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电动新能源 > 2016年1月新能源汽车产销量

2016年1月新能源汽车产销量

发布时间:2020-12-25 15:43:26

1、开年继续下跌 1月新能源汽车销量TOP10出炉

近日,中汽协公布了关于今年1月新能源汽车的整体销量数据情况,全月新能源汽车产销预计分别完成4.0万辆和4.4万辆,同比分别下降55.4%和54.4%。其中,乘用车产销预计完成3.5万辆和3.9万辆,同比分别下降56.3%和54.5%,幅度都较大。

这样的行业态势也直接表现在了各新能源车型的销量上。接下来,我们就来看一看,2019年新能源汽车具体的车型销量TOP10。

TOP1:荣威Ei5

1月销量:3068辆

受到去年补贴的影响,新能源汽车销量本来就处于下滑态势,在加之此次肺炎疫情的影响,下滑趋势尤为明显。不过,今年1月,荣威Ei5还是以3068辆的成绩领先其他车型,位于榜单第一,同比去年同期的2999辆上涨了2.3%。

TOP2:宝马5系PHEV

1月销量:3000辆

在过去的2019年当中,宝马的在华销量一直都是一个字,稳。而其宝马5系的PHEV车型更是位居插电混动是场的榜首。而进入2020年,改款车型的销量同样没有令人失望,1月,3000辆的成绩对比同期上涨明显。可以见得,合资豪华品牌的新能源产品在市场中的优势还是较为明显的。

TOP3:广汽新能源Aion S

 1月销量:2648辆

销量上发挥较为稳定的“选手”还有广汽新能源Aion S。作为广汽新能源的首款车型,?Aion S在2019全年的累积销量达到32493辆,而今年1月,销量也达到2648辆,位于榜单第三。作为一款基于GEP纯点平台打造的车型,其定位于纯点紧凑轿车,外观、内饰和续航也都有不错的表现。总体来看,Aion S在新一年当中的销量还是有一定潜力的。

TOP4:奔腾B30 EV

 1月销量:2161辆

从数据上来看,奔腾今年1月销量为2161辆,同比去年同期有5位数幅度的巨幅增长。不过,从数据上来看的参考性并不强,因为而去年同期其月销量仅有4辆。不过,奔腾B30 EV如今的销量还算喜人,如果能够继续保持,或许将成为新能源市场中的一匹黑马。

TOP5:北汽EU系列

 1月销量:1966辆

北汽EU系列车型在去年下半年的新能源市场中,整体表现增速惊人,连续多个月同比增长明显,也成为所有新能源车型里年销量唯一突破10万大关的车型。不过,进入2020年后,北汽EU系列车型的销量却明显走起了下坡路,1月销量为1966辆,同比达到49.5%的下跌幅度,环比数据更是令人咋舌。这样的销量起伏,着实不免让人有些费解。

TOP6:宝骏新能源

 1月销量:1706辆

与去年表现同样差距明显的还有宝骏新能源。今年1月销量1706辆,宝骏新能源同比下滑79.5%。去年全年,宝骏新能源全年销量都在逐月攀升,12月销量一度达到9000辆,同比增长91.8%。而就是这款作为A00级别市场中年销量第一的“黑马”,却在进入2020年后失了速。

TOP7:全新秦EV

 1月销量:1690辆

今年1月,全新秦EV车型月销量仅为1690辆,这数据甚至不如一款A00级车型宝骏新能源销量来得多。事实上,去年全年尤其是补贴退出后的下半年,比亚迪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就一再走低,而身为中国电动车龙头企业之一的比亚迪销量表现尚且差强人意,也从某种程度反映出中国新能源车企总的竞争力还有待提升。

TOP8:蔚来ES6

 1月销量:1493辆

如今,蔚来ES6已然成为蔚来品牌的走量车型,在今年1月,销量为1493辆。值得注意的是蔚来在1月总交付量只有1598两, ES6占比高达94%。此外,受春节疫情等因素的影响,蔚来1月总交付量同比下滑11.5%,环比下跌接近50%.

TOP9:欧拉R1

 1月销量:1295辆

比起欧拉R1巅峰时期如破4千大关的销量,其此后的销量表现都还是稍显逊色了些。今年1月,其销量仅为1295辆,同比同期的1749辆下跌了26%。从欧拉这个品牌和其所推出的欧拉R1就不难看出,长城对于轿车的发力的布局更着重在新能源市场,不过,从目前的销量看来,长城还需尽快推出更有竞争力的新产品。

TOP10:风神E70

 1月销量:1263辆

去年年末,风神E70的销量有所上扬,不过,这也是出于消费者也企业居多的原因,跑网约车的所占份额较多,而这并不利于产品本身的“健康”发展。因此在今年1月,风神E70销量仅为1263辆,同比下滑23.5%,垫底销量榜单。

结语

总的来看,今年1月,由于春节的原因,有效工作日只有17天,相比去年同期减少了5天,因此这也成为汽车销量普遍下滑的主要原因。而由于1月下旬疫情的爆发,也对1月销量有一定影响。不过,对此,中汽协秘书长助理许海东也表示,疫情对于1月车市的产销数据影响有限,将会2月的产销造成更大的影响。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2、1月新能源汽车销量“腰斩”式下滑,或将迎来前所未有大洗牌

“屋漏更遭连夜雨,船迟又遇打头风。”用这句话来形容年的新能源汽车行业再恰当不过。在2019年经过了六连降后,2020年才刚刚开始,新能源汽车便再度遭受重创。

据中汽协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1月,国内新能源汽车产销仅完成4.0万辆和4.4万辆,同比分别下滑55.4%和54.4%,这一数据已跌至2019年以来最低销量。

车企方面,据盖世汽车统计,1月传统车企大多同比下滑幅度超50%以上,就连比亚迪、北汽新能源这样的巨头都难逃一劫,而广汽新能源之所以能逆势增长,主要还是因为其2019年1月的基数较小。

此外,相对于传统车企,造车新势力1月销量下滑幅度虽然不大,但在车市整体不容乐观的形势下,也将遭受多重承压,需要不断的融资增强实力,才能支撑继续发展。

那么,导致新能源汽车1月销量“腰斩”的原因又在何处呢?

笔者认为,一方面由于恰逢春节,属于汽车行业的传统淡季,汽车产销本就会受到一定影响;另一方面,主要还是受新能源汽车积分要求、补贴大幅度退坡等因素的影响,使新能源汽车一跌再跌,同时也反映出了目前消费者对购买新能源汽车积极性不高的现状。

值得一提的是,因为“疫情”大规模爆发的时间是在1月下旬,已近春节假期,所以疫情实际上对1月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影响有限,不过接下来的几个月,新能源汽车销量下跌的幅度将更为恐怖。

而这样的“意外”对于国内所有新能源车企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尤其是对于造车新势力来说,极度“缺钱”的他们能否集齐足够的资本存活下来,从而实现量产、销售和盈利,还是未知数,甚至稍不注意就会发生“翻车”事故。

当然了,在全国人民的努力下,疫情眼看着即将被消灭,而疫情给新能源汽车行业带来的负面影响也只是一次性且短期的。

但是,在新能源车市已经连续7连降的前提下,笔者认为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更像是一个催化剂,在某种程度上加速了国内新能源车市场的淘汰进程,从而使其提前进入了大洗牌的阶段。

而淘汰那些一直依赖于国家补贴生存的“寄生虫”,无疑将更利于我国新能源汽车更快速、更健康的驶上快车道。

事实上,即使没有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新能源车市也即将迎来大洗牌阶段。

从2020年1月新能源车型上险量可以看到,特斯拉Model 3国产后在1月强势占据了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单车销量第一的位置。可以预料,随着特斯拉零部件国产化率日益提升,其成本和售价进一步降低,这一位置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将无人撼动。

此外,从榜单中还能看到,在单车型销量前五名中,国产新能源汽车品牌仅占据两席,且像北汽EU系列以及宝骏E100这样的微小型电动车,其销量大幅度下滑。这说明当前消费者在选购新能源汽车时,更加注重品牌以及性能等方面,而这一现状随着合资品牌的发力也将表现的更为明显。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为进一步适应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需要,近日工信部公布了一则《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修改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定的决定(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的通知。

简单来说,该《通知》的核心内容可以归结为一点:将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的必备条件从具有“设计开发能力”改为具有“技术保障能力”。

对此,有专业人士分析认为:“此举或将放宽新能源造车门槛,

有望吸引更多的企业参与到新能源汽车的研发设计和生产制造之中,一个更加开放的新能源汽车产业生态即将形成。”

而“开放”二字,一方面意味着将有利于外资企业布局中国市场,另一方面也给了国内新能源车企一个新的发展方向,那就是强强联手。这点从最近“吉利3亿美元入股蔚来,为蔚来代工生产”这则消息就能看到,国内新能源车企正在积极调整对策,联手抵抗外资。

无论是从当前市场形势还是从政策导向来看,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都即将迎来一场空前大洗牌,这也会加速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迈向正规化、规模化和创新化的良性发展模式。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3、1月新能源车销量排名:理想汽车成绩单首次公布

综合最新媒体报道和乘联会发布的数据,2020年1月全国新能源乘用车销售4.2万辆,同比下滑57%。1月份受春节比往年提前及疫情因素的影响,国内新能源车市场销量同比大幅下滑。比亚迪汽车、北汽新能源两大新能源主力企业销量同比跌幅更在50%以上。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受新冠疫情影响,部分车企的数据,并非最终数值。

 

理想汽车成绩单公布 1月销售1180辆

2020年1月车企新能源车销量排名

从各大车企新能源乘用车销量来看,部分车企形势可谓严峻。1月,比亚迪汽车销售新能源乘用车7238辆,同比减少77.3%。同时,北汽新能源销售2006辆,同比下降55.5%。在国内新能源市场,比亚迪汽车、北汽新能源销量均属于第一梯队。尽管受春节影响销售时间缩短近30%,两大主力车企销量降幅还是让人有些意外。

除比亚迪汽车、北汽新能源外,上汽乘用车、吉利汽车、奇瑞汽车也是新能源乘用车领域的主力企业。1月,上汽乘用车销售3743辆,同比下降39.3%。尽管同比下跌幅度也超过30%,上汽乘用车销量表现却也明显好于吉利汽车、奇瑞汽车。吉利汽车新能源乘用车销售1277辆,同比下跌幅度高达81.6%;奇瑞汽车销售1020辆,同比下跌72.7%。上述数据,多少和车企在去年年底的冲量,以及大客户销售的情况有关。

在销量增长方面,近期表现较好的广汽新能源、一汽轿车1月新能源乘用车销量继续保持稳中有升。1月,广汽新能源销售3003辆,同比增长52.7%;一汽轿车销售2200辆,同比增长13650%。一汽轿车1月销量主要依靠奔腾B30 EV销量稳定发挥。1月,奔腾B30 EV销售2161辆。规模较大的移动出行公司,对新能源车企的销量,仍然具有重要影响。

在造车新势力方面,理想汽车在1月公布月度销量成绩单。1月,理想汽车销售1180辆。此外,月销量突破1千辆的造车新势力企业还有,蔚来汽车、威马汽车、合众汽车。1月,蔚来汽车销售1598辆,同比减少11.5%;威马汽车销售1027辆,同比下跌20.3%;合众汽车销售1001辆,同比增长253.7%。在国内新造车势力企业中,蔚来汽车仍然是销量最高的汽车企业。

与自主企业、造车新势力不同,合资企业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基本稳定。其中,华晨宝马、上汽大众月销量均在1千辆以上。1月,华晨宝马销售3600辆,居月度新能源乘用车销量榜第3;上汽大众销售1722辆,同比增长11.6%。

比亚迪汽车、北汽新能源旗下车型无缘销量前3甲

2020年1月新能源车型销量排名

比亚迪汽车、北汽新能源旗下均无车型进入月度销量前3甲。1月,荣威Ei5是国内月销量最高的单款车型。1月,荣威Ei5销售3068辆,同比增长2.3%。尽管月销量仅突破3千辆,荣威Ei5仍然是国内销量最高的单款车型。除荣威Ei5外,宝马5系 PHEV月销量也达到3千辆。1月,宝马5系 PHEV销售3000辆,居新能源月度排行榜销量第2。广汽新能源旗下的Aion S销售2648辆,排名第3。

在新能源领域,比亚迪汽车一直是国内领先企业,旗下多款新能源车型销量长期处于前列。1月,比亚迪汽车旗下仅1款车型进入新能源单款销量榜前10名。1月,全新秦 EV销售1690辆,居月度榜第7。在月销突破1000辆的车型方面,比亚迪元EV、比亚迪e2、比亚迪唐DM在1月销量均突破了1千辆。1月,比亚迪元EV、比亚迪e2、比亚迪唐DM分别销售1177辆、1028辆、1005辆。

在造车新势力方面,销量突破1千辆的车型主要有,蔚来ES6、理想ONE、威马EX5、哪吒N01。其中,蔚来ES6销售1493辆;理想ONE销售1180辆;威马EX5销售1027辆;哪吒N01销售1001辆。蔚来ES6目前是造车新势力中销量最高的单款车型。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4、中汽协:1月新能源汽车预计销售4.4万辆,同比下降54.4%

2月13日下午,中汽协举办线上月度信息发布会。

发布会包括2020年1月产销数据发布、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分析、市场后续走势研判等环节,中汽协会副总工程师许海东、中汽协副秘书长师建华、中汽协副秘书长陈士华出席本次会议。

产销数据:

2020年1月,根据中汽协会重点企业集团统计数据预计,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78.3万辆和194.1万辆,环比分别下降33.5%和27%,同比分别下降24.6%和18%。

由于今年春节假期在1月份,有效工作日17天,比去年减少5天;另外考虑到一些单位提前放假因素,有效工作日减少是今年1月份产销下降的主要原因。

新能源汽车方面,呈同比大幅下降趋势。

2020年1月,新能源产销预计分别完成4万辆和4.4万辆,同比分别下降55.4%和54.4%。其中,乘用车产销预计完成3.5万辆和3.9万辆,同比分别下降56.3%和54.5%;商用车产销预计均完成0.5万辆,同比分别下降37.4%和51.7%。

新能源汽车产销大幅下降的原因,一方面有效工作日减少,另一方面也和政策相关,企业生产节奏不够均衡。

新冠肺炎疫情对行业的影响:

根据中汽协目前受访的300多家整车和零部件企业反馈的信息综合分析表明,本次疫情对中国经济的短期影响大于2003年的非典,对于本来处于调整期的汽车行业影响更大,但不会改变长期增长稳定的发展态势,中国经济增长的基本面还将保持。

1、购车需求和消费能力短期内明显下降

2、企业生产进度受阻

3、企业出口困难增 

4、中小企业资金链断裂隐患加大

5、企业应对标准法规的难度大幅加剧

中汽协会表示,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将对汽车行业一季度的运行情况影响巨大,行业产销量将会出现较大幅度的下降。疫情结束后,抑制的消费需求会在短期内得到释放,汽车市场将会迎来一波短暂的消费高峰。全年将呈现前低后高的走势,但全年汽车市场发展形势仍不容乐观。

来源:第一电动网

作者:明艳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5、1月新能源汽车销量榜发布:北汽下滑荣威夺冠,宝马第二蔚来上榜

2020年2月时间过半,车企们也都陆续发布了最新的产销数据。之前我们针对乘联会和中汽协发布的最新销量数据统计和分析,对轿车、SUV和MPV三大细分市场进行了分析和辣评。那针对近半年多来,遭遇较大滑坡的新能源市场,我们今天做个整理和分析。

日前,我们从乘联会得到了2020年1月最新的产销数据,数据显示1月,全国狭义乘用车零售销量169.94万辆,同比下降21.5%。全国狭义乘用车批发销量158.95万辆,同比下降21.4%,环比下降26.6%。其中1月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4.5万辆,同比下降51.3%,环比下降67%。其中插电混动销量1万辆,同比下降38%。纯电动批发销量3.5万辆,同比下降52%。

上险量方面,新能源汽车1月上险量43587辆,同比下降56%,其中纯电动车型销量30096辆,同比下降63%,插电式混动车型销量为13491辆,同比下降23%。不得不说,因为补贴滑坡导致新能源市场滑坡,是个不争的事实。从2019年7月份开始,新能源车市因受到补贴大幅退坡影响,就已经让新能源汽车市场出现了大幅下滑,这一影响甚至持续到现在也未退去。其实对1月份市场造成影响的并不是新冠肺炎疫情因素,传统春节假期才是最大的影响因素。新冠肺炎疫情因素对新能源汽车市场甚至整个乘用车市场的表现,在2月份会凸现出来。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新能源细分市场销量前十榜单,都有哪些车型入榜吧。

第一名:荣威Ei5;1月销量3068辆

排名第一的是荣威Ei5,1月份销量3068辆,同比增长2.3%,很难想象,这样的成绩能拿下细分市场销量冠军。从目前新能源的整体市场趋势来看,2月份新能源的销量还很可能锐减大半甚至更多。

第二名:宝马5系 PHEV;1月销量3000辆

排名第二的来自华晨宝马5系 PHEV,月销量3000辆,这也是唯一一款插电混合动力车型,它已经是连续四个月蝉联插混市场销量冠军;从2019年来看,它全年销量超过2.5万辆,同样位居插电混动市场的榜首。

第三名:埃安(Aion S);1月销量2648辆

埃安(Aion S)排名第三,1月销量2648辆,不可否认这是一款好车。销量一路攀升。从外观、内饰、配置、动力、续航里程等各方面表现来看,可以说这款车在中国品牌新能源市场没有敌手。Aion S埃安配备宁德时代的三元锂电池组,而且还配备了市面上首款深度集成高性能“三合一”电驱动,综合续航里程达到510km。要知道广汽新能源官方表示,埃安(Aion S)可是不弱于特斯拉的。

第四名:奔腾B30 EV;1月销量2161辆

奔腾B30 EV月销量2161辆,是新能源市场的一匹黑马,如果对比去年的销量不难发现,去年同期月销量才仅有4辆,实在让人费解。就价格而言,新车只提供一个版本,18.98万的售价并不亲民。该车续航402km的续航表现并不出众。但我们在路上几乎没看到过这款车,这也是唯一一款在热销榜多次出现,却没在路上遇见过的车型。

第五名:北汽EU系列;1月销量1966辆

看到北汽EU系列的销量成绩,让我擦拭了三遍眼镜。月销量1966辆,同比下滑49.5%,环比下滑已无法用语言形容。年底收官时这款车以月销量超2万辆的成绩,以绝对优势拿下新能源单月和年度冠军,起伏如此之大令人费解。北汽新能源EU系列目前有EU5和EU7,而451-501km的续航表现不错。13.29万的价格也许是其热销的原因之一,但跌幅如此之大还是让人忍不住想说:卧槽!

第六名:宝骏新能源;1月销量1706辆

宝骏新能源1月销量1706辆,同比下滑79.5%。宝骏新能源目前有E100和E200两款车型,都是三门两座设计,主打微型车市场。宝骏新能源也属于新能源市场上的一匹黑马,它的成功之处在于其精准的定位,凭借不错的实用性及小巧的车身,宝骏新能源一经推出,就获得了消费者认可。除了这两款车型,宝骏新能源还在去年亮相了全新车型E300。

第七名:全新秦 EV;1月销量1690辆

排名第七的是全新秦EV,它1月有1690辆的销量表现。从品牌角度来看,1月比亚迪销量最高,达到7054辆。从环比来看,这样的表现还不如一款车型表现好,也从侧面反映中,整个中国品牌新能源销量都出现了断崖式下滑。

第八名:蔚来ES6;1月销量1493辆

排名第八的是蔚来ES6,1月销量1493辆。作为蔚来ES8之后的又一款纯电动车型,蔚来ES6后来者居上,完成了对自家产品的超越,也迅速进入榜单前十。从市场趋势来看,蔚来ES6将会成为蔚来目前最热销的车型。

第九名:欧拉R1;1月销量1295辆

欧拉1月销量1295辆,同比下滑26.%,作为目前欧拉品牌的主销车型,欧拉R1已经在全力丰富自己的产品。有续航301公里的标准版,还有续航里程351公里的灵趣版、亲子版和女神版。在2020年,欧拉将会推出旗下第三款车型欧拉R2,来进一步丰富其产品阵营。

第十名:风神E70;1月销量1263辆

风神E70在1月又1263辆的成绩,同比下滑了23.5%,关于这款车要说的不多,中规中矩,和奔腾B30 EV一样,街上几乎没见到过它矫健的身影。

备注:文章系车市特评工作室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文中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6、新能源汽车2016年预计生产多少量

工信部2月16日发布的国内新能源汽车产量数据显示,2016年1月份,中国新能源汽车生产1.61万辆,同比增长144%。但2015年12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为9.98万辆,这意味着,2016年1月国内新能源汽车产量环比出现大幅下降。
“2016年,新能源汽车将迎来爆发式增长,国内车企也开始纷纷布局新能源汽车。” 萧函说。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201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达340471辆和331092辆,同比分别增长3.3倍和3.4倍。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首次超越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新能源汽车市场。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这既得益于中央及地方政府的政策推动,也得益于车主消费观念的转变和汽车企业的努力。2016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在继续保持高速发展的同时,仍需摆脱政策依赖,加强技术研发,预计全年销量有望超60万辆。http://nev.ofweek.com/

7、疫情中,各家车企1月份新能源汽车销量排行榜出炉

在过去的2019年,新能源汽车出现近10年来首次销量下滑。2019年全年销量约为120.6万台,同比下滑于4%。而在2020年1月份,新能源汽车受春节因素和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等影响,同样出现了下滑态势。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1月份新能源汽车产销预计分别完成4万台和4.4万台,同比下滑约55.4%和54.4%。那么各车企在1月份新能源汽车销量又是怎么样的呢?

在1月份新能源汽车销量前5的车企分别为比亚迪、上汽乘用车、华晨宝马、广汽新能源和上汽大众,其中比亚迪以7316台的月销量位居第1名。不过即便如此,较2019年1月份销量同比下滑约74%。上汽乘用车则以5158台的销量位居第2名,同比下滑约16.3%。

在2020年1月份的新能源汽车销量中,虽然多数车企是以下滑为主,但是也有部分车企逆势上涨。比如广汽新能源在1月份销量为3003台,同比增长约57%。上汽大众则以2478台位居第5名,同比增长约50.9%。

而在造车新势力中,蔚来汽车以月销量1598台的数据位居第10名,理想汽车销量1180台,位居第14名,威马汽车则以1027台的销量,位居第15名,蔚来汽车、理想汽车和威马汽车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在1月份的车型销量排名中,蔚来汽车旗下的蔚来es6以1493台的数据位居第8名。

所以,在2020年1月份的新能源汽车销量中,多数车企还是以下滑态势为主,但是也存在部分车企逆势上涨。而之所以存在下滑态势,是因为春节因素、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以及政策性调整的“余痛”。不过相信随着疫情逐步得到控制,汽车行业的春天也会到来。不知大家是怎么认为的呢?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8、1月汽车销量快报:新能源汽车销量锐减,一汽马自达终于涨了!

受春节假期和疫情影响,按道理来说,大部分车企1月份销量同比2018年同期应该都会有所下降。不仅如此,去年下半年开始出现下跌的新能源汽车,从目前已经公布1月销量的两家国内新能源巨头车企看来,可能也非常不乐观。

比亚迪

2月10日,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比亚迪”)发布的2020年1月销量快报显示,1月份销售汽车25173辆,同比下降42.68%。其中新能源汽车板块跌幅高达75.12%,不过,燃油SUV车型的销量倒是翻倍式增长,同比增幅高达108.08%。

由于目前暂无具体车型销量数据,车行哥在此盲猜比亚迪燃油SUV暴涨主要归功于宋Pro。这款车型自打去年7月上市以来就一直表现非常强劲,不到半年时间里,不但屡次冲进SUV销量月榜前十,全年累计销量也达到了108999辆,其中燃油版车型去年累计销量为79466辆。

北汽新能源

北汽蓝谷(600733)2月7日晚发布公告,北汽新能源今年1月电动汽车销量为2006辆,同比下滑55.54%;电动汽车产量达到1602辆,同比增长1028%。尽管受补贴退坡影响,2019年北汽新能源销量已经呈现下跌,但其新能源汽车市占率依旧很高,因此提前铺货也合情合理。

据此前EV Sales发布的2019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数据显示,去年北汽新能源销量高达160251辆,全球范围内仅次于特斯拉和比亚迪。而其中,北汽EU系列销量更是高达111047辆,仅次于绝对领先的特斯拉Model 3。

马自达

近日,马自达也公布了1月在华销量数据。数据显示,1月份马自达在华销量为20963辆,同比下滑8.23%。其中一汽马自达1月销量为7539辆,逆势增长7.45%;长安马自达1月销量为13424辆,同比下滑15.19%。

一汽集体大涨,甚至连一直徘徊在低谷的一汽马自达都在春节假期和疫情双重debuff下逆势增长,看来换代后的阿特兹还是赢了部分中国消费者的欢心的,1月卖出了3699辆,同比大涨了31.03%。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9、中汽协发布1月销量数据:同比大降20.2 新能源车同比大降54.5%

2月13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了1月份汽车产销数据,1月汽车销量194.1万辆,环比下降27.0%,同比下降18.0%。

其中,1月乘用车销量161.4万辆,环比下降27.1%,同比下降20.2%。

新能源汽车则仅实现 销量4.4万辆,同比大降54.5%。其中,新能源乘用车仅实现 销量3.9万辆,同比大降54.5%;新能源商用车实现销量0.5万辆,同比大降51.7%。

今年年初,中汽协会预测2020年总体市场会出现2%的下降。但考虑到疫情的影响,中汽协表示全年市场不容乐观。

从已经公布销量的车企来看,大多数车企一月销量都出现了同比大幅,即使是强劲的丰田,1月份销量也同比下滑1.2%,实现销量14.53万辆,日产1月份共售出新车11.81万辆,同比下滑幅度达到了11.8%。马自达1月在华销售新车2.09万辆,相比去年同期也有着8.23个百分点的下滑。

自主品牌里长城也于2月12日发布了销量,1月销售新车80,261辆,而2019年1月销量则为111714辆,同比下滑28%。比亚迪1月总销量25173辆,同比下降42.68%。其 中1月新能源汽车销量7133辆,同比下降75.12%。

其他 车企销量还未公布,但由于春节假期和疫情的影响,预计1-2月车企销量都不容乐观。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10、1月汽车销量下滑18%,新能源车腰斩,但最难的可能是2月

今年年初,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以下简称“中汽协)”预计,汽车行业将结束2019年度的深度调整,并将在今后几年呈现逐步恢复态势,2020年总体市场趋稳。

然而,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行业的正常运行节奏,短期内汽车的生产和销售将受到巨大冲击,零部件供应体系被打乱;从长期来看,疫情的“蝴蝶效应”会逐步显现,或将影响未来全球汽车产业格局。

中汽协数据显示,今年1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78.3万辆和194.1万辆,环比分别下降33.5%和27.0%,同比分别下降24.6%和18.0%。

乘用车产销预计分别完成144.4万辆和161.4万辆,环比分别下降33.9%和27.1%,同比分别下降27.6%和20.2%,降幅大于汽车总体。

新能源汽车下降最为严重,产销预计分别完成4.0万辆和4.4万辆,同比分别下降55.4%和54.4%。其中,乘用车产销预计完成3.5万辆和3.9万辆,同比分别下降56.3%和54.5%。

新冠肺炎疫情自今年1月下旬起快速蔓延,从而导致了供应链问题、市场问题、零部件中小企业资金压力问题等,这无疑对本来就下行压力较大的汽车行业是“雪上加霜”。

但是,1月汽车市场销量大幅下滑疫情不是主因,更多还是春节因素影响以及车企在去年底加大力度清库存导致的,汽车市场最为艰难的时期可能是2月。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中汽协会第一时间在行业开展了疫情影响调研,根据目前受访的300多家整车和零部件企业反馈的信息综合分析表明,本次疫情对中国经济的短期影响大于2003年的非典,对于本来处于调整期的汽车行业影响更大。

目前来看,汽车市场购车需求和消费能力短期内明显下降。同时,受疫情影响,全国各地均出台了延迟复工的通知。据中汽协会对超过300家整车、零部件企业的调查统计表明,延迟复工导致企业较往年平均少开工7-11天(湖北地区更久),多数地区还要求人员返回工作地后居家观察,进一步推迟复工节奏,造成企业生产力不足,影响产品制造。

此外,由于复工以及运输问题的影响,迟滞了国内乃至全球产业链的生产运营,还将造成国外汽车企业今后为规避区域突发事件造成的供应链风险,而调整生产布局。

中汽协认为,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将对汽车行业一季度的运行情况影响巨大,行业产销量将会出现较大幅度的下降。疫情结束后,抑制的消费需求会在短期内得到释放,汽车市场将会迎来一波短暂的消费高峰,全年将呈现前低后高的走势,但全年汽车市场发展形势仍不容乐观。根据多方判断,今年国内车市整体下行仍将持续,但降幅不会超过2019年。

文/李丽萍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与2016年1月新能源汽车产销量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