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电动新能源 > 新能源汽车重大新闻

新能源汽车重大新闻

发布时间:2020-08-09 23:29:04

1、为何新能源物流车是重大事故的主要源头?

2018年全国爆出多起新能源物流车自燃事件,其中深圳有一个月连续烧了4辆纯电动微面,导致电车司机以及深圳新能源物流车圈人心惶惶。

大家都知道2015-2016是新能源补贴高峰期,初期政策不严谨,补贴政策只专注于满足电池带电量、单位载质量能量消耗量(Ekg)等指标,就给予高额的补贴,2016年专用车电池容量每千瓦时补助1800元,新能源货车和专用车补贴上限为15万元,而对续航里程,能量密度等却没有严格规定和检查,这让车企看到了“机遇”导致很多车企没用心制造产品,仅仅是为了获得补贴而生产,还有很多企业是为了快速铺开市场,而大量制造生产。新能源专用车由于技术门槛相对较低,参与竞争企业数量较多,市场份额相对分散。据统计,2018年共有109个品牌有销量。

由于电池单体、BMS等方面的原因,一些车型的SOC显示不准确、续航不稳定,导致用户无法准确了解真实电量,而在实际使用中,物流车因载重质量大,电池掉电快,导致工作效率降低,运营能力下降。

还有某货运平台向媒体吐槽,其公司租赁了40多辆纯电动物流车,这些车出现过不能启动、后桥异响、充电故障、真空泵烧坏、车辆行驶中突然降速、空调制冷等问题,平均每月有2-3辆车躺在维修站。

为了遏制骗补,国家补贴对运营类车辆设置了3万公里的里程限制,后经调整,降至2万公里,这直接导致运营商有大量库存车没有消化出去,同时由于车辆还未运营无法拿到补贴致使资金流断裂。还有许多运营商在做租赁业务,大部分用的是存量车,新车市场也没有盘活。在小编的朋友圈就充斥着很多便宜二次销售的老旧车型。

2、2019年国内外汽车事件回顾 你还记得哪些呢?

万众期待的2020年终于到来了,留给我们贫困人口的时间已经不多了。在刚刚过去的2019年国内外汽车圈都发生了哪些大事件呢?今天我就来为大家回顾一下去年一整年我所写过的汽车新闻。

 

1月份:

特斯拉上海工厂开始动工。

恒大收购NEVS,开启全年“买买买”进程。

CES 2019开幕,奔驰全新一代CLA等亮相。

北美车展底特律召开,BBA集体缺席,亚洲车企成主角。

第三季The Grand Tour开播,“三贱客”再度来到中国。

 

2月份:

吉利更换全新Logo,整体样式更具国际化。

“春晚”走进一汽总部,红旗新车齐亮相。

贺岁片《飞驰人生》上映,全新一代上汽大众Polo出场。

Top Gear第26季开播,马特·勒布朗“谢幕”之作。

 

3月份:

日内瓦车展开幕,高端新能源车型成主流。

第70届F1锦标赛开赛,中国站迎第1000站分站赛。

捷达车型独立,大众集团又一子品牌诞生。

 

4月份:

上海车展开幕,BBA新车领衔。

吉利领克参加WTCR,首战夺冠。 

奔驰女车主维权。

日产董事长戈恩被捕。

 

5月份:

F1“三冠王”尼基·劳达逝世,享年70岁。

南阳“水氢发动机”事件。

戴姆勒集团CEO蔡澈退休,宝马向其“致敬”。

交通部印发《通知》,大力普及ETC。

 

6月份:

阿隆索夺冠,丰田蝉联2019勒芒24小时耐力赛冠军。

雷诺FCA合并告吹,或受日产影响。

第27季Top Gear开播,全新“三贱客”亮相。

 

7月份:

“国六”正式实施。

英国古德伍德速度节开幕,大众I.D.R打破记录。

宾利迎来百年诞辰。

大众甲壳虫正式停产。

路特斯“复活”,首款纯电动超跑Evija亮相。

FE 2018/2019赛季落下帷幕,DS钛麒车队夺冠。

 

8月份:

美国圆石滩车展开幕,布加迪带来110周年纪念作。

F2比利时站,法国小将胡贝尔因事故不幸逝世。

 

9月份:

成都车展开幕,凯迪拉克CT5亮相。

大众更换全新Logo,正式迈向新能源时代。

法兰克福车展开幕,红旗超跑S9首发。

 

10月份:

阿斯顿·马丁再度出演007新作《无暇赴死》。

东京车展开幕,全新本田飞度亮相。

第八代大众高尔夫正式发布。

 

11月份:

PSA与FCA合并,成全球第四大车企。

国产奔驰EQC上市,开启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新纪元。

赛车电影《极速车王》上映,回顾福特与法拉利间的爱恨情仇。

广州车展开幕,沃尔沃全新S60领衔。

美国洛杉矶车展开幕,新能源汽车扎堆。

 

12月份:

2019 F1收官,汉密尔顿加冕“六冠王”。

特斯拉首款纯电动皮卡Cybertruck亮相,造型怪异订单火爆。

 

以上便是去年一整年我所写过的国内外汽车大事件,当然这也只是当中的冰山一角。如果你对其中哪件事件依旧记忆犹新,可以在评论区中告诉我哦。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3、上海一新能源车起火,现场触目惊心。

 [汽车之家 新能源]? 近日,上海松江消防官方发布消息称,2020年07月27日10时13分,上海市松江区九亭镇淀浦河路399弄136号1楼停车库内有一辆新能源车发生火灾,市应急联动中心接报后立即派出指战员赴现场处置,及时扑灭火灾。目前,上海松江消防初步判断系车辆故障引发火灾,但具体原因及损失还在调查中。

更多精彩视频,尽在汽车之家视频频道

『事故现场;来源于视频截图』

 从新闻视频来看,事故车辆为奇瑞新能源eQ1;据周边居民介绍称,起初有人闻到烧焦的味道,邻居发现该车库门下有烟传出,随即车库里传来爆炸的声音;视频中的居民表示:“车库门下面有烟,后来就听到一声爆炸的声音,很快的”。

『事故现场;来源于视频截图』

 从视频来看,该车疑似发生了“爆燃”,因为车库卷帘门、车库外的木头柱子、房屋玻璃均有不同程度受损。据物业工作人员介绍称,“当我们发现车库里冒烟后拨打了119火警电话,但打完119不到7分钟的时间,(车库门)就爆开了。”目前上海松江消防方面尚未给出事故起因,截至发稿,奇瑞新能源官方也尚未给出回复。(文/汽车之家 尤冬青)

4、新能源汽车来势汹汹,汽油车将如何发展

前些日子,中办国办联合出台了公务用车新规,其中一条要求党政机关必须带头使用新能源汽车,并按照规定逐步扩大新能源汽车配备比例。公务用车配备新能源轿车的,价格不得超过18万元。越野车不得作为领导干部固定用车!在经历了骗补、清查产能等系列风波后,“降温”后的新能源汽车在2017年末又迎来利好消息,而在2017年下半年,关于新能源车的利好政策可谓排山倒海!

9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宣布,已经启动了相关研究,制订停止生产销售传统能源汽车的时间表;

10月,央行和银监会联合发布《关于调整汽车贷款有关政策的通知》。宣布:买新能源汽车贷款最高发放85%。也就是说,只要你买新能源汽车,首付只用15%!

11月,公安部正式宣布,为新能源电动汽车推出专属牌照,即刻起全国实行“绿色车牌”。绿色车牌享有其他车牌没有的“特权”。比如,凡悬挂绿色车牌,不受尾号限行;大量停车场免费两小时;而送货的快递车,只要是绿牌,不予限制;

12月,中办国办公务车新规……

关于新能源车的利好政策一个接一个,作为一个尚跟不上时尚脚步的小编,开始纠结,这是燃油车要退市的前奏吗?我们还敢买燃油车不?

有这种担忧的当然不止小编一个人,尤其搜集相关新闻后不难发现,用不了太长久,传统能源汽车肯定要彻底进入历史。不信看看这些:

汽车巨头云集的德国,宣布规定2030年之后禁止销售燃油车;荷兰政府提出“2025年开始禁止汽油和柴油车”的建议也得到了国会支持。此外,英国和法国也正式宣布,到2040年后将不再出售柴油和汽油车型。作为汽车产销量最大的中国,制定禁售传统燃油车时间表也已经提上了议程。

可以想见,再过个十几二十年传统能源汽车铁定要彻底进入历史了。但对于我们这代正当年而言,燃油车有可能陪我们走完开车之龄。

不难想象,全面禁售燃油车能否实现,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速度是关键。不可否认,新能源车发展迅猛,尤其目前我国已成为新能源汽车最大的生产和销售市场。根据数据显示,今年1~11月,我国新能源汽车累积销量超40万辆,同比增长超过21%。从数据来看,目前我国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发展处于领先地位,但距“无燃油车时代”还有很大的距离,作为一个产销量破2000万的巨大市场而言,新能源车占比还太显单薄。

虽然时代车轮滚滚无法阻挡,但燃油车还能“活”很久,你说呢?

5、为什么总能看到电动汽车出事故的新闻?

这应该归结到我国电动汽车发展过程中的激进吧,那些老年代步车之类的说实话都属于不正规车辆,要买新能源车就要买欧拉iQ这样的,大品牌、高技术,驾乘也更放心。

6、思考:疫情过后,新能源汽车市场真会迎来爆发期吗?

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确实对人们的生产生活造成了很大影响,汽车行业自然也不能例外。受到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影响,很多车企选择延期复工复产,线下经销商店面也没能正常营业,而直接导致的就是销量下滑。根据乘联会2月19日公布的销量数据显示,2019年2月份上半月销量大幅度下滑,下降幅度同比达到约92%,新能源汽车同样也不例外。那么疫情过后,新能源汽车市场会迎来爆发期吗?文青认为会的。

之所以在疫情结束过后,新能源汽车市场会迎来爆发期,和目前我国汽车保有量以及政策性支持有很大的关系。根据世界银行发布的2019年全球20个主要国家千人汽车拥有量数据上来看,我国每1000人拥有车辆173台,位居第17名。而美国每千人拥有837台,日本每千人拥有591台,澳大利亚每千人拥有747台。所以从汽车保有量上来看,我国仍然存在着较大的需求。再加上受到疫情影响,消费者的购车受到抑制,那么疫情结束后会在一定程度上遇到爆发。

除此之外,我国对新能源汽车的支持依然较大。从2019年3月份发布的补贴政策上不难看出,虽然提高了门槛,降低了补贴金额,但是加大了对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而截止到2019年12月份,我国公共充电桩和私人充电桩之和也达到了约121.9万台。充电桩规模的扩大,提高了消费者用车便捷性。另外,早在1月份工信部相关负责人就表示,2020年的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将会放缓,而这也会促进新能源汽车的销量。

最后,在2月20日举行的网上新闻发布会上,商务部市场运行司副司长王斌称,商务部将会同相关部门研究出台进一步稳定汽车消费的政策,并鼓励各地出台促进新能源汽车消费、增加传统汽车限购指标,从而尽可能促进汽车消费,而这些都是利好政策。

总结:所以不论是从整体市场需求还是从政策层面上来看,在疫情过后,新能源汽车市场都会迎来一个爆发期。不知大家是怎么认为的呢?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7、年终盘点 | 2019年汽车圈八大热门事件

2019年,汽车圈发生了不少“故事”。

戈恩大逃亡,庞青年“水氢车”,汽车限购松绑,PSA&FCA宣布合并,奇瑞“混改”……这些一度霸占媒体焦点、牵动汽车人神经的大事件仍然历历在目,而由这些话题引发的争议也还在继续。

接下来,《一品汽车》就带大家一起来回顾2019年汽车行业八大热门事件。

01

戈恩大逃亡

“戈恩神秘逃离日本”堪称是汽车行业2019年底最受关注的一部“大戏”。

12月31日,当全世界都在准备迎接新年钟声的时候,已经在日本待了400多个日夜的卡洛斯·戈恩出人意料地从远在日本东京的一处豪宅,“穿越”到了黎巴嫩首都贝鲁特。按照戈恩的说法,他终于得到了渴望已久的自由,也摆脱了“歧视猖獗、被操纵”的日本司法体系。但是这一切远远没有结束。

戈恩的这一逃,惹怒的不止是日本检方。此前与他并肩作战过的西川广人以及多位日产高层也都对其行为表示了谴责。戈恩在今年1月8日的新闻记者回上坦言,自己所遭受的一切指控,包括此前的瞒报收入等,都是日产的“阴谋”,而在自己接受调查期间,日本司法系统又使其遭受了不公正的“迫害”,为了不让自己“死在日本”,这才费劲心思逃离。目前,对于逃离的细节及方法,戈恩依然守口如瓶。

且不论戈恩与日本检方谁在说谎,就目前的形势看,这场“大戏”远未迎来结局。而相比戈恩会否被引渡回日本接受调查,外界更关心的,似乎是这场“大戏”的幕后导演究竟是谁?不管是谁,我们现在几乎可以肯定的就是,随着戈恩与日产矛盾的进一步激化,雷诺-日产-三菱联盟基本已经锁定了“解散”的命运

02

庞青年“水氢车”

2019年5月底,一则“水氢发动机在南阳下线,市委书记点赞”的消息,直接将庞青年与他的“车载水解制氢氢能源汽车”送上了热搜。与此同时,南阳这座几乎是籍籍无名的小城市,也开始频繁出现在全国各大媒体的头版头。

“加水能跑”、现场试验、出水能喝、年底量产……在媒体的关注与不断询问下,彼时的庞青年用极具自信的语气回应了外界的质疑。虽然外界声音仍有多数表达的是对庞青年本人以及他的“水氢车项目”的质疑,但当时的南阳政府部门自始自终都站在庞青年那边。

没成想,仅仅在半年之后,庞青年的“青年汽车”就再次喜提热搜。2019年11月10日,人民法院公告网刊登的一则破产文书显示,“因杭州青年汽车的破产财产已经分配完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第一百二十条之规定,本院于2019年10月21日裁定终结杭州青年汽车破产程序”。

虽然庞青年的“水氢车”项目并未受影响,但从目前的进展来看,也许这辆“加水就能跑”的氢能源汽车实现量产依然是遥遥无期,而庞青年除了“老赖”、“画饼大师”等头衔之外,将来能否真的凭借独特的研发技术一举翻身,谁也说不准。但一品君必须要说,打铁还需自身硬,如果不清楚自己几斤几两,最终还是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03

纯电动车轮番起火

过去的2019年,新能源汽车自燃事件接踵而至。

2019年3月26日,中国广州某小区地下停车场Model S发生了自燃;4月21日,一辆停在上海某地下车库中的特斯拉Model S突然自燃爆炸;4月22日,西安蔚来服务点一辆正在维修中的ES8发生燃烧;5月3日,一辆特斯拉S型车在旧金山的一个私人车库中突然自燃;5月12日,一辆特斯拉Model S电动汽车在新蒲岗广场停车场发生自燃……

多起新能源自然事故的发生,让电动汽车的安全性问题再度被聚焦放大。

这也反映出来两个核心问题是:首先,纯电动车的核心技术的确有待完善,尤其是电池安全性需要进一步保障;其次,相比汽油车的开发周期、技术体系、碰撞测试、质保服务等,纯电动汽车做的功课依旧不足且对消费者而言依旧神秘。

针对纯电动汽车的安全问题,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司副司长瞿国春曾公开强调,安全性是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必须保持的底线,安全造车,造安全车是新能源车企在这个时代应该保有的正义。

眼下,不论是对于特斯拉、蔚来汽车还是国内其他所有正在进行电动车研发和制造的企业而言,当下最需要做的事,就是正视及解决技术问题,对造车心存敬畏之心。

04

国五、国六排放切换

2019年7月1日起,“国六”排放标准在全国十五个省市施行,各地“国五”车型进入清库存的最后冲刺阶段。但整个切换的过程,却引起了国内汽车终端经销体系的剧烈动荡。

早在2019年5月底,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向生态环境部、工信部、商务部、公安部等部委提出了《关于提前实施 国六排放标准对汽车市场影响的情况报告及建议》,希望各切换地区为国六切换留出过渡期,并建议明确要求 汽车生产厂家停止向上述区域经销商销售“国五”汽车。

最终的实施情况是,大部分的主机厂和经销商都在按计划执行切换,有的对于国六标准早有预警,提前做好了 应对准备,按部就班地进行切换,不过也有一些经销商和厂家存在国五车库存过高的情况。因此,赶在国六实 施之前的降价清库,也让整个终端市场面临了巨大的压力。

在这种情况下,汽车流通行业存在汽车产销模式、市场价格倒挂、渠道网点过剩三大矛盾,在短期内无限被放大。经销商通过降价去消化库存,结果是购销价格持续倒挂。价格战成为经销商市场竞争的手段,既伤害了厂家品牌的竞争力,又损害了汽车市场的有序发展。

05

PSA&FCA宣布合并

在“抱团取暖”的共同诉求下,FCA与PSA的手或将正式握在一起。

2019年12月18日,标致雪铁龙集团(PSA)和菲亚特克莱斯勒集团(FCA)联合发布声明,双方正式签署了合并协议,规定双方业务以50:50的比例合并,以创造全球销量第四、收入排名第三的汽车集团。

公告中显示,合并后的公司年销量将达到870万辆,这也成为仅次于大众集团、丰田汽车和雷诺-日产联盟之后排名第四的汽车制造商。根据估算,新成立的联盟市值约为460亿美元,超过了福特汽车。

在业内人士看来,由于FCA和PSA在中国市场的表现并不理想,而联盟也是双方在中国市场乃至全球市场业绩改观的一个新起点。FCA与PSA达成协议后,意味着今后双方相互取长补短,不仅有利于两个集团以成本更低、机制更灵活的方式进行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而且为当前形势下汽车企业的发展开拓了新的思路。

06

新能源车补贴新政

2019年3月26日,财政部等四部委发布《关于进一步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通知于发布之日开始实施,将有三个月的过渡期。按照新能源补贴新政要求,6月25日补贴过渡期后,购买新能源汽车(新能源公交车和燃料电池汽车除外)的车主将不能再享受地方政府提供的补贴。

随着新能源补贴标准逐步减少,对处于初期发展阶段的新能源市场既是挑战也是机遇。面对政策收紧、补贴额度下降,不仅倒逼新能源汽车开始注重技术和产品质量的提升,同时也让企业们逐渐从跟随政策转向寻求市场需求,进而实现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可持续发展。

07

汽车限购“松绑”

2019年4月份,一份关于对《进一步扩大汽车、家电、消费电子产品更新消费促进循环经济发展实施方案2019-2020年》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引起极大关注。

《征求意见稿》指出,对已实施限购汽车的区域,2019年和2020年车牌增量指标数量须在2018年基础上分别增加50%、100%,且要求取消无车家庭购车的限制,对小客车更新指标的申请也不得设置数量限制。同时,新能源汽车更新消费的支持,各地不得对新能源汽车实施限行限购,已实施的必须取消。

过去几年,因为全国多地实施了限购政策,也导致了许多持币待购的消费者望车兴叹。尤其是在一线城市,限购政策极大程度的抑制了汽车消费的“刚需”。

从目前来看,与大多数一二线城市一样,三四线城市经济发展水平也呈现出直线上升之势,随之而来的是消费水平急剧增高。而汽车作为人们基本的生活工具,已经快速地走入寻常百姓家,因此,国家放宽汽车限购,可以加快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和创新消费供给。

08

奇瑞“混改”

2019年12月4日,奇瑞增资扩股这一项目,终于尘埃落定。

根据长江股权交易所发布公告称,奇瑞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奇瑞控股”)与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奇瑞股份”)的增资扩股项目均已成交,投资方为青岛五道口新能源汽车产业基金企业(有限合伙)(下称“青岛五道口”)。

公告中显示,青岛五道口在奇瑞控股、奇瑞汽车的持股比例分别为30.99%和18.5185%。增资扩股交易全部完成后,青岛五道口在奇瑞控股的持股比例将达到51%,在奇瑞汽车的直接持股比例为18.5185%,加上通过奇瑞控股间接持有的32.4815%,总比例也达到51%。

正如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 崔东树所言,增资扩股对于奇瑞来说无疑是一件好事,首先增资扩股使奇瑞扩充了资金,这有利于奇瑞在技术研发、体系改造方面得到更多的资金支持。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8、新能源汽车“新”在何处?

这几年关注汽车领域的朋友们有没有发现一个网络上多了一个很常见的词,各种新闻和网路社交平台少不了新能源汽车。这倒是什么让这个新能源这么火,是否此新能源是非常新兴科技的革命能源,还是一个从外星落到我们地球的可发能源物体,大家都信能源到底新在哪毫无合理解释,只知道这个新能源用在了车辆上。




80后的我们小时侯父母开的都是破捷达和破富康传统汽油车,遇见新能源汽车这个词时百姓非常好奇,这新能源是啥?不会又是某个美国科大学家发明的厕所能源系统吧,数年前我们就听说过美国人要把人类排出来的物体转换成能源来启动煤气灶,这非常环保,这是好事。我们都会想以后我车是不是可以从自己马桶捞出自家排便加入车里即可行驶数百公里!

Bio Gas生物气体系统的概念把人类的排出物转换成燃料。

其实我已上说的都是多余内容,我发现网络上所谓的新能源竟然是指简简单单百年能源电能!经过我在大网络上搜索资料后发现,在中国电动车被官方归类于新能源汽车,从何而来的新呢?到底电能能不能归类于新能源?

我们先一起来看看电动车的发展与历史,慢慢思考用电能驱动车辆这种方式算不算一种新的能源利用方式。

1895年英国发明家Thomas Parker的电动车

1895年英国发明家Thomas Parker发明了一款用靠电池组供电给电机行驶的车辆,当时他考虑到英国伦敦处于重度污染,为了减少烟雾污染他有了发明电动车的念头。1896年至1899年美国一家名为Columbia Electric's的电器公司制造出一款叫Victoria电动出租车,下图为1905年美国华盛顿正在行驶的电动出租车老照片。

Columbia Electric's (1896-99)

那么一八九几年就出现过的产品为什么在2018年类似这些产品到了中国叫新能源汽车呢?我作为媒体或一个消费者我是否应该勉强接受这个概念呢,还是我们需要去纠正这个错误,让更少的消费有这个概念上的严重误区。我们是不是应该叫电动车新能源车?我认为叫电动车是一个更合理到产品介绍和定义,新能源中的新字无非就是厂家联合媒体使用的甜言蜜语,让消费者对电动车有好感。

1900年美国电动车家用充电设备广告

1900年美国就已经有电动车充电桩广告,所以这篇文章里有足够依据证明中国所谓的新能源中的新字是一个误区,一个乱引导大家的词语,让消费者认为这是世纪新型产品,这是未来发展大趋势等各种赞美电动车甜言蜜语。我相信一个道理,好的产品会自然浮出水面,不需要靠团购媒体的黑嘴来把电动车塑造的非常完美。其实汽油车刚开始普及起来也根本不完美,也是毛病摆出,所以电动车也是一个需要时间来发展到完美的一个过程。

我坚持一个原则,好产品会自然浮出水面,会自然给世界上所有消费者证明自己的好产品。只能说目前电动车还不成熟,不完善的产品不应该就这样被普及化,这是一种车辆工业上的严重侮辱,侮辱到车这个新产品,这些像一块带着很大屏幕的如电冰箱无声移动的电动车产品是世界百年车辆产品中的败类。。问题来了!!!这些败类怎么这么火呢?为什么我们路上经常看到电动车呢?我们来讲消费者如何被洗脑。

邪教洗脑法,有一派邪教叫不买本田不是人有一派叫不买电动车不是人。

黑新媒体联合厂家狼狈为奸洗脑计划警告!!我即将列出来六个的手段大家一定要注意。厂家为了更快速把自己的不良产品普及起来,利用部分失去了自己的工作道德和媒体人需要有的基本原则。用非常丰厚的回报和大额合作项目让媒体尽量用各种直接和非直接手段推广这些厂家的电动车产品,手段很多,玩法很多,今天我没事所有我们一个一个来看看想这些手段。

手段一:前不久XX号称自己购买了江淮的电动车产品,购车后开始天天赞美该厂家的产品,用来接送孩子,用来出去郊区游玩等优美的画面让大家觉得电动车用起来真的很方便,电动车太好了。其实这个黑心XX自己已有数量汽油车,电动车开出去拍拍照给大家摆个样子而已,这样和厂家有个交代,自己的回报也更丰厚。

手段二:云测评,车子没开直接去4s店一群XXXX站在车前一顿赞美一顿,不停的喊这里好那里好,非常不是人,30秒叫你懂车!!!

手段三:XXX很喜欢假装自己非常可观,自己非常有道德,有道德到说出如此惊人的言论,如续航不够长但是适合日常使用。自己砸自己的臭脚,十分自我矛盾,简直是XX媒体中的败类,是媒体中的老马桶。

手段四:用法拉利或兰博基尼等跑车形容形容一辆江淮,甚至更夸张忘记自己道德底线说这车比超跑刺激。

手段五:这是最常用的,直接说我XXX卖了特斯拉换某牌电动车,用弄死特斯拉的方式赞美自己要吹上的产品但是XXX忘记一点,特斯拉并不完美,也不适合当参照物来吹。

手段六:美女的诱惑,这招十分恐怖,像看香港80年的成人性教育片一样劲爆。网路上XX非常漂亮,皮肤白嫩,长发大长腿大眼的,看着特别劲爆养眼,简直就是汽车界里那些油腻男和胖矮丑八怪中的一朵花。美女XX的心情如南方的天气,一天是雨一天是太阳,在一个月时间内,发表两个看法,一天说电动车真方便,一天说我不会买电动车因为电动车不方便。到底消费者买还是不买?别告诉我爱买不买,消费者可是看您大美女XX购车的。如果我们去总结网络上对电动车产品的各种赞美,可以这样总结。

1.200-300KM的续航适合大部分国人使用。

2.这个续航不影响国民日常出行.因此续航这个题我们就过了吧,大家直接购买。

3.电动车适合买菜,不适合当家里唯一一部车!那我可以这样理解吗?大老婆适合天天给我炒菜,小老婆偶尔去玩一玩吗?这都TM什么歪道理,车本身是一个交通工具,怎么电动车到了不良XXX媒体的嘴里就变成了偶尔开去玩一玩的工具呢?消费者花50万元或者100万元买电动车是用来偶尔或者周末开出去装逼的吗?这个装逼的代价实在是高。难道媒体认为大家都是土豪吗?工薪阶层人的感受考虑过吗?有部分媒体人还假装自己很有道德的,在测评电动车时还非常虚伪的提醒大家电动车不能时家里唯一一辆车!那是不是家里得有几台车才对?这TM是在缓解停车难和交通压力还是在添堵。

4.OTA或软件更新等等,是大趋势,是车辆在不断改善!!我怎么觉得这是给EV厂家打工,在帮他们测试不完善的产品。

2014-2015年的国内一些品牌推出的电动车,可靠或常见的有几台?

很明显,电动车在玩去城市SUV一样的一个套路都是媒体把黑洗白的大趋势,使劲推出,使劲出新品,使劲造更多的怪胎。上图中的这些名单里的车型有几个我们能日常见到行驶在马上上的?我相信没几款比较多见,那其他的呢?这不是浪费资源是什么?哪个网友给我一个合理的解释。数年前小型SUV正处于火爆的状态时,有的厂家疯了一样,把媒体老师们累坏了,天天飞这飞那,那时候我天天打开微博这个XXX去看了上海某城市小SUV发布会,那个XXX去了海南参加另外一个城市小SUV发布会,反正天天就是发布会,回想到2019年这些XXX还在天天去发布会,但是现在XXX不去小型SUV的发布会了毕竟SUV退潮,都是去参加各种电动车发布会。

2019年印度的街头,响应印度政府的号召,电动全国化。

伺候我们的100年的汽油车我们要懂得感恩,多少个家庭度过他们最美的时光是在用汽油车旅途上,我相信汽油车是我们的童年回忆,不要轻易放弃这些回忆,前不久有一个姓王的王八蛋出来说2030年全国要全面取消汽油车,电动车全面话,我相信大家都看到了这个王八蛋。我只想汽油车发展的时候也没有突然被大面积化,一个产品想要全国化的话得先完善这个产品,而不是让消费者帮你研发,先完善再说。




话不想多说,目前的现状非常令人哭笑不得

最后我想说购车我们要理性,什么车适合我们还是要自己看自己的需求,看媒体视频要谨慎,购电动车请三思。电动车并不是新产品,并不是新能源,这个能源早在100年前就被使用过,不要盲目追求新的东西,有时候新的东西并不成熟,就像18岁的少女和35岁的少妇,各有各的美各有各的坏处,喜欢少女要付出代价的,喜欢少妇可以带着一瓶机油一路狂飙少了机油也别怕反正俺带着机油可以到服务站加,但是少女没电了就麻烦得推着回家咯。


与新能源汽车重大新闻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