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电动新能源 > 电动汽车推广

电动汽车推广

发布时间:2020-08-09 13:10:18

1、电动汽车在推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单从费用上去考虑我们可以看下普通48V电动自行车的电瓶寿命是两年左右,更换一组电瓶都要800—1000元,试想下电动汽车的电瓶要高出多少?再看充电时间4-6小时,如果就在这段时间里你有急事要去处理怎么办?(30分钟就能冲到80%的电量这个我不敢恭维)坐计程车的钱还是要算到自己车的平时开销。电动汽车的电瓶不维护能用4-5年?我更不敢相信。这样算下来不用我说大家心里都应该清楚,电动汽车会比汽油车省钱吗?环保是肯定的,但是我想说的是就单凭我们普通老百姓的代步工具就能完全解决环保问题吗?国家鼓励环保或可替代能源是好事,但是你让我们老百姓得到了什么实惠呢?用我们自己辛苦赚来的钱和宝贵的时间去帮助你们去改善环境问题??这样公平吗??拭目以待,莫要盲目出手。

2、电动汽车如何在中国推广?具体做法

现在中国的做法是:
1、制定补贴与优惠政策,如购电动汽车国家补贴6万,当地政府再补贴6万等,北京地区购电动汽车不要毫不限行不纳税。
2、国家电网、中石化、中国普天等广泛建立配套基础设施,如充电站、换电站等。
3、一些试点城市的公交集团、出租车公司推出纯电动大巴、混合动力大巴、纯电动出租车等运营,通过公共交通来将新能源汽车的模式渐渐深入人心。
4、新能源企业的一些配合推广,如用新能源汽车做班车、厂区内建立充电站、用纯电动乘用车做公务车等等。
但是现在还有很多弊端:
1、标准没有统一,导致各企业产品五花八门,各自为战。
2、配套设施不完善。充电站少,即使已有的充电站,也没有对私人开放。
3、电池瓶颈大,电池容量低,导致车辆续航里程短、充电时间长。
4、还没有一套规整的办法上车辆保险、上牌照、车辆维修保养等。
5、政府口号响亮,但补贴不多,企业积极性不高。

这些只是个人理解的一部分,欢迎其他业内朋友补充。

3、为什么国家要大力推广电动汽车,电动汽车是否真的环保?

众所周知,目前国内,不管是汽车市场还是工业市场,都在极力的追寻低碳、环保。从很多工业大型企业的“关门”到国六汽车排放标准的即将实施,无疑对很多企业以及车友造成了无形的压力。当然,对于国内的空气污染日益严重,这样做的好处都是有目共睹的,换成小编也是大力支持。别的不说,就拿汽车领域来讲,各大车企纷纷推出旗下的新能源品牌,目的也是为了迎合国六排放以及环保措施的实施。

久来说,奥迪的e-tron将投产、宝马ix3的亮相等等。并且就连大众汽车也宣布了2025年将进行最后一批燃油车的生产,不管以后具体实施时间准不准确,但燃油车停产,新能源电动汽车将会取代的事实也是无法去反驳的。全球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仅仅只是为了环保这么简单吗?不一定吧。

久来说,奥迪的e-tron将投产、宝马ix3的亮相等等。并且就连大众汽车也宣布了2025年将进行最后一批燃油车的生产,不管以后具体实施时间准不准确,但燃油车停产,新能源电动汽车将会取代的事实也是无法去反驳的。全球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仅仅只是为了环保这么简单吗?不一定吧。

新能源电动汽车,大家想必也都有所了解,虽说如今很多地方做的不是很完善,甚至还受到了很多车主的投诉,但是这比较是发展中的阶段,总会有一批不好的负面影响。不过,能源汽车的优惠以及环保旗号却让很多人为之心动,

新能源汽车就真的环保吗?懂知识的车友有很多,对于环保着一块,能源的的运用方式是有很多的,项目前世界上的风力发电、水力发电以及核电、火电等等,对于电的运用这么多,国内应用最多的就是火电,环保能够做得多好?并且,能源汽车的带动都是运用的电机以及锂电池,而电池本身的为好就很大,更何况是这种大续航、内部构造复杂的电池呢?一经损坏,请问要如何去销毁?可能在一方面来讲,新能源电动汽车比燃油车的污染危害还要大。

4、在中国,关于新能源汽车的推广为什么力度这么大?

在中国,关于新能源汽车的推广为什么力度这么大?看完你就知道了!

在中国,新能源车的官方定义=纯电动车+插电混动车。实际上,最受政策鼓励的,就是纯电动车。

为了鼓励这个创新产业的发展,从中央到地方,政府可谓不遗余力。

那么为什么要选择纯电动和插电混动呢?同样能实现节能环保、而且解决方案更容易被接受的普通混合动力,为何不在鼓励范围之列?

这就要再往深分析一个层次,为什么要有汽车新能源产业政策?

真的像红头文件里说的,是为了节能、环保、消除雾霾?!错!

产业政策其实就是和平时代的军备竞赛,是为了让我国汽车产业崛起,在全球化经济分工中,占据更有利的地位。

除了经济考虑,我认为还有国家安全的考虑。

汽车每年会消耗大量的石油能源,而我国一直是一个少油多煤的国家。

烧油多了,不光是个费钱的问题,而是能源上受制于外人的问题。一方面,别人操控国际油价,我们容易吃亏。另一方面,真的打起来,物资运输被封锁了,就容易被人掐住咽喉。

把烧油的车,转化为用电的车,我们就相对降低了对石油的依赖,转而应用其它形式的能源。

环保,并起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是相对次要的。

但是这些话,政治不正确,无论对于自己的民众还是海外的媒体,都不适合公开去说。

于是全球各大政府,在推行电动车鼓励政策时,不管各自的真实目的是什么,都号称自己是为了地球的环境保护。

大家要理解,政府发言人,本来就像企业里的PR部门。你觉得你们企业的PR部门,说的都是大实话吗?

说到这里,我们知道了,为什么中国希望把汽车能源从油,变成电。

那么,顺便说一下,为什么不支持混合动力技术?

但是,国家要考虑的整体利益,不是个人的感受。支持混动,最大的问题就是,丰田等车企在这方面的产品应用领先你20年。你去支持这样的技术,自己的车企天赋树,就永远开不出花了,就像【三体】里面地球人的科技被智子锁住一样――爱打电子游戏的朋友,应该理解我的意思。

相反,坚决避开混动,让丰田、本田的优势没有发挥的空间。这就是表面的全球化市场经济公平竞争下面,各国通过产业政策、设置市场隐性门槛的暗流一直在剧烈涌动。

现在这种产业政策已经看到了一定的效果,混合动力在国内的发展进度,受到了极大的延缓,目测已经永远没有机会成为主流技术了。

显然,中国不是这场新能源游戏的唯一玩家,也不是补贴力度最大的。

新能源汽车一般来说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汽油、柴油)作为动力来源,或是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而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的汽车。

新能源汽车覆盖的范围其实挺广的,电动汽车、氢能源动力汽车、太阳能汽车、替代能源(天然气、乙醇等)汽车等等这些都可以看做是新能源汽车。

现在谈到新能源汽车,很多时候大家所指都是电动车,甚至有的干脆将新能源汽车与电动汽车划等号。

电动汽车再往下分就会分为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还有燃料电池汽车。

燃料电池汽车,其实我感觉大家基本都不大看好它。而混合动力,大家一般都愿意将它看作是过渡时期的东西,因为纯电动汽车是未来,只是技术上尤其是电池技术上一直没有革命性的突破,所以混合动力有一个过渡时期的空间。

混合动力汽车(Hybrid Electric Vehicle,HEV),是指采用传统燃料,同时配有发动机和电动机的车型,它能改善车辆的低速动力输出和降低油耗。一般可以有不同的分类方法,举例两种比较常见分类方法吧。

按电机输出占整个系统输出的比重来分(其实这样分法是有一定争议的,下面仅仅为一种意见),也就是按混合度来分可以分为:

微混合动力系统(BSG),是指在传统发动机基础上,加装皮带驱动启动电机,一般这个电机都为一般发电起动(stop-start)一体式发电机,用来控制发动机的启动和停止。

轻混合动力系统(ISG),车辆可以在减速、制动等工况进行能量吸收,采用电机带动车辆,以节省燃油。一般ISG的混合度在20%以下

中混合动力系统,发动机为主要动力来源,大扭矩助动电机作为辅助动力来源,与主要动力相联,可以在一定条件下加速时辅助发动机驱动车辆,一般这个比重为30%左右。

完全混合动力系统,一般这样的系统采用最高能到650V的高压启动电机,混合程度比较高,甚至可以达到50%。

外接式(Plug-in)充电混合动力汽车。这个应该就是题主所提的插电式混合动力吧,也有人称之为增程式混合动力。它其实兼具了纯电动和混合动力车的基本特征,在一定行驶里程内使用纯电模式驱动,超过这个里程就会启动内燃机,采用混合模式驱动。

看完是不是感觉对中国的新能源汽车有了新的理解和见解!

5、电动汽车在推广中面临那些问题

1、最大的问题是电池续航里程不像商家说的那么美好。比亚迪就因此饱受诟病。2、充电桩不如加油站那么方便,活动范围窄。3、维修尚未普及。4、动力——电动机技术已经是强弩之末,现在的新技术“三相同步电机”效率更高、体积更小,正在进入汽车领域。

6、新能源电动汽车的国家政策

新能源电动汽车的国家政策:当前国家对新能源汽车消费端的支持总的来说可概括为金钱补贴、税费减免、牌照路权三个方面。

从2018年2月12日起实施,2月12日至6月11日为过渡期。过渡期期间上牌的新能源乘用车、新能源客车按照此前对应标准的0.7倍补贴,新能源货车和专用车按0.4倍补贴,燃料电池汽车补贴标准不变。

从2018年起将新能源汽车地方购置补贴资金逐渐转为支持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新能源汽车使用和运营等环节。实施好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购置补贴等财税优惠政策,加强城市停车场和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建设。

纳入中央财政补贴范围的新能源汽车车型应是符合要求的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重点加大政府机关、公共机构、公交等领域新能源汽车推广力度。补助对象。补助对象是消费者,消费者按销售价格扣减补贴后支付。

资金拨付。中央财政将补贴资金拨付给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实行按季预拨,年度清算。生产企业在产品销售后,每季度末向企业注册所在地的财政、科技部门提交补贴资金预拨申请,当地财政、科技部门审核后逐级上报至财政部、科技部。四部委组织审核后向有关企业预拨补贴资金。年度终了后,根据核查结果进行补贴资金清算。

(6)电动汽车推广扩展资料:

新能源汽车补贴标准是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加强节能减排工作的部署和要求,中央财政安排专项资金,支持开展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

(二)新能源乘用车技术要求

1. 纯电动乘用车30分钟最高车速不低于100km/h。

2. 纯电动乘用车动力电池系统的质量能量密度不低于90Wh/kg,对高于120Wh/kg的按1.1倍给予补贴。

3. 纯电动乘用车产品,按整车整备质量(m)不同,工况条件下百公里耗电量(Y)应满足以下要求:m≤1000kg时,Y≤0.014×m+0.5;1000<m≤1600kg时, Y≤0.012×m+2.5;m>1600kg时,Y≤0.005×m+13.7。

新能源乘用车、插电式混合动力(含增程式)乘用车推广应用补贴标准如下:

7、电动汽车怎样才能得到全面推广?

如果电动汽车要得到普及,首先,电动汽车的充电站要得到普及,必须得保证电池的型号,性能方面的质量保障,价格亲民。

8、电动车如何推广?

现在中国的做法是:
1、制定补贴与优惠政策,如购电动汽车国家补贴6万,当地政府再补贴6万等,北京地区购电动汽车不要毫不限行不纳税。
2、国家电网、中石化、中国普天等广泛建立配套基础设施,如充电站、换电站等。
3、一些试点城市的公交集团、出租车公司推出纯电动大巴、混合动力大巴、纯电动出租车等运营,通过公共交通来将新能源汽车的模式渐渐深入人心。
4、新能源企业的一些配合推广,如用新能源汽车做班车、厂区内建立充电站、用纯电动乘用车做公务车等等。
但是现在还有很多弊端:
1、标准没有统一,导致各企业产品五花八门,各自为战。
2、配套设施不完善。充电站少,即使已有的充电站,也没有对私人开放。
3、电池瓶颈大,电池容量低,导致车辆续航里程短、充电时间长。
4、还没有一套规整的办法上车辆保险、上牌照、车辆维修保养等。
5、政府口号响亮,但补贴不多,企业积极性不高。

这些只是个人理解的一部分,欢迎其他业内朋友补充。
以上回答你满意么?

9、为什么纯电动汽车在中国得不到普遍推广???

国人还没真正认识纯电动汽车。
纯电动汽车成本较高,续驶里程相对较短。不过国内已经有好多纯电动汽车了,比如合肥,不仅公交车有纯电动的,出租车也有好多是纯电动汽车。


与电动汽车推广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