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石化宣布乙醇汽油停止使用,该汽油究竟好不好?
按这么多年的实施来看,应该是不好的!本来是为了环保,现在油耗增加了,不是排放也更多了吗?
经过我的对比,乙醇汽油和无铅汽油的明显区别就是动力下降而且跑的公里数也下降了。
我的车是本田艾力绅,使用无铅汽油260元左右能跑430公里左右,加乙醇汽油260元左右能跑400公里左右,加油时还能感觉出来动力不到位。加乙醇汽油动力明显下降,而且不精用,我的车在杭州开到南京六合时在杭州加了120元有18升左右油箱空了要加油结果加了240元的乙醇汽油(江苏过了长江就没有清洁汽油好加)结果还没到东海油箱红灯显示油箱空了。
有没有计算过:同样是跑100公里,不加乙醇汽油,耗油10升;加乙醇汽油,耗油11升。 试问:加进去的的1升乙醇,何用?不是白白浪费了吗?反正对车主而言,无论是乙醇汽油也好,不是乙醇汽油也罢,都要跑相同的路程。
乙醇当中96%是酒精,4%水,没有100%己醇,大家都知道乙醇溶于水,车辆在燃烧过程中乙醇中后的水蒸气从排气管排出,大大减少排气管使用年限,混合气中水汽影响汽车的功率,所以油耗增加。
酒精的清洁能力强?汽油的清洁能力不如酒精?而且不如含百分之十酒精的汽油清洁能力强?平时我们清洁油漆什么的不都是用汽油?有谁用酒精?超过三万公里清洁油路?纯汽油把油路脏东西冲刷不掉下来含百分之十酒精的汽油会冲下来?我咋觉得不大对劲呢?乙醇汽油已经用了几年了,说说感受吧,以前加满一箱油能跑500-600公里,现在能跑300-350公里,排除我加宽轮胎的因素和天冷的因素,夏天没换胎之前一箱油跑350-400公里,也就是说乙醇汽油导致了我的公里数少跑了100-200公里,这样的数据我不知道该怎么说。
网上说原来500公里现在480公里的,我只想说你们真的跑过吗?少跑100-200公里所花费的燃料无形中增加了很多,同样的污染物也会排放的更多,所以说乙醇汽油是否真的像新闻中所说的那样能减少污染还要看时间的考验,最近没有听说雾霾少多少,我的感觉是雾霾更多了,可能我说的这番话有损某些人的利益,当然我觉得乙醇汽油中一定会有重大的利益关系,乙醇汽油是失败的的结论。
现在最应该做的就是引导新能源汽车,比如说电动汽车电池快捷更换,加电站的普及,电动汽车最低续航标准,新电池研发等等,现在不是有石墨铝电池了吗?尽快应用起来,免费东北地区电损耗严重下降,续航怎么也要500公里起步,和燃油车应该差不多才好。祝愿新能源汽车产业越做越好,希望再过一两年我能换一台心目中的纯电动SUV,要求也不高,冬季续航500公里,百公里14千瓦时内就可以了。
汽车跑的里程是不变的,动力降低要多烧油,用的纯汽油基本不变量而加进去的乙醇起了多大作用?
生产乙醇零污染?好像欧洲很多国家取消了乙醇汽油。别到时候捡了芝麻丢了西瓜!乙醇汽油会降低功率。所以,相同速度就需要使用乙醇汽油时加大油门,加之只是10%的添加,添加乙醇说是为环保做贡献太牵强了吧!掌握该技术,作为战略储备可以,我们进口玉米造乙醇,不如进口原油提炼汽油更符合国情吧?需要弄清楚的一点是:汽车发动机燃烧是按乙醇汽油设计的吗?现实汽车使用中汽油可以添加很多甲醇等等代替部分汽油的燃烧产品,使用后导致部分车辆烧机油等等发动机等部件损坏,谁能承担责任?
乙醇汽油是一个错误的实施,快速让燃油车报废,推广新能源汽车:乙醇(酒精)燃烧后产生水和二氧化炭,但是乙醇加汽油在燃烧后产生乙酸,对汽车金属特别是铜有腐蚀作用。乙醇是一种溶剂,易对汽车的密封橡胶、油封等合成非金属材料产生轻腐蚀,溶涨,软化或龟裂作用。长期使用乙醇汽油会损害发动机,由于油封油垫被腐蚀,发动机各个部位经常出现渗油漏油现象......乙醇汽油会溶解油路中原本存在的杂质,将其带入发动机,进一步损害发动机的寿命!
1.成本低了。2.价格涨了。3.发动机排水多,腐蚀发动机,冬天造成道路冰面安全隐患!4.不抗用,一箱油跑不了多少公里!5.发动机没有动力,加速超车费劲!6.有保质期了!你必须赶紧使用!7.说是保护环境,但是车的积碳增多了是事实!8.气味难闻!
乙醇汽油优点没发现,缺点是:①动力严重不足,②油耗高,与纯汽油相差20%,③损坏汽车(尤其是排气管、橡胶制品等),④冬季地面结冰,导致交通事故频发,⑤价格高、乙醇卖汽油价。
2、如何发展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汽车局限性.政府i
在山西将新能源汽车明确为三种:电动汽车、燃气汽车、甲醇汽车。各自的优点和局限性如下:
电动汽车:未来能源的发展方向,特别是太阳能、风能、水能、核能等。传统的煤电,环保性和经济性有限。主要的局限性是技术还不够成熟,电池寿命短、成本高、重量重及生产和使用电池本身带来的污染,影响了电动汽车的推广,而且充电站的建设还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
燃气汽车:在2015年以前,是不错的替代能源。可惜随着天然气成本的持续增加,车用天然气价格普遍在4元以上,其经济性与甲醇汽车相比较没有优势,而且改装成本高,安全性稍差。随着国家质检总局叫停改装天然气,要求必须是使用原厂天然气整车,使得天然气的优势进一步减弱。
甲醇汽车:当前最合适的替代能源。甲醇成本持续下降,经济性是三种新能源中最高的,而且改装简单,安生性好,甲醇燃料可以和汽柴油一样与现有加油站直接合作加注。但仅在少数省份有政策,大多数省份需要申请。甲醇汽油的需要自行调配,对技术有一定的要求。
3、目前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形式是什么,是形式,不是形势
发展形式是混合动力汽车!也就是传统燃料汽车和新能源汽车!比如说,可以加汽油和压缩天然气的出租车就是一个代表!也有电动和传统燃料混合的!我就是搞汽车研究的!应该没问题的!呵呵~
4、听说比亚迪与外国一家汽车公司合作生产新能源汽车,是真的吗
“世界上最年轻的汽车公司”比亚迪,与“世界上最老的汽车公司”戴姆勒奔驰就电动车及零部件合作订立谅解备忘录,并计划联合推出面向中国市场的新品牌电动车。
此次联姻,业内人士表示,比亚迪是搭上了进入国际市场的“高速路”。也有专家表示,未来的中国汽车品牌应该诞生在环保和新能源等研发领域有突出业绩的企业,如果还是传统汽车工业企业,即使是国际大品牌,也会面临巨大的转型挑战或危机。因此,比亚迪与戴姆勒的品牌联姻的发展前景值得期待。
3月1日,戴姆勒股份公司(Daimler AG,下称“戴姆勒”)宣布与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签订合作谅解备忘录,二者拟在电动车以及零部件领域深入合作,包括但不限于成立合资公司。
业内人士认为,双方合作是各取所需,比亚迪借势奔驰的品牌效应,在扩展国内市场以及进一步开拓欧美市场上形成更大的优势;奔驰则是借助比亚迪在电池技术方面的优势快速切入新能源汽车这一未来市场。
吸引全球汽车“大佬”的目光
3月12日,比亚迪公布了2009年度上市公司年报,2009年汽车业务的营业额同比增长了142.79%,达到209.91亿元,占集团总营业额的53.18%。同时该公告称,比亚迪继续保持了充电电池领域的全球领导者地位。
比亚迪的业绩不只获得了“股神”巴菲特的青睐,也正在吸引“大众”、“奔驰”等全球汽车业“大佬”的目光。
比亚迪公关部经理徐安昨日表示,戴姆勒选择与比亚迪合作一方面是看中了中国电动汽车市场发展的良好前景,而更重要的是戴姆勒看中了比亚迪在电动汽车研发领域的先进技术,希望通过与比亚迪的合作提升自身在电动汽车核心部件领域的技术水平。
比亚迪此次与戴姆勒奔驰合作,正好借势全球第二大豪华车品牌,为出征欧美新能源汽车市场铺路。华景咨询董事长、实战派战略管理专家佟景国指出,在出征欧美市场之前,选择戴姆勒这样的合作伙伴是非常合适的。当然,戴姆勒之所以愿意与比亚迪合作,也说明比亚迪在电池技术方面是过硬的。
对于日内瓦车展上比亚迪和奔驰展位相邻而设,佟景国认为这是品牌间互相借势。他指出,促成比亚迪与戴姆勒合作的根本原因有三点:首先,从全世界的汽车生产厂商来讲,比亚迪在新能源汽车的技术体系、生产体系的储备上占有很高地位,比如它在新能源汽车人才的数量上是世界第一的,这个规模上的优势可以支撑它在未来的新能源汽车时代冲击世界第一的位置。其次,汽车业产品与品牌的相关性太强,仅有优秀的技术体系是不够的。与奔驰合作可以借助它的品牌优势,借助它的生产资源进入欧洲市场。再者,从新能源汽车的角度讲,奔驰在新的汽车时代已经产生“空壳化”了,戴姆勒也需要借助比亚迪这样一个新能源汽车的新势力来给自己的汽车抓住一些实质性的内容。
合作或将延伸到新能源工程车
去年上半年,比亚迪也曾与另一家汽车巨头“德国大众”签署过合作的框架性协议,表示双方将在电动汽车及车用电池领域展开合作,但一年来,双方的合作并没有看到多少实质性进展。
佟景国认为,这次合作肯定要比和大众的合作好一点。比亚迪和大众的合作注定是没有太多实质性进展的,因为大众从历史上就不是一个汽车生产厂家,它是一个汽车生产企业的联合体。这家公司相当于我国早年的汽车工业联合会——汽车工业总公司,只是起一个产能协调的作用,下面的生产厂商是各自为战的。而奔驰则是一家完整的汽车生产企业,所以合作会有更多实质性结果。
汽车产业的价值链包括两大体系,一部分是整车生产体系,另一部分是渠道销售配送体系。戴姆勒可供比亚迪学习的地方主要在渠道。
佟景国指出,既然“二者拟在电动车以及零部件领域深入合作”,实际上,奔驰轿车在戴姆勒体系中所占的比重是很低的,戴姆勒的优势主要是工程车,因为工程用车的耗能更大,因此双方未来的战略合作也可能延伸到新能源工程用车,在这方面有所突破。“当然目前只是对它们未来战略合作的一个猜测。”如果比亚迪真有这方面的战略考虑,此次合作对于比亚迪未来的新能源工程车在欧洲市场的开拓和发展都是有利的。
事实上,徐安也表示,比亚迪和戴姆勒的合作已经运作了比较长的时间,这期间比亚迪总裁王传福曾经去戴姆勒汽车生产总部参观,戴姆勒总裁也曾经来比亚迪参观。
徐安表示,比亚迪将与戴姆勒此次合作将设立一家新技术合资公司,为中国市场设计、研究和开发新电动车、电力传动系统、车用动力电池和电动车的相关零部件。未来新的合资公司将成为高端电动车的生产者。
然而,关于此次比亚迪与戴姆勒的合作,网络调查显示只有45%的调查对象比较看好。有关并购问题专家也认为,比亚迪与戴姆勒未来的合资企业当中,双方在企业管理、品牌打造、市场开拓以及渠道建设等方面还将面临一个东西方文化的融合问题,但因为目前还没有具体的实施方案,未来合作成效究竟会如何还很难说。
佟景国认为,做新能源汽车的思维不同于传统车,“光是拿出好车来还远远不够,关键是如何让老百姓用上”。佟景国指出,“目前新能源汽车的难点不在于生产环境和生产能力,也不在于管理环境,而在于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对于政府、市场的影响是否足够大,是否能建立起相应的市场体系。这一市场体系在全球都还没有建立起来,消费者认识方面还存在诸多误区,比如,消费者普遍认为新能源汽车动力不足等”。
目前,新能源汽车核心的问题在于还尚未实现产业化,包括从设计到生产,以及相应加电站体系的建设完善,产业链体系尚未形成,因此,佟景国认为,这次合作更多应从战略方面去考虑:比亚迪与戴姆勒的合作短期内主要是为了共同培育市场,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化。没有可以借鉴的经验,只能共同来合作创新。中国政府肯定很积极来培育市场,因为这是中国汽车业最后一次走上世界前列的机会。
改变品牌形象不是一朝一夕
虽然比亚迪从2006年开始,已经连续4年实现汽车销量翻番增长,成为国内增长速度最快的汽车新锐品牌。但要真正改变在消费者心目中的“低质低价”的品牌形象,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从国际上的经验来看,佟景国指出,一个汽车品牌的打造需要12年左右,因为它的品牌成熟周期比较长。
徐安也指出,“品牌是需要时间来积累的,我们一直坚持以‘技术为王、创新为本’为企业的发展战略。我们相信,依靠我们在汽车技术领域的不断突破和优秀的市场表现,我们的品牌力也将会得到稳步增长。”
徐安表示,比亚迪从进入汽车产业之前已经开始了对电动汽车的研发,比亚迪坚信电动汽车将是未来汽车工业发展的方向,为此它们还专门建立了电动汽车研究院。经过多年的艰苦努力,凭借他们在电池领域长期积累的技术优势,已经成功研发出适合电动汽车的铁电池技术,它具有高容量、高放电能力、高安全性的特点,目前已经应用在他们开发的F3DM\F6DM双模电动汽车和E6纯电动汽车上。
王传福曾宣称,到2020年,比亚迪要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制造商。目前,比亚迪正在以“创新者”的定位来塑造自己的品牌形象,但这个新的品牌形象定位要获得全球消费者的认可还需加以时日。
佟景国指出,比亚迪要后来居上,有三件事必须做:首先,“仅仅从汽车角度是不行的,需要实现产融一体化,以融资贷款等多种形态的贷款来加速销售,打造完整的产业链”。
另外,比亚迪需要形成多层次的品牌体系,任何一个品牌都是金字塔结构的,在金字塔尖,让全世界消费者记住的可能是它的新能源汽车,但在着力发展高端新能源汽车的同时,传统能源汽车仍需要继续发展。再者,比亚迪需要利用好我国的市场优势,融入国家的汽车战略,同时利用好全球汽车产业转型的机会迅速崛起。
如果能做好这三点,佟景国认为,比亚迪完全有可能凭借后发优势做到全球第一。另外,汽车行业最需要企业家精神,王传福在企业家精神方面是没有问题的。
5、投资新能源汽车加电站要多少资金
快充桩两三万一个,慢充桩五六千,另外还有场地费,必要时增容加变压器
6、新能源汽车逐渐被推广,将来一定会代替能源汽车吗?
从理论上来说,新能源汽车代替传统汽车,这是一个必然的趋势,科技也一直朝着这方面发展。
道理很简单,因为目前汽车使用的是不可再生资源,其原料是从石油中产生,而石油是有限资源,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地球上的石油储备量也是有限的,因此,就算我们现在不开发新能源汽车,总有一天石油也会被消耗殆尽。
有一说一,尽管未来的趋势必然是新能源汽车取代传统汽车,但是这段路却任重而道远,不得不说还有很长一个阶段要发展,现在有一部分的新能源汽车已经上市了,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国家也大力支持,但是如果我买车的话,恐怕我也不会选择新能源汽车,主要原因有两个,第一是续航能力的问题,第二是动力方面的原因。
首先我们来说一说新能源汽车的续航能力,我们都知道新能源汽车是充电的,这也注定了新能源汽车不能跑长途路线,因为在中途没有可充电的地方,就算你备了一块电池那也没有用,在半路上换电池也是蛮麻烦的,所以新能源汽车如果想普及起来,首先配套设施应该先完善,比如说在有加油站的地方就应该有给新能源汽车充电的地方,如果这一点做不到,那么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始终都会面临问题。
再来说一说新能源汽车的动力问题,新能源汽车和传统汽车在动力方面肯定是不一样的,用电的车怎么能够跑得过用汽油的车呢,而且速度上也没有传统汽车跑得快,如果城市交通比较良好的情况下,选择新能源汽车的代步确实不错,比较省钱,但是如果路况比较复杂,恐怕用新能源汽车代步就不是那么合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