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汽车出厂日期多长时间算库存车?
库存车没有一个规定的时间点和定义,正常一台车从生产,下线,总经销,大库,分销这都需要一定时间。
长期停驶最伤车!对于库存车经销商的正确做法是在大库超过6个月没有销售出去的车辆,周期性的进行一次电瓶充电和保养工作,发动车辆流动油液,移动车辆防止轮胎老化。但实际上很少这样按照来做往往是提车前一天才会进行。
对于如何分辨库存车,是一个非常简单的事情,对照车辆铭牌标注出厂日期,合格证出厂日期,两者必须一致。另外合格证的VIN码发动机号和原车是否一致。现在经销商也不隐瞒库存车身份,因为环环相扣无法作假。
对于库存车的检查,超过1年的库存车外表要看的是车漆颜色有无变色,雨刮片,轮胎是否老化,以此来分辨它存放于室内还是室外。发动机仓皮带轮,门窗密封条是否完好。关闭发动机运行开大灯10分钟后看蓄电池是否能正常启动车辆,引擎运转是否平稳无异常抖动,以此来判断性能表现。
2、一年的库存车能买吗?
一年的库存车最好是不要买的。应为车辆长时间没有发动使用对车辆的各方面的性能都会有所影响。
库存车是没有一个明确法律定义的,但在汽车销售行业确实有“库存车”一说,它一般是指库存时间超过一年还没有销售出去的汽车。
由于作为一种商品,库存汽车的体积巨大,价格昂贵,仓储成本高。同时占用经销商大量资金,因此,经销商一般不允许商品车库存较长时间。但由于种种原因,市场上的确存在很多出厂超过一年的汽车。
(2)库存新能源汽车能买吗扩展资料:
如何选购:
看外观:挑选新车,可要求两台同型号车挑选。注意车身缝隙和漆面。这样的观察有技巧的,可以着重观察保险杠和车身缝隙,车门缝隙和前后保险杠缝隙,打开车门观察内外油漆是否无色差等。
看机械:最先当然是看发动机了,工作良好的发动机应该是外观无油渍,启动时反应迅速灵敏,运行时平稳不抖动,声音平顺,没有尖利的杂音或非固定频率的噪音。
看地面:看完了发动机,不妨低身看一看运行一段后的车下地面。看看有无水油渍的迹象,对于判断一些隐性故障还是有帮助的。正常的情况是除了排气管有水滴落外,其他部位应该没有任何水油渗漏的。
看轮胎:正常的新车轮胎应该胎壁无任何损伤,特别是前轮胎壁。胎面无钉扎痕迹,前后轮胎胎毛健在的最好,至少后轮的胎毛应该能看到,如果四轮光光,没有半根胎毛,且本地路面不差,就要三思了。
看车门:合格的车门应该开关用力均匀,无异响。密闭橡胶完好,关门可以感觉到明显的密闭效果,且车门在最后一段行程会有类似于吸力的力量将车门关闭。车门框下边缘漆面完好无损,如果磨损或污浊,就要考虑这车的储存情况是否理想了。电动玻璃为四门防夹设计。
试驾:刚才所进行的是静态的检查,但是车子不是看的,是跑的。所以,推荐大家在决定前,进行试驾还是很有必要的,首先着车,调整左右后视镜,带安全带,起步上路后,应感觉方向灵活,路感平稳,在中低速下松开方向盘,500米距离内偏离原行驶方向不超过5米为正常偏移。
检查编码:检查好合格证的VIN码和发动机号和原车是否一致,钢印号是否整齐无修改痕迹。要放好机动车参数表,免费保养卡。入户前一定要撕下,免得被收去了就拿不回来了,少一次免费保养的机会。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库存车
3、新能源汽车股票龙头股有哪些?
1、比亚迪
销量位列全球第二。公司连续四年蝉联中国新能源汽车销售冠军。今年1-10月,公司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17.2万辆,市场份额提升至20%,继续稳居第一。其中,新能源乘用车表现突出,销售16.3万辆,市占率达到22.5%;新能源客车销售0.93万辆,市占率达到17%。
2、宇通客车
公司后续成本降幅和新能源放量程度成为公司盈利边际变化的核心因素。兴业证券指出,短期看,公司的成本下降幅度,新能源客车销售放量速度在与补贴的退坡幅度赛跑,其相对强弱决定公司的盈利边际走势;中长期看,新能客车行业逐步出清不可逆,公司份额提升是大概率事件,且公司新能源业务有望在欧洲突破为公司贡献新增量,公司市场地位将进一步提升,看好公司的长期发展。
3、宁德时代
龙头地位有望强化。公司前三季度业绩超预期,据行业数据,公司三季度电池装机量约5.3GWh,同比增长超60%,市占率超40%。三季报披露的公司存货约52.9亿元,环比增幅不大,预计中报中的库存和发出商品很大比例应该已在第三季度确认,综合行业特点与公司经营情况,估算公司Q3 销量可能在8GWh左右,销量仍遥遥领先。
4、新能源汽车长期存放7个月能买吗?
这个得看一下生产日期,如果是新车的话,存放几个月也是可以购买的,当然,电池的容量会受到一点影响,主要看对方对电池的保养情况,最主要还是看价格。
5、批发量VS上险量,新能源车销量前八名中谁的“水分”最大?
近日,月份汽车上险数据“出炉”。一品君注意到一组有趣的数据,即在新能源车统计中,批发量与上险量相比,有的企业呈现“倒挂”现象,比如广汽传祺,然而有的企业销量中却“掺了一多半的水”,比如宝骏E100。
众所周知,全国乘用车信息联席会(下称“乘联会”)每月发布的数据一般都是企业自行上报的,指的是车型批发量。通俗说就是只要汽车出了厂就可以算作“销量”,但事实上这些车不一定真正卖到消费者手中,这部分“销量”也被当做“库存”的一部分。而真实的销量其实是上险量,即消费者真正买到手的车。显然,后者更具含金量。
根据乘联会的数据,11月份新能源狭义乘用车销量为17.1万辆,同比增长139.2%,环比增长28.2%,成为乘用车零售增长核心动力。“11月销量增长主要由新能源车拉动,传统车企燃油车并没有享受到市场恢复红利。”
如此扎眼的数据有没有“水分”,以及“水分”多大?我们不妨从两个维度来观察一下,即销量前8名的电动车和销量前8名的新能源车企业。
(注:“占比”即上险量/批发量)
通过上表我们不难发现,在热销车型中宝骏E100成为销量“水分”最大的产品。11月份的上牌量只占到批发量的38.1%,几乎6成的销量均以“库存车”的形式批发给了经销商。不过,同样是兄弟品牌,宏光MINI EV的销量就很“实在”,上险量居然超过了批发量。一品君从相关企业得知,出现这种情况往往是经销商“清库存”的表现,导致实际上牌量大于厂家出货量。
(注:“占比”即上险量/批发量)
在此要先解释一下上表中的企业排名,如果按照乘联会的排名,新能源汽车销量前八名应该包括上汽乘用车和江淮汽车。但是这两家企业比较特殊,前者出口量较大,比如名爵EZS销量3922辆中一大部分为出口量,导致国内上牌量较小。所以按照相同维度统计,难免干扰数据准确性。而江淮汽车的5873辆中包括了蔚来汽车的5291辆,如果减去蔚来的销量,江淮新能源汽车排不到前10名。所以,前10名企业减去这两家后只取前8名企业,这也是为何车型统计中也只取了前8名的原因。
从数据统计中我们可以看到,企业的整体批发与上险量之间虽然有一定差距,但如果排除广汽传祺后,差值相对均衡。广汽传祺的“倒挂”现象,主要是由于广汽AION S导致的(详见第一个表中数据)。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广汽传祺的新能源销量只统计了“AION S和GE3”两款车,其它广汽新能源旗下产品并未包括在乘联会的数据中。一品君认为随着广汽新能源“独立”,进入2021年后,这一“倒挂”现象将不会出现。
最后,通过两个表格中的“均值”来看,无论车型销量还是企业销量,实际上险量与企业批发量都保持了较高的一致性,均在90%以上。可见,排名前10的企业和车型“占比”虽然各有差异,但整体比较“健康”。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6、10个数字透析2019中国汽车销量喜与忧
受经贸摩擦、环保标准切换、新能源补贴退坡等因素影响,处于转型升级中的汽车行业,2019承受着巨大压力,中国汽车市场更是遭遇了前所未有的连续两年销量下跌。
重要事件回顾:
1月13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简称“中汽协”)公布最新数据显示,2019年12月,中国汽车产销量分别为268.3万辆和265.8万辆,环比增长3.5%和8.2%,产量同比增长8.1%,销量同比下降0.1%。
2019年1-12月,中国汽车产销分别为2572.1万辆和2576.9万辆,同比下降7.5%和8.2%,产销降幅比1-11月继续呈小幅收窄,比上年分别扩大3.3个百分点和5.4个百分点。
新能源方面,12月产销量分别完成14.9万辆和16.3万辆,环比增长36%和71.4%,同比下降30.3%和27.4%。
1-12月,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为124.2万辆和120.6万辆,同比下降2.3%和4%。其中,纯电动汽车产销量分别为87.7万辆和83.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0.8%和5.9%;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量分别为21.4万辆和22.6万辆,同比分别下滑22.9%和14.7%。
汽车企业库存方面,2019年汽车企业年初库存为115.9万辆,年末库存减少7.7万辆,降至108.2万辆,同比下滑6.6%。
关注焦点:
作为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汽车产业的表现对国民经济的影响不言而喻。
然而,处于转型升级中的汽车行业,受中美经贸摩擦、环保标准切换、新能源补贴退坡等因素影响,承受了较大压力,整个中国汽车市场更是遭遇了从未出现过的连续两年销量下跌。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政策介入、消费者关注增加以及移动出行行业影响,未来汽车产业如何发展,早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K线解析:
接下来,汽车K线将通过10个关键数据来刻画2019年中国汽车产业的情况和环境,并对2020年进行基础的研判。
一、-0.1%——2019年12月销量同比增幅
2019年12月,中国汽车销量为265.8万辆,基本与2018年同期持平,同比微降0.1%,与11月相比,汽车销量延续了增长态势,环比增长8.2%,这让人看到整体汽车市场重拾增长的希望。
12月,双十二、圣诞节活动,以及部分地区车展,刺激消费者购车,消费潜力在一定程度上得到释放。此外,2020年春节比往年提前,从而带动销售旺季提前到来,因而销量表现继11月后继续保持了一定增长势头,也使得四季度总体表现好于全年。
K线点评:有些企业低调藏销量,有些企业让经销商不好过。
二、-8.2%——2019中国汽车销量降幅
2019年,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572.1万辆和2576.9万辆,产销量同比分别下降7.5%和8.2%,产销量降幅比上年分别扩大4.2和5.4个百分点。
从数据来看,2019年中国汽车产业面临的压力进一步加大,产销量与行业主要经济效益指标均呈现负增长。不过,从中汽协公布月度产销情况变动趋势看,2019年,汽车市场各月销量虽然仍呈现连续负增长,但下半年开始表现出较强的自我恢复能力,累计增长率持续收窄。
不难发现,中国汽车产销状况正逐步趋于好转,但总体压力依然较大。
K线点评:再创历史。
三、-4.3%——17家重点汽车企业2019年1-11月营业收入同比增幅
中汽协数据显示,2019年1-11月17家重点汽车企业集团工业总产值达311175.8亿元,同比下滑5.3%,即减少1747.5亿元;营业收入达36301.8亿元,同比下滑4.3%,即减少1620.9亿元;利税总额达4735.7亿元,同比下滑16%,即减少901.2亿元。
与此同时,今年1-11月,整个中国汽车销量为2311万辆,同比下滑9.1%。
K线点评:经营压力大,营收反应最大。
四、-9.6%——乘用车销量增长率
中汽协数据显示,2019年乘用车产销量分别为2136万辆和2144.4万辆,同比下降9.2%和9.6%。占汽车产销比重分别达到83%和83.2%,分别低于上年产销量比重3.4和1.2个百分点。
汽车K线从中汽协公布的2006-2019年乘用车销量及增长率趋势图中发现,2019年乘用车销量增长率已经跌至2006年以来的谷底,进一步反应出中国汽车市场,尤其是乘用车市场面临的压力。
K线点评:乘用车该好好减肥增肌。
五、-10.7%——轿车拖乘用车后腿
2019年,轿车累计销量达1030.8万辆,较2018年同期减少123.4万辆,同比下滑10.7%,高于中国汽车整体销量降幅2.5个百分点和乘用车销量降幅1.1个百分点。
尽管轿车销量拉低了中国汽车整体销量和乘用车销量,但其依然是市场份额最大的车型,分别占比汽车总销量的40%,乘用车销量的48%。因此,轿车市场依旧是汽车厂商必争之地。
然而,中国自主品牌在轿车方面一直表现不佳,在中国轿车销量前十排名中,除吉利帝豪外,其余车型均为外资品牌车型。
显然,在轿车市场,中国自主品牌汽车仍需努力。
K线点评:总量下降,但是强者恒强。
六、-6.3%——SUV销量增长率
2019年,SUV累计销量达935.3万辆,较2018年同期减少62.7万辆,同比下滑6.3%,低于中国汽车整体销量降幅1.9个百分点和乘用车销量降幅3.3个百分点。
从数据来看,尽管SUV销量也出现下滑,但在轿车、SUV、MPV三大类型中的表现仍较为突出,且其市场占比已与轿车旗鼓相当,分别占比汽车总销量的36.3%,乘用车销量的43.6%。
不过,随着外资品牌SUV车型在中国市场的布局愈加丰富,曾靠SUV红利成长起来的车企,正面临着巨大的生存挑战。
这也反映出,中国自主品牌汽车虽然在短短几十年间,取得了质的提升,但在品牌力和产品力上,仍然与外资品牌存在差距,尤其是品牌影响力的建立,仍需要较长的时间。去年,SUV销量增长主要是因为德系车型SUV销量增长。
K线点评:中国品牌最受伤。
七、13.2万——2019乘用车库存减少数量
得益于汽车厂商对汽车市场的清醒认知,在春节传统销售旺季,车企并未盲目增加产能,因此,库存情况也有所改善。
其中,乘用车库存由年初的91.5万辆降至年末的78.3万辆,同比下滑14.4%,即库存减少13.2万辆。
库存的减少,对汽车企业而言,不仅可以减少资金的占用、资源的损耗运用,同时也避免企业向经销商转嫁压力,有效减少经销商压力。对上市车企而言,这是一个好消息。
K线点评:希望经销商也能感觉挺好。
八、-4%——2019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幅
2019年,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24.2万辆和120.6万辆,同比分别下降2.3%和4.0%。其中纯电动汽车生产完成102万辆,同比增长3.4%;销售完成97.2万辆,同比下降1.2%;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2万辆和23.2万辆,同比分别下降22.5%和14.5%;燃料电池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833辆和2737辆,同比分别增长85.5%和79.2%。
受补贴退坡影响,2019年下半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呈现大幅下降态势。这也反映出,新能源汽车仍尚未成熟,对补贴依赖较大。
这也说明新能源汽车产品在技术先进性、可靠性、耐久性等重要指标上,没有达到消费者要求。
但是,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不能长期依赖政策扶持,让国家花钱买单,而是让消费者接受,主动交易消费。因此,新能源车企应该做的,是在新能源产品技术研发上苦下功夫,推动产品迭代升级。而从新能源汽车近几年的发展来看,想要产销量上去,突破新能源产业技术瓶颈,完善商业化普及确为重中之重。
K线点评:靠补贴,好不了。潮水褪去,发现大家都在裸泳。
九、39.2%——2019中国品牌乘用车份额
中汽协公布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品牌乘用车销量为840.7万辆,同比下滑15.8%,市场份额为39.2%,同比下滑2.9%。这也是除了2014年以来的38.4%后,中国乘用车品牌销量市占率的最低值。
根据数据,中国品牌轿车销量为204.6万辆,同比下滑15.2%,市场份额为19.9%,同比下降1.1%;中国品牌SUV销量为492万辆,同比下降15%,市场份额为52.6%,同比下滑5.4%;中国品牌MPV销量为104.1万辆,同比下降21.6%,市场份额为75.3%,同比下降1.3%。不难发现,中国品牌市场份额下滑主要是因为SUV销量减少所致。
与此同时,德系、日系车型市场份额分别增长2.8%和2.5%至24.2%和21.3%,美系、韩系、法系车型的市场份额也出现不同程度下滑,分别为8.9%、4.7%和0.6%。
因此,乘用车销量的下滑,实际上是中国自主品牌车型以及包括美系、韩系、法系车型销量的大幅下滑,与之相反,德系和日系车型表现不仅是坚挺,而是以高歌猛进的势头抢占包括中国自主品牌在内的市场份额。
K线点评:中国汽车品牌再次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十、90.4%——TOP?10汽车集团占汽车销售总量比重
1-12月,汽车销量排名前十位的企业集团销量合计为2329.4万辆,同比下降6.7%,占汽车销售总量的90.4%,高于上年同期1.5个百分点。
不过,受汽车市场不景气因素影响,尽管汽车销量向头部车企集中,但头部车企销量表现也难言乐观。
数据显示,销量排名前10的企业中,除一汽集团、长城汽车、华晨集团和奇瑞销量同比出现增长之外,上汽集团、东风集团、北京汽车、长安汽车等6家企业销量均出现不同程度下滑。
令人担忧的是,竞争越来越激烈、行业集中度越来越高,将对汽车产销规模较小的企业构成生存威胁,可能面临被淘汰的风险。
例如,众泰汽车2019年销量仅为15.3万辆,较2018年减少10.2万辆,同比下滑40.1%,面临着较大的生存风险。
此外,虽然2019年四季度以来,中国汽车产销降幅继续保持收窄态势,但市场总体回升缓慢,消费信心仍不足。2020年,以及未来较长一段时期内,汽车市场或难有较大改善。这也将对上市车企、经销商及汽车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形成持续考验。
不过,随着企业与消费者对网联化以及移动出行的关注,也为未来汽车产业发展提供了无限可能。
K线点评:中国汽车品牌,最后能有10个?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7、停车场偶遇新能源库存车,这是为什么?
都说2017年是新能源车爆发的一年,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153万辆,但是不是所有的新能源车都能在这个新市场里分一杯羹?显然不是,不信的话可以去路桥或者郊区的空地看看,经常会出现了落满灰尘的4S店库存车,有些还全是新能源车。
先来看看这个停车场,这批整齐划一的新能源车都是北汽此前推出的小型纯电动两厢车EC180,不过知名度比较低,所以进来以后就处于滞销的状态。
这样的车价格如何?这款车型原来的定价为15.8万,算上补贴后售价依然高达6万元,为什么说高达,是因为它的续航能力,最大续航有200公里,在冬天的话续航能力就要减半,这样百十公里也只够在市区里转转了。不过现在部分4S店还出了售价减半的活动,也就是3万即可提车。
再看看这个停车场,居然是数十台比亚迪车型,有比亚迪宋,比亚迪秦,比亚迪宋,比亚迪L3等等车型,不过都不是新款是2015年的款,其中比亚迪秦的数量相对来说较多一些。
这个停车场的库存车也一样有着不小的优惠幅度,2015款比亚迪秦原车21万左右,经过新能源补助后售价应该在13万上下,因为车辆长期停放的原因部分4S店对该车又降了3万,也就是现在只要10万就能开走。
8、库存一年以上新能源汽车电瓶需要换吗?
如果说你想买这种库存一年以上的新能源电汽车电瓶他肯定需要更换,因为和这个电瓶放在那里,它也是有一种损耗的。所以说你如果说买回来的时候,你就需要跟他说要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