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0年10月新能源销量现“井喷”,多款车型销量创新高!
2019年月,随着新能源补贴进一步退坡和整个车市的下行,中国新能源经历了近一年的大幅下滑。
从2020年7月起,新能源汽车销量终于恢复正增长,且增长势头明显,并在9月份实现了同比增长67.7%。
据悉,在刚刚过去的10月份,多家新能源企业销量创造有史以来新高,“金九银十”在新能源市场成色十足。
11月2日,位于造车新势力头部阵营的蔚来、理想、小鹏纷纷发布了10月销售数据,三家新势力10月销量均创史上最佳。
10月份,蔚来汽车共交付新车5055台,同比增长超100%,创品牌单月交付数新高,并自今年3月以来连续第8个月实现同比增长。并且这也是蔚来月度交付数首次突破5000台,也是中国高端汽车品牌月销量首次突破5000台。
同样,理想汽车也于2日公布了10月交付数据。 理想ONE在10月交付3692辆,连续三个月刷新单月交付量纪录。2020年1月至10月,理想ONE已累计交付21852辆。
小鹏汽车方面,在小鹏P7的带领下,10月单月总交付量达到3,040台,同比增长229%,连续两个月达到3000台以上。其中,小鹏P7交付2104台,势头良好!
相对于造车新势力的攻城拔寨,传统车企近几个月显得有点低调。不过伴随着更加有竞争力的产品相继上市,销量也取得了不错的结果。
作为上汽荣威全新R标旗下的首款产品,荣威ER6在10月份销量达到了1124辆,一举成为15-20万级纯电轿车细分市场销量王,彰显了“国家队”级选手的实力。
据悉,R汽车采用了全新的零售服务模式,R-Super Center城市旗舰店、R-Center城市中心店、R-Store城市超市、R-Station等网络生态渠道正在全国范围内加速落成,R标旗下所有车型直营交付,全国统一标准、统一服务、统一价格。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2、你对2020年新能源汽车有什么期待?
?
3、2020年新能源车企哪家强?这几个你可以了解一下
2020年行将结束,靠着下半年的强势反弹,中国汽车市场克服了疫情带来的严重冲击,总销量预计将达到2500万辆,这算是一个不错的成绩。但对于狂飙突进了几十年的汽车行业来说,长期的横盘调整,即意味着上攻动能不足,传统汽车行业高速增长的日子可能真的不会再有了。
新能源汽车市场却方兴未艾。2019年新能源补贴政策退坡以来,中国的新能源汽车销量一直“跌跌不休”,但却在多灾多难的2020年下半年成功企稳,展现出旺盛的生命力。2020年1-11月,中国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同比增长4%,重新进入上升渠道。很多人预测的补贴政策退坡以后中国新能源汽车将被打回原型、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将被外资占领的情况并没有出现,与之相反的是,国产新能源汽车企无论是品牌建设还是销量都取得了重大突破。至于外资品牌,丰田汽车总裁丰田章男直到近日仍认为电动汽车是被过度炒作,这与其说是理性,倒不如说是在为自己进步缓慢的新能源汽车而愤愤不平。
神车再现,五菱再掀普及浪潮
自新能源汽车发展之初,业内专家以及政府相关人士都一再表示,普及率才是新能源汽车产业最核心的指标。无论多么先进的技术,如果不能迅速普及,最终的结果只能是被束之高阁。但根据中国消费者的平均购买力,动辄几十万的高端电动汽车显然无法承担起普及重任。这个时候五菱神车再现江湖,以一款售价3万元左右的五菱 宏光mini EV迅速打开市场,11月份单月销量突破3万辆,看来只要找准客户的痛点,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并没有那么难。
五菱宏光mini EV的成功就在于定位精准。全系没有安全气囊,最高续航里程不过170公里,低配车型甚至没有空调,这样的车被很多人称为“工业垃圾”,但这其实是一种“何不食肉糜”的心态。100多公里的续航里程,3万元左右的价格,能够很好地满足客户的代步需求,花里胡哨的自动驾驶、人车交互等对这个级别的客户并无实际作用。在功能和配置上,这款车的确不值一提,但它的爆红,本身就证明电动汽车已经被消费者广泛接受,这比它卖了多少辆更加重要。
新势力起死回生,蔚来汽车高歌猛进
去年的这个时候,蔚来等造车新势力还受困于资金链断裂的流言蜚语,但一年之后,蔚来们已经在高端电动汽车市场上高歌猛进。11月份蔚来汽车上险数达到5205辆,成功超越BBA,成为仅次于特斯拉的高端新能源乘用车品牌,其中新车EC6 11月份上险数达到1460台,成为30万元以上轿跑SUV排行榜冠军。在电动汽车时代,外资巨头们不再有燃油车时代的嚣张气焰,在他们最擅长的高端豪华车型上,中国的造车新势力们已经占得先机。
比亚迪汉月销破万,王者姿态尽显
尽管五菱和蔚来在新能源汽车市场上成绩非常不错,但比亚迪的地位显然让业内人士更为关注其表现。作为中国新能源汽车开创者和领导者,比亚迪有着国内最完善的产品布局和最先进的核心技术,它的发展更具有行业风向标的意义。比亚迪11月份新能源乘用车销量为2.56万辆,同比大增139.4%,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旗舰轿车比亚迪汉。
比亚迪汉月销突破10000辆,对于一款车身接近5米,平均售价25万元左右的高端电动汽车,它能成功打入万辆俱乐部,对整个新能源汽车市场来说意义非凡。划时代的刀片电池、华为鸿蒙系统、全新的外观内饰,这些闪光点促成了比亚迪汉的持续火爆,证明国产新能源汽车企业已经掌握了市场的主导权。
多项黑科技加身的上汽大通MAXUS EUNIQ 6
202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还有一个亮点,那便是多领域齐头并进。带领市场前进的车企不但包括比亚迪和蔚来这种天生带有新能源基因的,而且包括上汽大通MAXUS这种新生的重量级玩家,EUNIQ 6便是上汽大通MAXUS新能源汽车产品阵营中的代表性车型。
在传统汽车时代,国产汽车车企们似乎跟核心技术没多大关系。但在新能源汽车时代,诸多的黑科技却都掌握在国产车企手中,EUNIQ 6采用了来自华为的三合一产品,集成了车载充电机、DC/DC转换器及高压配电箱,产品体积小、重量轻。与此同时,EUNIQ 6在全车的静谧性上也有很高造诣,整车的声学包经过了32处优化提升,材质、厚度、吸隔声性能都达到了同级别车型的最高水平。
在消费者最关注的动力性能方面,EUNIQ 6也没有令人失望。它搭载了来自宁德时代的高性能电芯和来自华为的电控系统,峰值扭矩达到310牛米,NEDC续航里程510公里,达到了同级别车型的领先水平。与此同时,它的电池组还达到了IP67级别安全防护,快充模式下只需33分钟即可将电量从20%充至80%,完美解决了电动汽车普遍存在的充电慢的问题。
在此基础上,EUNIQ 6还拥有两项强大的黑科技:成长式泊车和540°全景环视系统。EUNIQ 6车型搭载了成长式自动泊车辅助系统, 一方面车辆能够主动学习用户惯用的泊车路线,最终让用户只是通过手机APP就能控制车辆前进与停止。同时此系统搭载了自寻车位近场泊车的功能,一旦发现了用户视野范围内的可用车位,车辆便会自动前行到车位旁并泊车入库,让车主不会因为找不到车位感到烦躁。
540°全景环视系统在普通360°摄像头的基础上还增加了透明底盘功能,可进行全地形透视,有效避免了托底、刮擦等事的发生。同时,系统还配备3D全景影像功能,可以让驾驶者对外部路况有更为清晰直观的了解,避免因视野盲区导致车辆刮擦损伤。
此外,当车主不在车内时,一旦发生威胁引起车身破坏的情形,系统的哨兵模式将会点亮车机屏幕,启动摄像头录像,并通过系统警报音乐与喇叭鸣笛吓阻破坏者。在此模式下,车辆可通过TBOX向车主手机APP发出警报通知车主,车主也可以下载车载摄像头的图片记录。搭配360°全景行车记录仪,在行车时与驻车后录像,不仅可以充分保证车辆安全还能在事故后留存证据。
对汽车行业来说,2020年是非常困难的一年,但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却能在危机中迎来转机。相信随着技术稳步上升,中国新能源汽车的整体销量也会越来越高,并在2021年创造更大的辉煌。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4、2020年学新能源有前途吗?
学汽修当然能适应新能源的发展了,环境保护方面新能源是发展方向,国家扶持力度很大,前途很好,新能源是发展方向但也不能完全取缔目前的汽修行业再说现在的汽修也是维修新能源汽车的基础先学着把技术学到手只考虑未来。
5、2020新能源汽车专业前景怎么样?
近两年来,国家在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虽然现在还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但这必将是后期的发展趋势;而且现在学习这方面技术的人不多,导致目前新能源技师人才非常紧缺,到时候技术掌握扎实了以后发展前景是非常理想的。
新能源专业在全面学习燃油车系维修技术的基础上,针对纯电动汽车技术深入学习新能源动力系统、新能源驱动系统、新能源整车控制系统、新能源汽车故障与排除等课程内容。感兴趣可以了解一下。
6、2020年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都有哪些变化?
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的实施对于车企而言能够推动车企快速的发展,对于消费者而言能够通过补贴得到实惠,减少买车的成本,随着2020年新能源汽车补贴推出,几家欢喜几家愁,4月23日四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代表着新补贴政策正式落地,在新政出炉后的好几天内,业内热议声音仍然此起彼伏,2020年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有哪些变化?
针对于2020年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来看,调整的是补贴力度有以下几点变化,第一点,补贴对于车辆的续航要求有所提高,根据最新的补贴政策去看,车辆的续航在300km到400km左右的车型,能够享受1,62万左右的补贴,而大于400km续航的车型能够享受2.25万左右的购车补贴。
第二点,想要享受新能源汽车的补贴政策,车辆的价格不能高于30万左右的高度,那么从这个上面去看也是补贴政策带来的改变,会使得一批高于三十万的车型而无法享受应有的补贴,不过采用“换电模式”产品除外,限价在30万以下的新能源车,将利好集中在中低端新能源汽车领域,能够引导广大消费者购买高性价比的新能源车。
总得去看对于2020年新能源汽车在补贴政策上面相对于往年的补贴政策要求更高了,提高了续航里程作为补贴的参考,同时设置了30万元的政策补贴门槛,这些补贴政策的变化,对于正在"混日子"的新能源车企来说,也是击中了其要害之处。总之补贴的变化也是为了促进新能源汽车能够更好的发展。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7、2020年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2020年新能源汽车补贴标准?
首先补贴补贴前售价在30万的新能源汽车,同时对新能源汽车的继航门槛提高至了3o0K M。
8、为刺激新能源汽车销量 我国或延长补贴至2020年后
近几日,据外媒消息称,中国可能将会延长新能源汽车方面的补贴至2020年以后,只在刺激和振兴新能源汽车的销量。该知情人士表示,新能源汽车自去年补贴退坡之后就出现了首次下滑,并至今销量不振。因此,中国政府或考虑适当延长新能源汽车补贴,同时,知情人士还表示,目前,延长补贴的讨论还处在初期,不能保证延长。
目前,按照国家四部委在2017年发布的《关于调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来看,中国新能源汽车的补贴应该是到2020年底将完全取消。而上述知情人士还表示,如果补贴确定延长到今年以后,还不清楚补贴何时会被取消。
公开资料显示,我国从2010年就开始进行了补贴试点,很快在2013年就面向全国推广 ,可以说到今年为止,我国对于推广和发展新能源汽车的补贴已经持续了10年之久,时间长、力度大。然而,也正是因为我国持续大力度的补贴,也滋生了一些不思进取的车企、甚至出现了个别利用国家政策来骗补的所谓新能源车企。
因此,新能源汽车产业需要健康发展,补贴退坡是大势所趋。这不仅能够倒逼企业向核心竞争力发展,还让补贴导向让位于市场导向和创新导向,实现新能源市场的优胜略汰。 不过,进入调整期后的新能源销量也由此来了个大“跳水”。
去年7月1日开始,我国新能源补贴正式退坡,此后随之而来的,就是新能源汽车的销量跳水般的逐月下跌,后几个月跌幅甚至都超过40%。根据中汽协数据统计,2019年全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为120.6万辆, 同比下降4%,出现了近十年来首次同比下跌。
而进入今年后,新能源汽车的销量仍然是萎靡不振。根据中汽协数据显示,今年1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预计分别完成4.0万辆和4.4万辆,同比分别下降55.4%和54.4%,而其中,乘用车产销预计完成3.5万辆和3.9万辆,更是分别下降56.3%和54.5%
尽管,1月的销量或多或少受到新冠肺炎的影响,但专家也表示,新冠肺炎的高峰期至1月下旬才到来,对于车市1月的影响并不十分严重。而新能源汽车的销量真正持续“跳水”的最大原因,就是补贴的退坡。
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万钢
因此,对于补贴退坡了力度,部分专家也有了新的观点。在今年1月的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议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万钢就建议道:“2019年中央和地方财政退坡已经超过了70%,到2020年底现在也就是一年的时间了,我们觉得不要再制定中间的补贴政策,也不要对补贴的产品、技术指标再做新的调整,要让企业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退补以后的产品规划和研发工作,更加满足市场的要求”。
此外,在今年1月20日,工信部部长苗圩也在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正面回答了补贴退坡的问题。苗圩讲到:“我们要会同有关部门研究促进汽车消费的政策措施,进一步研究和评估新能源汽车补贴的政策。”同时他就表示:“今年我们正在研究,退坡的政策可能要平缓一些。”
结语
综上所述,不论是从新能源汽车自去年7月1日补贴退坡后,持续“跳水”的销量现状而言,还是肆意扩散的至今仍未平息的疫情对于新能源汽车的负面影响来看,新能源汽车补贴的延长都还是有很大可能的。当然,不论延长多久,补贴终究会完全退出,因此,车企还是应该完成由补贴导向向市场导向、创新导向的转型,才不至于始终被补贴左右了销量。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9、2020年推出的重磅新能源新车,哪款更让你期待?
2020年伊始,一场突如其来蔓延全国的疫情让各行各业都按下了“暂停键”,让本身已经下行的汽车市场更是变得雪上加霜。其中,新能源汽车更是一大重灾区,如今新能源汽车在整体市场下滑超过五成,多家原本畅销的新能源产品销量大幅度下降。
不过,鉴于新能源汽车目前仍然有利好消息放出,原本定于2020年底完全退出的新能源车补贴有可能进一步延缓;同时亦会尽快编制《新能源汽车发展规划(2021-2035年)》,有望加大补贴或推出不同的优惠“救市”。
此外,这次疫情刷新了许多人对家庭健康防护的重视程度,使一些原来以公共出行为主的无车家庭考虑首次购车,因而对于有兴趣考虑购车的团友,不妨看看以下这些即将上市或新近上市的新能源车型。
可能你会好奇,混动版的雷克萨斯UX已经足够优秀了,为什么还会选择在此时推出纯电动UX车型呢?或许,就正如雷克萨斯国际总裁泽良宏先生所言:“电气化技术蕴含巨大潜力,它将给驾驶带来深刻变革。LEXUS雷克萨斯希望借助电气化技术,回归造车的初心,从而改变我们对未来豪华汽车的思考。”
当然,大多数用户最为关心的还是纯电动车的电池安全和续航里程,鉴于雷克萨斯多年研发全混动系统所积累的经验,雷克萨斯UX 300e搭载三重监控系统,可分别对总电压、电芯,以及整个电池包进行监测,以预防过度充电等情况发生,并配备温度管理系统,可在低温和高温条件下保持原有最大400km的续航里程。
作为全球唯一一家拥有混合动力(HEV)、插电式混合动力(PHEV)、纯电动(EV)、氢燃料电池(FCEV)全技术路线的车企,丰田的电动化产品全球累计销量已超过1400万台。 按照丰田的规划,以2020年在中国率先推出纯电动车为标志,正式开启“EV元年”;到2025年,将在中国市场推出共计10款EV车型。
除此以外,丰田还对EV车型的充电系统效率进行了大量提升。譬如,EV车型的充电系统不仅可以满足国标充电,还能通过降低电力转换时流失的电流进一步控制充电效率。此外,还可通过降低充电时辅机电池能耗,避免电能损失的同时也增加电动车的续航里程,最终实现充电效率的提升。
ID.3是大众汽车品牌开启大规模电动化攻势的重要产品,早在去年10月31日就完成了国内首秀。ID.3有着非常个性的设计语言,相较于以往大众车型有着明显不同。前格栅采用封闭式设计,两侧大灯通过一条贯穿式LED灯带相连,加上环状设计的LED日间行车灯,为ID.3营造出极具辨识度的外观。
除此以外,大众专为纯电动汽车打造的MEB平台有诸多优势,比如该平台下诞生的ID.家族车型,其电池被设计成如同巧克力块一样的多个模块,同时尺寸经过精心设计被置于车辆底部,四周配有其他零部件,提升了电池的灵活性,使得电池可以兼容未来的电池技术。
在纯电动车领域,雪佛兰已有着多年的研发经验,在海外上市的雪佛兰Bolt更是市场上热销的产品,不过雪佛兰并没有率先将Bolt引入国内市场,而是带来了更加惊艳的畅巡。作为雪佛兰在中国市场投放的首款纯电动车型,畅巡的外观设计极具科技感,造型上大量汲取了雪佛兰FNE-X概念车的设计元素。
目前,通用汽车在国内仅有别克微蓝一款纯电动车在售,雪佛兰畅巡的到来将进一步丰富通用在华的纯电动车型阵容,率先完成轿车和SUV的布局。同时,雪佛兰畅巡预计会采用与别克微蓝相同的动力系统,续航里程同为410km。两款车均具备前卫跨界的造型,相信会成为合资纯电阵营中一股强势的力量。
拜腾M-Byte完美保留了概念车上的全球首创48英寸“共享全面屏”,极具未来感和豪华感。拜腾M-Byte这块“共享全面屏”是迄今为止量产车上最大尺寸的车载屏幕,共分为三个显示区域,优先级最高的驾驶相关信息集中在左侧区域,中央和右侧区域显示导航和其他服务。此外,还考虑到安全方面,加入了防爆裂涂层,防止剧烈碰撞屏幕破碎造成的玻璃飞溅。
除了共享全面屏之外,拜腾M-Byte还提供7英寸驾驶员触控屏、8英寸副驾触控屏及后排乘客独立娱乐系统,以上屏幕均可以与共享全面屏形成互动。例如,主驾可以通过驾驶员触控屏进行类似鼠标板的操作,两指拖动导航地图或放大缩小地图尺寸;前排乘客也可通过副驾触控屏选择共享全面屏导航目的地,或选择娱乐播放内容。
作为哪吒汽车旗下全新纯电动紧凑型SUV,哪吒U计划在2020年第一季度正式上市,目前已经开启了预定,官方公布的补贴后预售价格区间为15.00-21.00万元。这款车最大的噱头应该是全球首款采用“透明”A柱的量产车型,通俗说这个功能就是通过外部摄像头结合软件算法,将A柱遮挡的外部景象投射到车辆A柱内侧的屏上。
动力方面,根据此前的申报信息显示,哪吒U将拥有两驱和四驱版车型,其中两驱版车型最大功率204Ps,峰值扭矩310N·m,综合续航将达到501km,四驱版车型则会拥有高达615N·m的扭矩,百公里加速仅为4.9s;如此强悍的百公里加速,让其必然会成为紧凑型SUV市场中一个不可忽视的存在。
比亚迪汉作为“传说中”的高端轿跑车型在去年得到了官方证实。今年年初,比亚迪官方放出汉EV的预告图,明确其定位于纯电动中大型轿车,沿用Dragon Face家族式设计语言,并且在成熟方案之上带了更新的调整。据称,新车或将于2020年6月份左右上市,并将首次搭载比亚迪“刀片电池”,能量密度提升了50%,具有高安全、长寿命等特点,车辆续航有望突破600公里。
值得一说的是,此次汉EV采用了比亚迪最新研发的磷酸铁锂“刀片电池”,电池能量密度为140Wh/kg,算是非常出色的层级。该技术即能保证较高能量密度和寿命,同时还能降低制造成本。根据专利信息,该电芯可实现无模组,直接集成为电池包(即CTP技术),从而大幅提升集成效率。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