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受疫情影响 2月新能源车仅售1.3万辆 同比下降75.2%
3月12日,中汽协发布了2月份汽车产销数据。因受疫情影响,2月份汽车市场销量出现了明显下滑,产销分别完成28.5万辆和31万辆,环比均下降83.9%,同比分别下降79.8%和79.1%。

在这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9951辆和12908辆,同比分别下降82.9%和75.2%。其中纯电动汽车产销分别完成8342辆和10680辆,同比分别下降80.5%和72.6%;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609辆和2228辆,同比分别下降89.5%和82.9%;燃料电池汽车产销均为0辆。


分车型看,新能源乘用车产销分别为9243和11481辆,环比下降76.2%和72.5%。其中纯电动乘用车2月生产7634辆,环比下降70.5%;销售9291辆,环比下降68.3%。 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生产1609辆,环比下降87.6%;销售2109辆,环比下降82.5%。

1-2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53840辆和59705辆,同比分别下降63.8%和59.5%。其中纯电动汽车产销分别完成38946辆和44557辆,同比分别下降64.4%和60.7%;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4749辆和14977辆,同比分别下降62.2%和55.7%;燃料电池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45辆和171辆,同比分别下降24.5%和8.6%。
行业复工情况
从数据来看,突然出现的疫情的确对整个产业形成了严重影响,不过随着企业逐渐复产,生产经营慢慢恢复正常,相信销量会实现逐渐上涨。

关于行业复工情况,中汽协也进行了统计。根据协会密切跟踪的23家企业集团(年销量占比超过96%)复工复产情况显示,截止3月11日,复工率为90.1%,员工返岗率77%。


除了湖北省外,其他各省市复工情况好转,16个省市全面复产。调研统计的23家车企中,长安、奇瑞、吉利、江淮、华晨、重汽、宇通、金龙和陕汽等18家已全面复工。

截止3月9日,调研统计的13家主要零部件集团中,已经有6家全面复工,分别是潍柴、大陆、一汽富维、中信戴卡、玉柴和宁德时代。另外还有5家复工率已经超过80%,13家中只有东风零部件和银轮复工率低于70%,东风零部件复工率27%。

为了降低疫情对行业的负面影响,加快复工复产,启动市场、刺激消费及稳定增长方面也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包括加快推进包括湖北地区企业的复工复产、保障用工、提高物流效率、积极调整管理政策为企业减负。
除了以上建议之外,还建议尽快出台政策激发消费潜力。例如限购地区适当增加汽车号牌配额,解除新能源汽车限购;调整小排量(1.6L及以下)乘用车购置税率,出台汽车下乡促进消费政策等。
另外在继续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培育特色市场这条建议下我们能够看到,其包含了:优化并延缓新能源补贴政策、提高新能汽车使用便利性,继续加大新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及宣传等的和新能源汽车产业息息相关的建议。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2、2月新能源汽车销量排行榜出炉,销量下滑严重,Model 3一枝独秀。
近日,根据乘联会发布的新能源汽车销量排行榜可知,2月份新能源狭义乘用车销量为1.4万辆,同比下降69.5%,环比下降65.1%。整体来看,新能源汽车的销量非常的惨淡,不过也有一些车型销量不错,比如特斯拉Model 3,它的销量就非常的突出,接下来我们一起看一看。
一、特斯拉Model 3
在2月份新能源汽车销量榜单中,特斯拉Model 3以3900辆的销量成绩拿下销冠的宝座。同时它也是遥遥领先于其它的品牌。自从特斯拉在国内生产之后,它的热度是非常的高,受到了很多消费者的青睐,时尚的外表,科技的配置都是它的代名词。不过来到国内后,它也开始减配,近期也被有关部门约谈,责令其整改。这样欺骗消费者的行为还是非常的不可取,我们也希望它能真诚的对待国内的消费者。
二、Aion S(埃安S)
Aion S(埃安S)以1433辆的销量数据排在第二位。Aion S(埃安S)这款车上市以来就非常的热销,在销量排行榜中也是常常排在前几名的位置。它在外观上面的设计非常出色,整体看上去非常的大气、时尚。作为家用轿车非常的合适。此外,它的动力和续航都达到了一个很不错的水平,日常的代步没有什么问题。
三、全新秦EV

全新秦EV的2月份销量为1429辆,排在第三位。从外观上面来看,全新秦EV非常的年轻,大气。其次,比亚迪的新能源技术也是得到很多消费者的认可,再加上全新秦EV价格合适,这些都让它有了一个不错的销量。
四、北汽EU系列

北汽EU系列以979辆的销量成绩排在第四位,同比下滑60.3%,可见它的下滑还是比较的严重。
五、宝骏E100
宝骏E100以846辆的成绩排在第五位。它的销量下滑也是较为严重。外观方面宝骏E100非常的小巧紧凑,设计感很足。其次小巧的车身也使得它非常适合在市区内行驶,动力和续航作为代步问题不大,再加上用车成本较低。宝骏E100还是有着不错的市场。
总的来看,新能源车的销量还是非常的低,过千的销量仅仅只有三款车。疫情过后它能出现大的反弹吗?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3、?中汽协:汽车行业2月已触底 3月一定回升
3月12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以下简称中汽协)召开了2月月度线上发布会。会上,中汽协会副秘书长师建华、中汽协副总工程师许海东以及中汽协秘书长助理陈士华就2月份中国汽车行业运行情况、整车和零部件企业复工复产状况进行了详细介绍,并针对行业增长提出五项建议。
产销降至2005年水平
中汽协数据显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中国汽车产销环比和同比均呈大幅下降。2月,国内汽车产销28.5万辆和31.0万辆,环比下降均为83.9%,同比下降79.8%和79.1%,降幅明显高于1月。
商用车产销8.9万辆和8.6万辆,环比下降73.0%和73.1%,同比下降66.9%和67.1%。在商用车主要品种中,货车和客车产销环比和同比均呈明显下降。
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0万辆和1.3万辆,环比下降77.3%和72.4%,同比下降82.9%和75.2%。在新能源汽车主要品种中,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环比和同比均呈大幅下降,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变化更为显著。
主机厂大面积复工复产
会上,对于行业备受关注的复产复工情况,许海东详细解读了23家整车企业/集团及13家主要零部件企业/集团的相关数据。
截至3月11日,中汽协密切跟踪的23家企业/集团(203个生产基地,年销量占比超过96%)复工复产情况为整车厂复工率为90.1%,员工返岗率达77%,复产率接近40%;其中,长安、奇瑞、吉利、江淮、华晨、重汽、宇通、金龙陕汽等18家企业已经全部复工;如以行政区为划分,23家企业/集团的所在地,除湖北省外,其他各省复工情况好转,16个省市全面复工。
零部件方面,截至3月9日,中汽协调研统计的13家主要零部件企业/集团中,6家全部复工,5家复功率超过80%。
有条不紊的复工情况正在成为国内车市的信心。在中汽协看来,1-2月表现只是暂时状态,伴随着复工程度的进一步推进,已经触底的中国汽车市场在3月份一定会回暖。
五个方面呼吁国家出台政策帮扶
除了寄希望于市场的自我调节作用外,整个行业也在期待着国家政策的帮扶。
2月份,中汽协曾向生态环境部和工信部提出建议,希望能针对国六排放标准给予产业更长过渡期,缓解车企生产压力。在本次发布会上,中汽协再次从五方面提出建议,呼吁政府主管部门出台更多政策。
其中包括:
一、加快推进包括湖北地区企业的复工复产。如加快湖北汽车企业复工审批进度;保障防疫物资供应;降低费用支出为企业减负;保障中小企业安全减少疫情冲击。
二、积极调整管理政策为企业减负。如调整对企业“双积分”的考核;延缓国六、达标车型、ETC等政策要求。
三、保障用工,提高物流效率。如制定用工保障支持政策;疏通湖北等地区生产资料运输通道;对汽车物流企业进行补贴。
四、继续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培育特色市场。如优化并延续新能源补贴政策;提高新能源汽车使用便利性;继续加大新能源汽车推广使用及宣传;培育汽车特色消费市场。
五、尽快出台政策激发消费潜力。如限购地区适当增加汽车号牌配额;解禁新能源汽车限购,将个人购车支出纳入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调整小排量(1.6L及以下)乘用车购置税率;出台汽车下乡促进消费政策;实施国三排放车辆置换购置税减免;加大汽车金融支持;促进二手车流通和消费。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4、2月汽车产销下滑八成 中汽协预计3月环比将明显回暖

经济观察网 记者 干群芳?3月12日,随着中汽协对2月份产销数据的发布,新冠肺炎疫情对汽车市场造成的冲击也完整地呈现了出来。
2月国内汽车产销量分别完成28.5万辆和31万辆,环比均下降83.9%,同比分别下降79.8%和79.1%。1-2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04.8万辆和223.8万辆,分别同比下降45.8%和42%。
具体来看,主要的五大类别市场均大幅下滑。其中,乘用车和商用车2月销量分别同比下滑81.7%和67.1%;1-2月累计销量分别同比下滑43.6%和33.2%。此外,中国品牌乘用车2月销量下滑77.6%,降幅低于整体乘用车;但1-2月总销量下降47%,降幅大于整体乘用车。
新能源汽车2月销量下降75.2%,1-2月下降59.5%。相比之下,汽车出口受疫情影响较小,2月出口量仅下降22%,1-2月共下降19.4%。
从细分领域来看,乘用车领域的轿车、MPV、SUV和交叉型乘用车1-2月产销量均大幅同比下滑,商用车领域1-2月除了半挂牵引车产销同比增长外,其余类别都同比下滑。乘联会此前公布的2月乘用车销量数据显示,排名前十五的车企销量下滑幅度均超过50%,有边缘车企2月产量甚至为0,销量也只有三位数。
“2020年2月,受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影响,汽车行业的产销出现大幅下滑。生产端,企业因复工进度慢、零部件供应等问题导致产出水平低;消费端,产品消费停滞,市场需求受到严重抑制,对上半年的汽车市场将产生重大影响。”中汽协分析指出。
另一显著变化是,在2月份整体下滑的形势下,中国品牌乘用车的市场份额“意外”走高。数据显示,2月中国品牌乘用车销量虽然同比减少77.6%,但市场份额为52.6%,同比提高了9.7个百分点,出现了近28个月以来的最高值。
具体来看,中国品牌轿车市场份额同比提高了10.9个百分点,SUV同比提高7个百分点,MPV市场份额同比下降3.3个百分点。“批发销售,自主车企更积极。此外,部分低端消费者选择自主品牌,高端消费者暂停消费了。”对于中国品牌市场份额的提升,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秘书长助理许海东向经济观察网记者表示。
不过,由于疫情特殊情况,业内认为2月份的市场份额变化参考意义并不大。从1-2月的情况来看,中国品牌乘用车市场份额为39.4%,仍同比下降了2.5个百分点。1-2月市场份额同样下滑的还有美系、韩系和法系车,而德系和日系车份额则同比提升。
此外,1-2月份汽车集团的集中度有所提升。数据显示,1-2月汽车销量排名前十的企业集团销量合计为204万辆,同比下降40.6%,占汽车销售总量的91.2%,集中度同比提升2.1个百分点。
具体来看,1-2月,中国品牌汽车销量前十五名集团中,仅有一汽实现了15.8%的同比增长;中国品牌乘用车销量前十五名中,仅有一汽和潍柴(重庆)同比增长;中国品牌商用车销量前十五名中,仅一汽、徐工汽车同比增长。其中一汽集团前两月销量的增长主要靠1月份同比逆势增长18%拉动。
疫情发生后,为了帮助汽车产业复苏,中央层面提出要积极稳定汽车消费,商务部也于2月20日表示,将会同相关部门研究出台相关政策措施。此外,目前已有佛山、广州、湖南省等地方出台了鼓励政策。
在政府的帮助下,全国车企从2月10日开始陆续协调产业链上下游积极复工,而重疫区以及汽车制造重地湖北省也将从3月10日起逐步启动复工。截至3月11日,中汽协调研统计的23家整车企业中,复工率达90.1%,整体复产率超40%,员工返岗率为77%。截至3月9日,调研统计的13家主要零部件企业集团中,有6家已全部复工,5家复工率超过80%。
在终端消费层面,车企自疫情爆发来持续推行无接触购车模式,且有逾十家车企发布了购车优惠政策,共计投入数十亿抵御疫情冲击。而中国汽车流通协会的数据显示,截至3月11日,全国8251家4S店复工率为82.8%,客流恢复率44.2%,销售效率37.5%,售后效率44.8%。
中汽协方面表示,预计随着2月下旬企业逐步复工、复产,3月汽车产销将比2月会有明显增长。此前,其表示在疫情结束后,抑制的消费需求将在短期内释放,汽车市场会迎来一波短暂的消费高峰,全年将呈现前低后高的走势,但全年汽车市场发展形势仍不容乐观。日前,乘联会将全年预测增长率从-5%调低至-8%。
对于稳定汽车产业增长,中汽协提出五大建议,包括加快推进包括湖北地区企业的复工复产;保障用工,提高物流效率;积极调整管理政策为企业减负;继续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培育市场特色;尽快出台政策激发消费潜力。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5、2月汽车产销数据发布同比降近80% 建议出台新能源新政
3月12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了2020年2月国内汽车产销数据。受疫情影响,今年2月汽车产销量纷纷下滑明显,其中数据显示,2月汽车共生产28.5万辆,同比下滑79.8%;共销售31万辆,同比下滑79.1%。

数据显示,1-2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04.8万辆和223.8万辆,产销量同比分别下降45.8%和42%。其中2月商用车产销分别完成8.9万辆和8.6万辆,同比分别下降66.9%和67.1%。1-2月,商用车产销分别完成41.7万辆和40.7万辆,同比分别下降34.8%和33.2%。

2月乘用车销量完成22.4万辆,环比下降86.1%,同比下降81.7%。1-2月,乘用车销量183.1万辆,销量同比下降43.6%。

2月新能源汽车共计售出1.29万辆,同比下滑75.2%。其中纯电动汽车和插电混动汽车分别下跌72.6%和82.9%,燃料电池汽车的产销均为0;今年1-2月,新能源汽车共售出5.97万辆,同比下滑59.5%。

对此,中汽协建议相关部门出台政策以刺激车市消费潜力,其中包括限购地区适当增加号牌配合;解禁新能源汽车限购;将个人购车支出纳入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调整小排量汽车购置税率,出台汽车下乡促进消费政策;实施“国三”排放车辆购置税减免;加大汽车金融支持;提高整车出口增值税退税税率,促进整车出口;促进二手车流通和消费。
另外,针对疫情对汽车行业的影响,希望加快推进包括湖北地区企业的复工复产,积极调整管理政策为企业减负,同时保障用工,继续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优化并延续新能源补贴政策;继续加大新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新能源汽车推广使用及宣传;培育汽车特色消费市场。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6、新能源汽车2月销量暴跌,下半年能回暖吗?
受到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影响,新能源汽车在2月份销量出现大幅度下滑。根据中汽协公布数据显示,2月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了28.5万台和31万台,环比均下降约83.9%。而在1~2月份,产销分别完成的204.8万台和224 23.8万台,产销同比分别下降约45.8%和42%。新能源汽车2月销量暴跌,下半年能回暖吗?文青认为可以。

政策引导,扩大汽车消费
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对整体汽车市场均造成了一定的影响,而扩大消费是对冲疫情的主要着力点之一。商务部举行新闻发布会明确表示,将会同相关部门研究制定进一步稳定汽车消费的政策措施,减轻疫情对汽车消费影响。同时鼓励各地根据形势变化,因地制宜的出台促进新能源汽车消费的相关举措。
其实早在这之前的1月20日新闻发布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就表示,工业和信息化部将会同有关部门进一步研究和评估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而且今年补贴“退坡”政策可能会平缓一些。新能源汽车补贴放缓,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刺激行业的发展,回暖自然有可能。

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消费潜力依然存在
其实经过近些年的不断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市场规模已经在不断的扩大。以过去的2019年为例,截止到2019年12月份,我国公共充电桩和私人充电桩之和已经达到了约121.9万台,充电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提高了消费者的用车便捷性。另外,虽然疫情影响之下汽车销量有所下滑,但是我国的人均汽车保有量依然较低,消费潜力依然存在。而从这个方面上来看,疫情结束后新源汽车销量也会回暖。

技术不断提升,新能源汽车生产成本下滑
对于目前的新能源汽车来说,消费者对售价也有所诟病,而导致售价较高的主要原因就是生产成本较高。不过经过近些年技术的不断提升,生产成本已经有了大幅度的下滑。以过去的2019年的动力电池为例,磷酸铁锂电池在能量密度140Wh/kg左右为前提的情况下,报价可低至0.8元/Wh左右,三元锂离子电池价格区间则为0.8-1.2元/Wh。

写在最后
正是由于政策上不断引导,扩大汽车消费、我国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和技术提升生产成本下降,所以虽然二月份新能源汽车销量暴跌,但是后半年也会回暖。不知大家是怎么认为的呢?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7、中汽协公布2月产销数据,新能源车型销量怎么样
大家都知道,新型冠状病毒对人们的生产与生活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在疫情期间,汽车经销商也纷纷延迟复工,销量下滑似乎已成定局。在3月12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公布销量数据,新能源汽车2月份的产销分别为9951台和12908台,同比下降约82.9%和75.2%,而这个销量数据也达到了近两年来的最低水平。

正如文初所说的那样,2月份新能源汽车销量大幅度下滑,和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有很大的关系。因为在疫情中很多行业停摆,而对于汽车市场来说,原材料供应受阻,工厂停工,产量自然会下滑。在消费市场上,经销商延迟复工,消费者为降低交叉感染尽量减少外出,所以也导致了销量大幅度下降。但是疫情对汽车销量造成的影响,并不能作为长期判断依据。而且在政策方面上也在不断扩大汽车等大宗商品的消费,所以新能源汽车市场销量反弹指日可待。

虽然在2月份新能源汽车销量仅为12908台,但在这其中特斯拉贡献了约三成。根据中汽协公布的2020年2月份新能源汽车销售情况来看,特斯拉2月份在中国市场交付3958台,位居第1名,而比亚迪则为2803台,名列第二,广汽新能源乘用车为1630台,名列第三。特斯拉、比亚迪和广汽新能源三家车企的销量更是占据2月份总销量的约65%。

总结:所以从中汽协公布的2月份产销数据上来看,新能源汽车销量出现了大幅度的下滑,而这主要还是受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影响。不过目前我国的新冠疫情已经得到了有效的控制,疫情结束更是指日可待,届时新能源汽车销量也会逐步回暖。不知大家是怎么认为的呢?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8、全球2月新能源汽车销量排行:特斯拉蝉联冠军,大众强攻上位
尽管全球疫情肆虐,2月份的新能源汽车市场表现却好于去年同期,销量超过11.6万辆,同比增长16%。今年前两个月的累计销量达到26.8万辆,同比增加2%。
但是,这样的好光景预计不会持续太久,因为当前新冠肺炎疫情的大流行定会拖累3月的市场表现。
由于中国电动汽车市场2月份显著放缓,在销量排名前20的车型中,广汽Aion S排在第17位,在中国品牌中排名最高,上汽名爵eZS和荣威Ei5分别位列第18和第20名。

特斯拉Model 3交付13661辆,连续第13个月蝉联冠军,日产聆风升至亚军位置,销售6739辆,雷诺Zoe下降一名至第三,交付6495辆。
2月的最大看点是大众e-Golf,得益于销量创纪录新高至4093辆,跃升4位来到第4名。久经沙场的e-Golf为即将上市的大众ID.3做出了近乎完美的铺垫。未来,大众旗下的电动车型也将成为每个月领奖台上的熟面孔。

排名上升的其他车型还有三菱欧蓝德PHEV,2月排名第5,而此前热销的宝马530e/Le则跌出前十至第11。
上市刚刚两个月的标致208 EV的表现可圈可点,排名连续攀升至第6位。
奥迪e-tron的成绩越来越好,继续攀升至第7位,预计3月份将保持激流勇进之势,成为最畅销的豪华PHEV。德国汽车巨头目前取得的成绩足以证明,特斯拉的产品并非无与伦比,如果传统OEM能够提供给用户像奥迪e-tron一样具有竞争力的产品,市场一定会认可,符合需求的产品加上合适的营销手段,销量提升并不是问题。

来看看其他表现尚可的车型,现代Kona纯电动提升了三个位置,排名第8。起亚Niro纯电动以2208辆的销量名列第10位,这是去年5月以来的最佳成绩。
沃尔沃XC60 PHEV的排名也在持续上,现在是第12,而宝马i3则上升到第13位。

从全球各大车企的新能源汽车销量规模看,2月份,特斯拉升至第一位,2月交付16276辆。宝马则下滑至第二,当月交付8431辆。
大众汽车连续上攻,升至第三名。实际上,大众汽车集团旗下各个品牌的市场表现都很出色,除了排名第三的大众汽车品牌,还有排名第10的奥迪,排名第17的保时捷,以及排名第18的斯柯达,4个品牌拥有了14%的市场份额,比肩雷诺-日产联盟。
日产汽车跃升至第4,沃尔沃上升两位至第6,这要归功于销量连续第三次刷新纪录,XC40 PHEV的表演刚刚开始,后续表现值得期待。

在前十名之外,三菱和梅赛德斯奔驰的排名均有上升,归因于产能问题得到缓解。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9、新能源汽车2月份销量传递了哪些信息?
在3月12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公布了2020年2月份我国汽车行业的产销数据。根据所公布的数据显示,2月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了9951台和12908台,同比下降约82.9%和75.2%。其中纯电动汽车产销分别完成8342台和10680台,插电混动汽车分别完成1609台和2228台。那么新能源汽车2月份的销量又传递了哪些信息呢?

疫情影响产销出现大幅度下滑
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影响到了各行各业,那么汽车行业自然也不例外。在疫情之下,很多汽车厂商和经销商均选择延期复工复产,这样势必会导致销量和产量的大幅度下滑,二月份所公布的数据就是很明显的体现。

纯电动汽车依然是市场主流
虽然在过去的2月份新能源汽车产销大幅度下滑,但从中也不难看出,纯电动汽车依然是主流车型。在过去的2月份,新能源汽车12908台的销量中,就有10680台是纯电动汽车,而插电混动仅为2228台。相比插电混动汽车来说,纯电动汽车用车成本更低,而且可以做到用车过程中零排放,而随着行业的不断发展,纯电动汽车所占据的市场规模也会不断扩大。

新能源汽车抗风险能力低,发展仍需支持
虽然经过近些年的不断发展,新能源汽车所拥有的市场规模在不断增加,但是与传统燃油车相比依然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而且抗风险能力较低,整体行业仍处在发展初级阶段,所以仍然需要在政策方面不断加以支持。

写在最后
从中汽协公布的新能源汽车2月份产销数据上来看,纯电动汽车依然是市场的主流,而且新能源汽车目前处在行业的初级阶段,抗风险能力较低,仍然需要政策的支持。不知大家是怎么认为的呢?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10、2月汽车市场分析(完整版):2月产销双双大幅萎缩
2月汽车市场分析(完整版):2月产销双双大幅萎缩,细分市场全线下滑明显,新能源汽车遭遇“滑铁卢”,出口降幅扩大至近年新低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2月,汽车产销大幅下滑;乘用车降幅大于行业总体;商用车同比降幅超六成;新能源汽车“八连跌”;出口同比两位数下滑。1-2月,汽车累计产销同比降幅均超40.0%;新能源汽车降幅过半数;商用车出口下跌远超行业总体。
产销总体
2月产销量均呈十位数,同比降幅近八成,乘用车表现低于行业总体
2020年元月下旬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快速蔓延,给我国的经济和人民的生活带来巨大的影响。受疫情的波及,2月份汽车行业产销出现大幅下滑。生产端,企业因复工进度慢、零部件配套供应等问题导致产出水平较低;消费端,产品消费停滞,市场需求受到严重抑制,这将对上半年汽车市场产生重大影响。
据中汽协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无论环比还是同比,2月汽车产销出现大幅下滑,且降幅明显高于上月。当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8.5万辆和31.0万辆,环比均下降83.9%,同比分别下降79.8%和79.1%,降幅比1月扩大了五成以上。1-2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04.8万辆和223.8万辆,产销同比分别下降45.8%和42.0%,降幅比1月扩大20.4个百分点和23.3个百分点。其中,无论单月还是累计情况,乘用车降幅均超过行业总体水平。预计随着2月下旬企业逐步复工、复产,3月汽车产销将比2月会有明显增长。(见图表1、2)




2月产销降幅均超八成,四类细分市场全部两位数下降
由于疫情的影响,2月乘用车产销规模遭受重创,企业生产复工时间明显滞后,从而带来消费市场和企业生产经营的诸多问题。中汽协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月,乘用车产销环、同比均呈大幅下降。当月产销分别完成19.5万辆和22.4万辆,环比分别下降86.4%和86.1%,同比分别下降82.9%和81.7%,高于汽车产销总体降幅。1-2月,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163.1万辆和183.1万辆,同比分别下降48.1%和43.6%,降幅比1月扩大20.0个百分点和23.0个百分点。
具体车型方面,2月在乘用车主要品种中,四类车型产销环、同比均呈明显下降;1-2月在乘用车主要品种中,与上年同期相比,SUV产销降幅略低于行业,其他三类车型降幅均超过45.0%,并高于行业,MPV降幅最为明显。(见图表5、6)




2月产销同比降幅超六成,细分市场均呈两位数下滑,货车表现略低于行业
近期新冠肺炎疫情持续蔓延,受此影响,生产企业推迟复工复产时间,市场需求受阻,对宏观经济、产业发展、市场运行等产生一定冲击,汽车行业面临前所未有的下行压力。今年2月中国汽车行业出现大幅“跳水”,而与经济发展息息相关的商用车市场也未能幸免,尤其是作为增长主动力的轻卡和微卡,下滑程度相较重、中卡还要严重。随着3月份湖北省以外的全国其他区域陆续复工,尽管各项生产经营活动逐步恢复,但因疫情控制尚需时日,相关产业复苏、客运与货运数量增长缓慢;同时,经济下行造成地方政府财力不足,基建投资项目开工量有限,从而对商用车需求拉动乏力。目前市场环境仍不容乐观,投资、消费恢复有待政策引导和市场提振。
据中汽协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月,商用车产销分别完成8.9万辆和8.6万辆,环比分别下降73.0%和73.1%,同比分别下降66.9%和67.1%。1-2月,商用车产销分别完成41.7万辆和40.7万辆,同比分别下降34.8%和33.2%,降幅比1月扩大24.3个百分点和25.7个百分点。
分车型产销情况看,2月货车和客车产销环、同比均呈明显下降;在细分品种中,产销环、同比同样呈快速下滑势头,降幅也比上月和同期呈明显扩大。1-2月,货车和客车产销同比降幅均超过20.0%,明显高于同期。此外,前2个月,在货车主要品种中,与上年同期相比,重型货车产销同比降幅低于行业,其他三类货车产销降幅均高于行业,其中微型货车销量降幅更为显著;在客车主要品种中,与上年同期相比,轻型客车产销同比降幅总体低于行业,大、中型客车则反之,其中大型客车降幅更为明显。(见图表9)





2月销量同比“八连跌”,新能源乘用车降幅略低于行业
受新冠肺炎疫情的负面影响,汽车生产、运输、销售等遭遇全面打击,企业生产水平较低,同时消费需求严重受挫。与传统燃油车一样,虽然新能源汽车有去年2月低基数优势的存在,但今年2月销量规模倒退,出现历史罕见的巨幅下跌,并自去年6月补贴标准退坡起,新能源汽车似乎被踩“急刹车”,骤然调头下行,至此销量已连续8个月出现负增长,新能源汽车市场全面承压。业内专家预计,疫情或将造成新能源汽车首季度销量下滑至少40.0%,由此2020年全年也将随之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据中汽协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月新能源汽车产销环、同比降幅均超过70.0%,明显高于上月。当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0万辆和1.3万辆,环比分别下降77.3%和72.4%,同比分别下降82.9%和75.2%。1-2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5.4万辆和6.0万辆,同比分别下降63.8%和59.5%,降幅比1月扩大11.0个百分点和7.9个百分点。
从动力特征来看,2月,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环、同比均呈大幅下降,其中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更为显著,而燃料电池汽车产销均为0辆,纯电动汽车销量在新能源汽车市场整体销量的占比超过七成。1-2月,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同比降幅均超过50%。此外,上年表现较为出色的燃料电池汽车也呈一定下降趋势,但降幅明显低于行业,其前2个月产销分别累计完成145辆和171辆,同比分别下降24.5%和8.6%。纯电动汽车销量占新能源汽车市场整体销量的比例达70.0%以上。
从车型特征来看,2月新能源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0.9万辆和1.1万辆,同比分别下降83.1%和76.1%;新能源商用车产销均完成0.1万辆,同比分别下降81.1%和65.0%。1-2月,新能源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4.8万辆和5.3万辆,同比分别下降64.6%和59.7%;新能源商用车产销均完成0.6万辆,同比分别下降54.8%和57.3%。(见图表14、15)





2月出口同比降幅扩至22.0%,乘用车表现明显好于行业总体
疫情当前,人员流动、出口货物运输的时间成本增加,不少国家发布对我国的入境管制措施,以及部分出口商检停滞,正常的出口贸易活动受阻,汽车及零部件出口难度加大。目前,中东和亚太市场都面临船只无法靠岸的窘境。此外,原材料供应不足,导致交期延迟,再加上国外消费者购车需求降低等因素,同样影响了产品出口业务。
据中汽协统计数据显示,2月,汽车企业出口4.5万辆,环比下降35.1%,同比下降22.0%;分车型看,乘用车本月出口3.5万辆,环比下降32.7%,同比下降4.3%;商用车出口1.0万辆,环比下降42.4%,同比下降52.4%。1-2月,汽车企业出口11.3万辆,同比下降19.4%;分车型看,乘用车出口8.6万辆,同比下降5.0%;商用车出口2.7万辆,同比下降45.3%。(见图表19)


结语
短期压力大增,长期稳定向好
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此前的预期,中汽协分析人士表示,对于今年汽车行业全年形势尚无法做出准确判断,但就目前情势而言,一季度运行将会出现较大幅度的下降,而2020年全年肯定比之前预估的2%降幅要大。为解决汽车产业链困难,更好更快地启动汽车市场需求,中汽协先后提出包括延缓实施国六PN限值、放宽限购指标、个人购车支出纳入个税专项附加扣除、适当调整2020年企业“双积分”考核要求、优化并延续新能源补贴政策、培育房车/皮卡车特色汽车消费等系列建议,以期推动汽车产业稳增长。
此外,中汽协还表示,今年2月汽车行业已经触底,随着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以及复工复产逐步有序恢复,受抑制的2月原有消费需求会陆续得到释放,车市将会迎来一波短暂的消费高峰,预计3月有望出现加速回暖迹象,并且今年第三季度中国汽车工业将全面恢复。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