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电动新能源 > 新能源汽车骗局

新能源汽车骗局

发布时间:2020-08-09 20:41:28

1、如何警惕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的新骗局?

近期,老家一位许久不联系的朋友向我咨询了一个投资问题。在这个县城里,有人开始兜售以新能源汽车和车联网技术为旗号的“投资”。其模式比较简单,也是缴纳入会费成为会员,同时发展其他会员获取提成。这种模式让我立即想到了“传销”,在对这家注册在广州的企业进行了仔细的摸底之后,几乎可以确认这就是一个“传销”的升级版。但令我吃惊的是,新能源汽车和汽车智能网联技术,竟然成为了新骗局的旗号。

然而这并不是个例——新能源汽车最终还是没能成为一方净土,在这个长长的产业链条上,已经出现“各式各样”的骗局,并且还见诸于公开报道上。如果我们把骗局的概念放的比较宽泛,那么其中最为典型的是,前几年震惊全国的企业骗补——在长达几年的时间中,动辄几亿元、几十亿元的资金被“窃国者”装进私囊,但好在国家通过及时地调查挽救了损失。而在另一方面,“新能源汽车”上涌动着的投资机会和可憧憬的前景,也成为了一些骗子设计新局的“最好的土壤”,它打着实业的旗号,变换出了多种防不胜防的“陷阱”。

在最近一年的公开报道中,这样的案例已经为数不少。比如“中领航科”新能源汽车原始股骗局,这个号称实现了“充电6小时能跑500公里”技术突破的公司,在全国各地售卖“ 一美元一股”的原始股,但最后被证明是一家骗子公司。这样的骗局其实远不止一个,近年来,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势头迅猛,也成为骗子们盯上的“温床”。

与此类似的还有“国宏汽车骗局”,这是一个传统传销的“升级版”。与传统限制人身自由的传销不同,该传销组织以投资新能源汽车、镍碳电池为名,打着私募、众筹的旗号,发展下线会员,而私募、众筹均是当下投资新模式,极具迷惑性。同时,新能源汽车也处于发展初期,目前公司成立数量多,投资频繁,掩盖了自身“骗局”的本质,让不少人血本无归。

打着原始股的旗号,以新能源汽车作为幌子,在全国各地都出现了这种骗局。在山东、河南、四川、广州等地都出现过。一些公司甚至连产品都没有,拿着正规汽车企业生产的产品换掉车标等,就做成“诱饵”进行欺骗。在搜索引擎中随意以“新能源汽车、原始股”等作为关键词,就能看到不少案例。实际上,如果仔细观察,这些骗局有着很多共性。

比如,骗子们深知没有实体的骗局已经很难骗到新人,其往往以伪科学作为幌子,宣传其在核心技术上超前的突破,甚至往往大幅超越当下的最先进水平。他们会塑造一个崭新的概念,并围绕着这个概念进行深加工,吸引不知情的人投资,一些高级的手段甚至能吸引到外行的专业投资人。

在这方面也有一些案例。随着新能源汽车的火爆,以及新技术、新商业模式的出现,骗局也在概念的包装下诞生。在浙江宁波,一家名为“米粒投资”的公司,就以新能源汽车分时租赁欺骗了颇多人士,这家曾经玩转P2P借贷的企业,在国家大力管控该业务之后,“转战”新能源汽车租赁,以完全低于市场价的“超值实惠”方案吸引了不少用户,骗取押金,但最终人去楼空,被宁波公安机关以“非法集资”通缉。

其实,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种手段都是已经被揭穿的骗局,在新能源汽车这个长长的链条上,还有不少待揭穿的“局中局”,他们以更加隐蔽的方式存在。比较让人感慨的是,近期看到一家曾被称之为“PPT造车始祖”的公司,居然获得了百亿元的投资,让人大跌眼镜。一个没有任何技术,甚至只有一个模型的团队,怎么能获得这么多投资呢?一些有着政府背景的资金甚至也加入其中。

2、新能源汽车补贴是骗局

肯定是骗局!新能源都是骗局!有以下几个问题是解决不了的:1、续航里程短:厂家说是300KM,实际到不了,冬天更少;2、电池使用寿命短:一般3年左右续航里程会大大下降,并且更换成本很高;3、充电时间长:充电时间需要2小时以上,很不方便;4、电池辐射大:虽然目前没有明确,但事实辐射是存在并对人体有伤害的;5、电池的污染:在环保方面不容小视!以上问题不解决,新能源汽车的普及有待商榷。作为广大群众而言购买新能源汽车还需要慎重!

3、佳仕美新能源汽车骗局是真的传销吗今天有熟人说要我交2000元会费加入

不管是不是传消,都要谨慎不要盲目,不明白可以问我

4、佳仕美新能源汽车骗局是真的传销吗今天有熟人说要我交

单纯一个品牌无法确定其是否属于传销范畴,传销是指组织者或者经营者发展人员,通过对被发展人员以其直接或者间接发展的人员数量或者销售业绩为依据计算和给付报酬,或者要求被发展人员以交纳一定费用为条件取得加入资格等方式牟取非法利益,扰乱经济秩序,影响社会稳定的行为。
依据《禁止传销条例》第七条之规定,下列行为,属于传销行为:
(一)组织者或者经营者通过发展人员,要求被发展人员发展其他人员加入,对发展的人员以其直接或者间接滚动发展的人员数量为依据计算和给付报酬(包括物质奖励和其他经济利益,下同),牟取非法利益的;
(二)组织者或者经营者通过发展人员,要求被发展人员交纳费用或者以认购商品等方式变相交纳费用,取得加入或者发展其他人员加入的资格,牟取非法利益的;
(三)组织者或者经营者通过发展人员,要求被发展人员发展其他人员加入,形成上下线关系,并以下线的销售业绩为依据计算和给付上线报酬,牟取非法利益的。

5、从烧油到烧煤,新能源汽车怎么就变成了“骗局”?

人类自诞生起便是群居动物。可大家都知道,人一多起来后,什么麻烦事儿、什么流言蜚语、什么居心叵测、什么阴谋阳谋统统都跟见了屎的蜣螂一样,铺天盖地的就奔向你了。


自打新能源汽车(纯电动汽车)在国家的裹挟下以一种近乎“侵略”的方式冲进了人们的脑子里,出现在了我们的视线中时……我就知道,那些好听的、难听的、中肯的、恶意的,各种各样的说法,花样百出的猜测都跑不掉。



事实上,有着比内燃机更悠久历史的纯电动汽车,其使用便利程度是比不上内燃机的。比如说基建设施、充电时长、续航焦虑、电池衰减等一系列老生常谈的问题,这些哪怕是从未使用过纯电动汽车的人都知道。



这一点再如何辩驳,都只能是被事实打败的雄辩。

火力发电是不是清洁能源?肯定不是。

迄今为止火力发电在我国总发电量的占比超过70%,但是在这里我得告诉大家,现在的电厂大多数都不像几十年前我们想象中的那么脏乱差,到处排污排废。尽管还是有着不小的污染,但并没有所夸大的那么夸张。

毕竟现在国家都命令要求除尘脱硫脱硝,哪里有厂敢不跟上?

那些拿电厂污染和尾气排放比较的,还有一个忽略了的关键点:汽车排放的尾气可是随着4个轮子一起跑哪儿排哪儿;而发电厂基本上是集中式发电,最重要的是可以统一处理。

6、新能源汽车是不是骗局

新能源汽车不是骗局,传统汽车排放大量含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氮氧化合物、二氧化硫、含铅化合物、苯等有害物质的汽车尾气,造成严重的空气污染。在能源和环保的压力下,新能源汽车无疑将成为未来汽车的发展方向。

(6)新能源汽车骗局扩展资料

能源安全、环境保护、建设汽车强国等是我国决定发展新能源汽车的根本原因。为此,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要求、“双积分”政策等相继出台。在国家政策的指引下,我国新能源汽车的“三电”水平取得了长足进步。

实事求是地说,近两年新能源汽车销量持续上升,限行限购是一个主要因素。据了解,排队等待2018年北京市新能源汽车指标的人数已经超过号牌数量,来年的指标也基本消耗殆尽。随着大气污染治理力度不断加大,未来限行限购的城市或将越来越多,这将进一步促进新能源汽车发展。

参考资料 微增长下新能源汽车仍是亮点-人民网



7、如何识破新能源电动汽车销售骗局

不要相信那些低价销售的帖子!一定要见面交易,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不要提前缴纳所谓的保证金、购车尾款等,防止被骗。
如何防骗的4个要诀:
要诀一:看价格,如果价格明显低于市场价,请不要信。

要诀二:如果无发票合格证,或者要求先付订金,或者拒绝当面交易,那么要小心了。

要诀三:看图片,如果实物图片少,且角度单一;标明是二手车,实物却很新;背景风格与所在城市有明显差异,那么请不要信。

要诀四:查看联系电话的发帖纪录,该号码频繁发帖且转让车子的款式经常变化,或者之前发布的帖子已被举报或删除的,那么请不要信。回答满意请采纳,谢谢!

8、为什么都说国内新能源车不靠谱?

因为还没有得到更广泛的推广和较为普遍的使用。

以前买车,很多人困扰的是买合资车还是国产车,买轿车或者SUV,如今又多了一个新的选项-新能源汽车,随着全球能源危机,为汽车找到全新的可替代能源势在必行,因此新能源车越来越受到重视。

但是,从目前市场反应的情况来看,大部分消费者对所谓的新能源汽车持观望态度,也并不看好这种“掩耳盗铃”的所谓的新能源汽车,特别是纯电动车,不仅续航能量不行,电池寿命,电池污染等问题也一直困扰着它的发展,但是,从去年国内新能源汽车的销量来看,还是有很多人选择这一类车,到底是什么原因让这些人选择了技术并不成熟的新能源汽车呢?

传统汽车领域不得志,但是,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国产新能源汽车2018年取得了傲人的成绩,而且国人买新能源汽车的热情也很高,其中像比亚迪、北汽、江淮等品牌的新能源车销量最好,其中比亚迪几乎霸榜了去年新能源车销量榜单。

为何大家嘴上说着新能源车不好,但是,却依旧有很多人选择新能源汽车呢?

首先,新能源汽车销量主要集中在国内一线大城市,例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等,这些城市大多是限购或者上牌需要摇号,因此,购买传统汽车对于普通百姓来说,买车并不难,难的是如何上牌,而新能源汽车上牌没有限制。

其次,很多买新年能源车的车主,其实家里面都还有一台燃油车,买新能源车纯粹是是为了赶潮流,或者是用作日常家用或者上下班代步,续航控制在30-50Km之内,这样的话买电动车确实用起来更加划算一些,所以,如果你说你在广州打工,然后家在湖南,你说你买新能源车,着听起来就有点不靠谱,至少现在来说是这样的。

9、后悔买新能源汽车吗?

新能源汽车因其环保、出行自由等优点,近年来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市场上新能源车型也层出不穷,因此有很多人说不久燃油车就要退出市场了。可是,还有一些人说新能源车就是一个骗局,就是一个坑,就不该买新能源汽车,这是怎么回事呢?为何很多买了新能源车的人都“后悔”了?原因也是很现实了!

但是有个有趣的现象出现了,就是当初“尝鲜”购买新能源车的这些车主,现在都开始后悔了,车主大倒苦水“被坑了,根本不是自己想象的那样,这是怎么回事呢?难道新能源车不好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聊聊新能源汽车华丽外表下的那些“坑”。

1、充电难

燃油车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周边的配套设施也相对来说比较完善,加油站随处可见,不愁续航问题。但新能源车市场在我国刚刚兴起,这些充电设备的生产力,远远供不上消费者们的需要,那些专用的充电桩距,想要充电得交电钱交停车管理费不说,要是家附近没有充电桩距的话,每天还要走好远才能开上车。

新能源汽车的动力就是电能。可是买了纯电动汽车的车主为充电头都大了。一方面,我国充电桩的普及率还较低,不像加油站那么好找。同时在家中充电也不方便,有的小区不一定会配备充电桩。即使配备了,数量少、坏了没人修等问题时有发生。另一方面,电动汽车充电一般需要5、6个小时。虽然也设置了快充功能,但始终比不上传统汽车加油快捷。

2、续航缩水严重 容易趴窝

其实在续航问题上,车主们也经常被忽悠,明明官方说可以跑400公里的,结果跑了200多公里就没电了,如果全程再开着空调的话,实际续航里程可能就会更短了,随时都有可能出现“电量不足”的情况,这要是在高速上那可是相当危险的。

3、电池修不起

如果按照目前的衰减速度,自己购买的电动车产品,很有可能不用等到电池淘汰(4-6年)就无法使用了。那么动力电池高昂的更换费用更是我们无法承受的。

4、保值率低 易买难卖

在二手车市场,新能源电车很不受二手车商欢迎,这主要原因还是在于新能源车电池易受损、更新换代快等问题,一辆开了5年的新能源车转让价最多只有原购买价的20%左右,远远低于燃油二手车的价格。因此现在很多人在去买完以后都会觉得特别的后悔,自己不想开的话,也都是卖都卖不出去了。有种养了个“大爷”的感觉。

通常传统燃油车保值率按照每年折旧5%进行计算。一辆新车价格15万元的燃油车,一年后仍能卖到14.25万元。而新能源车呢?一辆13万,续航超过300km的新能源车,4S店给出的置换价格仅为4到5万元,保值率仅有四成。这是因为,新能源汽车的保值率没有标准的计算公式,二手市场相关制度还未完善,“鱼龙混杂”更不利于回收。再加上电池易受损、更新换代快等问题都是电动汽车不好转手的原因。

现在新能源电池技术不成熟,以致发生很多新能源车自燃现象,所以安全问题有待提高。再加上续航焦虑,充电桩不完善,充电难等问题,导致很多车主买了新能源车觉得后悔。不过,随着技术的发展,这些问题应该都会一一解决。所以,对新能源车,我们还是要抱着期待的!

10、新能源燃油是骗局吗

事实上所谓新能源燃油,无非就是传说中的所谓“醇基油”、“碳氢油”之类的产物。
说白了,它们无非都是甲醇混合燃料。就是在甲醇的基础上添加了一些改性添加剂、稳定剂之类的化学物质。
甲醇、乙醇、其他各类杂醇的混合物其实都可以算新能源燃油。但把这些东西商业化,然后冠以新的名称,还打上所谓的专利产品去推销,就很有问题了。对于消费者来说,购买此类产品,更多是缴纳智商税。


与新能源汽车骗局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