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跌幅18%!车市连降19个月 新能源汽车成重灾区
春节长假+肺炎疫情,国内汽车行业受到的影响有多大?
刚刚,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给出了答案。
2020年1月,全国汽车产销分别预计完成178.3万辆和194.1万辆,同比分别下降24.6%和18.0%。其中,乘用车产销预计完成144.4万辆和161.4万辆,同比下降 27.6%和20.2%。
18.0%的跌幅,可谓意料之中。
至此,中国汽车市场已经连续下滑19个月。
需要指出的是,新能源汽车才是重灾区。1月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下滑55.4%和54.4%,说明在2019年补贴腰斩之后,新能源汽车市场一直未找回自己的节奏。
疫情主要影响2月产销
虽然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汽车行业的正常运行节奏,但由于疫情是从1月20日开始爆发,临近春节假期,因此对1月销量影响有限。
1月属于传统销售淡季,春节假期从1月24日开始,有效工作日只有17天,比去年减少5天,加上12月营销活动透支市场,销量自然出现缩水。
新冠肺炎疫情主要影响的是2月份的市场,产与销都将受到很大的影响:
生产方面,为了配合疫情防治,车企和零部件供应商都推迟了复工复产时间,目前来看,大部分车企的复工时间在2月10日-17日之间,武汉等严重疫区的开工时间还要往后推迟,加上零部件供应需要一个周期,将大大影响汽车产量。
销售方面,全国人民为防治疫情都减少外出、居家隔离,4S店开工时间也纷纷推迟,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调查,截至2月11日下午5时,全国2895家4S店的复工率只有19.8%。
虽然不少车商针对特殊时期推出线上卖车的营销案,但汽车是非常注重线下体验的大宗消费品,线上销售的效果非常有限。
对此,经销商普遍认为2月份销量同比下滑50%以上,环比下滑幅度更多,即使大部分省份能按原定计划在2月10日开工,预计1-2月份汽车累计销量仍将同比下滑20%左右。
但目前,不少疫情严重地区的开工时间延至2月17日以后,这对2月汽车销量将造成更大的影响,预计跌幅将超过20%不少。
疫情过后购车需求将增多
今年年初,中汽协曾预计2020年汽车行业将结束深度调整,总体市场趋稳,并在今后几年逐步恢复元气。
突如其来的疫情,会否改变汽车行业未来的发展轨迹?
"尽管从短期看,汽车生产和销售将遭到巨大打击,零部件供应体系将被打乱;但从长期看,疫情不会改变汽车市场稳定增长的发展态势,中国经济增长的基本面也将持续保持。"中汽协对我国汽车行业长远发展仍抱有较大信心。
"受本次疫情影响,居民对于公共出行方式不安全的担忧将有所上升,等疫情结束后,个人首次购车需求也会有所上升,全年汽车市场将呈现前低后高的走势。"
2003年爆发的非典疫情,让国内汽车市场迎来了一次井喷,其中1-3月累计销量同比增长51.71%,4月销量环比上月增长16.55%,全年涨幅达到34.21%,超过往年。
今年的肺炎疫情,有望让车市复制2003年的小高潮。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2、中汽协:1月新能源汽车预计销售4.4万辆,同比下降54.4%
2月13日下午,中汽协举办线上月度信息发布会。
发布会包括2020年1月产销数据发布、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分析、市场后续走势研判等环节,中汽协会副总工程师许海东、中汽协副秘书长师建华、中汽协副秘书长陈士华出席本次会议。
产销数据:
2020年1月,根据中汽协会重点企业集团统计数据预计,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78.3万辆和194.1万辆,环比分别下降33.5%和27%,同比分别下降24.6%和18%。
由于今年春节假期在1月份,有效工作日17天,比去年减少5天;另外考虑到一些单位提前放假因素,有效工作日减少是今年1月份产销下降的主要原因。
新能源汽车方面,呈同比大幅下降趋势。
2020年1月,新能源产销预计分别完成4万辆和4.4万辆,同比分别下降55.4%和54.4%。其中,乘用车产销预计完成3.5万辆和3.9万辆,同比分别下降56.3%和54.5%;商用车产销预计均完成0.5万辆,同比分别下降37.4%和51.7%。
新能源汽车产销大幅下降的原因,一方面有效工作日减少,另一方面也和政策相关,企业生产节奏不够均衡。
新冠肺炎疫情对行业的影响:
根据中汽协目前受访的300多家整车和零部件企业反馈的信息综合分析表明,本次疫情对中国经济的短期影响大于2003年的非典,对于本来处于调整期的汽车行业影响更大,但不会改变长期增长稳定的发展态势,中国经济增长的基本面还将保持。
1、购车需求和消费能力短期内明显下降
2、企业生产进度受阻
3、企业出口困难增
4、中小企业资金链断裂隐患加大
5、企业应对标准法规的难度大幅加剧
中汽协会表示,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将对汽车行业一季度的运行情况影响巨大,行业产销量将会出现较大幅度的下降。疫情结束后,抑制的消费需求会在短期内得到释放,汽车市场将会迎来一波短暂的消费高峰。全年将呈现前低后高的走势,但全年汽车市场发展形势仍不容乐观。
来源:第一电动网
作者:明艳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3、1月汽车销量下滑18%,新能源车腰斩,但最难的可能是2月
今年年初,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以下简称“中汽协)”预计,汽车行业将结束2019年度的深度调整,并将在今后几年呈现逐步恢复态势,2020年总体市场趋稳。
然而,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行业的正常运行节奏,短期内汽车的生产和销售将受到巨大冲击,零部件供应体系被打乱;从长期来看,疫情的“蝴蝶效应”会逐步显现,或将影响未来全球汽车产业格局。
中汽协数据显示,今年1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78.3万辆和194.1万辆,环比分别下降33.5%和27.0%,同比分别下降24.6%和18.0%。
乘用车产销预计分别完成144.4万辆和161.4万辆,环比分别下降33.9%和27.1%,同比分别下降27.6%和20.2%,降幅大于汽车总体。
新能源汽车下降最为严重,产销预计分别完成4.0万辆和4.4万辆,同比分别下降55.4%和54.4%。其中,乘用车产销预计完成3.5万辆和3.9万辆,同比分别下降56.3%和54.5%。
新冠肺炎疫情自今年1月下旬起快速蔓延,从而导致了供应链问题、市场问题、零部件中小企业资金压力问题等,这无疑对本来就下行压力较大的汽车行业是“雪上加霜”。
但是,1月汽车市场销量大幅下滑疫情不是主因,更多还是春节因素影响以及车企在去年底加大力度清库存导致的,汽车市场最为艰难的时期可能是2月。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中汽协会第一时间在行业开展了疫情影响调研,根据目前受访的300多家整车和零部件企业反馈的信息综合分析表明,本次疫情对中国经济的短期影响大于2003年的非典,对于本来处于调整期的汽车行业影响更大。
目前来看,汽车市场购车需求和消费能力短期内明显下降。同时,受疫情影响,全国各地均出台了延迟复工的通知。据中汽协会对超过300家整车、零部件企业的调查统计表明,延迟复工导致企业较往年平均少开工7-11天(湖北地区更久),多数地区还要求人员返回工作地后居家观察,进一步推迟复工节奏,造成企业生产力不足,影响产品制造。
此外,由于复工以及运输问题的影响,迟滞了国内乃至全球产业链的生产运营,还将造成国外汽车企业今后为规避区域突发事件造成的供应链风险,而调整生产布局。
中汽协认为,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将对汽车行业一季度的运行情况影响巨大,行业产销量将会出现较大幅度的下降。疫情结束后,抑制的消费需求会在短期内得到释放,汽车市场将会迎来一波短暂的消费高峰,全年将呈现前低后高的走势,但全年汽车市场发展形势仍不容乐观。根据多方判断,今年国内车市整体下行仍将持续,但降幅不会超过2019年。
文/李丽萍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4、疫情中,各家车企1月份新能源汽车销量排行榜出炉
在过去的2019年,新能源汽车出现近10年来首次销量下滑。2019年全年销量约为120.6万台,同比下滑于4%。而在2020年1月份,新能源汽车受春节因素和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等影响,同样出现了下滑态势。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1月份新能源汽车产销预计分别完成4万台和4.4万台,同比下滑约55.4%和54.4%。那么各车企在1月份新能源汽车销量又是怎么样的呢?
在1月份新能源汽车销量前5的车企分别为比亚迪、上汽乘用车、华晨宝马、广汽新能源和上汽大众,其中比亚迪以7316台的月销量位居第1名。不过即便如此,较2019年1月份销量同比下滑约74%。上汽乘用车则以5158台的销量位居第2名,同比下滑约16.3%。
在2020年1月份的新能源汽车销量中,虽然多数车企是以下滑为主,但是也有部分车企逆势上涨。比如广汽新能源在1月份销量为3003台,同比增长约57%。上汽大众则以2478台位居第5名,同比增长约50.9%。
而在造车新势力中,蔚来汽车以月销量1598台的数据位居第10名,理想汽车销量1180台,位居第14名,威马汽车则以1027台的销量,位居第15名,蔚来汽车、理想汽车和威马汽车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在1月份的车型销量排名中,蔚来汽车旗下的蔚来es6以1493台的数据位居第8名。
所以,在2020年1月份的新能源汽车销量中,多数车企还是以下滑态势为主,但是也存在部分车企逆势上涨。而之所以存在下滑态势,是因为春节因素、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以及政策性调整的“余痛”。不过相信随着疫情逐步得到控制,汽车行业的春天也会到来。不知大家是怎么认为的呢?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5、1月新能源汽车销量“腰斩”式下滑,或将迎来前所未有大洗牌
“屋漏更遭连夜雨,船迟又遇打头风。”用这句话来形容年的新能源汽车行业再恰当不过。在2019年经过了六连降后,2020年才刚刚开始,新能源汽车便再度遭受重创。
据中汽协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1月,国内新能源汽车产销仅完成4.0万辆和4.4万辆,同比分别下滑55.4%和54.4%,这一数据已跌至2019年以来最低销量。
车企方面,据盖世汽车统计,1月传统车企大多同比下滑幅度超50%以上,就连比亚迪、北汽新能源这样的巨头都难逃一劫,而广汽新能源之所以能逆势增长,主要还是因为其2019年1月的基数较小。
此外,相对于传统车企,造车新势力1月销量下滑幅度虽然不大,但在车市整体不容乐观的形势下,也将遭受多重承压,需要不断的融资增强实力,才能支撑继续发展。
那么,导致新能源汽车1月销量“腰斩”的原因又在何处呢?
笔者认为,一方面由于恰逢春节,属于汽车行业的传统淡季,汽车产销本就会受到一定影响;另一方面,主要还是受新能源汽车积分要求、补贴大幅度退坡等因素的影响,使新能源汽车一跌再跌,同时也反映出了目前消费者对购买新能源汽车积极性不高的现状。
值得一提的是,因为“疫情”大规模爆发的时间是在1月下旬,已近春节假期,所以疫情实际上对1月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影响有限,不过接下来的几个月,新能源汽车销量下跌的幅度将更为恐怖。
而这样的“意外”对于国内所有新能源车企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尤其是对于造车新势力来说,极度“缺钱”的他们能否集齐足够的资本存活下来,从而实现量产、销售和盈利,还是未知数,甚至稍不注意就会发生“翻车”事故。
当然了,在全国人民的努力下,疫情眼看着即将被消灭,而疫情给新能源汽车行业带来的负面影响也只是一次性且短期的。
但是,在新能源车市已经连续7连降的前提下,笔者认为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更像是一个催化剂,在某种程度上加速了国内新能源车市场的淘汰进程,从而使其提前进入了大洗牌的阶段。
而淘汰那些一直依赖于国家补贴生存的“寄生虫”,无疑将更利于我国新能源汽车更快速、更健康的驶上快车道。
事实上,即使没有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新能源车市也即将迎来大洗牌阶段。
从2020年1月新能源车型上险量可以看到,特斯拉Model 3国产后在1月强势占据了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单车销量第一的位置。可以预料,随着特斯拉零部件国产化率日益提升,其成本和售价进一步降低,这一位置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将无人撼动。
此外,从榜单中还能看到,在单车型销量前五名中,国产新能源汽车品牌仅占据两席,且像北汽EU系列以及宝骏E100这样的微小型电动车,其销量大幅度下滑。这说明当前消费者在选购新能源汽车时,更加注重品牌以及性能等方面,而这一现状随着合资品牌的发力也将表现的更为明显。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为进一步适应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需要,近日工信部公布了一则《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修改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定的决定(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的通知。
简单来说,该《通知》的核心内容可以归结为一点:将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的必备条件从具有“设计开发能力”改为具有“技术保障能力”。
对此,有专业人士分析认为:“此举或将放宽新能源造车门槛,
有望吸引更多的企业参与到新能源汽车的研发设计和生产制造之中,一个更加开放的新能源汽车产业生态即将形成。”
而“开放”二字,一方面意味着将有利于外资企业布局中国市场,另一方面也给了国内新能源车企一个新的发展方向,那就是强强联手。这点从最近“吉利3亿美元入股蔚来,为蔚来代工生产”这则消息就能看到,国内新能源车企正在积极调整对策,联手抵抗外资。
无论是从当前市场形势还是从政策导向来看,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都即将迎来一场空前大洗牌,这也会加速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迈向正规化、规模化和创新化的良性发展模式。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6、1月新能源车销量榜:蔚来ES6重回榜单,整体不景气
图|文|凌清?图|车宇世界、网络
温馨提示:车宇世界,被网友称为车圈老干部,只做最真实的车评。有问题,来投稿,我们本年度开通车主来稿栏目,欢迎各位车主交流。每周,车宇世界会推出不同车型文章,为大家提供购参考。
乘联会发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1月份我国汽车销量呈现同比和环比双下滑,而且下滑幅度还是双位数。其中,新能源汽车这个细分市场,无论是环比下滑幅度还是环比下降幅度,都远超轿车、SUV、MPV等细分市场。
数据显示,2020年1月份新能源汽车销量仅仅为4.1万辆。相比2019年1月份,同比下滑幅度达到了57.9%。至于相比2019年12月份,环比下滑幅度更是接近七成,达到了惊人的68.4%。
关注汽车行业的朋友应该知道,在当前SUV、轿车等细分市场领域,新能源汽车无疑是下滑最为严重的细分领域。
1月新能源车销量榜
新能源市场全线溃败,销量冠军还不如上个月销量第10名的销量
新能源市场的惨败,在销量TOP10车型中表现十分明显。从乘联会发布的销量榜单TOP10,不难看出来,荣威Ei5获得本月销量冠军,但是其销量仅仅为3068辆。这个销量可以市场非常之低。
且看2019年12月份,位居销量第10名的车型为宝马5系 PHEV,其当月销量为3347辆。显然,1月份的销量冠军,还不如上个月排名第10的车型的销量。这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新能源市场不景气。
应该说,疫情、补贴下滑等,对新能源车市造成了极大的打击。
北汽EC等车型被挤出榜单,蔚来ES6等车入榜
相比2019年12月份,共有4款车型被挤出榜单,分别为北汽EC系列、奇瑞eQ、朗逸BEV、启辰D60 EV。其中,北汽EC系列在2019年12月份11409辆,仅次于其同门兄弟北汽EU系列,位居销量榜单亚军。而在2020年1月份,北汽EC系列可以说开年就遭遇到了打击,连销量前10名榜单,都没能进去。
当然,虽然整体销量不景气,还是有4款车型成为新晋,分别是全新秦EV、蔚来ES6、欧拉R1、风神E70。其中,作为造车新势力车型的蔚来ES6在去年12月份被挤出了榜单,在2020年1月份重回销量榜单,对蔚来汽车算是比较好的消息。不过,单纯从绝对销量上看,依然是不太好看。
声明:本文为车宇世界运营部原创文章,凌清审阅,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标注来源的数据及相关资料均为引用。车宇世界原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及作者。本文拒绝任何形式的抄袭、改编等行为,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爱车,就来车宇世界,您的专属选择。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7、1月新能源车销量排名:理想汽车成绩单首次公布
综合最新媒体报道和乘联会发布的数据,2020年1月全国新能源乘用车销售4.2万辆,同比下滑57%。1月份受春节比往年提前及疫情因素的影响,国内新能源车市场销量同比大幅下滑。比亚迪汽车、北汽新能源两大新能源主力企业销量同比跌幅更在50%以上。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受新冠疫情影响,部分车企的数据,并非最终数值。
理想汽车成绩单公布 1月销售1180辆
2020年1月车企新能源车销量排名
从各大车企新能源乘用车销量来看,部分车企形势可谓严峻。1月,比亚迪汽车销售新能源乘用车7238辆,同比减少77.3%。同时,北汽新能源销售2006辆,同比下降55.5%。在国内新能源市场,比亚迪汽车、北汽新能源销量均属于第一梯队。尽管受春节影响销售时间缩短近30%,两大主力车企销量降幅还是让人有些意外。
除比亚迪汽车、北汽新能源外,上汽乘用车、吉利汽车、奇瑞汽车也是新能源乘用车领域的主力企业。1月,上汽乘用车销售3743辆,同比下降39.3%。尽管同比下跌幅度也超过30%,上汽乘用车销量表现却也明显好于吉利汽车、奇瑞汽车。吉利汽车新能源乘用车销售1277辆,同比下跌幅度高达81.6%;奇瑞汽车销售1020辆,同比下跌72.7%。上述数据,多少和车企在去年年底的冲量,以及大客户销售的情况有关。
在销量增长方面,近期表现较好的广汽新能源、一汽轿车1月新能源乘用车销量继续保持稳中有升。1月,广汽新能源销售3003辆,同比增长52.7%;一汽轿车销售2200辆,同比增长13650%。一汽轿车1月销量主要依靠奔腾B30 EV销量稳定发挥。1月,奔腾B30 EV销售2161辆。规模较大的移动出行公司,对新能源车企的销量,仍然具有重要影响。
在造车新势力方面,理想汽车在1月公布月度销量成绩单。1月,理想汽车销售1180辆。此外,月销量突破1千辆的造车新势力企业还有,蔚来汽车、威马汽车、合众汽车。1月,蔚来汽车销售1598辆,同比减少11.5%;威马汽车销售1027辆,同比下跌20.3%;合众汽车销售1001辆,同比增长253.7%。在国内新造车势力企业中,蔚来汽车仍然是销量最高的汽车企业。
与自主企业、造车新势力不同,合资企业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基本稳定。其中,华晨宝马、上汽大众月销量均在1千辆以上。1月,华晨宝马销售3600辆,居月度新能源乘用车销量榜第3;上汽大众销售1722辆,同比增长11.6%。
比亚迪汽车、北汽新能源旗下车型无缘销量前3甲
2020年1月新能源车型销量排名
比亚迪汽车、北汽新能源旗下均无车型进入月度销量前3甲。1月,荣威Ei5是国内月销量最高的单款车型。1月,荣威Ei5销售3068辆,同比增长2.3%。尽管月销量仅突破3千辆,荣威Ei5仍然是国内销量最高的单款车型。除荣威Ei5外,宝马5系 PHEV月销量也达到3千辆。1月,宝马5系 PHEV销售3000辆,居新能源月度排行榜销量第2。广汽新能源旗下的Aion S销售2648辆,排名第3。
在新能源领域,比亚迪汽车一直是国内领先企业,旗下多款新能源车型销量长期处于前列。1月,比亚迪汽车旗下仅1款车型进入新能源单款销量榜前10名。1月,全新秦 EV销售1690辆,居月度榜第7。在月销突破1000辆的车型方面,比亚迪元EV、比亚迪e2、比亚迪唐DM在1月销量均突破了1千辆。1月,比亚迪元EV、比亚迪e2、比亚迪唐DM分别销售1177辆、1028辆、1005辆。
在造车新势力方面,销量突破1千辆的车型主要有,蔚来ES6、理想ONE、威马EX5、哪吒N01。其中,蔚来ES6销售1493辆;理想ONE销售1180辆;威马EX5销售1027辆;哪吒N01销售1001辆。蔚来ES6目前是造车新势力中销量最高的单款车型。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8、开年继续下跌 1月新能源汽车销量TOP10出炉
近日,中汽协公布了关于今年1月新能源汽车的整体销量数据情况,全月新能源汽车产销预计分别完成4.0万辆和4.4万辆,同比分别下降55.4%和54.4%。其中,乘用车产销预计完成3.5万辆和3.9万辆,同比分别下降56.3%和54.5%,幅度都较大。
这样的行业态势也直接表现在了各新能源车型的销量上。接下来,我们就来看一看,2019年新能源汽车具体的车型销量TOP10。
TOP1:荣威Ei5
1月销量:3068辆
受到去年补贴的影响,新能源汽车销量本来就处于下滑态势,在加之此次肺炎疫情的影响,下滑趋势尤为明显。不过,今年1月,荣威Ei5还是以3068辆的成绩领先其他车型,位于榜单第一,同比去年同期的2999辆上涨了2.3%。
TOP2:宝马5系PHEV
1月销量:3000辆
在过去的2019年当中,宝马的在华销量一直都是一个字,稳。而其宝马5系的PHEV车型更是位居插电混动是场的榜首。而进入2020年,改款车型的销量同样没有令人失望,1月,3000辆的成绩对比同期上涨明显。可以见得,合资豪华品牌的新能源产品在市场中的优势还是较为明显的。
TOP3:广汽新能源Aion S
1月销量:2648辆
销量上发挥较为稳定的“选手”还有广汽新能源Aion S。作为广汽新能源的首款车型,?Aion S在2019全年的累积销量达到32493辆,而今年1月,销量也达到2648辆,位于榜单第三。作为一款基于GEP纯点平台打造的车型,其定位于纯点紧凑轿车,外观、内饰和续航也都有不错的表现。总体来看,Aion S在新一年当中的销量还是有一定潜力的。
TOP4:奔腾B30 EV
1月销量:2161辆
从数据上来看,奔腾今年1月销量为2161辆,同比去年同期有5位数幅度的巨幅增长。不过,从数据上来看的参考性并不强,因为而去年同期其月销量仅有4辆。不过,奔腾B30 EV如今的销量还算喜人,如果能够继续保持,或许将成为新能源市场中的一匹黑马。
TOP5:北汽EU系列
1月销量:1966辆
北汽EU系列车型在去年下半年的新能源市场中,整体表现增速惊人,连续多个月同比增长明显,也成为所有新能源车型里年销量唯一突破10万大关的车型。不过,进入2020年后,北汽EU系列车型的销量却明显走起了下坡路,1月销量为1966辆,同比达到49.5%的下跌幅度,环比数据更是令人咋舌。这样的销量起伏,着实不免让人有些费解。
TOP6:宝骏新能源
1月销量:1706辆
与去年表现同样差距明显的还有宝骏新能源。今年1月销量1706辆,宝骏新能源同比下滑79.5%。去年全年,宝骏新能源全年销量都在逐月攀升,12月销量一度达到9000辆,同比增长91.8%。而就是这款作为A00级别市场中年销量第一的“黑马”,却在进入2020年后失了速。
TOP7:全新秦EV
1月销量:1690辆
今年1月,全新秦EV车型月销量仅为1690辆,这数据甚至不如一款A00级车型宝骏新能源销量来得多。事实上,去年全年尤其是补贴退出后的下半年,比亚迪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就一再走低,而身为中国电动车龙头企业之一的比亚迪销量表现尚且差强人意,也从某种程度反映出中国新能源车企总的竞争力还有待提升。
TOP8:蔚来ES6
1月销量:1493辆
如今,蔚来ES6已然成为蔚来品牌的走量车型,在今年1月,销量为1493辆。值得注意的是蔚来在1月总交付量只有1598两, ES6占比高达94%。此外,受春节疫情等因素的影响,蔚来1月总交付量同比下滑11.5%,环比下跌接近50%.
TOP9:欧拉R1
1月销量:1295辆
比起欧拉R1巅峰时期如破4千大关的销量,其此后的销量表现都还是稍显逊色了些。今年1月,其销量仅为1295辆,同比同期的1749辆下跌了26%。从欧拉这个品牌和其所推出的欧拉R1就不难看出,长城对于轿车的发力的布局更着重在新能源市场,不过,从目前的销量看来,长城还需尽快推出更有竞争力的新产品。
TOP10:风神E70
1月销量:1263辆
去年年末,风神E70的销量有所上扬,不过,这也是出于消费者也企业居多的原因,跑网约车的所占份额较多,而这并不利于产品本身的“健康”发展。因此在今年1月,风神E70销量仅为1263辆,同比下滑23.5%,垫底销量榜单。
结语
总的来看,今年1月,由于春节的原因,有效工作日只有17天,相比去年同期减少了5天,因此这也成为汽车销量普遍下滑的主要原因。而由于1月下旬疫情的爆发,也对1月销量有一定影响。不过,对此,中汽协秘书长助理许海东也表示,疫情对于1月车市的产销数据影响有限,将会2月的产销造成更大的影响。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9、1月销量爆跌54%,新能源车政策“救市”进行时
屋漏偏逢连夜雨。一方面,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汽车全产业链的正常运行节奏;另一方面,一直一枝独秀的新能源汽车销量也进入低谷,已连续7月同比下滑。
2月13日,中汽协公布最新产销数据,新能源汽车下滑尤为严重,产销仅为4.0万辆和4.4万辆,同比分别下滑55.4%和54.4%。
显然,受疫情拖累,短期内新能源市场仍将处于低迷态势。
2月14日,比亚迪向我们表示,“元月份受春节比往年提前及疫情因素的影响,整体市场产销同比大幅下滑。目前终端需求保持增长势头,公司对疫情后销量增长保持信心。”
值得关注的是,新能源车相关政策目前有调整的迹象。继1月工信部提出不大幅降补后,近日,工信部又发布降低新能源汽车行业准入标准的征求意见稿。
对于此次政策方面的调整方向,资深新能源汽车分析师王科告诉我们,看上去更加开放,有利于外资企业布局中国市场,“同时,一定程度会加速汽车产业独资企业的兴起。”
受春节、疫情影响,新能源产业再受挫
2020年伊始,对整个新能源产业来说都是灰色。在整体市场下滑超五成的背景下,多家新能源产品畅销的车企,市场大幅缩水。
数据显示,吉利汽车1月新能源和电气化汽车销量为4762辆,同比下降47.2%;北汽新能源1月新能源汽车销售2006辆,同比下滑55.5%。江淮汽车1月纯电动汽车销量则为2170辆,同比下降64.1%。长城汽车旗下的纯电动品牌欧拉销量为1300辆,同比下降65.6%,其中欧拉iQ仅售出5辆,同比暴跌99.7%。
2月14日,汽车分析师陈尧向我们表示,“1月新能源市场下滑,除了补贴影响外,还有春节提前,1月工作日较少,一些单位提前放假的因素。”陈尧认为,4S店客流下降是主要原因,疫情自20日后才爆发,已近春节假期,对1月份影响较小,但对后续发展影响较大。
受整车市场影响,2020年1月,我国动力电池装机量约2.32GWh,同比下降53%。国内大部分电池企业,如宁德时代、比亚迪、亿纬锂能、力神电池、中航锂电、孚能科技等,动力电池装机电量均出现大幅下滑。
综合来看,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和部分动力电池企业装机量大幅下滑,主要由于春节假期,行业处于市场淡季,企业放假减产,产能利用率较低导致。
雪上加霜的是,突入其来的疫情对整个新能源产业链造成了巨大影响。
一方面,新能源汽车涉及配套产业比较复杂,任何一环的短缺都会对整车生产造成影响。2月7日,广汽传祺向我们表示,“疫情无论是对企业的复工生产,还是对物流运输、零部件供应、采购等环节都在短期内产生了一些影响。”
另一方面,疫情使得消费者信心受挫。
2月11日,小鹏汽车向我们表示,“新冠疫情的影响主要会通过对经济大环境的不利而产生。因为疫情,中小企业和创业企业,会在工作日减少、需求和消费被抑制、活动范围被限制的大趋势下,经营遇到更大的难题。”
显然在客观环境影响下,2020年将是新能源汽车产业极其困难的一年。不过亦有利好消息,作为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部件,电池技术正在逐渐成熟。
2月14日,高工锂电研究院院长高小兵向我们表示,“动力电池目前除了价格还有些偏高外,其性能能满足基本需求了(不考虑充电桩及充电体验)。”
在高小兵看来,目前市场下滑,影响因素一是政策在退坡,产业链需不断调整产品及市场策略,“前几年行业发展太快,积累了一些问题,目前在调整期需要清理;三是整体车市不好,传统燃油车对新能源加大力度冲击。”
显然,产业调整是新能源行业急需解决的痛点。至于新能源汽车本身,已经具备一定竞争力,这也意味着新能源市场拐点或即将到来。
不退补、更开放,新能源政策调控进行时
新能源车产业阵痛时刻,各项政策调整有望出台。
在2020年1月的电动汽车百人会上,工信部长苗圩表示2020年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将保持相对稳定,不会大幅度退坡。如此一来,原定于2020年底完全退出新能源车补贴政策有可能延缓,同时会尽快编制《新能源车发展规划(2021-2035年)》。
受利好消息影响,次日国内新能源汽车领军企业比亚迪、北汽蓝谷一字涨停,中通客车、亚星客车以及新能源产业链众多企业纷纷上涨,产业迎来利好拐点。
近日,工信部又发布修改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定的征求意见稿,对原规定进行的删减和修改约达10处。其核心内容可以归结为一点:将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的必备条件从具有“设计开发能力”改为具有“技术保障能力”。
也就是说,过去新能源汽车玩家必须具备独立的新能源设计开发能力,如今可以由第三方企业提供技术,自身只需要具备保证第三方企业技术顺利应用的能力即可。
这意味着,新能源汽车的准入门槛进一步降低,一个更加开放的新能源汽车产业生态即将形成。
2月14日,资深新能源汽车分析师王科向我们记者表示,长期来看,本次调整会促进汽车产业形成技术生态联盟,各取所长,共同投资发展新四化业务,降低运营成本和投资风险。
王科认为,此次政策的调整方向,对集团公司而言,子公司可以充分利用集团研发资源从事汽车产品生产;对新势力而言,后续与传统车企融合发展更加方便。同时,“还可充分利用汽车行业第三方研发资源,防止重复与过渡投资,本质上也强化了代工生产模式的发展。”
另一方面,也有新能源车企也表达了乐观的态度。
2月11日,新造车势力小鹏汽车向我们表示,相信在当下突发的疫情影响下,小鹏汽车依然能够发挥自身特性,在整体营销节奏上做好应对调整,包括提高销售服务质素、扩大品牌声誉,让更多消费者了解小鹏汽车的智能特征,“作为一家经营相对稳健的新造车企业,我们对今年持审慎乐观态度。”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10、中汽协发布1月销量数据:同比大降20.2 新能源车同比大降54.5%
2月13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了1月份汽车产销数据,1月汽车销量194.1万辆,环比下降27.0%,同比下降18.0%。
其中,1月乘用车销量161.4万辆,环比下降27.1%,同比下降20.2%。
新能源汽车则仅实现 销量4.4万辆,同比大降54.5%。其中,新能源乘用车仅实现 销量3.9万辆,同比大降54.5%;新能源商用车实现销量0.5万辆,同比大降51.7%。
今年年初,中汽协会预测2020年总体市场会出现2%的下降。但考虑到疫情的影响,中汽协表示全年市场不容乐观。
从已经公布销量的车企来看,大多数车企一月销量都出现了同比大幅,即使是强劲的丰田,1月份销量也同比下滑1.2%,实现销量14.53万辆,日产1月份共售出新车11.81万辆,同比下滑幅度达到了11.8%。马自达1月在华销售新车2.09万辆,相比去年同期也有着8.23个百分点的下滑。
自主品牌里长城也于2月12日发布了销量,1月销售新车80,261辆,而2019年1月销量则为111714辆,同比下滑28%。比亚迪1月总销量25173辆,同比下降42.68%。其 中1月新能源汽车销量7133辆,同比下降75.12%。
其他 车企销量还未公布,但由于春节假期和疫情的影响,预计1-2月车企销量都不容乐观。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