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电动新能源 > 电动汽车火灾

电动汽车火灾

发布时间:2020-08-09 15:52:03

1、现在的电动汽车起火,都是哪些原因引起的?

“虹之间i”给大家分析一下电动汽车有哪些原因可能导致起火

电动汽车起火原因与电池是脱不开干系的。车辆起火并非电动车独有,暂时未有数据显示电动车起火概率比汽油车高。但由于电池的原因,电动车一旦起火会给消防员灭火和后续的处理带来难度。行驶过程中电动汽车的电池在正负极短路的时候会产生巨大的电流,而放出大量热能。一般电动汽车的电池都置于底盘处,下部撞击障碍物的几率还是蛮高的。撞击后导致电池受损而漏液,电池产生的大量热量行成高温明火。最终酿成惨剧。

猛烈碰撞后车在高速行驶时动量是相当大的,尤其在高速公路。高速撞击导致汽车变形,从而电池组也相互挤压变形,最终损伤破裂与短路。充电过程比如特斯拉那起车库起火事件,车主一口咬定是充电器质量,而官方则认为是客户充电插座线路自燃。如果铺设的线路并不是很良好,在大负荷长时间工作的情况下,并且环境为不透风,充电过程犹如持续加温过程。一些起火事件也是由于充电器连接处松动,没有完全插入导致,这样危险是必然存在的。在此也希望厂商能给出科学的解决方案避免酿成更多悲剧。

电池进水对于电池防水方面,国家也出台了相应的政策。GB/T 31485-2015《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及试验方法》,主要考核电动汽车用动力电池单体和模组的安全指标及试验方法。相对旧标准,该标准增加了单体和模组海水浸泡检验要求。“单体海水浸泡,电池满充,禁入3.5%的NaCL溶液2小时,溶液整体浸没电池,观察1小时。”“模组海水浸泡,模组满充,浸入3.5%的NaCL盐水2小时,溶液整体浸没模组,观察1小时。”GB/T 31467.3-2015《电动汽车用锂离子动力蓄电池包和系统:安全性要求与测试方法》,海水浸泡项目测试电池包或者电池系统在车载状态下发生浸没等危险情况下的安全性,试验条件也是浸入3.5%的NaCL盐水2小时,要求无起火和爆炸等现象。

标准虽有但门槛似乎很低,就比如南京大巴起火事件,电池在水里整整泡了一夜,虽然符合国家标准,但还是照样起火。中国的很多电动客车生产商,对所用电池采取招标的形式,把电动汽车看成简单的组装。这样出问题是必然事件。

以上是由作者“虹之间i”给打击带来的精彩内容,谢谢支持

2、电动车为什么会起火

电动车火灾伤亡事故一般发生在晚上充电时。很多人都是在楼道内充电的,这个时间段往往都是人们熟睡的时候,即使发现了,往往也没有时间逃离。
电动车放在楼道内,直接把逃生通道切断了。电动车燃烧实验证明,一旦电动车燃烧起来,毒烟以每秒1米的速度快速向上,所以1楼电动车着火很快会导致整幢楼陷入毒烟密布的状态,极易造成人员伤亡,甚至群死群伤火灾事故。
消防法律法规规定:禁止在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楼梯间停放电动车。
电池过载充电,容易发生爆炸,引燃电动车的塑料部件,释放出大量有毒烟气,导致人员和财产损失。因此,家里有电动车的请注意:
不要图便宜买改装电池,因为这些电池是用已经超过使用年限的电芯重新组装的;
不要夜间充电,因为夜间充电极易电量过载,引发火灾;
要按说明书规定的时间充电,充电器和电池的电压要匹配;
不要把电池放在家里充电。

3、电动汽车最近很火,但是起火事件也不少哦,感觉不安全,这种新能源汽车怎样做才防火安全啊?

全球每年都有汽车自燃事故发生。根据公开资料显示,2016年国内共发生29起约40辆新能源汽车起火事故,其中,纯电动汽车是起火事故高发的车辆类型,占比高达79%;其次是油电混合动力占比10%,插电式混合动力7%,最后未披露动力类型的占4%。那么,新能源汽车如何做好防火阻燃呢?
新能源汽车区别于燃油车的地方在于以电作为驱动动力来源。因此用电安全显得尤为重要。一旦发生电路短路或高压击穿,就会导致零部件停止工作,轻则导致汽车抛锚、整车漏电,重则可能会引起汽车自燃。新能源汽车在材料的选择上除了绝缘耐压、防腐蚀,还需要考虑阻燃性。

目前,世界各国没有统一的车用电压标准,各大新能源汽车企业采用的电压各有不同。类似比亚迪这样的车企采用低、中、高多个电压平台的新能源车,高压电压可达690V,而瞬间脉冲可达800V以上。因此,如果不采用阻燃材料,一旦电压击穿或遇高温,可导致整车漏电或自燃等事故。因此,阻燃材料成为了电池模组的包壳首选。塑料壳体具有较好的成本优势以及综合性能,是目前发展动力电池壳体的主要发展材料。在对动力电池提出了明确的阻燃要求后,越来越多的企业如中航锂电、博世、雷天等,开始采用阻燃塑料做电池壳体。
充电设施的标准目前也尚不完全一致。由于不同电动汽车的电压平台不同,再加上接口、通讯协议等技术因素的不同,这直接导致了桩与桩之间不能互联互通,而且车桩不匹配的问题非常突出。充电设施包括充电桩、高压线、高压接插件和充电枪等高压部件。其重要性与车内的动力电池一样,都需要考虑充电的阻燃性、安全性等方面。根据目前国内发布的充电设施的标准和要求,我们对充电桩和充电枪外壳、插座插头以及内部的高压线束的阻燃材料进行了整理,并列举了目前充电设施的产品,对相应的材料性能特点进行分析。
电器连接件如继电器、高压接插件等都需要添加阻燃材料,这是基本要求。接插件金属端子需要插拔次数多,还要求寿命要长,以免老化断裂耐热。目前常见的材料主要有PBT、PA等材料。
我国在高聚物(各种塑料包括工程塑料)的阻燃中,主要是以用量少、阻燃效率高且适应性广的添加型溴系阻燃剂为主。溴系中多溴二苯醚(PBD PO)在燃烧时会产生有毒致癌的多溴代苯并烷(PBDD)和多溴代苯并呋喃(PBDF),而且卤素阻燃剂在燃烧时生成大量的烟和有毒且具腐蚀性的气体,可导致单纯由火所不能引起的电路系统开关和其它金属物件的腐蚀及对人体呼吸道和其它器官造成危害的严重缺点。
目前我国也在针对汽车内饰件制定新的防火标准,意见稿已经发出来,在保留GB8410的基础上,增加了垂直燃烧、氧指数、烟密度等几个指标。增加烟密度指标是一个很大的进步,火灾发生时,人多数是被烟气窒息而死。但是,国标仍没有考虑烟气毒性。
人们日益重视环保、安全、健康问题,各国也把环保型阻燃材料作为重点开发和研究对象。国家标准也会愈加完善和严格,随之而来的是,车用的阻燃材料往环保与多元化方向发展。

4、电动汽车着火怎么办

尝试灭火,灭不了快点跑。一旦发生燃烧现象,千万不要用手去触碰电池,而应用衣服或雨衣用力拍打起火处。
应按现场特点选择适当的灭火器。一氧化碳灭火器、干粉灭火器的灭火剂都是不导电的,可用于带电灭火。泡沫灭火器的灭火剂(水溶液)有一定的导电性,而且对电气设备的绝缘有影响,不宜用于带电灭火。

5、电动车发生火灾的原因有哪些

大部分的火灾发生都是在充电时发生的,时间一般是在夜晚到凌晨这段时间。

车主不过范停车充电,在室内、楼道充电,一旦引发火灾无处可逃

私自拉线充电。引起电容量不足,电路过载引发火灾

电动车一旦发生火灾短短的几分钟内,燃烧的大量有毒黑色气体会充斥整个室内,CO被人吸入体内极会致死。

所以说大家一定要切记,要时刻注意:

室外充电,最好用充电桩进行充电。

电池电瓶不要私自更改内部结构,定期去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电池不要过充,充电时间不要超过8小时,雨天不要淋雨,夏季不要暴晒,这样都会减少电池的使用寿命,容易损害电池。

6、新能源汽车起火了,是用灭火器还是用水扑灭

根据专家的介绍,最好是使用水来灭火,因为电动汽车起火主要是因为里面的锂电池引起的,而锂电池起火主要是又是因为内部发热,所以使用水浇可以快速吸收电池的热量,减少热源产热,从源头上起到灭火作用。泡沫灭火器只是隔断空气进入,效果不是很好。

7、各类电动汽车起火事件都有哪些?

各类电动汽车起火事件都有:

1、2017年6月11日凌晨3时左右,山东省日照市一辆特斯拉撞击护栏后发生火灾。

2、2019年4月21日晚8时许,上海徐汇区裕德路泰德花苑小区地下车库内,一辆特斯拉轿车突然冒出白烟。

3、2019年4月24日,武汉一辆比亚迪E5起火。

4、2019年5月16日和6月14日,蔚来ES8分别在上海、武汉市再次出现自燃事件。

(7)电动汽车火灾扩展资料:

2019年8月18日,新能源汽车国家大数据联盟发布《新能源汽车国家监管平台大数据安全监管成果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今年5月以来,在发生起火事故的新能源汽车(已查明着火时的车辆状态)中,41%的车辆处在行驶状态、40%的车辆处在静置状态、19%的车辆处在充电状态。

《报告》显示,今年5月以来,新能源汽车国家监管平台发现新能源汽车安全事故79起,涉及车辆96辆。其中,47辆事故车辆接入国家监管平台,28起事故在发生前10天内国家监管平台已进行预警提醒。

79起安全事故中,65%的事故车辆为乘用车、28%的事故车辆为专用车、7%的事故车辆为客车。从动力电池类型看,86%的事故车辆使用三元锂离子电池、7%的事故车辆使用磷酸铁锂电池、7%的事故车辆电池类型不确定。

在已查明着火原因的车辆中,58%的车辆起火源于电池问题,19%的车辆起火源于碰撞问题,还有部分车辆的起火原因源于浸水、零部件故障、使用问题等原因。

8、电动汽车充电会引起火灾吗

会的,不正确的充电方式,以及电池老化,插头不严密等,都有可能引起火灾。所以,家中和车上一定要配备灭火器,发生意外时可以第一时间灭火救援。
水基灭火器喷射后蒸发火场大量的热量,迅速降低火场温度,抑制热辐射,表面活性剂在可燃物表面迅速形成一层水膜,隔离氧气,降温、隔离双重作用,同时参与灭火,从根本上达到快速灭火的效果。水基灭火器可灭ABEF四类火,灭火效果好,不易二次复燃,灭火不产生粉尘、防止窒息,最重要一点是,如果火势过大无法扑灭,可以将灭火器喷涂在毛毯或衣物上制作逃生毯披在身上可以起到隔热效果,帮助逃离火场。

9、电动汽车起火原因都有哪些?

电动汽车起火原因与电池是脱不开干系的。 车辆起火并非电动车独有,暂时未有数据显示电动车起火概率比汽油车高。但由于电池的原因,电动车一旦起火会给消防员灭火和后续的处理带来难度。

1,行驶过程中
电动汽车的电池在正负极短路的时候会产生巨大的电流,而放出大量热能。一般电动汽车的电池都置于底盘处,下部撞击障碍物的几率还是蛮高的。撞击后导致电池受损而漏液,电池产生的大量热量行成高温明火。最终酿成惨剧。

2,猛烈碰撞后
车在高速行驶时动量是相当大的,尤其在高速公路。高速撞击导致汽车变形,从而电池组也相互挤压变形,最终损伤破裂与短路。

3,充电过程
比如特斯拉那起车库起火事件,车主一口咬定是充电器质量,而官方则认为是客户充电插座线路自燃。如果铺设的线路并不是很良好,在大负荷长时间工作的情况下,并且环境为不透风,充电过程犹如持续加温过程。一些起火事件也是由于充电器连接处松动,没有完全插入导致,这样危险是必然存在的。在此也希望厂商能给出科学的解决方案避免酿成更多悲剧。

4,电池进水
对于电池防水方面,国家也出台了相应的政策。GB/T 31485-2015《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及试验方法》,主要考核电动汽车用动力电池单体和模组的安全指标及试验方法。相对旧标准,该标准增加了单体和模组海水浸泡检验要求。“单体海水浸泡,电池满充,禁入3.5%的NaCL溶液2小时,溶液整体浸没电池,观察1小时。”“模组海水浸泡,模组满充,浸入3.5%的NaCL盐水2小时,溶液整体浸没模组,观察1小时。”GB/T 31467.3-2015《电动汽车用锂离子动力蓄电池包和系统:安全性要求与测试方法》,海水浸泡项目测试电池包或者电池系统在车载状态下发生浸没等危险情况下的安全性,试验条件也是浸入3.5%的NaCL盐水2小时,要求无起火和爆炸等现象。

标准虽有但门槛似乎很低,就比如南京大巴起火事件,电池在水里整整泡了一夜,虽然符合国家标准,但还是照样起火。中国的很多电动客车生产商,对所用电池采取招标的形式,把电动汽车看成简单的组装。这样出问题是必然事件。

10、电动汽车会着火吗?

会。国内汽车消费者对电动汽车行驶里程的要求越来越高,超过技术进步的步伐。于是,越来越多的汽车厂家把目光投向了电量较大、但碰撞容易起火的锂电池。我们了解到,2017年电动轿车和SUV,采用容易起火的锂电池的比例飙升至74.3%,而采用相对安全的铁电池的比例下降到了23.7%


与电动汽车火灾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