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电动新能源 > 电动汽车锂电池热失控

电动汽车锂电池热失控

发布时间:2020-12-25 13:10:11

1、电动车电池进水膨胀会爆炸吗? 在线急!!!!

电动复车电池进水不会爆炸制,但会引起自燃。

有关专家指出,电动车的电池热失控应该是多数电动车起火事故的主因。碰撞、浸水、老化,都有可能引发电路短路进而引起电池热失控。

而电池热失控主要原因包括电池包本身温度不均匀、局部区域温度高、过充过放、外部短路、内部短路等,也包括机械原因,比如进水、密封不好、碰撞等。另外,电池在充电的时候也容易引起热失控,因为充电时电池与充电系统连在一起。

(1)电动汽车锂电池热失控扩展资料:

电动车锂离子电池正成为电动车电池的主流。业界人士认为,随着安全监测、热控制技术以及电池安全验证水平的不断提高,锂离子电池安全性会不断提升。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执行副理事长欧阳明高在2019年初的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上表示,当前锂离子电池从单体层面完全杜绝热失控不现实。

可以考虑从电池系统的热机电设计与控制设计来防止热失控的诱发和蔓延,即便单体出现热失控也不会发生事故。而从改善电池本身安全性出发,要发展新型的固态电池。

2、续航权重降低后,大家最关心纯电动汽车的哪些方面?

随着近几年新能源汽车行业的不断发展,技术也在不断增加。在动力电池领域,比亚迪推出了刀片电池,而宁德时代也有CTP技术,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能量密度,延长了续航里程。那么在纯电动汽车续航权重降低后,大家还关心纯电动汽车哪些方面呢?文青认为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动力电池稳定性

就目前来看,纯电动汽车主要搭载的仍然为液态锂离子电池,而这种电池受温度影响比较明显,尤其是低温条件下,内部的化学反应受到抑制导致储电量下降,从而影响到续航表现。另外,液态锂离子电池如果发生形变,很容易引起热失控的发生。

2.售价问题

就目前来看,纯电动汽车的售价仍然高于同级别的传统燃油车,而之所以售价较高和生产成本有一定的关系。所以对于目前的纯电动汽车来说,仍然需要降低生产成本,从而拉低售价,提升其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3.充电问题

纯电动汽车主要的能量补充方式还是充电桩,但是就目前来看充电桩数量依然较少。根据数据统计,截止到2019年12月份,我国公共充电桩和私人充电桩之和约121.9万台,而截止到2019年6月份,我国纯电动汽车的数量就已经达到了约281万台。

4.售后服务

大家都知道,传统燃油车如果发生了故障可以减去4s店或者是汽修店进行维修,纯电动汽车发生故障之后同样也可以如此。但是由于目前纯电动汽车处在行业发展的初级阶段,专业维修人员较少,而且维修价格较贵,这点也深受消费者所诟病。

总??结

所以如果续航权重下降,那么对于纯电动汽车来说依然有动力电池稳定性、售价、充电以及售后服务等问题深受消费者关心。所以、纯电动汽车整体来看市场规模虽然不断扩大,但是未来之路依然很漫长。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3、电动汽车三项强制性国标发布 电池热失控需保证5分钟逃生时间

5月12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制定的GB 18384-2020《电动汽车安全要求》、GB 38032-2020《电动客车安全要求》和GB 38031-2020《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三项强制性国家标准(下称“三项强制标准”)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发布,将于2021年1月1日起开始实施。
电动汽车安全是消费者关注的焦点,也是新能源汽车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保障,三项强制标准进一步提高和优化了对电动汽车整车和动力电池产品的安全技术要求。
其中,《电动汽车安全要求》主要规定了电动汽车的电气安全和功能安全要求,增加了电池系统热事件报警信号要求,能够第一时间给驾乘人员安全提醒;强化了整车防水、绝缘电阻及监控要求,以降低车辆在正常使用、涉水等情况下的安全风险;优化了绝缘电阻、电容耦合等试验方法,以提高试验检测精度,保障整车高压电安全。
《电动客车安全要求》针对电动客车载客人数多、电池容量大、驱动功率高等特点,在《电动汽车安全要求》标准基础上,对电动客车电池仓部位碰撞、充电系统、整车防水试验条件及要求等提出了更为严格的安全要求,增加了高压部件阻燃要求和电池系统最小管理单元热失控考核要求,进一步提升电动客车火灾事故风险防范能力。
《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在优化电池单体、模组安全要求的同时,重点强化了电池系统热安全、机械安全、电气安全以及功能安全要求,试验项目涵盖系统热扩散、外部火烧、机械冲击、模拟碰撞、湿热循环、振动泡水、外部短路、过温过充等。特别是标准增加了电池系统热扩散试验,要求电池单体发生热失控后,电池系统在5分钟内不起火不爆炸,为乘员预留安全逃生时间。
近年来,随着电动汽车开始走进千家万户,锂离子动力电池正在越来越多的进入到我们日常生活之中,锂离子电池的高能量密度和长循环寿命赋予了电动汽车更长的续航里程和更长的使用寿命。但是作为直接关系到使用者生命财产安全的产品,动力电池的安全性自然也到了更多的关注。
“未来吸引消费者购买的将不再是动力性排而是安全性。”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欧阳明高指出,里程焦虑推动了电池技术的进步,锂离子动力电池系统的比能量在逐年提升、成本在逐年下降,但与此同时,电池比能量的提升也带来材料热稳定性的下降,增加了电池的安全风险,特别是如何抑制动力电池热失控已经成为业界研究的重点课题之一。
所谓“电池热失控”,简单来说就是当电池短时间内温度快速升高,超出电池的安全使用温度范围之后,引起电池热失控,进而发生电池燃烧等事故,而充电过充、枝晶析锂、枝晶刺破隔膜、过热导致隔膜崩溃等都会诱发内短路。电池的内短路问题并非不能解决,但就要求车辆的电池管理逐步升级为新一代以安全为核心的系统,这也对相关整车制造与电池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欧阳明高表示,随着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在安全理念上的升级,今年技术领先的两家企业不约而同地在电池包方面作出了创新,那就是宁德时代的CTP和比亚迪的刀片电池技术。
其中,宁德时代的CTP电池包专利取消了现有技术中的电池箱体,直接将电池模组通过固定件穿过套筒或者利用安装梁直接装在整车内。这样的设计在实现电池包轻量化的同时也提高了电池包在整车的连接强度,优点在于不受标准模组限制,并且能提高体积利用率和系统能量密度,同时散热效果要高于目前小模组电池包。
而比亚迪的“刀片电池”同样采用无模组电池包技术,即将电芯做成又长又薄的“刀片”形状,令磷酸铁锂电池的体积能量密度提升了50%;更重要的是,刀片电池长电芯结构与壳体及保护结构形成刚度较强的结构体,抗变形、耐挤压和穿刺的能力也更强,再加上在高风险安全位点全面使用了耐高温和具有优异绝缘性能的高温陶瓷涂层,使电池组内部发生短路的概率降至极低。
比亚迪内部人士告诉《电动大咖》,刀片电池在开发的过程中已经充分考虑了三项强制标准的各项要求。在用来模拟电池热失控、较难通过的针刺试验中,比亚迪刀片电池针刺点附近位置仅有较低程度的温升变化,未发生剧烈反映,基本杜绝了出现燃爆的可能,即使在极端情况下也仅有冒烟现象。这也意味着比亚迪刀片电池能够更好地通过《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中增加的电池系统热扩散试验,为乘员预留安全逃生时间。
正如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所说,目前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的发展方向主要有3个方面,包括电池材料和电化学体系的创新;智能制造、智能回收等智慧电池的发展;电池设计和产品工程方面的创新方向。而“刀片电池”主要体现在“电池设计和产品工程方面的创新”。
毫无疑问,三项强制标准是我国电动汽车领域首批强制性国家标准,对提升新能源汽车安全水平、保障产业健康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一提的是,业界人士普遍认为,CTP电池和刀片电池还不是完全没有模组,而是使用了大模组的形式,但这还是意味着无模组电池进入了变革与发展的加速阶段,相信会有更电池企业跟进并带来更进一步的创新,为广大消费者带来价格更实惠、更安全的新能源汽车。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4、发生的电动汽车事故,有人会统计它到底是什么形态,又是什么原因导致的么?

中汽中心动力电池领域首席专家、中汽中心检测认证事业部副总工程师王芳在会上发表了主题为“电动汽车带来的安全挑战”的演讲。华夏能源网价值型能源财经新媒体现将王芳的演讲整理如下,供大家参考。

从网上或者我们参与的数据调查里面捕捉到了相对可靠的信息数据,我们把事故产生的原因分了五大类:

价值型能源财经新媒体

第一类是充电或者过充电,统计分析显示,近几年过充电几乎很少发生。相比之下,充电的末期或者充电刚结束的一段时间内更容易出现相关的问题。

第二类是碰撞、托底等机械外力的原因。

第三类是自燃。就是电池的热失控或者热扩展,热失控有广义的热失控,也有狭义的热失控,从广义上说,所有的电动汽车事故,包括刚才提到的充电过充电、碰撞、托底等等,到最终的事故表现形式都是热失控。狭义的热失控,是指不存在任何外力的情况下,首先从电池本身的部位突然发生的热失控;

第四类是泡水。

第五是其他,比如说传统车也会发生的一些失控、人为改造引起的失控等。

5、2、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充电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

一、切记避免电池组碰撞(图1)

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组一般布置在承载式车身底部,当车辆经过一些坑洼路面时,切记注意底盘的刮碰,因为底盘的刮碰很可能伤害到动力电池组。另外,车辆发生碰撞事故后,必须要及时检查动力电池组的损坏程度,否则动力电池组很可能因为碰撞发生变形,而导致动力电池组内部短路,最终引起局部过热引发车辆自燃。

二、切记电动汽车清洗时,动力电池组不能进水

虽然汽车的防水性和密封性都是非常好的,但是在清洗电动汽车时,最好不要把高压水枪直接对着动力电池进行清洗,否则很可能因为个别部件密封不严而进水短路,那后果可能会很严重,所以在电动汽车清洗过程中,注意清洗部位和高压水枪的压力。

三、注意电动汽车的使用温度(图2)

电动汽车最佳使用温度在10-30℃,并保证良好的通风散热。环境温度过低,会导致动力电池充电不足,容量下降,在放电过程中易导致电池的寿命降低。同时环境温度过高,易引发动力电池过热失控,在充电过程中电池过热膨胀,损坏动力电池。

四、避免过度放电,注意仪表电池电量显示

电动汽车在日常使用时,应该多注意仪表的电池电量显示。最好不要等动力电池亏电后再去充电,因为动力电池过度放电,会极大程度的影响动力电池的使用寿命。与此同时,也应该注意仪表上动力电池剩余行驶里程,行驶里程最好不要超过满电状态下最长行驶里程的2/3(例如,车辆在动力电池满电状态下最佳行驶里程是150公里,最好不要让车辆行驶100公里以上)后再去充电。

五、避免电动汽车长时间存放

尽量避免将电动汽车长时间存放,因为长时间存放会使动力电池因长期充电不足而降低使用寿命。所以电动汽车在存放时一定要保证动力电池处在充满电的状态下,并且保证每个月对动力电池进行补充充电。

六、动力电池过热报警时,切记停车散热

电动汽车行车电脑对动力电池的过热保护做得非常到位。因此当车辆出现动力电池过热报警时,切记一定要停车并对动力电池进行充分散热。不要一意孤行,动力电池过热报警依然行驶,那样的情况下,很可能造成动力电池过热甚至车辆自燃。

七、消防装备不可少,充电设备精度高

无论燃油汽车还是电动汽车都存在一定的自燃风险,尤其是在炎热的夏季,因此车上应该配备消防装备,灭火器,逃生锤之类的消防器械应该常备车中,以防不测。另外电动汽车的充电装置的充电精度一定要高,最好使用原厂的充电设备进行充电,充电精度高对于动力电池是有很大的好处的。

总结:新能源汽车是未来汽车行业的发展趋势,电动汽车最大的优势在于它的环保性和经济性。电动汽车在使用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上七个方面的注意事项,为了车辆更好的行驶,延长动力电池的使用寿命,保障家人以及自身的安全,希望以上的内容能对您有所帮助。

图1

图2

6、混合动力汽车和纯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有何差异?

混合动力汽车动力电池通常都是高压电池,理论上讲是差异不大,但是实际情况中,还是有河大差异,通常微混车型由于纯电驱动距离很短,所以多采用48V直流电池,

7、持续高温来袭,纯电动汽车如何突破技术考验?

和传统燃油汽车相比,纯电动汽车的结构中电池组和驱动电机代替了燃油和发动机,虽然内部构造更加简单,不过却更容易引发自燃。大家都知道纯电动汽车的动力来源是电池组,但目前多数厂家为了实现高续航,在车辆内部放置了更多电池,埋下了安全隐患,只要涉及电路电池故障,就很容易发生燃烧现象,而且燃烧速比燃油车更加快速。其实动力电池燃烧的原因,总结起来无非两类:外部原因和内部原因。外部原因可分为:过度充电,短路,高温,机械撞击;内部原因可分为:电芯材料问题、结构包装问题,电池生产工艺问题。

从内部原因着手,就可以从根源上解决电池自燃问题,今天我们就主要具体分析下导致车辆燃烧的内部原因中三大核心要素。



第一要素,电芯材料
目前的纯电动汽车搭载的电池都为三元锂电池,而锂电池材料选择不当则会降低电池整体的安全性能。例如当车辆在快速充电时,导电性不好的锂电池容易产生大量热量、温度急剧升高,导致热失控。所以,电芯材料的选择是电池安全内部原因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
第二要素,结构包装



其实,在锂电池中本身会有大量易燃物质存在,比如非水溶性的液态电解液,当其暴露在空气中温度达到60℃至70℃时,就会燃烧。另外,在汽车发生碰撞时,会让电池组产生变形,导致电池隔膜被撕裂并发生内部短路,也容易因易燃电解质发生泄漏引发起火。所以纯电动汽车不但要选择对的电池材料,电池结构包装也是电池安全性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第三要素,电池生产工艺



良好的电芯材料、严谨的电池结构包装在电池安全方面做出的贡献并不是万能的。如我们所知,车型中搭载的完整电池包内部其实是很复杂的,电芯是一个电池系统的最小单元,多个电芯组成一个模组,再多个模组组成一个电池包。
所以车企要配备更成熟、更有远见的电池生产工艺,从根本上解决电池安全问题。例如东风日产轩逸·纯电的电池始终按照与聆风一致的日产全球统一标准定制生产,12道装配工序,14道严格检测环节以确保每片电芯的一致性,包括拧每一个螺丝的力道,都是经过不同实验而达到理想的标准数据。

8、重庆力帆乘用车有限公司召回部分力帆650EV300纯电动汽车

日前,重庆力帆乘用车有限公司根据《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和《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实施办法》的要求,向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备案了召回计划。决定自2020年7月1日起,召回2017年12月11日至2018年12月31日生产的部分力帆650EV300纯电动车,共计3651辆。
敲黑板,召回原因概要说明
本次召回范围内的纯电动汽车:1、在生产制造过程中,动力电池包内部高压线束分布存在干涉情况,在后续使用过程中可能导致绝缘层磨损、短路;2、电池包汇流铜排连接螺钉存在松动风险;3、动力电池包充电温度阀值设置过高,在长时间使用快充的情况下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由于以上原因,在极端情况下动力电池包可能存在热失控和起火风险,存在安全隐患。
有问题不要慌,解决方法看这里
重庆力帆乘用车有限公司将免费为召回范围内车辆采取以下召回措施,以消除安全隐患。
1、改善汇流铜排螺栓固定方式,增加螺纹胶,防止松动;2、检查电池包内高压线束,对于老化、磨损线束进行更换并调整线束布置;3、对电池模组进行检查,对有质量隐患的模组进行更换;4、对电池管理系统BMS软件升级,完善充电策略;5、对电池包密封进行检查,对其中存在隐患的电池包箱体进行返修或者更换。
本次召回活动是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启动缺陷调查情况下开展的。受调查影响,重庆力帆乘用车有限公司决定采取召回措施,消除安全隐患。
重庆力帆乘用车有限公司将通过挂号信等方式通知相关用户,并在公司官网发布召回公告。用户可拨打服务热线:400-0601-777进行咨询。
相关产品安全信息了解一下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缺陷产品管理中心网站
dpac.samr.gov.cn
中国产品安全与召回信息网
www.recall.org.cn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缺陷产品管理中心微信公众号
SAMRDPAC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9、电动车用的锂电池寿命是不是比铅酸电池高些?一般能用几年?

电动车用的锂电池寿命比铅酸电池是要品质高些.

锂电池所储存的电量要比铅酸电池要满要足,所发挥的电量也很有魄力的,还有锂电池有充满电以后有自我保护能力,也就是充满以后就再也充不进了.

但是铅酸电池就完全不一样,它充满以后,虽然充电器显示已经满了,亮了绿灯,外人看来以为充电器已经停止工作了,它还在小量的慢充着,如果时间充长了,那么铅酸电池就最容易充爆,电池就报废了。

但是铅酸电池只要充电正常,每天充4-8小时,就应该没有问题了,锂电池的价格高的多了,好好算算电动车才2-3千元,以后更换锂电池那都也要好几千。它们的使用寿命都相差不大,也就1-2年时间,但是还要主要保养好,常充电保证电瓶的饱和效果。

(9)电动汽车锂电池热失控扩展资料:

电动车电池

电动车电池是电动车上的动力来源,现在的电动车上绝大多数装的是铅酸蓄电池,铅酸蓄电池成本低,性价比高。因为这种电池能充电,可以反复使用,所以称它为“铅酸蓄电池”。

1860年,法国的普朗泰发明出用铅做电极的电池,这是铅酸蓄电池的前身。

能够被电动自行车采用的有以下四种动力蓄电池,即阀控铅酸免维护蓄电池、胶体铅酸蓄电池、镍氢蓄电池和锂离子电池。

铅酸蓄电池

铅蓄电池因其价格便宜、材料来源丰富、比功率较高、技术和制造工艺较成熟、资源回收率高等综合因素被各国各种电动车普遍采用和广泛研究。

电动自行车作为省力、方便、快速、舒适、价廉、零排放的个人交通工具已被人们广泛接受,并受到国家有关部门的重视。

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家发改委、建设部、科技部等部委参与的《轻型电动车产业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提出了“轻型电动车产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电动自行车的全国保有量已达3000万辆以上。95%以上的电动自行车都用阀控铅蓄电池。

胶体蓄电池

是对液态电解质的普通铅酸蓄电池的改进。它采用凝胶状电解质,内部无游离的液体存在, 在同等体积下电解质容量大,热容量大,热消散能力强,能避免一般蓄电池易产生的热失控现象;电解质浓度低,对极板腐蚀弱;浓度均匀,不存在酸分层的现象。

镍氢蓄电池

镍氢蓄电池是九十年代涌现出的电池家族中新秀,发展迅猛。Ni-MH电池的电极反应为:

正极:Ni(OH)2+OH-= NiOOH+H2O+e-

负极:M+H2O+e=MHab+OH-Ni(OH)2+M=NiOOH+MHab

它和镍镉蓄电池同属碱性蓄电池,只是以吸藏氢气的合金材料(mh)取代镍镉蓄电池中的负极材料镉cd、电动势仍为1.32v。它具备镍镉蓄电池的所有优异特性,而且能量密度还高于镍镉蓄电池。

主要优点是:比能量高(一次充电可行使的距离长);比功率高,在大电流工作时也能平稳放电(加速爬坡能力好);低温放电性能好;循环寿命长;安全可靠,免维护;无记忆效应;对环境不存在任何污染问题,可再生利用,符合持续发展的理念。但是,Ni-MH蓄电池成本太高,价格昂贵。

锂离子电池

锂离子电池是1990年由日本索尼公司首先推向市场的新型高能蓄电池。其优点是比能量高,是当前比能量最高的蓄电池。已经在便携式信息产品中获得推广应用。

锂离子电池被普遍认为具有如下的优点:比能量大;比功率高;自放电小; 无记忆效应;循环特性好;可快速放电,且效率高;工作温度范围宽;无环境污染等。

因此有望进入21世纪最好的动力电源行列。预计在2006~2012 年期间,当锂离子电池进一步发展时,MH/Ni蓄电池的市场份额将缩小。锂离子市场份额将会扩大。已经有采用锂离子蓄电池的电动自行车产品出售。

10、电动汽车点火爆了有什么后果?

随着两起纯电动车自燃事故接连发生,纯电动汽车的安全问题被重新拉回到了焦点。但是话说回来,每年燃油车的自燃事故不计其数,可为什么电动汽车却一着就火哪?

此前,相关部分电动汽车专家曾说过:电动汽车自燃事故很难找到原因,这是其广受关注并且容易造成恐慌的最重要原因。就像03年的非典一样,很多人都经历过,非常可怕,但最后死亡的人数并不多。然而全世界每年感冒死亡的人数上万,但从来没有人因为自己感冒了很害怕,其中的原因在于非典没有药,电动汽车一着就火也是如此,没有更好的解决方案,容易让消费者产生恐慌。

电动汽车很难找到真正的着火原因

燃油车自燃无非是漏油之后碰到电线或者电路短路引发,而电动汽车着火原因却有多种因素。例如过充/过放电导致的热失控,在过充时,正极活性物质结构的不可逆变化及电解液的分解会产生大量气体和热量,当电池外壳不能支撑电池的内压后,就会出现爆炸、燃烧等情况。

过充过放之外,电池内短路也会造成燃烧或爆炸等情况。电池正负极之间由微米级别的隔膜进行分离,锂离子电池在充电过程,尤其是低温充电时容易产生锂结晶,结晶会刺穿隔膜导致正负极短路,出现热失控现象。另外则是锂电池收到外部冲击,导致热失控。这种内短路发生有时是瞬间的,而有的也是缓慢发生的,时间非常长,很难判断什么时候会出现热失控。

除此之外,有些自燃还是因为BMS故障、判断失误、数据错误引起的,总之情况非常复杂,究竟是谁除了问题不好判断。


虽然最后都是由热失控引起的燃烧或者爆炸,但目前还没有人能够说得清楚某次着火的具体原因是什么,只能通过大量的验证来避免锂电池热失控的情况发生。另外一个难点在于大部分锂电池热失控是没有任何征兆的,即使是目前电控和电池系统做的最好的特斯拉也无法通过提前预测将危害降到最低。


与电动汽车锂电池热失控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