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电动新能源 > 新能源汽车简图

新能源汽车简图

发布时间:2020-12-27 21:37:54

1、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版)

引言:今天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牵头修订编制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在上海发布,在路线图1.0上做了修定,很多地方很有指导性,主要的地方还是在于汽车产业碳排要降下来,新能源汽车逐渐往上,设置了20%的市场渗透的目标。 

图1 对应的主要的改动

01? 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提升 

图2 路线图2.0的发展愿景 

路线图1.0定义的2020年7%-10%de新能源汽车的目标目前来看无法实现,目前前三季度是66.7万,乘用车的销售是1337.6万,目前在5%。而后续3个月按照每个月200万,新能源乘用车增加到95万,估算的市场渗透率是4.75%。在路线图坚定的把2025年的渗透率目标修订为20%以后,也就是说按照路线图接下来5年要达到15%的提高值,每年提高3%的渗透率(如果按照2400万折算,是72万的增量)。 

路线图1.0里面所说的节能汽车,目前明确就是混动包含48V和HEV,目前9月的市场渗透率分别为1.7%和2.25%,按照2025年的预期占比要到40%-48%,这个预期的增速是由车企自行迭代动力总成所实现的。目前这种对于乘用车含新能源汽车和不含新能源汽车油耗目标的估算,是比较合理的。如下所示,定义为WLTC工况下总体目标5.6=>4.8=>4.0,混动5.3=>4.5L和4.0L,也就是说短期内鼓励车企在混动领域投资,在15年内到2035年节能汽车与新能源汽车销量各占50%,汽车产业实现电动化转型和禁燃这个词完全脱开。按照这个路线图的设计考虑,混动的燃油车存续可能还要持续很长的时间。 

图3 技术路线图关于混动的提法 

在总体目标里面还有个提法,2035年,新能源汽车占汽车总销量50%以上,纯电动则将占到新能源汽车的95%以上,也就是BEV是47.5%,PHEV+EREV是2.5%,也就是说如果按照路线图的预期,目前市占率1.5%的PHEV总体的增量未来15年有个先高后低的过程,燃料电池的100万放在这里也挺奇怪。 

02 按照路线图的渗透率分布 

 这个比例我们按照上面的进行拆解,认为48V在2025年-2030年逐步让位给强混,PHEV和BEV的比例按照现在的20%往15%到5%的进行过渡。如果按照2025年2500万左右作为峰值对应的数量为100万PHEV、400万BEV、500万HEV、500万48V和1000万ICE。 

图4 中国乘用车按照路线图2.0分动力总成比例 

小结:实际这个路线图是否能顺利目前看来不清楚,不过保守的估计可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比较难过10%的渗透,过了以后到15%到20%比较容易,还是因为目前的5%区域集中和地方的推广政策直接相关,要让新能源汽车形成比较稳定的盈利模式,走到对岸还要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2、比亚迪e6纯电动汽车构造原理图

呵呵 不容易搞到 这些都是核心技术 不会轻易让人知道的 等以后电动汽车普及了那时候就出来了

3、三个小块的图案新能源车的是什么车?

这个是理想汽车,车型是理想ONE,新车指导价:32.8万元。

4、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到2035年燃油车全部改为混动?

□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 祁驿

10月27日,在2020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暨展览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理事长、清华大学教授李骏院士宣布,2.0版《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正式发布。

图片来源:2020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暨展览会视频截图

其中,他提出至2035年,我国节能汽车与新能源汽车年销量将各占一半,传统能源动力乘用车将全部转为混合动力,从而实现汽车产业的全面电动化转型。其中,针对纯电动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2.0版技术路线图指出,至2035年,我国将形成自主且完整的产业链,自主品牌纯电动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品技术水平将与国际同步,新能源汽车占汽车总销量50%以上,纯电动则将占到新能源汽车的95%以上。

2030年-2035年,将实现氢能及燃料电池汽车的大规模推广应用,燃料电池汽车保有量也将达到100万辆左右,并将完全掌握燃料电池核心关键技术,建立完备的燃料电池材料、部件、系统的制备与生产产业链。

智能网联方面,至2035年,各类网联式高度自动驾驶车辆将在国内广泛运行,中国方案智能网联汽车与智慧能源、智能交通、智慧城市深度融合。具体来看,2025年HA级智能网联汽车将开始进入市场;2030年,实现HA级智能网联汽车在高速公路广泛应用,在部分城市道路规划应用;2035年,HA、FA级智能网联车辆具备与其他交通参与者间的网联协同决策与控制能力,各类网联式自动驾驶车辆将广泛运行于中国广大地区。

难道说到2035年路上就见不到燃油车,厂家也不给产销燃油车了吗?

答案99%以上是不会的。

首先,这个技术路线图,是给有关部门制定政策作为参考依据用的,它提出的,都是一些美好而远大的目标,并不是政策本身。

如果你看过技术路线图1.0版本,然后对照执行结果你就能发现理想和现实之间差距还是很大的。

其次,即便这些目标变成了政策,距离2035年不是还有15年吗,一台车你能开15年不换吗?

按照现在大家换车的频率,我觉得15年可能已经换过三轮了吧,所以这两年您买车还是可以随心所欲的。

所以,对于消费者来说,该买的买,该换的换,技术路线不是政策。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5、新能源汽车教学场景图片

现在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前景好,学新能源汽车技术很有前途的,对汽车感兴趣的话可以选择一个专业的学校学技术。

6、网上流传的一张图片,说是新能源汽车,虽然知道那不现实,但是我想知道用科学怎样证明他无法实现,

要运动,磁铁和挖掘机是一个整体,磁铁和铁矿的吸力是内力,这个内力是相互平衡的不做工

7、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发布 2035年无传统内燃机车型

易车讯 10月27日,在2020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暨展览会回上,中国汽车工程院院士、中答国汽车工程学会理事长李骏代表汽车学会发布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中提到:到2035年,传统能源动力乘用车将全部转变为混合动力,而新能源汽车将成为主流,销量占比达到50%以上,其中纯电动汽车的将占95%以上。此外,各类网联式高自动驾驶车辆到2035年将在国内广泛运行。 

李骏指出,到203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技术总体将居于国际领先地位,动力电池产业链完整、自主、可控。基础设施方面,2035年,将建成慢充桩端口1.5亿端以上、公共快充端口146万端以上。

此外,李骏还介绍,路线图2.0在1.0版的基础上由“1+7”拓展为“1+9”,即1个总体技术路线图和9个细分领域技术路线图,分别是节能汽车、纯电动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氢燃料电池汽车、智能网联汽车、汽车动力电池、新能源汽车电驱动总成系统、充电基础设施、汽车轻量化、汽车智能制造与关键装备。

8、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发布,未来十年电动汽车不会替代燃油车

下一个十年,纯电动车会替代汽油车吗?我非常明确的告诉你:不会!

虽然电动汽车是国家大力扶持发展的项目,但是它的发展也不是大跃进式的,而是要脚踏实地一步一步的往前走,逐步的用电动汽车来替代燃油车,而不是一下子全部替换掉,国家对此是有非常明确的规划的。就在今天,2020年10月27日,由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修订编制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在上海发布,这可以看做是国家对新能源汽车的规划发展蓝图。

在这个路线图中,进一步强调了纯电驱动发展战略,提出至2035年,新能源汽车市场占比超过50%,逐渐成为主流产品;燃料电池汽车保有量达到100万辆左右;节能汽车全面实现混合动力化,汽车产业实现电动化转型。技术路线图同时明确了研究领域,提出了产业总体+9大技术发展方向,即围绕产业总体与节能汽车、纯电动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氢燃料电池汽车、智能网联汽车、汽车动力电池、新能源汽车电驱动总成系统、充电基础设施、汽车轻量化、汽车智能制造与关键装备等九大分领域开展技术研究,制定“1+9”技术路线图。

看到了吗?到2035年,新能源汽车,即所谓的纯电动汽车,才能成为主流产品,预计占比才会超过50%。而其它的汽车,基本要实现“节能化”,将会以混合动力为主要技术,使汽车的油耗大幅度下降,比如乘用车油耗要降低到4L/百公里以下。所以说,在下一个十年,纯电动车肯定不会替代汽油车,即使在下下个十年,纯电动车也不会全部替代汽油车,只是占有比例会上升。

就现阶段来说,电动汽车有很多技术瓶颈还是无法突破的,比如动力电池技术、续航能力、充电基础设施以及人们的认知、接受程度等,只有全社会都对电动汽车有了一个更深刻的认知,同时电动汽车的使用环境更加友好,电动汽车才会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相比之下,燃油汽车也有很多电动汽车无法比拟的优势,比如续航能力、能量补充速度及方便程度、驱动力等,所以说燃油车并不会消亡,更不会全部被纯电动汽车替代,而是在某些领域仍然存在,比如重卡、军工、矿山、森林等。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9、想看看新能源汽车的图片

?


与新能源汽车简图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