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电动汽车时代到来对于我们有哪些机会?
更加环保节能,而对于像晨风绿能这样的充电连接器,汽车高压连接器的新能源配套厂商也是一个发展的机会,增加就业人数,同时为出行提供更多便捷的可能,请采纳,谢谢!
2、真正的电动汽车时代大约会在什么时候到来?
说在一年两年内的人过于天真,也不懂得交通工具的发展,推出纯电动汽车和形成一个时代不是一个概念,只是一个开始甚至只是一个尝试,一个交通工具换代的来临,有很多因素不可或缺,首先是换代工具的性能能代替原有的,现在的电动汽车无法做到燃油汽车的性能,高速无法跑,只能作为小范围代步,不能代替汽车,其次,配套工具,燃油车有分布广泛的加油站,而电动汽车没有一点合适的补给点,政府甚至还没有计划过进行这些建设,第三,使用习惯的变更,电动车由于自身条件限制,只能作为代步工具,而现在燃油汽车的使用,是物品运输和多人出行,这一点电动车的性能无法满足,第四,世界范围的普及,由于电动车还处于开始发展阶段,而且只在少数国家,更多的地方没有任何发展的意思,要成为一个时代,没有全世界范围内的普及是很可笑的,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交通工具的时代都会处于燃油汽车为主,油电混合逐步增加,纯电动汽车作补充的情况,然后就是油电混合一类混合动力车型普及,纯电动汽车开始普及阶段,最后才是燃油燃料退出燃料市场,纯电动和新能源主导汽车能源市场的时代,这个过程需要持续超过五十年的时间(乐观估计),说要在两年实现电动汽车时代,可能接近于大跃进时期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可笑思想吧
3、电动汽车的第二次兴盛时代?
现在确切的说,的确是电动车的第2次,兴盛时代国家也大力支持这种能源车。顶多再过七八年,现有的机动车基本上都是要淘汰的,国家大力决心,要用新能源车,这样可以减少污染。
4、世界电动汽车的"三起三落",是怎样产生的?分别在哪几个年代?
世界电动汽车的发展史像极了爱情,令人唏嘘。
1、甜蜜恋爱:19世纪90年代到20世纪初期,电动车技术得到了高速发展,相对于内燃机汽车的优势逐渐形成。 电动汽车相比同时代的其它动力汽车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它们没有震动,没有难闻的废气,也没有汽油机巨大的噪音。
2、狠心分手: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电动汽车逐渐被内燃机汽车替代,究其原因主要有四点。第一,美国在城市间建立起良好的公路网络,需要汽车拥有更长的续航里程;第二,德克萨斯、俄克拉荷马和加利福尼亚等大油田的发现,降低了汽油价格,令普通消费者也能负担燃油费用;第三,Charles Kettering在1912年发明的电力起动系统使得汽油机不再需要人力起动;第四,Hiram Percy Maxim在1897发明的消声器,大幅降低了内燃机的噪音。而当时的电动车速度低,续航里程短,而内燃机汽车的速度更快,续航里程更长,并且价格便宜许多。
5、后电动汽车时代,风口在哪里?
中国电动汽车发展10年来,经历了各种曲折和风波,续航虚标、骗补、自燃等负面消息不断。到如今,随着技术的更新迭代、市场的逐步认可,电动汽车迎来了全新的发展时刻。
中国电动汽车发展历程可以粗略地分为三个阶段:一个是以北汽、奇瑞等“油改电”A0级车型为代表的初始阶段。
一个是以蔚来、小鹏为代表的造车新势力批量亮相并正式交付的新阶段。一个是以吉利、广汽为代表的自主传统汽车批量入局,电动汽车成为自主品牌高端化的一个途径。
时间到了2020年的历史时刻,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将在今年迎来终结时刻,而“双积分”政策迎来首次全面考核,并且有望进一步提升标准,推动车企增加对新能源汽车的投入。
电动汽车的2020年全新时刻,以燃油车为基础的插电混合动力车型将逐步成为主推车型,纯电动汽车也将迎来跨国车企、自主传统车企和造车新势力全面竞争的时刻。
从轿车到SUV,从A0级车型到中高级车型,各个车企提供了不同价格区间、不同定位的车型选择,还原了燃油汽车时代的充分竞争。
大众、通用、吉利、长城,燃油汽车市场已经到了头部车企集中的时代,强者恒强,弱者越弱;电动汽车市场则呈现了更加分散、实力更加均衡的局面,没有哪一家车企能够占据绝对的统治地位。
2020年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受制于技术和市场两方面的共同影响,需求量跟历史相比不会有太大的增长,但是产能却呈现翻倍的增长。
据中汽协公布的最新数据,2019年中国汽车产销量分别为2572.1万辆和2576.9万辆,同比分别下降7.5%和8.2%;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为124.2万辆和120.6万辆,同比分别下降2.3%和4.0%,这是新能源汽车10年来首次负增长。
其中纯电动汽车产量为102万辆,同比增长3.4%;销量97.2万辆,同比下降1.2%;插电混合动力汽车产销量分别为22.0万辆和23.2万辆,同比分别下降22.5%和14.5%。
曾经在限制燃油车发展,大力促进新能源汽车的双重政策之下,以公共和运营市场为主力市场,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实现了长达10年的持续增长。
随着燃油车连续两年陷入销量下跌泥潭,限制政策正在松动,新能源汽车促进政策也陆续逐步退出,导致新能源汽车2020年的200万辆销量目标已经被无限期延迟。
新能源汽车的头部企业,跨国车企的丰田、大众、通用,自主车企的比亚迪、北汽、上汽,造车新势力的蔚来、小鹏、威马,已经规划更多的全新新能源车型,新能源汽车产能将在2020年开始快速放量,但面临的却是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长乏力。
大规模而分散产能规划和有限的市场需求,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整合成为必然,并且速度会更快,规模会更大。
在新能源汽车续航里程达到600公里区间,智能汽车也成为电动汽车的主流方向,同是新的品牌、新的车型,新能源汽车将可能陷入同质化的风险。
蔚来用换电模式和细致入微的服务体系赢得中国高端用户的认可,特斯拉用最终完全自动驾驶的期望和超级充电桩俘获一批又一批的粉丝,在此之外的其它所有车企又该如何发展出自己的特色?
风口之一:跨行业的合作
不管新能源车企之间,造车新势力和传统车企之间,还是跨国车企和自主车企之间,起码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合作互动将会更加频繁、更加密切。
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多快好省地提升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将成为所有车企的最新共识。
不管是技术合作,还是资本合作,车企之间的合作将更加深入,比如丰田与比亚迪的合作,大众和福特的合作,蔚来和小鹏的合作,广汽和蔚来的合作等等。
风口之二:充电服务提升
新能源汽车最为关键的基础设施就是充电站和充电桩。据中国充电联盟公布的最新数据,截至2019年我国公共类充电桩超过51万台,数量前三地区为广东、江苏、北京,第三方运营商分别为特来电、星星充电、国家电网。
特斯拉自建充电站,引入超级快充,为自家车型带来超前行业发展的充电速度。其它车企鲜有在自有充电站有明确的规划,只能等待第三方充电服务公司完成布局,优化充电体验。
蔚来最新推出家用20kw直流快充桩,在最后一公里提升用户的充电体验,小鹏则是车企中少有坚持自建充电桩的车企。不管是自建充电站,还是与第三方公司合作,加强充电桩与自家车型的匹配,提升车主的充电体验,这是新能源汽车差异化特色的重要一环。
风口之三:售后服务领域的集约化
在燃油汽车时代,充足的存量规模可以支撑全国布局的经销商售后服网络。新能源汽车的规模体量,放在全国的地图之上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引入第三方售后服务商成为一个选择。
全国营业店面超过220家、覆盖全国24省的129个城市,华胜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豪车专修品牌,具备奔驰、宝马、奥迪、保时捷等豪车品牌的售后维保经验。
蔚来、小鹏、威马、爱驰、天际等多家主流的新能源汽车厂商相继与第三方售后服务商华胜,在新车交付、售后服务领域达成战略合作关系。借鉴行业完善布局和成熟经验,将能解决用户对新汽车品牌的用车和售后担忧。
传统燃油汽车行业,虽然汽车制造、销售和售后都已经稳定而固化,面临新的汽车发展时代,依旧需要创新思维,推陈出新。
对于具有鲜明特色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更是需要新思维、新思路。
万变不离其宗,给用户带来好的产品和好的服务是一切天马行空的出发点,就看哪一家车企能够真正落到实处,在细节上做到无与伦比,人无我有,人有我优。
这或许就是新能源汽车给予百年汽车工业的全新命题和发展机遇。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6、电动汽车时代到来 传统汽车会被淘汰吗
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未来的汽车有可能都是新能源汽车,零污染这个是发展的趋势
7、电动汽车时代真的来临了吗
说在一年两年内的人过于天真,也不懂得交通工具的发展,推出纯电动汽车和形成一个时代不是一个概念,只是一个开始甚至只是一个尝试,一个交通工具换代的来临,有很多因素不可或缺,首先是换代工具的性能能代替原有的,现在的电动汽车无法做到燃油汽车的性能,高速无法跑,只能作为小范围代步,不能代替汽车,其次,配套工具,燃油车有分布广泛的加油站,而电动汽车没有一点合适的补给点,政府甚至还没有计划过进行这些建设,第三,使用习惯的变更,电动车由于自身条件限制,只能作为代步工具,而现在燃油汽车的使用,是物品运输和多人出行,这一点电动车的性能无法满足,第四,世界范围的普及,由于电动车还处于开始发展阶段,而且只在少数国家,更多的地方没有任何发展的意思,要成为一个时代,没有全世界范围内的普及是很可笑的,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交通工具的时代都会处于燃油汽车为主,油电混合逐步增加,纯电动汽车作补充的情况,然后就是油电混合一类混合动力车型普及,纯电动汽车开始普及阶段,最后才是燃油燃料退出燃料市场,纯电动和新能源主导汽车能源市场的时代,这个过程需要持续超过五十年的时间(乐观估计),说要在两年实现电动汽车时代,可能接近于大跃进时期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可笑思想吧
8、电动车时代没有想象中来得快 | 2019车市总结(二)
在所有细分市场中,新能源汽车绝对是波动最大的,也最令人措手不及。
2019年1-6月,新能源汽车一直保持惯性上涨,累计产销同比去年分别增长94.9%和111.5%。但从7月开始,随着购车补贴腰斩,以及国五国六车型的切换,新能源汽车销量应声而降,这一降就持续了六个月。
纵使12月新能源汽车产销环比增长较快,依然拉不回下滑的势头。1-12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为124.2万辆和120.6万辆,同比下降2.3%和4.0%。
去年年初,中汽协对新能源汽车销量拟定的目标是160万辆,在7月份开始出现负增长之后,中汽协不得不将目标下调至150万辆,即使这样,最终销量仍只实现了下调后目标的80%,在汽车总量中的占比只有4.3%,比之2018年(4.47%)反而倒退了。
而工信部部长苗圩在2018年提出的目标是,2019年占到8%,2020年达到10%。在2019年占比4.3%的基础上,2020年要实现占比10%,简直是一个不可能的任务,《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征求意见稿)提出的“2025年占比达到25%”,更是遥不可及。
从2015年开始,补贴政策刺激下的中国新能源车市一跃成为全球最大市场,连续几年占据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一半以上市场份额的成绩,确实让不少人开始飘飘然,但2019年用冰冷的数据告诉我们一个事实:电动车时代绝没有想象中来得快。
续航里程、充电时间、电池安全以及比燃油车更高的售价,依然是阻碍新能源汽车大规模普及的重要因素。
目前的情况是,三元锂电池的潜能已几乎被挖掘殆尽,拥有卓越性能的固态电池仍在研发起步阶段,在未来三五年内,纯电动车的性能都不会有巨大的飞跃。
而传说中的“内燃机时代终结”,十年内都不会来临。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