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比亚迪秦新能源油电混合车 质量过关吗?
byd是个国际的大公司,他的产品在上市前都是经过系统性的论证,设计,测试等过程的。质量应该是合格的。 售后也是有保障的。 但是不代表什么问题都不会出,淡定一点,出问题解决问题,byd不给力,你就投诉他,找媒体。 相信byd会给你一个满意的产品的。
2、新能源汽车质量怎么样?
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采用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
现在的新能源汽车有多种,包括包括燃气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纯电动汽车、液化石油气汽车、氢能源动力汽车、混合动力汽车、太阳能汽车等。
新能源汽车的优点:
1、节约燃油能源。一般是用天然气、石油气、氢气、电力作为动力。
2、减少废气排放,有效的保护环境。电动汽车不产生尾气,没有污染。氢能源汽车尾气是水,对环境没有污染。
3、效率高。一般新能源汽车采用新技术,新结构,使它的效率更高。
4、噪声低。
新能源汽车缺点:
1、因为新能源汽车处于起步阶段,技术还不是很成熟。
2、车辆保有量低,充电、加气、维修等不太方便。
3、一般车辆排量较小,动力不足,不适合长距离行驶。
现在价格在5-10万的新能源汽车,只有纯电动汽车有批量生产,选择性不是太大。
3、混动是新能源车的过渡吗?
如果电池技术没有突破的话,混动才是新能源车的长久存在方式。尤其是加上可更换的电池
4、现在电动汽车质量过关吗?什么牌子的好
楼主你好,你可以选择陆地方舟。陆地方舟是发展多年的电动汽车的老牌企业,企回业在电动汽车答方面的研发生产一直在业内保存领先的优势。产品系列覆盖纯电动汽车,电动客车,电动巡逻车,电动场地车,混合动力客车等,是国内电动汽车行业的技术领先。
5、新能源混动汽车好吗?
其中我们在选择混动汽车前,一定要清楚你想要选择的混动车辆是插电的,还是不插电的。看起来只是充不充电的问题,但是影响非常大。
插电油电混合车是我们比较常见的,厂商也乐意生产这类型汽车,因为有补贴。对于车主而言,插电混动最大的优点就是能够在很多限制车辆牌照的城市,悬挂新能源号牌,也就是我们俗称的绿牌。
这里有一个小知识,绿牌是如何区分纯电动和插电混动的呢?其实很简单,看号码第一位,如果是“D”,那就是纯电动汽车;如果是“F”,那就是插电混动。
除了上牌以外,插电混动也比纯电动汽车有更长的续航里程,即使长途出行,也不用担心没电的问题,因为可以随时加油。另外在节能减排方面,插电混动还是有比较大优势的,油耗也低于传统燃油车。
不插电混动车常见合资品牌,比如卡罗拉双擎、雅阁锐混动等等。它和插电混动最显著的区别当然是不需要充电。另外在结构上,不插电混动的电池较小,油箱大,在发动机运转的时候和刹车、减速、起步的时候,这个过程中循环充放电,以实现节能的目的。
比如说,汽车在起步的时候是最耗油的,这个时候采用电机起步。在刹车的时候,电机回收动能给蓄电池充电。不插电混动的电池和电机主要是起辅助作用,简单地说,就是与同样大小的汽车相比,燃油成本更低。
不过选择不插电混动汽车需要注意一个问题,那就是不插电混动汽车并不列入新能源车型中,所以是没有办法享受到新能源诸多优惠政策,简单来说,就是不能上绿牌。
既然油电混合车看起来真的挺不错,但是为什么并没有那么多人去购买呢?一方面原因是油电混合动力系统是在汽油发动机的基础上,耦合一个电动机与蓄电池组成的电动输出系统,再加上要为整个混动系统设计一套严密科学的运转机制,这些都意味我们要为它付出成本。所以同车型,同配置的油电混合动力车一般都会比传统燃油版本贵几万元。
还有一方面就是电池寿命的问题,据外媒报道,新一代的新能源车型电池寿命普遍都在5年左右,虽然厂家一般都会对电池有更长时间的质保,比如5年20万公里或者6年15万公里,如果在此期间出现电池之类的问题,厂家都会对该车进行保修或更换全新的电池。不过一旦超出这个期限,也就意味车主需要承担电池的费用,而这个费用普遍不便宜。
6、2035年新能源汽车全面实现混合动力?这件事靠不靠谱?
一纸《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搅动了整个汽车产业,作为过渡方案长期被质疑的混合动力汽车,走向了风口浪尖。
10月27日,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发布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下称《路线图2.0》),其中明确指出,计划到2035年,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年销量各占50%,汽车产业实现电动化转型;同时传统能源汽车将全部为混合动力汽车。
乍一看,混合动力汽车与新能源车平分市场,与传闻已久的“禁燃令”何其相似。事实上,早在《路线图2.0》发布前一个月,参与《路线图2.0》评审的国家新能源汽车创新工程项目专家组组长王秉刚就强调,专家组不主张在中国提出禁燃的口号,取“禁燃时间”而代之的是“全面电驱动化计划”。
即传统汽车要向节能化发展,节能汽车向混动化发展,最终通过全面电驱动化来实现节能汽车与新能源汽车的融合,而2035年则是电驱动进程中的一个重要节点:全面混动。
这是传统车企走向未来的必由之路,国内车企早已做好心理准备,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总工程师许海东对出行一客(ID:carcaijing)表示,根据节能减排的既定方针,以及双积分考核政策的现实压力,传统燃油车必然转向为混合动力或纯电驱动。
需要指出的是,所谓“全面混动”并不是强制目标,而是一个美好愿景。关于《路线图2.0》,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就向出行一客(ID:carcaijing)表示,“路线图应该看作一个努力方向,具体发展还要看产业配合,比如目前欧美企业就没有将混合动力看作传统车升级的重要方向;另外路线图中也有不尽合理的地方,比如商用车油耗降太慢了,乘用车则要求过高等。”按照崔东树的预期,完成2035年全面混动化目标还是比较困难的。
显然,即便中国工程学会是国家制订汽车产业规划的重要智囊机构,《路线图2.0》的制定也由上千名汽车专家敲定,但该路线图中对混动车型的预判并没有得到所有业内人士的一致认可,其具体实施方案也不够明确。
当然,也有不少业内人士非常认可《路线图2.0》的汽车能源升级轨迹,汽车分析师张翔就表示,“低排放政策是全球趋势,通过不断升级的油耗标准,达到2035年全面混动化的目标并不激进。”
不禁燃但逐步替代燃油车是《路线图2.0》的核心观点,而要看懂“2035年全面混动化”愿景,首先要明白节能车和混合动力车的区别。
节能车并不是某种技术路线的车,发动机排量在1.6升及以下、综合工况油耗比现行标准低20%左右的汽油、柴油乘用车可称之为节能车。
而混合动力则是节能车中最主流的技术解决方案,从概念上看混合动力即车辆驱动系统由两个或多个能同时运转的单个驱动系统联合组成,通常说的混动,是指同时具备燃油驱动和电力驱动,也称HEV车型。
简单来说,混合动力是节能汽车的一种,但是其节能效率比其他类型的节能车更高。至于新能源车,则是指纯电动汽车、插电混合动力、燃料电池汽车以及增程式电动车。
汽车分析师张翔向出行一客(ID:carcaijing)表示,“当前的内燃机效率已经达到了一个瓶颈或者说一个上线,单纯的依靠内燃机已经不太可能满足进一步下调的油耗要求,需要通过电机辅助来提升内燃机工作效率,达到节油的目的。”
当然也有非常小众的技术,如马自达压燃式汽油机,也能达到节油目的,但能否进一步达到更加苛刻的油耗标准,还很难下判断,且其市场规模非常小。站在整个市场技术发展的角度,混合动力,可以看作节能车进一步升级的必经之路。
因此,在《路线图2.0》中,全面混动化是逐渐实现的,即传统汽车要向节能化发展,节能汽车向混动化发展。以2025、2030、2035年三个时间点,混合动力乘用车占传统车销量的比例分别为50%以上、75%以上、100%。
至2035年,所有节能车,将升级为混合动力车型,届时市场将只剩混合动力与新能源汽车两种车型,且各占50%市场份额。
以这几年比较热门的技术解决方案48V混动系统为例,这一技术升级逻辑更佳清晰。
48V混动系统,并不是真正意义的混合动力,它只是在传统燃油车12V系统的基础上,增加了一套独立的48V锂电系统,该系统只对发动机启停、起步、刹车等工况进行优化。整套系统硬件成本增加5%,却能带来10%-15%燃油效率提升,受到各大车企青睐。
目前搭载48V混动系统的汽车归属于节能型汽车,但并不计算在混合动力车型内。崔东树告诉出行一客(ID:carcaijing),48V混动系统的节油效果并不能满足《路线图2.0》中2035年的乘用车油耗要求,因此,2035年前,已属于节能车48V车型,必须搭载真正意义上的混合动力系统,才能满足新的油耗法规。
当然,也可能会有燃油车型继续生产,只是高额罚款会使其市场性价比大打折扣。因此,全面混动并不是“禁燃”,而是逐渐提高的油耗法规会在市场效应下,使得传统燃油车逐渐被混合动力及新能源车型替代。
理论上,随着油耗法规的趋严,2035年全面混动是可能实现的,《路线图2.0》也给出了明确的油耗降低规划。
在2025年、2030年、2035年三个时间点上,我国汽车的年产销分别为3200万辆、3800万辆、4000万辆。同时,乘用车(含新能源)新车平均油耗分别降至4.6L/100km、3.2L/100km、2.0L/100km。
其中传统能源乘用车新车平均油耗分别降至5.6L/100km、4.8L/100km、4.0L/100km;混合动力车型为5.3L/100km、4.5L/100km、4.0L/100km。两者在2035年实现统一,也意味着传统燃油车全面混动化。
另外,至2035年,载货汽车油耗较2019年水平降低15%-20%,客车油耗较2019年水平降低20%-25%。
《路线图2.0》代表了大部分业内人士对产业发展的愿景和预期,然而,在长达15年的实际产业发展中,市场是否会按照《路线图2.0》所描述的那样,则要打一个问号。
崔东树就明确向出行一客(ID:carcaijing)表示,“路线图是路线图,实际发展是实际发展,2035年的混动目标其实是相对激进的。”崔东树指出“通常的油耗考核都是考核汽车生产商的平均油耗,很难直接考核到传统车油耗,这意味着企业如何达到平均油耗是无法直接掌控的。”
崔东树还以欧美车企为例,“目前欧美企业并没有将混合动力当作传统车主要升级方向,他们更倾向直接发展新能源车,至于传统车则主要对发动机进行节能升级。这样,即便欧美车企的传统车无法达到2035年的油耗要求,但在大量新能源车的低油耗拉动下,企业平均油耗依然能满足要求。”
目前来看,也确实没有一条明确的政策法规,可以来强制约束企业的技术方向,即便是取代补贴刺激的双积分政策,也只是在强调新能源车型在整体市场中的占比。
具体在传统混动方面,日系颇有经验,具有先发优势,丰田普锐斯等车型也得到了市场认可。不过,在许海东看来,中国车企也有自身优势:一方面,车企本身拥有一定的技术储备,还可以围绕关键技术攻坚克难;另一方面,伴随产品上量的规模效应,可以降低技术应用成本,赢得广大市场。
作为汽车生产方,北汽集团向出行一客(ID:carcaijing)表示,“北汽集团在新能源产业的目前布局是以纯电驱动为主,兼顾混动与氢能源发展,目前,北汽集团的“十四五”战略规划正在制定中。”
在市场导向下,2035年,混动车型能否真的占比50%,充满了未知;此外《路线图2.0》的部分细节,也在业内尚存有争议。但无论如何,《路线图2.0》为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指明了一条相对合理的发展方向,具有非常高价值的行业指南意义。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7、混动汽车有什么优缺点?值得购买么?
混动汽车的优点和缺点都不少,整体还不值得购买。
混动汽车优点:
1、和汽油车一样到加油站加油,不用改变汽车的使用习惯;政府和企业推广这种产品也无须投资新建充电装置或加气站。
2、燃油经济性能高,而且行驶性能优越,混合动力汽车的发动机要使用燃油,而且在起步、加速时,由于有电动马达的辅助,所以可以降低油耗,可关停内燃机,由电池单独驱动,实现"零"排放。
3、动力性优于同排量的单纯内燃机汽车,特别是在起步加速时,电动机可以有效地弥补内燃机低转速扭矩力不足的弱点。
4、减少车内的机械噪音、低速或怠速时采用电动机工作。
混动汽车缺点:
1、购买价格较贵。相关产品定价过高,电动机和内燃机两套动力系统的造价远比一套动力系统的成本高。
2、长时间高速或匀速行驶不省油。因为混合动力车燃油消耗上的优势主要依靠势能积蓄电力节能,换句话说,混合动力车在行驶中越是频繁制动减速、或频繁地起步停车就会相对更为节能。而如果处于长时间匀速行驶,其节能效果就会相应降低。
(7)混合动力新能源汽车质量过关吗扩展资料:
混合动力汽车的种类目前主要有3种。
1、以发动机为主动力,电动马达作为辅串联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原理助动力的“并联方式”。这种方式主要以发动机驱动行驶,利用电动马达所具有的再启动时产生强大动力的特征。
在汽车起步、加速等发动机燃油消耗较大时,用电动马达辅助驱动的方式来降低发动机的油耗。这种方式的结构比较简单,只需要在汽车上增加电动马达和电瓶。
2、在低速时只靠电动马达驱动行驶,速度提高时发动机和电动马达相配合驱动的“串联、并联方式”。启动和低速时是只靠电动马达驱动行驶,当速度提高时,由发动机和电动马达共同高效地分担动力,这种方式需要动力分担装置和发电机等,因此结构复杂。
3、只用电动马达驱动行驶的电动汽车“串联方式”,发动机只作为动力源,汽车只靠电动马达驱动行驶,驱动系统只是电动马达,但因为同样需要安装燃料发动机,所以也是混合动力汽车的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