上汽的自主品牌序列中,荣威已经被赋予了更强的自主特征。2013年,时任上汽乘用车总经理陈志鑫为了实现品牌差异化,将荣威和名爵的品牌运营彻底分开。而在分开后的两个品牌中,荣威将更突出自主品牌的属性。

2019年7月,杨晓东升任上汽集团副总裁兼上汽乘用车总经理,接替升任上汽集团总裁的王晓秋。

荣威品牌燃油车和新能源车的双标运营,是杨晓东上任后对外一个重要动作,这可能意味着荣威燃油车和新能源车相比以前更加独立的同时,上汽是否推出第三个乘用车品牌一事有了定论,上汽集团总裁王晓秋也曾在去年特别强调:“上汽没有必要再造一个高端品牌。”

近年来,中国车企通过另设高端品牌以期实现品牌向上的例子不胜枚举,但截至目前都不成功,一些新创新能源汽车品牌更是深陷危机。汽车分析师贾新光对中车网表示:“很多国内车企都希望通过打造新的自主品牌实现向上突围,但目前看来并不成功,有的甚至让原有品牌沦为廉价品牌。所以,与其把精力放在品牌向上,不如让产品向上。而上汽和大众、通用有着广泛的技术合作,这会将会帮助上汽自主品牌打造更好的产品。”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3、1月新能源车销量,荣威Ei5登上榜首,北汽EU系列跌幅接近50%

?近日,乘联会公布了2020年1月份的汽车销量。在新能源汽车方面,今年1月份新能源狭义乘用车销量4.1万辆,同比下降57.9%,环比下降68.4%。新能源市场在经历了2019年下半年的“六连跌”之后,由于春节假期和车市寒冬等因素影响,2020年迎来了“开门首跌”。其中,影响较大还当属北汽新能源和比亚迪等车企,旗下新能源车型的销量都十分惨淡。具体1月份销量表现如何,下面湃客带大家来看一看。

2020年1月新能源乘用车销量:

①·?1月份的销量总体表现不佳,销量方面都受到了影响,即使位于第一名的荣威Ei5销量也才3千辆出头;而宝马5系PHEV拿到第二名,埃安收获第三名。

②·?值得一提的是,曾经在新能源市场一直处于领跑地位的北汽EU系列在1月表现较差,销量还未突破2千台,跌幅接近50%;

③·?在1月新能源销量中,大热的比亚迪车型只有全新秦EV上榜,未见元EV、唐EV等车型的身影。而造车新势力车型登上了这份榜单,但销量依然不高。

1月新能源车点评

TOP 1: 荣威Ei5

●?补贴后售价:12.88万-15.88万元

●?2020年1月销量:3068辆

1月份,大部分新能源车型的销量都非常低,只有个别车型发挥比较稳定。荣威Ei5在1月份表现和同期相比有小幅增长,销量为3068辆,位居第一位。同时,它也是唯一一款销量超过3千台的车型。

荣威Ei5是一款旅行电动车,时尚的造型和较大的储物空间让它在车市中有一定的知名度。荣威Ei5拥有1456L的最大容积,相较其它同级别车型而言,储物能力很有优势。另外,它在安全配置方面也比较丰富,还搭载了互联智能系统2.0,在操作系统方面更智能。同时,它的综合工况续航里程也达到了420km,满足日常的出行不是问题。

TOP 2: 宝马5系 PHEV

●?厂商指导价:49.69万-53.69万元

●?2020年1月销量:3000辆

宝马5系PHEV是销量榜前10车型中,唯一一款插电混动车型,同时也是一款豪华新能源车。它在1月份售出3000辆新车,相比同期表现较为出色。

宝马5系PHEV是一款中大型插电混合动力车型,作为新能源市场中少有的豪华新能源车,既能够享受豪华行政级待遇,又兼顾了较为经济的油耗,因此它能收获一部分消费者。另外,它的综合最大续航里程也达到了650km,6.9秒即可完成百公里加速。而就在前不久,华晨宝马530Le里程升级版正式上市,售价保持不变,最大的亮点是换装了第四代eDrive系统,电池容量和纯电续航里程分别增加到了17.7kWh、95km,其续航能力提升不少,或许日后的销量还会进一步增加。

TOP 3: 广汽新能源埃安(Aion S)

●?补贴后售价:13.98万-20.58万元

●?2020年1月销量:2648辆

埃安作为广汽新能源全新体系的首款车型,其上市以来就受到了较高的关注。和吉利几何A一样,埃安的整体设计十分的前卫,很有未来感,因此能够获得年轻消费者的认可。该车定位于纯电紧凑型轿车,是基于广汽新能源第二代GEP纯电平台打造的首款车型,综合续航里程方面分别提供辆410km和510km,其续航里程属于同级别中上等水平。此外,广汽新能源埃安在2019年第二批EV-TEST的测试中,获得4星的评价,安全和充电方面表现比较优秀。

TOP 4: 奔腾B30 EV

●?补贴后售价:18.98万元

●?2020年1月销量:2161辆

奔腾B30 EV是在燃油版车型奔腾B30基础上打造的一款纯电动车,由于其NEDC续航里程仅为205公里,再加上较高的售价,几乎没有太大的销量。翻看同期,它的销量仅有4辆,在市场上并不怎么受欢迎。而此次它售出了2161辆新车,销量表现提升明显。此前,新特汽车和一汽合作推出的新特MEV 100申报图曝光,有两种外观设计,其中一种就是奔腾B30 EV相同的设计语言,在动力系统方面也与其保持一致。

TOP 5: 北汽EU系列

●?补贴后售价:EU5(13.29万-17.19万元)/EU7(15.99万-17.59万元)

●?2020年1月销量:1966辆

北汽新能源EU系列一直是新能源市场上的热门车型,但在1月份销量表现不佳,还未超过2千台,目前跌落至第五名。相信它只是短暂的失利,日后或许还会重回榜首。北汽新能源EU系列包括EU5和EU7两款车型,两款车型在外观设计上足够大气,续航能力也值得认可,再加上政策导向,这两款车型在北京地区比较受欢迎。另外,BEIJING品牌下的EU5将在4月迎来小改款,将搭载更加精致的全新LOGO。

TOP 6: 宝骏新能源

●?补贴后售价:4.98万-5.98万元

●?2020年1月销量:1706辆

宝骏新能源是一款微型电动车,是目前卖的最火的微型电动车。宝骏新能源包括E100和E200两款车型,而其销量主要来自于宝骏E100,这款车在放开区域的限制之后,在全国开始售卖。由于其时尚小巧的身姿和250km的续航里程以及实惠的定价,非常适合在城市中驾驶,因此吸引了不少消费者的眼球。另外,厂家还为电池提供8年或12万公里质保承诺,更加打动消费者。

TOP 7: 比亚迪全新秦EV

●?补贴后售价:12.99万-17.48万元

●?2020年1月销量:1690辆

换新而来的比亚迪全新秦EV在销量方面并没有太好的表现,在1月份的销量为1690辆,只取得第7名。全新秦EV是基于比亚迪BNA架构下的全擎全动力平台打造而来,同样使用了全新的家族Dragon Face设计语言,整体设计非常的时尚耐看,因此更能吸引年轻消费者的目光。在内饰中还搭载了DiLink网联系统的10.1英寸可旋转中控屏,增加了内饰的科技感。全新秦EV搭载的是容量为53.1kWh、能量密度为160Wh/kg的三元锂电池,在NEDC工况下的续航里程为421km,相比现款车型提升了21km。而在充电方面,30分钟即可从30%充电到80%。

TOP 8:蔚来ES6

●?厂商指导价:33.80万-52.30万元

●?2020年1月销量:1493辆

蔚来ES6是唯一一款入榜的造车新势力车型,但从其1月份的销量表现来看,较为一般,仅售出1493辆新车。不过,它作为蔚来的第二款量产车型,在2019年的交付量为11433辆,为蔚来汽车贡献了较高的销量。蔚来ES6的优势在于相较于蔚来ES8的售价更低,空间方面和续航方面也有足够的保证,其NEDC工况续航里程为420km-510km,在同级别中较为优秀。而2020年随着蔚来汽车布局更多的销售网络,相信蔚来ES6的销量会进一步提升。

TOP 9:欧拉R1

●?补贴后售价:6.98-7.98万元

●?2020年1月销量:1295辆

欧拉R1在1月份的表现不如同期,下降明显,达到26%。欧拉R1是长城汽车旗下欧拉品牌推出的首款电动车,基于ME平台打造,它在造型上非常的小巧可爱。而续航里程方面,新车也达到了310km-351km,日常驾驶基本可以满足。当然,欧拉R1在配置上也毫不吝啬,9英寸触控屏、高德导航、远程控制以及语音控制系统等配置都有配备。

TOP 10: 风神E70

●?补贴后售价:13.58万-15.98万元

●?2020年1月销量:1268辆

风神E70是东风风神旗下的一款紧凑型纯电轿车,它首次在2019年上海车展亮相,并于成都车展上市,但上市之后并没有什么反响,销量平平,属于不温不火的车型。不过在续航里程方面可以达到401km和508km,在同级别有一定的优势。

从1月份的销量表现来看,车市寒冬的影响并未褪去,再加上春节假期的缘故,新能源销量受到了很大影响。此前,一直表现出色的北汽新能源和比亚迪汽车在1月份受到的影响最大。在这份榜单中,表现最好的车型销量也仅仅突破了3千辆。而可以预见的是,2月份由于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肺炎疫情的出现,整个车市的销量将更加低迷,或将迎来新能源市场最大跌幅。我们只能期盼疫情早点结束,让车市重新回到良好的轨道上来。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4、荣威的新能源汽车怎么样?

荣威现在已经崛起了,各种车型出呢非常漂亮,配置都相当高,价格亲民,只要还是开的住,我朋友两三个人都买的荣威车,有RX5还有个i5反响都很不错,省油,噪音小,提速快,荣威值得购买。

5、2020年1月份销量前十的新能源汽车,荣威Ei5名列榜首

受到春节因素和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等影响,在2020年1月份,新能源汽车销量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滑。根据乘联会公布的销量数据显示,在1月份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为43339台,同比下降约51.3%。那么在2020年1月份,卖的最好的十大新能源车辆都是哪些呢?

根据乘联会公布的销量数据统计,在1月份销量最高的前10名新能源汽车分别是荣威Ei5、宝马5系PHEV、埃安(Aion S)、奔腾B30 EV、北汽EU系列、宝骏新能源、全新秦EV、蔚来ES6、欧拉R1、风神E370,1月份的销量分别为3068台、3000台、2648台、2161台、1966台、1706台、1690台、1493台、1295台、1263台。

从1月份销量排名前10的新能源车型中不难看出,在目前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中依然是以纯电动汽车为主,比如排名第一的荣威Ei5和排名第三的埃安(Aion S)均为纯电动汽车,宝马5系PHEV则是一台插电混动车型。而根据2019年12月份统计的数据显示,我国公共充电桩和私人充电桩之和就已经达到了约121.9万台。充电基础设施规模不断扩大,会再度推动纯电动汽车行业的发展。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造车新势力蔚来汽车旗下的蔚来ES6以1493台的销量数据位居第8名,这也是蔚来汽车再次进入前10榜单。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说明了造车新势力受到的市场认可度在不断增加。

不过受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影响,我们可以预见在2月份新能源汽车销量会再度出现下滑态势。不过疫情的影响只是暂时的,相信随着疫情的结束,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新能源汽车的春天会再度到来。不知大家是怎么认为的呢?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6、2019年比亚迪、北汽、上汽荣威,新能源市场谁会成为大佬?

比亚迪是国内最早进军新能源汽车领域的企业之一,比亚迪从做电池起家,转而进军新能源汽车,有自身的先发优势,目前稳坐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头把交椅,在电芯和PACK等领域也名列前茅。说北汽新能源是守成者,是因为感觉它有些不思进取。北汽新能源的总销量2017年就已经突破了10万辆大关,因此再来看2018年的销量,在各种利好的形势下,北汽新能源的增长速度显然不够快速。上汽荣威是挑战者,也是竞争者和威胁者。与比亚迪这样的民营企业相比,上汽荣威显然算是“正规军”,与北汽新能源这样的传统国有企业相比,上汽荣威又并不保守。

7、新技术、新设计、新模式 上汽荣威新能源全新品牌战略发布

易车广州报道11月20日,“芯动2020+”上汽荣威绿芯战略沟通会顺利举行,沟通会上,上汽新能源发布了NETGREEN 绿芯技术战略、上汽绿芯新能源2020+ 设计理念及上汽绿芯新能源2020+ 产品战略,并基于2020年及近未来市场发展趋势、用户需求,提出了新技术、新设计、新模式的发展路线。

上汽荣威近些年来走“技术派”路线,在“纯电动、插电强混、燃料电池”三大技术领域均拥有自主知识产权,2015年推出“NetGreen绿芯”技术品牌,并逐步建立了完善的新能源体系与完整的技术储备。在此基础之上,荣威将技术优势转化为产品优势,相继推出了荣威ERX5、荣威Ei5、荣威ei6、荣威MARVEL X等一系列新能源汽车,进一步完善了品牌新能源车型矩阵。

在本次绿芯战略沟通会中,荣威提出“新技术、新设计、新模式”,拟在产品实力、设计形象和服务创新方面齐头并进,在新能源车型从价格为王、续航导向发展到技术、设计、服务并重的时代之下,荣威此次提出的“新技术、新设计、新模式”,正符合市场需求的升级方向。

在技术研发层面,上汽荣威在自主研发之外,也通过与行业顶尖企业合作,实现对“三电”技术的掌控。在电芯、功率半导体、电机三项关键子零件的研发制造上,与宁德时代、英飞凌等国内外顶尖企业联手,即将推出平台化电驱动、电池方案等技术,并掌握了电控开发与验证的流程。

在创新技术上,上汽发布第二代智能插电混动技术,将搭载第二代智能EDU,采用双输入轴DHT构型,在平行轴布局的节奏结构下,实现发动机6挡变速、电机4挡变速,电齿比更加绵密,传动效率达到94%,换挡和响应速度较之前有了明显提升,结合集成了驾驶模式、能量回收模式、电量管理模式等18种组合的 iEM智能能量管理系统,可以带给驾乘者更平顺、更节能的操控体验。而此次公布的第二代智能插电混动技术,将配备于即将在广州车展上市的荣威RX5 eMAX之上。

上汽集团乘用车公司副总设计师兼全球设计总监 邵景峰

在设计方面,上汽荣威在发布“律动设计”理念之后,又组建了设计战略研究实验室、计算设计实验室及可视化设计实验室三大设计实验室,以“集成、本质、生命力”为三大设计观,推出了全新智能电动设计理念—集智设计,该设计理念将在荣威全新Ei6使用。

在出行服务领域,上汽荣威也有着自己的独到之处。沟通会上,荣威提出了NetGreen新模式,用户端将推出码上看车、深度试驾、新消费订阅模式等全新服务,增强用户服务体验和价值感知;而在销售端,新金融服务、新共享运营、新互动社交、新智能客厅将构建上汽荣威新能源“四次方”,提升经销商服务能力与质量。NetGreen新模式的双端革新,将形成覆盖“看试买用养卖”的全出行周期闭环,为行业服务提供一种新思路。

“后补贴时代”新能源汽车遭遇寒冬,这并不是短期内就能改善的,在未来失去补贴扶持之后,新能源汽车由政策扶持转向市场化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这其中需要多方面的因素共同推动。上汽新能源以技术升级、设计更新、推出全新的服务模式为导向,不仅是对新形势下自身发展线路的规划,也为未来行业发展方向提供了一个新思路,技术为核心、设计为先导、服务为后盾,在这样的思路下,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加速走出阵痛期或将尤为可期。

8、上汽荣威新能源汽车的三电技术怎么样?

新能源汽车区别于传统车最核心的技术“电”,即电池、电驱、电控。作为新能源车“电”中的关键部件之,电池性能将影响到新能源汽车续驶里程及安全问题。最有消费者在问:目前国内优秀的电芯供应商CATL(宁德时代)为整车厂提供性能优良的电芯,那不同整车厂的电池系统有何区别?

举个例子,对于所有的吃货而言,相同的食材,让我们自己来烹饪和让米其林厨来烹饪不样的。相同的汽车零部件经过不同的主机厂整装后也会呈现不同的产品品质,这就专业性的差别。那么,上汽电池系统相比与其他品牌电池系统究竟哪里不样?

1 上汽电池系统开发流程和别的主机厂不样

其他整车厂电池系统开发流程

上汽新能源汽车电池系统除电芯外购外,从最初的设计、开发到电池系统集成都由上汽自主开发完成。特别核心软件BMS(电池管理系统)由上汽完全自主开发并搭载运用。要知道,目前国内能够自主开发BMS并且搭载使用的主机厂少之又少。

相比上汽除电芯外完全自主的电池系统开发流程,其他主机厂电池系统开发流程般由供应商提供电芯筛选、电池系统集成、电池系统壳体开发和BMS服务,然后打包供应给整车厂,再进行整车集成。电池系统的安全性能及品质当然没有早已实现BMS完全自主开发的上汽可靠。

以被我们熟知的电动汽车为例,其“电”中的电池来自于松下,电驱来自于我国台湾某供应商,只有电池管理系统(BMS)自主研发的核心技术,2008年至2015年期间,所申请的核心知识产权都与电池管理系统相关,由此可见电池管理系统对于新能源汽车的重要性。

电池包和BMS

电池系统新能源汽车核心能量源,为整车提供驱动电能,由电芯、模块、电气系统、热管理系统、箱体和BMS组成。按照定规律将电芯串并联后组成模组,将模组排列在电池系统壳体内,由电池管理系统、电池热管理系统,有效地对电池包进行监控管理,确保电池系统使用安全。

什么BMS?BMS(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即电池管理系统,电池系统最关键的零部件,及电池系统的脑。BMS能够提高电池的利用率,防止电池出现过充电和过放电,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监控电池系统状态,为电池系统的正常使用及安全防护保驾护航。

2上汽拥有严格完善的电池筛选及售后服务体系

上汽在采购电芯时有严格的筛查体系,我们在之前的文章也详细介绍过,除电芯筛选,电池系统也完全由上汽自主开发集成,充分做到对电池包全生命周期的管控。从电芯的筛选试验到系统的生产集成,再到完善的售后维护,所有数据均由上汽严苛的信息化质量管控,并掌握新能源汽车开发运行中的关键数据,这相比其他企业完全依赖供应商外供的体系更加完善。

3上汽掌握电池系统核心技术,电池产品性能及安全性更高

上汽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深耕细作年,实现对新能源汽车电池系统核心技术的完全自主掌握。上汽拥有量的碰撞安全数据、极强的开发经验以及管理流程,而整车碰撞安全需要整车全系统的设计,这方面整车厂相比电芯厂以及电池包供应商有更的开发经验。

正基于以上几点,上汽有能力生产并制造出最安全可靠的新能源车动力电池。上汽新能源电池系统经受最严苛的检测考核,包括IP67工业防护、火烧、碰撞、挤压甚至海水浸泡试验,还通过电池行业最权威、严苛的UL2580安全认可,电池产品性能及安全性更高,达到国内最严苛电池碰撞安全标准。

9、SUV、轿车、新能源全面开花 上汽荣威2019年销量超42万辆

(文/张钰翊)近日,车友头条从上汽荣威官方获悉,2019年12月,上汽荣威凭借轿车、、新能源产品的全线热销,勇夺12月中国品牌全能增速王。

数据显示,2019年12月,荣威品牌零售销量高达4.7万辆,环比增长32%。旗下各大主力车系均表现亮眼,其中,荣威RX系列月销2.7万辆,同比增长14%,环比增长35%;荣威i系列月销2.1万辆,同比增长27%;荣威Ei5单月销量破5千辆,成为当月同级车型销量冠军。

整体来看,得益于SUV、轿车、新能源的全线发力,上汽荣威2019年全年累计销量突破42万辆,同比增长4%,在如此寒冬车市,中国品牌保持逆势增长实属难得。

值得一提的是,荣威RX5系列2019年12月热销2.2万辆,同比增长23%,环比增长37%,稳居细分市场销量排行第一梯队。此外,在RX5系列基础上升级而来的荣威RX5 MAX,搭载刷脸启动的SKY EYE天眼系统、一键接人的车信等智能座舱独特功能,上市第二个月销量即破万,迅速在15万级以上SUV市场占据一席之地。

除此之外,上汽荣威在轿车领域也火力全开,荣威i系列12月累计销售超2万辆,同比增长27%。其中,荣威i5系列12月热销1.7万辆,同比激增33%;而“朗逸升级版”荣威i6 PLUS系列凭借“六大PLUS”升级实力,12月销量近5千辆,同比增长8%,勇夺10万级以上主流中国品牌轿车销量王。

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尽管自2019年6月补贴退坡后整体市场环境呈现下滑趋势,但就数据观察,2019年12月荣威新能源车销量仍达到近8千辆,同比增长27.3%。。其中,荣威Ei5月销突破5千辆,同比暴涨308.23%,摘得细分市场销量冠军。

站在2020年的开端,2019年已经成为过去式。面对持续下行的车市环境,上汽荣威因时制宜,发挥中国品牌的本土优势,围绕市场需求,打造出更懂中国人的产品和服务,成功领跑各细分市场,逆势掀起荣威新国潮。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与10月新能源汽车销量上汽荣威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