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电动新能源 > 2024年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

2024年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

发布时间:2020-12-25 17:09:20

1、如果现在参加北京新能源汽车指标排队,如果指标排到2024年必须现在就买车吗?

6个月获得指标开始,6个月内如果不购车,指标作废,重新申请因为新能源好申请,基本上申请就可以直接获得指标,不过车比较贵

2、奥迪、保时捷新能源车来了 2024年投产 你买特斯拉还是奥迪

从奥迪100,到1996年在长春下线的奥迪200,德国奥迪在中国一直有着不错的销量,2020年1月到9月,一汽奥迪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下,仍取得了奥迪入华32年来最优异销售成绩,共交付512081辆新车。中国已成为奥迪全球最大市场。

长春,中国汽车摇篮之地,1953年毛泽东写下“第一汽车制造厂奠基典礼”,中国汽车工业在这里开始起步。

10月13日,2020中德汽车大会在长春红旗会堂举行,奥迪与中国一汽集团正式签署《奥迪一汽高端新能源汽车合作项目谅解备忘录》,宣布双方共同成立新能源合资公司,引入奥迪与保时捷共同为大型电动车开发的高端电动车平台——PPE平台。

奥迪与一汽成立的新能源合资公司将主营高端电动汽车,建设新工厂并规划引入PPE平台,是奥迪与保时捷共同为大型电动车开发的高端电动车平台,首款国产车型计划于2024年投产。奥迪与保时捷产能分配为60比40。

PPE平台主要用于中大型和全尺寸豪华电动车型,车身长宽均可调整,并且可使用不同尺寸的电池组;早在今年1月,奥迪就公布了其PPE平台《机动车辆的牵引电池》专利,

标配车型电机为后置方式,同时可加装前轴电机以构成全时四驱,并适配空气悬架、后轮转向等功能。

上汽奥迪首款燃油车型上市时间为2022年,而一汽奥迪新能源合资公司2024年投放首款新能源车,看来在奥迪心目中。一汽地位要高于上汽,而上汽销量高于一汽,就又是一个真实的数据存在。

10月9日国务院刚刚通过《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10月13日中德汽车大会就举办,这也太和谐了。所以,这也是为什么德系卖的好的原因之一。

在新能源市场德系车又比日系车早走了一步,但比上海还是晚了一步,下一个市场是奥迪与特斯拉之争,也是上汽与一汽之争。

《老柳说车》认为日系车可能会不走寻常路,专注氢能源车技术的推进。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3、奥迪与一汽成立新能源合资公司,2024年起本土化生产纯电动汽车

10月13日,奥迪汽车股份公司携手合作伙伴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在长春举行的中德汽车大会上签署谅解备忘录,宣布共同成立新能源合资公司在华本土化生产PPE平台纯电动车型,将双方合作提升至全新高度。

此次新合资公司规划引入的PPE平台,为奥迪与保时捷共同为大型电动车开发的高端电动车平台,首款车型将于2024年投产。新合资公司的成立将推动中国一汽与奥迪公司的战略合作全面升级。

据了解,中国作为奥迪品牌全球范围内最大的单一市场,2020年1-9月,奥迪品牌在华共交付512081辆新车,同比增长4.5%,在新冠疫情的影响下仍取得了奥迪入华以来最优异的成绩。此外,奥迪表示期望到2025年,其电动车在华销量将占到在华总销量的近三分一。

根据近日中汽协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9月,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13.8万辆,环比增长26.2%,同比增长67.7%。随着疫情的逐步趋稳,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也快速恢复,并呈现出大幅增长的趋势。作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市场之一,这样的高速增长也侧面印证了我国未来的市场潜力。同时,无论是刚刚通过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还是此前“延补免税”和新基建领域对充电桩建设的大力投资支持,这些都代表了国家对于新能源汽车的重视与扶持。

广阔的市场前景和优良的政策保障是奥迪本次投资的基础,而此前合资股比限制的放开,相信也是奥迪在中国市场加码的原因之一。据了解,2018年发改委便表示,2022年取消乘用车外资股比限制,同时取消合资企业不超过两家的限制。因此,笔者推测:虽然目前奥迪已确认与一汽的合作意向,但这家全新的新能源合资公司,或许还是要在2022年左右正式成立,毕竟面对中国新能源市场这块“大蛋糕”,奥迪自然不会放弃增加股权占比。同时,面对国内新能源市场愈发激烈的竞争,引进、生产更多的e-tron家族电动车型,才能更好的满足中国消费者的高端出行需求。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4、苹果汽车要来了!明年9月发布

12月21日消息,据台湾《经济日报》报道称,苹果首款电动汽车 Apple Car 将在明年 9 月发布,相比原计划提前了两年。

报道称,供应链正准备最早在明年第二季度增加苹果汽车的零部件生产,因应AppleCar 备货需求,和大、贸联等大厂已全面爆单。

此外,苹果目前正在对全新的汽车产品进行测试,据称苹果在加州已经秘密上路测试了数十辆原型车。而据知情人士向路透社透露,苹果正在推进自动驾驶汽车技术,并计划于2024年生产一款乘用车。

未造车一直努力着

其实,早在2007年,乔布斯就曾会晤时任大众集团CEO马丁·文德恩,讨论一款名为“iCar”的产品。然而,对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路径,苹果却始终处于战略不定的状态。

2010年,苹果收购了车载激光雷达3D绘图初创公司3CTechnologies。

2013年,苹果在全球软件开发者年会(WWDC)上正式推出了“iOSin the Car”车载系统(后更名为CarPlay)。

在2014年,苹果开始首次设计汽车,并将其称为“泰坦计划”(Project Titan)。然而,在泰坦计划实施一段时间后,进展并不顺利。

2018年,曾任特斯拉工程部高级副总裁的道格·菲尔德(Doug Field)重返苹果公司,接手了汽车项目,才让泰坦计划得以继续。

2019年,苹果在智能汽车领域的落子明显加快,在汽车领域的专利大量获批,专利覆盖广泛。

在今年早些时候举行的2020年WWDC上,汽车作为苹果未来商业版图的重要环节也开始占据更多篇幅,会上介绍了电动车导航、CarPlay系统、手机钥匙三大新功能。

虽然目前苹果尚未公开承认正在开发AppleCar,但市场认为一切皆有可能。

准备充分

据不完全统计,从2017年至今,苹果已经获得了超过100项汽车专利技术。截至2020年,苹果在汽车领域的专利技术已涵盖自动驾驶、充电、车载系统、车体结构优化等多方面。

其中,苹果智能驾驶系统专利占比从2016年22%上升至2019年41%;车辆硬件创新设计专利占比由2016年11%增长到2019年37%。

此外,苹果最大的核心武器要属芯片。苹果自研自动驾驶芯片也不受制于供应商,能更快地提高芯片性能。最为关键的一点,苹果可以用手机巨大的出货量,摊薄汽车芯片高昂的研发成本,并以高性价比超越NVIDIA和Mobileye,当然也可以轻松碾压特斯拉。

2020年11月,苹果正式发布自研芯片M1。这颗M1芯片是苹果从手机领域向其他领域扩展的重要标志。据悉,这颗芯片稍作修改就可以用于汽车座舱和无人驾驶。同时,苹果也收购了英特尔的基带团队,将来大概率也会推出5G V2X芯片。

在电池方面,知情人士表示,苹果正在研发一种新的电池,这种电池技术依赖于“单体” 设计,通过不将其分成离散的电池单元,可以将更多容量装配到整个电池单元中,从而实现更低的成本以及更长的续航里程。

总结,如此强大的公司想要完成一项造车任务并非难事,大家的焦点只是在如何创新,如何像iPhone那样真正引爆整个市场。传统车企尾大不掉,特斯拉靠电动技术弯道超车;那特斯拉力有未逮之处,苹果也能一举突破。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与2024年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